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翰林的诗句 >

翰林的诗句

关于翰林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翰林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翰林的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将赴天*职书怀寄翰林从兄》注释

  • 将赴天*职书怀寄翰林从兄原文: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香晚翠莲动,吟余红烛移。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况我魏公子,相顾不相疑。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将赴天*职书怀寄翰林从兄注释:

      【魏公子】1.指信陵君。唐高适《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唐曹邺《将赴天*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魏公子,相顾不相疑。”

      2.指魏文帝曹丕。唐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赵殿成笺注:“魏公子,谓魏文帝。曹子建《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李善注:‘公子谓文帝,时武帝在,为五官中郎也。’”

      【白玉墀】玉石台阶。亦借指朝堂。明谢谠《四喜记·怡情旅邸》:“题名共列黄金榜,献策同登白玉墀。”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的全诗翻译赏析

  • 读书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的全诗翻译赏析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①青蝇:比喻势利庸俗之徒。

      ②点:玷污。

      ③白雪:阳春白雪,高级乐曲。此处是李白自比。

      ④难同调:难以同流合污。

      参考译文

      清晨赶赴宫中,晚间往金马门待沼。翻看前人的残卷遗篇,探讨古贤的著述穷极奥妙。哪怕只有片言与前人暗合,也不禁掩卷而笑。苍蝇点污白玉轻而易举,《阳春》《白雪》却难以找到同调。我本是疏懒散漫之人,却多次遭到狭隘之人的嘲笑。天高云淡正值秋高气爽,不禁回忆起昔日林壑间的游眺。有时清风徐徐吹来,闲倚着栏干我放声长啸。严光在桐庐溪畔垂钓,谢灵运通游天涯海角。何时才能功成身退,从此在烟波间投钓?

      赏析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在翰林院读书遣闷,有感而作,写给集贤院学士们的。此诗以名士的风度,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借翰林生活中的快事和烦恼,抒泄处境荣宠而理想落空的愁闷,表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本志。全诗娓娓而谈,言辞清爽,多排偶句,流畅自然,结构属赋,立意于兴,婉而直,浅而深,绵里藏针,时露锋芒,在唐人言怀诗中别有情趣。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诗歌的开始,使用了虚中带实的手法,概言自己在宫禁中的生活和感受。翰林院、集贤殿都在宫禁中,故言“晨趋紫禁中”。从表面看,又是“紫禁”,又是“金门”,不仅说明职务之重要,还更带有一种显赫的威势、甚至炫耀的口吻。的确,当时翰林供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而又显赫的`。据《新唐书·百官志》载,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又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738)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包括拜免将相、号令征伐诸大事。以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所以当时有“号为内相”或“天子私人”之称。李白夙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宏图,当他被诏供奉翰林时,内心是异常激动的,而且初入宫禁时,他也的确曾为自己所受的殊宠与显赫的地位而自豪。他在《赠从弟南*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曾以自诩的口吻说:“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盼,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然而,时隔不久,当李白发现现实并非如此,这种天真浪漫的情绪也就惭惭消沉了。所以尽管这两句诗表面上带有显赫的威势和炫耀的语气,但从“晨趋”与“夕待”两个词中,已向我们暗示了一种投闲置散而又焦虑如焚的心态。可以说“晨趋”、“夕待”也正是李白自入宫禁以来的形象写照。

      接下来具体写投闲置散的读书生活:“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博览珍秘的群书,深入钻研其中的奥妙所在;如果发现有只言片语恰恰道出心曲之事,便会乐不自持、掩卷而笑。这几句写得轻松自如,可谓一片清机。但是,这种轻闲的读书生活与一个身居翰林供奉之职的人来说,却是极不协调、极不相称的。作为翰林供奉本来所应该做的事,已如前述,而事实上李白入宫之后,只不过被视为文学弄臣,是供奉帝王后妃遣兴愉乐的玩物。这对于李白来说,是痛心的,也更是悲哀的。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青蝇”句本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白雪”句本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两句在章法上是上承“片言”二字,可以说是“片言”的具体内容。这两句是说:我本来就是爱好自由,无拘无束之人,可每每总是遭到心胸狭隘之人的责骂。这是上承“会心”二字,从古人的至理名言中,领悟到自身遭遇的缘由所在。李白本是性格傲岸,行为放达不拘之人,但是入宫之后,却遭到高力士、张垍等奸臣的嫉妒与谗毁。“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愈来愈受到皇帝的疏远与冷落。李白在《感遇四首》其四中也说:“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惑登徒言,恩情遂中绝。”尽管此时“恩情”尚未完全中绝,但李白早已预感到了。严酷现实的打击,迫使诗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程与人格的完善,因而诗歌的下半部分,就着重表白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局促在宫禁之中,整日在嫉妒与谗毁中度日,不仅是对人格的迫害,也是对人性的压抑。此时此刻,诗人不禁回忆起昔日委运自然、遨游林壑的布衣生活。那是何等的惬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面对明媚的云天与幽静的林壑,清风徐来,倚栏长啸。一个“闲”字,道出了诗人的心境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契机所在。

      接下来诗人继续写道:“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这两句反映了李白对严光和谢灵运的企慕,希望自己将来能象他们那样,摆脱世俗的烦恼,寄迹林下,度安闲隐逸的生活。因而诗歌的最后两句说:“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功成身退,是李白为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也是他毕生的生活理想。他早在二十七岁时所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就表示过:“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其《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亦云:“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可以看出,李白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何等的执着,尽管在遭谗受谤,皇帝疏远的情况下,仍抱定功成然后身退的信念。因而在政治上的期待,暂时战胜了寄迹林下的愿望。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从李白此时的心态与他初入宫禁时相比,则可以明显看出其心理的变化。上文所引《赠从弟南*太守之遥》诗中,已可以看出诗人当初那种春风得意、喜不自胜的情态。此外,李白在《效古二首》其一中也以相同的情调写道:“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青山映辇道,碧树摇烟空。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快意切为乐,列筵坐群公。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但是此时此刻,诗人已不再是“羞比垂钓翁”,而是希望要在“功成”之后,决绝地表示“从此一投钓”,要像严光那样,远离尘嚣,过着安闲自乐的隐居生活。

