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凝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凝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凝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凝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元稹《何满子歌》
举袖拂石螭,凝眸睨金雀。——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清香扑鼻梅林*,秀色凝眸麦垅新。——杨亿《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
蓟门高处小凝眸,雨后林峦翠欲流。——汪元量《登蓟门用家则堂韵》
转面凝眸未肯回,要见君王射麋处。——张羽《吴*词拟王建》
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 ——和凝《宫词百首》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和凝《宫词百首》
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 ——和凝《宫词百首》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和凝《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北阙晴分五*,嵩山秀色护神州。——和凝《宫词百首》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和凝《宫词百首》
中兴殿上晓光融,一炷天香舞瑞风。——和凝《宫词百首》
凤吹鸾歌晓日明,丰年观稼出神京。——和凝《宫词百首》
封人争献南山寿,五色云中御辇*。——和凝《宫词百首》
圣主临轩待晓时,穿花宫漏正迟迟。——和凝《宫词百首》
鸡人一唱乾坤晓,百辟分班俨羽仪。——和凝《宫词百首》
朦胧西月照池亭,初夜椒房掩画屏。——和凝《宫词百首》
宫女相呼有何事,上楼同看老人星。——和凝《宫词百首》
九重楼殿簇丹青,高柳含烟覆井亭。——和凝《宫词百首》
帐前宫女低声道,主上还应梦傅岩。——和凝《宫词百首》
绕殿钩阑压玉阶,内人轻语凭葱苔。——和凝《宫词百首》
兰殿春融自靘笙,玉颜风透象纱明。——和凝《宫词百首》
金簧如语莺声滑,可使云和独得名。——和凝《宫词百首》
兰烛时将凤髓添,寒星遥映夜光帘。——和凝《宫词百首》
龙楼露著鸳鸯瓦,谁*螭头掷玉签。——和凝《宫词百首》
玉甃莲池春水*,小鱼双并锦鳞行。——和凝《宫词百首》
内中知是黄河样,九曲今年彻底清。——和凝《宫词百首》
真珠帘外静无尘,耿耿凉天景象新。——和凝《宫词百首》
金殿夜深银烛晃,宫嫔来奏月重轮。——和凝《宫词百首》
鱼犀月掌夜通头,自著盘莺锦臂鞲。——和凝《宫词百首》
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和凝《宫词百首》
含笑试弹红蕊调,君王宣赐酪樱桃。——和凝《宫词百首》
斑簟如霞可殿铺,更开新进瑞莲图。——和凝《宫词百首》
谁人筑损珊瑚架,子细看时认沥苏。——和凝《宫词百首》
金盆初晓洗纤纤,银鸭香焦特地添。——和凝《宫词百首》
出户忽看春雪下,六宫齐卷水晶帘。——和凝《宫词百首》
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王子细看。——和凝《宫词百首》
黄金槛外螭头活,日照红兰露未晞。——和凝《宫词百首》
楼西残月尚胧明,中禁鸡人报晓声。——和凝《宫词百首》
清旦司天台进状,夜来晴霁泰阶*。——和凝《宫词百首》
司膳厨中也禁烟,*相对画秋千。——和凝《宫词百首》
宫木交芳色尽深,和风轻舞早莺吟。——和凝《宫词百首》
贡橘香匀x0oh容,星光初满小金笼。——和凝《宫词百首》
艳阳风景簇神州,杏蕊桃心照*。——和凝《宫词百首》
遥望青青河畔草,几多归马与休牛。——和凝《宫词百首》
銮舆观稼晚方归,日月旗中见御衣。——和凝《宫词百首》
万姓焚香惟顶礼,瑞云随伞入宫闱。——和凝《宫词百首》
赤子颙颙瞻父母,已将仁德比乾坤。——和凝《宫词百首》
块雨条风符圣化,嘉禾看却报新秋。——和凝《宫词百首》
进食门前水陆陈,大官斋洁贡时新。——和凝《宫词百首》
层台金碧惹红霞,仙掌亭亭对月华。——和凝《宫词百首》
水殿垂帘冷色凝,一床珍簟展春冰。——和凝《宫词百首》
才人侍立持团扇,金缕双龙贴碧藤。——和凝《宫词百首》
香鸭烟轻爇水沈,云鬟闲坠凤犀簪。——和凝《宫词百首》
珠帘半卷开花雨,又见芭蕉展半心。——和凝《宫词百首》
1.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潼关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5.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7.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12.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
13.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八卫士处》
14.寄书长不避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15.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洗兵马》
16.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17.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1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20.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2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2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2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2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2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2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27.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2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29.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1.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32.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34.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35.