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关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陆游《感皇恩》

  • 陆游
  • 感皇恩

      作者:陆游 年代:宋 体裁:词

      春色到人间,彩旛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从点鬓,朱颜在。温诏鼎来,延英催对。凤阁鸾台看除拜。对衣裁稳,恰称球纹新带。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作者小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感皇恩

  •   《感皇恩》

      作者:辛弃疾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

      会说忘言始知道;

      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

      白发多时故人少。

      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感皇恩》词,向来有不同的解释。

      作者自题曰:“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但粗读全词,似乎与悼念朱熹一事没什么关联。因而有人认为,这首词纯是抒写作者读《庄子》的感想,并无追悼朱熹之意,题目中“闻朱晦庵即世”六个字可能是“*妄增”的。而邓广铭先生在《书诸家跋四卷本稼轩词后》批驳这种说法,认为:“前片云云,自是读《庄子》之所感,后片之白发句,则明是闻故人噩耗而发者,而子云以下诸语,更为最适合于朱晦庵身分之悼语。”这就是说,前片是作者读《庄子》之所感,后片是悼念朱熹,把一首词分作两截来理解。我以为,这一说法似乎也欠妥,它实是作者对《庄子》有新的领悟,由此而赞。又朱熹文章的不朽,以表对故人的思念。

      词的上片“案上数编书”五句,是说自己熟读老庄之书,口头上也会说“忘言始知道”那一套玄理,而实际上未能做到“忘言”。“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作者是一位词人,*时不废吟咏,这不是与“忘言知道”产生明显的矛盾了吗?这几句表面上似乎自嘲,实际上是对老庄哲学的否定,说明作者读老庄之书乃意有所寄,而并非真的信仰老庄那一套。另一方面,就老庄本身来说,他们一面提倡什么“忘言知道”,一面却又着书立说,可见他们自己也不能做到“忘言”。从这两层意思不难体会到作者这里实际是在批评老庄的“忘言知道”是虚伪的。话说得非常深曲。“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两句,表面是说天气,实际上是暗示作者对老庄哲学有了真正的体会,不受其惑,仿佛雨过天晴,豁然开朗一样。这两句以景喻情,不着痕迹。下片“一壑一丘”三句,写自己放浪山林的隐退生涯,显得语淡情深,似旷达而实哀伤;尤其是“白发多时故人少”一句,感情真挚,语意深邃。“白发多”,是感叹岁月蹉跎,有壮志消磨的隐痛:“故人少”,则见故旧凋零,健在者已经寥寥无几了。这一“多”一“少”,充分表达了作者嗟己悼人的情怀。这样,词的语气也就自然地过渡到对朱熹这位故人的悼念。“子云何在”四句,是以继承儒家道统的扬雄相比,称道朱熹的文章着述将传之后世。由此可见,这首词上下片貌离神合,命意深曲而仍有踪迹可寻。从表面上看,正面悼念的话没有几句,其实,通篇都渗透着追悼之意。不论正说、反说、曲说、直说,其主旨都归结到“立言不朽”。所以说,辛弃疾这首短小的悼人词,既富有哲理意味,又显得情致深长,在艺术手法上是相当成功的。

[阅读全文]...
  • 贺铸:感皇恩

  •   《感皇恩》

      贺铸

      兰芷满汀洲,

      游丝横路。

      罗袜尘生步迎顾,

      整鬟颦黛,

      脉脉两情难语。

      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

      山无重数。

      花底深、朱户何处?

      半黄梅子,

      向晚一帘疏雨。

      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赏析:

      此词为抒写相思离情之作。上片写两人乍见又别的情景。下写相思的愁苦。全词不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且景物深化了情思。“满”充满了爱的希望,“横”出现了枝节,“吹”造成了离别。步步推进,抒情委婉而曲折,情景疏淡而又浓烈,是一首辞情感人的小令。

[阅读全文]...
  • 关于皇权的古诗句

  • 1.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5.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__白居易《采莲曲》

    6.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7.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__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8.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__卓文君《白头吟》

    9.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__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0.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1.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2.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__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3.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__李白《长相思·其一》

    14.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__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5.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__卓文君《白头吟》

    歌诗谣》之一百八十六 遵纪守法三句半

    姒传双

    引言

    1.旧有《莫争打》一诗

    时闲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狱戴枷遭责罚,

    更须枉费几文钱。

    2.旧有《莫应对》一诗

    人来骂我逞无明,

    我若还他便斗争。

    听似不闻休应对,

    一支莲在火中生。

    3.旧有《戒争地诗》

    他侵我界是无良,

    我与他争未是长。

    布施与他三尺地,

    休夸谁弱又谁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原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杜甫《*县怀古》

