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曲的介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曲的介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曲的介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词曲的介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著名元曲家白朴的诗词作品介绍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朴的诗词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白朴的诗词作品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词曲作家,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包括诗词和杂剧、元曲。后来,被人称为元曲杂剧四大家之一,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代表作品有《天净沙》、《水调歌头》、《水龙吟》等等。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和诗人元好问十分交好。在当时,白朴的家庭十分幸福美满,家境优渥。白朴在这样一个家庭出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上,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白朴出生没有多久,南京已经被蒙古军所包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重臣,每天为国家的存亡而四处奔走,根本无暇顾及白朴母子。后来,蒙古军决定炮轰汴梁城,白华和皇上渡河而走,不得已把妻儿留在汴京,蒙古军攻入城后,抢劫了很多东西,在这次战争中,白朴母子走失了。幸亏元好问将白朴姐弟解救出来,将白朴姐弟带入他家抚养。
因为有了这样动荡的乱世经历,所以,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以反映现实主义相关,比如诗歌《北风下庭绿》中这样写到:北风下庭绿,客鬓入霜华。回首北望乡国,双泪落清笳。天地悠悠逆旅,岁月匆匆过客,吾也岂瓠瓜。四海有知己,何地不为家。五溪鱼,千里菜,九江茶。从他造物留住,办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晚节忆吹帽,篱菊渐开花。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十分悲伤,白朴在诗歌中借用了眼前的景色来抒发寂寞悲凉之情,看着眼前变幻多端的景色,心里有几分苦涩之情,经历过战火的白朴已经有了乐观向上的感情,所以在诗中发出了“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的祈愿。
白朴天净沙的介绍
白朴一生诗歌作品很多,《天净沙》就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天净沙》一共有四篇作品,包括春夏秋冬四篇,通过短句的描写刻画,突出了四个时节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诗人在四个时段的不同感触。白朴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至今仍被广泛流传。
《天净沙春》的内容是: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的诗歌内容是: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秋》的内容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冬》全诗的内容是: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在诗歌《天净沙》中,白朴用了很多意象拼凑出了四幅不同的季节景观,在《天净沙春》中,诗人用春山、暖日、和风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大地的场景,在庭院之中柳树新生了枝桠,随风飘荡,亭亭袅袅煞是好看。在其余三篇作品中,白朴都已日常所见的景观为切入点,由*及远或者由远及*,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这些情景之下,又进一步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或者高兴,或者乐观,又或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之情。而这些诗歌作品都是白朴行走大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感。
白朴梧桐雨的赏析
《梧桐雨》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除此之外,《梧桐雨》也是白朴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白朴所创作的《梧桐雨》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创作主线,他用了不同的视角来刻画出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梧桐雨》的开篇,讲述了李隆基生活在太*年间,当时国家没有战时,他的帝王生活也十分安逸*淡。李隆基派遣安禄山镇守边境,为了嘉奖他给他官爵晋升。在《梧桐雨》的第二部分,讲述了杨玉环和李隆基在长生殿中的恩爱生活,那时杨玉环出落的格外美丽,她为李隆基一人跳舞,翩翩舞姿让李隆基更加心动不已。故事发展到了第三部分,由此迎来了《梧桐雨》的高潮情节,安禄山之乱,让李隆基毫无应对之力,没有办法之下,他携带杨玉环仓皇逃亡,在马嵬坡时,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困境,无奈之下,他下令让杨玉环自缢。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权力,只能舍弃了心爱的妃子。第四部分便是《梧桐雨》的点睛之处,也是完结篇。此时的李隆基已经禅让了皇位,自己孤寂一人住在西宫中,看着眼前这棵梧桐树,心中有万般苦涩。他想到了昔日的风光岁月,他想到了和杨玉环恩爱的日子,这棵梧桐树成为了他和杨玉环故事的见证者。
李隆基经常在这棵梧桐树下踱步,秋天到了,梧桐叶落了满地,李隆基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杨玉环和他相见了,并且杨玉环邀请他到长生殿,正精彩时,梦就醒了。外面的雨声打着梧桐叶,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如同李隆基的寂寥悲凉的心情。
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介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阮郎归·立夏》
作者: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2.《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3.《立夏奉祀太一宫》
年代: 宋 作者: 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H。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4.《山中立夏即事》
年代: 明 作者: 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5.《将出峡立夏前作》
年代: 明 作者: 蔡汝楠
蜀江云里唤钩,几片残花万树稠。
未换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6.《立夏》
年代: 宋 作者: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7.《立夏》
年代: 宋 作者: 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8.《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年代: 明 作者: 张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9.《立夏前一日有赋》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对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出“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当时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陋室铭》
【杜牧简介】??
