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西汉匈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西汉匈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西汉匈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西汉匈奴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谏伐匈奴书的原文翻译
《谏伐匈奴书》是西汉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所做的文章。下面小编整理了这篇谏伐匈奴书的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谏伐匈奴书的原文翻译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①,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②,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③。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④,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忘战必危。”天下既*⑥,天子大凯⑦,春蒐秋狝⑧,诸侯春振旅⑨,秋治兵⑩,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11),兵者凶器也(12),争者末节也(13)。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14)夫务战胜穷武事者(15),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16),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17)。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18),迁徙鸟举(19),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20),重不及事(21)。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22)。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23),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35)地千里,以河为境(24)。地固泽(咸)卤(25),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26)。暴兵露师十有余年(27),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28),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29),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30),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31)。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32),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33)。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也(34)。
①不恶:不讨厌。切谏:深切的谏言。意谓毫不避讳的直谏君王。博观:广泛地观察。
②重诛:严厉的惩罚。
③遗策:失策。万世:万代。
④效:献。
⑤《司马法》:古代兵书,即《司马穰苴兵法》,原有一百五十篇,今存五篇。以下所引文字出于《司马法·仁本》篇。
⑥*:太*。
⑦大凯:周王所奏凯旋班师的军乐。
⑧蒐:春天打猎。狝:秋天打猎。
⑨振旅:训练军队。
⑩治兵:修治武器。
(11)逆德:背逆的德行。
(12)兵:武器。凶器:凶恶的器物。
(13)末节:最末等的节操。
(14)重行:慎重对待。
(15)务:致力。穷武事:用尽武力。
(16)任:凭借。
(17)齐:相等。三代:指夏、商、周。
(18)委积:此泛指仓廪所蓄的粮食和财物。
(19)鸟举:像鸟儿飞翔。举,飞举。
(20)踵粮:携带粮食行军。
(21)重:繁。不及事:无济于事。
(22)役:役使。
(23)靡敝:疲弊。
(24)辟:通“?”,开拓。河:黄河。
(25)泽卤:盐碱地。
(26)丁男:成年的男人。
(27)暴兵露师:把军队暴露在荒沙野地之中。 有:通“又”。
(28)是:此。岂:难道。
(29)蜚刍挽粟:飞速转运粮草。蜚,通“飞”。刍,喂牛马之草。挽,引、拉。
(30)黄腄:指黄县和腄县。负海:靠海。
(31)率:大致。钟:容量单位,即六斛(石)四斗。致:得到。
(32)疾耕:拼力耕种。
(33)纺绩:纺织、绩麻。帷幕:军帐。
(34)畔:通“叛”。
(35)却:退却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①,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②。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③。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城之围④。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⑤,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故兵法曰:“兴师十万⑥,日费千金”。夫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功⑦,亦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上虚府库,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国,非完事也⑧。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⑨,禽兽畜之⑩,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11),而下 循 *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12)。乃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13),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14)。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15),此得失之效也(16)。故《周书》曰(17):“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①略:攻取。
②代古:代郡的山谷。
③从:追。搏景:博,击,打。一说为“捕”,捕捉。景,通“影”。捕捉影子。
④*城之围:公元前二○○年,汉高帝刘邦打匈奴,被匈奴围困在*城的白登山,七天七夜方得脱离险境。见卷八《高祖本纪》、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等。
⑤刘敬:即娄敬,他建议与匈奴和亲。和亲:这是汉朝出现的一种与边境部族修好的政策。如把汉朝宗室女儿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借以加强汉匈之间的亲善关系,换取边境的安宁。刘敬事见卷九十九本传。
⑥兵法曰:“此指《孙子兵法·用间》篇。
⑦系虏:俘虏。系,拴束。
⑧完事:完美的事。
(9)固:本来。弗:不。程督:按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加以规范督导。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王昌龄《箜篌引》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李白《白马篇》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曹植《白马篇》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张籍《征妇怨》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李白《战城南》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祭黄帝陵文》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李白《塞上曲》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王维《陇西行》
匈奴慑窜穷发北, 大荒万里无尘飞。——贾至《燕歌行》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寒山《诗三百三首》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欧阳修《听*戎操》
少卿偶作匈奴降,陇西士人惭姓李。——李新《冬夜有感》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杜甫《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戎昱《苦哉行五首》
岂意未死间,自为匈奴妾。——戎昱《苦哉行五首》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陈陶《关山月》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秋瑾《剑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王昌龄《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
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陈陶《赠江西周大夫》
安知非卫霍,为汉却匈奴。——唐之淳《奉怀》
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袁中道《感怀诗五首·步出居庸关》
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李峤《城》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戎昱《苦哉行五首》
