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短语归纳总结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高考短语归纳总结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高考短语归纳总结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高考短语归纳总结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如今的高考,考的并不是谁的逻辑思维强,也不是谁的基础知识强;而是在考谁能最快、最准做出题来,得更多的分,可见掌握应试教育的技巧是多么的重要。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高考数学大题题型归纳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题题型归纳
一、三角函数或数列
数列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高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非常全面。每年都会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题,而且经常以综合题出现,也就是说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等其他知识点综合起来。
*几年来,关于数列方面的考题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数列基本知识考查,主要包括基本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概念以及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把数列知识和其他知识点相结合,主要包括数列知识和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等其他知识相结合。
(3)应用题中的数列问题,一般是以增长率问题出现。
二、立体几何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三、统计与概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四、解析几何(圆锥曲线)
高考解析几何剖析:
1、很多高考问题都是以*面上的点、直线、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三大类几何元素为基础构成的图形的问题;
2、演绎规则就是代数的演绎规则,或者说就是列方程、解方程的规则。
有了以上两点认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下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解决高考解析几何问题无外乎做两项工作:
(1)几何问题代数化。
(2)用代数规则对代数化后的问题进行处理。
五、函数与导数
导数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是研究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在高中阶段对于导数的学*,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导数的常规问题:
(1)刻画函数(比初等方法精确细微);
(2)同几何中切线联系(导数方法可用于研究*面曲线的切线);
(3)应用问题(初等方法往往技巧性要求较高,而导数方法显得简便)等关于次多项式的导数问题属于较难类型。
2、关于函数特征,最值问题较多,所以有必要专项讨论,导数法求最值要比初等方法快捷简便。
3、导数与解析几何或函数图象的混合问题是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高考(微博)中考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向,应引起注意。
数学高考大题题型有哪些
必做题:
1、三角函数或数列(必修4,必修5)
2、立体几何(必修2)
3、统计与概率(必修3和选修2—3)
4、解析几何(选修2—1)
5、函数与导数(必修1和选修2—2)
选做题:
1、*面几何证明(选修4—1)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
3、不等式(选修4—5)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方比R,mrw*方也需,供求*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六、电场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七、恒定电流
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l比s等电阻。
电流做功UIt,电热I*方Rt。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八、磁场
1、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2、F比Il是场强,φ等BS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仑兹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别忘记。
九、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磁生电,磁通变化是条件。回路闭合有电流,回路断开是电源。
感应电动势大小,磁通变化率知晓。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碍变化是关键。导体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十、交流电
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行面计时是余弦。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为了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政治学科的复*一定要全面,要特别重视必考的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
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技发展;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高考政治知识重点
我国*是人民的*
1.我国*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的基本职能有哪些?(掌握要细致)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和人民生活水*。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
4.公民向*求助的意义?
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也有助于促使*不断改进工作。
5.*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途径和方式
①开设热线电话。
②设立*部门。
③推行电子政务。
④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高考政治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政治是一门实打实需要背诵的学科,高考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加强知识的背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大会和人民*,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6、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其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1、*国家地位、基本要素和基本权利与义务?
(1)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基本要素:*国家由人口、领土、*、*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独立权、*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对于基本权利的掌握需要理解,能够举例识别)
(4)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分类和作用?
