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唐四杰的名句 >

初唐四杰的名句

关于初唐四杰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初唐四杰的名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初唐四杰的名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初唐四杰简介及其代表作

  • 诗人
  • 初唐四杰简介及其代表作

      初唐四杰是指的是*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唐四杰简介及其代表作,希望有所帮助!

      初唐四杰简介:

      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

      王勃虽然才14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咸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长安,裴行俭、李敬玄同典选事,闻王勃文名,又数次召用,但王勃耻以文才受召,作文述志,结果触怒了裴行俭,被斥为“才名有之,爵禄盖寡”。不过,王勃没有象第一次废官后那样寄情于山川烟霞,而是更珍惜这劫后余生。“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宏富的时期。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于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

      明胡应麟谓“盈川*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

      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裕府典签,甚受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他终于自投颍水而死。

      卢照邻的生卒年,史无明载。武则天登封于嵩岳,卢照邻说到“后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推断其时已年*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为22年,则其生年约在太宗贞观十年(636),去世时约60岁。

      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摆脱六朝诗风影响。《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 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 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卢照邻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高大的墓冢尚存。

      骆宾王(约627—约684李秉乘对谷照月有意思) 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人。 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

      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四杰趣闻: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代表作品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阅读全文]...
  • 浅析初唐四杰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 诗歌,艺术
  • 浅析初唐四杰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初唐四杰及其诗歌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初唐诗坛“上官体”一度盛行,初唐四杰挺身而出,创作出大量与宫体诗风格截然不同的或清新雄放、或慷慨激昂的诗歌,展现自己广阔的眼界与心胸,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同时,他们的创作对之后五言律诗及七言古诗的发展定型也有很大的影响,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

      关键词:初唐四杰诗歌艺术特色五律古诗七言歌行影响

      引言:

      初唐的前五十年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初唐诗坛继承了齐梁诗风,逐步走向宫廷化。“上官体”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的典型范式。

      而初唐的后五十年则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坛上比较热闹,先是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最后是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辟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在此,我主要对初唐四杰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正文:

      首先是初唐四杰。他们分别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类似的人生经历,杰出的创作才华,功力*似的诗文创作,令他们四位诗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被人称做“四杰”或者“四才子”,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形式上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他们的诗歌创作,代表了矫正宫廷诗风的成就。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对他们的历史地位做出来很高的评价。

      一、王勃(649——676)

      王勃,字子安。多写抒情之作,辞藻华丽,风格清新雄放。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对五言格律诗渐趋成熟,甚有贡献。他最有名的,莫过于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从古至今,关于送别的作品大都逃不过一种悲伤凄凉、依依不舍的情感氛围,从中传达出的都是伤感的情绪。而王勃的这首诗虽为送别之作,伤感之情却不明显那个,更多透露出的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就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于送别之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依依不舍,没有伤感惆怅,有的全是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充满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勃自身那充满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的一面。后来高适也有“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别韦参军》)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这些都与王勃之作一脉相承。

      二、杨炯(650——695?)

      杨炯,为人恃才倨傲,为政苛酷。其诗擅长五律,写边塞征战生活,寄寓功业抱负,气势昂扬,风格豪放。例如他的那首有名的写塞外征战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是一首描写塞外征战生活的诗,诗中描写了世人向往赴边立功的豪情。诗中间两联尤其精彩:对仗十分工整,运用边塞的典型事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边塞图景。另外,最后一联,诗人用“百夫长”和“一书生”来比较,从而明确地表明自己立功边塞的志向和慷慨情怀。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瞥见当时初唐青年世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卢照邻(632?——695?)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其诗擅长七言歌行,词采富艳,韵致流转。例如他的七言歌行《长安古意》: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此诗题为“古意”,表示有效古之意。诗的前大部分,都是从各个角度细致地描绘出长安的繁华,例如有名的一句“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双燕”一连串作双成对的事物与后文“孤鸾”的对比,“何辞死”、“不羡仙”、“真可羡”、“好取”、“生憎”的果决反复的表态,极写出爱恋的狂热与痛苦。这些诗句通过对舞女心思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长安人们对于情爱的渴望。另外,诗中还选取了“金鞭”、“玉辇”、“画阁”等事物,充分表现出繁华之景,也透露出王侯贵戚的骄奢荒淫及互相倾轧。而在诗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上面选取的那一段诗句,作者则笔锋一转,在上文今昔纵向对比的基础上,再作横向的对比,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自己,与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抒发了诗人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着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带有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的意味。

      全诗气势宏大,辞藻华丽,语言流畅,详略得当,借对古都长安的描写,慨世道之变迁而伤一己之湮滞。

      四、骆宾王(627?——684?)

