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关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的练*精选

  • 初三,数学,初中
  •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的练*精选

      练*包括两种练*:学生学*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题练*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数学题目大全的练*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1、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答案:

      9.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的.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因式分解同步练*(填空题)

      同学们对因式分解的内容还熟悉吧,下面需要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练*。

      2、因式分解同步练*(填空题)

      填空题

      5.已知9x2—6xy+k是完全*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6.9a2+(________)+25b2=(3a—5b)2

      7.—4x2+4xy+(_______)=—(_______).

      8.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

      5.y2 6.—30ab 7.—y2;2x—y 8.—2或—1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的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因式分解同步练*(选择题)

      同学们认真学*,下面是老师提供的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学*哦。

      3、因式分解同步练*(选择题)

      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方式,则m的值是( )

      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

      A.1+4x2=(1+2x)2 B.6a—9—a2=—(a—3)2

      C.1+4m—4m2=(1—2m)2 D.x2+xy+y2=(x+y)2

      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2

      答案:

      1.C 2.D 3.B 4.D

[阅读全文]...
  • 初三数学题目练*

  • 初三,数学,初中
  • 初三数学题目练*

      初三数学题必须多练多巩固,要善于收集练*题,在理解知识和思路的基础上练*和识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初三数学题目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式分解同步练*(解答题)

      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知识学*,下面的题目需要同学们认真完成哦。

      因式分解同步练*(解答题)

      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答案:

      9.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的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A.(2,1)B.(2,—1)C.(2,4)D.(—1,—2)

      2.抛物线y=3(x—1)22的顶点坐标是()

      A.(—1,—2)B.(—1,2)C.(1,2)D.(1,—2)

      3.点A、B、C在⊙O上,若∠C=35°,则的度数为()

      A.70°B.55°C.60°D.35°

      4.在直角△ABC中,∠C=90°,若AB=5,AC=4,则tan∠B=()

      (A)35(B)45(C)34(D)43

      5.在⊙O中,AB是弦,OC⊥AB于C,若AB=16,OC=6,则⊙O的半径OA等于()

      A.16B.12C.10D.8

      6.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时,看到黄灯的概率是()

      A、B、C、D、

      7.在△ABC中,∠C=900,D是AC上一点,DE⊥AB于点E,

      若AC=8,BC=6,DE=3,则AD的长为()

      A.3B.4C.5D.6

      8.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9.四个阴影三角形中,面积相等的是()

      10.函数y1=x(x≥0),y2=4x(x>0)的图象所示,下列四个结论:

      ①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2,2);②当x>2时,y1>y2;③当0﹤x﹤2时,y1>y2;④直线x=1分别与两函数图象交于B、C两点,则线段BC的长为3;

      则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扇形半径为30,圆心角为120°,用它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底面半径为。

      12.D是△ABC中边AB上一点;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CD∽△ABC。

      13.△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sin∠ABC等于。

      14.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轴于点,的面积为3,则。

      15.点P的坐标为(3,0),⊙P的半径为5,且⊙P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D,则D的坐标是。

      16.直线l1⊥x轴于点(1,0),直线l2⊥x轴于点(2,0),直线l3⊥x轴于点(3,0)…直线ln⊥x轴于点(n,0);函数y=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n分别交于点A1,A2,A3,…An,函数y=2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n分别交于点B1,B2,B3,…Bn.如果△OA1B1的面积记为S1,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记作S2,四边形A2A3B3B2的面积记作S3,…四边形An﹣1An*n﹣1的面积记作Sn,那么S2012=。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66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

      17.(本题6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已知,求的值.

      18.(本题6分),AB和CD是同一地面上的两座相距36米的楼房,

      在楼AB的楼顶A点测得楼CD的`楼顶C的仰角为45°,楼底D的俯角

      为30°;求楼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19.(本题6分)李明和张强两位同学为得到一张星期六观看足球比赛的入场券,设计了一种游戏方案: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上数字1、2、3后,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从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后放回袋子;混合均匀后,再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若两次取出的小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张强得到入场券;否则,李明得到入场券.