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3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3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3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3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4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4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4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4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46.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4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48.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饮中八仙歌》
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5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杨凝《送客入蜀》
*上沈香枕,楼中荡子妻。——杨凝《花枕》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杨凝《秋夜听捣衣》
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杨凝《秋夜听捣衣》
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杨凝《晚夏逢友人》
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杨凝《晚夏逢友人》
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杨凝《晚夏逢友人》
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杨凝《晚夏逢友人》
此□风雨后,已觉减年华。——杨凝《赠同游》
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杨凝《赠同游》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抗击疫情过程中,“众志成城”的宣传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众志成城
可是,你知道吗,众志成城这句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下一句是:
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这两句来源自,《国语·周语下》,故事和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有关。
周景王
周景王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看到造钱的原料非常缺少,就下令实行钱币改革。当时的钱全是用金属做的,而造钱的主要金属是铜和铁。那时候,大钱都集中在富贵人的手里,而小钱一般都在*民老百姓的手中。周景王的改革,主要是废除小钱。这样一来,老百姓手中的钱就要被废除,他们就没有钱了。因此,老百姓都非常痛恨这项改革。
钟
景王身边的大臣单穆公很担忧,极力加以劝阻。他认为铸大钱不利于流通,是“绝民用以实王府”,是对*民百姓的残酷掠夺,希望周景王停止改革,但周景王不听。
单穆公
当时的司乐大夫(主管音乐方面工作的官员)伶州鸠劝阻周景王说,用钱造的钟,敲起来声音肯定不好听。周景王就问他为什么。伶州鸠解释说:“大王,我所说的好听还是不好听,不仅仅是就钟的声音而言的,我主要针对的是老百姓是不是喜欢那种声音。这口钟是通过没收老百姓的血汗钱造成的,无论声音多么优美,人们听起来都认为很刺耳。大王办事,只要老百姓同意,办起来就容易;相反,如果老百姓反对,那么就会很困难。俗话说,众人同心合力,可以筑成坚固的城墙——众志成城,希望您仔细考虑一下。”
但景王还是不听。三年间,既铸了大钱,也造了大钟。结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于心疾,周王朝也随即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乱。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诗句
【诗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出处】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意思】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全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题解】
卫兵森列护卫,为宴而焚香,清香四溢。开首之语森严中流露闲适,炼字准确。首二句点明地点,交待环境,叙述诗起之由而又暗扣题中“郡斋”、“燕集文士”。诗人接写海上凉风飘忽而至,带来清凉心脾的微雨;又有这多么高贵的客人,主人感到疾病消散,心情非常愉快。但诗人既已“理会”是非,便不能以天怀旷达而放掉一切,诗中“自惭”、“未睹”,乃是诗人自谦之语,其实诗人并未“居处崇”,亦睹“斯民康”,也正因如此诗人可以心安理得品鲜尝肥,饮酒听诗。面对这样清雅场面诗人自会“神欢体自轻”,甚至有些飘飘然的感觉。自古吴越文人众多,文化发达,这次宴集使韦应物更认识到这一点,诗人愈发觉得苏州不光经济发达,文化也是相当繁荣的。得意之情露于诗外。
此诗虽为描写韦应物*日生活中一次宴集文士的'场景,但也表露了诗人从政的态度,同时流露出对自己治所如此发达繁荣的沾沾自喜之情。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题李凝幽居全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题李凝幽居全诗
《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
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注释:
1、李凝:诗人的友人,也是一个隐者,其生*事迹不详。
诗意: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院。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赏析: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着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全诗对仗。