[阅读全文]...
  •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 童话
  •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唐四杰分别是谁相关内容。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2.杨炯(650—?),字盈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 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执政,结果兵败被杀。杨炯由此事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故治在今四川三台县)司法参军。秩满后,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成《盂兰盆赋》一篇,进献给武则天,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帝王的'风范。大约当年,杨炯调任盈川县(故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之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令。他在盈川大约三年多时间,卒于任所。后归葬于洛阳。705年,中宗复位,曾追赠他为著作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3.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4.骆宾王(约619—?),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阅读全文]...
  • 初唐文学的演进

  • 文学
  • 初唐文学的演进

      导语:文学发展与时代变更有一定关系,初唐时期,政治变革,造成了多种风格的文学出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学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正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唐初文学“雅正”时代诗风浮艳,被斥为淫风的宫体诗,这是由特定的社会条件、文学自然的发展趋势和文学创作的本身状态决定的,当时唐太宗的诗歌就体现了这种”雅正“的特征,为了迎合君王,人们也趋之若鹜,在新兴王朝,诗人们也基本生活在宫廷,而且新王朝也需要被歌功颂德,但文学的创作个性就在这种千篇一律的共性中泯灭了,直到”四杰“的出现,终于迈进文学勃兴时代,他们对浮靡诗风进行猛烈抨击,宣扬文学个性张扬,开创了文学勃兴时代,在一个仕官进取的社会风气中,大批的士子渴望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受到赏识,而”四杰“正处于*易手之际,而且早逝对他们的事业有直接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四杰“缺乏社会理想,他们太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他们缺乏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最终导致失败。勃兴时代过去后,进入了以陈子昂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时代,他是”四杰“事业的延续与发展,在理论上形成了较完整的系统,高举”复古“的旗帜,倡导”建安“、”正始"的文风,倡导正能量的`社会理想,回复魏晋时期积极进取的风气,而不是华艳浮靡、孤芳自赏的宫体文学。

      初唐文学为*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盛唐文学埋下伏笔,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总的来看就是华美的*与注重实在社会内容、健康思想感情的文风的斗争,文学具有自身发展规律,齐梁留下的浮靡之风会在时代的演变中不断改造,最终造就新一代的文风。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一、初唐:

      唐诗的准备阶段。试探总的趋势由齐梁旧风向盛唐气象过渡。

      两个重要现象:

      1.一大批宫廷诗人承袭齐梁绮丽的风气。追求诗歌的词藻和声律,而最终导致了律体的完成。

      2.为数不多的卓杰之士,批判六朝以来浮华的文风,强调诗歌的风雅兴寄,从而导致试探风起的转变。

      初唐诗人的特点:继承加变革

      二、盛唐:唐代诗歌的鼎盛期、顶端

      充满“爱国主义和爱国热情”反映在文坛:积极浪漫的诗歌成为创作主流。代表人物:李白

      安史之乱使开唐以来的矛盾集聚,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诗歌得到发展。

      代表人物是杜甫。

      总结盛唐,开启中唐,杜甫应运而生。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边塞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高适以乐府歌行见长,风格苍凉雄健,岑参后期诗歌磊落奇骏。

      三、中唐:再盛期。

      大历时期是一个低谷时期,但也是对盛唐诗歌的继承,多沿袭他们的文风。

      大历十才子;

      山水田园诗:刘长卿、韦应物;

      边塞诗:刘禹锡、李益;

      奇崛派诗人:代表

      韩愈、孟郊,又称“韩孟诗派”,孟郊独创风格是古拙瘦硬用语奇险;

      “山水诗人”:柳宗元、刘禹锡。刘禹锡诗歌风格:“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

      古文运动:

      领导者:韩愈、柳宗元。

      是一场以复古为旗帜的文学革新运动,它的重点在于对文体的改革,同时也兼及文风、文学语言的改革。

      特点:

      1.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古紧密结合,具有政治革新意义;