      (1)请你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分析这个游戏方案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阅读全文]...
  • 趣味数学题目及答案

  • 数学,趣味,教育
  • 趣味数学题目及答案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趣味数学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壶装满后倒进6升壶里,

      在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还剩4升水

      将6升壶里的水全部倒掉,将5升壶里剩下的4升水倒进6升壶里,此时6升壶里只有4升水

      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里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答案:先称3只,再拿下一只,称量后算差。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答案:25根

      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一只挂钟,每小时慢5分钟,标准时间中午12点时,把钟与标准时间对准。现在是标准时间下午5点30分,问,再经过多长时间,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

      分析:

      1、这钟每小时慢5分钟,也就是当标准钟走60分时,这挂钟只能走60—5=55(分),即速度是标准钟速度的=

      2、因每小时慢5分,标准钟从中午12点走到下午5点30分时,此挂钟共慢了5×(17—12)=27(分),也就是此挂钟要差27分才到5点30分。

      3、此挂钟走到5点30分,按标准时间还要走27分,因它的速度是标准时钟速度的,实际走完这27分所要时间应是27÷。

      解: 5×(17—12) =27 (分) 27÷=30(分)

      答:再经过30分钟,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

[阅读全文]...
  • 牛吃草数学题

  • 教育,数学
  • 牛吃草数学题

      牛顿问题又称牛吃草问题或消长问题,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吃草数学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含义】 “牛吃草”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这个因素。

      【数量关系】 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例1 一块草地,10头牛20天可以把草吃完,15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问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解:草是均匀生长的,所以,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求“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就是说5 天内的草总量要5 天吃完的话,得有多少头牛? 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按以下步骤解答:

      (1)求草每天的生长量

      因为,一方面20天内的草总量就是10头牛20天所吃的草,即(1×10×20);

      另一方面,20天内的草总量又等于原有草量加上20天内的生长量,

      所以1×10×20=原有草量+20天内生长量,

      同理1×15×10=原有草量+10天内生长量

      由此可知 (20-10)天内草的生长量为 1×10×20-1×15×10=50,

      因此,草每天的生长量为 50÷(20-10)=5;

      (2)求原有草量

      原有草量=10天内总草量-10内生长量=1×15×10-5×10=100;

      (3)求5 天内草总量

      5 天内草总量=原有草量+5天内生长量=100+5×5=125;

      (4)求多少头牛5 天吃完草

      因为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所以每头牛5天吃草量为5。因此5天吃完草需要牛的头数 125÷5=25(头)

      答:需要5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例2 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如果有12个人淘水,3小时可以淘完;如果只有5人淘水,要10小时才能淘完。求17人几小时可以淘完?

      解 这是一道变相的“牛吃草”问题。与上题不同的是,最后一问给出了人数(相当于“牛数”),求时间。设每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按以下步骤计算:

      (1)求每小时进水量

      因为,3小时内的总水量=1×12×3=原有水量+3小时进水量,

      10小时内的总水量=1×5×10=原有水量+10小时进水量

      所以,(10-3)小时内的`进水量为 1×5×10-1×12×3=14,

      因此,每小时的进水量为 14÷(10-3)=2;

      (2)求淘水前原有水量

      原有水量=1×12×3-3小时进水量=36-2×3=30;

      (3)求17人几小时淘完

      17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7,因为每小时漏进水为2,所以实际上船中每小时减少的水量为(17-2),所以17人淘完水的时间是 30÷(17-2)=2(小时)

      答:17人2小时可以淘完水。

      例3一块草地,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分析 由于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每天的吃草量,故60只羊每天的吃草量和15头牛每天吃草量相等,80只羊每天吃草量与20头牛每天吃草量相等。

      解:60只羊每天吃草量相当多少头牛每天的吃草量?

      60÷4=15(头)。

      草地原有草量与20天新生长草量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16×20=320(头)。

      80只羊12天的吃草量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80÷4)×12=240(头)。

      每天新生长的草够多少头牛吃一天?

      (320-240)÷(20-12)=10(头)。

      原有草量够多少头牛吃一天?

