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关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感叹事物变迁的诗句合集

  • 事物,感叹,古诗文
  • 感叹事物变迁的诗句合集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叹事物变迁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2、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5、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9、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0、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11、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7、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四季景物类

      1、绘春

      ①春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②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春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④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⑦其他带字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2、绘秋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阅读全文]...
  • 七夕节的历史变迁

  • 历史,七夕节,节日
  • 七夕节的历史变迁

      七夕节的文化广为流传在我国民间,经过历史的洗礼,七夕节的变化让这个节日更加具有我国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被赋予了象征爱情的意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七夕节的历史变迁,希望有所帮助!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清代以后,七夕与其他一些传统节日一样,逐渐被人们淡忘。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民俗学者与商家也极力复兴七夕,七夕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七夕等传统节日的复兴意义深远,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意义重大,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

      拓展阅读:七夕节*俗

      七夕节*俗之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夕*俗之种生求子

      旧时*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俗之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俗之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俗之穿针乞巧

      《月曼清游图》册·桐荫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名称来源

      七夕节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查经问典,《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据史料记载,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间,常将牵牛星与河鼓三星搞混淆了。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居“汉水之北”的南阳,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之称。战国时,南阳属楚,楚始都于淅川丹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

[阅读全文]...
  • 历史的缩影,时代的变迁和轮回

  • 历史,时代,轮回
  • ——读木虫老师的诗歌《丁二》

      文/深圳,子在川上曰

      丁二

      丁二的爷爷是大地主,穿绸子上衣,*地布鞋

      丁二的爷爷被铡刀铡掉脑袋时,天上响过一声惊雷

      丁二的爷爷咽气时,右手两根指头向高处举着,一只眼睛始终没有闭上

      丁二的父亲是地主羔子,戴纸糊的帽子游街示众,乡亲们举着愤怒的拳头

      丁二的父亲给村民们扫大街、值夜,给村主任喂猪、掏厕所,给外来的贫农讲电影笑话

      丁二的父亲被许多人喊成嗨,嗨,嗨。他也深感自己罪恶滔天

      丁二满怀愧疚地活着

      丁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丁二娶妻又生子

      丁二的儿子聪明、胆大、戴墨镜、留*头

      丁二的儿子拥有万亩良田,开发权力,进口轿车,还包养着*、三奶、四奶

      丁二的儿子被村民们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尊称为老总

      木虫老师的这首诗写了一个家族四代人的故事:丁二的爷爷、丁二的爸爸、丁二和丁二的儿子。他的这首诗浅显易懂,在这里,我就不多做诠释了。我要说的,是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读这首诗。

      丁二的爷爷是一个地主,穿绸衣和*底布鞋。作者在这首诗里,没有写他如何好或者如何坏,因为他试图揭示的是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变化。那么,我们就抛开好人和坏人这些东东,谈点其他的吧!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里,地主是构成和稳定这个社会的基柱。我不知道那个年代里,住在城里的地主如何。但是,在绝大部分人都目不识丁的乡下,每个地主家庭基本上都是书香门第,他们的门楣上的牌匾上都写有“诗礼传家”的字样。有人说,在国外,一个贵族需要好几百年的熏陶。那么,在中国,一个真正的地主望族,也需要好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在偏僻的乡下,一个真正诗礼传家的家族,其家风和门风可以影响到周围几十上百公里的村民。一个村寨里,只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地主家族存在,那么这个村寨绝对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我爷爷因为贫穷,所以跟*革命了。我曾外祖父,却是附*最有名的大地主,家里古书十多木柜。*时,粗衣淡饭,吃斋念佛。就连家人吃土豆番薯等粗粮,都不许削皮,说那是浪费。但是,却时时接济附*的乡民,修桥补路。还有,我两个哥哥读小学的时候,语文教科书里面的那个四川大地主、大恶霸刘文彩,关于他的一些文献现在都更正过来了。在新的文献里,他根本就不是恶霸,还坚定地支持过革命,捐款捐粮捐药无数。在他的兄弟辈和子侄辈中,有两人加入了国(民)党,两人加入共(产)党。他们被(批)斗,被打倒,被(镇)压,并不是他们本身有多么的罪(大恶)极,只是政治的需要罢了。就如丁二的爷爷死在铡刀下面,还高举着两个指头,一只眼睛闭不上。在那个年代,你再冤(屈)再抗(议)又能如何?

      丁二的父亲,和我的外祖父、岳外祖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外祖父很聪明。早早就参加了南下的革命队伍,后来又读军校,抛妻弃子抗美援朝。多次在战斗中,差一点就死了。但是他革命军人的身份,却保护了一大家人的生活和生命的安全。他一人的付出,换来了一大家人很尊严很体面地活着,在历次运动中,都没有受到冲击。我岳祖父原本是一个私塾老师,受革命运动的鼓动,投笔从戎,考入军校。毕业后为老蒋南征北战,最后兵败,撤回(台)湾的时候,由于救援的(军)舰忙中出错,没有能够登上(军)舰,安全撤离到(台)湾。后来又拒绝加入*去东北(剿)匪。所以,在历次运动中都被(批)斗,右腿都被打断并锯掉了,成为了残废。应该说,丁二的父亲的命运和我岳祖父差不多,只是他比我岳祖父幸运,没有被打断锯掉右腿。

      丁二和我的父亲、岳父是同代人。我的父亲由于我的爷爷是最早跟*一起革命的人,尽管他没有一间房,一块地,不认识一个字,却娶了知书达理,漂亮,甚至能说一口流利俄语的老妈为妻。而岳父由于岳祖父是*,经常被抓上台陪斗,处处受人刁难白眼。一点事情做得不如意,就被人上门来打骂。所以,他一直都小心翼翼地活着,碰到谁,脸上都露出谄媚的笑容。偶尔能够搞到一点什么好吃的东西,能够偷偷地揣在怀里,带回家给一家老小享用,就认为是这辈子里最幸福的事情了。

