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关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国画梅花的基本画法

  • 梅花,文艺,体育
  • 国画梅花的基本画法

      画梅,从何下手,是初学者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了解生长规律,理解形态结构,掌握基本造型规律,是首要的一环。画梅枝起手是第一步,和书法笔顺一样,哪笔先哪笔后,都有讲究,同时要了解,梅花枝条的基本单位组合,即从一笔到五笔、六笔,构成枝条的基本造型。

      国画梅花的基本画法

      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代画家辛勤探索、概括总结,逐步形成了梅枝的造型规律,借鉴文字的形态,如“女”“之”“丫”“丛”“S” 形等,作为梅枝的基本造型单位,从而方便了初学者入门和掌握技法的进程。

      梅枝在大自然中生发,无拘无束,嫩枝昂首向上,老枝伸向四方,圆浑挺劲,不仅赏心悦目,更有充沛的力量之感,故称梅枝为“铁骨”。因此,画梅时着力体现空间感、力度感,是一幅上乘之作的必备要素。

      作为笔墨技巧训练的梅花,枝干画好了,有了主心骨,也就奠定了画面的大局。出枝要伸向四方,不仅有上下左右,更要区分前后远*。初学出枝,枝条向上下和左右伸展比较容易,而体现前后远*则较难,其方当如图,2、3两笔为纵横交叉关系,2在前,3在后,3笔中间断开,形成了视觉空间感,便产生了前后远*的效果。也可以2笔中间断开,3笔贯连,则成3在前,2在后的效果。

      梅枝有粗细、曲直,可分主枝、旁枝、细枝。主枝干多曲折,旁枝较细,一般在主枝干弯曲处发旁枝。主枝干的弯曲不要一般长,要在弯曲的长短和伸展姿态上求变化。 主枝干较粗,旁枝较细。旁枝上再发小枝,要比旁枝更细些,其细枝数量中适当多些,以形成画面疏密效果。

      梅花的出枝方法:

      梅枝起手式,是练*梅枝造型的开始。作画前必须心中有数,要“胸有成竹”。可用木炭条、铅笔或手指打一下稿,然后下笔。也可用旧报纸,以深墨线条安排好大体布局,然后将宣纸蒙在上面挥写。开始画梅枝要笔笔都有交代,如同写楷书一样,熟练后要画得松一些,象写行书或草书那样,用笔要灵活,中锋、侧锋都用,贵在生动、自然.。

      画梅枝,一般都用较深的墨色,以显其铁骨精神,初练*时,笔头含水量不宜过多。在画较粗的枝条时,以侧锋入笔,渐转中锋,也可中锋起笔,渐转侧锋,主要视其出枝的方向变化,灵活运用。线条用笔根据枝条的弯曲,采用快慢、顿挫、转折等不同的手法。其枝条形状上不宜画得过于直,应作适度的弓形为好,使其柔中带刚,垂如钓竿,仰若盘弓。

      梅花枝形解析:

      古有“无女不成梅”之说。这是历代画家画梅的经验之谈,也是画家深入观察的结果,在不断的实践中,排除了*行、对称等绘画上不美的东西,如“十、井”字形造型,而找到了在线条排列上有长短、纵横变化的“女”字形,既符合梅枝生长规律,也合乎线条排列的形式美。所以这是非常科学的,后来不断发展、充实,找到了更多的造型形象于文字归纳,直至外国文字,如“S、Y”形等。这对初学者入门,是十分有益的。但要切实领会,灵活运用并非易事。因此,理解枝形造型规律,掌握好具体运用时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 枝形规律,实际上是梅枝生长结构特征和线条组合形式美的一种完美统一。线条本身有长短、粗细、曲直、刚柔、光毛、疏密、浓淡、干湿等变化,再结合梅枝形态的变化,就能使画面产生很有节奏感的总体效果。

      在具体着笔时,并非一张画上都要同时出现所有的形态,或只出现某种形态。而要看具体需要,如大构图和小构图,画全树和画折枝,在枝干的造型要求,数量多少和疏密程度都不相同,因此作画时要灵活运用规律,切忌机械生硬。一般是“女”、“丫”字形较多,不论是主枝、旁枝、细枝,都以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的“女”形出枝为多见。在枝梢则以“丫”形为多。画嫩枝时,分叉还不太长,未形成穿插交错的透视效果,也以“丫”字形为多。“S”、“之”字形,在一幅画上的不宜过多。“丛”形枝实际上是两个“丫”形的并列,画时不要过于*行等长,应一长一短才有变化。“之”字形一般多在枝干的右侧出现,这是笔顺之缘故,向左则成“S”形。

