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牡丹的古诗原文 >

牡丹的古诗原文

关于牡丹的古诗原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牡丹的古诗原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牡丹的古诗原文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

  • 牡丹,古诗文
  • 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牡丹

      唐代: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

      译文: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去年幕春的时节,牡丹花儿凋零了,我的眼泪打湿那深红小笺,怨恨与牡丹离别。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常担心这样的离别,就像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般一散不复聚,为什么又会像那武陵人邂逅相逢?

      传情每向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牡丹花散发芳香,传递着她的情意,虽然一句话不说,但彼此心灵相通。

      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

      只想在那花栏边安置下床榻,以便在夜深人静时,与牡丹花互说相思。

      注释: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jiān)怨别离。

      去春:去年春天。零落:飘零、凋零。红笺:指薛涛纸,是诗人创制的深红小笺。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巫峡散:典出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武陵期: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辜。唐人多把武陵渔人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王涣《惘怅诗》。

      传情每向(xīn)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馨香:芳香。

      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

      枕*:泛指床榻。

      赏析:

      这首诗把牡丹拟人化,把牡丹当做自己热恋中的情人。首联写去年与牡丹分别情景;颔联用巫山神女与武陵渔人两个典故,含蓄而深致地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眷眷思念和意外相逢的惊喜欣悦;颈联再现了与牡丹的深长情意,相知毋忘;尾联中诗人把自己与恋人牡丹相亲相爱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感情跌宕起伏,笔触细腻曲折,余韵无穷,极具艺术魅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人世间的深情厚意浓缩在别后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泪湿红笺”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亲切感人。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诗人用武陵渔人的故事和刘晨、阮肇的传说,给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两句妙于用典,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两句既以“馨香”、“不语”射牡丹花的特点,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六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于栏边,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衷肠的口吻来写,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原文: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注释:

      锦帏(wéi):锦帐。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厕质锦帷,承芳绮缛。”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此句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绣被”句: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石家”句: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荀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曾守尚书令。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我是”句:自诩有才。《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阅读全文]...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古诗原文及赏析

  • 牡丹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古诗原文及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原文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午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注释

      ⑽浪笑:漫笑。榴花:石榴花。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郊。”

      ⑾先期:约定日期之前;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零落:凋谢。

      ⑿玉盘:指牡丹花冠。似为白牡丹。据《洛阳花木记》记载,牡丹有叫玉盘妆的。玉盘也可能仅指形状。

      ⒀“锦瑟”句:借疾奏锦瑟时促柱繁弦令人心惊的感觉来形容雨水摧花的`情态。

      ⒁旧圃:指往日曲江之花圃。

      ⒂流尘:飞扬的尘土。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流尘飘荡魂安归。”

      ⒃“前溪”句:前溪村是南朝教*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陈樗《岁晚倦游言归故园别春航》诗之一:“肠断《前溪舞》,魂惊《子夜翻》。”

      ⒄“并觉”句:意谓他时花朵零落已尽再回顾今日雨中,犹觉此时粉态新艳。粉态:娇美的姿容。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译文

      不要笑石榴花盛开迟而赶不上芳春,牡丹春过早地凋落更是愁人。

      它那花冠如洁白的玉盘,泪珠飞溅,伤心屡屡;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破梦频频。

      万里阴云密布,已不是过去花圃,一年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在前溪舞歇歌残后您若再回头看看,定会感觉到今朝风雨里牡丹的娇美姿容正奇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赏析

      第二首诗首联谓榴花开虽不及春,然不及牡丹之先期零落更令人伤心。三四写牡丹为雨所败,言玉盘之上,雨珠飞溅,似频流伤心之泪;急雨打花,如锦瑟惊弦,声声破梦(《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有“雨打湘灵五十弦”之句)。“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五六写环境与败后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曲江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生意,已付流尘。上六句喻己未及施展才能即遭打击而沦落,心伤泪迸,希望成空,昔日之环境已不可再,今后之前途已不可问。末联则借异日花瓣落尽之时迥视今日雨中情景,犹感粉态之新艳,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联系应宏博试被黜情事,此诗之感遇性质自不待言。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或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开成三年(847年)进士。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潦倒终身。诗作文学价值很高。晚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境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被人排挤,潦倒终身。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

[阅读全文]...
  • 《咏牡丹》原文及译文

  • 牡丹
  • 《咏牡丹》原文及译文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牡丹》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咏牡丹

      陈与义〔宋代〕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赏析: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阅读全文]...
  • 描写牡丹的古诗句

