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古诗仙境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白的古诗仙境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白的古诗仙境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李白的古诗仙境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一、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烩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
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
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二、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狞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三、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四、再次远游
1·漫游梁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2·东去吴越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
诗仙李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诗歌中有的我们非常熟悉张嘴就能背诵,有的却没有那么出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白那些鲜为人知的好诗词。
《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如果当初不相见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不相识就不会相思,但天往往不随人愿,入了这相思门就要尝尽这世间的相思之苦。
《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吾心安处是吾乡,美酒佳肴长醉其中不愿醒来,这何尝不是生活的另一种境界,四海为家以天为盖以地为庐。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别人眼中的重阳节是亲朋好友一起登高赏菊,而在李白眼中这重阳节却成为了菊花的劫难,心境不一样看待同一件事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此时的李白被贬所以借菊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妾薄命》
【唐】李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美人也有迟暮的一天,想要通过美色来拥有长久的恩宠这件事似乎不太可能。美貌的女子们应该以此为鉴,最终随着你的美貌的逝去,曾经得到的一切也会失去。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繁华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换,朝代更迭美人迟暮,一切都是自然规律,古来不变的似乎也只有这一轮明月而已。
《流夜郎赠辛判官》
【唐】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年少时成名春风得意,年老时却失意惆怅。这一切似乎转换得太快了让人来不及适应,心中难免有些伤感。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玉阶怨》诗意解析及朗读视频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解】:
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
2、却下:还下。
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韵译】: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
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
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二:玉石台阶上落满了露水。深夜久站浸湿脚上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挡挡寒,透过帘缝仰望明亮秋月。
[赏析]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李白的《玉阶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见人之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不禁幽独之苦,乃由帘外而帘内,及至下帘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以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下帘。帘既下矣,却更难消受此凄苦无眠之夜,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月。此时忧思徘徊,直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纷至沓来,如此情思,乃以“却下”二字出之。“却”字直贯下句,意谓:“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返复,所谓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故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以叙人事之笔抒情,恒见,易;以抒情之笔状人,罕有,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也常闻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颇*似,似应合为一说。即谓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矜持”与冷静。如此,则作品无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读者觉有漫天诗思飘然而至,却又无从于字句间捉摸之。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孙艺秋)
【评析】: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本诗表达了一位贵妇人因想念丈夫而产生的哀怨情绪。全诗极力突出主人公的一个“怨”字,而这“怨”的背后,是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怨”正道出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浓厚的感情。
开篇两句写贵妇人站在门外,注视着远方的路。夜色已深,露水渐重,即使露水已经将罗袜浸湿,但她依然伫立着,好像她思念的丈夫正从远处走来。这两句通过含蓄的语言,写出了贵妇人焦急的神态。
后两句表现贵妇人因想念丈夫而产生的缱绻情怀。“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迟迟不见丈夫归来,那皎洁的明月,似乎更增加了她的愁思,旧欢新愁一同涌上心头,使她备受煎熬。“却下”二字,是虚字却极传神,历来为诗家推崇。这种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忘却愁怨,实际却更添愁绪,字少情重,直入幽微。“却下”,好像是无意下帘,其实饱含幽怨。本来夜、怨都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又怕隔窗的明月照入室内,更显孤独,因此下帘。下帘之后,这凄清无眠的夜晚却更难度过,无可奈何之下,又去隔帘望月。这等忧思徘徊,恰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此微妙的思绪通过“却下”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却”字贯穿下文,可以理解为:“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这两个动作之间,愁思转折反复,意蕴悠长。中国古代讲究“空谷传音”,就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功力深厚。用月之玲珑,衬托人之哀怨,对面着笔,远胜正面直叙。
纵观全诗,不见一“怨”字,但“怨”意却贯穿始终,哀怨溢于言表,但这种“怨”都是由“爱”引出,正是由于贵妇人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才使 “爱”“怨”缠绵,感人至深。
乐府《玉阶怨》多咏被幽禁宫女之幽怨的乐曲。虽以“怨”标题,却不露“怨”字,。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诗仙李白鉴赏]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在*古代文学历史上,诗词领域涉及尤为广泛,固有“唐诗宋词”之称,这也说明了唐代的诗句几乎在*古代历史上达到了鼎盛。而李白就是唐朝的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欢迎大家分享。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大诗人,他的'诗显示出很高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唐代另一诗家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狂客,李白好友贺知章也,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今年是他诞生一千三百周年。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郡护府,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他即出生于此。五岁时,随父内迁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故别号青莲居士。李白青少年时即显才华,吟诗作赋,广览博学。“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少年时就气盛志壮,他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
