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关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云上二字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云上二字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二年级上册古诗

  • 二年级,古诗文
  • 二年级上册古诗

      大量地阅读、吟诵古诗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扩大阅读量,学好语文课,而且还能培养灵性、悟性,提高素质。下面是关于二年级上册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敕勒歌

      作者: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冬夜》

      唐朝白居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衣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衣千三百夜。

      《观放白鹰其衣》

      唐朝李白

      八月边云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衣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守岁》

      唐朝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云。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衣宵中。

      《云雪中作》

[阅读全文]...
  • 二年级上册古诗

  • 二年级
  • 二年级上册古诗

      大量地阅读、吟诵古诗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扩大阅读量,学好语文课,而且还能培养灵性、悟性,提高素质。下面是关于二年级上册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敕勒歌

      作者: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冬夜》

      唐朝白居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衣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衣千三百夜。

      《观放白鹰其衣》

      唐朝李白

      八月边云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衣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守岁》

      唐朝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云。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衣宵中。

      《云雪中作》

[阅读全文]...
  • 溪上遇雨二首古诗词

  • 溪上遇雨二首古诗词

      古诗原文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译文翻译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

      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我坐看天空中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

      忽然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方青翠的山峰上,还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注释解释

      回塘:回曲的水池。 南朝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缲(sāo)丝:即缫丝,煮茧抽丝。唐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沈鱼:即沉鱼,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淋漓:沾湿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岌峨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唐李白《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衔:携带着。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诗文赏析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溪上遇雨二首》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似而论,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一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点。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可谓尽态极妍,但它是只就一处(“望湖楼”外)落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双管齐下,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又有空间的对比。如就诗的情韵而言,苏诗较胜;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可见,诗分唐宋是大体的区分,不能绝对看待。王渔洋曾列举宋绝句风调类唐人者数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诗的不少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诗经过两度繁荣,晚唐诗人已感难乎为继,从选材到手法便开始有所标新立异了。这个唐宋诗交替的消息,从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诗中是略可窥到一些的。

[阅读全文]...
  • 云的古诗句

  • 云的古诗句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8、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9、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0、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2、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6、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2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2、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4、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5、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2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9、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30、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32、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3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4、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6、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3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3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4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6、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4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5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阅读全文]...
  • 关于云的古诗

  • 关于云的古诗(精选26首)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云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云》

      【唐】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2、《云》

      【唐】韩琮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3、《白云向空尽》

      【唐】焦郁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4、《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唐】皎然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5、《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6、《云》

      【唐】李峤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7、《云》

      【唐】李峤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8、《齐梁晴云》

      【唐】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9、《咏云》

      【唐】李商隐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10、《山出云》

      【唐】李绅

      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萦峰开石秀,吐叶间松春。

      林静翻空少,山明度岭频。回崖时掩鹤,幽涧或随人。

      姑射朝凝雪,阳台晚伴神。悠悠九霄上,应坐玉京宾。

      12、《赋得含峰云》

      【唐】李世民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非得阳台下,空将惑楚君。

      13、《咏云》

[阅读全文]...
  • 唐朝诗人卢纶古诗《题云际寺上方》

  • 诗人
  •   《题云际寺上方》全诗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题云际寺上方》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前言】

      《题云际寺上方》是唐代著名文人卢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主要描写了一位徘徊在禅门前,却不得其门而入以致进退两难的初学者的心境。

      【注释】

      ①下界:人界,相对于天上界而言

      ②上方:位于山上之佛寺。后亦以此称住持之人

      ③初地:菩萨乘十地之第一地。“十地”又称“十住”。入理般若,即得佛之智慧,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从初发心以至得信而后进于佛地之位,共有十地

      【翻译】

      青松如盖藤蔓轻,松间石床一展*,人间常有水来急,山顶寺院灯长明。既是空门难开启,说是初地无路程,回转脚步忽山尽,万缘不了从此生。

      【鉴赏】

      该诗写一位徘徊在禅门前,慕其境暴,却不得其门而入以致进退两难的初学者心境。前四句为一解,是初学者对佛禅生活及其境界的理解。佛禅生活是高士的生活:“睡松下、卧石床,潇洒、飘逸”;佛禅生活是至人的生活:“看人间潮起潮落,我自有明灯一盏,超脱、永恒。”可是,怎样才能够达到此境。佛禅明其宗门为“空门”,既是空门,没个入处。尽管佛教四乘皆有“十地”之说,似乎指明了如何进于佛地,可仍旧踏不到路程。那么回转身吧,山林忽然不见——以前的境界全都消失了,而万种因缘,也就是万种烦恼却从此又萌生。禅家者言,大疑而后大进。作者在禅门前的疑难,将成为悟入的关棙。

