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编本三上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部编本三上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部编本三上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部编本三上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3、艇:船。
4、白莲:白色的莲花。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8、一道:一路。
9、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塞下曲六首》(其一)
1、 诗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诗中“折柳“的含义应如何理解?
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
4、你从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物候现象:
成因:
5、 请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二、《凉州词》王之涣
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感情抒发。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三、《塞下曲》卢纶
1、本诗最后一句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本诗情景交融,请具体说明。
四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1、这首诗的作者和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2、 全诗在写景时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
3、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景色?
4、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请说一说。
望 江 南 [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认识诗人]温庭筠,唐朝诗人、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全诗精释]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栏眺望。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等待的丈夫的船。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望着开满白色蘋花的江中小州,失望之情涌上心头,真是愁肠寸断。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话题拓展] 女性主题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拟人写景 温庭筠 斜晖脉脉水悠悠
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肃杀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乡爱国、壮志难酬
[认识诗人]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学过他的《岳阳楼记》。
[了解背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作《渔家傲》数篇,述边镇之劳苦。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全诗精释]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而无半点留恋之意。周围边疆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充满肃杀之气。重重叠叠、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中耸立着一座孤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了浓重的万里乡愁。边患未*,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笛之声悠扬,夜深寒重,寒霜满地,引发思乡之情。将军和征夫都久久不能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
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
[话题拓展].报国立功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范仲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风光 范仲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异曲同工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望 江 南 [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认识诗人]温庭筠,唐朝诗人、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全诗精释]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栏眺望。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等待的丈夫的船。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望着开满白色蘋花的江中小州,失望之情涌上心头,真是愁肠寸断。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话题拓展] 女性主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拟人写景 温庭筠 斜晖脉脉水悠悠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肃杀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乡爱国、壮志难酬
[认识诗人]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家,学过他的《》。
[了解背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作《渔家傲》数篇,述边镇之劳苦。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全诗精释]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而无半点留恋之意。周围边疆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充满肃杀之气。重重叠叠、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中耸立着一座孤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了浓重的万里。边患未*,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笛之声悠扬,夜深寒重,寒霜满地,引发思乡之情。将军和征夫都久久不能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
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
[话题拓展].报国立功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范仲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风光 范仲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异曲同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乐器 岑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满地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上阙写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抒发由打猎激发的豪情壮志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故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委以重任,戍边抗敌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认识诗人]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豪放派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苏轼人密州知州时写的一首出猎词。
[全诗精释]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我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诗中言志]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名句赏析]“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话题拓展] 老当益壮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苏轼 鬓微霜,又何妨?
金戈铁马爱国 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弃疾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典 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 亲射虎,看孙郎。
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
白居易的池上是写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吧,欢迎借鉴!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是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的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写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池上
唐白居易
xiao wa cheng xiao ting,
小娃撑小艇,
tou cai bai lian hui。
偷采白莲回。
bu jie cang zong ji,
不解藏踪迹,
fu pin yi dao kai。