  • 牡丹
  • 描写牡丹的古诗句

      1、山丹丽质冠年华,复有余容殿百花。

      2、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3、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4、国艳天然,造物偏锺赋。独占风光三月暮。声名都压花无数。

      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6、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7、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8、几时流落在人间,半间仙露,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

      9、天真无处窥神化,栏畔新妆却自羞。

      10、洛浦风光烂熳时,千金开宴醉为期。

      11、洛阳地脉花最宜,至尽犹为天下奇。

      12、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13、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焕双明。

      14、绿烛间红花,绝艳交相照。

      15、国色朝酣酒,天香也染衣。

      16、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翦牡丹。

      17、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蔬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18、春晚午景迟,气暄因妍姿。

      19、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20、不奈风吹兼日晒,国貌天香无物赛。

      21、应是春皇偏与色,却教仙女愧乘风。

      22、今岁芳菲未尽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23、牡丹盛折春将暮,群芳羞炉。

      24、侍中宅畔千余朵,兴庆池边四五枝。

      25、芳丛不遣雪霜封,已是青腰独见容。

      26、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27、绮罗不妒倾城色,蜂蝶难窥上相家。

      28、瑶台月下天双艳,春色人间第一香。

      29、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馀。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30、对立亭亭真妙绝,可将*侍乏雌丹。

      31、衮衮群芳已失真,超然奇秀始离伦。

      32、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33、叶叶鲜明还互照,亭亭丰韵不胜妖。

      34、天下花王都洛京,清明寒食走香軿。

      35、出窑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春看。

      36、帘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尽,悄庭轩。

      37、结成幽洞自深沈,荫此芳醪更奇绝。

      38、曾见玉香球最好,樽前何独说姚黄?

      39、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

      40、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41、晚得天真独有余,百花荣谢英相须。

      42、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

      43、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44、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45、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46、寒过春光还漏泄,酴醾架上花如雪。

      47、今日花间天色明,向人艳冶百媚生。

      48、浓紫深黄一画图,中间更有玉盘盂。先栽悲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49、半醉西施晕晓妆,天香一夜染衣裳。

      50、青墩溪畔龙锺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阅读全文]...
  • 牡丹花的古诗句

  • 牡丹花
  • 牡丹花的古诗句

      天下真花独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帘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尽,悄庭轩。

      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

      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

      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阅读全文]...
  • 赏牡丹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 牡丹,文学
  • 赏牡丹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托物咏怀诗。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俗。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赏牡丹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京城:指唐朝的京师长安,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

      ⑴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⑵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郑虔《胡本草》:“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

      ⑶芙蕖(qú):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

      ⑷国色:倾国之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李濬《松窗杂录》:“上颇好诗,因问脩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脩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上闻之,嗟赏移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认为此为作者用来喻指革新人士。

      ⑸“花开”句:说明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白居易《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为俗,人人迷不悟。”京城:一般认为是指长安,但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

      赏析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王禹傅《芍药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前两句用的是抑彼扬此的手法,为牡丹的出现作铺垫,而第三句笔锋一转,从正面赞颂牡丹。“唯有”一词,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偏爱。“国色天香”则成了当时对牡丹的定评,也为后人所乐于接受和沿用。牡丹是花中之王,“百般颜色百般香”(邵雍《牡丹吟》)。但此诗却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仅说“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牡丹在诗人眼里,她姿色超群,是国中最佳“美人”。由于牡丹具有无与伦比的姿色,竞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竞相品赏,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时尚,说出了多数人的心声。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们为了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由陶敏、陶红雨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长安所作;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阅读全文]...
  • 描写牡丹的古诗词

  • 牡丹
  • 描写牡丹的古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牡丹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牡丹》唐朝·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2.《普天乐·咏世》元朝·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3.《思黯南墅赏牡丹》唐朝·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4.《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唐朝·李商隐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

      5.《牡丹种曲》唐朝·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6.《裴给事宅白牡丹》唐朝·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7.《惜牡丹花二首》唐朝·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

      8.《牡丹芳》唐朝·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9.《赏牡丹》唐朝·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教人知个...