      梅花枝干姿态各异,有上发、下垂、横倚和回折等。出枝用笔走势和书法笔顺一样,一般以顺手为原则,可以自下而上,也可以自上而下,可以自左至右,也可以自右而左。应随枝干走势而定。行笔有顺有逆,用笔有中、侧锋之别。画小枝以中锋为主,画较粗枝条,则中侧锋互相转换,应势而定,不可拘泥。

      国画梅画枝干画法

      (一)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

      国画梅花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画国画梅花细枝嫩茎时行笔用浓墨中锋,柔中寓刚,线宜光洁劲健不宜涩滞,长线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体现嫩茎的柔韧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与“之”字的结合,两枝不能并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实在难以处理,可在粗细、长短及墨色的浓淡上求变化。

      (二)泼墨法 泼墨法画国画梅花枝干时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国画梅花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

      梅花花朵画法:

      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朝向,有盛开的、初放的、含蕊的、花蕾、开残的,并有单瓣、复瓣两种花式。写意画,一般画单瓣为多。梅花为五瓣,花瓣呈圆形。开残的可画四瓣、三瓣、二瓣。花的色彩有红、粉红、白、黄等。也有白色略带粉绿的,但不多见。花朵的表现方法,常用的有三种:圈花法(又称勾勒法);点花法(又称没骨法);圈点结合法。

      画圈梅顺序:先勾瓣、后花心,再剔花须、点蕊头,最后点花蒂。

      正面花画法:正面花为五个*似圆形的花瓣构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画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两瓣,一笔勾成一个花瓣,也可两笔勾出一个花瓣。初学时,要画得认真规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马虎潦草,熟练之后,笔墨自如,圈勾自然圆转,生动灵活。五个瓣组成的一朵花,大体上是一个较为规矩的圆形。用淡墨勾圈时,线条可稍粗些,水份较饱和,圈出花朵有滋润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线条要略细而发毛(中锋运笔时略带偏锋)。花朵的大小,最好与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画小,不可因画纸小而缩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时切忌内外皆实,五瓣分离、花瓣过尖过长、无中心等。

      花心的处理,不能一朵一朵地个别进行,需在一张画的花朵全部圈点完成后,再统一画花心。梅花花形较小,花心部分可作适当夸张,正面花心,可在五个花瓣中间画一小圆圈,花心须成辐射状,用硬毫中锋剔须,线条要挺劲粗实,“健似虎须”,要长短相间,齐而不乱。切忌剔使用弯曲无力,过于纤细。

      点蕊头,最好用秃锋旧笔,中锋垂直点下,圆浑厚实,点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点时要随花须长短,错错落落,才有风致,切忌机械规则。

      花心、剔须、点蕊头,无论是勾勒法还是没骨法,皆需用浓墨,用其他色彩不及墨色强烈鲜明,富有神彩。

      半侧的花:五个花瓣的形态有区别。前面两瓣呈扁圆,后面的两三个瓣被前瓣所遮,故不能画全。具体着笔时,先画前面两个扁圆瓣,再添加另外的三个瓣,这三个瓣十分机动,富于变化,可表现半侧花的透视程度。花心部分必须随透视变化而变化。即半侧时,花心小圆圈也应该略扁。其位置也不在正中,剔花须只呈半圆辐射。半侧花见其花托,花托呈“丁”点,一般“丁”加二点,但要视花形而定。花托点在瓣与瓣中间。

      全侧的花:一般画三瓣即可,中间较大,两侧较小,露出一部分花须、蕊头。因透视角度不同,有些全侧花可不点须蕊。 花蕾:呈圆形,比花朵小,有的紧包未开,画成圆圈即可。初绽的,两三个圆弧交叠便成。先画枝,后画蕾,蕾多生在枝梢。画蕾,用浓墨点托,显其精神。

      背面的花:生长在枝干后边,只见花萼,不见花心和须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状,称为花萼,共五片,有红、暗红和绿色之分,在花与枝的联接处,以浓墨点垛而成,点一点或五点。侧面多见两三片萼,用笔随意一些,墨点要稍浓重,不宜太细,也不必拘泥于严格的组织结构,力求总体视觉舒服即可。

      梅花花朵的分布:

      花朵除正侧偃仰背等朝向的不同外,在入画时分布的位置很重要,应有疏密聚散的变化,切忌图案似的散点式分布。一般在画三朵花时,两朵紧靠,一朵稍离,形成疏密有变之不等边三角形排列。当画许多花时,最密集的部分是画面的主要位置,是一幅画的重心所在。花的总体布局要和枝干的疏密协调,做到“密不通风,疏可走马”。即画面重心部分的花朵要茂密纷繁,其他部分则要稀疏透气。画面主要部分应以正面盛开的花为主,其他部分,侧、背、蕾等可略多画些。枝梢尖端不开花,一根枝条中,下部宜密。上部宜疏,以蕾或半开的花为多。

      梅花画法点苔要领:

      画完枝干、花朵后,要以点苔作最后的充实调整,使画面更臻完善。点有大小浓淡以及墨点、色点之分,其作用效果名不相同。粗大的浓墨点:一般点在枝干边缘,表示树皮上的苔藓之类附生物。也可点在树干的败笔之处,以掩饰、弥补不足之处,如运笔转折顿挫不当或墨色缺少变化等。有时一笔挥出难免产生枝干过于流滑,而显得浅薄单调,则可用浓墨点垛,使之增加厚重感和丰富变化。 细小的浓墨点:点在花丛之中和细小枝条上,以表示一部分花萼和细枝上的枝节及附生物等,以增加花丛的整体气氛和枝条的笔墨效果。淡墨、点:一是点在花与花之间的稀落处,使花丛之间起联缀作用,更为凑。另一方法是用较大的笔,连点带洒,散布于画面背景空白处,使梅花与白纸之间有色调过渡,不仅增加了画面层次,也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和总体气氛。

      着笔点垛时,以中锋垂直点下,如高山坠石。洒点时则握笔略侧,水份要足些,使洒落点子有渗化效果。无论点垛、洒落,都要疏密错落、大小相间、浓淡得宜,水份饱和。切忌排列整齐,大小一样,左右对称,枯涩无味。

      画圈梅的步骤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较淡的墨,以侧锋画出后边的粗枝干,再加前面深枝条。要根据构图需要灵活运用。无论那种方法,枝干的穿插交错、疏密关系和断开留白等都是一样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花朵与枝干需反复交替进行。画好主要枝干,决定画面大局,画好一部分旁枝后开始画花,花画得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后再补些花,或再添些细枝梢,这样交替进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骤之间截然分开。

      第三步,处理花心、剔花须、点蕊头、点花蒂。用较秃的笔,以中锋浓墨为佳。花朵的正反背侧往往通过点心才能表现出来。

      第四步是点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后,再回过头看看总体效果,不足之处再作充实调整。最后在适当的部位题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画圈梅,一般不着色。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轮廓外围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绿圈染。圈染时水分要足,力求渗化效果,切忌干涩、刻板。圈染后可再用较大的笔,加水调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绿,点洒于圈花或枝干间隙,(点洒时要有疏密,不宜过多)使画面层次更充实多变,总体气氛更好。 花心处一般留白,或点黄粉。 也有画者,在画好后,往宣纸背面花瓣里填白粉,会使白梅更加饱满突出,增添姿色。

      点梅的画法:

      点梅,就是用笔蘸墨或色,直接点出花瓣的结构、形态。故称没骨画法。 点墨梅,是用淡墨点梅花。方法是用秃笔先蘸淡墨,再蘸适量较深的墨,然后按花的正侧偃仰背,以中锋垂直点下。花朵分布有疏有密,点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使之有立体感。花心、花须、蕊头、花蒂,要用浓墨在花瓣将干未干时勾点。最后,在枝条上加苔点。

      点绿梅,画法和点墨梅大致相同。 用湿笔蘸白粉,笔尖蘸绿,即可点出娇嫩的绿梅。心、须、蕊,蒂等用浓墨勾点。

      点红梅,可用朱砂、朱磦、曙红、胭脂等色。用秃笔先调蘸朱砂或朱磦,(含色稍饱和些)再用笔尖蘸胭脂,按花朵姿态和疏密点出,即成红梅。朱砂颜色热烈而沉着,点出的红梅雅致含蓄。朱磦则火红明快,点出的红梅生机盎然,色调热烈。作画时可依不同需求和悬挂场合,采用不同色调

