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杨柳的诗词 >

关于杨柳的诗词

关于关于杨柳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杨柳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关于杨柳的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春天杨柳的诗词

  • 杨柳,春天,文学
  • 关于春天杨柳的诗词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天杨柳的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解释

      第一种: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随风摇摆。不知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第二种: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诗词赏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名句赏析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 ,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春思》

      春风多可 太忙生 ,

      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 燕作泥蜂酿蜜,

      才吹小雨又须晴。

      译文:

      春风啊,因了你过分的随和,致使你那么地忙碌;你始终如一地陪伴着红花,陪伴着绿色的柳树。你使大地回暖,供给了燕子做窝的泥土;又急急忙忙地吹开花朵,让蜜蜂采蜜,酿成甘露。你刚吹来一阵小雨滋润了万物;又匆匆放晴,让温暖的阳光照耀到各处。

      鉴赏:

      宋人的绝句,很喜欢用拟人化手法。诗人们想象自然及自然间的万物都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因而情不自禁地把自然当作人来看待,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自然。这样写,把本来不具有生命的东西带上了人情味,觉得亲切,受到感动。方岳这首《春思》诗,采用的就是这种艺术手法。

      诗咏春思,不是说自己对春天引发的种种思维感情,如伤春、惜春等;而是描述春天本身具有的情感。在具体吟咏时,又选择了春的代表———春风来表现,吟咏的主题,则定点在一个“忙”字上。第一句是说春风为什么忙,诗人分析说是因为春风“多可”。多所许可,心甘情愿地想去满足各种不同对象的要求,春风当然要“太忙”了。以下三句,具体写春风的忙碌。春天,诗人认为变化最大、得风气之先的是、最突出的莫过于红花、绿柳。于是诗写春风一直陪伴着花柳,全心全意地为花柳服务。这句是浑写,读者自然能够由此想象到,整个春天,花先抽叶,后结花蕊,然后绽开花苞,终于繁花怒放,一直到纷纷堕落;想到柳树从吐芽抽条,到万丝绿条随风乱舞,最终柳絮纷飞,绿阴浓密。这全过程,春风无所不在,一刻不停,这就是“太忙生”了。

      谈花说柳,当然不是孤立地,而是以之概括了春风对整个自然界中的植物所起的作用。后面两句,便一句写春风如何照拂鸟雀昆虫,一句写春风如何安排气候。诗写春风吹走了寒冷,使大地解冻,让燕子能衔泥筑巢,孵育下一代;又吹开了花朵,让蜜蜂酿出甜甜的蜜糖。它应付自然界的各种需要,刚安排了一阵小雨滋润大地,转而又安排晴天。这样全方位地写,更加突出春风的疲于奔命,诗人对春的歌颂,也就通过诗细微地表达了出来。

      春风本来是一个很蒙浑又很广泛的概念,方岳组织了各种意象,娓娓道来,体会精细,令人眼目一新。宋诗的纤巧与理趣,在这首诗中都得到了反映。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译文:

      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

      是那行人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知道离别的痛苦,

      不肯让柳条生长出嫩芽。

      鉴赏:

      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之五绝凡例》中称王维《相思》、王之涣《送别》与李白《劳劳亭》三诗为“直举胸臆、不假雕镂”之作,并说:“祖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下面

      诗意画是三首诗中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处,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的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是古时的送别之所。李白另有一首《劳劳亭歌》,从其中的“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四句,可以想见亭周围的秋季景色;而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却不是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它除了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了李白作品的明快自然、清新俊逸的艺术美外,其妙处在造意新巧,落想奇特。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之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之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王之涣的《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因古时有杨柳送别*俗,就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而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了一起。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应当说,在古代诗歌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在从折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这两句相比,就显得巧而不奇。李白的这两句诗是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哉‘知’字、‘不遣”,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之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似惜长条。

      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先说送别之人不忍折损杨柳的枝叶,再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阅读全文]...
  • 关于杨柳的诗句有哪些(与杨柳有关的诗词名句)

  • 宋朝志南和尚有两句诗写得极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是得道高僧的状态,能够无惧风雨,看淡世情。