      10.《题所赁宅牡丹花》唐朝·王建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粉光深紫腻,*退红娇。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11.《赏牡丹》唐朝·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2.《咏牡丹》宋朝·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13.《红牡丹》唐朝·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14.《虞美人·赋牡丹》宋朝·姜夔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翦春云细。玉笙凉夜隔帘吹。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娉娉袅袅教谁惜。空压纱巾侧。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15.《咏牡丹》宋朝·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16.《昭君怨·牡丹》宋朝·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17.《牡丹》唐朝·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

      18.《卖残牡丹》唐朝·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19.《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唐朝·刘禹锡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20.《红白牡丹》唐朝·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1.《残牡丹》唐朝·李建勋

      肠断题诗如执别,芳茵愁更绕阑铺。风飘金蕊看全落,露滴檀英又暂苏。失意婕妤妆渐薄,背身妃子病难扶。回看池馆春休也,又是迢迢看画图。

      2.《牡丹·东风常带三分冷》宋朝·舒岳祥

      东风常带三分冷,春日自有一种香。百花合和不可拣,中人如酒令人狂。马塍卖花只贪早,野翁自爱开迟好。看花不可见花心,烂漫开时春已老。梢头茧栗幻柈杅,有许包藏费天巧。...

      3.《牡丹吟·一般颜色一般香》宋朝·邵雍

      一般颜色一般香,香是天香色异常。真宰功夫精妙处,非容人意可思量。

      4.《洛阳牡丹图》宋朝·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於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

      5.《分题牡丹》宋朝·吴锡畴

[阅读全文]...
  • 赞美牡丹的诗句古诗(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 牡丹,赞美,经典
  • 国色原来不染尘

    ——咏白牡丹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牡丹花大色艳,被誉为花中之王。其色多达二、三百种,其中深色牡丹尤为受人推崇,倍受喜爱。而白牡丹因其色素质冷,则不大受人待见。不过,在吟咏牡丹的古诗词中,仍有一些咏白牡丹的诗词,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牡丹》,赞美白牡丹的芬芳皎洁: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首联两句以美好的想象发端,为全诗定下赞咏的基调。“谷雨”指的是季节,也是指这个季节中的雨。“谷雨”正值春末夏初,此时的好雨洗净了白色的绢帛,将其裁剪成一朵朵艳丽的白牡丹花,诗人的想象多么美,比喻多么妙。“洗”字用得生动,而“裁”字更照应得巧妙。

    颔联两句分别写出牡丹的香与色:奇异的芬芳如玉盒乍开,净洁的颜色似涂银的盘子。这两句写得有香有色,芬芳皎洁。

    颈联两句以清晨和深夜的不同景象进一步夸赞白牡丹的姿色。“晓贮露华湿”,一个“湿”字显得娇艳欲滴;“宵倾月魄寒”,一个“倾”字把月光花色融在一处,交映生辉。

    尾联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对白牡丹的赞美推向高峰。那已不再是白牡丹了,那是淡涂脂粉的美貌佳人(《全唐诗》“家人淡妆罢”一句“家”字下注“一作佳”),默默无语地倚立在月下的朱栏边。在诗人眼里,这白牡丹就是一个雍容典雅文静娴淑的少女。古人说:“王嫱、西施,天下之美妇人也。俨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可是读了这首诗,人们会感到这淡妆的素雅娴静的白牡丹更胜过那浓妆艳抹出尽风头的红牡丹一筹。

    全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切,对仗工巧,结尾两句用拟人手法更具神韵,不失为咏白牡丹之佳作。

    唐代诗人韦庄的《白牡丹》,赞美白牡丹的色香之美: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这首诗赞咏了白牡丹的色香之美。前两句以古代著名的美女与美男子为喻,表现白牡丹白色的美。“闺中莫妒啼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在闺门中,请你不要忌妒那利用白粉化成啼妆的美女,那种妖异的打扮没法和你的端庄相比。在路上遇到何晏那样善于粉饰容貌的美男子,你可能会自惭不如。“啼妆妇”,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啼痕,曾风行一时。据说创自梁骥妻孙寿。“傅粉郎”,指三国时魏国的何晏。《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白)不去手,行步顾影。”这两句诗将白牡丹置于美女与美男子之间,将其人格化。字面上看,牡丹之美,超过前者,逊于后者,实质上却暗示了矫饰之美不如天然之美这一朴素的道理。

    后两句深情赞美白牡丹不露痕迹而香气袭人这一美质。“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将赏花的背景设在夜间月光之下,让月亮的清辉与白牡丹的白色浑融一片,像澄净的水波,若有若无,若显若隐,给人以清新爽目的透明感。这就将白色之美发挥到极致,好像消失了它的颜色,反而更获得了超出颜色的颜色。而在无色之中,鲜花怡人的馨香,则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肯定了白牡丹比其他花卉更有个性的存在方式。其中的象征意味,则留给读者去想象。

    全诗咏色咏香,而又不枯守色香,写得有姿有态,情韵俱佳,且又留有遐想余地,清新自然,给人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白牡丹》,盛赞白牡丹的美姿清香: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玦,晴风庭面揭银杯。