      总之,这首诗突出表现了诗人那傲岸不屈、不同流俗的高洁品质,其中有对好佞小人的斥责,也有对自身遭遇及仕途的深深忧虑。尽管诗人此时仍怀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对朝廷也还抱有一线的希望,但此后不久,诗人尚未及“功成”,便愤然离开了朝廷,踏上了自得其乐的布衣漫游生涯。可以说这首诗正是李白在长安为官时期心理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是一首“言怀”之作,像是在同“诸学士”们娓娓而谈。它一反李白所常用的那种奔放的激情与奇特的夸张,而是将眼前之事及心中之想如实地一一道来,在婉转清爽的背后,蕴籍着十分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这一特点的形成,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位及其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全文]...
  • 唐诗李白的故事:李白翰林之谜

  • 李白,唐诗,故事
  •   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古。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白翰林之谜,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翰林之谜

      上节课,跟大家讲到,李白进长安了。进长安对李白来讲,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他不是说到长安来游览,那你来几回都行。他这次进长安,就是要见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谁呢?就是唐玄宗。他见了唐玄宗,他才能把他压在心里这么多年的话,讲给他听。他的抱负,他要做什么?他的规划。都要给唐玄宗说。要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可是很奇怪,李白是唐玄宗的天宝元年的秋天,进的长安。天宝三年初春时节就离开了。掐头再去尾,他在长安待了就一年多,号称三年。实际上只有一年多。这就很奇怪了。他花了那么多的工夫,找了那么多的关系,费了那么大的精力,进了长安。见了他朝思暮想的人。在他身边,只待了一年多。然后就离开了。在这一年里边,李白没有担任过任何实际的官职。从现有的资料看,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能留给*反复回味的那些政治上的业绩。没有。就这么就离开了,就觉得很奇怪,像他这样一个执着的人,这么自信的一个人,像他对自己的期望值这么高的一个人,怎么会就轻易地放弃了这个很多的知识分子,追求一生往往都追求不到的,宝贵的机会呢?这里边,就有很多的玄机。就是我们要讲的。

      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做翰林的时候的一些具体表现。

      解说: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史上,李白是惟一的一个。他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皇恩浩荡了。李白与唐玄宗,一个是名满天下,个性张扬的诗坛奇才。一个是九五之尊,开创盛世的当今皇帝。他们,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会面呢?李白会受到唐玄宗的特别招待吗?而在长安,生性喜欢交友,擅长交友的李白,又会与哪些人交好呢?

      康震:我们得先说说,他刚到长安的时候,得到什么招待。那招待是比较隆重的。李白临去世的时候,是在他一个族叔,就大概相当于本家叔叔,叫李阳冰家里边去世的。这个李阳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写篆书的一个书法家。李白临去世的时候,就把自己*生所做的诗文,都交付给这个李阳冰,让他编辑出版。当时的集子的名字,不是叫《李白诗文总集》。叫什么呢?叫《草堂集》。《草堂集》这个序,对研究李白特别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李阳冰算是他同宗同族的亲戚,他见过李白。而且李白是在他家里边去世的。所以他的这个序,很有可能里边涉及到李白的生*事迹。都是李白告诉他的。它这里边有一段记叙。写唐玄宗见李白的情形。太长了。得翻译白话文才能说明白。怎么件的呢?就是本来唐玄宗是坐着轿子的。他从轿子上下来,亲自步行到李白跟前来接见他。这是很隆重的礼遇。

      我们都知道,大家可能有的人见过一幅图。画唐太宗的,叫《步辇图》。画的是什么呢?就是唐太宗坐的这轿子有点奇怪,不像我们现在见的八抬大轿。它一个担架一样,两面几个人抬着他。他坐在上面,这就是步辇。唐玄宗就是从这个步辇上下来,然后去接见的李白。他不但亲自接见李白,还设宴招待他。里边也提到了,说什么呢?说唐玄宗让他坐在七宝床上,这个七宝床,不是他坐在床上。因为床这个字,在唐代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呢?桌椅板凳这类的坐具。睡的是什么呢?是榻。李白有一首诗,叫“床前明月光”。有的人说,月光照片我国在他们家床上,这是不对的。那指的是坐具。让他坐在七宝床上。那我们想那肯定是一个宝座,上面镶嵌着七宝的彩石。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因为他具体没有解释这个问题,而且亲自给他什么呢?调糖羹。给他吃的东西。不但给他赐御宴,而且秦德给他了一碗“八宝莲子汁”给他喝。

      然后还说了一段话。说什么呢?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呢?题是个老百姓啊,可是我却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时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们俩怎么今天坐到这儿来呢?因为这个东西,是李阳冰写的一个序,里边提到这么一小段,李阳冰当时并没有写一本叫《李白传》。如果是别了《李白传》,我们就知道得更详细。但就是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从礼遇上来讲,从待遇上来讲,从接待的规格上来讲,唐玄宗是很器重他的。除了皇帝器重他,他在长安,有一些比较有名的诗人,也对他比较感冒。这里边,有一个最退出的人物是谁呢?就是贺知章。贺知章这个老作家,我们大家是比较熟悉的。他有两首诗特别有名。其中一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还有一首诗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绝对流行歌曲。我们是不知道啊。贺知章这两首诗大家特别熟,可是贺知章写的大部分的诗,大家肯定不会太喜欢及因为什么呢?贺知章长期待在宫中,跟皇上在一起,他要写大量的应制诗。应制诗里边,都是一些大家不太理解的典故。不太读得懂的一些词。所以写得看上去很艰涩。大家这些诗真正流传与民间,生命力特别旺盛,一千多年了,我们大家还非常喜欢。

