关于古诗表达感情的方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表达感情的方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表达感情的方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表达感情的方法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
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
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3、语调:
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主要依据句意及其结构。句意如血肉,结构似骨骼。划分则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 望晚日照城郭。
“望晚”是“向晚”之义,即“接*黄昏时”。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故应读为:望晚/日照/城郭/。切不可将“望”理解为“眺望”“远望”,读成:“望/日晚/照/城郭/”或“望/晚/日照/城郭”。可见意义对停顿的决定性作用。
二、语法结构剖析法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2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例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例2句主语“寡人”与谓语“易”之间,状语“欲以……地”与谓语“易”之间,例3
句谓语与补语之间,均应有停顿。这样,既便于节奏和谐朗读,又显示语意的层次性。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4 故/克之。
加点二字由于动词与宾语(一般为单音节)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生硬。
例5 缘溪/行,忘/路之远*。
宾语(加点字)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状语之间虽应有所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停顿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6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4、留心名词作状语现象有助于正确停顿,划分节奏。
例7 其一/犬坐/于前/;
例8 山行/六七里。
为了突出名词性状语对谓语形象性修饰,必须把它与前面音节分开,使其直接修饰形容词谓语。
三、辨别词语区分法
1、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以及“夫”“盖”“若夫”“至若”等助词,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9 夫/大国,难测也。
例10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1l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例12 然则/何时而乐耶。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为谥号;“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范”是范仲淹之姓;“文正”,谥号;“公”世人对“范”尊称;“集”,著作汇编。
四、句式规律总结法
古诗答题方法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答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古诗答题方法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答题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一、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要害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的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二、根据题材的不同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正确地判定。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有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留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有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扩展资料:
古诗词是一种有特殊格式及韵律的文体,它以古体诗、*体诗为代表。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体裁
*体诗:绝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律诗分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文学风格
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
“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来说,杜甫《寄韩谏议注》、卢仝《月蚀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李商隐《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王维《桃源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韦庄《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
表现的手法
背记古诗的六种方法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背记古诗的六种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理解记忆法
一首古诗词,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逻辑性,你将诗中的意思背记下来,到用的时候,再还原成诗词的语言,这样就比较好记了。
例如:“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这句诗,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的。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颈子远望寄意。
2.情景想象法
所谓的情景想象法,就是发挥想象力,来想象下诗词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这样帮助记忆。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记这首诗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有一位衣着褴褛,但悠然自得的老人,在一排竹篱旁欣赏并采摘着菊花,他身后是轮廓清晰的南山。脑海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画,那么这首诗在你脑海里就有不可磨灭的印象。
3.韵脚记忆法
古诗都有严格的韵律,这是古诗对美学的一种回归。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
例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的韵脚是韵母“an”,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住韵脚的字,从这个字来扩散到这句诗,加深记忆。
4.诵读记忆法
在电视中看见过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将诵读内容音调拉得很长的样子,很多人都忍俊不禁,不过这的确有助于记忆。因此大家背记诗词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尽情体味诗中的意向加深记忆。
5.分析记忆法
分析可以加深记忆,*滑而独立的事物是很难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持久地印象的。如果适当的使记忆的东西和过去的记忆,价值观建立联系,那么就对记忆这件事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看完这首诗,不妨分析下。诗人为什么说四月的时候山外的花儿都开尽了,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因为山下和山上的气温不一样,因此桃花开的时节也不同。如果稍用地理知识分析,就知道,这是自然带分布中的垂直自然带,对这句诗的记忆肯定深刻。
6.对仗记忆法
很多古诗,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对仗是这些诗歌的一种规律。在记忆时,你可以两句对比着记,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对仗比较工整。两个对一行,黄对白,青对翠等,这样可以对比着记忆,很容易记住。
为什么要孩子从小背古诗词?
