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关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运用典故诗句

  • 古诗文
  • 运用典故诗句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运用典故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5.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6. 亲射虎,看孙郎。

      7. 西北望,射天狼。

      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9.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0.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1.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2.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13.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6.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17.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8.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9.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23.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2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

      2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1、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5、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5、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我欲与君相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哀叹声声痛饮中,酒醉醒来愁未醒,红颜知己去何处,忆当初,伤流景,往事悠悠记心中。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0、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阅读全文]...
  • 运用典故的诗句有哪些(含有典故的名句鉴赏)

  • “典故”原本是汉代的官名

    掌管旧制、旧例等礼乐制度

    现在也指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传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典故”繁多而璀璨

    比如梦蝶、抱柱、红豆,东篱……

    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感受,典故之美。

    借指迷惑的虚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战国时,思想家庄子提出的哲学命题:“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用来形容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东晋·陶潜《归去来辞》

    西汉末,王莽篡位,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位才学颇高的隐士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比喻晚年或者日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传说中,日出于扶桑,落于桑榆之巅,所以古人常常用扶桑来表示一件事情的开始,而用桑榆来比喻事情的结束和末尾。

    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唐·李白《长干行》

    相传古代一个叫尾生的男孩和别人相约在桥下见面。等了很久也不见同伴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最后抱住桥柱淹死在水中。

    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体现一种淡泊之情。

    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红豆是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唐王维《相思》诗中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此后,红豆便成了相思的象征了。

    常表哀伤不舍的意象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枝。”唐·刘禹锡《泰娘歌》

    传说帝舜南巡苍梧而死,他的两个妃子在湘水上望苍梧山哭泣,眼泪洒在竹子上,从此竹上有了斑点,后来,人们就把这些竹子称作“湘妃竹”,也叫“*”。

    比喻隐居避世的生活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赞美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形容恩爱夫妻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传说中比翼鸟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还有一种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叫做连理枝,同生同死,不可分离。

    比喻离家的时间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才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熟悉的人都已经不在世了,原来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很久。

    12、长城

    是华夏统一、国家境遇的象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南宋将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后来也用来赞美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指读书人、有才干的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青色的衣领,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引申为贤士。

    借指“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东汉·曹操《短歌行》

[阅读全文]...
  • 运用典故诗句

  • 运用典故诗句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运用典故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5.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6. 亲射虎,看孙郎。

      7. 西北望,射天狼。

      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9.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0.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1.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2.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13.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6.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17.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8.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9.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23.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2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

      2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1、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5、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5、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我欲与君相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哀叹声声痛饮中,酒醉醒来愁未醒,红颜知己去何处,忆当初,伤流景,往事悠悠记心中。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0、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阅读全文]...
  • 《竹石》古诗全文

  • 《竹石》古诗全文

      《竹石》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竹石》古诗全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解释: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砺、磨难、困难”

      击:打击。

      坚劲:坚”是“坚强不屈、坚韧不拔”。坚劲:坚定强劲。 “劲” 读作“jìng

      任:任凭。

      尔:你。

      古诗大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古诗赏析: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诗里的竹子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根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 历史
  •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更是多用典故,隐喻,辛弃疾有时候甚至一首诗中多个典故,不清楚这些典故的来历,还真不好把握整首诗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

      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

      自谦说法。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阅读全文]...
  • 刚愎自用典故

  • 语文
  • 刚愎自用典故

      刚愎自用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刚愎自用典故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释义]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正音]愎;不能读作“fù”。

      [辨形]愎;不能写作“复”。

      [*义]我行我素

      [反义]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用法]含贬义。形容人任性;自以为是。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联合式。

      [辨析]~和“我行我素”;都有“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己做自己的”意思。但~含贬义;偏重在“顽固任性;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偏重在“照*常的一套去做。”

      [例句]:老王这个人太~;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阅读全文]...
  • 游子吟古诗全文

  • 阅读
  • 游子吟古诗全文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子吟古诗全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游子吟

      诗人: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①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

      ②意恐:担心。

      ③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④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⑤归:回来,回家。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晚才会回来。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后世影响】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又有两位诗人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对后人的影响。

      1992年9月香港举办了一项活动——“我最爱的十首唐诗”,评选结果按得票多少为序,最后在众多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这首诗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学生优秀读物。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隐居嵩山。*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拓展阅读:游子吟改写作文

      呼呼!屋外寒风凛冽,动物们都躲了起来,生怕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几个穿着大衣的人匆匆走过,我即将要去远游,一想到可能几年不能回到这充满温暖的温馨小屋,就不禁感到一阵凄凉。啊,我的母亲,我一定会想念你,时常给您回信的!我的母亲似乎也很伤感,她正在为我赶制衣裳。蜡烛忽明忽暗,她时不时地要低头仔细端详一阵,生怕哪里针脚不细密,会让我着凉。她缝了一针又一针,原本一团团细细的线,在母亲的手里慢慢变成了布,然后裁剪成领子、袖子……在她手里的几根竹针飞快地来回穿梭,看不清是怎么回事,一团线又成了厚实的衣布……

      第二天,要出发了,母亲还在织,她尽量使衣服上的线密一些,再密些,似乎把对儿子所有的思念,和对儿子的爱全部倾注在这一针一线之中。我懂母亲为什么这么认真,她是担心我在外面工作,迟迟回不了家。如果不织厚一点,怎能经受得住风吹雨淋日晒呢?母亲这饱含深情的一举一动温暖了我的心,啊!母亲!