杜牧(803~约852),唐代诗人,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杜佑孙。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少数以纵酒押妓为题材的诗篇则流于颓废。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称杜甫为“老杜”,称牧为“小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嘉裿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满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卒后追溢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其文明朗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蒙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词具豪放风格,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并上溯晋、宋请名家,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水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竹石图》等。
【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山东历城人。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监察御史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至治元年(1321),因上疏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至顺二年(1331),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作为元散曲中豪放派的'主要作家,张养浩的散曲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同时,在众多的散曲作家当中,他的作品又表现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特质,展示着他复杂而微妙的心境,抒发他独到的感受。他的散曲集名《文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现存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曲两套。这些散曲大部分是在他辞官以后写的,一方面流露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学士纵情山水、隐逸森林的内心渴望;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宽大胸怀。如果把前者称之为休闲,后者概括为感慨的话,那么他的作品正是在这两方面的矛盾和相互撞击中迸射出火花、闪耀着光彩的。两个方面相得益彰,成为既各开奇花又彼此补充,同时又有着内在统一的境界。
曲江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江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原文
望断*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译文翻译
望不见*时帝王的翠辇经过,只能在夜半聆听冤鬼的悲歌。
宫妃金舆不返难见到倾城色,只有曲江的流水被玉殿分波。
临死时才想念在华亭听鹤唳,老臣忧念王室命运悲泣铜驼。
经过天荒地变虽使人心摧折,若比伤春的哀恸此意不算多。
注释解释
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
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翠辇: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
子夜:夜半子时,半夜。又是乐府《吴声歌曲》名。悲歌:悲壮地歌唱。
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倾城色: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此指嫔妃们。
玉殿:宫殿的美称。下苑:本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
华亭闻唳鹤:感慨生*,悔入仕途之典。
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
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伤。一作“阳春”。“伤春”一词,在李商隐的诗歌语汇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曾被他用来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这里特指伤时感乱,为国家的衰颓命运而忧伤。
创作背景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安史之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恢复升*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二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李商隐这首诗,就作于事变后的第二年春天。
诗文赏析
曲江的兴废,和唐王朝的盛衰密切相关。杜甫在《哀江头》中曾借曲江今昔抒写国家残破的伤痛。面对经历了另一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后荒凉满目的曲江,李商隐心中自不免产生和杜甫类似的感慨。杜甫的《哀江头》,可能对他这首诗的构思有过启发,只是他的感慨已经寓有特定的现实内容,带上了更浓重的悲凉的时代色彩。