    人世间毕竟出世的人极少,堕入情网的却是多数。于是那杨柳风不寒冷的时候是少数,惹起相思无数的时间才是多数。

    立春的时令已然到来,杨柳的风姿正在积蓄。当水岸上一株株杨柳开始抽芽、冒绿、繁盛乃至婀娜起来,成了人们眼里的风景、词人笔下的精灵。

    因为柳与“留”同音,人们在离别的时候喜欢折柳相送,杨柳从离别的旁观者成为了参与者,从此与离别成为了最佳拍档,也就被词人们赋予了最多的离愁别绪。

    今天就分享3首有关杨柳的宋词,去体会“渐行渐远渐无穷”的离愁如何在杨柳词中展现。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不论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当彼此表明心迹的时候,还是会有最羞涩的一般姿态,那是情窦初开的动人。那个阶段,庭院太深成了相见的阻隔,楼台太高成了眺望的站所。即使每天相见,却还是恨要隔了子夜的漫长。

    或许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欧阳修和心中的她一起去踏青。走过一重重庭院,穿过一堆堆杨柳,两个人却一点不觉得累,登上高楼却无心去看那遥远的风景,因为身边人就是最美的风景。

    突然的天气突变,雨横风狂,不得不中断旅行,送别佳人归去。当她走进庭院,他伫立在院门之外久久不曾离去,就想问一问点点红花“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花儿径直跌落飞去内院的秋千架下。

    初识后的暂离,就像欧阳修的“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走向繁盛的爱情,从来都是生机勃勃。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一起时有多开心分别就有多痛苦。何况曾经的车马那么慢,时光那么甜,终其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可是需要忍受相思苦却是10倍、百倍。

    外人看来几乎生活在青楼的柳永,一样经历过最深的爱恋,那是全然忘却身份、忘记金钱的情感。一个是落魄的才子,一个是青楼的花魁。彼此有那么多天作之合的绝唱,想要在一起却比登天还要难上许多许多。

    那是一个雨后的黄昏,女子来江边送别热恋的柳永,这一去为的是两个人能有长久的未来而尝试,这一去却也可能是此生最后的相见。深夜坐在船舱,他仿佛看见了“杨柳岸,晓风残月”,默默许诺“便纵有风情万种,只爱你那一种”。

    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最好的想念,是一边想念,一边成为更好的自己。

    热恋后的离别,就像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久弥新的爱情,从来都是独一无二。

    《踏莎行》

    【宋】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最深情的表白就是死生契阔,最无奈的告别就是生死有别。

    感情再好、生活再甜,生命的尽头总在前面等着你。许愿再美、相约再真,死亡的突袭总会让你措手不及。

    陪伴着青年苏轼的发妻26岁就离开了,10年之后他仍然久久不能忘却,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为*生下3个儿子的杨开慧造早早牺牲,晚年时*仍是不能忘怀,给友人回信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长情之后的永别无法逃避,要么是你要么是你的他(她)总要有一个人要经历和面对。到那个时候,最常有的状态就是彻夜难眠“如何过得今宵去”。此时倒真的该学一学志南和尚,看淡世情从容面对,这才是离开的那个人心中最大的惦念。

    长情后的永别,就像周紫芝的“一溪烟柳万丝垂”:历经生死的爱情,从来都是*淡如水。

[阅读全文]...
  • 关于春天杨柳的诗词

  • 春天
  • 关于春天杨柳的诗词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天杨柳的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解释

      第一种: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随风摇摆。不知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第二种: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诗词赏析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名句赏析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 ,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春思》

      春风多可 太忙生 ,

      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 燕作泥蜂酿蜜,

      才吹小雨又须晴。

      译文:

      春风啊,因了你过分的随和,致使你那么地忙碌;你始终如一地陪伴着红花,陪伴着绿色的柳树。你使大地回暖,供给了燕子做窝的泥土;又急急忙忙地吹开花朵,让蜜蜂采蜜,酿成甘露。你刚吹来一阵小雨滋润了万物;又匆匆放晴,让温暖的阳光照耀到各处。

      鉴赏:

      宋人的绝句,很喜欢用拟人化手法。诗人们想象自然及自然间的万物都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因而情不自禁地把自然当作人来看待,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自然。这样写,把本来不具有生命的东西带上了人情味,觉得亲切,受到感动。方岳这首《春思》诗,采用的就是这种艺术手法。