      画红梅,花心部分可用黄粉勾点,但效果不及浓墨勾点理想。

      点粉红梅花,秃笔先蘸白粉和曙红或牡丹红,加适量清水调成浅红,然后笔尖蘸较深的曙红或牡丹红,逐瓣点即成。最后以浓墨勾点花心、加苔点,即成色调鲜艳明快,赏心悦目的画面。

      拓展:国画的基本知识介绍

      *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历史发展

      *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 ,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朱瞻、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省市成立了画院,在3个中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 ,画家队伍空前扩大。

      在现代*画家中,许多画家继承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他们或以模仿、传承前代画家技巧、风范为原则,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在保存、发展传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前者有金城、顾麟士等人,后者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人为代表。

[阅读全文]...
  • 梅花诗王安石诗意(梅花古诗词的意思)

  • 诗意,梅花
  •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阅读全文]...
  • 梅花的诗意

  • 梅花,诗意
  •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诗意: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着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m.ju.51tietu.net)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阅读全文]...
  • 以梅花为主题古诗配画101句

  • 梅花,经典
  •   1、《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3、《卜算子·咏梅》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墨梅》

      宋·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7、《早梅》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8、《墨梅》

      明·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9、《早梅》

      宋·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10、《墨梅》

      金·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1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2、《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3、《梅》

[阅读全文]...
  • 古诗梅花的意思

  • 梅花
  •   用《梅花》一文表达自己的孤高与高洁,配合原文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吧!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拓展阅读

      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为官经历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江苏省扬州市)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事、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通判,旋又外调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江西、安徽一带],江宁知府(江苏省南京市)。多年的地方官经历,王安石认为宋朝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宋朝一批士大夫期待王安石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以博学善文见称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悦为谋士,以曾布、邓润甫、章惇、章衡、蔡确、吕惠卿等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王安石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坚持他的这一见解,“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需制定相应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义》,即《三经新义》,也称“荆公新学”,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多年地方官经历,王安石认识宋朝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阅读全文]...
  • 梅花的古诗

  • 梅花
  • 梅花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花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梅花》

      2、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苏轼《西江月·咏梅》

      3、去年雪欺客,*地一尺深。谢遣东阁花,那雇西床琴。故人初不知,屋侧乃见寻。悠然振永起,谁复明此心。——朱槔《雪梅》

      4、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李商隐《莫愁》

      5、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宋荦《雨中元墓探梅》

      6、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7、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8、越岭仙姿回异常,洞庭春染六铣裳。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笑被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临风邑此蔷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耶律楚材《蜡梅》

      9、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回文*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10、衰病难禁月色寒,何人更倚雪中栏。少年妙事今浑忘,折得梅花涉阁看。——舒岳祥《冬夜雪月交光忆少年见此烧烛观梅为之怅绝》

      11、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王琪《梅》

      12、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4、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白居易《新栽梅》

      15、面面青山面面佳,人间何处觅仙家。身閒尽日无多事,天与双泉灌万花。自在枕边啼谷鸟,逍遥亭子落烟霞。我来未敢挥狂笔,坐看冬梅到日斜。——林光《访庄定山先生》

      16、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曾觌《题杨补之雪梅图》

      17、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8、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早梅》

      19、一枝开异域,独秀殿群芳。栀额黄添晕,檀心蜜作香。折应伤岁暮,力欲挽春阳。待共梅花笑,先期耐雪霜。——查慎行《腊梅和中丞公韵》

      20、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宁调元《早梅》

      21、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2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薄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方岳《梅花十绝·其九》

      23、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24、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5、玉井无声户已扃,一庭霜月冷如凝。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毛氏《冬夜》

      2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

      27、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28、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9、雪里逢梅*腊时,梅姿雪态两相宜。羡君此处留清赏,看遍溪头南北枝。——宋祁《雪里寻梅》

      30、不随梅竞白,迎腊吐芳菲。于道色唯正,先春气不违。暗香闻静夜,幽室发清机。意趣忘言说,寒窗对月晖。——戴亨《瓶中腊梅》

      31、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徐渭《王元章倒枝画梅》

      32、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33、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谢朓《咏落梅》

      34、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35、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题画梅》

      36、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曾*经《腊梅诗》

      37、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萧德藻《古梅》

      38、一枝独放未蒙尘,清秀幽香铁骨身。含笑为谁迎雨雪,清姿丽影一佳人。——曾瑞龙《冬梅》

      39、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40、黄宫暖律暗相催,腊后春前见蜡梅。青帝不知无蝶至,黄华先赏有蜂来。风飘嫩蕊添莺羽,雪驾寒香入酒杯。尽道此花居第一,如何更有百花开。——张舜民《和陈宪车蜡梅》