[阅读全文]...
  •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赏析

  •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朝代:宋代

      作者:晁冲之

      原文: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小院重帘燕飞碍。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

      熟睡起来,宿酲微带。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着花阴移改。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参考赏析

      这首词是写暮春时候少妇的生活与心情的。首先点明词中女主人公所处的时节是暮春。所处的环境是有重帘的小院。寒食过后不久,街头巷尾已开始叫卖牡丹,显示出暮春特点。春天最活跃的燕子飞来飞去。只是由于重重帘幕的障碍,才没有飞入小院深处,“朱帘隔燕”(晏殊《踏莎行》)正是这少妇心境悠闲,观察细致所得的景象。这里还没有写出这女子的感受,直到“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才从侧面流露出她的心情。“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昨夜的风雨使“小径红稀”(晏殊《踏莎行》)。花是春的象征。风雨无情,将花摧残殆尽,所剩无几。少妇不能不触目惊心,惊呼“只有一分春在。”九分春色都被雨打风吹去,她怎能不为之惋惜呢!“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但这位女主人公惜春而不伤春,更不怨春,而是“今朝犹自得,阴晴快。”她的情绪没有因暮春时节风雨春残、群芳纷谢的冷落氛围所感染,而是阴也快,睛也快。上片末二句是全词情调转向愁苦还是转向乐观的分水岭。

      下片写少妇睡起梳妆的举止动态。熟睡起来,昨夜的酒醉还未全解。两颊还微带着昨宵中酒的红晕。昨夜微醉的倦意也还没有完全消除。倦态娇姿,惹人怜爱。正是由于少妇宿酲未解,四肢酥软,娇慵无力,懒于下床打水盥洗,才“不惜罗襟揾眉黛,”顺手扯过罗衣擦去昨夜画眉的残余翠黛。作者描摹少妇的心理、动态,十分细腻、逼真。直到太阳渐渐升高,她的宿酲渐解,倦态渐消,慢慢恢复了*时的活力,这才梳妆打扮,淡扫娥眉,薄施粉黛,“看着花阴移改”,顾盼自怜。这起床梳洗过程,也是温庭筠《菩萨蛮》词中少妇“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的另一种表现手法,但都是从女子梳妆的过程、动态来刻画她的神态和心境的,“花阴移改”是日高的补写。太阳渐渐升高,花景渐渐缩短,说明这少妇从睡起到起床,到梳冼完毕,到她有闲暇来看“花阴移改”,时间是相当长久的。因为用了“日高”、“花阴移改”这样的具体形象来描写,所以时间长久就不觉得抽象了

      歇拍,“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杏子成双,暗示词中女主人公内心盼望自己也能成双成对的微妙心理活动。“笑摘”说明她心情乐观、开朗。虽然作者当时是暂时独居,但她相信不久她可以和杏子一样成双成对,杏子成了她美好的愿望、未来幸福的象征物,神余言外,趣味隽永。一个“笑”字十分传神地表现她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是独居闺中的,时间又值暮春,一般写法总是围绕“闺怨”、“春女多思”作文章,写女主人公见落花而流泪,看双燕而伤心;叹青春将逝,感独处无欢,愁苦忧思,情怀凄恻。而这首词却能不落窠臼,尽管写的也是暮春独居的女子,作者却塑造了一个乐观、自信、充满希望的女子形象,具有鲜明的、独特的个性,这是这首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整理:zhl201610

[阅读全文]...
  • 《感皇恩●别情》这是一首讲述男女别情的诗

  • 男女
  • 《感皇恩●别情》这是一首讲述男女别情的诗

      这首词写男女别情,但似另有所寄托。词之上片写乍逢又别的惆怅,下片写已别还思的眷恋。

      感皇恩●别情

      赵企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

      人面依然似花好。

      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

      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

      回首高城似天杳。

      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

      故人何处也?

