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带有色彩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带有色彩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带有色彩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中带有色彩的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提到色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画家。其实,用文字生动地表现事物形色,诗词作家的本领丝毫不亚于画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古诗的色彩美研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中英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摘要:
*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一、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
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掉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红泥”一实一虚,相对列出,在红炉绿酒两种色彩的和谐搭配之下,在天寒欲雪的苍茫背景之下,诗人*和舒畅的心情和盘托出,令人自然地联想到杜甫的“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样运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手法,用大面积的绿陪衬高亮度的红,色调绚丽而调和,将夏日的湖光景色写得明丽如画。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写海棠花凋谢,绿红更替,用“绿”肥衬托“红”瘦,突出花的衰残。若单单绘出“红瘦”,深度、力度和意味都似乎不够了。
双色,往往构成对比色。它起着两种色彩互相对比、对照,互相映衬、烘托,以及相互补充的作用,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大千世界,五色斑斓,多姿多彩。诗人为了反映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描绘复杂的形象,展示色彩缤纷的世界,单色、双色都不足以表现时,遂使用多种色彩。
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一只浑身长满雪白羽毛的鹅,轻轻拨动着红色的脚掌游在碧绿的湖水上。“白、红、绿”三种颜色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写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年少,阅历谈不上丰富,整首诗所表现的内容也算简单。但正因为色彩词的准确运用,使得原本如儿歌式的一首诗成了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队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出现了“夹江对峙的青山、回旋激荡的碧水、水天相接处的红光、从天际徐徐而来的白帆”等色彩景物。这些景物自然而巧妙的组合构成了一幅雄伟秀丽、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色彩间配合得十分和谐、优美且很有层次,令人赏心悦目。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死。”全诗用黑、金(黄)、燕脂(血红)、红、紫等多种鲜明而浓重的色彩,加强了悲壮情调,体现了奇峭瑰丽的风格。苍凉肃杀的环境气氛,紧张危机的形势,激烈的战斗场面,都借色彩而达到突出的表现。
诗中不论运用单色、双色或多色,都须搭配适当,敷施得体,以免破坏色调的和谐,形象的完美,给人以杂、乱、怪的不悦目之感。在设色敷彩时都必须注意画面的和谐统一,求得形象完美,气韵生动,臻于自然完美。
二、古诗色彩的情感感受
从视觉上感知色彩,只是对色彩最浅层次的认知,对色彩更深层次的解读,应该来自情感的感受。“以色主情,以情观色”是古代诗人描绘颜色的总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诗人们对颜色的描绘具体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同一景,同一物,可以因为看景人不同而情异。如:同样是花,同样的红,无论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都让人感觉如沐春光,生机盎然。而“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却令人惆怅满怀,徒添伤感;同样是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对大自然,对秋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宫廷内,“西宫墙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此时的红,却带着幽怨和落寞使人沉重。又如面对落红之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刻画的是暮春花落,佳人落泪之景,抒发的是迟暮伤感之情,而龚自珍唱出的是绝然不同的景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明亮开朗,乐观奋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和“林花谢了又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描画的却是年华不再,盛世难返的深沉叹息。
同一色,同一人,也可以因时空不同而情异。同是诗人李商隐的句子,“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中的颜色无半点悲情,渲染的是诗人意气风发的愉悦心情,气氛热烈而欢快;而“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春日寄怀》),从草色未变联想至官袍未换,反衬时光流逝,白发日增,无限伤感。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以至阶级对立的现状在忧国忧民的诗人笔下也出现了大量佳作。其中有不少诗句是通过色彩词的运用而达到同情或控诉的效果的。如: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及“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句诗就是如此。一边通过“苍苍、黑”等色彩词生动地勾画了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碳生活的艰辛、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受剥削、受宰割的下层劳动人民;一边通过“黄、白”这两个色彩词的运用使那宫使为虎作伥者的身份不言而喻。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加以点破,但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宫使罪恶的揭露、控诉都已蕴含在这两组词中了。
又如:“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朱绂”(深红色)本是唐代文武四品*的装束。“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他凭什么“加朱绂”?诗人没有说,而是有意识地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最后再用“血染成”来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句中色彩词准确而巧妙的运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本质,极大加深了诗的讽刺和控诉的效果。