第一个:背古诗词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诗词相比普通的文章,它们虽然更简短,但是却更难让人理解,所以孩子在背古诗词的同时,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在得到很好的提升。
英国班戈大学有一项研究证实,因为古诗词中带有韵律,所以当孩子们朗读时,大脑中会出现一种特定的脑电波,但是当孩子阅读普通的文字时,这种脑电波却没有出现。由此可见,背古诗词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十分有好处。
第二个:语言逻辑清晰,有美感
通过观察古诗词,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它的篇幅很短,但是它却能传递出很清晰的.意思,并且十分有美感。我们通过一篇古诗词,就可以通过它的文字想象出诗人在写这篇古诗词时的意境。
如果孩子从小就背古诗词,那么他的语言逻辑会更清晰,更有美感。因为他从小就在古诗词的熏陶中长大,他在*时的生活中和写作中,也更能富有诗意。
第三个: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背诵古诗还能够帮助孩子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小时候能够背诵出来的一些古诗词,等到他们长大后,他们仍然能够清晰完整地将这首古诗词背诵出来。
当孩子在记忆和背诵古诗词的同时,他们的大脑正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这时他们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这就让孩子的大脑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他们的记忆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提升。
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古诗词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作者的背景及释义。带有背景和释义的古诗词,方便孩子理解古诗词中的意义,避免孩子死记硬背,才能真正融为孩子自己的知识。这里为大家推荐这套《唐诗三百首》。
除了有细腻国风的插图之外,每一首故事都有相应的翻译,更容易让孩子知道这首古诗的含义,诠释唐诗浓厚的文化意境,很容易激起孩子背古诗的兴趣。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
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
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3、语调:
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主要依据句意及其结构。句意如血肉,结构似骨骼。划分则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 望晚日照城郭。
“望晚”是“向晚”之义,即“接*黄昏时”。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故应读为:望晚/日照/城郭/。切不可将“望”理解为“眺望”“远望”,读成:“望/日晚/照/城郭/”或“望/晚/日照/城郭”。可见意义对停顿的决定性作用。
二、语法结构剖析法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2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例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例2句主语“寡人”与谓语“易”之间,状语“欲以……地”与谓语“易”之间,例3
句谓语与补语之间,均应有停顿。这样,既便于节奏和谐朗读,又显示语意的层次性。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4 故/克之。
加点二字由于动词与宾语(一般为单音节)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生硬。
例5 缘溪/行,忘/路之远*。
宾语(加点字)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状语之间虽应有所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停顿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6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4、留心名词作状语现象有助于正确停顿,划分节奏。
例7 其一/犬坐/于前/;
例8 山行/六七里。
为了突出名词性状语对谓语形象性修饰,必须把它与前面音节分开,使其直接修饰形容词谓语。
三、辨别词语区分法
1、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以及“夫”“盖”“若夫”“至若”等助词,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9 夫/大国,难测也。
例10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1l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例12 然则/何时而乐耶。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为谥号;“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范”是范仲淹之姓;“文正”,谥号;“公”世人对“范”尊称;“集”,著作汇编。
四、句式规律总结法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盆距兰的养殖方法。
它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植物,不只是在我国,在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是非常多的。它的茎长度在五至三十厘米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叶片。它的叶片一般是互生的,稍微带点肉质,长度可达二十三厘米,宽度则在一点五至二点五厘米之间。
一、养护方法
1、温度:在十五至三十度之间,对它的长势都是比较有利的。不过,太热或者太冷这两种情况都得避免。一般来说,达到三十五度之上的高温,会使得它的叶片容易干枯。而低于五度,则会致使它容易受到冻害。
2、光照:盆距兰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它特别怕强烈的直射光线。不过,成长期内最好也不要一点光线都没有。可放在半阴的地方,夏季时则遮荫,尽量在阴凉处。不然,它的叶片容易被灼伤。不过,如果在室内养一般就没有问题了。
3、浇水:盆距兰喜湿,怕干燥。所以,在蒸发非常快的时节,除了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外,还需喷洒水。
4、施肥:一般来说可用各类农家肥。在使用之前,最好经过水分稀释。十天左右施加一次即可。另外,还需注意营养的全面。
二、养殖技巧