      青春老。

      赵企词作鉴赏

      上片骑马踏红尘三句,写旧地重游、故人无恙的喜悦心情。红尘,指繁华的巷陌。长安借指宋都汴京,即今天的开封。这里词人巧妙地把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加以翻用与浓缩,不但恰切地表达了主人公重逢故人的欣愉之情,而且使词更富于翰藻,更富于韵味。这三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写主人公重游京都,骑马访旧,未知故人何如,故愁思难解。心头的疑团,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开的疙瘩。二是写久别重逢,故人依旧,喜出望外的欢快情绪。词中主人公满怀希望、又担心失望而终如所望的内心活动,全依然。两个字中表现出来。不言欢悦,而欢悦之情自见。旧欢才展二句,是感情的一个大的转折,是柳暗花明之后,忽然出现的惨绿愁红的景象。一个才字,一个又字,不但写出了他们乍相逢、又相别的怅惘情绪,而且写出了难相逢、易相别的凄凉心境,为下片的满怀离恨作了很好的铺垫。未成云雨梦两句,运用楚怀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来形容其乍见轻别的新愁,易得既典雅,又含蓄;既庄重,又风韵。

      下片分三个层次来表达他的离恨。千里断肠三句,是写初别时的留恋之恨,是第一层。这里写了三重恨:一别千里,是一恨;独行古道,是二恨: 回首不见,是三恨。总此三恨,说明此别是长期的,后会是无期的,从而把主人公的羁旅凄苦之情,临歧留恋之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回首高城,用唐欧阳詹诗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落实到所思城中之人。满怀离恨二句,写别后的种种离愁,是第二层。这是主人公想到从此以后,即使碰上了鸟语花香的良辰美景,也会看到落花而感到年华易老,听到啼鸟而想到无枝可依。感时恨别,花鸟移情,这是羁旅异乡的人所最容易产生的移情作用。正是这种移情作用,使这两句词化静为动,化单一为丰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画面的美学价值,增加了读者的.审美情趣。末二句,进一步深化 满怀离恨的感情,是第三层。这故人何处的呼问,青春易老的感叹,使主人公那种强烈的离愁别恨,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以上三层的细腻的描写,词中主人公满怀离恨的心理活动,就十分真实而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借一己之愁苦,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道尽人世无常的个中滋味,是这首词动人心弦的关键。所以不必追究这首词是继写,还是另有寄托。

[阅读全文]...
  • 竹石翻译及赏析(竹石古诗大世界)

  • 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注释】

    1.咬定:咬紧

    2.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3.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4.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白话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南西北风。

    【创作背景】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题画咏竹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作品赏析】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劲竹的内在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令人拍案叫绝。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石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在这首诗里,竹石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千磨万击”指经受的各种磨难,“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压力,恶势力无处不在,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一个“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人格化的手法,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这首诗表面纯为写景,但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白描,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破岩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让人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正是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竹枝“咬”住青山,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咬定青山,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破岩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虑,反倒磨练出坚韧的特质;人面对贫穷亦不足耻,反而正好磨砺自己的品格。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坚毅的人格的崇高赞美。诗中的竹,实际上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关心百姓、嫉恶如仇、不畏*的岩竹。

    全诗短短四句,无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却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写根坚,第二句写石基,第三句写磨难,第四句写骨气;句句推进,前后照应,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表面写竹,实际写人,不管经受多少打击,承受多少压力,多少磨难,依然心志坚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了作者刚烈、坚忍不拔的品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蓄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因得罪豪门而罢官,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诗文也写得很好,抒情言志,痛快淋漓,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书法欣赏】

    【同步练*】

    一、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三、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四、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六、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所展示的画面。

    八、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九、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参考答案】

    一、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答:写的是生长在高山破岩中的竹子。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答: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三、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四、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答: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是一首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六、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阅读全文]...
  • 古韵的古诗

  • 古韵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韵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春雨小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看,那情景多美妙啊,春晨,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大亮,传进耳际的是清脆的鸟鸣,突然想起,似乎在夜里听到了雨点噼啪落地的声音。想到了雨,诗人不由地担忧起来,门外那些树上的花瓣是否在风雨中纷纷飘落,一定是落了不少吧!

      不仅花瓣飘落,漫天飞舞,花雨萧萧,春风拂面,还有那杨柳依依,雨后初晴,秋风瑟瑟,雨打芭蕉……古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风雨图画。

      先让我们去沐浴那多种多样的风。唐朝诗人李峤的《风》——“飘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鞋得多么形象啊,风,可以吹落每个秋天的树叶,可以吹开阳春二月的花儿,吹过江面,掀起千尺高的巨浪,穿过竹林,千竿万竿的竹子纷纷斜倒。

      看,风多么神奇!这或许就是秋天的大风。可是,风,也有另一种风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是多么的柔韧,多么和煦,又是多么的绿呀,她在播撒着生命。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意思是,黄僧人的墓前有滔滔的江水向东流,天气晴朗,春天像春天的人一样有些庸懒多困,仿佛倚着微风睡觉,一簇簇争相盛开的花团却不知主人是谁,是深红的美丽还是浅红的可爱?