      贺知章当时做个什么官呢?他担任的是太子宾客,这是太子的一个署官。我们都知道,做了太子以后,身边也有很多的官员。还有一个官叫什么呢?叫秘书监。这是管什么的?有一点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从三品。非常大了。当时贺知章多大岁数呢?八十三、八十四了,岁数很大。老作家,见到了中年作家。他见到李白之后,对李白非常地崇敬。李白后写过一首诗,叫《对酒忆贺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了很年之后,贺知章当时已经去世了。他在喝酒的时候又想起跟贺知章的交情。

      解说:《对酒忆贺监》(其一)。四明有狂客,**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康震:说贺知章一见他,“呼为谪仙人”。就是一见到李白,说你哪是一般的人哪?你是从天上下凡的神仙哪。叫谪仙人。然后就请他喝酒。两个人喝得很高兴。喝完发现没带钱。贺知章身上带了一个小小的佩饰之物,是黄金做的小乌龟。就把这个黄金做的小乌龟算还了酒钱。李白身上经常发生这种事。喝着喝着没钱了,要不就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老得换。但是这次是贺知章请他的客,是八十多岁的一个著名的老作家,是一个大官,请李白吃饭,请李白喝酒。也有一些资料说是贺知章看到李白的一首诗,非常地崇敬他。哪首诗?《》。“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诗,我们什么时候读,都觉得李白气势恢弘,把一个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就写出来了。贺知章看了这首诗觉得,真是谪仙人。你不得了。贺知章对他的称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坛上地位也很高。所以当时李白是声名鹊起,本来就鹊起了。这回更鹊起了。

      解说: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走进长安。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而李白也把这次会面,当做一次大展宏图的机会。当做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理想的机会。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展现在李白面前的,似乎是一条通往辉煌前途的光明大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李白究竟在翰林院做了些什么?翰林待诏这个职位,是否能让李白一试身手呢?

      康震:现在从一些史料来看,李白主要做什么工作呢?第一,据他说,他经常地出入金銮殿和翰林院当中。唐玄宗向他询问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他呢?经常为皇帝起草一些诏书。一般人还不知道。大体来讲这是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是什么呢?陪皇上,给皇上写诗。那个时候,还没有被封为妃子。我们都知道,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看上她了。但是直接娶来不太好,就先给她度成女道士。由女道士再曲线大宫里来。当时杨玉环还是女道士。但是,已经到兴庆宫里边,有时候陪皇上看花。所以他有时候会给他们歇一歇诗,他这个里边,最有名的一首作品,叫做《清*调》。这个《清*调》写作的背景,也是一个醉醺醺的背景。就是什么呢?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在兴庆宫里边观赏牡丹。看着牡丹很高兴,然后就让李龟年唱曲。当时他身边的一个乐工,唱首歌吧。认为赏名花,对妃子,应该唱新词。这才把李白同酒馆里叫出来。这是杂史上面这样写的。

      他来的时候稀里糊涂的,然后用凉水给他弄清醒了。他一挥而就,写了《清*调》三首。

      解说:《清*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调》(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调》(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康震:大体说来,他就是这么两项工作。而且李白从他自己后来写的诗里边,他回顾自己在长安这段生活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们就从这儿也能看出李白也有俗的一面。他回忆的时候,特别得意忘形。他怎么说?他在诗里边说“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说什么呢?说我很自由地就能在宫里边走动。为什么呢?皇上看重我呀。而且我的声名很大。跟我该网的人,都是王公大臣,一般的老百姓我都不阎。看上去我马上就要凌烟阁了。我们都知道,凌烟阁,是唐太宗的时候,为了表彰功臣,把二十四个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觉得自己马上也可以进入凌烟阁的资格。还有的诗说什么呢?说“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你看当时那些人都看不起我。现在他们主动跟我交朋友。现在看得起我。还有说“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就是说,朝中的大臣们都来巴结我。为什么呢?皇上看得起我。他这里边也有一些庸人的气息,但这个也很正常。为什么呢?他高兴啊。他刚进入长安的时候,按他自己说的,工作也很忙,社会活动也很多,大家都很看得起他。他觉得自己在长安,一定要大展宏图。

      可是这有一个问题,就是李白做的这些工作,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他自己说成那样呢?还是实际上他真的帮皇帝起草诏书了。他真的就天天跟皇帝在一起谈国家大事,像宰相一样,这里边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他到底当的这个翰林,是个什么翰林?这个翰林,与他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有没有对他实现政治抱负,提供直接的帮助。这是最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我提供一个答案。就是不是那么回事。李白所担任的,并不是真正具有政治内涵,和政治意义的翰林学士。他担任的是什么呢?是一个陪着皇上,进行诗文**的翰林待诏,或者叫什么呢?翰林供奉。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是一个重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如果说李白手里接过了皇帝递给他的一支笔,这支笔不是用来起草诏书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用来写诗文,用来润色鸿业,是用来佐佑王化的。是用来陪皇上散心的。这是一支散心的笔,不是一支走向政治前途的笔。