      至于丁二的儿子,应当和我差不多的年龄。只是我没有他那么牛皮,也没有他那么聪明、胆大。他发财了,我没有。所以我一直很*庸地活着。但是,我老家有一个哥们,和我大哥年龄差不多。也是因为家境不好,在老家受人白眼,被公社发配到荒山野地看守苞谷,驱赶野猪。他自制了一个收音机,有一天,一不小心就收到了当时最(反)动的“美(国)之音”(电)台,被蛊惑,步行几百公里到县城,然后爬火车到了广州,最后(偷)渡去了香港。香港回归后,又去到英国,加入了英国国籍。这几年回大陆做生意,老家的**每年都去拜访他,希望他能够回家办实业。他每次回家,大派利是红包。他八十多岁的老妈否极泰来,扬眉吐气,逢人就说:啧啧,我儿子这次又带了四个新媳妇回来了,个个都嫩得一掐就出水。前年在深圳,我们一起喝酒,他得意洋洋地介绍腻在他身边的那个女孩子,说,十七岁,刚刚高中毕业。

      人老了,话就多,一不留神,就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木虫老师短短的十二行诗,就写尽了中国*现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及这一百多年来,社会的变革和变迁,人性的变化。(他把这一百多年,看成了一个社会和历史的轮回。从丁二的爷爷的大地主,有多房姨太太。到丁二的大房地产商,有多个情妇。历史经过一个拐点,又回到了原处。)而且,还写得不动声色,却让我们每一次读,都读出不同的感觉和味道来,确实是一个高人。作为一个真正的后先锋诗人来说,我们不需要谄媚,不需要华丽,不需要激情澎湃,不需要高呼各种口号和主义,不需要痛呼或者怒骂。只需要我们的每一首诗歌,都能够深入或者渗透到生活的深处,带给人回味和思考。那么,我们就成功了,这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好诗歌,才值得我们去品读和玩味。

[阅读全文]...
  • 论*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 古代
  • 论*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古代经济重心变迁是*古代经济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史上一个长盛不衰的热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对理解*古代历史变迁内在逻辑有莫大帮助,更对今天的区域协调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客观史实出发,结合前人成果,浅析*古代经济重心变迁过程、原因、影响、意义及启示。通过对*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研究,为今天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关键词:

      经济重心、重心南移、南方

      一、何谓经济重心变迁

      “重心”是物理学名词,系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经济重心,是指某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大。至于其标准,各学者观点不一,主要是根据其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宁志新以户口、人丁、垦田、租赋的数值及比重为标准,杜玉文以人口、商品经济、对外贸易、自然环境为标准。

      郑学檬、陈衍德提出以下三条标准:

      “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

      第二,经济重心地区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

      第三,新的经济重心取代了旧的经济中心后,封建*在经济上倚重新的经济中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郑学檬《*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笔者认为,程民生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土地、劳动力素质、自然环境和商品经济为标准的做法较好,一方面与郑学檬、陈衍德所提标准相*,另一方面吸收了宁志新对数据的关注。但笔者对程教授认为不适合南宋以降的部分提法持有不同看法。事实上,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间的关系在南宋后反而较先前更为复杂,二者之间虽相互分离但其政治关联却更加密切。

      经济重心变迁中,又以经济重心南移最为重要。这其中又牵涉到南北方的分界,地理学上的南北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以此划分经济史中的南北方没有多大疑义。但问题在于各自的边界,笔者认为北方地区应以长城作为其北界,长城作为农牧分界线将牧区与种植业区分开,而我们讨论古代经济重心毫无疑问是从农业区考虑(古代经济重心首先是农业生产重心、粮食生产重心);而南方地区的西界,笔者认为应划在一条北段在成都*原、南段在云贵高原东缘的线以西区域。宁志新曾质疑郑、陈将四川及云贵地区排除在江南地区外,排除四川可能是因为不属于狭义上的江南,但排除云贵则较好理解,一是因为对云贵地区的实际控制(改土归流)是自元以后的事,相对晚*,此时经济重心业已南移;二是古代这一地区的经济在南方中的地位也不高。

      二、经济重心变迁过程

      *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经历了一个先在北方东西摇摆,后再缓慢向南,最终确定在南方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尤以南移是最为重要的。

      (一)远古至秦汉

      远古时黄河中下游流域处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湖泊密布、河流纵横,黄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带来了大量疏松、具有一定天然肥力的黄土,由此黄河流域成为我国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夏商之时,经济重心位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地区,这从夏商古都遗址的分布可以看出来。夏商两部族正是仰仗着自己的经济优势,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随着文明的扩散,农业开发主要向着两个方向扩散,向东扩展至华北大*原与向西开发关中*原。在此条件下,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周人大力发展农业,最终东进灭商建立周朝。如果没有发达的农业作依托,周人不可能完成东进大业并长久统治中原,从侧面反映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中是当时*经济的重心。

      但由于气候、井田制破坏等各种原因,关中的经济重心地位不断削弱,并以*王东迁洛邑为标志丧失其地位。由此开始了华北*原作为经济重心的时期,其最发达处,仍属三河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原农业此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虽战乱频繁但一直在发展,在春秋直至战国前期始终牢固占据经济重心地位。

      继周人后占据关中的秦人以畜牧起家,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充分利用关中自然条件,直至商鞅变法后,关中才再一次展现其发展潜力。以郑国渠为例,渠成后“收皆亩一钟”,关中成为旱涝保收的沃野,“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从诸多历史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出此时关中的经济重心地位,从灭秦过程中围绕关中的归属发生的一系列争夺,到刘邦最终定都长安,无不显示出关中的重要地位。生活在关中鼎盛期的司马迁才会写下“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但西汉时期是关中作为*经济重心的顶点。关中虽有“八百里秦川”,但在西汉时便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需要大量漕运供给,西汉一朝的最高值为一年400万石。关中在经历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巨大破坏后元气大伤,人口锐减致使农业生产长期无从恢复,加之其地缘影响长期受游牧民族威胁,不仅丧失了政治中心地位,还丧失了经济重心地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关东地区稳步发展,不仅成为农业中心,更汇聚全国多个商业、手工业中心。关东农业的发展与人口密集有莫大关系,全国60%的人口集中于关东,出现“内郡人众,水泉荐草不能相赡”的现象。一方面使其在农业开发广度与深度上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刺激其手工业发展。最终吸引政治中心迁往关东,并且重新成为经济重心。

