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经诗句 >

易经诗句

关于易经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易经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易经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易经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易经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什么是易经

  • 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易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节何谓《易经》

      “易经”是我国古老的经典,被称为“天书”。是由学问与术数两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军事、医学与民俗等多个方面。其中,易经中的道家术数经历代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柱、八卦、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神数、梅花易数、紫微斗数、面相、手相、星相等术数均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说,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易经》是千古奇书,万经之王,绝世名著。古人运用《易经》学会了仰视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用于探索未知宇宙,人生变化的大道理,所谓的“究天人之际,能古今之变”。《易经》中的八卦内容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由八卦而推出六十四卦,每一卦实际上是符号“—(阳)”和“--(阴)”的累加变化而成。“—”代表阳、刚、男、强和奇数1、3、5、7、9等,象征积极的事物;“--”代表阴、柔、弱和偶数2、4、6、8、10等,象征消极的事物。阴阳奇偶的变化,代表了事物“象”与“数”的各种内在联系。

      第二节六十四卦来源

      1.宇宙生阴阳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最早是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后来古人发现自然中任何事物都有着相对的两面。如山有阴面和阳面,人有男人和女人,月有圆和缺,日有白天和黑夜,年有寒冬和炎夏……现代科学又发现磁场有南极和北极,却此消彼长,此进彼退,并且在某些条件下一方还可向对立面转化。这种动态的*衡,正是天地运行的重要规律。由此,古人认为世界就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它们相互依存、对立、转化,维持宇宙的*衡。但如果阴阳不调,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2.阴阳生太极

      太极是阴阳循环,动中有静,你中有我的综合表达图示。

      3.太极生两仪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4.两仪生四象

      关于四象,四象的说法更多,如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已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5.四象生八卦

      何为八卦?概括地说,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而八其本初指的是“八种基本图形”,用“-”代表阳,用“--”代表阴,每卦由六爻组成。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6.八卦相荡生六十四卦

      八卦两两相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事现象。时至今日,八卦依然影响着当代许多科学。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浓缩了的高级“信息库”。利用它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

      7.六十四卦的起卦,卦辞的意义

      文王潜心研究八卦,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之上琢磨推演,开始了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他把世上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事物,抽象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把刚柔相对,变在其中,作为自己对世事和人生的基本看法;他将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周文王在进一步深研八卦的时候,细心回想古代的历史故事,精心总结生活经验,并把这些练化为自己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仅具有研判性的说明,还有了现实的预测之功,如果说“卦辞”是每一卦即每一种情况总述的话,那么“爻辞”就是每一卦即每一种情况的具体变化。总述加上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条爻辞,总计四百四十八条。据查证,周公对于《易经》最大的贡献就是“作爻辞”。《易经》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需要说明的是一卦六爻均是自下而上。结合前面讲周文王的时候,人们不难理解,爻辞就其内容来看,都是源于对生活的总结和提练。再者,周公奠定了《易经》的仁义观,甚至其本身也成为了仁德的化身。《易经》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于国事而言,周公摄政长达七年之久,依然还政于民而北面称臣,于德性而言,周公礼贤下士.甚至到了一听说贤士来访,丝毫不敢怠慢竟然会吐下嘴中的食物来接待。

      8.如何利用易经预测?

      《易经》具有一定预测的功能。《易经》中的八卦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组成卦象,根据卦象的千变万化和时空作用的结果,来预测和判断世间万物万事的发展规律,由此得到准确的结果。八卦预测术中基本又分为两大派别,其中一派由西汉时期的大易学家京房先生创立,由清朝王洪绪先生总结和传播下来的,被称为“纳甲法”的六爻预测术。另一派上由北宋时期大哲学家邵康节先生总结创立,被称为“梅花易数”的六爻预测术。

      9.总结

      《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是最能体现*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哲学的基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法归宗。易乃*文化之源,诞生于甲骨文之前,是我们的祖先对待天文、地理、历史和生活环境的经验写照。因易而成道、儒、释,道学崇尚自然,儒家崇伦理,释佛崇尚觉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系辞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修”……因易而奠定了*传统文化的结构,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传,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

      《周易》以其六十四卦象和卦爻辞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统,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卦象的设计和某些卦爻辞显示出,《周易》已经具有以圆道为特征的整体系统观念,而且对于系统运动的规律性也有了最初的了解。第一,整体性把握。第二,建构关系与结构。第三,呈现全息系统。另外《周易》中的“易”可理解为三点:(1)变易;(2)简易;(3)不易。变易指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即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处于静止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简易,是《易经》又一重要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凡而且简单。不易,即指的是变化着的事物背后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即万变不离其宗。