      大家说你有证据吗?有。为什么呢?新旧《唐书》,这个官修的史书里边,没有说李白是翰林学士。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从未称呼过自己是翰林学士。李白的那些朋友,像、贾至、任华等等,在写给李白的诗文里边,他们有时候经常也诗文交往,也从来没有人称他为翰林学士。这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关节点。就是说,唐代有很多人做过翰林学士。就是我刚才说的有政治内涵的翰林学士。比如说,还有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还有比方说有一个人姓丁,叫丁居晦,这个人大家不熟。他专门写过一本书,这书的作用在哪儿?就是把从唐玄宗开始,一直到往后,所有的翰林学士的名单全列出来,而且对他们有简要的介绍。后来元稹做了翰林学士以后,发现这墙上写的字,漫漶不清,就是很模糊。为了保存史料,他又在丁居晦的这个基础上,重新修订这部著作。所以我们现在对于从唐玄宗开始,一直到晚唐的时候,翰林学士的名单了如指掌,我查了这个名单,里头没有李白的名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证据。

      那大家说,你说了这么长时间,这个翰林学士跟翰林待诏有什么区别呢?我听着反正都是翰林。也许互相之间还有联系,我们说这个区别非常大。先来说这个翰林待诏,也叫翰林供奉。我举一个例子吧。皇上又到公园了,又看见牡丹花了,这回不唱了。把吴道子叫来,给他画一下。叫画待诏。叫诗文待诏。除了还有什么呢?有下棋的,陪皇上下棋的。还有什么呢?算卦的。还有什么呢?讲道的。还有什么呢?论佛的。还有什么呢?求仙的。总而言之,就这个翰林待诏在翰林院里待的这些待诏们,他为什么叫待诏?就是等皇上的命令,随着应诏。这些人主要的职责,就是让皇上高兴。陪皇上玩,但是玩得高雅,玩得有层次。不像咱们动不动就卡拉OK了。这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是陪皇上**。所以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天天地就干这个活儿,他们的活动,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跟政治不搭界。皇上也不会想到,向这些人去问什么政治上的大事。因为他职责所定。你就是干这个活的。但是有一点,这批人,跟皇上的关系很密切。这个很重要。就是他根本是个没有品级的官,他连个官都不是。大家他跟皇上关系很密切。这一批杂班子里头,地位最高的就是诗文待诏。

      而且,诗文待诏里边最优秀的人,往往到后来,就发展成为什么呢?翰林学士。但是里边数量很少。他们可能有时候帮皇上起草一点文书,但绝对不是诏书,这一般性的文书,跟皇上的圣旨那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翰林待诏,就是陪皇上玩的。通俗来讲,就是陪皇上玩的。没有什么政治责任。

      解说:看来,充满政治幻想的李白,并没有得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只是做了陪皇帝**诗文的翰林待诏。那么,表面上,与翰林待诏,非常相似的翰林学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在皇宫禁地之中,翰林待诏与翰林学士的政治责任,差别在哪里呢?而才华横溢,胸怀抱负的李白,凭什么就不能成为翰林学士呢?

      康震:什么是翰林学士呢?说起来话也很长。我们知道,唐代的时候,本皇上起草诏书,这不是个简单的活。这有专门的人负责。什么人负责啊?唐代有三省六部制,其中有一个省,叫什么省?叫中书省。这个省是干什么的?这个省是管决策的。中书省决策之后,写下诏书,交给呢?交给门下省,门下省进行复核,觉得合适了,没有什么意见了,再返回中书省,中书省盖上皇帝的大印,交给尚书省。如果这是盖房子的事,尚书省交给工部了。这个决策机制是这样的。

      起草诏书的是谁呢?是中书省里边的中书舍人。舍就是取舍的舍。中书省专管起草诏书的。可是有一样,到了唐玄宗的时候,国家很强大,政务很繁忙。这些中书舍人,就忙不过来了。工作效率比较低。唐玄宗,有时候经常从现任的官员当中,临时抽调一些人,帮着起草诏书。这是临时差遣。把这些人有时候也叫翰林待诏。或者翰林供奉。但是,大家弄清楚,这些人本身就是官员,他们只是为了应付临时的差遣,帮皇上起草诏书。那也得有办公的地方啊。就跟那帮人,都待在翰林院里边,所以史书上有一句话叫什么呢?叫“人才与杂流相处”。就是这棒起草诏书的官员有时候也到翰林院的那些杂耍班子里边去,在那办公,就混在一起。这个就很混乱,不好管理。到了唐玄宗的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搞了个大动作。什么大动作呢?把这一批人摘出来,就把他们叫翰林学士。他们专管什么呢?起草诏书。别的什么都不管。然后又盖了一个办公室,办公楼。怎么盖的呢?

      我们都知道,唐代的这个皇宫,它是有分别的,里边它是内宫,寝宫。外边大臣不能进去。唐代的长安城,最北边叫宫城,皇上住的地方。南边叫皇城,相当于我们现在*。是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再往南边,最南边是外廓城。这是什么呢?这是老百姓住的地方。宫城里边只有两类人。一种是太监,这不说了。还有一种叫内朝官。就是什么呢?就是这帮杂耍班子的,在里边住。当时,他们有一个办公楼,叫翰林院在北边。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的时候,就在它的南边,又修改了一座什么呢?翰林学士院。北边那叫翰林院,南边叫翰林学士院,中间弄了一堵墙,开了一个小门。这就把两拨人,完全就分开了。在地理上也就分开了,在职责上也分开了。而且翰林学士,再也不会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职务。它成个专门的工作。它成了什么呢?成了皇上的私人政治秘书。你去查唐代的史书,你做任何一个官,都有归属的。比如我做这个官,我是工部的。我做这个官,我是吏部的。这个翰林学士,没有归属。哪儿都不归,只归谁管呢?归皇上亲自管。说白了,为什么唐玄宗这么做?唐玄宗是想夺宰相的权力。因为在中书省要起草诏书,这是谁的权力?这是宰相的权力。所以皇上要把宰相的权力收回来一部分。收归自己。他就弄这么一个翰林学士。