      古时的风吹动了古诗人的心境,也吹拂着我的心田。古诗中的雨更是滋润着我的心灵。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诗句出自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在早晨送朋友辛渐,此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冷冷的,冰冷的他感到很孤独,那山也是孤独的。通过雨写出了他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古诗人写友情经常以作背景,不同的情景和心境,那雨也是不同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告诉我们,渭诚的早上的蒙蒙细雨,打落了空中的灰尘,雨后的一切都清新起来,柳树被清洗的更加翠绿。作者借此抒发送友人出阳关时的复杂心情。可见,这家乡的雨是多情的。

      还有另一种雨,那雨细绵绵,又很温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写得好唯妙唯肖,这美好的雨知道什么时节该来探访人间,那雨随着微微的暖风乘着夜色来到这里,滋润着万物,没有一点细微的声音。

      读古诗,品风雨。风风雨雨,字字句句,春春秋秋,这些,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穿过时空隧道,流淌到现在和未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春雨小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看,那情景多美妙啊,春晨,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大亮,传进耳际的是清脆的鸟鸣,突然想起,似乎在夜里听到了雨点噼啪落地的声音。想到了雨,诗人不由地担忧起来,门外那些树上的花瓣是否在风雨中纷纷飘落,一定是落了不少吧!

      不仅花瓣飘落,漫天飞舞,花雨萧萧,春风拂面,还有那杨柳依依,雨后初晴,秋风瑟瑟,雨打芭蕉……古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风雨图画。

      先让我们去沐浴那多种多样的风。唐朝诗人李峤的《风》飘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鞋得多么形象啊,风,可以吹落每个秋天的树叶,可以吹开阳春二月的花儿,吹过江面,掀起千尺高的巨浪,穿过竹林,千竿万竿的竹子纷纷斜倒。

      看,风多么神奇!这或许就是秋天的大风。可是,风,也有另一种风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是多么的柔韧,多么和煦,又是多么的绿呀,她在播撒着生命。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意思是,黄僧人的墓前有滔滔的江水向东流,天气晴朗,春天像春天的人一样有些庸懒多困,仿佛倚着微风睡觉,一簇簇争相盛开的花团却不知主人是谁,是深红的美丽还是浅红的可爱?

      古时的风吹动了古诗人的心境,也吹拂着我的心田。古诗中的雨更是滋润着我的'心灵。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诗句出自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在早晨送朋友辛渐,此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冷冷的,冰冷的他感到很孤独,那山也是孤独的。通过雨写出了他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古诗人写友情经常以作背景,不同的情景和心境,那雨也是不同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告诉我们,渭诚的早上的蒙蒙细雨,打落了空中的灰尘,雨后的一切都清新起来,柳树被清洗的更加翠绿。作者借此抒发送友人出阳关时的复杂心情。可见,这家乡的雨是多情的。

      还有另一种雨,那雨细绵绵,又很温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dqu;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写得好唯妙唯肖,这美好的雨知道什么时节该来探访人间,那雨随着微微的暖风乘着夜色来到这里,滋润着万物,没有一点细微的声音。

      读古诗,品风雨。风风雨雨,字字句句,春春秋秋,这些,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穿过时空隧道,流淌到现在和未来……

      【01】梅香未尽东君至,信笔涂鸿一色新。桃李不输争斗艳,无边光景自如金。

      【02】池上芙蓉秀粉妆,随风遣送满怀香。应知天下思春意,陡借清魂一缕芳。

      【03】寒帘风卷叶彷徨,一季情思一季伤。莫叹人间花溅泪,山高水远任斜阳。

      【04】一夜西风花千树,闻香始觉秀梅开。冬来秋去浮生梦,散作人间素笺裁。

      【05】春花秋月总关情,化缕芬香伴客行。且看人间清绝处。风轻云淡古今同。

      【06】雨落空阶春已暮,东风零乱百花残。衔云去雁寒烟绕,惟待归期似往年。

      【07】一瓣桃花一片春,满眸俱是赏花人。轻移莲步闻香袖,怎惹相思泪满襟。

      【08】扬柳垂丝轻钓月,碧天如水夜云轻。幽人又度春来日,纵笔何如泣雁鸣。

      【09】云涯隐处雁无归,蓑蓑烟雨掩春晖。伊人黄昏意徘徊,千思饮尽泪双垂。

      【10】鹅黄点点绣枝头,春风柔柔沐渔舟。且问月下垂钓客,几多名利上鱼钩?