      诗咏春思,不是说自己对春天引发的种种思维感情,如伤春、惜春等;而是描述春天本身具有的情感。在具体吟咏时,又选择了春的代表———春风来表现,吟咏的主题,则定点在一个“忙”字上。第一句是说春风为什么忙,诗人分析说是因为春风“多可”。多所许可,心甘情愿地想去满足各种不同对象的要求,春风当然要“太忙”了。以下三句,具体写春风的忙碌。春天,诗人认为变化最大、得风气之先的是、最突出的莫过于红花、绿柳。于是诗写春风一直陪伴着花柳,全心全意地为花柳服务。这句是浑写,读者自然能够由此想象到,整个春天,花先抽叶,后结花蕊,然后绽开花苞,终于繁花怒放,一直到纷纷堕落;想到柳树从吐芽抽条,到万丝绿条随风乱舞,最终柳絮纷飞,绿阴浓密。这*,春风无所不在,一刻不停,这就是“太忙生”了。

      谈花说柳,当然不是孤立地,而是以之概括了春风对整个自然界中的植物所起的作用。后面两句,便一句写春风如何照拂鸟雀昆虫,一句写春风如何安排气候。诗写春风吹走了寒冷,使大地解冻,让燕子能衔泥筑巢,孵育下一代;又吹开了花朵,让蜜蜂酿出甜甜的蜜糖。它应付自然界的各种需要,刚安排了一阵小雨滋润大地,转而又安排晴天。这样全方位地写,更加突出春风的疲于奔命,诗人对春的歌颂,也就通过诗细微地表达了出来。

      春风本来是一个很蒙浑又很广泛的概念,方岳组织了各种意象,娓娓道来,体会精细,令人眼目一新。宋诗的纤巧与理趣,在这首诗中都得到了反映。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译文:

      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

      是那行人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知道离别的痛苦,

      不肯让柳条生长出嫩芽。

      鉴赏:

      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之五绝凡例》中称王维《相思》、王之涣《送别》与李白《劳劳亭》三诗为“直举胸臆、不假雕镂”之作,并说:“祖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下面

      诗意画是三首诗中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处,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的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是古时的送别之所。李白另有一首《劳劳亭歌》,从其中的“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四句,可以想见亭周围的秋季景色;而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却不是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它除了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了李白作品的明快自然、清新俊逸的艺术美外,其妙处在造意新巧,落想奇特。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之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之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王之涣的《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因古时有杨柳送别*俗,就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而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了一起。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应当说,在古代诗歌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在从折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这两句相比,就显得巧而不奇。李白的这两句诗是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哉‘知’字、‘不遣”,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之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似惜长条。

      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先说送别之人不忍折损杨柳的枝叶,再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阅读全文]...
  • 描写柳树的古诗 赞美杨柳的诗句古诗词

  • 柳树,赞美,杨柳
  • 你知道为什么从古至今,河边总是栽种着一些有着飘逸的“头发”的柳树吗?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出远门依靠着船,而当朋友站在岸边和自己道别,泣不成声的时候,柳树的柳枝也代表了她想说的话,因为柳树的“柳”寓意了“留”。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4、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5、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6、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8、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9、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0、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

    11、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12、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3、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佚名《青青河畔草》

    14、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15、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张仲素《春闺思》

    16、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7、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1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19、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20、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1、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2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2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佚名《采薇》

    26、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27、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29、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3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33、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阅读全文]...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 杨柳,阅读,文学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阅读全文]...
  • 描写柳树的古诗 赞美杨柳的诗句古诗词

  • 柳树,赞美,优美
  • 你知道为什么从古至今,河边总是栽种着一些有着飘逸的“头发”的柳树吗?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出远门依靠着船,而当朋友站在岸边和自己道别,泣不成声的时候,柳树的柳枝也代表了她想说的话,因为柳树的“柳”寓意了“留”。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4、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5、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6、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8、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9、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0、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

    11、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12、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3、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佚名《青青河畔草》

    14、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15、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张仲素《春闺思》

    16、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7、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1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19、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20、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1、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2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2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佚名《采薇》

    26、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27、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29、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3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33、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阅读全文]...
  • 春天杨柳的诗句