总之,色彩是某些事物存在的外在形式,唐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他们用心设色,然后泼洒与诗行中,应物象形,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
三、古诗句中表现色彩美
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与之相同或相*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用翠、青、碧来代替。也可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等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不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构成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艺术效果。
描写春天色彩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的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本文为描写春天色彩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我国古典发展的高峰。唐诗,美在意境、美在情趣、美在节奏,然而,也美在色彩。
诗人有时为了描绘一个全新的境界,便用单一色来渲染画面,从而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用碧色描绘整个长空,可谓清新之至,同时表现出了诗人无比激奋的壮阔胸怀。“碧玉妆成一树高,春风吹下绿丝绦。”杨柳婆娑,碧绿如染,春意十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玉树琼枝,漫天皆白,多么圣洁的世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明月共潮生”写起,接着是明月当空,朗照大地。皎洁的月光洒在江水、沙滩、芳甸上,一切景物都象是披上了一层乳白色的纱巾。一幅意境多么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的图画。
为了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诗人们不满足于单一色而常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如明暗色对比、冷暖色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背景是一片漆黑,江中的渔火虽然只是星星点点,但在整个黑色的底色衬托下,显得特别耀眼。这里明暗对比强烈,表现出诗人逢雨后的一片喜悦之情。“绿垂风折笱,红绽雨肥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千里莺啼绿映红”这里是红与绿对比衬托。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持。”红色属于暖色,而绿色属于冷色,冷暖相比,给人以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旭日含青嶂,晴云洗绿潭。”“*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是青、绿与白的对比,由宁静的青、绿衬托,白色更显十分醒目,特别清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是红、白相映衬。岑参的《》一诗整个背景是漫天皆白的雪地,在临*结尾时忽然来了一句“风掣红旗冻不翻”,雪中红旗,特别耀眼,整个画面顿添活力。
艺术家的视觉是非常敏锐的。他常常能捕捉到色调的细微区别以及色调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变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诗人韩愈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早春时节草色在远*不同的视觉所表现的色调变化。读来清新之至。也是这方面的能手。“柳暗百花明”,“红衣复深浅”,这里有明暗、深浅之别。“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色调间的影响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时,诗人在一首诗中运用多种色调来刻画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四句用了黄、翠、白、青四种色调,由*及远,极富层次感。“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仅有两句十四字,却用了白、青、黄、黑四个颜色词,一方面加强了对仗的建筑美,另一方面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由于每个作家的生活经历不同,决定着每个作家的审美情趣也有差别。表现在对色调的选用上,也各具特色。王维喜欢用“青”、“翠”、“绿”等冷色表现其退隐之后的宁静的心情。性格倔强,心怀坦荡,他喜欢用纯洁的白色。“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短短四句二十字,一连用了五个“白”字,使整个诗境的意象纯净无暇,纤尘不染。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白鹇无比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则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向往光明的磊落胸怀。李贺的诗歌意象奇特,向来以“诗鬼”闻名。他对色调的选用也很不同一般。“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这里都是用冷色渲染气氛,给人以阴森、冷寂的感觉。为什么李贺喜欢用冷色呢!这恐怕要联系他的经历才能说清楚。李贺的一生仅仅度过了二十七个春秋,而且遭遇极为坎坷不*。他的一生是凄苦的、悲凉的。他常常通过奇特的意象和冷色来创造悲凉的意境,从而抒写出诗人惨切的情怀。
拓展:
李白赏析
李白是盛唐人士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的代表,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的魅力,盛唐的魅力。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以气夺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以奋飞以引起震的惊怪的大鹏自喻,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中,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魅力。抒写了自己理想化的人生,希望建立功业与个性自由圆满地结合。
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李白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是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一组阔大的意象,雄奇壮美,给人一种宏大,崇高的美感: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登临庐山高峰,只见长江浩浩荡荡,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何等雄伟,何等壮美!
