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桥和寺的古诗 >

写桥和寺的古诗

关于写桥和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写桥和寺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写桥和寺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有关桥的古诗

  • 有关桥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桥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卢纶【天长地久词】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蔡隐丘【石桥琪树】山上天将*,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皇甫曾【路中口号】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

      皇甫冉【赠别】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

      顾况【青弋江】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卢纶【天长久词】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李益【上洛桥】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李益【扬州怀古】故**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杨凝【留别】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

      王建【早发汾南】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

      韩愈【方桥】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李绅【和晋公三首】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陆龟蒙【归路】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

      司空图【闲步】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司空图【杂题九首】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

      韩偓【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

      李徵古【登祝融峰】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陶【续古二十九首】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李中【途中柳】翠色晴来*,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伍彬【句】稚子出看莎径没,渔翁来报竹桥流。

      蒋吉【汉东道中】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

      隐求【石桥琪树】山上天将*,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知业【句】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

      孙长史女【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

      岑参【题*阳郡汾桥边柳树】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钱起【板桥】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阎济美【天津桥望洛城残雪】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司空曙【板桥】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韩愈【梯桥】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王勃【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杜甫【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柳中庸【河阳桥送别】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欲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权德舆【埇桥达奚四、于十九、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吕温【题河州赤岸桥】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

      孟郊【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白居易【别桥上竹】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白居易【小桥柳】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张祜【枫桥】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雍陶【题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天津桥望春】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李商隐【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汪遵【升仙桥】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汪遵【升仙桥】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1、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2、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3、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4、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闲游》其三》陆游

      5、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阅读全文]...
  • 郑板桥对古寺联

  • 名人,故事
  • 郑板桥对古寺联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板桥对古寺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说郑板桥有一天去深山访友,路过一座古寺院,看到墙壁上写了一则单联: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他感到这则联语很有文采。“寸土”者,小地方也,自谦之辞。而“寸土”合起来,恰巧是“寺”字。“言寺”合起来恰巧是“诗”字。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的“寺”字。极尽离合、顶真的技巧。他心里十分赞赏,苦于一时对不上。

      在回家的路上,郑板桥偶然看到路旁有些树木东倒西歪,枝残干缺,触景生情,下联脱口而出:

      “双木成林,林上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人物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人物评价

      扬州画家李鳝(《楹联丛话》):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清代袁枚:板桥书法野孤禅也……乱爬蛇蚓,不足妃稀。

      清代学者康有为:乾隆之世,巳厌旧学。冬心(金农)、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

      书画家启功(《论书绝句》):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干占,二百年前旧板桥。

      清代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题画兰》):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清末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杨守敬(《学书迩言》):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

[阅读全文]...
  • 古寺雪的诗句古诗128句

  • 经典
  • 描写寺庙雪的诗句

      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描写寺庙雪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所学的知识。

      (第一首)

      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

      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

      纵不入汤镬,亦须卧铁床。

      不许雇人替,自作身自当。

      (第二首)

      以我栖迟处,幽深谁可论。

      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昏。

      涧水缘谁咽,山云忽自屯。

      午时庵内坐,始觉日头暾。

      (第三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第四首)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第五首)

      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

      一道清溪冷,千寻碧嶂头。

      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第六首)

      我法妙难思,天龙尽回向。

      我今稽首礼,无上法中王。

      慈悲大喜舍,名称满十方。

      众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刚。

      (第七首)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细看将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不信但看桃李树,花开能有几时红。

      直饶做到公卿相,死后还归泥土中。

      (第八首)

      绝句南宋僧人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九首)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第十首)

      花非花,

      雾非雾,

      天明去来如春露,

      不多时,

      去似朝霞无觅处。

      (第十一首)

[阅读全文]...
  • 郑板桥的古诗

  • 文学
  • 郑板桥的古诗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他是怡然自得的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他不仅是傲人居士,更是画竹栩栩如生的大师,堪称一绝。就让我们追溯时光的印记,一起走进——郑板桥的诗,赶紧来赏析一番吧!