愿公速蹈功名机,匈奴不灭何家为。——楼钥《送伯舅汪运干》
甘向匈奴作妇翁,而翁首祸羞千古。——艾性夫《昭君出塞图》
不能仗大义,割地事匈奴。——郑獬《奉使过居庸关》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拾得《诗》
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徐渭《观猎篇(并序)》
狼烟在阵云,匈奴爱轻敌。——贯休《古塞下曲四首》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①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②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③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④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
【翻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鉴赏】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诗人共写了陇西行四首,此处是第二首。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次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之“工妙”。
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
《谏伐匈奴书》是西汉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所做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①,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②,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③。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④,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忘战必危。”天下既*⑥,天子大凯⑦,春蒐秋狝⑧,诸侯春振旅⑨,秋治兵⑩,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11),兵者凶器也(12),争者末节也(13)。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14)夫务战胜穷武事者(15),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16),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17)。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18),迁徙鸟举(19),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20),重不及事(21)。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22)。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23),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35)地千里,以河为境(24)。地固泽(咸)卤(25),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26)。暴兵露师十有余年(27),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28),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29),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30),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31)。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32),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33)。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也(34)。
①不恶:不讨厌。切谏:深切的谏言。意谓毫不避讳的直谏君王。博观:广泛地观察。
②重诛:严厉的惩罚。
③遗策:失策。万世:万代。
④效:献。
⑤《司马法》:古代兵书,即《司马穰苴兵法》,原有一百五十篇,今存五篇。以下所引文字出于《司马法·仁本》篇。
⑥*:太*。
⑦大凯:周王所奏凯旋班师的军乐。
⑧蒐:春天打猎。狝:秋天打猎。
⑨振旅:训练军队。
⑩治兵:修治武器。
(11)逆德:背逆的德行。
(12)兵:武器。凶器:凶恶的器物。
(13)末节:最末等的节操。
(14)重行:慎重对待。
(15)务:致力。穷武事:用尽武力。
(16)任:凭借。
(17)齐:相等。三代:指夏、商、周。
(18)委积:此泛指仓廪所蓄的粮食和财物。
(19)鸟举:像鸟儿飞翔。举,飞举。
(20)踵粮:携带粮食行军。
(21)重:繁。不及事:无济于事。
(22)役:役使。
(23)靡敝:疲弊。
(24)辟:通“?”,开拓。河:黄河。
(25)泽卤:盐碱地。
(26)丁男:成年的男人。
(27)暴兵露师:把军队暴露在荒沙野地之中。 有:通“又”。
(28)是:此。岂:难道。
(29)蜚刍挽粟:飞速转运粮草。蜚,通“飞”。刍,喂牛马之草。挽,引、拉。
(30)黄腄:指黄县和腄县。负海:靠海。
(31)率:大致。钟:容量单位,即六斛(石)四斗。致:得到。
(32)疾耕:拼力耕种。
(33)纺绩:纺织、绩麻。帷幕:军帐。
(34)畔:通“叛”。
(35)却:退却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①,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②。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③。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城之围④。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⑤,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故兵法曰:“兴师十万⑥,日费千金”。夫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功⑦,亦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上虚府库,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国,非完事也⑧。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⑨,禽兽畜之⑩,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11),而下 循 *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12)。乃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13),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14)。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15),此得失之效也(16)。故《周书》曰(17):“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①略:攻取。
②代古:代郡的山谷。
③从:追。搏景:博,击,打。一说为“捕”,捕捉。景,通“影”。捕捉影子。
④*城之围:公元前二○○年,汉高帝刘邦打匈奴,被匈奴围困在*城的白登山,七天七夜方得脱离险境。见卷八《高祖本纪》、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等。
⑤刘敬:即娄敬,他建议与匈奴和亲。和亲:这是汉朝出现的一种与边境部族修好的政策。如把汉朝宗室女儿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借以加强汉匈之间的亲善关系,换取边境的安宁。刘敬事见卷九十九本传。
⑥兵法曰:“此指《孙子兵法·用间》篇。
⑦系虏:俘虏。系,拴束。
⑧完事:完美的事。
(9)固:本来。弗:不。程督:按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加以规范督导。
⑩畜:养。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吊屈原赋》原文: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谇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原文翻译:
贾谊做了长沙王的太傅,已经由于被贬谪离开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能之臣。遭受谗言的诬陷而被放逐,作了《离骚》这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说:“算了罢,国家没有一个正直贤能的人,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于是就跳到汨罗江自杀了。贾谊我追念感伤这件事情,借此来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词句说:
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唉!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鸾鸟凤凰躲避流窜啊,猫头鹰却在高空翱翔。宦官内臣尊贵显耀啊,用谗言奉承阿谀的人能得志;贤才能臣无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却郁郁不得志。世人都认为卞随、伯夷恶浊啊,认为盗跖、庄蹻廉洁,(认为)宝剑莫邪粗钝啊,铅质的刀锋利。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慨叹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这样的祸难!”