      好了,翰林学士和翰林待诏,我刚才已经讲清楚了。这里边有一样,大家还不太清楚。就是这个翰林学士,没有品级。我话说白点,就是做翰林学士的人不靠这个拿工资。这个是个没有俸禄的位置,也没有品级。换句话来说,翰林学士都挂一个别的官职,通过那个官职去拿俸禄。这是判别这个人,是不是翰林待诏,还是翰林学士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而且在排行上也有讲究。你比方说,我是翰林学士,但是我的官是什么官呢?比如我是吏部尚书。那我在上朝的时候,要排班。就是站在那的时候,都有顺序的。我上朝的时候,我的顺序就按照我这个官的顺序来排。可是你知道,在宫城里边,在内宫里边,皇上如果设宴款待百官的时候,翰林学士坐哪儿啊?头上坐着皇上,皇上底下坐着宰相,宰相底下就是他。我们知道,我刚才讲过好几次李白在长安待了一年半。没有担任过任何实际的官职。就这个证据都能说明他根本就不是翰林学士,如果他是翰林学士的话,他肯定要另外挂一个实际的官职,他得靠那个来拿工资。

      现在李白拿的是什么工资?拿的是翰林待诏的工资。拿的是陪皇上进行诗文**的,那个工资。所以我们说,就是前面讲这么一长段,就是为了区别开,为什么李白在长安,没有政治作为。这是一个体制性的原因。换句话说,当玉真公主给唐玄宗推荐李白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想着给他推荐一个经天纬地的宰相之才。她给她哥哥推荐了一个,陪着他哥哥进行诗文欣赏,诗文创作的这么一个御用文人。李白哪知道这些啊?李白抱着自己的想法,跑到了一个自己陌生的环境里边。所以他在长安,待了一年多,却反而怀才不遇。

      而且我们说,从选拔的渠道商,也有点不对头,李白成天幻想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是一个式的一个提拔方式。比方说,像他这样的,去陪皇上进行诗文**的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玉真公主给她哥哥一推荐,这反正又跟政治上的大事没什么关系,我可以接纳你。但是你知道,要做翰林学士,是要考试的。要给皇上起草诏书,首先你得是一个文词之士。而且,这文词还得是有相当的功夫。李白当然具备这个能力。但是第二,你必须首先是朝廷里边的官员。你首先对政治方面,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或者说在政治上已经有了历练的经历。那要经过一整套的繁琐的提拔的程序。

      白居易自己在文章里面,信息地记叙过自己是怎么接受考试的。那根本不是说玉真公主一句话,她哥哥就把李白弄到翰林学士院里。所以从提拔的程序上来讲,也有重大的区别。

      解说:既然李白担任的,只是陪皇帝**诗文的翰林待诏,而不是具有重要政治责任的翰林学士。每日忙碌的都是自己不想做,也不屑做的事情。那么生性狂放,桀骜不驯的李白,会甘心吗?广招天下贤才的唐玄宗,为什么就不给文才盖世的李白,一次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的机会呢?

      康震: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自己在长安待了一年半。所处的位置,无法帮助他实现政治抱负,如果他真的有政治才华的话。他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都跟政治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在诗文里边,一方面要极力地表现皇帝对自己的器重,自己对皇帝的感恩。但是他还有很多的诗,表现自己不满的情绪。但是这个话说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还得为自己以后着想。换句话说,李白也是个聪明人。这次机会是很难得的。他必须把这次机会,作为将来继续在政治上图谋前途的一个基础。一个什么呢?一个证明。而不是一个绊脚石。所以他必须在诗里边,始终地强调,自己在做这个翰林的时候的政治上的突出作用。我们觉得李白在长安里边待的时候,其实待得也挺憋屈的。就是完全不对号。自己的主观期许进来之后,跟客观上给他的待遇,完全的对不上号。他有很多诗,表现了自己一种既闲散又无聊的情绪。比如说他有一首诗说什么呢?《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什么意思呢?

      他不是在翰林院里待着吗?那里边还有个集贤院。什么是集贤院?就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有一些图书馆员。那儿藏书很多。他跟这些人倒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给他们写了一首诗。诗里边说“观书散遗袟,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息而笑。”说他们经常在一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像李白,跑到长安来,肯定不是来跟别人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他倒是宁可跟唐玄宗交流什么呢?该留在政治上的体会。可是唐玄宗不给他这个机会。不是说唐玄宗不给他机会。而是唐玄宗压根儿就没往他这儿搭这根弦。因为什么呢?他待在北院,他没有待在南院。他要是待在南院,唐玄宗会天天召见他。这个翰林学士,特别重要。到了中唐的时候,重要到什么程度?它里边有一个翰林学士承旨。那是什么意思?就是翰林学士院的院长,如果你做了翰林学士院的院长,快的话,三四个月里边就能做宰相。到了最后,翰林学士这个位置,便成了宰相的一个预备役。就这么重要。所以有的人把他叫什么呢?叫天子私人。就完全是天子自己的人。天子私人。也有人把他叫什么呢?叫内相。为什么加内相呢?因为我刚才说了,他的办公的地点在皇宫里边,在宫城的里边。外头有个宰相,可是从翰林学士对皇上的重要性来来讲,他叫内相。

      李白肯定也想当内相。当不了。这从他进来的时候就决定了他的命运。所以我刚开始跟大家说,李白翰林之谜。以前有很多的人老是说李白怀才不遇,政治很黑暗。所以他在长安里边,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有个前提,就是我上节课刚讲过了,大家的心里和李白的心理,和大家的心理,都有个政治神话。认为李白既是超一流的诗人,肯定也像他自己说的,是个超一流的政治家。可就没人想过,李白进来的时候,人家怎么看他。他光想着自己看自己,就没想过别人怎么看他。尤其是唐玄宗怎么看他。但不管怎么讲,我们说李白跟唐玄宗的关系,其实是很密切的。可惜的是,这种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关系,不是一种密切的政治关系。