  • 春天,杨柳
  • 春天杨柳的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天杨柳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宋]——《咏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城边流水桃花过,窗外春风杜若香。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吏曹长》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依。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好在章台杨柳。不禁春瘦。淡烟微雨面尘丝,锁一点、眉头皱。——蔡伸《上阳春》

      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4、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陈光《长安新柳》

      5、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高观国《柳梢青(柳)》

      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

      8、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乐》

      1、菀菀黄柳丝,蒙蒙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2、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3、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4、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5、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6、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7、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8、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9、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1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阅读全文]...
  • 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

  •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诗意:

      在岸边参天古木的绿荫下系上了小船,然后,一个人拄着拐仗,慢慢走过小桥,欣赏桥东的春色。在这阳春三月,在这杏花盛开的时节,绵绵的细雨好像故意要打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那扑面而来的徐徐春风,也洋溢着温馨与柔情,还有融融的醉意。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春日和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感受和乐趣。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明明是自己拄着拐杖出去春游,却偏说是“杖藜扶我”去桥东观赏春色,个人以为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杖藜”人格化了那么简单,此时,从诗人后两句所表现的情趣看,诗人虽然是一个人出行,但并没有点孤独落寞的感觉,“杖藜”仿佛成了一位可以令诗人依赖的和可以与之同赏醉人春色的郊游伴侣,与诗人且游且行,教人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位老者,手扶拐杖,在古木参天的绿荫之中迷上了短蓬小船,然后欣欣然、慢悠悠地过了小桥,向那春色的深处走去了。还有一点,在这里,“桥东”未必就是诗人要去游赏的春色佳处,但是从古至今,在文人笔下“东” 往往寓有“春”的意思,或者说可以叫“春”的同义词。朱自清《春》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的“东风” 实际就是指的春风。诗人以“杖藜扶我过桥东”来写春游之去向,或许就有此意(m.ju.51tietu.net)。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这首诗的精彩之笔,为历代经久传诵而不衰。“杏花雨”,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杨柳风”,杨柳抽芽吐绿时的和风。这样说比直接说“细雨”、“和风”更显得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感觉。“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吹面不寒”,用春风吹到脸上不绝的寒冷形容春风的和煦、轻柔、温馨,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闹春,杨柳拂风,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多么令人惬意的春游啊!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由衷赞美和独特的感受。

[阅读全文]...
  • 杨柳诗歌三首

  • 诗歌
  • 杨柳诗歌三首

      一、十字路口

      挥一挥衣袖

      举起那沉重的手

      在晚霞的天空

      划个半圆

      作别

      夕阳下飘动的彩绸

      等你的背影

      消失在星光里

      依然抽不回

      那写在半空的忧愁

      二、痛

      一缕缕阳光的`金线

      缝合了撕裂的心

      虽然看不见疤痕

      阴雨天仍然有阵阵疼痛

      三、曾经

      曾经在爱的路上等你

      却一直看不见你的踪影

      不知是我走错了方向

      还是你迷失在暴风雨中

      我曾经坚守着当年的誓言

      依然在风中眺望爱情

      别埋怨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只怪你爱的如此坚贞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关于杨柳的诗词 - 句子

关于杨柳的诗词 - 语录

关于杨柳的诗词 - 说说

关于杨柳的诗词 - 名言

关于杨柳的诗词 - 诗词

关于杨柳的诗词 - 祝福

关于杨柳的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王维倒装的古诗 收藏这个古诗的这个版本 幸遇高人的古诗 非常不常见的古诗 疫情结束后回家的古诗 播放李白的古诗面面还有 远上寒山的三首古诗 哪些语文书上的唯美古诗词 播放弄果子大逃亡的古诗 带有义气的古诗 过年的景色古诗七言 古诗中带老字的诗 社区里的古诗词 古诗欣赏的绘本 关于儿时放学回家放风筝的古诗 阿大郎中的古诗 上有黄鹂树深鸣的古诗 运用铺垫照应的古诗 古诗一百一十字左右的 古诗词关于画的词语 西子湖畔的夏日古诗 表达对别人失望的古诗词 别人秀恩爱该反击的古诗词 带有豪字的古诗词取名 李清照的古诗词原创 十八行五个字的古诗 **对古诗词的理解 古诗风中的花园 小学生应熟背的40首古诗 关于春秋的古诗歌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共五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