一开始就着意渲染曲江的荒凉景象。这里所蕴含的并不是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而是深沉的现实政治感喟。“*时翠辇过”,指的是事变前文宗车驾出游曲江的情景:“子夜鬼悲歌”,则是事变后曲江的景象,这景象,荒凉中显出凄厉,正暗示出刚过去不久的那场“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残酷事变。在诗人的感受中,这场大事变仿佛划分了两个时代:“*时翠辇过”的景象已经成为极望而不可再见的遥远的过去,眼前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幅黑暗、萧森而带有恐怖气氛的现实图景。“望断”、“空闻”,从正反两个方面暗寓了一场“天荒地变”。
三、四承“望断”句,说先前乘金舆陪同皇帝游赏的美丽宫妃已不再来,只有曲江流水依然在寂静中流向玉殿旁的御沟(曲江与御沟相通)。“不返”、“犹分”的鲜明对照中,显现出一幅荒凉冷寂的曲江图景,蕴含着无限沧桑今昔之感。文宗修缮曲江亭馆,游赏下苑胜景,本想恢复升*故事。甘露事变一起,受制家奴,形同幽囚,翠辇金舆,遂绝迹于曲江。这里,正寓有升*不返的深沉感慨。下两联的“荆棘铜驼”之悲和“伤春”之感都从此生出。
第五句承“空闻”句。这里用西晋陆机“华亭鹤唳”典故,用以暗示甘露事变期间大批朝臣惨遭宦官杀戮的情事,回应次句“鬼悲歌”。第六句承“望断”句与颔联。这里用西晋索靖“泣铜驼”典故,借以抒写对唐王朝国运将倾的忧虑。这两个典故都用得非常精切,不仅使不便明言的情事得到既微而显的表达,而且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两句似断实连,隐含着因果联系。
末联是全篇结穴。在诗人看来,“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这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尽管令人心摧,但更令人伤痛的却是国家所面临的衰颓没落的命运。痛定思痛之际,诗人没有把目光局限在甘露之变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更深入地去思索事件的前因后果,敏锐的觉察到这一历史的链条所显示的历史趋势。这正是此篇思想内容比一般的单纯抒写时事的诗深刻的地方,也是它的风格特别深沉凝重的原因。
这首诗在构思方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借曲江今昔暗寓时事,又通过对时事的感受抒写“伤春”之情。就全篇来说,“天荒地变”之悲并非主体,“伤春”才是真正的中心。尽管诗中正面写“伤春”的只有两句(六、八两句),但实际上前面的所有描写都直接间接地围绕着这个中心,都透露出一种浓重的“伤春”气氛,所以末句点明题旨,仍显得水到渠成。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赏析: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地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该不会又“正愁人”。但是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花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花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是很值得人们珍惜的。然而“一片花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就不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滋味就不怎么样了。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这是颇有见地的。然而作者没有说明要如此“反复层折”地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的原因,究竟是仅仅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
第三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就写到了人事。或谓此联“更发奇想惊人”,乍看确乎“奇”得出人意外,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中。诗人“且看欲尽花经眼”,目光随着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可是,好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和万点落花一起,就要被风葬送了!这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奇想”,而是触景伤情。面对这残败景象的办法,仍不外是“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不过换了一种漂亮的说法,就是“行乐”: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这两句意思是:难道“物理”就是这样的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不过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饮聊自遣”、或李白所说的“举怀消愁愁更愁”而已,“乐”云乎哉!
贾生古诗介绍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生古诗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及注释】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赏析】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 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春晓的古诗介绍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春晓
春眠不觉晓⑴,处处闻啼鸟⑵。
夜来风雨声⑶,花落知多少⑷。
词句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话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作品鉴赏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名家点评
《王孟诗评》:刘风流闲美,正不在多。以诗*词,太以纤丽故。
《唐诗广选》:顾云:真景实情,人说不到。高兴奇语,唯吾孟公。
《唐诗归》:钟云:通是猜境,妙!妙!