      【11】回眸顾盼双秋水,堪比梅花秀几分,若恨吟怀何当起,劝君莫负此中春。

      【12】飞雪穿帘散素笺,相思未载泪涟涟。力争春色梨花舞,惟欠东君两对眠。

      【13】窗前疏影送梅香,遍裹琼装射玉光。应料来春无限好,嫣然顾盼细思量。

      【14】云若秋心夜上霜,残词断句慰情长。陈年旧事皆为客,向晚萦窗一缕香。

      【15】倚窗无寐叹风寒,别绪盈怀怅意添。万物携春庭寂寂,可容残梦到江南?

      【16】小苑梅开雪上装,寒姿峭骨自流芳。扶风一缕寒香数,堪比文人妙手章。

      【17】双影花前待几时?行前共醉未心知。离情别绪浮生梦,烛泪潺潺两相痴。

      【18】春归只待雁书传,谁解相思两向煎。望断天涯君梦远。离怀无计裹愁眠。

      【19】梅开小苑醉香笼,惹慕佳人几欲同。好景谁说寻不在,花枝丽影两相重。

      【20】相思一缕寄东风,信手摘来入梦中。桃李芬芳香满径,问君庭院几时同?

      【21】一夜春风先著柳,寻芳犹忆与君逢。桃花香送三千里,不作征鸿报此情。

      【22】孤影摇窗夜未央,长宵冷月对痴肠。琴音一曲相思起,泪更千行又万行。

      【23】山雨霏霏天一色,孤翁独钓满江秋,扶风杨柳轻言语,多少新愁跃上钩。

      【24】莫道尘风鬓染斑,相思不解恨情绵。东风荡漾轻云缕,最是愁人傍错缘。

      【25】春来旧梦换新愁,一阕瘦词一阕忧。最是东风留不住,此生为客几时休。

      【26】一朝网络偶相逢,缕缕清音韵伴行,茶酒诗词非一物,香飘万里亦想通。

      【27】不见伊人笑语轩,但闻鸿信寄西山。殷勤花下轻移步,可有征雁飞忘还?

      【28】绿绕人家花几树,同依万里风光住。何以得此醉中换?共享人间春好处!

      【29】写尽风流写尽诗,等闲书字自成痴。长愁若作千秋去,可有来人月下思?

[阅读全文]...
  • 感恩的古诗

  • 感恩,抒情
  • 1、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3、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4、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牛峤《感恩多》

    5、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6、春来春去催人老。——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7、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杜甫《又示宗武》

    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1、杯酒偶逢兼喜戚,父风真认岂须眉。——庄昶《送俞润夫子锡》

    12、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徐熙《劝孝歌》

    13、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李益《献刘济》

    14、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韩愈《芍药歌》

    15、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韩愈《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

    16、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17、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李建勋《离阙下日感恩》

    18、金科玉律真师范,化雨春风入我庐。——吕汝玉《和心泉上芸阁夫子原韵》

    19、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20、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洗儿戏作》

    21、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徐熙《劝孝歌》

    22、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23、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经·邶风·凯风》

    2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5、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王冕《墨萱图》

    26、训词方惧微言绝,遗集谁编旧泽存。——刘天谊《哭戈南村夫子》

    2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仲则《别老母》

    28、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王建《短歌行》

    29、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陈寿《隆中对》

    30、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句子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语录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说说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名言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诗词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祝福

感皇恩大石标韵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赤壁古诗的导入 关于母爱的古诗四行 言语互相伤害的古诗 写桃花荷花的古诗 多意象的古诗词鉴赏 关于杨柳的完整古诗词 古人祝心情好的古诗 美丽又感性的古诗 古诗文想象的作用 介绍迪丽热巴的古诗 简单的硬笔字古诗 形容瀑布结冰的古诗 家乡新貌的古诗 默写古诗秋思的 描写夜色的古诗5首 写中秋节月亮圆团圆的古诗 表达不想放弃的古诗词 古诗75首描写梅花的 与夜宿山寺相关的古诗词 12字的古诗诗 露珠迎骄阳的古诗 李白云海的古诗 闹字开头的古诗 以月有关的古诗 回味无穷的古诗词 形容冬天江南的古诗 几许的古诗词 离离原上草的古诗g 适合祝福朋友的古诗 形容严冬的古诗 关于没写作业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