      第三节《易经》与风水

      在学术领域,《周易》把其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的理论贯穿始终,其它一切思想可以说都是围绕它而构建的。而风水把山形水势归纳成环境的“气场”,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构成,并分为阴和阳两大类,它认为宇宙间所有关于人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为影响我们自身发展的一种环境,而且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成五个行列,并隐藏着五种性质,所有无形的五种性质都是寄存在一切有形的事物中,并主宰着这一切有形之物,就像人的思想和灵魂主宰着人的肉体一样。从狭义上讲,相学从人的形象与气质归纳出人的命运特点;从广义上说,风水把宇宙间一切有形体分为形与气,而形与气之间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影响,最后归到统一的自然环境中。如何处理好物质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是《周易》地理风水学的重点,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与现代建筑学提倡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是一致的。

      而早在几千年前,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的先哲们就开始了对生存环境的研究。从河图络书的出现到后天八卦的推演,都是先哲们对世界的理解。之后风水术的发明和推广,更是古人对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风水术从此成为*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无论婚丧嫁娶、居家经商,*古人的生活都脱不开风水的影子。下至*民百姓,上到帝王将相,无不对风水充满了尊敬。历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风水机构,将风水大师安排到司天监,他们不仅负责为朝廷及皇家查看各种建筑和陵墓的风水,还管理天文历法、农事气象。由此可知,这些被朝廷看重的风水大师们,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精英。而风水也不能简单地用迷信来一竿子打倒,其中那些充满宇宙科学观的超前认识,如今被现代科学一一证实。

      风水学其实就是古代先哲们总结自然规律的同时,在自己生存环境中的运用。古代先哲们认为无论是天上的星体,还是地上的山河,凡是自然万物就都有生命,并拥有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之间能够相互生克制化,只要善于使用这些原理,就能制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进入所谓的天人合一境界。

      风水并不是那些很玄的听不懂的术语。在生活中,或许就是一些花盆、鱼缸的摆放,一些颜色的搭配,一些禁忌的避免。其实即使不用风水之说,我们也总在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环境变得更为舒适,人们也都愿意呆在感觉舒适的环境中,这些不自觉的风水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通过更为系统的风水调理,能使环境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类的需要,甚至是适合个人的需要。处在经过风水调理的环境中,不仅能调动人自身的能力,还会使周围的人更愿意接*,并向其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了让*古代的风水智慧能轻轻松松地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我本人尽量用更生活的语言来解读《易经》、解读风水。听完这两节课以后,即使一个不懂风水的人也能因此轻易改变自身环境中不利因素,趋吉避凶。对于想了解风水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两节课对风水原理的介绍和具体的分析一窥风水的门径。

      风水中讲究藏风得水以聚气,风水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气”留在居所之内,从而让这种气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但“气”究竟是什么,直到明清时期,理论界都没有明确的解释。目前,一些了解现代科学的人士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气就是微波。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颁给了两位美国的射电天文学家,因为他们发现了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信息。这两位科学家发现,在宇宙创生时,太空中充满了微波辐射,即看不见的光。由于它们诞生在天地之始,又有能量,所以被称为万物之母。而在风水中,所谓的气,又叫生气,是让万物萌发生机的物质。这样的解释让“气”与微波发生了联系。

      事实上,风水学中认为生气旺盛的地方,都是能有效接收微波的地方。风水中一些化解煞气的方法,又与微波的性质有很强的联系。有研究发现,气功之气,其实就是一种微波,而气功之气与风水之气有着本质的`联系。

      所以,很多风水师都认为,所谓风水,其实就是寻找和制造能对人体有益的微波合理聚集的场所。

      现代科学发现,微波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微波同样对人体有益。微波辐射4080兆赫频率正好能穿透人体的皮下组织,进入人的筋肉之间,它能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这使微波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功效显著。现代医疗不仅用微波诊断疾病,还用微波治疗疾病。

      地球物理学指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体,其区位不同,磁场强度也不同,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的中部、*的四川和贵州等地,由于地球的磁场强度特别高,这些地方的人就不容易长高。

      另外,在地球的内部,各种元素也会产生不同方位和强度的热能、磁场、地电场、重力场以及各种放射性物质。在地表、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都有属于自已的场信息,并能影响周围的物体。这些不同类型场,会对人体的细胞组织产生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力,从而对人产生影响。