枉凝眉古诗原文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枉凝眉古诗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鉴赏】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张生还可跳过粉墙去同莺莺幽会,杜丽娘还可在梦里同柳梦梅结成夫妻,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一之 命,媒的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二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
枉凝眉
曹雪芹〔清代〕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译文:
一个是仙境里生长的美丽花朵,一个是没有缺点的纯洁美玉。如果说没有神奇的姻缘,为什么这辈子偏偏和他相遇;如果说是神奇的姻缘,又为什么满腔的爱情最终成了空话?一个白白地独自叹气,一个白白地魂牵梦挂。一个是月亮映在水中的影子,一个是镜子中照出的鲜花。想一想,她的眼中究竟有多少泪水呀,怎么禁得起从秋天流到冬天,又从春天流到夏天。
注释:
阆苑(làngyuàn):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也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时也代指帝王宫苑。仙葩(pā):仙花。“阆苑仙葩”自然指绛珠仙子林黛玉。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一个枉自嗟呀(jiē yā), 一个空劳牵挂:一个常因宝玉而流泪(指黛玉),一个常因黛玉而感叹(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正文以及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对黛玉诉肺腑等事。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想眼中”一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红楼梦十二支曲》乃至于《红楼梦》全书有一些情节是表观爱情的,对于那种庸俗低级“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曹雪芹是反对的。曹雪芹所肯定的爱情是建立在背叛封建宗法秩序,背叛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封建社会末期思想斗争的`一种反映。《枉凝眉》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一支曲子,是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泪尽而逝。这首曲子借助于“谈情”而“谈政”,表现作者的衰贬和爱憎。尽管作者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枉凝眉》中尖锐地提出问题以后,因无力作出正确的回答而陷于苦闷;尽管作者由于对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估计不足,看不到摆脱毁灭命运的政治出路, 因而把封建叛逆者的歌颂变成了凄凉的挽歌,然而他的爱憎褒贬却是那样的鲜明,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赏析:
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贯串《红楼梦》中书的一条主线。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钗黛二人的命运只用了一首判词概括。而在这套《红楼梦》曲中,却接连用了《终身误》、《枉凝眉》两首曲子加以浓墨重写的渲染。两只曲子都是围绕着宝、黛、钗之间的婚恋关系来写,以宝玉的口吻,对钗、黛两人加以对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终身误》写宝玉在婚后面对宝钗,怀念黛玉,女主角应该是宝钗,因为曲中在两两对照时总是先写宝钗,后写黛玉;《枉凝眉》的女主角则是黛玉无疑,宝玉在对黛玉倾注满腔怜爱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宝钗的同情。《终身误》的含义较为显豁,宝玉用满怀惆怅的口吻,鲜明地表达出对缺少黛玉的婚姻生活的遗憾宝惆怅。而《枉凝眉》进一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词意较为朦胧含蓄,语气更加哀怨动人。关于《枉凝眉》一曲的具体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此曲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写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预示着林黛玉将泪尽天亡的结局。“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霞宫神瑛侍者。他们前世有缘,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爱,曾经反到试探彼此的心事,并有过表白。宝玉对黛玉始终呵护有加,但他们美好的爱情,如镜花水月一般,无法成为现实。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实现了她“还泪”的诺言。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支曲子仍然以宝玉的口吻写出,同时提到了黛玉、宝钗。“美玉无瑕”并非指宝玉,而是指宝钗,她的德言容貌都无可挑剔,如同没有任何瑕疵的美玉一般。宝玉真正深爱的人是黛玉,但他最终却娶了宝钗为妻。这样的结局,使黛玉“枉自嗟呀”,也使宝钗“空泪牵挂”。在宝玉看来,黛玉仿佛是“水中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即;而宝钗犹如镜中之花,看似美丽,却触手冰凉。在经过反到比较之后,宝玉还是把中部心思都放在了黛玉的身上。他满怀痛惜地想到,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水,可以这样日到一日地流淌。
关于此曲,一般都采用第一种说法:认为是写宝黛爱情的,这样读解,显然有不少难以说通之处。从根本思想来说,像判词一样,《枉凝眉》也是泛咏一切悲剧女儿的人生命运的。像《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宝《终身误》一样,都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反到吟咏、藉以加强中书的悲剧主题。这支曲也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是宝玉的心声,如实地写了宝玉在钗、黛关系上的内心矛盾宝到杂情感。他不断地在内心的天*上街量着两个人,在动荡中不断加以比较、选择。所以有“一个是……一个是……”这样的反到咏唱。但是随着他对二人了解的深化,宝玉的爱心日益向着黛玉倾斜了。所以曲子的结尾三句,他的爱心部集中到了黛玉身上,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读者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听到宝玉俯伏于黛玉灵前嚎啕哭诉,真诚地向黛玉坦露自己内心的中部隐衷。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赏析:
作者在这支曲子中,进一步抒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真挚的爱情。他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都是心地纯洁,聪明善良的青年。这样一对有情人,能不能结合呢?作者用两个设问,怀着含蓄而又诚挚的感情,把人们带到现实世界里来。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统治迫害下,有情人难成眷属,只能空自嗟,枉牵挂。接着应用"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对造成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最后用眼泪的控诉作结。整个曲子婉转深沉,发人深思。当然作者不会认识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但他写出这种悲剧,明白而响亮地发出呐喊,提出控诉,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这部伟大的作品发出反封建的思想光芒。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注释
1.阆苑(langyuan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所删。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即使从句式的音节上看,亦当有。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赏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的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主线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批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批),它包括着获罪、“抄没、狱神庙诸事”(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也给了黛玉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生唯一的知己。
黛玉之死非续书所写那样,证据甚多。第二十五回中凤姐一次当众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还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儿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众人听了一齐笑起来,黛玉红了脸,不言语,连李纨都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于这段描写,读过作者全稿、已知人物将来结局的脂砚斋是怎样批的呢?他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对?]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甲戌本)庚辰本作“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作者自己对宝黛之成为配偶是否怀疑,看书人、批书人如何预料,我们都不必去管它,问题是这里说:“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宝玉、黛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试问:续书中施“调包计”的贾母、凤姐(还有以为作主的应是贾政、王夫人),他们在不在“贾府上下诸人”内?倘原稿也象续书那样写法,脂砚斋会不会说那样的话?可见,“岂其不然”——说二玉不能成夫妻,正是出于“贾府上下诸人”始料未及的原因。在上一首写宝钗的曲子中同时写了宝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这一首写黛玉的曲子中只写了宝玉“空劳牵挂”,竟无一字涉及宝钗,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宝钗的终身寂寞与黛玉有关,黛玉的枉自悲愁与宝钗无关。
以续书所写《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与此曲的后半对照,竟无一语能合。续作者为了在安排他自以为相当巧妙的情节时不至于遇到任何困难,就先使宝、黛这两个性情“乖僻”、不好对付的逆判者,变成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偶人:一个无意中听说一句“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就在“急怒”之下迷了“本性”;一个莫名其妙地失了玉便成了“疯颠”。于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是对着脸傻笑起来”(第九十回),然后各自走开。这样,就以“一个傻笑,一个也傻笑”代替了“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写黛玉死时,有“吐血”,有“晕倒”,有“喘气”,有“发狠”,有“回光返照”,有“浑身发冷”,有“两眼一翻”……就是没有流泪。倒是宝玉后来流了不少眼泪。这样,就使曲子的末句也非改写不可了。但是,说也奇怪,黛玉刚死,宝玉便“病势一天好似一天”(这时再不必担心他会执拗、反抗、向黛玉表白、使续作者为难了,倒是一直让他傻下去文章不好做),于是就让他到灵柩前去痛哭一场。到容许他清醒的时候,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原文如此),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哭得死去活来”(第九十八回)。这就是所谓“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然而,这样就使人更加糊涂了:难道曲子末几句是说宝玉的?难道黛玉所欠的“泪债”早偿过了头,现在反而要宝玉找还给她?她归离恨天如何向警幻交帐呢?难道能把宝玉的眼泪也算在内?倘若说宝玉的“牵挂”是指他婚后终不忘黛玉,那末另一个又如何还能“嗟呀”呢?倘若说曲子的末句是指黛玉*日总爱哭,那末她来到贾家已经多年,怎么说她的眼泪流不到一年就要流光呢?何况,我们也未见黛玉接连不断地天天流泪呀!八十回以前,她眼泪流得最多的也还是因为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吃了大苦头的那一次。那一次黛玉为宝玉整天“抛珠滚玉”地流泪,正是为后来流更多的眼泪伏下的重要一笔。
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应如些非伤感,还甘露水也。”指出了黛玉这种“体帖”、“知己”的心思和痛惜其自毁而引咎自责的落泪,就是“还债”。戚序本保存的一条脂评更点出它对整个悲剧的象征意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情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乎!”