      郑板桥的古诗

      1、《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

      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

      不畏凋残。

      2、《江晴》

      雾裹山疑失,

      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

      吐出望江楼。

      3、《峭壁兰》

      峭壁一千尺,

      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

      伸手折不得。

      4、《题画兰》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5、《竹》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6、《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

      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

      却教风雨怨秋声。

      7、《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8、《盆兰》

      春兰未了夏兰开,

      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

      几回拔去几回栽。

      9、《吟蟹诗》

      八爪横行四野惊,

      双螯舞动威风凌。

      孰知腹内空无物,

      蘸取姜醋伴酒吟。

      10、《题诗》

      黄金避我竟如仇,

      湖海英雄不自由。

[阅读全文]...
  • 有关桥的古诗句

  • 有关桥的古诗句

      1、飏青旗、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

      3、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绝句》

      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5、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7、凄凉南浦,断桥斜月。——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8、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朱翌《点绛唇·梅》

      9、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刘沧《赠道者》

      1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1、桥上酸风射眸子。——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12、柳下朱门傍小桥。——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13、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14、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5、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6、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姜夔《钓雪亭》

      17、水涨鱼天拍柳桥。——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18、*月桥花半吐。——真德秀《蝶恋花·*月桥花半吐》

      19、*岸小桥千嶂抱。——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20、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朱栴《官桥柳色》

      21、握手河桥柳似金。——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22、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3、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4、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25、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许德溥《西桥柳色》

      26、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27、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许德溥《西桥柳色》

      29、二十四桥,颇有杜*否。——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30、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31、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杨万里《三江小渡》

      32、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郑燮《满江红·思家》

      33、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4、青溪水,流得到红桥。——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35、绿阴青子老溪桥。——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36、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37、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38、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39、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毛文锡《柳含烟·河桥柳》

      40、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41、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42、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雷应春《好事*·梅片作团飞》

      43、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44、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45、轻阴池馆水*桥,一番弄雨花梢。——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46、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47、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8、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桥。——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49、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0、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阅读全文]...
  • 古诗大林寺桃花

  • 桃花
  • 古诗大林寺桃花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大林寺桃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能流利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学*《大林寺桃花》

      1.出示古诗,师范读

      2.简介白居易,背诵白居易的古诗

      3.小组学*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

      (2)理解诗意

      4.大组交流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农历四月,庐山脚下落红满地,浓绿深深——温柔的春天悄悄地离去了。我登上香炉峰顶的大林寺,那巍峨庄严的寺墙内,竟然会有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那灼灼似火的花朵映衬着杏电影的院墙,荡漾着浓浓的春意。我正在感叹归去的春天无处可寻,想不到可爱的春天,却调皮地东躲*,偷偷地跑到这深山的古寺中来了!

      (3)齐读古诗

      5.试背诵

      二.学*《稻田》

      1.出示古诗,师范读

      2.小组学*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

      (2)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春天的江南水乡,充满了绿色的盎然生机。碧绿的春水涨满了春前的池塘,极目望去,田野上肥壮的稻秧无边无际地向天边延伸,仿佛与低垂的云脚连成了一片。更有那浑身洁白、宛如片片雪白的鹭鸶,破云如雾,来到了精美无比的画屏般的江南水乡嬉戏飞翔。

      (3)齐读古诗

      4.背诵古诗

      大林寺桃花作与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也是白居易的名诗之一。

      大林寺桃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拼音

      dà lín sì táo huā

      rén jiān sì yuè fāng fēi jìn ,shān sì táo huā shǐ shèng kāi 。

      zhǎng hèn chūn guī wú mì chù ,bú zhī zhuǎn rù cǐ zhōng lái 。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⑷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古诗

  • 枫桥夜泊古诗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下面为大家带来枫桥夜泊古诗,快来看看吧。