李白等诗人的奔放之美,给人带来一种冲击力,一种感染力,是盛唐人士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表现。
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 。李白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他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通的人情极有情趣: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画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亮丽的色彩,能够将目光马上吸引过来。
想象一下,如果诗词中出现斑斓的色彩呢?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九首色彩斑斓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天多么美好,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白居易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色彩绚丽的阔大图景,令人回味不绝。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春天的村庄里,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秦观以白描的手法、浅*的语言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菩萨蛮·大柏地》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作者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全词中彩虹的绚丽,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词人以“浅碧”、“深红”比喻其他花,与“轻黄”相对应,新颖别致。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诗人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
诗人以瑰丽的色调、清新的语言,绘出绚烂秋色,创造出碧天、红楼“气势两相高”的寥廓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天是蓝色、云是白色、小草是绿色,心情也可以用色彩表达,伤心了是灰色、忧郁了是蓝色、热情的是红色,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可见色彩是富有诗意的,那么在诗人眼中,世界是什么颜色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来,春光点缀春景,世间万物都重获新生,百花绽放,万紫千红,难怪在朱熹眼中,斑斓色彩的春天是“光景一时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相对于朱熹的春日风光,杨万里更爱盛夏的西湖,这大概是我见过最美的描写盛夏荷塘的诗句。
不用亲临西湖,不用亲见荷塘,只要闭上眼睛,脑中就会自动浮出一幅画,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无穷尽的荷叶与天际相接,画面恢弘,却又那么娇艳。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
秋天,注定是一个带着悲伤色彩的季节。诗人爱歌颂春天的朝气勃勃,更爱在萧瑟的秋天感慨遭遇。
可总有浪漫的人,能在这个季节发现不一样的没,比如刘禹锡的秋日胜春朝,又比如王禹偁的秋天,独自信马由缰在山间小路上,山中开满了秋菊,为世界染上了一层金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冬天是什么颜色?大多数人会说,白色。因为冬天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
苏东坡听到这里,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不,冬天不只有雪白,还有橙黄,还有橘绿。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我有时候会想,紫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烟。读懂了紫烟,才能读懂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说起来,李白对紫烟似乎情有独钟,《秋浦歌》中李大仙也说: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说起贺知章,我就会联想到一个白胡子老大爷。
可就是这个糟老头子,内心也有一份浪漫和柔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又喝醉了……奇怪,我为什么要说又!
经过了一夜风雨,醉意还未消散,昨日的海棠还盛开着么?不不不,这个时节,她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白色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雪花可不是冬季特有,当春天将来而未来之时,总会有那么调皮的雪花,它们也嫌春来得太晚,所以争先恐后地落在花园中,提前为春天点缀上几点雪白。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李白有仙气,往往就在一字一句当中,比如这句诗里一个“出”字,好像原本那里根本就没有青山,当李白顺江而下的时候,突然就蹦出了*的青山一般。眼前青翠一片,该是旅途中最好的风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电影给人轻快明亮的感觉,儿童急走也显得活泼可爱。当活泼的儿童急走着追赶黄蝶,整个画面就鲜活了起来。当蝴蝶飞入菜花,再也找不到时,画面又为之一静,剩下的只有一大片的金黄灿灿。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古诗让我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有民族自豪感。你知道有哪些色彩绚烂的古诗句子吗?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收集整理的含有颜色的诗句大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篇一)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4.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 雍陶 《 题君山 》
5.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 吴莱 《 风雨渡扬子江 》
6.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 王涯 《 游春曲二首·其一 》
7.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 孟郊 《 长安早春 》
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张旭 《 山中留客 》
9.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1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李白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11.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 杜甫 《 狂夫 》
12.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杜牧 《 长安秋望 》
13.色洒妆台粉,花飘绮*衣。 —— 李世民 《 咏雪 》
1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5.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6.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罗隐《桃花》