所谓“离恨”,实即愁恨、怨恨、憾恨。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是无从这样说的。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此类证据还很多。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整理:zhl201608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李凝:诗人的友人,也是一个隐者,其生*事迹不详。
2、少(shǎo):不多。邻并:邻居。
3、池边:亦作“池中”。
4、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5、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6、去:离开。
7、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院。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赏析: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着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m.ju.51tietu.net)。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凝的诗句 含凝的诗句 凝望的诗句 带凝字的诗句 凝眸的诗句 带凝的诗句 关于凝的诗句 梦凝的古诗句 凝开头的诗句 枉凝眉的古诗句 凝心聚力的诗句 凝冰的古诗句 凝字开头的诗句 深情凝视的诗句 深情凝望的诗句 题李凝幽居诗句 秋色凝重的古诗句 徐凝春雨的诗句意思 形容凝聚力的诗句 徐凝春雨的古诗句意思 描写冰凝窗花的古诗句 形容团队凝聚力的诗句 凝异的古诗 关于民族凝聚力的古诗句 凝字的古诗 句子开头凝的古诗 玉脂凝香的古诗 有凝的古诗词 带凝月的古诗 凝聚力的句子
形容团队凝聚力的诗句 题李凝幽居全诗_村居全诗 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枉凝眉古诗原文赏析 诗名含有凝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凝字的诗词 含有凝字的古诗词 带凝字的诗词名句 徐凝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关于凝眸的诗句 杨凝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和凝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我与你在一首诗里相凝 枉凝眉古诗赏析 众志成城押韵下一句(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诗句) 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在秋的窗口凝望(组诗) 题李凝幽居全诗 鹤壁,一座凝华的城(组诗) 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题李凝幽居全诗_村居全诗 凝心之事(组诗) 凝聚唐杜甫的诗句98句 秋色凝重的诗意(两首) 关于杨凝诗的鉴赏 徐凝忆扬州唐诗赏析 徐凝古诗春雨 关于静秋凝雪的散文诗 徐凝《汉宫曲》全诗翻译赏析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诗句
关于冬天的古诗乘法 关于全国爱眼日的古诗 带婉的古诗词大全 写给女性好友的古诗词 关于嫣然的古诗 杨广的古诗 霜月古诗里的典故 描写思乡之的古诗 清*乐的古诗背诵视频 高中背的字可多的古诗文 我会背很多古诗的拼音 写女人的五字古诗 带有注字的古诗词 精神品德的古诗 柴有关的古诗 淡然而努力的古诗 含有偈的古诗 写松的现代古诗 秦南雪的古诗说一下 写一下鸟鸣涧的古诗 炫恩爱的说说古诗词 赞美少年志向远大的古诗 元宵节发朋友圈的古诗 印度最宝贵的古诗 下笔便俗的古诗 题目中带字的古诗 描写春风相关的古诗 表达诗人精神品格的古诗 重读情绪的古诗 古诗文内涵的字 迎来胜利曙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