      2.文体改革与进步的文学观点

      紧密结合。

      四、晚唐:夕阳期。

      感情情绪十分浓厚。

      杜牧、李商隐是晚唐的代表作家。

      有的刻苦沉吟,追求“清新奇僻”,代表贾岛、姚合;有的着力艳丽,写闺中女儿之情思,如温庭筠、韩偓;有的淡薄诗风,如司徒空、陆龟蒙;有的讽喻时事,表达动离之感,如皮日休、罗隐。

      在散文上出现小品文创作,继承韩柳的古文传统,用尖锐的笔锋,讽刺时事。

      唐传奇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阅读全文]...
  • 初唐书法四大家

  • 书法,语文
  • 初唐书法四大家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年的四位大文人——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这四人均为书画名家,秉承先人的艺术精髓,融合进个人的特色,为唐初文坛注入了新鲜活力。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唐代画家,书法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汉族,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无作品传世。

      书法造诣

      薛稷行、楷书,始见称于开元中叶张怀瓘所撰之《书断》,并入能品,且立传称:“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杜甫曾见其普赞寺题额三大字,笔势雄健,有《观薛少保书画壁》诗赞云:“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董逌《广川书跋》承息唐人,视作褚氏嫡嗣,其卷七有评曰:“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陆柬之)遗墨至备,故于法可据。然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用笔纤瘦”,出于刻意,乃一时代作风,不特薛稷如是,他的堂兄弟薛曜则更少丰润。稷之书法出自褚氏,虽时有新奇能别成风神,然终因“超石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类”,未能尽脱褚氏规模而独张一军。名列“初唐四家”,实见逊色,其所以附骥欧、虞、褚者,斯盖论书者为求得偶数矣!存世的《信行禅师碑》,越王贞撰,神龙二年(706)立在长安,是其代表作。

      褚遂良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初唐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贞观末年,与长孙无忌受唐太宗遗命辅政,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后因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贬到爰州(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当刺史,一年后逝世。书法学欧阳询、智永、二王,融会汉隶,对《礼器碑》的学*最深,此碑书法精妙俊逸,有纤而厚之赞,褚氏变隶书为楷书,使书法方圆俱备、婉美华丽,世称“青琐婵娟、不胜罗绮”。他又精于鉴定二王真迹,是当时的.权威。流传书法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千字文》、《房玄龄碑》、《枯树赋》、《太宗哀册》、《倪宽赞》、《清娱墓志》等。清梁巘《评书》说他:“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之议。”《旧唐书》卷八十、《新唐书》卷一百五有传。

      欧阳询 (唐朝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书法理论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

      密敧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

      虞世南

      虞世南(公元558年—638年),唐代诗人,字伯施,浙江余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仕隋为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或“虞秘监”。授青光禄大夫,谥文懿。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手诏魏王泰曰:“世南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复人矣。”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因是*臣,故侍宴应诏的作品较多。代表作有《出塞》、《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咏物诗(即《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分别写竹、蝉和风,紧紧抓住对象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例如《蝉》诗写蝉饮清露,栖(梧桐)高处,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从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世南描摹状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见一斑矣。集三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三十六)。

      书法

      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书后品》列其书为上之下品,评云:“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书断》卷中列其隶、行书为妙品,称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述书赋》云:“永兴超出,下笔如神,不落疏慢,无惭世珍。”《宣和书谱》卷八以为世南晚年正书与王羲之相后先,又以欧、虞相论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宋黄庭坚有诗赞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唐李嗣真《书后品》评其书为“上下品”。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阅读全文]...
  • 初唐的宫廷诗

  • 初唐的宫廷诗

      导语:初唐时期的诗歌继承宫体诗的风格,出现了宫廷诗。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宫廷诗歌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唐时期的诗人群体按时间又分为两个时代。第一代是以唐太宗的旧臣为主的诗人群体活动的宫廷诗时代。这一时期,当政的文臣多半都是深受齐梁影响的前朝遗老,唐太宗本人对齐梁文风也很爱好。带头写浮艳的宫体诗,富丽呆板的宫廷诗。在这一形势下,齐梁诗风蔓延下来,诗人代表有虞世南、上官仪,以及继上官仪之后出现在武后时代的宫廷诗人,号称“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他们皆为宫廷诗人。经过发展,最终形成了以“绮错婉媚”为特色的“上官体”,为此后的宫廷诗风开了先河。这一阶段还有一位在野诗人王绩,作品与宫廷诗人不同,有一定生活内容,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人物。这一阶段的诗人群里且因跨越两朝而使得内部结合较为松散,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浙江馀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