      320-(20×10)=120(头)。

      原有草量可供10头牛与60只羊吃几天?

      120÷(60÷4+10-10)=8(天)。

      答:这块草场可供10头牛和60只羊吃8天。

      例4 一水库原有存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解:水库原有的水与20天流入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20×5=100(台)。

      水库原有的水与15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6×15=90(台)。

[阅读全文]...
  • 初中数学题目精选之因式分解同步练*题及答案

  • 教育,数学
  • 初中数学题目精选之因式分解同步练*题及答案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题目精选之因式分解同步练*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式分解同步练*(解答题)

      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答案:

      9、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的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因式分解同步练*(填空题)

      同学们对因式分解的内容还熟悉吧,下面需要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练*。

      因式分解同步练*(填空题)

      填空题

      5、已知9x2-6xy+k是完全*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6、9a2+(________)+25b2=(3a-5b)2

      7、-4x2+4xy+(_______)=-(_______)、

      8、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

      5、y2 6、-30ab 7、-y2;2x-y 8、-2或-1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的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因式分解同步练*(选择题)

      同学们认真学*,下面是老师提供的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题目学*哦。

      因式分解同步练*(选择题)

      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方式,则m的值是( )

      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

      A、1+4x2=(1+2x)2 B、6a-9-a2=-(a-3)2

      C、1+4m-4m2=(1-2m)2 D、x2+xy+y2=(x+y)2

      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2

      答案:

      1、C 2、D 3、B 4、D

      以上对因式分解同步练*(选择题)的知识练*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考试哦。

[阅读全文]...
  •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目

  • 数学,趣味,教育
  •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目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

      ☆☆☆☆

      第一行给第二行()个,他们就同样多。

      2.先找规律涂一涂。

      再数一数有()个,有()个

      3.小明和小红有同样多的苹果,小明吃了2个,小红吃了3个,()剩下的多。

      4.小朋友放学排队,丁丁前面有3人,后面有5人,这一队有___人

      5.请把1、2、3、4、5五个数填入图中,使横行、竖行相加的结果一样。

      小熊的胜利

      经过上次的数学比赛后,小熊觉得自己的算题能力很差,他到处拜师学艺,进步很快,这回他觉得学到了真本领,他决定找小狗再比试一番。小狗在上次的数学比赛中获胜后,变得非常骄傲,认为自己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渊博,他每天翘着狗尾巴到处炫耀,陶醉在上次的胜利中。

      小熊见了小狗,对他说:“上次比赛你赢了,今天咱们再比试一次吧!”

      小狗不屑地说:“小笨熊,你还不服气!这次你还会输的,凭我聪明的狗脑子,怎么会输给你呢?”

      于是,他们请来了知识渊博的考拉先生继续当裁判。考拉很认真地说:“比赛开始,第一题:四个人年龄之和是96岁,最小的年龄是12岁,他和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的年龄之和大10岁,最大的人年龄是多少?”

      话音刚落,小狗举起了他的小手,回答说:“最大最小的年龄之和为(96+10)÷2=53(岁),最大年龄为53-12=41(岁)。”小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考拉先生肯定地说:“回答正确,现在比分1:0,小狗领先。”

      “第二题: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360,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以后,四个数相等。甲、乙、丙、丁各是多少?”

      这次小狗还没有反应过来,小熊就抢先回答:“以丙数为一倍量计算,甲加上2以后是丙的2倍,乙减去2以后是丙的2倍,丁是丙的4倍,倍数之和是1+2+2+4=9,对应的总数之和是360+2-2=360,丙数是360÷9=40,甲数是40×2-2=78,乙数是40×2+2=82,丁数是40×4=160。”

      考拉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小熊说:“回答正确,现在比分为1:1*局。”

      决胜局就要开始了,小狗和小熊都有点紧张,都希望能战胜对手。考拉继续说:“第三题: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有着三种动物21只,共140条腿和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多少只?”