    诗的开头,诗人用借代手法,将月亮中的蟾蜍代指月亮,运用拟人手法,写月亮的精气和雪的魂魄孕育出像白云一样皎洁的白牡丹的根须和茎叶。当春回大地,春天的暖气进入她的香体,白牡丹一夜之间就盛开了,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后面两句,诗人用比拟手法,将在夜间露宿的白牡丹,比作藏在枝头一块块洁白无瑕的琼玉;将在晴朗庭院的晨风中盛开的雪白的白牡丹,比作一盏盏白色的银杯。写出了白牡丹的姿容妙曼、美丽动人。

    诗人运用高度的概括,通过奇特的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盛赞了白牡丹的纯洁、美丽、姿容妙曼、清香怡人的特点。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和孔密州五绝·堂后白牡丹》,赞美白牡丹的冰清玉洁: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

    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孔颇有声伎,而客无见者。)

    诗人先写城西的红牡丹在春风中起舞,红红的花朵像美人喝醉了酒,惹人爱怜。但怎么比得上孔知府堂后的白牡丹,冰清玉洁,连飞来飞去的蜜蜂也不忍来采蜜。突出了白牡丹的素雅高洁,不染芳尘。

    清代诗人潘韶的《咏白牡丹》,赞美白牡丹的素雅之美:

    千红万紫斗芳春,羌独生成洁白身。

    似厌繁华存太素,甘抛富贵作清贫。

    琼葩到底羞争艳,国色原来不染尘。

    昨夜月明浑似水,只疑瑶岛集仙真。

    此诗是诗人赏牡丹有感而发,这诗就是他的审美观。他认为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里,牡丹的华丽是美的。而白牡丹洁白素雅,不贪荣华富贵,不与百花争艳,是真正的不染芳尘的国色天香,是集琼岛仙气于一身的真正的花王。

    白牡丹素雅高洁,却不被一些富贵子弟重视,引起了一些诗人的不*。唐代诗人裴潾的《白牡丹》,赞美白牡丹志节高尚,感慨其不受重视: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诗的开头写紫牡丹花色鲜丽,炫目耀眼,博人垂爱,而白牡丹却遭到冷遇。后二句写白牡丹姿容秀逸,端庄素雅,惋惜它不被时人重视,感慨人们未能慧眼识真。白牡丹花大如盘,洁白晶莹如玉,朴素淡雅而不失其风韵,“玉盘承露”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白牡丹莹洁的本质和优雅的风姿。再用一个“冷”字,在写出白牡丹遭人冷遇的同时,更写出其情趣高雅,志节高尚。它素雅宜人而不妖冶夺目,芳姿丽质却不哗众取宠,别有清韵而不屑与大红大紫的深色花争艳斗丽,若是月白风清之夜观赏白牡丹,花月辉映,风神更绝。可惜人们都随了流俗,难有真赏。世人缺乏识真的慧眼,那么真才之落寞又何足为怪!

    此诗写得含蓄而不隐晦。诗人的感慨寄托之意比较明显,但又并未明白说出,而是寓含在形象的对比描写中,即所谓意到而笔不到。长安豪贵对紫牡丹与白牡丹一垂爱、一轻视是对比,紫牡丹与白牡丹一浓艳、一淡雅也是对比。诗人在这种对比描写中表现出对白牡丹的欣赏和赞美,流露出对世风流俗的不满和对真才命运的关注。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白牡丹》,借花抒情,抒发了内心的不*:

    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白牡丹由于颜色素淡,冷若冰霜,无人喜爱,但它也有牡丹的芳名啊!这是诗中前两句对牡丹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长得冰肌玉肤却独处一隅遭人冷落的冷美人。诗的后两句,直抒胸臆,以花喻己。诗中的“白赞善”,是诗人自指。元和年间,白居易任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他借白牡丹受冷淡无人喜爱,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

    这种情感在他的另一首《白牡丹•和钱学士作》,也有表现: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阅读全文]...
  • 写牡丹的古诗有哪些(赞美牡丹七绝诗词)

  • 牡丹,赞美
  • 牡丹,花色艳丽,朵大而香,品种繁多,富丽堂皇,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牡丹最初是一种药材,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花卉,在盛唐时期,牡丹一举成为“国花”。

    宋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是牡丹地位提升到顶峰的重要时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王侯家为牡丹贫”。最贵的姚黄魏紫,一株可以卖到数万钱,各路富豪不惜血本,竞相买花争艳。