浮pin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铺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二绝
原文
其一
山僧对棋坐⑴,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⑵。
其二
小娃撑小艇⑶,偷采白莲回⑷。
不解藏踪迹⑸,浮萍一道开⑹。
注释
⑴山僧:指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
⑵下子:是指放下棋子。
⑶小娃:指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⑷白莲:是指白色的莲花。
⑸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⑹浮萍:指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使至塞上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使至塞上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2、使: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4、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5、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6、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7、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安火。”
10、长河:黄河。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侯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14、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15、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3、艇:船。
4、白莲:白色的莲花。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8、一道:一路。
9、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上古人物——黄帝
黄帝,*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古人物——黄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黄帝介绍:姓公孙。为上古时帝王。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有蚩尤兄弟18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这18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含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开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于是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如此又有时空观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景象。
拓展:上古时期主要历史人物简介
1、*氏
*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事迹初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后,题为南朝·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身体化为天地各物。根据这些记载,天地原本浑沌得像一个鸡蛋,*生在其中,过了18000岁,然后天地开辟,阳清者(意指蛋清部分)形成了天,阴浊者(意指蛋黄部分)形成了地。随着天的增高,地的增厚,*也一天天增加身体长度。他的头和四肢变成五岳,血液和眼泪变成江河,眼睛变成日月,毛发变成草木;他嘘气变为风雨,声音变为雷霆,目光变为闪电;他睁眼是白天,闭目是晚上;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高兴为晴天,生气为阴天,等等。《述异记》并指出,上述有关*的传说,或出于古说,或产生于秦汉,或盛行于吴越之地,或为先儒之说;而古人为了纪念他,在南海建有*墓,在桂林建有*庙。《三五历纪》并说*之后才出现三皇。
2、有巢氏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原始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昊英之时,人少而禽兽多,为防御野兽侵害,他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后又发明穴居。有巢氏这一名字最早见于战国诸子著述之中。
3、燧人氏
*古代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相传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关于燧人的传说反映了*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4、伏羲氏
*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又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有人称太昊伏羲。古书上称伏羲人头蛇身。传说与女娲是兄妹。*古文化中的发明创造,多数与他有关。传说,上古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降服龙马,观察龙马身上的图纹,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符号,叫做八卦,以示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他模仿蜘蛛结网,制作捕鱼网,并教给劳动人民。他制作琴瑟,创作《驾辩》之曲。还传说伏羲制嫁娶之礼,教人狩猎。这些都反映出*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伏羲的神话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影响深远。又传伏羲、女娲为婚,繁衍人类,被奉为人类始祖。
5、神农氏
*古代神话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制作了这些生产工具,教给人民进行农业生产,反映了*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神农还被传说为“医药之祖”,史记中记载: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后世传言神农是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因能化解药毒,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传说他还曾教人治病。另有传说神农即炎帝。
6、太皞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传说为古代东夷族的首领,风姓,居于陈。春秋时期,在济水流域的许多小国如任、宿、须句、颛臾等,都是太的后代。亦有说太即伏羲氏。
7、少皞
一作少昊,名挚(一作质),己姓,或说嬴姓,居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县),号穷桑帝,一说号金天氏。传说是*古代东夷族的首领之一,是从太族中分化出来的,因此称为少。它的历史相当久远,春秋时代的郯子说少是他的祖先,名挚。郯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
8、黄帝
*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东起渭水西迄湟水之间今陕甘青地境的古齐家文化区域)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武功附*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
《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
《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世本》及《大戴礼记》的《帝系》将各族的宗神和祖先编排成黄帝一系的分支,构成了完整的血缘世系。从此人们总把黄帝与炎帝并举,来表示华夏族从炎、黄开始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9、嫘祖
*古代传说中黄帝轩辕氏之妻,西陵氏之女,被后人推崇为*养蚕取丝的始祖。据《隋书》记载,北朝北周时尊她为先蚕。《路史》里称其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治丝,开创了丝织事业。历代皇帝将其供奉为蚕神。
10、仓颉
一作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相传*古代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时期。*考古学家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刻划符号(其中有少量的文字),已发现的大量文字甲骨文距今约四千年。这说明文字的出现是古代先民长期不断总结与不断创新的产物,不是某个人一蹴而成的。《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由此可见,仓颉可能是上古时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
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2019年,所有年级都会统一使用这个版本的语文课本。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特此为大家整理了部编版必背古诗词,本篇还汇总了其中大部分的朗读或唱读版本哦。有点长,但收藏好这个帖子,够用好几年啦!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闯我修炼之地,伤我护山神兽,你们当真以为可以如此简单地离开这里?
2、白玦,若你不信天命,我便陪你最后一次,可好?
3、他是帝者,无论何时,他都不能抛弃他的子民。
4、上古真神,自此陨落,与天地同在。
5、三界彼端,九州之案,白玦,恍然回首,生生世世,我只愿我是后池。
6、上古,好像我高估了自己能承受的程度,也低估了你对我的恨。
7、阿启,凤染、天启待你全心全意,上古日后亦会如此,他们在你身边足矣,我不是清穆,做不了你父神。
8、前尘过往,又与我何干?
9、因为执念太深,所以到最后才连说出口的勇气都没有。
10、这六万年,连一个可以告诉我你是谁的机会,我都不曾给过。
11、如你所愿,白玦,这世上再无净渊。
12、上古,有人问我,如果你在,我会不会还做出这种选择……他根本不知道,如果是你,你永远也不会开口?
13、这个世间,强者为尊,从来便是如此,我教会了你傲立三界的性格,却忘记了,没有匹配的实力,这一切根本就无法做到。
14、是不是只要不说出口,只要假装不知道,他就能守住所有的一切。
15、解开上古尘封万年的记忆,告诉她真相,让她之后千万年的岁月在后悔和自责中渡过,还是花不知光景的时间,用无数个谎言把白玦布了六万年的局走下去?