      唐玄宗也许向他问过政治方面的事情。也许也动过心思,想要启用李白,做点实际的政治工作。但是,最后的结果,我们只看结果。到最后的结果是就像我开始说的,就只待了一年,就离开了。所以这里边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如果就像我今天说的,仅仅是因为李白没有做翰林学士,所以在长安待了这一年多,就没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这个就太片面了。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是,以往人们所忽略的一点,就是什么呢?以为李白是翰林学士,所以就会导向另外一个方向,认为是有人陷害他。有人在皇帝面前进献了谗言。所以李白身在其位,却不能发挥在其位的作用。今天我要说的是,李白本来就不身在其位,他又怎么能发挥作用呢?可是我还要说,就是身不在其位,以他和唐玄宗,和宫廷的密切关系,他应该,并且我想,如果他真的有毅力的话,他也能够想法地发挥一点作用。可是这点作用,也没发挥出来。这就很奇怪了。有人就说,为什么他没发挥出来?还有人陷害他。

      总而言之,李白是没有责任的。有责任的是什么呢?是黑暗的,腐败的政治环境,有责任的是周围那帮小人在陷害他。但是我们都知道有个基本的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的核心的动力是什么?是内因。不是外因。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在对李白政治才能这个问题上的评价,作为研究者,作为读者,太主观。一厢情愿地认为,李白肯定是能够发挥作用。只是由于很多很多其他的什么原因,使他没发挥。我们也不是要在这个地方做惊世骇俗之语。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因此的工作,还李白一个客观的真实的面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真切地、真实地去了解我们所喜爱的那个李白的形象。

      也许,李白在政治上越失败,反而在我们的心目中越可爱呢?他如果在政治上没那悲剧,也许他今儿写的诗,我们就不喜欢读了。他如果做了宰相,中国文学史上就少了一位大诗人,就少了很多的华彩。所以这个问题,它是相辅相成的。不是说我们说他在政治上不行,就是说,对他的评价就降低了。恰恰相反,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客观的评价,我们对他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才更高。这就是特别要给大家强调的一点。

      所以我们说,李白进入长安之后,他的这个悲剧也罢,他的失落也罢,仅仅就从这个体制上来讲,就把他的命运定住了,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可是李白他自己有说法啊。他有什么说法啊?他写了一首诗,里边有两句,说“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说什么呢?他比喻说,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女子,美女。说皇上虽然很宠爱我,可是有人忌妒我。有人排挤我。有人打击我。我待不下去,我走了。到底有没有人打击他。到底有没有人造成他的谣,有没有在唐玄宗跟前说他的坏话。还是说李白自己有问题,那这就不光是他担任,还是不担任翰林学士的问题。而是什么呢?而是涉及到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李白在长安的期间,跟周边的人际关系怎么样?李白在长安期间,到底是不是得罪了某些政治势力。换句话说,我们再说白一点,人家到底把李白当没当作一股政治势力。如果说你是一个在政治上有竞争力的人,那我诋毁你是有价值的。但如果说,你在政治上没有价值,那我费那劲诋毁你干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我们依然没法了解,李白在长安的真相。但是,这个内容就不是这节课内容所能容纳的了。我们到下节课的时候,会接着讲,李白遭到谗言的谜团。这节课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 蔡元培:制造炸弹的翰林和校长

  • 蔡元培:制造炸弹的翰林和校长

      一代伟人蔡元培,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为学校开辟了良好的学*氛围,也为**现代史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蔡元培的独特的教育方法和体系,也成为了许多教育家所借鉴的对象。下面是有关蔡元培:制造炸弹的翰林和校长相关信息,欢迎阅读!

      这位罕见的先知先觉者要从一所堕落为衙门的大学开始,用教育和启蒙的温和方式,重新掀起一场意义更加深远的革命

      在最终成为*现代教育之父之前,在让一所沉沦的大学脱胎换骨、枯木逢春之前,光绪皇帝御笔钦点的翰林蔡元培曾经在日本和上海埋头为革命党制造炸弹。

      对于蔡元培来说,把硫磺和硝酸包裹在铁片里面是炸弹,改造一所堕落的国立大学同样也可以制造出爆炸力更为惊人的炸弹。

      1916年12月,蔡元培在“大风雪中”迈着沧桑的步伐,走进刚刚经历过一回帝制复辟的北京城。*帝制仅仅存在了83天。但要证明一场革命的失败,83天已经是*太漫长的一段经历。

      在不久前的革命中,这位刚刚游历归来的'老革命党人参与制造的炸弹炸碎了一个王朝残破的躯体。如今,在革命惨败之后,这位罕见的先知先觉者要从一所堕落为衙门的大学开始,用教育和启蒙的温和方式,重新掀起一场意义更加深远的革命----再也不是所谓“柿油党”人(见《阿Q正传》)的革命。

      1917年初的一天,国立北京大学的校工们在门口列队欢迎这位即将主宰北大的新校长。出人意料的是,新校长向着校工们脱下礼帽,不是以“老爷”固有的傲慢姿态,而是以一名*民的质朴姿态走进*的最高学府。而作为一位*民校长,蔡先生随后在北大进行的大规模改造正是要促成北大向着*民化方向发展。

      按照他“教育救国”的思路,从他走进这座大学之日起,这所大学便不再为锈蚀的官僚机器提供新的零件,而是要“研究高深学问”,再通过这些”学问“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批成批地训练公民!