二十五岁时,李白离川,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漫游各地,后来寓居安陆。后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交游颇广,长江上下,黄河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步游洞庭,醉后三首》)、“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一路留下了许多诗篇。李白性格豪放,广为交游,一年散金三十万。兴致一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豪不吝惜。
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吴筠等荐举,李白被召奉翰林,并受到唐玄宗的特殊礼遇,使他因此名噪天下。然而李白虽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的政治抱负,但不受重用。由于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枚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便动辄得咎,处在“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留别广陵诸公》)的境地。故仅一年余,李白便离开长安,再次远游。“还家守*,孤洁励秋蝉”(《留别广陵诸公》)。居宫一年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认识,“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五十九首》)。此后,李白长期漂泊流浪,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间。结识了杜甫、孟浩然、王昌龄、汪伦等好友、知己,又写下了许多名篇。后因永王李璘事件被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为之不*。行至巫山,遇赦东还,李白悲喜交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发白帝城》)。六十一岁时,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闻讯前往请缨,中途因病返回,次年(762年)卒于安徽当途。
李白狂放不羁,好寻幽访胜,“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的一生订是在漫游和流浪中度过,在长期的漫游生活中,接触了各种生活、人物,领略了各地雄伟、秀丽的自然风光,这对他的豪放性格和浪漫诗风都有重要影响。他的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这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作了淋漓尽致的抒发。他的诗,对人民的疾苦也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对劳动人民的爱。“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表现了冶炼工人的辛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四首》),描写了妻子思念远征丈夫的凄情。李白对安史叛乱予以斥责,并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李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则表达了热爱之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帝地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诗风雄奇豪放,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明方孝儒诗云:“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身不死,声名留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云烟飞。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淡天日月薄。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唯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上谁得窥其作。”这是后人对李白的颂赞。
李白为后人留下了一千余首诗,结为《李太白集》,其中的《古风》、《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很有气势,《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也都是为后人传诵的名篇,《登金陵凤凰台》则更为千古绝唱。
我国于1983年8月10日发行了《*古代文学家》(第一组)邮票,其中第一枚介绍了李白,邮票画面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意境:李白潇洒地站在江边,送友远行,伫望天际渐逝的帆影,感情仍顺江流追随友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穷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拓展: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待考证),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李白的墓在今安徽当涂,在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虽然90年代以后大多数学者认同李白出生地在四川江油,但是关于李白确切的出生地还是存在争议,大致学者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地方:分别是四川绵阳江油、陇西成纪、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
文/姜卫华
李白,字太白,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官是太尉高力士,两人皆是爱财之辈,如果不送礼,即使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会录取。
李白偏偏不信这个邪,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交了考卷。杨国忠一看到李白的名字,就提笔就批道:“这样的书生,只好与我磨墨。”高力士说:“磨墨算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便将李白逐出考场。
一年后的一天,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杨国忠朗读,杨国忠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能看得懂。
唐玄宗勃然大怒:“枉有你们这班文武,竟无一个饱学之士,为我分忧。限三日之内,若无人认得,文武官员一概免官问罪。”
无奈之下,有人推荐了李白,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说:“番国要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玄宗一听,急忙问文武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玄宗目光扫向李白,李白会意,自信地说:“这有何难,明日我回答番使,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便拜李白为翰林学士,赐宴宫中。
第二天,唐玄宗宣李白上殿,李白见杨国忠、高力士站在两班文武之首,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甲班,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由此可见,李白还是真得很任性!
唐玄宗心急如焚,顾不了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伺候。高力士强忍怒火,双手脱靴捧跪。
李白借机戏弄了杨国忠、高力士之后,就写了一封陈述利害的诏书,番使看了吓得魂飞魄丧,连连叩头谢罪。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正表达了他*生蔑视*的思想。
上元三年,李白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与世长辞,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诗仙”李白,我们是最为熟悉的诗人了,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诵李白的古诗,听老师讲李白的故事,李白与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接着让我们一起看看李白的经典诗词有哪些?浪漫主义诗风永垂千古!
1.《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以上这些李白的古诗不知道你会背几首呢?相信大家以前都学过!快来巩固一下知识点吧!