      江南地区长期落后,在西汉中期仍是“丈夫早夭”“亡千金之家”之地。但已经显示出开发的曙光。如建武初,王景到任庐江太守后“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江南的应用很快就显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时期,在此期间战乱频繁,经济屡遭严重破坏。在此过程中,南北方分化明显。

      北方地区普遍遭受严重破坏。尤以关东地区破坏最为严重。(www.fwsir.com)关东地区经历东汉末年战乱后成为“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之地,而此后的战争愈演愈烈,甚至“无月不战……诸夏纷乱,无复农者”。关西地区原已萧条下去,战争的劫难更使其陷入绝境。西晋在长安的最后岁月中户不满百的惨状,反映关西衰落至极。而西北地区,多割据*下战争破坏力也不小,北魏末年的战乱使“崤、潼已西,烟火断绝”。

      但在长期战争的间隙,统治者也会想方设法的恢复经济。曹魏采取屯田制,将流民与土地相结合,恢复发展了北方经济,为之后西晋统一全国提供了经济基础。西晋实行占田制,形成了短暂的“太康之治”。五胡十六国中也不乏劝课农桑的君主。最值得注意的是北魏推行的均田制,均田制成为了此后*300年间的土地制度,它使得北方得以重新汇聚起统一全国的力量。

      虽然北方屡遭战争破坏,但北方农业从战争中恢复的速度也十分惊人,稍加时日便可积聚起大量财富。反观南方,相较北方战争虽少,但只要有一次战争摧毁就在很长时间内一蹶不振,例如元嘉之治被元嘉北伐摧毁,侯景之乱将江南杀戮一空。双方从战争中恢复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北方屡遭战争破坏,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户口,统计资料表明北魏最盛时户口数“已恢复并超过东汉时的水*”;二是技术,《齐民要术》表明当时黄河中下游农业技术依旧先进。南方虽少有战乱,一直处于开发中,但其开发仍处初级阶段,并且其开发区域仅限于长江下游,中游地区及更南的地区尚未得到更多开发,虽屡有北方流民补充,但户口及人口增长依然十分缓慢。

      南方经济发展优于北方之处仅在商业与手工业的部分部门,如青瓷制造。大土地所有制及固化的税赋制度制约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农业再生产。

      (三)隋唐五代

      隋代的繁荣从其巨额的粮食仓储中可见一斑,而从粮仓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原仍旧是*经济重心。从统一后对江南十年采取免除劳役的优惠政策可以看出,江南的地位仍处于辅助作用。《隋书·地理志》中的江南广大地区仍旧落后荒凉、生产能力低下,整体上依然不能和北方相比。虽有扬州等发达部分,但其面积狭小,比重不大。

      唐代中期,北方地区经济达到鼎盛。关东地区在恢复和*后兴修水利,保持着农业的领先地位,承担着向关西输送漕粮的重任。关西地区在政治中心回归后重新发展起来,经济地位有所恢复,但依然面临着缺粮的窘境。一旦遇到灾年,皇帝就得做“逐粮天子”,就食洛阳。而西北地区则达到了其自身历史上的最高峰,甚至在史书上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虽有疑义,但其发展是历史事实,不过其环境已开始恶化。

      农业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是。手工业中,北方的官营丝织业代表着唐代的最高水准,南方丝织业的发展是唐宋之际丝织业生产的重要变化。畜牧业因自然条件与战争需要,在北方发展得同样繁盛。

      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分水岭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北方地区遭受了又一场浩劫,虽然这一地区经常有此劫难,但安史之乱给*古代政治格局、国防格局及经济格局造成了深远的破坏。一是丧失了发达的陇右地区,西北国防失守,使得关中再度受到外部威胁而没有安定环境,再度衰落;二是唐朝*丧失对河北等传统经济重地的控制权,唐朝中央必须仰仗江南财赋维持日常运转。正是依赖着江南的财赋,唐朝才在安史之乱后又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统治。

      正是在唐末,首次出现了“扬一益二”这一反映南方地区富庶的俗语,这反映出时人对经济重心变迁最直观的的认知。

      五代时,北方*更替频繁,南方*大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使得自安史之乱以后的南北方分化趋势延续下来。为最终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两宋及以后

      北宋时,受制于唐后期以来的国防格局,北方地区发展环境恶化,河北地区不复唐时繁盛,又逐渐受制于泛滥的黄河,自然条件转坏。

      此时的南方则已全面超越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都占据主要地位。“苏湖熟,天下足”,南方成为漕粮的主要供应地;南方经济作物的品种与产量均多于北方,不仅供应本地,更行销北方乃至辽夏;南方制瓷业崛起了景德镇等一批名窑;商业都会的数量远超北方。种种迹象表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但南方经济发展并非所有地区一帆风顺,四川地区受北宋初年叛乱影响发展迟缓,东南地区在北宋末年受新旧两党斗争政策变动影响较大。

      靖康之难后,北方遭受严重破坏,后又遭金人“刷地”有过人口大减、农业衰退的时期,但随后又重新发展赶上或超过北宋水*,后又受蒙古军队野蛮*影响遭受又一次破坏;相较之下,南方地区在阻挡了南下金军后有着一百多年的稳定,但其经济发展呈现出衰退趋势,不如北宋时,原因同南朝时一样,受大土地所有制影响。加上本已是*财赋主要来源地,宋室南渡后财政负担全部加于南方,南方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明代初期,为恢复北方农业,开始了大槐树移民,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但除河南地区稍好外,北方其余地区经济均走向衰落,这种衰落不是绝对值上的下降,是相对而言,北方发展乏力,在人口、土地、粮食产量上持续落后于南方。南方孕育出了些许的资本主义生产因素,并且南方地区间的分工更加明显,由“苏湖熟,天下足”转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浙地区成为对外贸易重地。

      清代基本延续明代发展态势,不同的是其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及海禁政策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地,北方政治中心对南方资源的依赖,达到顶点,这从清代几次对待大运河被切断的反应中可见一斑。