      上官仪,子游韶,陕州人。作品十之八九是奉和应诏之作。他把诗的对偶,归纳为六种对仗方法,除为宫廷诗服务外,对格律诗的发展起了一些促进作用。 李峤(约645-约714),赵州赞皇(河北)人。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宫廷诗人,诗多咏物。代表作:风。

      王绩(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

      宫廷诗是宫体诗是俗称

      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另外解释:是指一种以写公*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

      南朝梁后期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但这种风格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宫体诗的主要作者就是萧纲、萧绎以及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干、庾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历来对宫体诗的批评,多以为其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至于被称为宫体诗人的萧纲、萧绎等人,也写过不少清丽可读之作,至于庾肩吾、徐陵等,更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诗篇。

      从诗歌发展史上看,宫体诗起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梁书·徐摛传》称徐摛“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这种“新变”正是宫体诗的形式特点。据有的学者统计,宫体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基本符合的数量尤多。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于它用典多、辞藻秾丽的特点,对后世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唐代的李贺和李商隐的诗,显然曾吸取过“宫体诗”的某些手法。

      代表作家:萧纲、萧绎、徐干、庾肩吾、徐陵。

      初唐宫廷诗特点

      1、唐初统治者对文艺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为文学昌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唐初的几代君主,不仅太宗如其自称喜“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帝京篇·序》),高宗、武后、中宗等,也都如此。为了炫耀大唐帝国的治世气象,他们又广引天下文士,编纂类书,赋诗唱酬。由此在唐初先后出现了几个宫廷文人集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有太宗朝的虞世南、许敬宗,高宗朝的上官仪,武后时的“文章四友”(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中宗时的宋之问、沈佺期等。

      3、这些宫廷文人,或位居显贵,或为帝王所奖掖,每有所倡,天下靡然成风。他们的`大量创作,内容也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既无须亦难以深入抒**思。与南朝及隋代宫廷诗相比,可以说稍归于“雅正”,但也因为这种“雅正”而更显得苍白无力。其意义主要在于维持了一种艺术风气。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沿革的消息;其中有的诗人,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初唐的宫廷诗人在艺术上所追求的是繁缛绮错的装饰风格。这种装饰性的重点,起初是对偶的修辞技巧,尔后又增之以调声的技术,并且最终把对偶技巧和声韵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在形式上推进了律诗的完善和定型。

      唐初的上宫仪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在刘勰提出的“事对”、“言对”、“正对”、“反对”之外,又增之以“双声对”、“叠韵对”、“扇对”等,把原来仅限于词义的对偶又扩大到字音和句法的对偶。稍后的元兢,不仅提出了字形和词义的对偶,而且提出了调声三术,表现出将声律与对偶紧密结合的新努力。从武后至中宗神龙、景龙年间,在当时的一批宫廷诗人笔下已大量涌现*仄协调、又合乎粘附规则的全篇合律的诗篇,标志着五、七言律诗的完全成熟。可以说,在律诗形式的完成过程中,宫廷文士起了规范化和统领风气的作用。

[阅读全文]...
  • 本杰明富兰克林名言名句

  • 名言
  • 本杰明富兰克林名言名句摘抄,世纪伟人“富兰克林”名言警句。牛人名言 富兰克林名言警句,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学成才,请看他的励志名言。

    1、 懿行美德远胜于貌美。---富兰克林(美国)

    2、 Eat to please yourself, but dress to please others.  吃为了满足自己,穿则为了取悦他人。  

    3、 学而不能致用的人是一头背着书的牛马。蠢驴是否知道它背上背着的是一堆书而不是一捆柴?

