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上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上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江上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李白《鹦鹉洲》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温庭筠《送人东游》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王昌龄《浣纱女》
今朝天气清明好,江上乱花无数开。——杨维桢《漫兴七首》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元稹《使东川·清明日》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见新年》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苏轼《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纳兰容若《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苏轼《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任吴岫眉尖恨,厌钱塘江上词,是个妒色的西施——卢挚《双调·湘妃怨》
钱塘江上嵯峨,浓淡皆宜,态度偏多。——任昱《双调·折桂令·题情盼春来》
听,粉筝江上声。游仙兴,落花香洞庭。——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蔡襄《好事*·瑞雪满京都》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有寄》
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陆游《入蜀记》
山阴定远*,江上日相思。——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李嘉祐《韦润州后亭海榴》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洒泉子·长忆观潮》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施闰章《钱塘观潮》
白帝城边微雪过,青衣江上夕阳红。——陆游《探梅·岁月相寻岂有穷》
蜀江一带向东倾,江上巍峨白帝城。——胡曾《咏史诗·白帝城》
漠漠漓江上,匆匆送客情。——张栻《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漠漠漓江上》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许浑《送僧归金山寺》
江上烹鱼采野樵,鸾枝摧折半曾烧。——陈标《焦桐树》
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张咏《寄晁同年》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韩翃《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馀姚江上中秋月,自买扁舟一个归。——苏泂《复过二首·远水连山碧四围》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朱升《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西风日夜起,江上枫叶赤。——释文珦《鄞江送友》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
人生的际遇,多是景随时迁,物是人非,但你我好似个例外,当年我被贬黄州,你追随于我,到如今升召翰林,你我即将分隔两地,人世间常有分分合合,你我又如何能免,都说是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唯有这钱塘江水知你我情谊,解我心思,又岂是富贵所能相较的,西兴浦口,你我曾共赏几次斜阳,早已忘了次数,但尤忆那时的你我,谈经论道、闲话古今,莫不畅快,是啊,何必在意得失,何必留恋仕途,时光转瞬即逝,万古不过是瞬息间的事,恰似钱塘江上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记得那时在西湖西畔,烟雾缭绕点缀这青山绿水,时隐时现,点点青翠仿若在空中一般,正是春日最好的时节啊,向来是文人相轻,但像我与你这般相处适宜的,人间却也稀少。就此约定个日期,他日像谢安那样顺着东海退隐而去。最难得是内心点点清明之境,又何苦让这人世与之违,到时你可要等我啊,哈哈,便是如此,待我离去之日,大可不必伤心,有朝一日可还要待你在此迎我而归。
一生的豁达是坎坷人生必不可少的缓冲之物,也正是这种心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人生境界,功名到来不必太过看重,功名离去亦不会有过多悲伤,外物的种种左右不了我的内心,此生定是豁达的自己,豪迈处情如东海,豁达似谷底深渊,跳脱人间,站在历史时空的角度,看斜阳晚照,唯有江上清风。
——原创——
《江上渔者》古诗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下面我们来欣赏其《江上渔者》!
作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 出没⑤风波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拓展: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诗意: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为北宋着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m.ju.51tietu.net)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
《江上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两句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思的高度自信和自负——兴酣以后,执笔赋诗,可以摇撼五岳,凌驾沧洲。言其笔力雄健无敌,可雄视百代,蔑视一切,充分表现了李白高度的自信心,高旷不群的海洋般的胸襟,峭峻的高山般的气质。诗句气势豪放,匠心独运。
出自李白《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①凌:凌驾。 ②沧洲:泛指江海之地。
译文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赏析
《江上吟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能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虽然在后世或许是因为什么“载妓随波任去留”又或者是“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消极观点的原因,这首诗未被选入课本之中,名气也不如将*酒之类的名篇,但也是李白三四十岁的大成之作,它相对中规中矩,但磅礴流畅,犹如大江之来,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豁达的心态,睥睨天下的磅礴气势,读过此诗,让人久久沉静在作者营造的恢弘之境中。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
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李白诗鉴赏
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