      第三题出来后,小狗和小熊都低头沉思,看来这道题把他们难住了。过了一会儿又是小熊举起了手,小狗吃惊地看着小熊,心想:这么难的题小熊一定不会做对的,小熊不慌不忙地说着解题思路:“假设三种动物都是6条腿,腿的总数就是21×6=126,那么蜘蛛的只数为(140-126)÷(8-6)=7(只);蝴蝶和蝉共有(21-7)=14(只),把蝴蝶的翅膀按1对来算,那么翅膀的对数共有14×1=14(对),蝴蝶的只数为(23-14)÷(2-1)=9(只),蝉的只数为21-7-9=5(只)。”

      考拉:“回答完全正确,2:1,小熊胜利。”

      小熊开心地跳了起来,对着小狗做了一个鬼脸,像是在对小狗说:怎么样?我的勤学苦练没有白费吧!小狗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这次失败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聪明是不行的,只有勤奋学*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1.计算容积。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毕业于名牌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因为他是学校的佼佼者,所以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惯就给他出了一道求容积的题,老者只是拿了一个灯泡,让他计算出灯泡的容积是多少。傲慢的学生拿着尺子算了好长时间,记了好多数据,也没有算出来,只是列出了一个复杂的算式来。而老者只是把灯泡中注满了水,然后用量筒量出了水的体积,很简单就算出了灯泡的容积。

      现在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只啤酒瓶子,而且这只啤酒瓶子的下面2/3是规则的圆柱体,只有上面1/3不是规则的圆锥体。以上面的事例做参考,你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容积呢?

      2.猪、牛、羊的单价各是多少?

      现有2头猪、3头牛和4只羊,它们各自的总价都不满1000元钱。如果将2头猪与1头牛放在一起,或者将3头牛与1只羊放在一起,或者将4只羊与1匹马放在一起,那么它们各自的总价都正好是1000元钱了。那么猪、牛、羊的单价各是多少元钱?

      3.付费。

      某人租了一辆车从城市A出发,去城市B,在途中的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两个熟人,于是三人同行。三人在城市乙呆了一天准备回城市甲,但是他的朋友甲决定在他们相遇的那个小镇下车,朋友乙决定跟他回城市A,他们用AA制的方式各付费用。从城市A到城市B往返需要40块钱,而他们相遇的小镇恰是AB两城的中点。三个人应怎么付钱呢?

      4.种玉米。

      从前有一个地主,他雇了两个人给他种玉米。两人中一人擅长耕地,但不擅长种玉米,另一人恰相反,擅长种玉米,但不擅长耕地。地主让他们种20亩地的玉米,让他俩各包一半,于是工人甲从北边开始耕地,工人乙从南边开始耕地。甲耕一亩地需要40分钟,乙却得用80分钟,但乙的种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种完玉米后地主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了他们20两银子。问,俩人如何分这20两银子才算公*?

      5.找零钱。

      有一个香港人旅游来到泰国,在一家商店看上了一家相机,这种相机在香港皮套和相机一共值3000港币,可这家店主故意要410美元,而且他不要泰国铢,只要美元,更不要港币。现在相机的价钱比皮套贵400美元,剩下的就是皮套的钱。这个香港人现在掏出100美元,请问他能够买回这个皮套能吗?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答案:

      1.先把啤酒瓶底的直径测量出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瓶底的面积。再在瓶中注入约一半的水,测出水的高度,做好记录;盖好瓶口后,把瓶子倒过来测量出瓶底到水面的高度,做记录。将两个做好的记录相加再乘以瓶底的面积便可知啤酒瓶的容积了。

      2.360,280,160。

      3.由于三人相遇的小镇恰是两城市的中点,所以可以将旅游的这个人的旅程分为四段,朋友甲只走了两段,朋友乙走了三段,此人则走了全程,往返两城需要40元,三人走的总路程是9段,总费用均分到每段路程上,得一段费用是40/9元,进而得甲的费用是8.9元,乙的费用是13.3元,此人的费用就是17.8元。

      4.很多人看到此题都会立刻下笔运算,但仔细审题你会发现地主是让他俩各包一半,当然工作量就是一人一半,工钱是与工作量有关的,这与他们的工作速度并无关系,工钱自然均分,所以一人10两银子。