17.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18.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杜甫 《 腊日 》
19.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吕温《青出蓝诗》
20.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徐元杰《湖上》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篇二)
21.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
22.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 李白 《 西施 》
23.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 李商隐 《 菊花 》
24.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 朱淑真 《 卜算子(咏梅) 》
25.晓帘串断蜻蜓翼,罗屏但有空青色。 —— 李商隐 《 河阳诗 》
26.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 孟浩然 《 清明即事 》
2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8.*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30.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李白 《 寻雍尊师隐居 》
3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 卢纶 《 长安春望 》
32.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4.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6.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 张又新 《 牡丹 》
37.入晚天容糊水色,拂明云影帽山光。 —— 陈景沂 《 石榴花 》
38.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39.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 秋瑾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40.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篇三)
4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4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3.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 杜甫 《 赠李白 》
44.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45.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46.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五首》
47.满载一船秋色,*铺十里湖光。 —— 张孝祥 《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
现代诗三首《色彩》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现代诗《色彩》诗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
1、 意象的含义、作用;
2、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解与背诵相结合,辅以电教手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导入 新课
1、再回广州;2、叶的事业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读博士;1928年秋重到英国,写下此诗;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
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三、充分熟悉教学材料,获得感性认识。
1、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2、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正音正字,投影: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
笙箫(xiāo) 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四、解释“意象”
诗歌离不开“意象”,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以粉笔、板擦等为例)。
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
①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
②我们鉴赏诗歌,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
物→情→旨
五、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
1、①轻轻的(走)(来)(招手):不想惊动别人,更不想惊动这里的美景。忧愁。②“西天的云彩”换成“东方的朝阳”如何?傍晚适合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正如“秋”“雨”中写离别能泻染出这特定的意境一样,同时作者是别西(方)而东去,因此别“西天的云彩”准确。
2、(金)柳→新娘→荡漾:喜爱这美景。(比喻)
“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可见,以“柳”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青荇→招摇,做水草:感情深化,不想走了。留恋。(拟人)
4、清泉→虹→梦:再深化,回答了为什么“留恋”这个问题①景美②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自己的梦想。(为什么)
5、因此:寻梦,引起美好的回忆。撇开美景,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陶醉)6、沉默——回到现实(别离),获得了短暂的陶醉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伤感。7、照应开头,“不带走一片云彩”,飘逸、洒脱。
小结:
①这首诗每小节的感情不同且具有一个美丽的圆形结构:
美景(意象)
轻轻的(忧愁) 回忆(想象)
悄悄的(洒脱)
现实(伤感)
②徐志摩的艺术风格(投影):
春尽夏初,花园里,牡丹谢尽,凌河岸边,芍药初绽,临水照花,风姿绰约,仪态万方。
流连在芍药圃前,看着这些风情万种的芍药花,总觉得它们缺少了点什么,美则美矣,却不够惊艳。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读秦观的诗句,忽然明白,这些人工栽培的红芍药缺少的就是“神韵”两个字。
常常想起老家大山里的白芍药花,白璧无瑕,莹润如玉,芬芳袭人,它们摇曳在明媚的春光里,清新明亮,笑意盈盈,似故人,观之可亲。
自知才疏学浅,描摹不出白芍药花的美,于是就想在古诗词中寻觅它们的神韵,吟咏芍药花的古诗词很多,但是描写白芍药的却不多见,现在就分享两首赞美白芍药花的诗词,和正在读此文的您共赏。
珠帘入夜卷琼钩,谢女怀香倚玉楼。
风暖月明娇欲堕,依稀残梦在扬州。——清 塞尔赫《白芍药》
赏析:入夜,朗月当空,庭院如积水空明,小院里的白芍药沐浴在溶溶月色里。
那些含苞欲放的白芍药的蓓蕾玲珑剔透,莹润如玉,她们就像那玉体生香的娇柔少女一般。