1、繁殖:可用分株的方式。在春秋两个季节是最适合进行的。一般来说,一棵比较健壮的植株,可三年左右分株繁殖一次。选取假球茎比较密集的地方,从这里将它分成几个部分,每个上面都需带有至少五个假球茎。分株上盆后,需放在阴凉些的地方,大概十天至半个月之后,它就能适应了。
2、修剪:在成长期,以及花期过后,最好都修剪一下。成长期主要是修理它的一些干枯、密集的枝等,避免它们消耗过多营养。花期后,则主要就是修剪残花了。
三、问题诊疗
1、病害:有白绢病,在梅雨季节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会导致根部和茎部都腐烂。可用石灰等防治,并多通风、且需控水。
2、虫害:主要就是兰虱了,它们在高温的环境下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危害相应也就是比较大的了。可用氧化乐果防治,也可人工将它们刷掉。
四、其他问题
1、毒性:它无毒,没有危害。
2、是否可在家里养:它的观赏性不错,可以放家里。
“盆距兰的养殖方法”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咏兰古诗绝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头疼,学生害怕。其实,只要注意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一,三看法。一首诗词到面前来要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标题,能基本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主题,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看标题的话,这首诗分明是在写“池塘”的,其内容很难和“书”联系上;看作者,可知作品的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飘逸豪放;看注释,如在诗的底部加上“这是诗人在安史之难期间写的一首小诗”一行小小注释,作用很大,可知此诗内容可能是对国家命运的兴叹,对民不聊生的悲歌。
其二,填表法。一首诗词不管是什么内容一定都遵循一个规律:要么写景,要么叙事,但都表达一种情感,因为诗词的语言是浓缩的、是凝练的,因为有这个语言障碍,很多学生读诗时像读文言文一样,理解起来很费时,所以学生可以越过这道障碍。就是填表法,时间(季节)——;地点——;人物——;事件——;景物——;情感——。
其三,记忆法,要求学生*时记住三个概念及该概念下的小小的术语。
(一)诗词的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静。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3、夸张。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4、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5、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6、顶真。
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椒房;*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7、双关。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8、通感。
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如“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写了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二)诗词的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三)诗的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1、用典。用典分为两类,一是用事,二是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句。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趣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意在丰富诗歌的意蕴,促使人联想与想象。
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典型意象。
3、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衬托。指的是以乙衬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与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7、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8、抑扬。抑扬分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9、首尾照应。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或呼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0、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1、侧面描写。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主要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
12、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着一字,全然寄寓在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3、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14、寓意于象。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代诗歌*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而且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寓“意”于“象”的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喜欢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喜欢拿松、梅、竹、菊当作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用梧桐写悲秋,用芭蕉写愁肠,用芳草喻离恨,以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还喜欢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概念太多就只需要记住一些名词术语)
以上三种办法具体用哪一种看具体的诗词而定,如鉴赏张先的《惜琼花》:
汀蘋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这首词用三看法就不行,没标题只有词牌,学生对张先也生疏,又没注释,所以用第二种办法——填表法:时间有两个(春天和秋天),景色也有两种,一个是春景(汀蘋白,苕水碧)一个是秋景(萤火、断云孤鹜青山),地点也是两个(苕水和汴河)心情两个(驻乐欢*和徘徊相忆)这样一来此词表达的内容就清楚了,在家欢乐到异乡愁苦,在家乡见到的景色是春景色彩绚丽,在异乡见到的是秋景色彩黯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思乡念人情怀。