      三、经济重心变迁原因

      经济重心变迁,尤其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传统说法中最普遍的是战乱致使人口南迁,南迁人口挟先进生产技术开发南方说。但这种说法为王大建质疑,王大建质疑南迁人口中的`多数并非普通劳动者,而多数是士兵及世家大族,并且他们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不适应南方自然条件。

      王大建主张是社会文化上的原因造成了南北方经济分化,北方重农,并且是过度重农,致使自然环境因过度开发而不断恶化,突出例子就是黄河泛滥次数不断增加。而南方,因自然条件优于北方,起初南方并不如北方般重视农业,很早南方便发展起了其他行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他行业日益超过农业成为南方经济主要支柱。

      王大建指出,北方经济地位衰落也是传统农业自身发展受制于生产技术的结果,数据显示,北方农业在唐代时便已达到其自身巅峰,产量已无太大增长空间。在此之后为扩大产量而采取的开垦反过来威胁保持现有产量。

      韩茂莉对王大建的质疑有不同意见,认为南迁人口不可能不去适应江南环境,至于生产技术早晚也会改造以开发江南。并且她认为是北方移民带来的复栽技术提高了南方土地利用率。

[阅读全文]...
  • 木兰词纳兰性德赏析(感叹男人变心的古诗)

  • 感叹,男人
  • 清词第一人——纳兰性德

    推荐理由: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星级:★★★★★

    初赛作品: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点评:此词上片写塞外壮丽的风光,下片抒发对故园的思念,对仗工整。王国维认为“夜深千帐灯”一句,境界可谓千古壮观。可以晋级复赛。

    复赛作品: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把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点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上阕写词人面对“黄叶”、“疏窗”、“残阳”,不禁流露出无限的哀思。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赌书”、“泼茶”曾经美好的事情,当时却是*常,现在想回到从前的*淡生活都不可得了。“当时寻常”现在多么痛心啊!此词感情真挚感人,可以晋级决赛。

    决赛作品:

    《木兰词(拟古绝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点评:此词利用赵飞燕、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抒发了爱人相爱后不能相守的痛苦情感,提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愿望。此句当为纳兰最佳词句,情感真挚,引起无数人们的共鸣,也为他赢得“千古伤心人”的美名。当属上品。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骑射。他从小出身高贵。他的父亲,就是康熙时期独揽朝政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为清代有名的几个可数“权相”之一。

    纳兰性德为明珠长子,英雄出少年,十八岁就中举人,二十二岁又中进士,列二甲第一名。纳兰性德同他的词一样“纯任灵性,纤尘不染”,人长得又英俊潇洒,而且还会武功,真乃“文武双全”。康熙初见就很喜欢,钦点其为三等御前侍卫。在短短的几年里,他从三等侍卫升到一等侍卫。一等侍卫相当于正三品,格同武官参将、文官府尹,可谓前程似锦。

    他二十出头就已成名人了,靠的不是皇帝的宠臣、权相的长子,而是他的词。纳兰性德一生主要有两本词集:《侧帽集》和《饮水词》。*细选了三百四十二首,另外结集,以《纳兰词》命名。当年《饮水词》问世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用“家家争唱饮水词”来形容纳兰词在当时受到的欢迎。

    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

    聂先评价:“少工填词,香艳中更觉清新,婉丽处又极俊逸。真所谓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者也。”

    陈维崧更是将其与李璟、李煜相提并论:“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家出豪门、文武双全、风度翩翩、少年得志的纳兰容若——这样的人该是多少青年羡慕的偶像,可是从他的词作来看,词人并不开心,这是什么原因呢?

    容若词名早已遍及天下,《饮水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诵,但是,容若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容若,这位相国府中衔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词中那斑斑驳驳刻骨铭心的愁苦却连自己的父亲也无法理解。

    有人统计过他的词:“愁”字出现了九十次,“泪”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使用了三十九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更是触目皆是。

    愁从何来,首先当然是红颜离去的情感之事,这点后面专门谈;其次则要数苦于仕宦。家有贤惠美丽的妻子,他不能常伴身边,总是跟着皇帝出巡、打仗,时而产生思念故乡、亲人的情绪。虽然不喜欢侍卫工作,但由于家庭从小生长*,教育极其严格,他没有李白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的洒脱,也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超脱。他有着身不由己的苦衷——掌管继承纳兰氏家族的大任,光宗耀祖。所以尽管有一万个不愿意,还是不敢说出来,只好一边做侍卫,一边吟诗填词。而他不得已的真情流露,化而为词,却赢得了皇帝的喜爱。据说由于他的诗词写的好,康熙经常赏赐给他金牌、佩刀、字帖等礼物,以资鼓励。

    纳兰性德内心深处,一直苦于仕宦漂泊,一心向往自然的生活。率真的诗性遭遇不自由的生活,显然是徒增“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从一首《忆秦娥》中,可以看出他仕宦时候的心情:“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关于纳兰性德,还有一个“生馆死殡”的佳话。当年,大学者吴兆骞因事牵连,被康熙皇帝大笔一挥,就流放到了黑龙江。好友无锡人顾贞观为他鸣不*,并向纳兰性德求援。

    顾贞观的两首《金缕曲》感动了纳兰,他认为顾贞观的这两首以书信形式填写的词,完全可以同西汉苏武和李陵的赠答诗、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媲美,堪称文坛三件极品。于是,他回信说,此事十年之内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但顾贞观并不满意:“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

    顾贞观很是书生气,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恐怕没见过这样求人办事的,如何敢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而且得寸进尺,也不怕人家反感?但纳兰性德性情率真,毫不在意,只是慨然允诺。

    这件事阻力重重,难度可想而知。纳兰性德求助于他的宰相父亲明珠,经过一番斡旋,终于使吴兆骞结束了流放生涯,回到了北京。

    吴兆骞回京以后,旋即被纳兰性德聘为馆师,为其弟教授学业。吴兆骞于1684年10月病故。吴兆骞,这位江南才子,经历了足足二十年的边塞流放,费尽了顾贞观和容若多少心血搭救,在归来后仅仅两年便一病而逝。此时纳兰性德人在江南,他得信后立即回京,为吴兆骞操办丧事,并出资护送灵柩回到吴的家乡吴江。这就是所谓的“生馆死殡”。

    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

    雪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

    这位表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私定终身,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母亲固执地认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即使她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她也是“丧门星”,怎么能把这种“不祥”带给自己最心爱的长子呢?