      衣服织好了,我穿着这件用母亲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和全部爱编织而成的衣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迎风招展的、翠绿的小草,可这一点点绿怎能报答春天那无价、无私的阳光的恩情呢?我低下了头,回想起母亲对我的一件件事,让我深受感动。小草虽然报答不了阳光对他的养育之恩,但却能用自己的绿色来感谢阳光,我也要一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行动来回报母亲那神圣充满阳光的母爱!

      《游子吟》读后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描写了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为他缝衣裳的情景:慈祥而细心的母亲,手中拿着一根细细的线,在仔细地为儿子缝衣服。母亲那一根充满着爱的线缝得又密又牢,就是担心儿子不能回归。读了这首诗令我感触颇深,母亲对儿子的这种爱就象太阳关爱小草一样深情而无私,儿子又该怎样报答对母亲的这份浓浓的爱呢?

      如今,时代变了,可是慈母们爱儿女的心,永远不会改变。“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歌词。社会上,慈母比比皆是。报纸上,曾报道过几位慈母的伟大事迹。某地发生大地震,一对母子被困。几天后,他们被救了上来,母亲奄奄一息,而孩子毫发无损。原来,母亲割破了自己的手腕,把血给孩子喝;母亲带着孩子去旅游,结果缆车在半空中掉下,母亲把孩子架在肩膀上,自己被摔死,而孩子却安然无恙……。

      母亲伟大的爱,子女应当报效。母亲在你快乐时,会与你共享喜悦;在你难过时,为你分担忧愁,在你成功时,鼓励你更进一步;在你失败时,母亲会激励你不怕挫折。如此无私的爱,子女是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

      即使如此,有些子女却不能很好地珍惜,也不报答。有一位单亲家庭,她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希望他能成材,而他却整天上网打游戏,不好好念书,母亲教育他,他就和母亲还嘴,有时还动手打母亲,这不是太不孝了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游子吟”吗?真该让他们读读。

      读了这首诗,我想起了自己母亲对我的关怀。我生病了,她陪我打针,喂我吃药,夜晚常常不离我左右;我挑食,她就千方百计地为我做好吃的;陪我练琴,指导我学*……这种种关爱,聚成了伟大的母亲。

      现在,我只是一个小学生,无法报答妈妈。等我长大了,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的妈妈,让她歇歇,享享清福。

      读了《游子吟》,我再一次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也再一次让我坚定了报答妈妈的决心。

[阅读全文]...
  • 古诗江南春全文

  • 文学
  • 古诗江南春全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江南春全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意思一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意思二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

      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同时杜牧还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赞誉江阴美景:

      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阅读全文]...
  • 关于乡愁的古诗全文

  • 乡愁,文学
  • 关于乡愁的古诗全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乡愁的古诗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乡愁》,早已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喜爱。鸿渐实在没有必要在此画蛇添足地评论一番。

      但如今十几年后再读此诗,心中实在是有诸多感悟,百般复杂的滋味,想要在此倾诉。

      如今的海峡*,虽然还没有实现全面的三通,但也不复余先生笔下那种一水隔天涯的凄惨情况。几十万台商早在大陆生根发芽,而大陆游客到台旅游也已经逐步实现。时代的确在进步,那种老死也不相往来(实为不能)而产生的乡愁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不复存在了。

      但是,海峡的距离,在*人民的心中,似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拉*。大陆依然是大陆,台湾依然是台湾。

      文化上的乡愁,却愈来愈浓烈了。这种乡愁,方向却恰恰相反。

      这种乡愁,是(被异化的)大陆对台湾(华夏正统)的'一种“乡愁”。

      作为一个大陆人,看着同是华夏族的对岸,这二十多年来,在民主*的光辉道路上,从蹒跚学步到茁壮成长与成熟,心中哪能不感慨万千。

      叹息的是,我们自己,貌似还要在某条道路上“一百年不动摇地走下去”,而不管是不是一条死路。同是华夏子孙,差别怎就这么大呢?

      “要感受唐文化,去日本奈良;要感受明文化,去韩国首尔(汉城);要感受鞑靼文化,那就去北京吧”。似乎某个日本作家如此说过。鸿渐闻之,唯苦笑尔。

      *来听闻崇年老贼在江南签名售书时,被某壮士痛击。心中不仅大感痛快!