总之: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能够和谁说呢?凤凰飘飘然向高处飞去啊,自己本来就打算远走高飞。效法深渊中的神龙啊,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弃离了蟂獭去隐居啊,怎么能够跟从蛤蟆与水蛭、蚯蚓?我所认为珍贵的东西是圣人的神明德行啊,要远离污浊的世界而自己隐居起来;假使骐骥也能够被束缚而受羁绊啊,怎么能够说与狗和羊有分别呢?盘桓在这样混乱的世上遭受祸难啊,也是您的原因。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恋国都呢?凤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闪耀出的光辉才降落下来;看到德行卑鄙的人显出的危险征兆啊,就远远的高飞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沟啊,怎么能够容下吞舟的巨鱼?横行江湖的鳣鱼、鲸鱼,(出水后)也将受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注释:
(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后自沉于湘水支流汨罗江。
(2)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谪(zhé):贬官。
(3)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注入洞庭湖。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
(4)《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
(5)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
(6)因自喻:借以自比。
(7)恭承:敬受。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8)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9)造:到。讬(tuō):同“托”,寄托。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10)罔极:没有准则。殒(yǔn):殁,死亡。厥:其,指屈原。
(11)不祥:不幸。
(12)伏窜:潜伏,躲藏。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翱翔:比喻得志升迁。
(13)闒(tà):小门。茸:小草。
(14)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
(15)随:卞随,商代的贤士。夷:伯夷。二者都是古贤人的代表。溷(hún):混浊。跖: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是大盗。蹻(jué):庄蹻,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接受楚顷襄王之命开辟云南,后来退路被秦国斩断,他回不来就在云南做了王,客观上背叛了楚国。传说中这两个人成为“坏人”的代表。
(16)莫邪(yé):古代宝剑名。铅刀:软而钝的刀。铦(xiān):锋利。
(17)默默:不得志的样子。生:指屈原。
(18)斡(wò):旋转。斡弃:抛弃。周鼎:比喻栋梁之材。康瓠(hù):瓦罐,比喻庸才。
(19)腾驾:驾驭。罢(pí):疲惫。骖:古代四马驾一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边的叫骖。蹇:跛脚。
(20)服:驾。《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中坂纤延,负辕不能上。”骥是骏马,用骏马来拉盐车,比喻糟蹋有才能的人。
(21)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荐:垫。履:鞋。章甫荐履:用礼帽来垫鞋子。渐:逐渐,这里指时间短暂。
(22)离:通“罹”,遭遇。咎:灾祸。
(23)讯曰:告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
(24)巳矣:“算了吧”之意。
(25)壹郁:同“抑郁”。
(26)漂漂:同“飘飘”,飞翔貌。高逝:飞得高高的。自引:自己升高。
(27)袭:效法。九渊:九重渊,深渊。沕(wù):深潜的样子。
(28)偭(miǎn):面向。蟂獭(xiāotǎ):水獭一类的动物。从:跟随。虾(há):蛤蟆。蛭(zhì):水蛭,蚂蟥一类。螾:同“蚓”,蚯蚓。这两句是说面向蟂獭一类动物隐居,不与蛤蟆、水蛭、蚯蚓一类小虫为伍。
(29)系:用绳系住。羁:用络头络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停留的地方就停留,就像犬、羊哪样。
(30)般:久。纷纷:乱纷纷的样子。尤:祸患。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
(31)历:走遍。相:考察。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
(32)千仞:极言其高。仞,七尺为一仞。览:看到。德辉:指君主道德的光辉。
(33)细德:细末之德,指品德低下的国君。险征:危险的征兆。曾击:高翔。曾,高飞的样子。去:离开。
(34)污渎:污水沟。
(35)鱣(zhān):鲟一类的大鱼。鲸:鲸鱼。固:本来。《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苦之。”
《吊屈原赋》创作背景:
这篇《吊屈原赋》,是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
贾谊十八岁即以能“诵诗属书”而著名于郡中,经太守吴廷尉的引荐,被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即赴任太中大夫。贾谊希图革新政治,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一系列建议,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一度欲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但遭到周勃、邓通等将相大臣的诋毁,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终于未受重用。汉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调出京城,改任长沙王太傅。于是,在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走向长沙。
长沙,在当时中原人的眼中是一个多雨潮湿的荒僻之地,而诸侯王太博这个职位只对诸侯王负有辅导之责,并没有处理实际政事的权力,所以,贾谊怀着忧郁的心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边上时,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在脑海中展现开来。距当时100余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此时自己也遭诬陷谪遣长沙,这是非常相似的境遇。贾谊触景感慨,写下了汉赋名篇《吊屈原赋》。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念奴娇·中秋宴客》,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叶梦得 念奴娇中秋宴客