      风水学用数千年的经验和理论来判断某个区域点位是否利于人的生活、健康的发展,其中的很多规律和原理都与现代地球地理学是相通的。

      对此,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查理森·威尔海姆曾感叹说:“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出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风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易经》,风水可以说是一门由天文地理环境磁场等多种学术组合而成的玄学。本身与封建迷信无关,是靠理性分析,有数得计的一门学问,亦属环境心理学。换句话说,周围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心理,运气也会跟着改变。风水可籍由方位、颜色及各种摆设来改善环境。但在改变风水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过于讲究形式而忘了让心情跟着改变。

      但不管环境再怎么改善,若心理没有变化,人的流气是不会有所改变的,觉得风水没什么效果的人,何不利用此次机会,体验一下所谓有“心灵风水”。

      现在,人们正忙于买房、买车,而买房跟风水有很大的关系。例如:

      一楼、六楼属于北方,属水,相宜生肖:鼠、虎、兔、猪。

      二楼、七楼属于南方,属火,相宜生肖:牛、龙、蛇、马、羊、狗。

      三楼、八楼属于东方,属木,相宜生肖:虎、兔、蛇、马。

      四楼、九楼属于西方,属金,相宜生肖:鼠、猴、鸡、猪。

      五楼、十楼属于中央,属土,相宜生肖:牛、龙、羊、猴、狗。

      买车跟风水也有很大关系,例如:选车牌号,车的外观颜色。如果命主的喜用神为火,那么他就不适合黑色、蓝色、白色的小车,因为犯了相冲和相克,人坐上车后容易发生车祸,不测和意外。因为人不可能每天每次都运气好,如果时运不济,灾祸随时有可能发生。正如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另外车牌号的数字也很有讲究,例如:数字有吉凶,数字有颜色。一数属吉星,主顺利;二数属凶,主病符及阻碍;三数属凶星,为蚩尤星,专招是非口舌;四数属吉星,不是不吉利的数字;五数属凶星,更是大煞星,主无端惹祸,失窃破财,灾病、意外;六数属财星,主顺利、*安;七数属凶星,主斗争是非;八数属财星,主发达、发财;九数属旺星,主长久、稳固。另外飞星口诀有云:木火通明,必出聪明奇士。四九同宫即木生火之木火通明格局,主聪明。一四同宫即水生木之格局,主名利双收,声誉日隆,又主文昌,利声名。六八同宫,即土生金之格局,主财源旺盛,生意红火,利生意场所。需要注意的是:二三同宫为斗牛煞,是非斗争不绝;三七同宫主贼劫,意外破财;三五同宫属五黄三碧之大煞星,主阻碍,意外、斗争口舌极为不利,凶星组合。数字有颜色: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风水有形势风水和理气风水两种。从山和水来看,圆属金,长属木,尖属火,方属土,S型属水,这是地理形势风水。理气风水重在看星。将形势与理气结合,可以相出人们居住在各种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祸福吉凶及整体命运,为何有的人富有陶朱、终身享乐不尽,而有的人却终身贫困潦倒。作为长期研*风水与命运的我,走遍大江南北,发现人的居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摩天大楼或是茅屋草舍,凡是宅运享通,又积极行善者,则贫可转富,贱能转贵,而宅运凶险者,则富可致贫,贵亦招灾。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经典励志诗句《浪淘沙》

  • 励志,经典,名言
  •   此诗是一组诗,一共有六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赏析~!

      浪淘沙原文:

      白浪茫茫与海连,

      *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海底飞尘终有日,

      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

      船头一去没回期。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青草湖中万里程,

      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

      风翻暗浪打船声。

      随波逐浪到天涯,

      迁客西还有几家。

      却到帝都重富贵,

      请君莫忘浪淘沙。

      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

      会教东海一时*。

      浪淘沙名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诗意: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阅读全文]...
  • 易经短句

  • 经典
  • 1、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2、无*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6、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7、人之所助者,信也。

    8、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9、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0、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2、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3、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14、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15、二人同心,泰山移。同舟之言,其臭如兰。

    16、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17、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19、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20、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21、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22、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

    23、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24、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2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6、蒙以正养,圣功也。

    2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8、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9、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30、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31、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32、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33、天地闭,贤人隐。

    34、乐天知命,故不忧。

    35、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36、劳谦,君子有终。

    37、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38、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39、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0、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4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2、善不积,不能出名;恶不积,不能灭身。

    43、闲有家,悔亡。

    44、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4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46、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4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8、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49、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5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5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阅读全文]...
  • 易经之大雪