      华夏虽然在历史上两三次被彻底灭国,导致民族心理遗传基因因异族的血腥统治而产生变异,导致奴性深重而血性稀少。但2008年几位壮士的绝地反击,证明了华夏民族的血管中流淌的血性还没有完全灭绝。这让人看到了希望。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历史,并非永远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沉痛的,包袱是沉重的,欺骗与谎言也无处不在。

      但火种既已经被保留,那就有希望。

      天佑中华!

      拓展:

      幽幽,何时归。

      悠悠,心影碎。

      一地幽兰,数不尽的惋惜。极目远眺,数不尽的哀伤。

      安能故地重游呢?离你太远了,故乡!又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感叹呢?

      小时候,我们依偎在母亲怀里,倾听着母亲清脆的歌声,甜甜的入睡,时时刻刻感受着母爱,在这种伟大的情感面前,我们悄悄地成长。

      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离开了缤纷的童年,独自在外闯荡。也许就是这种经历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余光中,还有他那流传最广、最为宛然动人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年少离家的他,时刻怀念着故乡,想念着母亲,那种积累在心底的思念,都倾注在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上。小小方寸,连着两颗彼此牵挂的心,这种思念,只有等到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年龄,才会源源不断地倾泻出来。《乡愁》可以窥见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对母亲,他心中好像总是觉得亏欠什么,是亏欠了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乡愁,思念母亲。

      成年了,结了婚,多了一份缠绵,多了一份期盼,与妻子的聚少离多,乡愁变成了一张“窄窄的船票”,而这窄窄的船票,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怅然,又有痴痴等待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绵绵思恋,也是这种淡淡的哀愁,体现出了他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乡愁,思念妻子。

      不惑之年,他的人生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退出了他的世界——慈母故去。坟莹上衰草累累,满野空旷。那一份怀念,那一份伤感,那一份无法倾诉的无奈,都撒作这一抔黄土,都化作这一方坟墓,生死两茫茫。如今,剩下的是他斑斓若星河的泪水。或许,他面对他母亲的那方矮矮的坟墓时,只有低头,因为,他亏欠了她太多。乡愁,思念离去的母亲。

      而今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虽然这一切都是历史所造成的,但他仍在盼望,盼望着台湾能与大陆统一。因为,他觉得,台湾就像大陆的孩子,分离了太久,想要回归母亲的怀抱了,不要像他一样,知道珍惜的时候,母亲已经驾鹤西去了,等到母亲主动拒绝的时候,才知道后悔,却已无处寻觅。乡愁,思念祖国。

[阅读全文]...
  • 成语故事画蛇添足故事全文(画蛇添足出处及典故)

  • 故事
  • 【解释】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故事】

    楚国有一户人家,当时正是祭祀结束,还剩有一壶酒。于是主人家便想把这壶酒给那些来帮忙做事的人喝,可当时来的人很多,把这壶酒分给所有人就显得有点儿太少,还不如把这壶酒给一个人喝,让他喝得尽兴。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个人在地上画蛇,谁画的最快且好,就让他一个人来喝这壶酒。在场的人都觉得这个办法方便可行,纷纷找起工具,开始在地上画蛇。

    有个人,画蛇画得特别快,没过一会儿就画好了,并且像模像样,但是他画好后,瞅了瞅其他人,都还在低着头画呢,心想:这群人画得真慢呀,让我给他们展示展示。他左手拿起那个酒壶,右手拿着树枝,给蛇画起脚来,嘴上还说着:“你们这么慢,我还能再给蛇加上几只脚呢。”

    他刚画一半时,旁边有个人也把蛇画好了。那个人看了一下他,发现他居然在给蛇画脚,于是就把酒壶抢走了,说:“你为什么要给蛇画上脚呢?那还是蛇吗?所以第一个画完的应该是我,你画的那根本就不是蛇!”

    那个人说完后,一口气就把酒喝光了。

    【造句】很多大师在画画的时候讲究干净简洁,绝不会做画蛇添足的事。

    世纪恒通在线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枝。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句子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语录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说说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名言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诗词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祝福

运用了典故的古诗全文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诗文的发音 原上草的古诗 赠猫的古诗和诗意 关于赠花的古诗词 长开头的七言古诗词 关于中国桥的古诗 古诗对酒的作者是谁 关于占字的古诗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古诗 新昌唐诗之路的古诗 描写带染的古诗 有关夏天的古诗词五言 儒将的古诗 于谦有关的古诗 报恩寺上方的古诗 竹古古诗的拼音 写花名的古诗词 形容黄沙满天的古诗 超过八百字的古诗词 春眠不觉晓的趣味古诗 古诗词中的一朵 梅花古诗的简单教案 带枚字的古诗大全 带冬晓的古诗 咏鹅是不是夏季的古诗 孟浩然写的古诗出名 古诗里的新疆 赞美老珠子的古诗 形容山城重庆的古诗 古诗化虚为实的例子 青松的古诗大雪压青松粉笔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