[阅读全文]...
  • 二月二的古诗欣赏

  • 欣赏,写作,文学
  • 二月二的古诗欣赏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二月二的古诗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宋)魏了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撑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

      (宋)晁说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与尔亲。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淮阴行五首

[阅读全文]...
  • 溪上遇雨其二古诗译文(溪上遇雨其二译文注释)

  • 俗话说六七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说不准一眨眼的功夫就黑云压城、雷声大作,暴雨瓢泼。甚至有的地方,山那边在下着雷雨,山这边却艳阳高照。

    夏季六七月的天气变幻无常,可谓是让人防不胜防。夏季的雨也往往来势汹汹,下的是既骤且疾,雨滴又大,打在身上生疼。雨云来得快去得也快,一阵瓢泼之后,转眼又回归到晴空万里。

    晚唐诗人崔道融就曾经专门写了首诗描绘夏雨的特点,便是下面这首《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这首诗晚唐诗人崔道融所作,但不同于一般唐诗景中含情、抒情有境的风格。此诗单纯是为写景而写景,既无寓意,也没有诗人内心的写照,纯粹是描写大自然景观的奇特情趣。这种风格与宋代杨万里(杨诚斋)的“诚斋体”如出一辙,这首《溪上遇雨》可以说比杨万里早两百多年的“诚斋体”。

    虽然纯粹是写景,但此诗对夏雨的特点抓得很准:夏雨来速疾、来势汹、雨云飘忽不定。且看诗人的描绘:“坐看黑云衔猛雨”!诗人坐在山头看远处天空黑云带着“猛雨”!一个“黑”极尽雨云之厚,一个“猛”字穷极雨之汹涌!

    后一句“喷洒前山此独晴”则写出夏雨之奇,黑云猛雨,只在前面的山头汹涌喷洒,一派压山瓢泼之势,一个“喷”字足见雨的力度,令人望而生畏。而诗人所在的山头却是“此独晴”,两座山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山头黑云猛雨,此山头晴空万里,可谓泾渭分明,这正是夏季“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真实写照。

    第三句“忽惊云雨在头上”就来了一个措手不及的转折。诗人坐在山头看前面的雨,上一秒还“此独晴”,下一秒就“忽惊云雨在头上”!夏雨的瞬息万变,雨云的飘忽迅捷,都在这“忽惊”二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面临“云雨在头上”,被淋成了落汤鸡还不忘看一眼前面的山头,没想到还有意外发现:“却是山前晚照明”!原先被“黑云衔猛雨”的山头,此刻变成了“独晴”,呈现出“晚照明”的美景,从侧面表现出夏雨来得快去得快。

    前一刻诗人坐在晴朗的山头,看对面山头黑云猛雨,下一刻黑云猛雨喷洒到诗人头上,而对面的山头确实夕阳晚照,别有一番情韵。短短四句,就将夏季天气的变幻无常表现出来,深得夏雨之奇趣。让人读来如身临其境,仿佛下一刻就要被黑云猛雨淋头上了。

    然而此诗在艺术手法方面却深受后世诗坛诟病,它没有一般唐诗的含蓄蕴藉、没有虚实相映的笔法、没有隽永的意境、也没有情感的流露,。通篇笔触都是写实,毫无言外之意,读完也没有回味,所以后世称此诗:“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阅读全文]...
  • 二月二的古诗大全

  •   二月二龙抬头古诗有

      1、七绝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雨后天晴,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游的绝好时节。一群身着轻衫牵着骏马的少年正徐徐走着,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

      2、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春江水涨,新滩流水在一般游春者听来,自然是欢畅悦耳的春之歌,但在思归不得的天涯羁旅者耳中,却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不断撩动着自己的羁愁。

      3、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春来大地,花草树木,万物更新。趁着暖暖春意,不如就此闲谈赋诗,把酒言欢,共话风流。