    不管纳兰和雪梅如何的苦苦哀求,母亲都不为所动。为了拆散这对“冤家”,父母想了一个损招,把雪梅送入了宫中,从此两人就再也未能相见。坚贞的雪梅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宫中吞金自尽,纳兰性德得知消息以后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场。

    二十岁时,他奉父母之命,和两广总督兼兵部尚书史兴祖之女、时年十八岁的卢氏成婚。卢氏父亲卢兴祖官至两广总督,是两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可谓封疆大吏。由此说来,卢氏也是与纳兰家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有关卢氏的记述道“夫人生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训,娴彼七襄,长读父书,佐其四德”。从中可以知道卢氏是一个美丽端庄、有教养、有文化、三从四德的标准淑女。

    纳兰性德与卢氏少年夫妻,恩爱美满,柔情万般。从这个时期的诗词中,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神怡心醉的燕尔之悦。“戏将莲菂抛池里,种出莲花是并头。”活现出两人于庭院中以嬉戏表达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偏是玉人怜雪藕,为他心里一丝丝。”形象地勾画出情人的心心相印和爱之绵绵。

    “为怕花残却怕开”表达的是不敢轻易触动美好,生怕失却的担心。“兽锦还余昨夜温”那种对红绡帐中卧鸳鸯的回味、重温。

    “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艺术地描述了在无限温馨中,对心爱的异性的倾心研读与细细欣赏。真是才子遇佳人,天地浪漫,风月无边。每当纳兰性德随皇帝出巡,或奉旨出差在外,多情的他又*添了更多的离仇别恨。

    “千重烟水路茫茫,不许征人不望乡。次是月明无睡夜,尽将前事细思量。”“碎虫寒叶共秋声,诉出龙沙万里情。遥想碧窗红烛畔,玉纤时为数归程。”关山重重,路途迢迢,心系娇妻,千里寄怀。

    就在这如梦的美好境界里,无情的上苍把霹雳掷向人间。结婚三载的卢氏,因为难产,竟在十九岁如花初绽的年龄,撒手人寰。

    此前一切都太美好、太完满、太浪漫,这个噩耗太突然、太残酷、太无情,因此对纳兰性德的打击也太大了!

    谁能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呢?

[阅读全文]...
  • 世事变化无常的句子 感叹世事变迁的句子

  • 感叹
  • 1、无论一个朋友对你有多好,总有一天他做的某件事会让你伤心,而到时你应该学会原谅。

    2、如果你也有个人能陪你聊天到深夜。点红,你很幸福。

    3、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4、是苦岸,何时靠岸。“彼岸之美,在于彼岸之无渡”,如果渡过去了,那就不美了……

    5、有时候,我们不要想太多,顺着自己的心意就好了。

    6、不能见面的时候,我们互相思念。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到一起,我们又会互相折磨。

    7、因为风吹雨打,因为天涯海角,我没有握紧你我的爱。

    8、世界上真正的英雄就是那些让孩子的生活有所不同的男人们。谢谢你爸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9、老年人容易怀疑真的,青年人容易相信假的。

    10、从现在出发,勇敢把自己交给未知的未来,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11、如果没有相等的爱,那么就让我爱你的更多一些吧。

    12、当你无可救药的爱上金钱的时候钱就会对你说分手╮

    13、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14、甜言蜜语筑不起真感情,虚情假意得不来真心人。

    15、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16、很多时候,一个人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个人,都是在跟他分别的时候。

    17、真想指着你的心口问你,我离开了你,你这里会不会疼。

    18、我不贪心。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生命中永远有你,我的闺蜜

    1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我等着你回来。

    20、当时的我是真心的,只是后来在也找不到你的心。

    21、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22、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23、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24、提一壶秋风,和山间朴素如睡眠的草木,结交一场,让心神有一处清凉,让情感有一处静谧,让微笑有一处明亮。

    25、断了的琴弦,弹奏着从前,一起走过的路线没有终点。

    26、施主,你要是欺负贫道,那就是不给耶稣面子!

    27、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28、雪终于停了,茫茫的田野一片雪白,房舍、群山披上了银装。

    29、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长大,从此,笑不再纯粹,哭不再彻底。

    30、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时总是嘻嘻哈哈,什么都无所谓可是当被遗忘一个人的角落时,才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31、我宁愿保持沉默 也不向那些根本不在意我的人诉苦。

    32、我从来都是相信着你的每句话,哪怕其实是骗我的。

    33、当我的笑容在等待中慢慢变成泪水,我想我该离开你了。

    34、当我和岁月一起,逐渐老去。光阴经了岁月的蜕变,便散了,淡了,可是关于流年的时光,却依然刻骨铭心。

    35、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

    36、始终相信,梦的远方是薰衣草的浪漫,倾城年华亦会化为眉梢的一抹朱砂,那是你给的一生的暖。

    37、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

    38、当时我问你怎么了,不是为了听你随口说一句没事。

    39、其实你并不内向,只是不擅长对不亲密的人开朗。

    40、今夜皓月当空,抑林摇曳,晚风轻拂,桂花飘香。

[阅读全文]...
  • 感叹人生短暂的古诗词

  • 人生,感叹,文学
  • 感叹人生短暂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叹人生短暂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岁月如白驹过隙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策马前途需努力 莫学龙终须叹息

      人生无再少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 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 耶?知他是晋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长开。人生短暂,好好地去珍惜它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

      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 今古梦茫茫。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只是不经意地一瞥,看见黄尘清水,千年之间,时复更换,不过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烟尘九州,微微波怒,也不过是泻在杯中的酒一泓。目接指顾间,早已渺沧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如梦,路短短,何不释然看淡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8、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阅读全文]...
  • 感叹世事无常的古诗词

  • 感叹,写作
  • 感叹世事无常的古诗词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叹世事无常的古诗词,一起来看看吧。

      1.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长安道》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3.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4.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