《唐诗解》: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
《唐诗镜》:喁喁恹恹,绝得闺中体气,宛是六朝之余,第骨未峭耳。
《唐诗选》:玉遮曰:“知多少”,正是“不觉晓”妙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晓景喧媚,莫卜夜无寂寞。惜春心绪,有说不出之妙。周敬曰:二十字清声婉约。
《唐诗笺要》:朦胧臆想,构此幻境。“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说,诚非妙悟,不能有此。
《而庵说唐诗》:做上二句便煞住笔,复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来,看他用笔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矣。或问:何不写“夜来”在前?曰:看题中“晓”字。“处处闻啼鸟”下若再连一笔,则便不算晓矣,故特转到晓之前下“夜来”二字。“风雨声”紧跟上“闻”字,“晓”字便隔寻丈。其作“晓”精微有若此。
《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诗法易简录》:亦具一气流转之妙。
《历代诗评注读本》:描写春晓,而含有一种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唐人绝句精华》:此古今传诵之作,佳处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古代才女卓文君的诗词作品介绍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才女卓文君的诗词作品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卓文君的诗词作品
对于卓文君这个人,大家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了吧。她的美誉特别多,她是知名的汉代的大才女,也是我们*古代的四大才女之一,还被冠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荣誉称号。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女诗人真的是凤毛麟角,而像卓文君这么全能的,就更是难找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下卓文君的诗词作品。
大家都知道,女儿家情思最为繁杂。纵使卓文君她才华横溢,也是躲不过心思细密。所以卓文君的诗词大多以爱情,思念为主题展开。留下的传世名作也都与男女情感密不可分。像是她被吟诵的最多的那首《白头吟》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首诗是作给她当时的丈夫司马相如的。
相传司马相如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无奈无人赏识,一直与卓文君过着清苦的日子。直到后来,他的一篇《子虚赋》得到了皇上的青睐,他才得以加官进爵。到了京城,面对各种金钱势力的诱惑,这个男人也终是变了心,他又想娶别的女人了。当时的卓文君听到这个消息自是十分悲痛,就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示与自己相公恩断义绝的想法。其中,“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被一直传唱。
卓文君的诗词中以数字诗最为出彩,这些数字也成了她对丈夫失望之情的最好诠释,也正是这些数字让两个出现感情危机的人再度和好,不得不说,卓文君的诗词真的是精彩至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她的情商之高。
卓文君诀别书的内容
卓文君诀别书是和《白头吟》同时所作,更准确地说,是卓文君写给有意纳妾的夫君《白头吟》,并随诗附上诀别书一封。诀别书虽然比《白头吟》少了华丽的辞藻和有节奏的韵脚,但是,其中所饱含的爱之深情之切一点都不亚于《白头吟》。卓文君诀别书更简单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是挽回司马相如的心意的关键。
文君先书花和琴,再写鸳鸯和宫树,一正一反,皆来衬托夫君的薄情。芳香四溢的春天里,尽态极妍的鲜花争奇斗艳,鲜艳妖媚的色彩霸道地掩盖了素净的颜色。琴依旧可是弹琴人却早已不知所踪。这是正面描写,无论是素色的花朵还是故人已去的琴,它们都像卓文君自己,面临被抛弃的事实。可是,湖水碧波上相伴游泳的鸳鸯和汉宫里枝条交织的宫廷树,它们都不离不弃,忠于伴侣。这是反面描写,借脖颈相交的鸳鸯和枝条交织的宫树,来反衬自己被冷落的苦楚。
“朱弦断,知音绝。明镜缺,夫妻分。”卓文君自知如今的夫君司马相如怕是再难回头,故而决绝地和夫君一刀两断。果然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贞烈女子,只是再决绝也难掩其中的深情。毕竟,当年不顾父亲反对和他私奔出来的是她,多年来与他同甘共苦的的是她,这份情谊哪里是一份诀别书就能全部斩断的啊。因此,她在信的最后,叮嘱夫君要好好吃饭,不要牵挂她。其中深情,一目了然。连司马相如看了,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回家向她道歉。
卓文君的人物介绍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大才女!被封为中古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还是一位美貌如花的女子。她不仅擅长音律喜欢弹琴,在文学上也很有文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才女卓文君吧。
才女卓文君生活在西汉时期的`一个富商家庭,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十六岁的时候她就嫁了人,生活美满幸福,可是后来丈夫不幸去世孤单的卓文君只能回到娘家居住。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君认识了来卓家做客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博得了文君的爱慕。两人一见如故,决定私奔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后来就有了卓文君与夫君一起卖酒谋生的故事了,卓文君果然是一个置钱财于身外的奇女子,她不慕名利与一无所有的司马相如开了一家小酒馆以此谋生。这对才子佳人就这样相互扶持。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彻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他的才华得到了刘彻的欣赏,于是把他封为侍从官留在自己身边从此锦衣玉食风光无限。
发达后的司马相如马上就有了另寻新欢的想法,他写了一首十三字的书信与卓文君断绝关系。卓文君是聪明的,一首《怨郎诗》让司马相如惊觉文君的才华是如此之大,最终她成功挽回了丈夫的心。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卓文君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小编却认为卓文的“才”就是她的“德”啊!