回首江海*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
扩展阅读
毛幵 念奴娇中秋夕
正是老子南楼,多情孤负了,十分佳节。起舞徘徊谁为我,倾倒杯中明月。欲揽姮娥,扁舟沧海,戏濯凌波袜。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
李纲 念奴娇中秋独坐
怅念老子*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
露冷风清夜阑,梦高人过我,欢如畴昔。道骨仙风谁得似,谈笑云生几*。共踏银虬,迫随绛节,恍遇群仙集。云韶九奏,不类人间金石。
曹冠 念奴娇咏中秋月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中秋唯美短句。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说明】
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发展史上的名篇。它和苏轼著名《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作者四十七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多了。苏轼此次被贬,是“乌台诗案”造成的后果。元丰二年(1079),*何大正、舒檀等人说苏轼以诗文谤讪朝政,八月苏轼被捕入狱,同时牵连多人,造成历史上有名的*,幸得张方*、范稹等人极力营救,才于十二月底出狱,贬往黄州。由于作者在政治上遭受到一次严重的挫折和打击,思想异常苦闷,于是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迹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忘情于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他便无法保持内心的暂时*静。他的热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骚不*,往往要通过这一喷火口,火山爆发式地喷薄出来。这首《念奴娇》就是这一思想感情冲击下的产物。
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
上片写景,由景入情,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两句,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反映出作者的主导思想: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尽”,更何况无声无息的碌碌凡夫!无穷的兴亡之叹、高唱入云。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战场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声名,又暗中交待这个“赤壁”并非当年廛战之地,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乱石穿空”三句,是诗人目击的奇险风光,大有令人魄动魂惊之势。那穿空的石壁、拍岸的惊涛、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后代显示当时的威烈,诉说着当年“英雄人物”所建树的辉煌业绩。这三句,有仰视之所见,有俯视之所得;有远景,有*景;有色彩,有涛声。全词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古战场的声势被和盘托出,渗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场了。“江山如画”两句,总上启下。
下片以“遥想”二字紧承“周郎赤壁”与“多少豪杰”.过渡巧妙自然。这一阕可分两段。从“遥想”到“樯橹灰飞烟灭”, 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发作者赞佩向往之情。作者抓住某些具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故国神游”到结尾,又是一层。在这五句里,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态度。“人生如梦”一类的感慨,本来是整个封建社会中惯用的陈辞滥调。不仅苏轼如此,在其他许多文人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当然需要批判对待。但是,就本篇来说,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的 悲慨,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建功立业等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总的来看,这首词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
本词的艺术成就很高。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此之前,作为词这一新兴的文体形式,主要用来描写男女风情及羁旅闲愁。柳永词的内容虽已有所扩展,但幅度有限。苏轼进一步开拓和扩大了宋词的新路。他不仅大量填写长调,而且以诗为词,用词来写景、咏物、抒情、叙事、说理、刻画人物。这首词就是刻画历史人物的名篇。因为词的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它不可能象、戏曲那样在广阔的背景上展开描写。所以这首词紧密结合抒情这一特点,以极其精炼的笔墨,采取正面刻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等)、侧面陪衬(“人道是”、“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等)与反面烘托(“墙橹灰飞烟灭”等)的手法,把抒情、叙事、写景、咏史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用墨不多,而形象生动。全词笔力雄健,风格豪迈,不愧是豪放词的首创,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日:‘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 段说明,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柳永词与苏轼词在风格上的明显不同了。
【译词】
长江呵,你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
你以汹涌的浪涛冲刷着历史的长渠——
千百年间的英雄人物被荡涤得无踪无迹。
就在那破旧营垒的西面,
人们传说着历史上的辉煌战役,
呵,那就是三国对周瑜大破曹兵的赤壁!