      41、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律然《落梅》

      42、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杜甫《至后》

      43、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44、孤芳移种自仙家,故着轻黄映日华。举世但知梅蕊白,不知还有蜡梅花。——潘良贵《蜡梅·其一》

      45、东风一纸*安信,闻道黄岗春已来。传语吴生好看客,梅花应似去年开。——赵鼎《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

      46、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47、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8、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49、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汪士慎《题梅花》

[阅读全文]...
  • 王安石梅花的诗意

  • 诗意,诗人
  • 王安石梅花的诗意

      王安石的《梅花》,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句,采用*铺直述的手法,达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了了数语,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洁白冰清的外形,暗香浮动的属性,也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雪开放的品质,下文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诗意,欢迎大家阅读学*。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道

      诗意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背景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非常郁闷。

      王安石的梅花三首诗中梅花的含义及蕴含的禅机

      王安石在任时置身于一场风云变幻的斗争中,经历了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在受到神宗支持不专又被守旧派攻击论罪的情况下,了解到官场并非他久留之地。于是,他一次又一次推官隐居。

      王安石虽然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但他并不是一个狭隘而偏执的陋儒,而是一个开放而自信的真儒。他相信通过自身及友辈的努力,能够实现儒家的复兴,而不是靠排斥异端使自己获得成功。他知道封闭保守只会让自己落后,所以他很想做一番改革。可惜的是他很少得到支持,由于封建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力不从心”的他只好放弃,而认出世归隐为贤“使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王安石不像当时的大多数学者一样,认为佛教教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而极力攻击佛教。他经常跟多位挥师、诗僧交往,谈诗论道,所以他谈论佛教时也多以赞叹之语而并无攻击排斥之言。他既以理之是非为是非,自然对佛教无太多的偏见。因为他知道佛教不仅教人明心见性,还吸引了各类人才,从而寺院成为人才菅萃之处。因此他对佛教有了更深的了解,自然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只是他有时不愿公开流露这一感情而已。且“佛教对宋代诸帝吸引力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佛教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他们抗拒不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内在魅力。”②所以*人民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含有浓厚的佛教成分。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它自然也要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教义经过长期的宣扬、传播,其中一部分已经同*的传统思想融合到一起,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既是强烈的,也是细微的。王安石出生于无田无产的中下官僚之家,少历贫苦,不仅使他一生节俭,还造就了他高尚的人格,再加上幼年的他在南方浓厚的佛教氛围中渐渐成长起来,所以他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的浸润和滋养。他一方面醉心于韶州秀丽的自然风景,另一、方面又对遣裹的风俗人情舆信仰佛教的传统感到新奇。也许遣也是他的思想和诗歌充满了善良、渴望舆含蓄的原因之一。

      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还表现在他善于借鉴前人,博采众长,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多方面的开拓,但他在注重诗歌思想内容充实的同时,也并不因此偏废辞藻的讲究。他的诗正如他的为人一样,是有魄力,有骨格,有不同于流俗的个性,又深含禅意。他的梅花二晋极尽含蓄之情。

      主安石虽然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但是他对大自然的风光却也情有独钟。他跟其他诗人一样,自然的一阵暖风、一片落叶、一朵花开等都能让他心动,激起他的'诗兴。第二次罢相完全是他个人的意愿和主动的选择。他回到江宁,在城外建起“半山园”,过起了闲云野鹤一般的悠然自在的生活,体会和享受无官一身轻的闲适生活。虽然佛教重在出世,但并未一概否定现实人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③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或一个理性的科学家,都不会远离人世凡尘,生活在虚无缥渺之中。他们更能脚踏实地的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王安石一生的追求合乎中道,不走极端,不任性,不偏激,在对待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他不主张完全放弃世俗生活,又不赞同完全入世过一种俗世的生活。他已经没有任何负担和牵挂,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了,因而也就无所顾忌的倾心研究佛教,成了一名十分虔诚的佛教徒,自由自在的度遇了最后的十年。所以在逭期间,他的诗风大变。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一生仕途不*,其诗作有不少是歌颂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的。他爱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不喜欢经不起风雨的桃李;爱磊落的苍松,堂堂直节的劲竹,不喜欢那瑟缩在寒风裹的秋瓜和冻芋。《梅花》是他用比喻手法,借颂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强权的性格。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④

