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上诗句 >

江上诗句

关于江上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江上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江上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江上的诗句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李白《鹦鹉洲》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温庭筠《送人东游》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王昌龄《浣纱女》

    今朝天气清明好,江上乱花无数开。——杨维桢《漫兴七首》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元稹《使东川·清明日》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见新年》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苏轼《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纳兰容若《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苏轼《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任吴岫眉尖恨,厌钱塘江上词,是个妒色的西施——卢挚《双调·湘妃怨》

    钱塘江上嵯峨,浓淡皆宜,态度偏多。——任昱《双调·折桂令·题情盼春来》

    听,粉筝江上声。游仙兴,落花香洞庭。——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蔡襄《好事*·瑞雪满京都》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有寄》

    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陆游《入蜀记》

    山阴定远*,江上日相思。——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李嘉祐《韦润州后亭海榴》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洒泉子·长忆观潮》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施闰章《钱塘观潮》

    白帝城边微雪过,青衣江上夕阳红。——陆游《探梅·岁月相寻岂有穷》

    蜀江一带向东倾,江上巍峨白帝城。——胡曾《咏史诗·白帝城》

    漠漠漓江上,匆匆送客情。——张栻《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漠漠漓江上》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许浑《送僧归金山寺》

    江上烹鱼采野樵,鸾枝摧折半曾烧。——陈标《焦桐树》

    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张咏《寄晁同年》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韩翃《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馀姚江上中秋月,自买扁舟一个归。——苏泂《复过二首·远水连山碧四围》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朱升《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西风日夜起,江上枫叶赤。——释文珦《鄞江送友》

[阅读全文]...
  • 江上美景的诗句(描写江上的美景的诗句)

  • 美景
  •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

    人生的际遇,多是景随时迁,物是人非,但你我好似个例外,当年我被贬黄州,你追随于我,到如今升召翰林,你我即将分隔两地,人世间常有分分合合,你我又如何能免,都说是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唯有这钱塘江水知你我情谊,解我心思,又岂是富贵所能相较的,西兴浦口,你我曾共赏几次斜阳,早已忘了次数,但尤忆那时的你我,谈经论道、闲话古今,莫不畅快,是啊,何必在意得失,何必留恋仕途,时光转瞬即逝,万古不过是瞬息间的事,恰似钱塘江上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记得那时在西湖西畔,烟雾缭绕点缀这青山绿水,时隐时现,点点青翠仿若在空中一般,正是春日最好的时节啊,向来是文人相轻,但像我与你这般相处适宜的,人间却也稀少。就此约定个日期,他日像谢安那样顺着东海退隐而去。最难得是内心点点清明之境,又何苦让这人世与之违,到时你可要等我啊,哈哈,便是如此,待我离去之日,大可不必伤心,有朝一日可还要待你在此迎我而归。

    一生的豁达是坎坷人生必不可少的缓冲之物,也正是这种心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人生境界,功名到来不必太过看重,功名离去亦不会有过多悲伤,外物的种种左右不了我的内心,此生定是豁达的自己,豪迈处情如东海,豁达似谷底深渊,跳脱人间,站在历史时空的角度,看斜阳晚照,唯有江上清风。

    ——原创——

[阅读全文]...
  • 《江上渔者》古诗

  • 文学
  • 《江上渔者》古诗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下面我们来欣赏其《江上渔者》!

      作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 出没⑤风波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拓展: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
  • 江上渔者古诗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阅读全文]...
  • 江上渔者的诗意

  • 诗意
  •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诗意: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为北宋着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m.ju.51tietu.net)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阅读全文]...
  • 《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

  • 古诗文
  • 《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

      《江上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两句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思的高度自信和自负——兴酣以后,执笔赋诗,可以摇撼五岳,凌驾沧洲。言其笔力雄健无敌,可雄视百代,蔑视一切,充分表现了李白高度的自信心,高旷不群的海洋般的胸襟,峭峻的高山般的气质。诗句气势豪放,匠心独运。

      出自李白《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①凌:凌驾。 ②沧洲:泛指江海之地。

      译文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赏析

      《江上吟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能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虽然在后世或许是因为什么“载妓随波任去留”又或者是“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消极观点的原因,这首诗未被选入课本之中,名气也不如将*酒之类的名篇,但也是李白三四十岁的大成之作,它相对中规中矩,但磅礴流畅,犹如大江之来,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豁达的心态,睥睨天下的磅礴气势,读过此诗,让人久久沉静在作者营造的恢弘之境中。