在这暖风轻拂的月夜,她们娇羞脉脉,风姿绰约,仪态万方,其与生俱来的名贵高雅堪与洛阳的牡丹相媲美。
《芍药谱序》中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为相侔埒。
塞尔赫笔下的白芍药,纯粹,洁白,高雅,虽不是出生于名门,却堪可与名门相媲美。
此诗28个字,没有一个字是在说白芍药,却又字字句句都是在吟咏赞美白芍药,读来令人口齿噙香。
“珠”和“琼”是她的色泽,“帘”和“钩”是她将开未开时的形状,“谢女怀香”是她的芬芳,“娇欲堕”是她的意态。
诗人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让那月夜下冷艳的白芍药活生生地立在了读者的眼前,惜花怜花之情令人油然而生,堪称一篇咏白芍药的佳作。
诗人简介:塞尔赫,清宗室成员,字傈庵,号晓亭,康熙三十七年封奉国将军,喜诗,有《晓亭诗钞》传世。
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
牡丹红叶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元 刘敏中《清*乐 白芍药》
赏析:时节一到,白芍药立刻绽开了花朵,蕊似金屑,瓣如白雪,明艳动人。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形容出它的风采神韵,只有那美好的月夜才是它真正的欣赏者。
牡丹和红芍药虽然美丽,但它们却是通过颜色的打扮而成名的,缺少了白芍药的清香和高洁。
诗人写这首词的目的就是想让世人知道,白芍药的美不在刻意的着色打扮上,而在于它的自然 、朴素和高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刘敏中的这首白芍药,议论抒情浑然一体,寓意深刻,虽然着墨不多,却道尽了白芍药的朴素雅致,它的风采神韵尤其令人心动,值得一读。
词人简介:刘敏中,字端甫,元代文学家、官员,自幼聪慧,为官清正,深得皇帝器重,有《中庵集》传世。
电视剧《红楼梦》,落红成阵,蜂飞蝶舞,湘云醉卧芍药圃的画面唯美到了极致,可是,那样的繁花似锦也只是转瞬的美好而已。
淡极始知花更艳,白芍药清新自然,雅静别致,超凡脱俗,令人见之有如沐春风之感。
所以,相比于红芍药的热烈,我还是更倾向于白芍药的*淡朴实,因为自然的东西才会长久。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古诗词里的白芍药花,唯美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古诗中的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眼间,严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临人间,带给人间温暖、诗意。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歌颂春天。春天,景色宜人,鸟语花香。走进这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随意采撷几朵散发着诗意的芬芳的咏春诗,慢慢品读,细细感受,不知不觉间,已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树上的桃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荡漾的春水,一群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争先恐后地跑到江水上,欢畅地游着。串串“嘎嘎嘎”的欢叫声在江的上空回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那清澈的湖水边,有几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专心地梳妆。那一头碧绿的秀发,修长地垂在胸前,清风荡漾,那一头秀发随风飘扬。那便是伫立在河边的杨柳。春风这位发型师技术多么精湛啊!那细细的柳叶,那曼长披拂的柳条,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裁剪的。他给大地裁制出了一朵朵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借助柳树歌颂春天,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到朋友家里做客,远远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园,一条绿色的小路弯弯着隐没在那道柴门后,初春的小草刚发嫩芽。抬眼望去,杏树的枝头,群花雀跃,你一朵我一堆的争着闹着,有的害羞,有的欢悦,也有慵懒的半开半闭的,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飘着,我不敢惊动这些春天的小精灵。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诗的海洋里。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仿佛已和春天有了亲密的约定!"
在古代的中,诗人眼中的春雨又是那般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6、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朱熹《春日》
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0、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日游湖上》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1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乐》
1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8、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春日田园》
19、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2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2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24、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江南春》
扩展阅读
古诗中的春雨
春天开始了。“沾衣欲湿”的蒙蒙杏花雨,激发起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为春雨谱写岀许多华美的诗篇。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诗形象生动地绘制了一幅江南乡村风俗画,读来令人神往。如果说《清明》运用的是“工笔细描”,以鲜明真切传神的话,那么杜牧的另一首诗《江南春》,则以浪漫的手法恢宏的气势绘制出了另一幅春雨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莺啼鸟鸣于绿树红花之中,楼台园林,水村山郭笼罩在淡淡雨幕之中,莽莽苍苍,迷迷茫茫,再萎靡的心思也会宏大,再刚强的情志也会蜜软,读诗如同观赏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画,你心、你情、你衫都会被这“烟雨”沾湿。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诗人看来,春雨知晓时节, 善解人意,在人们急需的时候悄然而至,催发生机,滋润万物。诗人惊喜地彻夜难眠,唯愿春雨下个通宵,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春雨密密麻麻、飘飘洒洒,*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完全溶进了无限的夜色,江船上的渔火在广漠幽黑的春夜里更显得红亮耀眼。诗人目睹此景,欣慰地想到,天亮时盛开的娇艳欲滴、缤纷芳香的百花正是被这夜间的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帝都长安的大街,蒙蒙的小雨,雨丝轻细、柔和、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霏微细雨的滋养下,草色远远望去,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了,反而觉得失去了那绿色。这雨中春景,是多么美妙啊!