    4、 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富兰克林(美国)

    5、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富兰克林(美国)

    6、 骄傲者憎恨他人骄傲。---富兰克林(美国)

    7、 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昨天。

    8、 人生应为生存而食,不应为食而生存。——富兰克林

    9、 信奉真理的人,必受天佑。 ——富兰克林

    10、 我以为勤劳是得到财富和名声的办法。

    11、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理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12、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13、 Guests, like fish, begin to smell after three days. 鱼放三天臭,客住三天嫌。 

    14、 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富兰克林

    15、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美国)

    16、 投资于知识,收益最佳。

    17、 站着的农夫比跪着的绅士高贵。---富兰克林(美国)

    18、 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 ——富兰克

    19、 *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富兰克林(美国)

    20、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21、 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22、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23、 我之所以为我,完全由于我的工作;我一生从不吃一块不由自己的血汗换来的面包。

    24、 今日能做的事,勿延至明日。 ——富兰克林

    25、 二十岁时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富兰克林

    26、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美国)

    27、 【富兰克林语录大全,说过的话】

    28、 如果一个人将钱袋倒进他的脑袋里,就没有人能将它偷走。知识的投资常有最好的利润。

    29、 诚实和勤奋,应当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30、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 败的。 ——富 兰克林

    31、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32、 须要注意小额费用。一艘大船的沉没,有时是细微的裂口所致。---富兰克林(美国)

    33、 虚荣是骄傲的食物,轻蔑是它的饮料。---富兰克林(美国)

    34、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富兰克林

    35、 不劳苦,无所得。 ——富兰克林

    36、 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37、 要强迫自己工作,不要等到工作来强迫你。

    38、 "By failing to prepare, you are preparing to fail. 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在准备失败。 ——富兰克林"

    39、 学而不能致用的人是一头背着书的牛马。蠢驴是否知道它背上背着的是一堆书而不是一捆柴? ——富兰克林

    40、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41、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希腊)

    42、 Content makes poor men rich; discontent makes rich men poor.  知足使贫穷的人富有;而贪婪使富足的人贫穷。  

    43、 虚伪及欺诈是一切罪恶之母。---爱迪生(美国)

    44、 如果一个人将钱袋倒进他的脑袋里,就没有人能将它偷走。知识的投资常有最好的利润。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自传》

    45、 失足,你可能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美国)

    46、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美国)

    47、 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时间,将来在坟墓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的。 ——富兰克林

    48、 不劳苦,无所得。

    49、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50、 挥霍无度的人,等于将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富兰克林(美国)

[阅读全文]...
  • 杨杰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宸居太极殿,星拱紫微垣。——杨杰《元会》

    历运千龄协,梯航万里奔。——杨杰《元会》

    同时禀正朔,大号一乾坤。——杨杰《元会》

    六军衣锦绣,八骏辔玙璠。——杨杰《元会》

    金床置符宝,土贡杂瑶琨。——杨杰《元会》

    班齐序鸾鹭,仗转骇鲸鲲。——杨杰《元会》

    泰*安可象,造化本何言。——杨杰《元会》

    悦豫阴阳盛,渊深宇宙吞。——杨杰《元会》

    进有称觞庆,初无解剑烦。——杨杰《元会》

    南山赋周雅,北斗揖尧樽。——杨杰《元会》

    济济华夷抃,雍雍信义惇。——杨杰《元会》

    登歌形瑞物,旅舞异梨园。——杨杰《元会》

    蓬岛风长*,扶桑日向暄。——杨杰《元会》

    年年朝溥率,基业壮中原。——杨杰《元会》

    安肃书来倍痛伤,痛伤穷苦盛时亡。——杨杰《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三千蝉蜕人何处,十载龙山梦一场。——杨杰《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夜台难寄登科信,泪滴春衫吊夕阳。——杨杰《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杨杰,宋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阅读全文]...
  • 唐诗经典名句

  • 唐诗,经典
  • 唐诗经典名句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关唐诗名句内容,一起来看看!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初唐四杰的名句 - 句子

初唐四杰的名句 - 语录

初唐四杰的名句 - 说说

初唐四杰的名句 - 名言

初唐四杰的名句 - 诗词

初唐四杰的名句 - 祝福

初唐四杰的名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送礼祝福语 为你祝福 给自己生日祝福 生日祝福给自己 幼儿园老师祝福语 祝福吧 最后的祝福 朋友祝福短信 语音祝福 祝福国家 给自己的祝福 生日祝福的词 勇气祝福 祝福成语大全 公司周年祝福 元旦节祝福 狗年祝福语 新居祝福 2019新年祝福 祝福婚姻 父母的祝福语 献上祝福 跨年祝福语 给孩子祝福语 祝福语公司的 中秋快乐祝福 祝福格式 家庭祝福 七夕祝福语 文艺祝福 三八节祝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