16、我所钟之人,名唤上古,只不过正好是这一界之主,三界真神罢了。
17、白玦真神,我既为后池之父,自然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女儿受了委屈,我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就算你是上古真神,我也要逆天而行,拦不住又如何,我只要对得住自己便是!
18、上古,万载时光,我待你归来,伴你长大,候你重生,将三界重新奉于你手,却惟独不能告诉你,我爱你。
19、对不起,众生乃我之责,自此以后三界为我,我为三界,以后就……拜托你了。
20、白玦,我这一世最羡慕的不是你,反而是清穆。我们两人千万载寿命,都不及他千年时光,活得不如他肆意,爱得也不如他纯粹。阿启最想见的是他,后池最爱的人也是他。
21、白玦,我十几万载生命里经受过的最残忍的事,是你活过,然后死去。
22、天启,不要多事,当初我能封印你一次,现在一样可以!
23、忆起苍穹之境上那身大红的喜袍,那人冰冷的眉眼,上古嘴角划过一抹自嘲,垂下眼……上古,那又何尝不是你的选择?
24、秦川,你不懂,这世上也许有时候只要你伸出手,就会来得及,但还有一种说法,叫……缘分已尽,覆水难收。
25、红日替我瞭望山中六万年,我欠他良多,暮光,若不是我只是主人遗留下来的一缕意念,我绝不会让你这三子再存于世间。炙阳枪,以后你便自由了。
26、远古神祗,上古为尊。
27、我既亲口许诺若不败你绝不离界,自然说到做到。
28、渊沼之义,青龙台之情,从此不再。
29、若他从来不知道,至少她走后,他还能静静的活下去,遇到让他动心的女子,陪他到老。
30、若这世间真有朝生夕死,上古,我只怕你还不够恨我你能恨我,是我六万年来最大的期盼。混沌之劫再临,我却不会再次失去你,而你也不会为我伤心。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31、她的后池,心性比天高的后池,当初宁愿自削神位,放逐天际,也不肯朝天帝天后低头的后池……现在居然为了他,对着白玦求情。
32、比三界亘古,比苍天永寿,比千世万世更长久,从你轮回之时开始,却不会在我死的那一刻结束。
33、满界桃花,亿万神祗,都不及她走来时,眉间一抹风华。
34、我曾经爱过你,是这世间最可笑之事。
35、至少,我千万年的生命,再也没有遗憾。
36、六万年了,他从不认为当初的选择有错,即便回到过去,他依然会如此抉择。
37、三界六道,九州八荒,我且陪你一试众生,但又何妨!
38、只是终究,失去不如从来不得。
39、因为……我要证明,你一直坚信的那些天命……根本无需遵从。
40、混沌之力虽凌驾于天地,但说来……却也是最沉重、无奈的神力。
41、红日,从今日起,你便代我守着瞭望山,待她归来。
42、寂静隔绝的世界里,她只能看见他的容颜,倾世绝代,却有着化不开的忧伤。
43、我庆幸的不是你忘了后池的记忆,而是混沌之劫来临前的三百年,你已经忘记。
44、上神古君,灰飞烟灭,自此不存。
45、玄衣黑发,仙君后池,茫然哀戚就如卑微蝼蚁。
46、清穆,我不再爱你了。
47、我和月弥尽心教导你万年,是愿你做这三界九霄上最尊崇的一方帝王,而不是跪在我面前如此卑微的为一个狠毒至此的人祈求原谅。
48、那种痛苦,他尝过,才会终其一生,都不愿上古面临如斯境地。
49、生死门,生死由命,乾坤在天。
50、无论你是谁,数万年前,你是否也曾同我此时一般,无比憎恨被隔绝在这一米之外的地方,只能看着那人的生命缓缓流逝,却寸步难行,无能为力!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痛恨过自己的无能。
51、这一次,换她等他回来,纵使千万年,也不会离开。
1、春眠不觉晓,处处春光照,又是春天到,日日没烦恼,时时开口笑,快乐身旁绕,每天要起早,踏上健康道,好运来笼罩,财运来滋扰,收入步步高!
2、花是春天的名片,花是吉祥的祝愿。二月,愿你容颜如花,笑颜如花,青春如花,心情如花,爱情娇艳如花,事业锦上添花,天天乐开花!
3、三月三,咬一口春天的味道。
4、又是一年三月三,一江春水暖,一世爱相伴。
5、三月好事正酿,万物复苏,大家都要如愿以偿。
6、春日里,愿幸福尽情浏览,好运时刻萦绕身边。
7、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而不是依附于别人的评价,三月三,早安。
8、愿您在春天吉祥,幸福永远存在!