苏轼的《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烟雨图。斜风细细,柳枝轻摆,好一个清爽的雨天。登上超然台远晀,只见护城河中碧水微微闪动,万千雨点落在上面,吹起千万朵小喇叭花。城内则繁花似锦,青砖绿瓦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如此美景,叫人怎舍轻易离去。
同样的春雨,落在农人心头,却让他们欣喜不已。“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春雨像冬天的瑞雪一样,能使庄稼得到滋润。在农人的眼里,春雨自然就像油一样珍贵了;“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春雨帮助耕种,利于山林、山花的生长,丛花之外时时飞来一只鸥鸟。春雨让广袤的田野,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举趾事兴耕,竟亩水云绿。”春雨叫醒了布谷鸟,浇灌了土地,人们开始耕田种地,地里绿油油的庄稼就要长出来了。春雨让农人的心里,充满了对丰收的憧憬和希望!
古诗中春的色彩 古诗中的色彩美 古诗中有色彩的 古诗中的色彩群文 关于古诗中的色彩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 古诗中色彩的诗句 古诗中的色彩与趣味 古诗中的色彩渲染 古诗中色彩的考察 中国古诗中的色彩 古诗中带有色彩的诗 古诗中带色彩的句子 古诗中的色彩美阅读 古诗中的色彩斑斓 古诗中写色彩的诗句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古诗中的色彩欣赏 苏轼古诗中的色彩美 古诗中写色彩的句子 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 古诗中有色彩的句子 古诗中有色彩的句子是 古诗中带有色彩的句子 古诗中色彩的答题技巧 渔歌子古诗中的色彩 古诗中的色彩美苏教版 古诗中写景的角度色彩 古诗中含有色彩的句子是 古诗中景物的色彩描写
色彩的诗句收集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现代诗三首《色彩》 描写春天色彩的古诗 有关色彩的诗句收集 关于色彩的现代诗 自编的春天的色彩诗歌 含有色彩的诗句有哪些(描写丰富色彩的古诗) 带颜色的诗句有哪些(诗中带有颜色的古诗) 最具色彩的古诗名句赏析 带有颜色的诗句有哪些(诗中带有颜色的古诗) 关于色彩的诗句有哪些(带有色彩的诗句) 关于色彩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颜色的诗句古诗大全) 诗中有颜色的诗句有哪些(带有颜色的古诗诗句) 看看,秋的色彩诗歌 望洞庭的古诗中描写景色的句子 未来的色彩(组诗) 古诗中的春 古诗词里描写色彩的佳句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 诗中带颜色的绝美古诗词 (精选40句) 关于心之色彩的散文诗 古诗中的春雨 古诗中的月亮 古诗中的春节 唐诗中是如何体现色彩的美? 古诗中的风景
慎独的名言警句 熟能生巧的名言警句 虚心的名言警句 讲卫生的名言警句 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 关于追求的名言警句 自信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籍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大全 勤奋努力的名言警句 有关学*的名言警句 关于不放弃的名言警句 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有关文明的名言警句 惜时的名言警句 热爱生命的名言警句 爱眼护眼的名言警句 面对挫折的名言警句 教书育人的名言警句 关于自觉的名言警句 恒心的名言警句 有关朋友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 人与人信任的名言警句 有关科学的名言警句 谦虚低调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 严于律己的名言警句 团结友爱的名言警句 环境影响人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