      5.很多人看到此题都会认为皮套10美元,相机400美元,这样看来相机确实比皮套贵400美元,但仔细看题会发现并非如此。假设皮套x元,则相机应该是400+x元,可得x+400+x=410,计算可得皮套为5美元,而非10美元,如果误算的话就会多出5美元。100美元就应找95美元。

      请你数方格

      解答:直接数布告牌后的人数看不到,由于人数有15人,可以间接地数,图中可以看到布告牌左边3人,布告牌右边4人,直接看到数出7人,所以布告牌后的人数为15-7=8人。

      数积木(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数积木

      解答:可由上向下分层去数:

      第一层:4块;

      第二层:4+2=6块;

      第三层3*3=9块;

      所以总共有木块:4+6+9=19块

      数积木(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阅读全文]...
  •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集锦

  • 趣味,教育,数学
  •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集锦(通用7篇)

      练*就是用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通过多方面的强化,恰当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和技巧。题,既包括书面文字,又包括口述和动手操作的实验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趣味数学题及答案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

      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数学趣味故事

      消防一天,数学家觉得自己已受够了数学,于是他跑到消防队去宣布他想当消防员。消防队长说:"您看上去不错,可是我得先给您一个测试。"消防队长带数学家到消防队后院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卷软管。消防队长问:"假设货栈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把火浇灭。"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终于答道:"我就把货栈点着。" 消防队长大叫起来:"什么?太可怕了!您为什么要把货栈点着?" 数学家回答:"这样我就把问题化简为一个我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数学家的幽默一名统计学家遇到一位数学家,统计学家调侃数学家说道:你们不是说若X=Y且Y=Z,则X=Z吗!那么想必你若是喜欢一个女孩,那么那个女孩喜欢的男生你也会喜欢罗!?"数学家想了一下反问道:那么你把左手放到一锅一百度的开水中,右手放到一锅零度的冰水里想来也没事吧!因为它们*均不过是五十度而已!"------------------------测谎器爸爸有一个测谎器,他问儿子:"你今天数学成绩如何呢?"儿子答道:"90分。"测谎器响了。儿子又改说:"70分。"测谎器还是响了。

      1.6根相同的火柴最多可以拼成几个等边三角形?

      答案:4个 将其拼成正四面体就行了!

      2.一只半母鸡在一天半里生一个半蛋,六只母鸡在六天里生几个蛋?

      答案:先保持时间不变,从1.5只母鸡在一天半里生1.5个蛋,得到1只母鸡一天半生1个蛋,6只母鸡一天半生6个蛋。再保持母鸡的只数不变,把时间从1.5天增加到6天,扩大为4倍,因而产蛋只数也要乘以4,6个变成24个。所以,6只母鸡,在6天里,一共生24个蛋。

      3.猩猩最讨厌什么线:答案:*行线,因为*行线没有相交(香蕉)

      4.现在给出这样一个定义,1=5,2=55,3=555,4=5555那么5=答案:1=5,那么5=15.***的长宽比例为:

      答案:常识问题 3:26.不使用任何其他变量,交换a,b变量的值?答案: a = a+b b = a-b a= a-b

      7.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答案:5根 没被吹灭的烧完了

      8.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答案:先称3只,再拿下一只,称量后算差。

      9.一个四位数与它的各个位上的数之和是1972,求这个四位数:

      答案:1949 因为是四位数,和是1972 所以这个四位数的千位上一定是1,因为它不能是0,也不能大于1. 所以这个数就是1xxx。 剩下三个数,即使是1972,9+7+2=18,18+1=19.所以百位上的数只能是9,因为是别的数是不可能得出19xx的。然后设 个位为数字x,十位为数字y,x、y都为0~9的整数,则有:1900+10y+x+x+y+10=1972 则有11y+2x=62,x=(62-11y)/2 这样把0~9的数放到y的位置,就发现只能是y=4,x=9。所以就是1949

      10.ABCD乘9=DCBA,A=? B=? C=? D=?