      这首诗脱胎于南朝陈苏子卿《梅花落》一诗。原诗是:“中庭一树梅,多叶尚未开。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来”。⑤

      “数枝”,《诗林广记》作“一枝”。“凌寒”,迎着严寒的风。“遥”,遥远。“为”,因为。“暗香”,幽香。前两句话,借喻梅花,写出自己的孤独无援,墙角有数枝腊梅,迎着凛冽的寒风,静悄悄的花开满树。后两句凭着自己的视觉和嗅觉,写自己的观感。三句转写一句,四句结到“为有暗香来”,这两句是在描写人们远远望去,知道不是白雪压枝,而是梅花迎寒独开,花白如雪。因此诗人说打老远就知道它不是雪,原因是嗅到了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知道这是冬梅开出的花朵。“暗香”用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成语,形容梅花清香。宋陈正敏在《逐斋闲览》中说道:“凡诗之咏物,虽*淡巧丽不同,要能以随意造语为工”。

      此诗咏园梅,构思与林逋《山园小梅》略同。林诗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亦咏园梅,而以梅花寄托隐士清高自赏情怀,所以其末联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墙角不引入注目的地方,生长着一丛梅花;在这冰天雪地的寒风中只有它迎风开放。在老远就知道那墙角白白的一片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因为有清香散发过来。此诗则写寒土气节抒志士情怀,所以突出这数枝处于墙角的梅花,其位幽徽,但凌寒独开,倔强挺立。诗人赞美梅花色泽洁白,芳香清远,引人瞩目,令人闻知,不卑不亢,不由人不信服。所以此诗确乎工于‘随意造语气善于推陈出新,而能意蕴含蓄,辞采清丽,*淡而巧丽,都见神情气势。短短四句二十字,情真意深,感人肺腑。可见,古代能流转下来的多不是那些应制诗,而是那些诗人呕心沥血,将自己的情感溶入诗句的佳作。

      其实对花的欣赏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还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也许自己从花中感叹自己的人生。在百花凋谢的寒冬,只有梅花在冰天雪地中与寒冷和风雪抗争着,不畏严寒,而且还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应该说它是花中的侥侥者。它不与别的花一争高低,盛开在群芳争艳的春天。它收起了自己的骄容,不畏天寒地冻,在经历了许多别人;无法忍受的风雪和严寒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做人也应该像梅花这样,要敢于同艰难困苦作斗争,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梅花精神激励着我们去战胜困难。虽然说花并不是为了取悦于人类而绽放的,但是我们对花总有着非常自觉的审美意识,人们常说三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气由此也多少反映出人们审美的一种主观的趋向。一直以风云、花草、雨雪、日月来作古诗中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梅花,为众多诗家所青睐。

      独山梅花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速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⑥

      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于此。王安石这一类诗是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保持着心态的*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和清淡。王安石诗的另一特点,即表现的含蓄。透过清淡而含蓄的意境,诗人的内心隐痛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着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在王安石心中已不仅仅是梅花,它还承载了诗人的寄托。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花之君子“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虽然梅花绽放之季,天气变化无常,但它却依然独傲吐芳。这也象征了王安石自己的心态。

      诗中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逭里写的梅花,正是诗人人格的化身。他变法的新思想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被迫辞职,所以遭梅花三首诗都有“独”字还有“孤”字,表明了他十分孤立、孤独。遭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遭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其中“疏影”、“暗香”一联,素乘被誉为“警绝”。诗人从水中的倒影高梅,从虚处着笔,遣就多一重意味,便于渲染静寂的气氛。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于水上,香气在空中若有若无地浮动,前者打破了纵的圆式,形成视觉上的*衡,富有画面之美,后者又打破视界的局限,给人以身临其境似的飘渺之感。而“水清浅”与梅枝的配合,更显出,“神清骨冷”的情趣;“月黄昏”舆暗香的配合,也更显得朦胧清幽,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传连出诗人的人生意趣。

      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埽来。

      这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集句体诗,始于汉魏间诗人应璩、傅咸,唐人称为“四体”,至宋时盛行。王安石最为擅长,能因难见巧,信手拈来,顷刻而就。遣首“梅花”绝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题作《送吴显道》),系截取唐代和宋初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奏和之迹,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薜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得入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严惮《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绿烟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锦江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诗中既有“零落”又有“开”,表明了诗人对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受,让我们在看得到的零落草木的同时又欣赏到在明媚的春光下百花争妍的景色。