      5.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蝶恋花》

      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阮郎归》

      9.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1.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老将行》

      1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13.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

      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的《浣溪沙》

      16.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唐代)《离思五首》

      释义:我曾经都见过沧海了,而其他的水再也无法入我的法眼,也不可与沧海比肩。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唐代)《锦瑟》

      释义:这些感情至今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高明的(元代)《琵琶记》

      释义: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唐)《将进酒》

      释义: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清)《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释义: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没有后来产生的怨恨。

[阅读全文]...
  •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艺术
  •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全部来源于古典诗词。*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株绚丽的奇葩,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它以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邃的内涵,传达着*文化特有的神韵。古典诗词作为*文学史上的一颗闪亮“明珠”,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是毋庸置疑的。就音乐创作而言,古典诗词曾激发了无数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写下了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以青主、黄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选用古代诗词创作艺术歌曲,那些具有*古典韵味的艺术歌曲至今仍是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精品之作。时至今日,有更多的作曲家把目光投向了古典文学的“宝藏”,那些传颂了千百年的古代诗词几乎成了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本文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作一番综述和比较,以揭开它那颇具神秘色彩的面纱,使其创作和发展的概貌展现在我们眼前。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从创作技法上来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技法上大多采用欧洲浪漫派晚期的创作技法。这一时期青主创作了《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这是两首艺术造诣达到较高境界的作品,其中《大江东去》创作于1920年青主留学德国之际,是*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黄自先生毫无疑问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诗歌和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作品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黄自以*古代诗人的诗词为题材作曲,谱写了《花非花》(白居易)、《峨眉山月歌》(李白)、《点绛唇·赋登楼》(王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等曲。在这部分作品中他能深刻地理解原诗的含义,并通过音乐给予生动、具体的形象刻画。其中《点绛唇》的音乐充满着宽广的气势和明朗乐观的情愫,是一首富于浪漫主义气息,具有一定民族风格的独唱曲。《南乡子》的音乐则充满着豪壮的气魄和澎湃的热情,是一首富于爱国激情的抒情独唱曲。其他像《花非花》《卜算子》等作品以素雅的笔调、深情优美的旋律、新颖细致的和声进行,勾画出一幅幅*式的恬淡幽静的意境。黄自的这些艺术歌曲可以说是当时我国学院式艺术歌曲创作的精品,并对后来许多作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曲家还有江文也、应尚能、刘雪庵、马思聪等,他们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也都颇有建树。江文也所写的艺术歌曲的词,全部取自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诗词,并且按照朝代顺序结集编作品号码。作品有《江村即事》(司空署诗)、《垓下歌》(项羽词)、《宋词李后主篇》(李煜词)等;应尚能作为一名作曲家和男中音歌唱家,他的代表作有《无衣》(诗经)和《我侬词》(管道声)等。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从技法上来讲,第二个阶段即是上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即为谭小麟先生。谭小麟在美国留学期间曾追随现代作曲理论大师亨德米特学*,并被视为亨氏高足,回国后执教于上海国立音专。他是将现代作曲观念与技法引入*专业作曲教学的第一人,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作为一名作曲家,他对我国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除了直接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外,他所写的声乐作品也大多取材于古代诗词。谭小麟具有颇深的古典文学和音乐功底,在创作中他尊重民族的审美取向,以*传统文化的思维为基础消化吸收应用亨氏作曲体系中可取的部分,因而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他强调:“我应该是我自己,不应该像亨德米特。”“我是*人,不是西洋人,我应该有我自己的民族性。”谭小麟一生创作了十多首声乐曲,他精心制作,力求尽善尽美,故其中多精品。代表作有《自君出之矣》(张九龄)、《彭浪矶》(朱希真)、《正气歌》(辛弃疾)等。从谭小麟的作品当中,不难感受到其中既有现代作曲技巧较成熟的展示,又有民族风格较纯熟的体现。罗忠曾这样评价其师谭小麟的歌曲创作成就:“他的艺术歌曲是我们民族音乐创作的精华,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声乐曲的'许多优秀成果,而且在创作上,不论在精神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踏入一个新的天地。”从分析研究谭小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中体现出一种远远超过他前辈的强烈个性和新颖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后人在音乐创作上积累了不少富于启发性、值得深入探讨的宝贵经验。

      接下来谈谈以罗忠为代表的“五声十二音”作曲技法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罗忠先生于1980年发表在《音乐创作》杂志上的《涉江采芙蓉》,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作。这是一首严格按照十二音序列音乐的规则来进行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时,大部分作曲家对现代创作技法几乎一无所知,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方法在人们印象中是与“垂死的帝国主义”“没落的资产阶级”等政治化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写这种东西常常会招灾引祸。罗忠先生大胆地突破了这个禁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开创了用五声十二音技法作曲的先河。从此以后,*内地的作曲家们争先恐后地进行现代作曲技法的补课、探索和实践,出现了一系列利用五声十二音序列创作的作品,中断了30年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之路得以延续。五声十二音序列是罗先生独创的,这种创作实践引领*音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会通,对*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采用西方十二音技法,同时又赋予它五声性的内涵,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

      罗忠的作品数量繁多,体裁各异。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创作题材和所应用的作曲技法方面截然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情趣。第一阶段创作技法以传统为主,历时17年。他创作了独唱、合唱曲31首,大部分为艺术歌曲,还有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30余部。第二阶段迄今26年,创作合唱独唱歌曲19首,全部为艺术歌曲,此外其他体裁的作品数量也很大。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注重与*文化相结合,创作技法以现代为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之初,作曲家基本按照(转第59页)(接第74页)欧洲浪漫派初期的原则来安排调性布局,其间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五声色彩以使作品接*本民族的欣赏*惯,如青主、黄自等。40年代中后期,谭小麟将亨氏作曲理论带回*,他本人也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的作品基本不用传统的大、小调式,而使用五声调式,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五声调式,调式变化非常丰富,他是以十二个半音为材料来构思旋律与和声的,作品透出浓浓的五声性。之后漫长的40年,现代作曲技法仿佛从*大地上消失了,直至罗忠的一曲《涉江采芙蓉》,向世人宣告了现代作曲技法在*的存在,使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通过上述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基本上就清晰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二三十年代(青主、黄自)──40年代(谭小麟)──80年代(罗忠)。从技法上来讲是:欧洲浪漫派技法──亨氏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罗氏五声十二音序列作曲法。