  • 大雪
  • 易经之大雪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下面是小白带来的易经之大雪,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比小雪时更大了。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

      养生之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养生当以“补”和“藏”为主,既要补得进来,也要藏的住,再结合艾灸来温通经络,使气血更好的.封藏于肾内。“补”指可以开始服用人参、鹿茸等烈补的大食材;“藏”指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防寒保暖,尽量减少消耗,不熬夜,情绪不大喜大悲,使精神内守,收敛神气,身心才能安稳。还要多做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民俗之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天气之降温

      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阅读全文]...
  • 易经有名的句子

  • 有名,经典
  • 1、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2、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3、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4、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9、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0、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11、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12、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13、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4、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15、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6、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17、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18、有真就有假,有假就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1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1、乐天知命,故不忧。

    22、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23、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

    24、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5、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6、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8、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29、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30、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31、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32、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33、善不积,不能出名;恶不积,不能灭身。

    34、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3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36、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37、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3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9、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40、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4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42、德言盛,礼言恭。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43、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44、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45、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

    46、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47、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48、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49、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50、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51、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阅读全文]...
  • 易经的哲理句子

  • 哲理
  • 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4、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7、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8、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9、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2、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13、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4、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5、无*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16、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7、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8、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19、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20、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21、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2、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3、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24、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2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6、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27、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

    2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3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1、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3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33、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4、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3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7、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38、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9、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40、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阅读全文]...
  • 易经必背口诀

  • 阅读
  • 易经必背口诀

      易经必背口诀,说起易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易经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之一,现在很多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都是从易经而来,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那么了解易经,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易经必背口诀。

      学易经必背口诀

      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歌诀:

      乾天刚建,自强不息。坤地方直,厚德载物。

      水积雷响,屯积助长。山下流水,启蒙德育。

      水在天上,需等饮食。天升水落,讼兴不争。

      地下藏水,师出有名。水漫于地,密交亲比。

      风行天上,小畜积雨。天下有泽,和悦慎履。

      地天相交,和谐通泰。天地相悖,闭塞成否。

      天火同燃,同人团结。火燃天上,大有收获。

      地中隐山,谨慎为谦。雷响于地,豫乐自警。

      泽中有雷,随机应变。山下有风,蛊惑横行。

      地高于泽,居高临下。风拂大地,遍观通达。

      火闪雷鸣,噬嗑威刑。山脚火焰,贲饰文美。

      高山附地,剥蚀去伪。地下雷鸣,刚阳复兴。

      学易经必背列表

      火出地上,晋升明德。地压潜火,明夷避祸。

      风熊火里,家人同乐。上火下泽,睽违少和。

      水漫山路,蹇滞艰难。雷鸣水降,解除旱象。

      高山低泽,损下益上。风激雷荡,益下损上。

      泽与天上,夬决坚刚。天下微风,阴生姤合。

      泽汇于地,萃英聚众。地*风扬,贤能萌升。

      泽中漏水,知困早悟。水盛风木,井收勿幕。

      泽中起火,改制旧革。火燃风木,鼎新之物。

      震雷压惊,反思内省。艮为山止,知止当止。

      风木依山,循序渐进。雷震泽上,归妹依礼。

      雷鸣火电,丰茂光明。火烧山外,旅途亨通。

      巽为风顺,大人齐物。兑为泽悦,修德和睦。

      风行水面,离析涣散。水溢泽岸,节制礼数。

      风吹泽面,中孚信诚。雷惊山上,小过无妨。

      水火相融,既济功成。火水离错,未济大江。

      易经六爻速断口诀口诀:

      一看空、二看冲,三看刑合衰旺中。

      四看化出进退死,五看神煞凶不凶。

      六看用爻之位置,七看伏神出牢笼。

      八看反伏吟流泪,九看外应十观容。

      (一)空

      空指旬空。

      旺空出空有用,衰空无气为“真空”(作用弱或无)。

      例如:

      寅月甲辰日空寅卯。卦中寅卯爻旺。出空便可用。

      若在申酉戌月寅卯爻处死绝地便无多用了,出空则遭克害。但若有动爻生或化回头生,便为有气待旺有用。

[阅读全文]...
  • 数字13易经格言

  • 格言,励志,数字
  •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十三是个吉祥数字吗

    13是12与14的自然。

    13还是、质数、两位数。

    在数学中和之前的素数11组成孪生素数。

    数13在中国是一个吉祥、高贵的数字:佛教里的13是大吉数,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代表功德圆满:如布达拉宫13层、天宁佛塔13层等;周易81数理灵意中,13亦是大吉大利之数:13(春阳牡丹):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来看,13亦是受欢迎之数:佛教共有13经、13妹、13姨、13太保、13香、13行、少林13棍、兵法13章等;首届世界佛教*13日杭州开幕;撒切尔夫人的“幸运13”及*期上映的《13罗汉》等亦表明了国外友人偏爱数字13的潮流。