唐汝询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此话有一定道理。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鄙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夸张渲染江上之游的即景,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可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写尽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作肯定的赞扬;“屈*”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是说即使修成神仙,也还得等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痴等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
因此,俯仰天地,纵观古今,就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就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百姓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
结尾四句,紧接“屈*”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指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形容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将“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一个假设,从而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越,气势豪放,音调浏亮,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将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正如王琦说:“似此章法,虽出自逸才,未必不少加惨淡经营,恐非斗酒百篇时所能构耳”(《李太白文集》卷七《江上吟》注)。
整理:zhl201612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一叶舟:渔船很小,在江面上漂浮着就好像是一片树叶漂在水上;④出没:若隐若现;⑤风波:风浪。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他经常去附*长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那时候,生活比较贫苦,他就每天只煮一碗稠粥,等粥凉了,就用筷子在中间划上一个“十”字,分成四块,早上和晚上各取两块,拌上几根咸菜吃,就这样在寺庙里读了几年的书。后来人们就根据他刻苦读书的故事创作了一个词——“划粥割齑”,“齑”的意思是捣碎的姜、蒜、韭菜等,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学*十分刻苦的。
有一天,范仲淹在松江上划船游玩。他站在船头眺望着江面的风景,看到远处的江面上有几只渔船,渔民们正在船头上撒网捕鱼,一会儿风浪来了,小船就被吹着左右摇摆,晃晃悠悠,船头的人要是站不好就会一不小心跌进江水之中。他还看到离岸边不远处还有一艘豪华的大船,那是专供人游玩的游览船,在上面可以观光,还可以吃到现场打捞上来的新鲜鲈鱼。
一面是渔民们冒着重重危险打鱼,一面是游玩的人们在品尝美味的鲈鱼,范仲淹感慨万分,写下了一首《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说吃鱼的人只知道鲈鱼好吃,却不知道打鱼人既辛苦又危险啊。在范仲淹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上街,正巧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他就问算命先生:“你算算我的命,看我能不能做宰相?”宰相可是古时候最大的官。
算命先生一听他这么大的口气,就笑了笑说:“你太夸大了。”意思是当不了的。
然后范仲淹又问道:“那你给我算算,看我可不可以做医生?”算命先生奇怪地说:“你怎么从宰相一下就跳到了医生?这也差得太远了吧。”
范仲淹就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宰相和医生能够救人啊。如果能做宰相,就可以辅佐皇帝治理国家、造福天下,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如果做不了呢,做个技艺高超的医生也很好,可以为穷苦的百姓治病。”
算命先生一听他这么说,心生敬佩,对他说道:“你有这种心胸,以后会做宰相的。”*就把这个故事叫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意思就是不做个好宰相就做个好医生。
后来范仲淹真的做了官,而且最高的时候还真的就做到了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的生活却一直都没有改变,还是十分勤俭,而且不忘关心贫苦的人民,他用自己做官的工资救助了三百多个生活困难的人呢。
《江上》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释:
1、漾:吹过。
2、脱:脱下。
3、被:让。
4、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
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给远去的笛声吹送,
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m.ju.51tietu.net)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江上诗句 江上泛舟的诗句 泛舟江上的诗句 江上数峰青的所有诗句 江上烟波的诗句古诗 江上早晨的诗句古诗 古诗江上美景的诗句 描写江上渔船的诗句 写泛舟江上的古诗句 古诗江上日出的诗句 古诗江上的画 青枫江上秋帆远的古诗句 古诗江上的桥 江上渔者古诗江上渔者的 江上渔者的古诗江上渔者 古诗有关江上渔者的诗句 江上船的古诗 关于江上的短古诗句子 古诗写江上的句子 江上气雾的古诗 长江上的古诗 秋的江上古诗 江上闻猿的古诗 江上瓜州的古诗 晚上的江上古诗 描绘江上日出的古诗句 古诗夜晚的江上 江上是初中的古诗吗 古诗江上的月亮 江上的古诗儿童
江上渔者的诗意_古诗江上的译文 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 《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全诗翻译及赏析 江上吟赏析诗词 关于江上的诗句 江上渔者范仲淹古诗解析(江上渔者的诗意赏析) 江上吟李白翻译(李白的江上吟全诗) 江上董颖翻译及赏析(江上全诗翻译) 忆江上吴处士古诗赏析(忆江上吴处士古诗译文) 江上美景的诗句(描写江上的美景的诗句) 《江上春叹》赏析 《江上吟》赏析 李白《江上吟》 江上渔者诗意思是什么(江上渔者翻译及原文) 江上渔者的诗意(江上渔者全文解析) 江上渔者古诗翻译原文赏析(江上渔者古诗全首) 江上渔者古诗的意思(江上渔者翻译及注释) 江上渔者的意思及诗意(江上渔者古诗注释和译文) 江上渔者的意思及诗意(江上渔者古诗注释和译文) 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的诗意 青枫江上秋帆远全诗 江上渔者的诗意_古诗江上的译文 《江上吟》全诗翻译赏析 关于早寒江上有怀的诗文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江是什么江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前一句及整首诗
过秦论的重点古诗 净化心灵的古诗名 古诗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适合拓展的古诗词 古诗中状态形容词的使用 边塞大漠的古诗 形容鸟飞得很高很高的古诗 耐的古诗词 露骨的爱情古诗 喝酒的古诗和图片 小班有关新年的古诗 描写母亲过生日的古诗 能写完28个字的古诗吗 中国最神秘的古诗 赞扬公*的人的古诗词 写在本子上的古诗词 醉翁亭记古诗的读后感 像写生于忧患之类的古诗 世界上最简洁的30首古诗 古诗梅花的大概意思 两首意思相反的古诗词 古诗词歌赋中的名字 跟雪有关的两首古诗 写出示儿这篇古诗的看法 梅花在古诗的别称 开头是春色的古诗 小学生描述秋天的古诗 天街小雨入屠苏的古诗 颂灵石文化的古诗 关于立春节气的古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古诗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