      答案:a=1,b=0,c=8,d=9 1089*9=9801

      11.一只熊,从P点开始,向正南走一里,然后改变方向,向正东走一里,接着,它再向左转,向正北走一里,这是他恰好到达所出发的`P点,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

[阅读全文]...
  • 经典趣味数学题和答案

  • 趣味,经典,教育
  • 经典趣味数学题和答案

      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自然科学。要增加数学学*的趣味性,就要将数学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课本的趣味性内容,以及其它多种方式增加学*的趣味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趣味数学题和答案,欢迎参考。

      经典趣味数学题一年级题目(二)

      1.警察与小偷。

      一个小偷被警查发现,警查就追小偷,小偷就跑,跑着着跑着,前面出现条河,这河宽12米,河在小偷和警查这面有颗树,树高12米,树上叶子都光了,小偷围着个围脖长6米。

      问小偷如何过河?

      2.分桃子。

      幼儿园的老师给三组小孩分桃子,如只分给第一组,则每个孩子可得7个;如只分给第二组,则每个孩子可得8个;如只分给第三组,则每个孩子可得9个。

      3.弹珠有多少?

      天天跟甜甜一块到草地上玩弹珠,天天说:"把你的弹珠给我2个吧,这样我的弹珠就是你的`3倍了。"甜甜对天天说:"还是把你的弹珠给我2个吧,这样我们的弹珠就一样多了。"分析一下,天天跟甜甜原来各有多少个弹珠?

      4.运大米。

      有100石大米,需要用牛车运到米行,米行恰巧找来了100辆牛车,牛车有大小之分,大牛车一次可以运三石,中型的牛车可以运两石,而小牛车却需要用两辆才能运一石。请问如果既要把大米运完又要把100辆车用够,该如何分配牛车?

      5.青蛙跳井。

      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井底有只青蛙总是往井外跳,但是,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觉得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到井外去吗?为什么?

      经典趣味数学题一年级答案(二)

      1.答:把围脖系在树顶上,小偷就吊着围脖荡秋千,围脖和树干成45度角的时候就放手,就会把小偷甩过河了。

      2. 答:老师现在想把这些苹果*均分别三组的孩子,你能告诉她要每个孩子分几个吗?

      设有N个桃子,一组X个孩子,二组Y个孩子,三组Z个孩子,则有N/X=7,N/Y=8,N/Z=9。由上式知道桃子数量是7、8、9的公倍数;然后算出最小公倍数504,分别除以7、8、9,得出小组的数量比:72:63:56;最后用504除以7、8、9的和,得出每个孩子分到的桃是21个。

      3.答:第一步:先假设天天有弹珠x个,甜甜有弹珠y个;

      第二步:由天天的话可以得到x+2=3y;

      第三步:由甜甜的话可以得到x2=y;

      第四步:解两个式子得x=4,y=2即为答案。

      4.答:首先可以设大牛车用x辆,中型牛车y辆,小型牛车z辆,依题意知x+y+z=100,3*x+2*y+z/2=100,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答案。

      5.答:此题易混淆人的做题思路。多数人认为青蛙一次跳3m,两次就可以跳6米,超过了井的深度,两次就可以跳出井。这是出错的。因为题中说"井壁非常光滑",说明青蛙在跳到3米高度时,会因为触到井壁而重新落回井底,所以无论这只青蛙跳多少次,它都跳不到井外去,除非它一次跳的高度超过井的深度。题目解答。

[阅读全文]...
  •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

  • 初中,教育,数学
  •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

      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x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x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这9天中*均每天生产x个

      9x+908=5408

      9x=4500

      x=500

      这9天中*均每天生产500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时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时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均成绩是多少分?

      *均成绩是x分

      40x87.1+42x=85x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均成绩是83分

      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均每箱多少盒?