    到了宋朝,关于牡丹的栽培技术和文化价值更加丰富,欧阳修曾写《洛阳牡丹记》,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牡丹的种类和起源。明清时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谱》,使得牡丹文化更加完整。

    牡丹开于暮春初夏时节,此时已百花开尽,使得牡丹更加突出。由于牡丹的崇高地位,关于牡丹的诗词特别的丰富,也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语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最为优美的10首。

    1.《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盛唐时期,牡丹最风流。诸多唐朝诗人都有作品。刘禹锡这首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显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国色。凭着这句诗,刘禹锡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其实,刘禹锡还写过很多牡丹诗,比如:《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这些诗都很不错。

    2.《清*调词三首》 唐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觉得“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于是,就把在翰林院的李白叫来吟诗助兴。李白当然知道唐玄宗喜欢杨贵妃,于是借着牡丹花,来形容杨贵妃的美,写下了这三首《清*调》,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

    3.《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在众多的咏牡丹诗中,皮日休的这一首殊为精绝。既体现了牡丹的时令特点,又称赞了牡丹的花王地位。尤其是“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一句,对仗工整,构思精巧。

    4.《牡丹》 唐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就是来源于这首诗。秀色可餐,香气袭人,流连忘返,不知归期。这就是牡丹的魅力。这首诗虽然短,但是却很贴切生动。

    5.《咏牡丹诗》 唐 *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已解相轻薄,斜倚栏杆首重回。

    这首诗颇有仙风道骨,风流潇洒。春天牡丹开花晚,直到其他花都开完了才开。鲜艳如火,异香仿佛来自天外。早上妖艳摇曳,晚上含情如愁。好像知道人们喜欢它,就斜倚栏杆把头探过来。从写景、拟人,动静结合,十分传神。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评价*甫这首诗说: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谁似天才*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6.《白牡丹》 唐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这也是对牡丹国色天香的描写,只不过是通过侧面来体现。牡丹太漂亮了,以至于男人惭愧,女人嫉妒。牡丹太香了,以至于晚上根本闻不到其他的气味,满院子都是牡丹的香气。

    7.《牡丹》 唐 柳浑

    *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在唐朝,一株牡丹价万金,不是富贵人家,是不敢轻易花钱买的。所以,作者由于囊中羞涩,十分无奈。然而,等到作者看到了牡丹,才发现,其实牡丹也不过如此,跟戎葵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其实,两者的差距是明显的。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作者是给自己找个没钱的台阶下,另一方面,也是在讽刺那些为了牡丹不惜一掷千金的土豪。

    8.《题开元寺牡丹》 唐 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开元寺,在浙江杭州。在唐朝,牡丹只在北方种,南方种的极少。所以,白居易曾说:归到江南无此花;李咸用言: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白居易最爱牡丹,当时已是广为人知。他曾经写过《牡丹芳》等数十篇牡丹诗。

    当时,只有开元寺有牡丹。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到开元寺观赏牡丹花。开到了徐凝这首诗,十分欣赏,邀请他来喝酒。这首诗有几个特点:一是通过海燕、胡蜂不识牡丹来说明南方栽种较少,二是通过与芍药玫瑰的对比突出牡丹的艳丽,三是把白居易写入诗中,因为白居易当时诗名最重,也爱牡丹,从而使得“名花有主”,所以,白居易对此十分高兴,并将其推荐给了元稹等人,从此,徐凝诗名大震。

    9. 《洛阳观花》 宋 张崏

    *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

    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牡丹的古诗原文 - 句子

牡丹的古诗原文 - 语录

牡丹的古诗原文 - 说说

牡丹的古诗原文 - 名言

牡丹的古诗原文 - 诗词

牡丹的古诗原文 - 祝福

牡丹的古诗原文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回忆的唯美句子 问候身体好点句子 描写桃花眼的句子 描写胸大的句子 优美句子摘抄大全10字 描写珍惜时间的句子 感谢女儿送的礼物句子 感悟人生苦短的句子 写人的句子摘抄大全 感觉老了的唯美句子 友情的句子唯美古风 描写沐浴唯美句子大全 心情伤感的句子 夸男生长得帅的句子 不值得的句子 航天精神的句子 引资料的句子 双十一活动句子 简短的高冷的的句子 揭露人性的句子 描写影子的句子 形容电动车的搞笑句子 退网的句子 少走弯路的句子 重回学校的经典句子 夜深人静更想你的句子 关于色达的唯美句子 南烟斋中的虐心句子 形容友谊破裂的句子 英语句子成分分析器 关于看淡人生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