      *现代作曲家在根据古诗词谱曲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创作中探索如何应用西方现代创作技法来表达*诗词所特有的神韵,无一例外地努力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气质、民族风格,在音乐如何体现诗词的意境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三四十年代的黄自、谭小麟如此,70年代末的罗忠如此,罗先生之后的许多作曲家也是如此。这是历代作曲家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黄自曾说:“*自己的音乐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他还说:“我们现在所要学的是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和民谣,那么我们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由此可见,他对创作新的民族音乐具有鲜明见解和宏伟抱负。他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或深沉跌宕、或清新淡雅,处处体现出古典诗词的特有意境。又如谭小麟,他在创作当中大量运用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和声中很少使用或几乎不用的和声材料,而是以十二个半音为写作材料,同时有意识地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使得作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传统音乐淳朴、亲切的特色。罗忠先生和他的前辈相比又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主要是他独创了“五声十二音技法”,让*的五声体系和西方十二音序列体系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个全新的音响世界,而用这样的音乐体系去诠释古典诗词正是罗先生的匠心所在。

      古诗词艺术歌曲经过*90年的创作实践,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和优秀作品,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阐述了。从20年代直至当代*90年的历程中,作曲家们始终在探索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具有*特色的音乐之路,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值得后人去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对新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只要创作上发展了,相信歌坛也随之会吹来一股清新的、具有古典韵味的“*风”。

      拓展阅读:*诗词的押韵之美论文

      唐继承隋制,实行科举。诗歌列入考试内容。律诗和绝句的体式在这时得以完善。历宋元明清至今相袭不变。唐人作诗依据陆法言《切韵》,但分部过细,有206韵,由于同韵字少,允许*韵通押,有所变通。宋朝景德年间的《礼部韵略》是一部官修韵书,允许*韵通押,订出了“同用”、“独用”的规则。南*水(今山西临汾)人刘渊在江北刊印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礼部韵略》注明同用的加以合拼,成为一本107韵的书,即*水韵。此时金人王文郁又将原来并不同用的“迥”、“拯”及去声“径”、“震”合并,共106部,作为金代官韵书,一直流行至今。*水韵106韵韵目如下:

      上*声: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

      下*声: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上声:董肿讲纸尾语麌荠蟹贿轸吻阮旱澘篠巧皓哿马养梗迥有寝感琰豏

      去声:送宋绛置未御遇霁泰卦队震问愿翰谏霰啸效号箇祃漾敬径宥沁勘艳陷

      入声:屋沃觉质物月曷黠屑药陌锡职缉合叶洽

      其中*声字最常用,收字多少不一。最多“虞”部305字,最少“咸”部41部。作诗必须遵守韵部,不能出韵。*体诗的规则,偶句必押。首句*声韵一般都押。仄声,特别是五言体,则多数不押。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起句入韵,关、还、山相押,属十五删部。又如杜甫的五绝《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起句不入韵,偶句押韵,图、吴属七虞部。是五绝的常格。

      如前所述,韵有宽窄。初学写诗的人,不妨从宽韵入手,有较多选择,利于运思。像东韵、虞韵、先韵、阳韵、庚韵字多而不僻,较易措手。

      但是,由于语言的变化,许多当时适口的诗韵,今天已经不谐于口了。以十三元为例:其中如魂、门、孙、繁、言、掀皆与真、文、先、咸相*。江西名士高心夔两次殿试,都以出韵,贬到四等。王闿运嘲以“*声两四字,该死十三元”相嘲。像如此有悖实际的事,为何还要遵守?于右任先生说:“古人用自己的口语来作诗,我们用古人的口语来作诗,其难易自见。我们要想把诗化难为易,和大众接*,第一要改用国语*仄与韵。”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双轨并行”、“倡今知古”,提倡用新声韵,即按普通话声韵写诗。

      在韵的革新上,鲁迅、*也是力行改革的大家。鲁迅诗不但邻韵通押,如《赠画师》“雾塞苍天百卉殚”与“只研朱墨作春山”,“殚、山”是寒删通押。《赠乌其山诗》则“华、书、多、陀”相押,是以方言入韵。而其《脑炎戏作》之“不料仍违众女心”与“无如臣脑故如冰”,更是打通前后鼻韵母以“in”与“ing”相押。大大地放宽了韵的束缚。*的《长征》诗共五个韵脚,其中:难、丸、寒,属“寒”韵,而“闲、颜”属“删”韵,听来浑然无别。其《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上片用“有”韵,下片用“麌”韵,皆情韵超迈,气象发皇。

      古典诗词困境之我见论文

      拙作《古典诗词“困境”之我见》一文同时在烟雨和红袖发表后,小有争议。作为一个文笔不成熟,见地甚浅的我来说,诚惶诚恐之中有一丝欣慰。欣慰的是毕竟有读着路过了,并留下了自己的见解可供我参考。很感谢!

      留言不多,句句却是评论者心声。有赞成的,诸如“古诗就应该用古代的那个规范来要求。不然就乱了,和现在那些唱歌的一样,唱什么的都有!”、“支持作者观点!我也是古诗词爱好者,想写律诗但水*有限,所发作品都注明“古绝”,那是无奈之举。律诗虽然对格律要求非常严格,但读起来意境深远,是别的诗歌体裁无法替代的一种美,不然怎么唐诗宋词流传了这么久却长盛不衰,而且百读不厌?本人认为,如果作不了格律诗,大可不必抨击它,完全可以以别的体裁作诗,诗歌的体裁很多也很自由。”之类的。很感谢他们!当然也有反对的,反对之中见真谛,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留言。不管只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其中均不乏精彩留言。看后因心有所感,故而摘录下来,再作一番小讨论。

      红袖一位笔名为“非白”的网友这样说道:

      “我非常喜爱读诗词,但是从不去研究什么格律,因为我从没打算去写诗词。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已被做完,但至少格律诗已被做完。说句泄气话,你就是穷其一生,写出的诗也不及那时最末流诗的万分之一。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周期,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格律至唐为盛,词至宋为盛,曲至元为盛。文言小说至《聊斋》为盛,章回小说至《红楼梦》为盛,杂文至鲁迅为盛,京剧至梅兰芳为盛。所有的盛之后,便无一避免地走向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由盛至衰的过程将更快。相声盛之后也早开始衰退,取而代之的小品在很短暂的盛之后,也在很快的显出衰退的痕迹。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无论你怎样努力,也不会出现梅兰芳时代的京剧,无论你如何地才华横溢,也不可能写出《红楼梦》那样的章回小说。艺术是在发展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创造新的艺术生命呢?而要一味地去生硬地模仿越过千年的艺术形式呢?就算你模仿对了,有那么好的经典我不去看,为何要去看你那不伦不类的烂什子呢?郭沫若的格律诗写得要算可以了吧,可是一和唐诗比起来,简直是土的掉渣,哪能算诗,只是在穷对付什么格律吧了。的格律诗也算写得不错了吧,可除了几首还可看之外,其它的读了简直令人啼笑皆非,什么‘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就是他老人家写的经典的词,曾向全世界诵唱,真让人恐怖。我非常赞成读唐诗宋词,但决不赞成去写,当然写写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要指望出成绩,则肯定是白费力气。因为,虽然月还是唐时月,星还是宋时星,但人已早不再是唐宋人。”

      暂且不说其留言内容如何,首先可以看得出,作者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是,我觉得这也仅仅只是他一家之言,于诸多细节方面值得探讨。

      “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已被做完,但至少格律诗已被做完。”固然,鲁迅是*大文豪,说出此话定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认为鲁迅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完全正确无可挑剔的。不要忘了,鲁迅的文章为什么在现代人读来艰涩难懂?原因很简单,一定时期的文章是一定时期社会中政治、文化乃至诸多方面的反映,社会是进步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中,鲁迅的文章同样如此,只有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放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来解读,才能真正读懂鲁迅;但是如果以现在这个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来和鲁迅先生所写的来对号入座的话,肯定很难懂。所以说现在如果拿以前的某些东西来衡量的话,我想可能会大有问题。所以,作者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已被做完”,我十分同意。

      但是作者说“至少格律诗已被做完”,最后又说:“当然写写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要指望出成绩,则肯定是白费力气。因为,虽然月还是唐时月,星还是宋时星,但人已早不再是唐宋人。”此话就差了,实在不敢苟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的文化熏陶不一样,当然思想也大相径庭,谁能保证、谁又敢说现代人写不出好的诗词?可能有些人说现代人写的诗词都是垃圾,那恐怕还是我说的“这也是一种‘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吧。况且,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行为*惯,只要按着既定格律和词谱写,又何尝不会写出“现代人的唐诗宋词”呢?

      “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周期,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毋庸置疑,这话深在其理。但是,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文化,不能和历朝历代各种制度相比,不能和法律条例相比,法律条律只有在经过历史的检验后才能决定其“生死”权,但是古典诗词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的成果,有谁会把自己来之不易的成果扔掉?所以只要人民喜欢,不管谁前来阻挠,依然会代代相传下去的。大家都知道《诗经》、《国风》等等等等,流传已经很久远了吧?可是他生了之后“死”了么?没有吧?是的,古典诗歌是面临着一些“困境”,有人提出要老歌新唱,但是不管怎么样,古典诗词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永远不会被别的东西取代的,有盛不会“衰”。

      “艺术是在发展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创造新的艺术生命呢?而要一味地去生硬地模仿越过千年的艺术形式呢?就算你模仿对了,有那么好的经典我不去看,为何要去看你那不伦不类的烂什子呢?”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观点简直就是废话!创造新的艺术生命?现代人不是已经创造出来了么?现代诗不是么?我已经不想多言,还是《古典诗词“困境”之我见》中那句话:“诗歌现在又不仅仅是古诗词一种,现代诗歌不就是‘创新’后的古诗词?那个完全没有格律限制的,而且连韵脚也免了,多自由的一种形式!怎么不去写呢?”尤其是后面那句话,我觉得都可笑了。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又没有谁来逼着你来看古诗词,不管好的不好的自然有感兴趣的来看,不来就算了呗,没人强求的,再说了,难不成说只有你说了好才算好?你说没有价值就没有价值,就是“烂什子”你把自己未免也看得太高了吧?(此话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只是无心快语罢了)。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心态,恐怕别说“创新”了,可能自己连“涂鸦之作”都写不出来吧?

[阅读全文]...
  • 春节*俗的变迁

  • 春节,放假
  • 春节*俗的变迁

      *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í sú,是*惯风俗的意思。*字最早见于,字形作*,上部是鸟羽毛的象形,下部是声符。《礼记·乐记》等均有相关记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俗的变迁,欢迎大家阅读!

      拜年是*民间的传统*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拜年的*俗怎么来的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祝福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俗。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秦汉以来万千的风首朝贺。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辈间拱手致语。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现代多行团拜,岁末邮寄贺年片和贺年信。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句子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语录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说说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名言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诗词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祝福

表达对历史变迁感叹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入联的古诗 形容你不在身边的古诗 赞美松柏生命力顽强的古诗 月下苦情的古诗 形象生动的古诗词 从军行4古诗表达的情感 现成曲谱与古诗的结合 k字母开头描写美女的古诗 蝴蝶和黄莺的古诗 古诗再寄敏君书七绝的作者 四时春的古诗 赞美三峡的诗词古诗 王冕的墨萱图古诗 六首夏天的古诗 送给前男友的古诗词 关于四言古诗的作者 孙子继承家风的古诗词 形容鲤鱼和睡莲的古诗 思念的古诗是哪些 关爱小动物的古诗 关于老年乐观的古诗 魏夫人的古诗词 关于劳动节植树的古诗 喜欢古诗元日的原因 古诗《苔》的毛笔书法作品 清*乐嘲儿子阿宁古诗的拼音 描写水果山竹的古诗 寒露轻吟的古诗 带江字和*字的古诗 适合朗诵的古诗词名篇长篇 和儿子学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