9、伴着春风拂面的气息,三月三就这样悄然而至。人间三月,等花也等你。三月三,踏春忙。
10、美在冬天之后,飞来春天,暖在沉默之后,融化时间,梦在昨天之后,走到今天,我的祝福经过岁月送到你的身边,春的季节,愿你健康快乐。
11、又是一年三月三,我在等花也等你。
1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穿了秋裤。这两天升温了,发条短信提醒你:春天来了脱秋裤!
13、又是一年三月三,不负春光无限好!
14、感谢太阳带给我们光明;感谢月亮带给我们诗情;感谢春天带给我们温暖;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生活给了我们乐趣;感谢手机,让我有机会骚扰你。
15、三月三祝愿你三月里一帆风顺,事事顺心顺意,福顺运顺财气顺。
16、农历三月三,外出踏春山,室外出游多玩下,吸气气体更新鮮,写条短信发朋友,通告大家多走走,踏春节来到,祝你心情舒畅幸福幸福!
17、愿你年年春花灿烂,月月*安如意,天天好歌相伴!
18、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天的气息浓浓地包围着我们;草长莺飞,百花吐蕊,春天的灿烂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愿你幸福,*安!
19、三月三,一世情缘相伴永远。
20、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
21、三月初三,祝你万事皆圆满。
22、不在春天,你读不懂风的语言,不到春天,你听不清雨的甘甜,不遇见春天,你永远不明白云是什么形状,朋友,三月三时节,愿你春光得意。
23、愿你像春天一样更加自豪,快乐地陪伴你。
24、三月初三,我把最满的祝福送给你,愿事业装满成功,心里填满快乐。
25、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感悟人生,心怀美丽,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天。
26、三月三,春天来,杏花桃花开满山;谷雨前,清明后,满山遍野走一走;春风吹,春花飞,草长莺飞惹人醉;走一走,游一游,健康快乐就足够!
部编本三上的古诗 三上古诗的配画 三上古诗三首的批注 初三上全部的古诗 三上古诗三首的课后题 三上古诗三首的课后反思 三上古诗三首的教学反思 初三上册的全部古诗 高三上册的全部古诗 初三上全部的古诗词 语文课本三上的古诗 三上学的古诗 1到6年的部编本古诗 二下和三上的古诗 初三上的所有古诗 初三上册的所有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 三月三上已节的古诗 部编版五上的古诗 初三上期的古诗词 语文书三上的古诗 初三上册学的古诗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三上语文书上的古诗 部编小学课本中的古诗 苏教版三上的古诗两首 初三上册古诗的作业 初三上要背的古诗词 古诗书的图片三上册 三上到六下的所有古诗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_池上古诗读音 初三上学期寄语大全 有关《诗经》与上古音韵学 *上古四大古神 三上文言文翻译 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 关于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上古人物——黄帝 使至塞上古诗 上古洪荒异兽“白泽” 池上古诗意思翻译(池上原文及翻译) 江上王安石译文赏析(江上古诗王安石翻译) 王安石江上古诗拼音版(江上原文赏析及解释诗意) 池上古诗 池上白居易_池上古诗 高三上学期期末评语 初三上学期寄语大全 池上古诗词鉴赏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_池上古诗读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 池上古诗改成故事4篇 浅谈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古诗鉴赏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 积极向上古诗句的名字 《*试上张水部》古诗词鉴赏 《上古》语录 上古句子 2021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祝福语说说 三月三上巳节朋友圈精美句
道观的古诗词 搜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古诗 蕲阳江畔的古诗 清明节致敬英雄的古诗 真心认错悔过的古诗 白天黑夜颠倒的古诗 马诗其五古诗的诗意 古关于春天的古诗 又污又有内涵的古诗龟虽寿 有关鱼的古诗配画 带文献的古诗词 关于春节的古诗30个 带周的古诗 *视防控主题的古诗 不懂多礼尚往来的古诗词 种树的古诗 表述树林和鸟儿的古诗 有驹字的古诗 描写草的古诗30首 相关月亮的古诗两首 古诗马诗的诗词大意 能表达疫情的古诗 有关乡愁的古诗有哪几首 关于寒的古诗意思 深秋早春的古诗大全 春天的古诗57个字 从军行古诗的地名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文 弯弯的古诗 关于冰心的繁星九的古诗 描写小雨的古诗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