看,陡峭的石壁刺穿了晴朗的天空,
听,震耳欲聋的涛声在把江岸拍击——
卷起的浪花象千万个雪岭冰峰堆聚在一起。
呵,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比图画还要美丽!
短暂而又短暂的一瞬之间,
这舞台上曾有多少豪杰演出壮丽的史剧。
回想周瑜风度翩翩,正年少时期,
喜轿刚刚把小乔接到家里;
一派英姿,雄才大略,无与伦比,
羽扇从容摇动,头巾微微翘起。
他正运筹帷幄,谈笑风生,转眼间——
敌舰被烧成灰烬,化作青烟散去……
赤壁呵,重游这英雄的舞台怎不令我神往入迷!
请不要笑我多愁善感把烦忧寻觅,
为此,繁霜才过早地染白我的发际。
呵,虽说人生就象梦一般虚幻迷离,
而我却要向江中的明月洒一杯水酒,
对英雄略表内心的敬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欣赏]
关于西汉匈奴的古诗 打匈奴的古诗 破匈奴诗句 匈奴诗句 杜莆的古诗破匈奴 有关匈奴消失的古诗 描写征讨匈奴的古诗 卫青大胜匈奴的古诗 古诗破匈奴的原文 描写匈奴战争的古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的豪迈古诗 历朝历代抗击匈奴的古诗 关于西汉的古诗 先秦到西汉的古诗 关于西汉武将的古诗 西汉时期的古诗 杜甫的西汉古诗拼音版 范仲淹西汉时的古诗 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的吗 赞美西汉战争的古诗 赞美陕西汉中的古诗 陕西汉中留下的古诗 西汉屯田戍边的古诗词 含有匈的古诗 念娇奴的古诗 小狸奴的古诗 念奴娇古诗原版的 关于狸奴的古诗 梅西祝福武汉 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古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 丑奴儿_示儿古诗原文 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 谏伐匈奴书的原文翻译 西汉皇帝列表十二帝简介大全 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 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简介 西汉汉昭帝刘弗陵生*简介 西汉孝*皇帝刘衎生*简介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有趣的汉字谐音古诗 西汉开国元勋樊哙生*简介 西汉开国元勋周勃生*简介 《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匈奴刘聪羯胡 刘邦 -汉高祖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西汉思想家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介绍 西汉张衡《归田赋》注释译文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名含有奴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奴字的诗词 含有奴字的古诗词 带奴字的诗词名句 关于匈奴的诗句 渡汉江古诗意思(渡汉江古诗赏析) 辛弃疾 丑奴儿_示儿古诗原文 汉字特点的古诗117句 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欣赏 关于西湖的古诗 陈陶唐诗《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全诗赏析 西汉官员、学者戴圣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有关追求的名言 不惧挫折的名言 有关外交的名言 关于叶子的名言 善于利用时间的名言 有关关爱的名言 关于孩子的名人名言 做人警句名言警句 婚姻人生感悟经典名言 马克吐温名言生命如此短暂 孔子关于品德的名言 师恩难忘名言 关于老师的名言英语 有关于爱的名言 有关学*名人名言 关于陪伴父母的名言 射手座简短名言 关于生老病死的名言 与努力有关的名言 亚伯拉罕林肯名言 西方哲理名言 读书的名言英文 贝爷名言 名言关于学* 将军名言 大度的名言 孔子关于时间的名言 歌德爱情名言 有关教师名言 关于教师责任的名言 鲁迅弃医从文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