李白古诗大全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苏轼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确实,读王维的诗,有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弱琴复长啸”、“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在王维之外,还有许多诗人也写下许多“诗中有画”的佳作。
今天要推荐李白的10首诗,首首绝美,诗情画意不逊于王维,一起来读一读吧!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
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唐诗别裁》:太白山水诗亦带仙气。
《夜下征虏亭》
【唐】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乎速写。
李白以极简练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一幅逼真的图画,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首小诗抒写一位美人的幽怨,二十个字,画面感极强。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这样一个很*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
《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构成一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他,被称为“诗仙”,去世一千多年,依然让人念念不忘;
他爱写诗,余光中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他爱交友,点点心意,都在字里行间。
他叫李白。
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不会背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家喻户晓。
诗词君分享李白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经典,字字珠玑,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1、最脍炙人口的思乡诗:《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静夜思》是唐诗中传播最广的诗,应该没有异议,不论南方北方,不论国内国外,只要是中国人,几乎人人都会背这首诗。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全诗似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李白走了千年,思乡却一直延续了千年。《静夜思》里藏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思乡情。
2、最狂放的诗:《将进酒》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是一首狂放的诗,却藏着李白怀才不遇的悲愤。
李白是失落的,但他又马上昂扬,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李白借酒浇销,及时行乐。
他给友人劝酒:人生苦短,圣贤都很寂寞,不如我们饮酒高歌,纵情欢乐。
许多人喜欢吟诵《将进酒》,因为李白将喝酒销愁,写得豪迈自信、酣畅淋漓。许多人都想梦回唐代,亲眼看一看那个豪情万丈的李白。
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可如果都能像李白,失落后马上振作起来,豪迈起来,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3、想象力最夸张浪漫的诗:《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众所周知,李白的想象瑰奇浪漫,这首《望庐山瀑布》就是明证。
李白远望庐山瀑布,说: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瀑布如珠帘垂挂在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瀑布如珠帘“挂”在山前,似乎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真想问李白,从何处想来。
李白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总有人问,读诗有什么用?如果你能学到李白超凡的想象力,那么,对于学*有益无害。
4、最孤独的诗:《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李白立冬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立冬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冬夜舟中作》
宋代: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立冬后风雨》
宋代:刘敞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分。
《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宋代: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立冬后述情》
宋代: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
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立冬后作》
宋代: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
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
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
《烟雨馆立冬前一日》
宋代:葛绍体
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立冬道中》
宋代:高登
黄茅时节瘴烟深,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立冬日赠张直夫》
宋代:吕本中
参差寒叶树,林鸟独依栖。
发变心同素,年迟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
尚忆鲁儒*,南楼携手齐。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李白的古诗仙境 诗仙李白的古诗特点 诗仙的古诗作者李白 描写诗仙李白的词语 游仙境的古诗 咏仙境的古诗 关于仙境的古诗 雨迷仙境的古诗 仙境的诗句 仙境诗句 仙境的古诗大全 描写仙境的古诗 古诗画中的仙境 描述仙境的古诗 仙境说说 古诗里仙境的别称 仙境的古诗文 李白古诗的意境 仙气十足的李白古诗 写蓬莱仙境的古诗 古诗游仙境的诗歌 陶渊明的仙境古诗 游漫黄山仙境的古诗 描述仙境的古诗句 如临仙境的诗词 李白的古诗意境 写人间仙境的古诗 仙境飘渺之意的古诗 描写瑶琳仙境的古诗 仙境的四字古诗词
李白写的古诗 李白古诗大全 李白经典古诗 李白的送别古诗 李白古诗集锦 李白立冬的古诗 李白古诗 李白的古诗大全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诗仙李白为何成了吉国的文化交流大使? 诗仙李白戏弄太师太尉有点任性 “诗仙”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古诗有哪些大全(李白的古诗分享) 诗仙是谁哪位诗人(诗仙李白简介) 李白古诗四句大全(精选李白古诗) 李白古诗大全(李白古诗大全分享) 诗仙李白的古诗有哪些(李白最经典的8首诗) 李白的古诗 李白的古诗大全(李白10首古诗大全分享) 李白古诗大全 李白的古诗有哪些 李白的古诗大全 李白写的古诗 何来诗仙李太白上一句 诗仙李白的影响力:李白的诗歌为何经久不衰? 诗仙李白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浪漫主义诗风永垂千古! 诗仙李白古诗鉴赏 秋天的古诗李白 李白立冬的古诗 关于李白的古诗
生活艰难的古诗现代 十个字的标题古诗 形容树林清幽的古诗 万相*的古诗 关于红色的古诗28字 描写勇气的古诗常见的 放风筝古诗的作者 写麦子成熟的古诗 有没有纯叙事的古诗 蒌蒿的古诗词 叶绍翁的古古诗还 有了古诗使我们现在的时代 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盘子画 带有若依两个字的古诗词 受字结尾的七言古诗 文明礼仪编的古诗 比春望更早一点描写春天的古诗 学*使人增长见识的古诗 中药难入口的古诗 带雪的古诗的配音 41古诗《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描写早上的经典古诗词 带霞字的优美古诗 道别的描写传统节的古诗 点拣的古诗 形容情伤孤独寂寞的古诗词 题目带邮字的古诗大全 一到五下的古诗 第三个字是八的古诗 关于52岁的古诗 远潺缓是哪首古诗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