上面的第三种办法,看来是很繁琐的,所记术语要多些,其实只要记住八种修辞和四种表达方式就可以,其他都是表现手法,这样记起来容易,多记些做起来简便得多,如同样鉴赏张先的词《惜琼花》,有这样一道题目“这首词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词人情感的?”掌握了第三种办法一下子就可从回答“对照”或“借景抒情”了。三种办法中,第二种最实用,简单明了。以上是个人一孔之见,希望对莘莘学子有一点点帮助我就感到欣慰了。
中国的诗词是中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浩如烟海,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
但百花争艳,总有高低。今天,就让诗词君带大家一起了解下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水*最高的10首诗词吧!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初唐诗*新人物之一。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九库说说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盆距兰的养殖方法。
它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植物,不只是在我国,在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是非常多的。它的茎长度在五至三十厘米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叶片。它的叶片一般是互生的,稍微带点肉质,长度可达二十三厘米,宽度则在一点五至二点五厘米之间。
一、养护方法
1、温度:在十五至三十度之间,对它的长势都是比较有利的。不过,太热或者太冷这两种情况都得避免。一般来说,达到三十五度之上的高温,会使得它的叶片容易干枯。而低于五度,则会致使它容易受到冻害。
2、光照:盆距兰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它特别怕强烈的直射光线。不过,成长期内最好也不要一点光线都没有。可放在半阴的地方,夏季时则遮荫,尽量在阴凉处。不然,它的叶片容易被灼伤。不过,如果在室内养一般就没有问题了。
3、浇水:盆距兰喜湿,怕干燥。所以,在蒸发非常快的时节,除了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外,还需喷洒水。
4、施肥:一般来说可用各类农家肥。在使用之前,最好经过水分稀释。十天左右施加一次即可。另外,还需注意营养的全面。
二、养殖技巧
1、繁殖:可用分株的方式。在春秋两个季节是最适合进行的。一般来说,一棵比较健壮的植株,可三年左右分株繁殖一次。选取假球茎比较密集的地方,从这里将它分成几个部分,每个上面都需带有至少五个假球茎。分株上盆后,需放在阴凉些的地方,大概十天至半个月之后,它就能适应了。
2、修剪:在成长期,以及花期过后,最好都修剪一下。成长期主要是修理它的一些干枯、密集的枝等,避免它们消耗过多营养。花期后,则主要就是修剪残花了。
三、问题诊疗
1、病害:有白绢病,在梅雨季节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会导致根部和茎部都腐烂。可用石灰等防治,并多通风、且需控水。
2、虫害:主要就是兰虱了,它们在高温的环境下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危害相应也就是比较大的了。可用氧化乐果防治,也可人工将它们刷掉。
四、其他问题
1、毒性:它无毒,没有危害。
2、是否可在家里养:它的观赏性不错,可以放家里。
“盆距兰的养殖方法”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咏兰古诗绝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领悟古诗感情的方法 古诗表现感情的方法 古诗表达感情的方法 古诗中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方法 指导古诗感情朗读的方法 古诗中表达感情的方法 古诗曲折表达感情的方法 领悟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诗词描写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 品味古诗情感的方法 古诗情感抒发的方法 古诗悟情的方法 古诗抒情的方法 古诗文分析情感的方法 古诗词情感的分析方法 体会古诗抒发的情感的方法 鉴赏古诗思想情感的方法 体会古诗情感的阅读方法 古诗的方法 古诗的方法有 被古诗的方法 情与景古诗的鉴赏方法 看古诗的方法 感受古诗意境的方法 古诗中抒情的方法 诗词的抒情方法 找古诗的方法 背古诗的方法
盆距兰的养殖方法_咏兰古诗绝句 快速背诵记忆古诗文的方法 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 古诗词学*方法 感情压力太大的处理方法 小学生学好古诗的方法 培养孩子阅读与理解古诗的方法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古诗诵读几种方法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背记古诗的六种方法 记忆古诗的6种有效的方法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古诗学*方法 父母怎样教孩子背古诗的方法 古诗词鉴赏方法 抖音很长的句子 古诗词赏析大全(赏析古诗技巧及方法) 古诗词赏析大全(古诗词赏析技巧及方法) 25秒背古诗的好方法(小学生背古诗诀窍) 盆距兰的养殖方法_咏兰古诗绝句 古诗答题方法 高二古诗鉴赏七大方法 古诗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 古诗名句赏析题答题方法 古诗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步骤 鉴赏古诗词中的虚与实的方法 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古诗答题方法 记忆古诗的6种有效的方法
古诗写在书法纸上的排版 江雪古诗的主要思想感情 描写秋天的古诗写一首抄下来 渴望友谊长久的古诗 关于高考的一首古诗 陶者古诗这首古诗的拼音 形容迎春连翘的古诗 比较长一点的春天古诗 有鲁的古诗 郑风古诗的拼音 抒发报国之志的全古诗 李璟的古诗全文摊破浣溪沙 武陵春的古诗视频 雪梅的古诗朗首 赞美女子书法好的古诗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古诗 没有好好相处就分开的古诗词 学前背古诗古文的好处 观沧海的古诗默写 向往自由自在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立夏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的答案 月夜思乡的古诗朗读 和古诗有关的多人小品 故事幽默风趣的古诗词 悯农古诗的意义和作用 竹石一首古诗的拼音 带躺字的古诗 有山有树有水有人家的古诗词 古诗的段落划分 描写天山风景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