      按照钱理群先生的说法,*知识分子从庙堂走向民间,从官场走向象牙之塔、十字街头正是从蔡先生踏进北大这一天开始的,是从蔡先生重新给大学下一个定义那天开始的。

      在北大,蔡先生提出了那个光芒万丈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这十六个字指导下,蔡先生把故宫脚下的北大改造成为一片“精神的圣地”,北大的魅力从此不再是成批成批生产候补官僚的“魅力”,而是现在每个北大人挂在嘴边的——“精神的魅力”。

      后来接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说,蔡元培在1917-1919年,在北京城内成功地扮演了苏格拉底的角色。没有这位现代苏格拉底为北大带来的那一片自由天空,不难想象,那种1917年的万马齐喑局面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蒋梦麟先生还说,这个在“大风雪”中走进北京城的人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块“知识革命之石”。

      有了他提倡的“思想自由”,北大的“研究室”变成了一座潜力巨大的思想发动机,从古老的孔孟之道,到最时髦的克鲁泡特金、尼采,从最顽固的文化保守主义到最先进的全盘西化论,各种思潮在这里碰撞,激荡,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有了他严格遵循的“兼容并包”原则,胸怀宽广的北大不仅接纳了 独秀、胡适、鲁迅----还容忍了辜鸿铭、黄侃、刘师培……

      蔡先生是在五四运动引发的一场轩然**中离开北大的。蔡先生一直在北大制造一枚势必会炸毁一个旧世界的思想炸弹,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枚尚未制造完成的炸弹会以一场国耻为导火索提前点燃。按照他的设计,北大的角色应当是静静的“研究室”,而不该直接充当上演历史故事的大舞台。

      1919年5月4日对于这名制造者来说是一场“事故”,而被这个伟大的日子政治化了的北大似乎与蔡元培最初的设想稍稍有一点距离。然而,对于未来*80年的历史来说,蔡元培的遗憾只可能是他自己的遗憾,炸弹爆炸后的实际功效早已覆水难收。

      他在“大风雪”中到来,在暴风骤雨中离去,在他到来和离去之后,北大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北大,*甚至已经不再是原来的*。

[阅读全文]...
  • 有关唐代王翰的诗句

  •   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凉州词》

      3、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王翰

      4、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王翰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5、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阳公主家。可怜女儿三五许, 丰茸惜是一园花。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紫房彩女不得见, 专荣固宠昭阳殿。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 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长信忧人气欲绝, 君王歌吹终不歇。朝弄琼箫下彩云,夜踏金梯上明月。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已见白虹横紫极, 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古来贤圣叹狐裘, 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王翰《飞燕篇》

[阅读全文]...
  • 唐代王翰诗句

  • 唐代王翰诗句

      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凉州词》

      3、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王翰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4、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阳公主家。可怜女儿三五许, 丰茸惜是一园花。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紫房彩女不得见, 专荣固宠昭阳殿。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 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长信忧人气欲绝, 君王歌吹终不歇。朝弄琼箫下彩云,夜踏金梯上明月。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已见白虹横紫极, 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古来贤圣叹狐裘, 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王翰《飞燕篇》

[阅读全文]...
  • 带林的五字诗句

  • 带林的五字诗句

      1.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2.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5.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6. 义公*禅寂,结宇依空林。

      7.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8.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9.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0.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11.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12.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13.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

      14.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15.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17. *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18.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19.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20.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21.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22.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23.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24.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25.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26.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

      27.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28.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29.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30.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31.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2.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

      33. 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34.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35.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36.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37.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38.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39. 弋林驱雀鷃,渔泽从鳅鱽。

      40.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4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2.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43. 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44.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45.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46.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47.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48.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49. 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50.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阅读全文]...
  • 林升的优美诗句

  • 优美
  •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长相思——林升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洞仙歌——林升

      飞架压水,虹影澄清晓。桔里渔村半烟草。叹今来古往,物换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壑洞门无锁。认云屏烟嶂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阅读全文]...
  • 关于园林的诗句

  •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陌上箫声寒食*。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

    园林满芝朮,鸡犬傍篱栅。——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春景园林赏花木,夏日山间避炎屠。——马致远《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过尽一春雨,园林气少和。——陆游《初夏幽居杂赋·过尽一春雨》

    故国园林秋色净,明朝风雨桂花空。——仇远《秋日西湖园亭》

    谷雨园林万绿齐,名花惊见舞青霓。——文彭《陆子虚园赏舞青霓牡丹》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赵友直《立夏》

    残红新绿间秋千,寒食园林人意阑。——张耒《春词二首·残红新绿间秋千》

    寒食园林三月*,落花风雨五更寒。——张耒《寒食赠游客》

    山城寒食已冷落,更值暴雨过园林。——强至《寒食值雨》

    梨花村落清明后,梅子园林五月前。——李流谦《贻长松寺慈禅师》

    红杏园林初过雨,绿杨庭院欲生烟。——虞俦《清明》

    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方回《四月二十九日早起行园》

    霜后园林,万绿枝头,一点黄金。——张可久《折桂令·石塘道中》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唐寅《落花诗》

    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唐寅《落花诗》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方右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苏轼《哨遍·春词》

    锦绣底园林。行乐事,都付与闲人。——吴潜《望江南·家乡好》

    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陆游《秋思·一生书剑遍天涯》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谁从城市理丘壑,三径园林小负郭。——王弘诲《丘园歌为少司成王师竹题》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园林芳信醒愁蝶,田野丰年入梦鱼。——林景熙《立春郊行次唐玉潜》

    园林百种花,更著竹交加。——方回《虚谷志归十首·园林百种花》

    上阳宫殿空遗堵,金谷园林但落晖。——邵雍《首尾吟》

    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戴复古《桂》

    不愁囊橐金珠减,但喜园林锦绣添。——周必大《张履妻王氏挽词》

    寂寂园林秋暮时,可人卢橘玉英胎。——廖行之《西囿卢橘数株方穷秋萧索间诧然敷荣薿薿可爱》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姚合《扬州春词三首》