元曲的用词特点介绍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元曲的用词特点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抒情性强,反复渲染人物的感情。
元杂剧中的曲词普遍具有抒情性强的特点,并且对人物的感情反复渲染,务尽务透,这一点和诗词作品强调含蓄蕴藉、点到为止大不相同。
如窦娥冤第一折里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等几段曲词,是表现窦娥对自己的命运的悲叹的。
她先说自己“满腹闲愁”,老天知道了都会伤感;再尽情倾诉自己愁苦的情状:每日寝食不安,日夜受煎熬,看到烂漫的花枝、圆圆的月亮,也只能加倍觉得伤心断肠,心里是说不出的焦虑、烦闷,眉头总是紧锁着;接着她感叹自己的愁苦没有尽头,随即简略回顾了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宽慰自己,把自己的不幸命运归因于前世注定,为了来世的幸福,此生她要好好积德。
这几段曲词将窦娥内心的痛苦、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
又如发三桩誓愿的`场面,窦娥都是先用说白提出誓愿,然后用“曲”抒发感情,曲词里相应使用了三个典故,将皇天能够体察冤情、自己的冤屈定能感天动地的意思说足说透,增添了感染力。
第二,朴素本色,贴合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窦娥冤》是由窦娥一人主唱的,她的唱词朴素通俗,多用当时流行的俗语,大量引用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因此,她的唱词明白好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很有表现力。
此外,作者对人物在特定时候的心理把握得很到位,设计的唱词非常贴切,剧中的人物因此而显得活生生的,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如第三折“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词,这是窦娥临刑前和婆婆诀别时的唱词。她一面为自己的身世伤心,一面向婆婆“交代后事”。
她反复唱“念窦娥”,表现了她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胜的心情。
她向婆婆“交代后事”:“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这几句唱词看起来**淡淡,实则意蕴无穷,极为动人。它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恋,而她临死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温
关于西湖的古诗介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湖的古诗介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春题湖上》
白居易(唐)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三:《岳鄂王墓》
赵子昂(元)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四:《杭州回舫》
白居易(唐)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五:《忆西湖》
张煌言(明)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六:《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白居易(唐)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1、临江仙西湖春泛
作者·赵溍
堤曲朱墙*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2、满庭芳(西湖)
作者·吴潜
春水溶溶,春山漠漠,淡烟浅罩轻笼。危楼阑槛,掠面小东风。又是飞花落絮,芳草暗、万绿成丛。闲徙倚,百年人事,都在画船中。
故园,无恙否,一溪翠竹,两径苍松。更有鱼堪钓,有秫堪舂。底事尘驱物役,空回首、社燕秋鸿。功名已,萧骚短鬓,分付与青铜。
3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4 、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作者·陈三聘
绀谷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吹骤雨、藕花
千柄,艳妆新浥。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讶汉宫、朝罢玉皇归,凝情立。
尊前恨,歌三叠。身外事,轻飞叶。怅当年空系,誓江孤楫。云色远连*野尽,夕阳偏傍疏林入。看月明、冷浸碧琉璃,君须吸。
送邢桂州古诗介绍
《送邢桂州》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友人邢济就任的诗。有关古诗介绍,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送邢桂州
唐代:王维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译文
铙歌鼓吹喧响于京口,乘风破浪扬帆向洞庭。
经过赭圻城和赤岸山,击水向沅湘驾着轻舲。
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潮水涌来时天地映青。
明珠又回到合浦海域,定是追随着使臣之星。
注释
⑴邢桂州:指邢济,作者友人。桂州:唐州名,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西桂林。
⑵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南朝梁简文帝《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京口:唐润州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边。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径至京口,众乃大安。”