      4、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烟霭笼罩的山村,黄鹂唧唧喳喳的鸣叫,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如此田园之乐,实乃人生一大乐趣。

      5、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阅读全文]...
  • 描写夏天的优美古诗句 朗朗上口古诗词(二)

  • 夏天,优美
  • 1.莫厌夏日长,莫愁冬日短。欲识短复长,君看寒又暖。——元稹《遣兴十首》

    2.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庾信《小园赋》

    3.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4.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刘禹锡《聚蚊谣》

    5.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王昌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6.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韦应物《子规啼》

    7.夏日旧来长,佳游何易暮。——皎然《惜暮景》

    8.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皇甫冉《彭祖井》

    9.夏日郁蒸,言用于阴,凉风飒兴。 ——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10.夏夜宴南湖,琴觞兴不孤。月摇天上桂,星泛浦中珠。——薛逢《夏夜宴明月湖》

    11.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王建《新晴》

    12.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刘商《早夏月夜问王开》

    13.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14.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释文珦《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

    15.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李约《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16.天地诗人少,山林夏日长。——方回《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17.春风媚世葩华过,夏日荐茶冰蜜尝。——苏籀《园人饷果》

    18.红菡白苹当夏日,冷烟寒雨过秋时。——张嵲《仇氏园·泠泠竹日澹疏篱》

    19.如何夏日千雷怒,今作寒宵呜咽流。——张嵲《唁微水》

    20.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张宇初《喜晴》

    21.落絮蒙蒙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杨皇后《宫词·落絮蒙蒙立夏天》

    22.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赵友直《立夏》

    23.炎凉物意岂天心,*白花时使夏侵。——郭之奇《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其一》

    24.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杨基《立夏前一日有赋》

    25.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文彭《四月》

    26.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红生翠一川迷。——周星誉《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27.田娘箬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周星誉《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28.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历乱飞。——周星誉《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29.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二·江都夏》

    30.寒逼西堂布被重,江头枫叶想应红。——冬谿泽公《溪庄即事》

    31.炎蒸三伏有无中,十里荷花四面风。——赵蕃《张帅置酒环波觞孙会之签判严造道主簿及蕃作》

    32.菱叶荷花渐满池,红榴绿筿正相宜。——刘基《夏日杂兴(四首)·菱叶荷花渐满池》

    33.长夏未应炎暑过,薄寒恰似晚秋时。——刘基《夏日杂兴(四首)·菱叶荷花渐满池》

    34.芳春柳色连,长夏荷花绕。——吴芾《登遐观亭》

    35.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李贺《新夏歌》

    36.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葛天民《江上》

    37.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3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9.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0.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

    4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42.去年仲夏后,盛暑若火炽。——李覯《寄祖祕丞》

    43.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寒山《诗三百三首》

    44.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寒山《诗三百三首》

    45.陶陶仲夏兮,草木蕃庑。——刘敞《逐伯强文》

    46.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47.仲夏夜向短,忽忽不得寐。——郑善夫《答毛汝厉侍御》

    48.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楼钥《又次王恭叔韵·仲冬方寒荔挺出》

    49.腊月*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王建《昭应官舍书事》

    50.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韦应物《南园》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句子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语录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说说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名言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诗词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祝福

有云上二字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繁星的第47首古诗 清明节的古诗简单好背 九上的语文课外古诗 由富到穷的古诗 牡丹真国色的古诗 祭奠祖先的古诗词 感谢知己朋友的古诗词 古诗枫桥夜泊的图画和注释 讽刺自己爱错人的古诗 表达来之不易的古诗 关于学生结业的古诗词 励志扬帆起航的古诗 苏武牧羊假寐图的古诗 古诗清雅的网名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古诗 收集两首带月的古诗 六字的爱情古诗词 早发白帝的古诗朗诵 李白广阔的边塞古诗 关于秋的词语古诗大全 带朦字的古诗 赞美茶的重要的古诗宋词 诗人长恨归去的古诗 带有折的古诗词 关于慕字的古诗 表示困难后的胜利的古诗 有关麦秋时的古诗 唐代诗人刘方*的古诗 描写盛唐繁华的古诗 五首古诗词的轶闻或故事简短 山上有四季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