      枫桥夜泊⑴

      月落乌啼霜满天⑵,江枫渔火对愁眠⑶。

      姑苏城外寒山寺⑷,夜半钟声到客船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蚌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⑵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⑶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音,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十月深秋时分,江南水边多植乌桕之类树木,经霜叶红,古人诗中多混作为‘枫’。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全唐诗》“渔火”作“渔父”。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⑷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⑸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白话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唐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下卷收录张继此诗,题名为夜泊枫江。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收入此诗,诗题作《枫桥夜泊》。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的古诗

  • 文学
  • 枫桥夜泊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枫桥夜泊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的寺院。

      译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诗文解释

      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赏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凡的桥,*凡的树,*凡的水,*凡的寺,*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的古诗

  • 枫桥夜泊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枫桥夜泊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的“愁”,感受古诗的魅力。

      2、理解诗人是怎么表达“愁”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愁。

      教学难点:

      与“月亮”做对比,感受用“钟声”来写愁的独特魅力。

      一、引入诗歌

      1、出示当代诗人陈小奇歌曲《涛声依旧》,抽生读。

      2、说 “无眠”的意思,找“无眠”的*义词。

      3、提问: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

      师过渡: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抽生读

      3、提问: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大屏幕出示)

      师过渡: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齐读诗句)

      4、提问: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又听到了什么?

      5、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

      (大屏幕出示)齐读。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为什么都在写钟声 ?

      二、检查朗读,指导朗读

      1、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板书枫桥夜泊。

      2、自由读

      3、抽生读(读准确)

      4、师生读 (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走进诗歌,感悟诗歌

      师过渡: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愁眠)

      1、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诗歌

      2、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愁眠”是什么意思?

      3、提问:

      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5、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月落

      过渡: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江枫

      过渡: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板书渔火

      6、过渡: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板书乌啼

      过渡: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师板书钟声

      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到客船)

      7、过渡: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师板书霜满天

[阅读全文]...
  • 鹊桥仙 陆游古诗

  • 陆游
  •   《鹊桥仙》这首词为词人晚年罢归山阴后所写。少年时便负有凌云之志,为抗击金兵驰骋奔走。

      宋代: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译文

      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下纵情地博弈,骑着骏马猎射驰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那些无聊酒徒有许多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做渔翁。

      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享受长满蘋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注释

      1、华灯:装饰华丽的灯台。

      2、纵博:纵情赌博。此处视为豪爽任侠的一种行为表现。《剑南诗稿》卷二十五《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

      3、酒徒:犹言市井*民,普通人。《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4、渔父:渔翁,打鱼的老人。

      5、占断:完全占有。

      6、蘋洲:丛生苹草的小河。

      7、镜湖:在浙江会稽、山阴两县交界处,周遭三百余里,以水*如镜而出名。

      8、闲人:作者自称,乃愤激之辞。

      9、官家赐与: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到会稽,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陆游反用其典,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官家,指皇帝,此处明指唐玄宗,实指当时的南宋皇帝。

      赏析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萧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这首《鹊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谓为“悲壮”*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静,极不安分的。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

      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

    [鹊桥仙 陆游]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写桥和寺的古诗 - 句子

写桥和寺的古诗 - 语录

写桥和寺的古诗 - 说说

写桥和寺的古诗 - 名言

写桥和寺的古诗 - 诗词

写桥和寺的古诗 - 祝福

写桥和寺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夏季夜色美的诗句 鹿柴的诗句 表现积极乐观的诗句 美人美景的诗句 夏天的微风都是诗句 关于国粹的诗句 表达珍重友情的诗句 不负此生的诗句 形容弹古筝的诗句 家族团结的诗句 表达咫尺天涯的诗句 西施浣纱的诗句 宴请宾客的诗句 出差想念的诗句 形容绿色的著名诗句 小学写景的诗句 爱人分别的诗句 借鉴前人的诗句推陈出新的例子 赞美画画得好的诗句 美好环境的诗句 痛失爱人的诗句 爱慕女生的诗句 赞美梧州的诗句 赞美郁金香花的诗句 雨天离别的诗句 赞美茅台的诗句 长大一岁的诗句 形容如释重负的诗句 形容绝地反击的诗句 劝别人少喝酒的诗句 夏天稻田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