(1)分类:*间和非*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等
3、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
(1)性质: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
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和*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5、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冲突。
6、各个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衡。
2、影响和*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
解决途径: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共出五项原则的有利于世界和*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涵:
保障各国享有**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家享有*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4、*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政治上互相尊重、*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对于历史的学*,背诵重要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重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和*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的关系。)
4、如何理解*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社会在列强侵华,*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①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输和瓜分阶段;②列强争夺激烈形成侵华同盟;③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以清*为代理人确立秩序;(2)*统治:清*日益*孤立:①对外投降出卖国家*,沦为洋人走狗;②镇压戊戌变法,出卖义和团,*面目昭然若揭;③玩弄新政花招,结果适得其反;(3)抗争探索:中华民族觉醒;①义和团运动粉碎敌计;②维新派改良爱国、进步、思想启蒙;③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主流。(4)发展:民资初发;①甲午战后列强投资;②清*放宽限制;③维新变法的推动。
15、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在*代化道路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一、简述《*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通过了《和*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上台建立“苏维埃”*(苏俄)。
(3)革命对象不同: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要点归纳
化学的备考是对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和整理,想取得好成绩,还需要多记必考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总结
1、 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 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高考化学知识
1、氯气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a.能跟金属(如Na、Fe、Cu等):2Na + Cl
2 2NaCl 2Fe+3Cl22FeCl3 Cu + Cl2 CuCl2
b.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 将HCl溶于水,就得到盐酸。
c.和水的反应:Cl2 + H2
OHCl+HClO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部分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d.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2OH+Cl2=Cl
—+ClO+H2O)(用于多余氯气的吸收)
“84”消毒液(漂白液) 的有效成分是NaClO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2Ca(OH)2+2Cl2== CaCl2+ Ca(ClO)2+ 2H2O,(此处用石灰乳,而不能用石灰水)
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2HClO2HCl+O2↑ (写两个)
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CO2+H2O== CaCO3↓+2HClO (写一个)
e.与盐溶液反应:Cl2+2NaBr = =2NaCl+Br2 Cl2+2KI == 2KCl+I2
(3)氯气的制法:
a. 实验室制少量氯气
b.工业上制少量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高考数学《动点的轨迹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在*日的学*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数学《动点的轨迹方程》的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数学知识点:动点的轨迹方程动点的轨迹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所经过的轨迹用一个二元方程f(x,y)=0表示出来。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等。
1、直接法:
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2、定义法:
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高考生物,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定义法的关键是条件的转化。转化成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条件;
3、相关点法:
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一般地:定比分点问题,对称问题或能转化为这两类的轨迹问题,都可用相关点法。
4、参数法:
求轨迹方程有时很难直接找到动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使x,y之间建立起联系,然而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用什么变量为参数,要看动点随什么量的变化而变化,常见的参数有:斜率、截距、定比、角、点的坐标等。要特别注意消参前后保持范围的等价性。多参问题中,根据方程的观点,引入n个参数,需建立n+1个方程,才能消参(特殊情况下,能整体处理时,方程个数可减少)。
5、交轨法:
求两动曲线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例如求两动直线的交点时常用此法,也可以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而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可以说是参数法的一种变种。用交轨法求交点的轨迹方程时,不一定非要求出交点坐标,只要能消去参数,得到交点的两个坐标间的关系即可。交轨法实际上是参数法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求轨迹方程的步骤:
(1)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M(x,y);
(2)写集合写出符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
(3)列式用坐标表示P(M),列出方程f(x,y)=0;
(4)化简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5)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类】
(1)蝉:感身世,诉悲凉;痛别离,苦远游。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
(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4)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高考辅导《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自然现象类】
(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时令节日类】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俗。
(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特定地点类】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
拓展内容:高中古诗词典型意象鉴赏技巧
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诗人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诗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友情。
这里,笔者把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意象例举一下:
古诗中的月是一个最典型的意象。望月怀远是古诗中的永恒主题。用月烘托青丝是常用的手法。月这个意象表现的情感,常有下面一些。第一是思乡。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是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联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是情爱或相思。比如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四感伤岁月的流逝。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古诗中的水这个意象,常用来喻时光飞逝。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水还可以用来喻愁情。比如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古诗中的菊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品格。如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还象征伤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菊。
古诗中的梅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情操。如陆游的《咏梅》。梅还可喻纯洁。如王安石的《梅花》。
古诗中还经常用到鸿雁这种鸟作意象。来象征孤独、思乡、念亲;还可喻书信和消息。比如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死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又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在古诗中的燕,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象征离愁、相思、感伤等。比如刘禹锡的《朱衣巷》中的燕,晏殊的《浣溪沙》中的燕。燕还可表现美好的意象。如《诗经.谷风》中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就象征爱情的美好。
当然,古诗中的典型意象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例举一些,权作抛砖引玉。
考点名称归纳:词语的结构
词语的结构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下面小编带来的考点名称归纳:词语的结构。
词语的结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词语的结构就是词组内部存在的这种方式。
词语结构划分:
一、单纯词: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1 单音节单纯词
人、鸟、山、高、绿、走、飞
2 双音节单纯词
分为联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叠音词
联绵词:
a 双声型:仿佛 忐忑 玲珑 恍惚 参差 蜘蛛 忸怩 澎湃
b 叠韵型:从容 萧条 龌龊 腼腆 蜻蜓 徘徊 哆嗦 迤俪
C 其他型:芙蓉 婀娜 囫囵 妯娌 蝙蝠
音译词:从兄弟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中间译过来的
葡萄 沙发 咖啡 马达 罗汉 * 逻辑 吉他 琵琶
象声词: 来自事物音响的形容和摹拟。
扑通 布谷 喀嚓 咕咚 嘎吱
叠音词: 由单字叠音而成的,单字本身没有意义。
蛐蛐 猩猩 饽饽 彬彬 翩翩 潺潺
3 多音节单纯词
主要是音译词和象声词
* 高尔夫 迪斯科 奥林匹克 哗啦啦 丁零当啷
二、合成词
是由几个语素组成的,拆开来仍旧有意义。
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并列式:又叫联合式。由意义相同、相*或相反、相对的语素并列融合而成的。
语言 声音 领袖 质量 开关 明朗 温柔 好歹 动静 长短 开放
雕塑 褒贬 忘记 降落 而且
偏正式: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以后以语素为主。
快餐 特区 电脑 软件 雪白 火热 金黄 高级 大型 热爱
欢迎 前进 瓜分 朗读 只要
支配式:又称动宾式。前一语素表示动作或者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 司机 理事 立冬 结晶 动员 招标 投资 牵头
美容 满意 努力 贴心 进步
补充式: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而以前语素的意义为主。
a 增加 提高 推广 充实 扩大 延长 改正 说明 搞活 澄清
a中前一语素表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的程度或者结果。
b车辆 花朵 布匹 案件 房间
b中前一语素表示实体事物,后一语素表示事物的单位。
陈述式:前一语素是陈述的对象,后一语素对前一语素进行陈述。
年轻 性急 胆大 面生 手快 民主 自豪 鸟瞰 地震
日蚀 国庆 夏至 河流
附加式:由实语素和虚语素构成。实语素是核心部分,表示词汇意义;虚语素是附加部分,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老师 阿姨 第一 初五 可靠(虚语素在前)
日子 石头 作者 海员 (虚语素在后)
重叠式:爸爸 姐姐 姑姑 刚刚
这类的合成词与单纯词中的叠音词不同,爸爸是语素的重叠,可以拆开来,而单纯词中叠音词是音节的.重叠,不可拆开。
劳动 足球 化石 缩小 日蚀 小说 花朵 娃娃
词语结构点拨:
理论上词语的结构分为: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历史学科的考试备考少不了要背诵,尤其是升到高二的时候,更是要花时间来记忆历史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高二历史知识总结
启蒙运动
(一)历史背景:
1、经济条件: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因素:成长中的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成熟,反对专制统治日益强烈,与封建势力矛盾日益加深;
3、文化因素: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严重挑战教会的'谬误权威。
(二)概况
1、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理性主义‖,即倡导―人权‖、―民主‖―法治‖反对天主教权、专制王权,建立―自由‖―*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民主法制社会!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伏尔泰:反对天主教和封建专制,提倡英国式君主立宪制和自由、*等、民主政治;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等的根源》 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④康德:三大批判,提出―人非工具‖(人本思想)
(三)历史意义:
1、性质: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运动;
2、作用: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
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高中短语归纳总结 高中重点短语归纳总结 有关山行古诗的归纳总结 高中英语短语归纳总结 初中短语归纳总结 古诗三首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里的怀古诗总结 高考古诗词中的意象总结 中考短语归纳 get短语归纳高中 put短语归纳高中 come短语归纳高中 中考英语短语归纳 总结思考的的古诗 break短语归纳 give短语归纳 turn短语归纳 out短语归纳 run短语归纳 set短语归纳 up短语归纳 get短语归纳 keep短语归纳 as的短语归纳 高中英语短语归纳 take短语归纳 cut短语归纳 die短语归纳 end短语归纳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思路 高考数学大题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高考化学与生活必备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动点的轨迹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考点名称归纳:词语的结构 高考英语词汇之take短语的用法归纳 高中生物高考必考知识归纳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全归纳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会考常考知识归纳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要点归纳 北京高考化学必背知识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桃花源记古今异义归纳(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鸿门宴翻译对照原文断句(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语从句例句(主语从句总结归纳) 高考诗歌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背古诗文总结五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归纳最新5篇
虚心请教的句子 让人心动的句子 赞美汉服的唯美句子 用拟声词写句子 驿路梨花赏析句子 女生撒娇的句子 描写剑的句子 怀疑人生的句子 女人物质现实的句子 描写兔子外貌的句子 送给伤害我的人的句子 一夜暴富的搞笑句子 人生如减法的唯美句子 晨曦初照的唯美句子 顺风顺水的句子 花的唯美句子 满意的句子 想太多了心会很累句子 没有烦恼的句子 放不下的句子说说心情 男女搭配经典句子 思念已故父亲的句子 致往后余生的唯美句子 买醉的句子心情说说 女人气质高雅的句子 最打动人心的句子 选错了男人后悔的句子 刚换新发型的幽默句子 描写姐姐外貌的句子 衬托的句子 形容黑夜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