[阅读全文]...
  • 《江上吟》赏析

  •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

      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李白诗鉴赏

      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

      唐汝询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此话有一定道理。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鄙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夸张渲染江上之游的即景,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可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写尽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作肯定的赞扬;“屈*”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是说即使修成神仙,也还得等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痴等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

      因此,俯仰天地,纵观古今,就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就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百姓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

      结尾四句,紧接“屈*”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指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形容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将“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一个假设,从而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越,气势豪放,音调浏亮,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将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正如王琦说:“似此章法,虽出自逸才,未必不少加惨淡经营,恐非斗酒百篇时所能构耳”(《李太白文集》卷七《江上吟》注)。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 江上渔者的意思及诗意(江上渔者古诗注释和译文)

  • 诗意
  •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一叶舟:渔船很小,在江面上漂浮着就好像是一片树叶漂在水上;④出没:若隐若现;⑤风波:风浪。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他经常去附*长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那时候,生活比较贫苦,他就每天只煮一碗稠粥,等粥凉了,就用筷子在中间划上一个“十”字,分成四块,早上和晚上各取两块,拌上几根咸菜吃,就这样在寺庙里读了几年的书。后来人们就根据他刻苦读书的故事创作了一个词——“划粥割齑”,“齑”的意思是捣碎的姜、蒜、韭菜等,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学*十分刻苦的。

    有一天,范仲淹在松江上划船游玩。他站在船头眺望着江面的风景,看到远处的江面上有几只渔船,渔民们正在船头上撒网捕鱼,一会儿风浪来了,小船就被吹着左右摇摆,晃晃悠悠,船头的人要是站不好就会一不小心跌进江水之中。他还看到离岸边不远处还有一艘豪华的大船,那是专供人游玩的游览船,在上面可以观光,还可以吃到现场打捞上来的新鲜鲈鱼。

    一面是渔民们冒着重重危险打鱼,一面是游玩的人们在品尝美味的鲈鱼,范仲淹感慨万分,写下了一首《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说吃鱼的人只知道鲈鱼好吃,却不知道打鱼人既辛苦又危险啊。在范仲淹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上街,正巧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他就问算命先生:“你算算我的命,看我能不能做宰相?”宰相可是古时候最大的官。

    算命先生一听他这么大的口气,就笑了笑说:“你太夸大了。”意思是当不了的。

    然后范仲淹又问道:“那你给我算算,看我可不可以做医生?”算命先生奇怪地说:“你怎么从宰相一下就跳到了医生?这也差得太远了吧。”

    范仲淹就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宰相和医生能够救人啊。如果能做宰相,就可以辅佐皇帝治理国家、造福天下,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如果做不了呢,做个技艺高超的医生也很好,可以为穷苦的百姓治病。”

    算命先生一听他这么说,心生敬佩,对他说道:“你有这种心胸,以后会做宰相的。”*就把这个故事叫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意思就是不做个好宰相就做个好医生。

    后来范仲淹真的做了官,而且最高的时候还真的就做到了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的生活却一直都没有改变,还是十分勤俭,而且不忘关心贫苦的人民,他用自己做官的工资救助了三百多个生活困难的人呢。

[阅读全文]...
  • 王安石:江上

  •   《江上》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释:

      1、漾:吹过。

      2、脱:脱下。

      3、被:让。

      4、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

      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给远去的笛声吹送,

      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m.ju.51tietu.net)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江上诗句 - 句子

江上诗句 - 语录

江上诗句 - 说说

江上诗句 - 名言

江上诗句 - 诗词

江上诗句 - 祝福

江上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过秦论的重点古诗 净化心灵的古诗名 古诗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适合拓展的古诗词 古诗中状态形容词的使用 边塞大漠的古诗 形容鸟飞得很高很高的古诗 耐的古诗词 露骨的爱情古诗 喝酒的古诗和图片 小班有关新年的古诗 描写母亲过生日的古诗 能写完28个字的古诗吗 中国最神秘的古诗 赞扬公*的人的古诗词 写在本子上的古诗词 醉翁亭记古诗的读后感 像写生于忧患之类的古诗 世界上最简洁的30首古诗 古诗梅花的大概意思 两首意思相反的古诗词 古诗词歌赋中的名字 跟雪有关的两首古诗 写出示儿这篇古诗的看法 梅花在古诗的别称 开头是春色的古诗 小学生描述秋天的古诗 天街小雨入屠苏的古诗 颂灵石文化的古诗 关于立春节气的古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古诗的拼音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