      *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均每箱80盒

      一只挂钟,每小时慢5分钟,标准时间中午12点时,把钟与标准时间对准。现在是标准时间下午5点30分,问,再经过多长时间,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

      分析:1、这钟每小时慢5分钟,也就是当标准钟走60分时,这挂钟只能走60-5=55(分),即速度是标准钟速度的=

      2、因每小时慢5分,标准钟从中午12点走到下午5点30分时,此挂钟共慢了5×(17-12)=27(分),也就是此挂钟要差27分才到5点30分。

      3、此挂钟走到5点30分,按标准时间还要走27分,因它的速度是标准时钟速度的,实际走完这27分所要时间应是27÷。

      解: 5×(17-12) =27 (分) 27÷=30(分)

      答:再经过30分钟,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

      时钟问题解法与算法公式

      解题关键:时钟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钟面上按“时”分为12大格,按“分”分为60小格。每小时,时针走1大格合5小格,分针走12大格合60小格,时针的转速是分针的,两针速度差是分针的速度的,分针每小时可追及。

      1、二点到三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重合?

      分析:两点钟的时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2,分针在时针后5×2=10(小格)。而分针每分钟可追及1-=(小格),要两针重合,分针必须追上10小格,这样所需要时间应为(10÷)分钟。

      解: (5×2)÷(1-)=10÷=10(分)

[阅读全文]...
  • 唐诗中的数学故事精选

  • 数学,故事
  • 唐诗中的数学故事精选

      阅读欣赏唐诗,常常发现许多含有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它本身来说,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数学网为大家带来数学故事之唐诗中的数学,供大家参考学*。

      (一) 数字的连用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诗得首句写“两人对酌”,对酌者是意气相投的“幽人”,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以至于诗人“我醉欲眠卿且去”,一个随心所欲,恣情纵饮,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挥之欲出。

      (二)数字的搭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两个”写鸟儿在新绿的柳枝上成双成对歌唱,呈现出一派愉悦的景色。“一行”则写出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自然成行,无比优美的飞翔姿态。“千秋”言雪景时间之长。“万里”言船景空间之广,给读者以无穷的联想。这首诗一句一景,一景一个数字,构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意境。诗人真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胸怀广阔,让读者叹为观止。

      (三)数字的对比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凉州词》。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戍边将士艰苦的征战生活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战士的`深切同情。首联的两句诗写黄河向远处延伸直上云天,一座孤城坐落在万仞高山之中,极力渲染西北边地辽阔、萧疏的特点,借景物描写衬托征人戍守边塞凄凉忧怨的心情。千岩迭障中的孤城,用“一”来修饰,和后面的“万”形成强烈对比,愈显出城地的孤危,勾画出一幅荒寒萧索的景象。

      (四)用数字点睛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燕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是齐己的五言律诗《早梅》。齐己曾就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

      改为“一枝”,并称齐己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这首诗的立意在于“早”:一场大雪过后,万物被积雪所盖,唯见一枝坚毅的梅花蓓蕾初放。

      “一”在此表示少,但突出的却是早,而“一枝开”使人联想到“昂首怒放花万朵”,其中蕴含的对梅花顽强生命力的赞颂又自在言外。“一”字妙用,切合了“早梅”的立意,在全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唐诗中运用数字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仅此文一斑,我们便可窥见数字在诗人笔下所产生的审美情趣是多么神奇。

      以上就是数学故事之唐诗中的数学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句子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语录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说说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名言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诗词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祝福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缝隙很小的古诗 爸爸妈妈的爱是古诗 鸟古诗的理解词语 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古诗 意思含混的古诗 古诗改变的笑话 表示热的流汗的古诗词 新课标对背诵古诗词的数目 买卖有关的古诗 形容花打霜的古诗词 对古诗词的理解还不够 从古诗里面取的店名 喜欢画古诗的理由 趣味古诗小品两分钟的 花房姑娘的古诗 三十四个字的古诗词 描写秋日大海的古诗词 形容照镜子的古诗 有关春来的古诗词 形容人顾虑的多的古诗 所见古诗的场景 关于春节的古诗大全喜庆 彬睿的古诗 描写冬季河水的古诗 描写花的古诗少子 形容很有内涵的古诗 冷风冷雪冷心的古诗 比较含蓄的励志古诗文 体现人远大志向的古诗词 欣赏别人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望子成龙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