      王安石早年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达到了*乎无欲的境界,因而不为物惑,也不为欲望所左右,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他的道德可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文人的道德水准。事实上王安石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的人。他的无欲既出于天性、又是严格自律的结果。他也并非为无欲而无欲,而是为了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进入一个真正的自由境界。主要是借典故所包含的情绪色彩和象征意蕴,来显示舆烘托一种朦胧迷离的内在心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确实有所变化,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为人转向为己,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体会解脱的自在,体会舆融入自然的恬静,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们在王安石几首梅花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官场之争既淡泊又很乎静的心境,仿佛一种诗中有惮意,禅中有诗意的风格。他从周围自然环境的一声鸟呜、一丛翠竹、一镰月色、一朵黄花中悟入大道。“一年、一度一归来”诗中梅花每次春来就开花,并带着一种淡淡的香气,春天过去就没有了,“半开半谢”让我们看到宇宙轮转在时间无穷与空间无尽中,而无法准确定义,只能概括的是时空是一个意识结构的观念,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时间的确具有与空间相似和相同的特性。通过时间观念的差异,揭示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时间本体从空间化的时间中突现出来,时间优于空间的思想,这导致时间不论在作为物的存在方式,还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都获得比空间更为根本的意义。时间舆空间同时而生,宇宙到处都有黑暗存在,起点是一没有时间舆空间的地方,空间和时间可以互换的宇宙;精神活动可以在时间中定位,但不能在空间中定位。这不仅仅意味着议论一个包罗万象、囊括物质和精神的宇宙的统一性是不可能的,而且意味着对时间的理智反思比对空间的理智反思要困难得多,因为思想毕竟可以跳出空间之外,但跳出时间之外却是不可能的。佛教认为世间无常,所以鼓励创新允许分歧。哪一刹那属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哪个位置可以确定是东南西北的空间?时空矛盾是不存在的,这个只能说是时间和空间量度上的微分化。现在能真正体会空间的存在是真空,这是缘起,同时要有佃空间给人间的活动也是一样,只要有空间,便会有缘起的机会。

      “为谁零落为谁开?”

      “一年一度一归来。”

[阅读全文]...
  • 关于梅花的古诗

  • 梅花
  • 关于梅花的古诗

      梅原产*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梅花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忆梅》

      李商隐(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2、《红梅》

      王十朋(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3、《江梅》

      杜甫(唐)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4、《山园小梅》

      林和靖(北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5、《杂诗》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6、《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7、《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南宋)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8、《墨梅》

      居简(宋)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9、《早梅》

      李公明(宋)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10、《梅花绝句》

      陆游(宋)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阅读全文]...
  • 梅花的诗句有哪些(梅花古诗的意思翻译)

  • 梅花
  • 料峭寒冬,最值得称颂的莫过于花中君子——梅花了。寒冬腊月,北国的凛冽寒风,总是能让梅花开得更盛,香气飘得更远。梅花作为中国的国花,几千年来,一直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自然也就为其留下了很多关于梅花的诗句,今天来学*几首唐代诗人留下的诗作。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冬天寒冷,春节逼*,这个时节格外地思念亲人。这一枝梅花,寄托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梅花落唐代: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这首诗由梅岭的梅花开放,联想到遥远的边塞,仍然处于严寒之中,忽发奇想,觉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处雪似花,于是遥远的空间阻隔便消弥于错觉之中。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归来。诗人从小处入手,细腻婉转,但笔锋一转,描写塞外征人,升华了诗的主旨。

    江梅唐代: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梅花在腊月前就绽放了,一年的后半载梅花开得最多。虽知春光好,但寄居异乡的愁苦又如何尽?

    白雪、冬树如同原本就是一样的颜色,江上之风也仿佛自己舞起波涛。故乡难以再见面,巍峨嶙峋的巫山再也见不到了。

    梅唐代: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最后两句相信很多人都能张口就来,基本上作为励志的佳句广为传颂,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整首诗是由谁创作的。

    梅花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四句诗,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

    忆梅唐代: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久久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让人遗恨的是早占春意却又早早凋谢,常常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李商隐的一生算是十分悲苦的,虽然有才,但是不小心牵涉到牛李党之争,导致英年早逝,有志却难以报国。

    早梅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这首诗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来表达作者的情趣。正值寒冬,不知道你那里的梅花是不是也香飘四溢呢?