    跬步园林种亦难,渭川还有几千竿。——薛嵎《山云惠二物·画竹》

    帝里园林春欲老,人家帘慕燕初归。——陈造《春晚郊外》

    园林摇落独芬芳,未让江梅雪里香。——吴芾《蜡梅二首·园林摇落独芬芳》

    仙人想见冰霜清,园林草木皆瑶琼。——郭印《积雪》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祖咏《苏氏别业》

    富贵园林行树密,模糊水墨画图横。——方岳《与客观雪·鹤帐奇寒被欲冰》

    惟时孟春月,微禄归园林。——张耒《即事二首·嚣尘屏繁务》

    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韦应物《县斋》

    归去稽山当仲夏,园林竹箭长千竿。——王穉登《赠刘汝临》

    谁家姊妹斗新妆,园林散步频携手。——唐寅《踏莎行·闺情》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硕果园林密,春山雨露濡。——朱翌《宣城书怀》

    亩浍藏科斗,园林带杜鹃。——舒岳祥《喜食新麦》

    园林简介

[阅读全文]...
  • 有关郭翰的诗

  • 有关郭翰的诗

      人们常说,“诗歌之所以感动心灵,缘于诗歌都带有很多淳朴和原始的气味”。 最能打开人们对于一个人内心的向往。因为它不仅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素养,也体现一个人内心实实在在的思考方向。

      认识郭翰,主要源于网络,也是源于诗歌。其实,他自己写的诗并不多,应该说,文字的表达,并不是在诗歌上。打开网页,我们可以看到,真正足够认识他的,有很多方式,诗歌,也许只是他寂寞或者思考之后,短暂一瞬的心灵停留。但如果细读他的诗,不仅简洁明快,而且干净利落。有如春花一样的美,也有如秋果一样的厚实,沉甸甸。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从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出郭翰思考了很多。他独特的思维,有着洪峰一样的汹涌,也有着春潮一样的温情。如:

      一杯千年的酒

      注定我

      只是一只红盏

      遥望你之时

      目光瞬息万变

      --《风过的记忆》

      应该说,很多诗歌爱好者,即使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地,在很多诗歌中,我们是能够看得出来。诗歌除了来自心灵的呼唤,也是一种时代的呈现。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有成就的诗人队伍中,无论诗人的文字受到多少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他们身上总是有着传统文化的印记,甚至很大程度上传统文化底蕴支撑了他们的作品。甚至很多一直怀有故乡或者梦想的情节。不管是现实中也好,历史遗留下来的也罢。诗歌作品最是一个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反映。

      我在雪花的记忆中 醒着

      靠在窗台上

      看远方银白的故乡

      而 羞怯的眼神

      却 无法抵达故乡的方向

      --《雪夜情思》

      应该说,从文字都能看出,他不仅是一个思想专注的人,也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自己内心空地的人。这块空地,也许只有他一个人栖息,也只有他一个人在开垦。

      如果了解他背景的人就会知道,从小在农村长大,特殊的生活环境,铸就了这个乡村长大的人,就会不一帆风顺。而渴望独立,也渴望改变的他,必然就会有着更多与生活交锋的思想出现。

      永恒的姿势连接了坚韧,

      一贯的风格连接着岁月的沧桑

      ——《幽静的竹林》

      因此,也会从一个森山不断攀爬的人,慢慢一步一步走到自己需要的'生活方向上。最终,一天又一天的圆着自己的梦。

      虽然,在现代文明的改革发展下,这种牧歌式的表达,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文化人若有所思的错想。以为都是内心不断成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像不可能从复着这种与现代发展一般的心灵留存。因为见到的都是焦虑与不安,其实恰恰是一种思想蹦出火花的闪电。

      看着他诗歌带着清新浓郁的泥土气息。围绕着一方乡土,守候着乡土灵魂进化的*台。让地方人爱一切具有山水田园特色的风物,呈现出的是一曲悠扬清丽的田园牧歌。

      读这些诗歌,不仅让笔者深入浅出的感受乡土的厚重,这些诗歌更像是在体味一曲散淡而深入灵魂的小桥流水的感动,因为文字里泥土的芬芳,温柔敦厚,淳朴无华。有着现代气息,也有着地方文化。

      其实,读他的诗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种时尚之外的美,还可以看到一种变化之中的厚度。不管他是善良也好,展露也罢,能够把这个地方的心灵展露出来。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能够温暖了一些浮躁的心灵,敢于面对自己真实的人生。应该说,比之于浮躁的社会一些青年,希望他来得更猛烈些。

      品味着他的宁静,享受着他的成长,也就不失一种优雅的人生。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翰林的诗句 - 句子

翰林的诗句 - 语录

翰林的诗句 - 说说

翰林的诗句 - 名言

翰林的诗句 - 诗词

翰林的诗句 - 祝福

翰林的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烦烦烦的说说 儿子爱打篮球的说说 期待说说 消防员说说 让前任看了心痛的说说 亲人忌日的说说 早上起床的说说 丧气说说 吹江风的说说 复查的心情说说 学*知识的说说 女儿臭美的说说 美好时光的说说 炸鸡配啤酒个性说说 摘果子的说说 无言的结局说说 感谢你的说说 每天一场雨的说说 失望绝望的说说 关于用心的说说 大雨还在下的说说 放假去玩的心情说说 收到钻戒的心情说说 离开父母的心情说说 幸福心情说说感悟生活 多肉好看可爱心情说说 恋爱两年纪念日说说 拒绝别人的表白的说说 心里有你的人说说 龙虾好吃的说说心情 形容女人的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