⑶风波: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可抵桂州。《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
⑷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晋桓温曾于其麓筑赭圻城。《晋书·桓温传》:“隆和初,诏徵温,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居之。”赤岸:山名。在江苏*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新亭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新林至赤岸,大破之。”
⑸击汰:拍击水波。亦指以桨击水,划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扬舲:犹扬帆。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南朝梁刘孝威《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⑹合浦:古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
⑺使臣星:即使星。典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邢桂州指邢济。
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风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首联不落渲染离情别绪的窠臼,反而写得意气昂扬,而惜别感情则隐含于中,“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为地名(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亦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内。这两句诗看似*铺直叙,实则颇具匠心“赭”、“赤”都是暗色调,与诗歌昂扬奋发的风格和谐统一。“击汰”意谓击水,“扬舲”即开船,语出《楚辞》:“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这一句化用成句,如盐入水,非常巧妙。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颈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滚滚而来时,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以水墨写五彩,以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尾联化用两个典故,表达企盼祝愿之情。“珠归合浦”化用后汉孟尝故事。《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使臣星”之典亦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这两句意思是:邢济的赴任,将会使桂州出现安居乐业的局面。这一联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又紧扣当地故实,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而措辞不卑不亢、真诚恳切,十分“得体”。
古诗词曲的介绍 古诗词歌曲悯农的介绍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介绍 介绍画的古诗词 介绍竹的古诗词ppt 介绍酒的古诗词 介绍古诗词的古诗 介绍四川的古诗词 介绍老师的古诗词 介绍古诗词的小报 介绍中原的古诗词 六安介绍的古诗词 安徽的古诗词介绍 介绍银川的古诗词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介绍月亮的古诗词 介绍物品的古诗词 塞外古诗词的介绍 介绍宜兴的古诗词 介绍西安的古诗词 介绍霜降的古诗词 古诗词介绍医生的 介绍古诗词的含义 介绍鲁迅的古诗词 古诗词的英文介绍 介绍汴梁的古诗词 介绍家乡的古诗词 介绍古诗词的佳句 介绍赣州的古诗词 介绍重庆的古诗词
采莲曲古诗词 《春日偶成》古诗介绍 古代才女卓文君的诗词作品介绍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有? 蜀中九日古诗介绍 古诗黄鹤楼介绍 元曲的用词特点介绍 著名元曲家白朴的诗词作品介绍 曲江古诗词 贾生古诗介绍 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介绍 关于西湖的古诗介绍 含有曲字的古诗词 带曲字的诗词名句 含有绍字的古诗词 带绍字的诗词名句 明妃曲古诗词 送邢桂州古诗介绍 古诗的自我介绍 关于雪的古诗句介绍 《黄鹤楼》古诗介绍 描写草原的诗词介绍 春晓的古诗介绍 我的诗词歌赋介绍 写月的诗词名句介绍 关于《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做着简介及课文背景知识 古代诗词曲精选五首 初二语文《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夜夜曲古诗词 蟾宫曲·雪古诗词
哪些画是描写古诗的 生活安闲的古诗 身在远方爱人过生日的古诗文 反映喜事的古诗 春节的儿歌古诗故事题目 缅怀英烈岳飞写的古诗 带宋字和金字的古诗 觅清凉的古诗意思 模仿修辞手法的古诗 黄安石的梅花古诗 独望窗口的古诗 初三语文部编版上学期的古诗词 祝福同事美好前程的古诗词 讲解古诗词的老头 七岁的神童古诗 古诗的手指操古诗三首 画为题材的古诗 陆游的古诗及情感 朋友有缘分的古诗 李清照沧海人间的古诗 美好夏天的古诗 关于下关的旅游古诗 有关人生感慨的古诗 带永远两个字的古诗 未名湖记的古诗 小学生改编的古诗超搞笑 用于自己生日的古诗 适合中班的古诗春晓 与己亥杂诗其五对比的古诗 带彦和暮的古诗 带失意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