[阅读全文]...
  • 古诗梅花

  • 梅花,写景
  •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梅花》

    2、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苏轼《西江月·咏梅》

    3、去年雪欺客,*地一尺深。谢遣东阁花,那雇西床琴。故人初不知,屋侧乃见寻。悠然振永起,谁复明此心。——朱槔《雪梅》

    4、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李商隐《莫愁》

    5、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宋荦《雨中元墓探梅》

    6、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7、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8、越岭仙姿回异常,洞庭春染六铣裳。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笑被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临风邑此蔷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耶律楚材《蜡梅》

    9、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回文*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10、衰病难禁月色寒,何人更倚雪中栏。少年妙事今浑忘,折得梅花涉阁看。——舒岳祥《冬夜雪月交光忆少年见此烧烛观梅为之怅绝》

    11、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王琪《梅》

    12、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4、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白居易《新栽梅》

    15、面面青山面面佳,人间何处觅仙家。身閒尽日无多事,天与双泉灌万花。自在枕边啼谷鸟,逍遥亭子落烟霞。我来未敢挥狂笔,坐看冬梅到日斜。——林光《访庄定山先生》

    16、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曾觌《题杨补之雪梅图》

    17、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8、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早梅》

    19、一枝开异域,独秀殿群芳。栀额黄添晕,檀心蜜作香。折应伤岁暮,力欲挽春阳。待共梅花笑,先期耐雪霜。——查慎行《腊梅和中丞公韵》

    20、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宁调元《早梅》

    21、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2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薄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方岳《梅花十绝·其九》

    23、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24、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5、玉井无声户已扃,一庭霜月冷如凝。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毛氏《冬夜》

    2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

    27、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28、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9、雪里逢梅*腊时,梅姿雪态两相宜。羡君此处留清赏,看遍溪头南北枝。——宋祁《雪里寻梅》

    30、不随梅竞白,迎腊吐芳菲。于道色唯正,先春气不违。暗香闻静夜,幽室发清机。意趣忘言说,寒窗对月晖。——戴亨《瓶中腊梅》

    31、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徐渭《王元章倒枝画梅》

    32、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33、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谢朓《咏落梅》

    34、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35、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题画梅》

    36、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曾*经《腊梅诗》

    37、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萧德藻《古梅》

    38、一枝独放未蒙尘,清秀幽香铁骨身。含笑为谁迎雨雪,清姿丽影一佳人。——曾瑞龙《冬梅》

    39、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40、黄宫暖律暗相催,腊后春前见蜡梅。青帝不知无蝶至,黄华先赏有蜂来。风飘嫩蕊添莺羽,雪驾寒香入酒杯。尽道此花居第一,如何更有百花开。——张舜民《和陈宪车蜡梅》

    41、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律然《落梅》

    42、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杜甫《至后》

    43、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44、孤芳移种自仙家,故着轻黄映日华。举世但知梅蕊白,不知还有蜡梅花。——潘良贵《蜡梅·其一》

    45、东风一纸*安信,闻道黄岗春已来。传语吴生好看客,梅花应似去年开。——赵鼎《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

    46、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47、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8、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49、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汪士慎《题梅花》

    50、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黄庭坚《从张仲谋乞腊梅》

    51、一屋白云无锁钥,酒酣要摘梅花嚼。相逢石鼎老弥明,吟罢松梢月欲落。——吴龙翰《冬夜》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句子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语录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说说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名言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诗词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祝福

古诗写意梅花的画法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影响很大的诗句 关于远足的励志诗句 形容工作到很晚的诗句 表达爱情的英文诗句 形容洒脱不强求的诗句 有关鸟的诗句大全 用古人的诗句赞美黄河 关于姐妹亲情的诗句 对事情无可奈何的诗句 赞美青山绿水的诗句 回家晚归的诗句 表达让人心静的诗句 春天清晨美好的诗句 珍惜遇见的诗句 别做后悔的事的诗句 关于大观楼的诗句 赞美苏州的诗句古诗 形容闹心的诗句 表示心如止水的诗句 10月的诗句 形容醉酒后难受的诗句 以石字开头的诗句 梦想精神的诗句 带有清的诗句 婷开头的诗句 真诚相待的诗句 形容很饿的诗句 西湖泛舟的诗句 不想喝酒的诗句 关于芦花的诗句 有情意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