    13乃帝王之数,是皇帝的独享,皇帝腰带的玉枚制式的,十三枚,13是中国的数字帝王,象征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帝王的权利。

    十三代表东方,五行属性为木。

    所以十三忌五行属性为金的事和物

    河图之数:一水二七属火三八属木四九属金五十属土乾一兑二离四巽五坎六艮八 零为坤,九为乾,这是先天八卦数。

    洛书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这是后天八卦数。

    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 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

    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太。

    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

    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

    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

    “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希腊。

    希腊神话说,在哈弗拉宴会上,出*了12位天神。

    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

    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这类的传说很多、很广,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

    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

    《易经》之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 *,七星,八卦,九宫,天干为十,地支十二。

    《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

    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

    《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

    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

    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

    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

    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

    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

[阅读全文]...
  • 易经的十句格言

  • 格言,励志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物无 妄然,必有其理。

    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传》,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传》,子曰:“老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系辞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系辞上》,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要,唯变所适,《系辞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之所助者,信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 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元、亨、利、贞,《乾》,潜龙,勿用,《乾》,亢龙有悔,《乾》、《文言》、《系辞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文言》、《乾》,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卦·彖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谦谦君子,用涉大川,《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坤》,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困·象传》,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阅读全文]...
  • 《易经》经典警句

  • 经典,优美,诗歌
  • 《易经》是我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一部经典作品,里面的很多内容都富含很深的至理,对人的思想道德可以起到很好的升华效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易经》中比较经典的一些句子。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夫妻两人如果能够同心同德,家庭就会幸福美满;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如果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公司就会越做越大,事业兴旺;一个国家、民族如果能够团结一心,就天下无敌。道理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就算夫妻、兄弟,真正能同心同德的,也不多见呀。

    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对生死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样,最后都是一个死,只是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不同;想做成同一件事,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种想法,但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看起来才这么复杂。所以,人要看得长远一点,不要只看眼前,到最后分不清孰轻孰重了。

    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道理也很简单,但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见到善人善行,我们一般不是学*,而是嫉妒,甚至搞阻挠破坏;别人发现我们的过错,往往不但不去悔改,反而会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或者掩饰自己的错误。

    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君子应该低调处世,虽然很有才华修养,但绝不张扬,不会到处卖弄,他只会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样就不会遭遇失败。这和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正好相反,现在的人就喜欢到处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所以现在那些名人就跟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着挺热闹,但没有几个长久的。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的运行,从来不受外界干扰,一直都没有停息过。作为君子,也应该具备上天的这种精神,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滋养万物,毫无声息,容纳百川,却从不傲慢。君子应该学*大地的这种品格,包容、忍让、谦虚、仁慈,不以德自居,永远把自己摆在最下面的位置上。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一个君子要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一是爱学*,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学问;二,有不明白的要多问,勇于向人请教,这样才能明辨是非不糊涂;三,要有宽广的心胸,能够接受容纳别人;四,要以仁爱之心对人,对事,对待天下万事万物。

    所有能传承至今的经典著作,总是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在研读的时候,要深刻得去理解,这样才能从中得到有利于我们进步的精神食粮。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易经诗句 - 句子

易经诗句 - 语录

易经诗句 - 说说

易经诗句 - 名言

易经诗句 - 诗词

易经诗句 - 祝福

易经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装修的诗句 紫字的诗句 痛改前非的诗句 形容不被信任的诗句 形容情侣分开的诗句 悠闲时光的诗句 写桂林山水的诗句 夏虫的诗句 体现友谊的诗句或名言 赞美桃子好吃的诗句 以乐字开头的诗句 形容集市的诗句 赞美心情好的诗句 期盼爱情的诗句 赞美张家界的诗句 秋天的红叶诗句 秋天饮酒的诗句 关于咏荷的诗句 形容喜得贵子的诗句 形容山高水长的诗句 赞美鱼自由自在的诗句 形容万事俱备的诗句 七个字的押韵诗句 冰火两重天的诗句 关于霓虹灯的诗句 李白的潇洒的诗句 有关雨夜的诗句 有关初雪的诗句 写潇洒的诗句 诗句里面的名字 高士隐居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