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描写和赞美大巴山的诗句参考
(第一首)
隆冬踏雪大坡山,
冰雪鸳鸯不畏寒。
陆翁豪气今犹在,
真情依旧似当年。
(第二首)
打开记忆的闸门。
我的眼前,
便闪现出一幅,
波澜壮阔的乡村生存史。
层峦叠嶂,
万山环列。
青山秀水,
烙印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史。
彼要生存,
唯有耕耘。
大巴山历经着,
沧桑变幻的岁月。
一代代先人用血肉之躯,
开荒拓土,
一辈辈后人前赴后继,
周而复始着,
单调乏味的劳作。
千里大巴山,
抒写着一曲曲,
感天动地的劳动史诗。
站在千年之后,
当我用朴实的语言,
记叙这方水土,
我看见千百年前,
先辈撒下的种子,
仍在贫瘠的土地上,
孕育着生机。
如果说,
千年梯田,
是大巴山的一祯风景;
那么,
万家灯火,
只是大巴山的一道记忆。
梯田里的爷爷,
爷爷的梯田,
延续着古老的传说;
村庄里的父亲,
父亲的村庄,
更替着岁月的风貌。
“对面看得见,走拢要半天。”
群山万馨的险峭,
磨砺着山里汉子的.矫健,
以及山里女人的泼辣。
一串串红辣椒似的记忆,
刘禹锡的诗巴山蜀水
刘禹锡的诗句巴山蜀水来自于他的诗作《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吧!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创作背景】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整体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描写巴山蜀水的诗歌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巴山蜀水的诗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梓州大地山美。
高秀挺立,
树木葱茏,
绿色连野,
集中体现了,
川中丘区的'生态特点。
如《望牛头寺》,
“牛头见鹤林,
梯迳绕幽深。
春色浮山外,
天河宿殿阴。
站在牛头山上,
向南远望,
树木森森,
鹤林寺的红墙瑠檐,
掩映其中;
阳光明媚,
春色如云,
飘荡山间,
高高的寺殿,
仿佛坐落在银河之中。
在《望兜率寺》中看到:
树密当山径,
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动,
闪闪浪花翻。
印台山上藤蔓青青,
树林茂密,
行进在上山的路径之中,
仿佛置身太虚,
云气飘然,
仙气浮动。
凤凰山琴泉寺的树木,
更是高大挺拔,
把长坪山装点得高秀幽蔚。
苒苒谷中寺,
娟娟林表峰,
走进香积寺:
含风翠壁孤云细,
梓州大地,
生态环境自然、优美;
香积寺翠壁含风,
丹枫背日,
分外葱茏。
梓州的水美。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的诗句鉴赏
【诗句】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出处】唐.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意思】残雪笼盖着 荒山野岭,白茫茫一片。流落他乡的游子独对孤灯,思乡之情绵绵不 断。今夜是除夕,却不能与家人欢聚,共享天伦之乐,只好把这亲情转 到随我漂泊的童仆身上。诗人羁旅他乡,除夕夜感怀,一 “乱”一 “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全诗沉郁,有凄冷之气。
【诗句】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译注】冬夜乱山参差,残雪未融, 屋里一支孤烛陪伴着异乡人。乱山:指 山峰重叠参差。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雪夜或寒夜 客居山乡的孤独情景。[例]在阳明山 上徘徊了半天,冷雨凄风中,远行人的 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回来的时候,山下 已是万家灯火。想起了唐人诗句:“乱 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两个时代,一 样心情,不知道穿得像冬瓜的朋友也有 同样感触否? (郭嗣汾《雪人与冰屋》)
【全诗】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 ①除夜:除夕晚上。②迢递(tiao di条递)高险的样子。三巴: 巴郡、巴东、巴西。羁危:在艰险中飘泊、跋涉。
【译文】 我在遥远的三巴路上飘泊,旅途艰险,离家万里,孑然一身。今夜除夕,在这乱山丛中寄宿,窗外残雪未消,寒气凛凛,一盏昏黄暗淡的孤灯,伴着我这个异乡人。同骨肉亲人越离越远呵,转觉与僮仆更加亲*。尽管孤独中有这一点温情,又怎能忍受飘泊的艰辛。明日开始又是岁华一新,何时与家人团聚在故乡园林?
【鉴赏】
这首诗的核心皆围绕颔联“孤烛异乡人”而层层渲染。首联“迢递”二 字写出当日赴蜀之路的艰辛,“羁危”则交代出此时自己心中的凄怆,两句 总写自己离家之远,从而产生孤独之感。
颔联写到眼前。岁值除夕之夜,而自己这个“异乡人”却像这雪夜里 孤独的烛光一样,渺小,黯淡。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然对于崔涂来说, 却是“每逢佳节倍孤独”。
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呼应首联中的“万里身”,因离家万 里,与家人联系少,渐渐似乎有了隔膜;而终日陪伴自己的童仆,本是疏远 的,反倒日复一日地亲切了起来。在这一“远”一“亲”的反差中,则又落实 到自己的孤独。
尾联*乎呐喊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谁能忍受这漂泊的日子呢! 想 到过完今夜就是新的一年了,所以尽管对前路茫然无措,但仍道出了内心 的`美好期望:希望明天是新的一天! 但这种期望又是多么的无奈。
身罹漂泊,离家万里,所以像“独行”、“孤舟”、“故人”、“乡心”屡见诸 崔涂的笔尖。就像他在《孤雁》中所感慨的那只“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 之”的孤雁一样,找不到同伴,也寻不到归家的路。
律诗固然像戴了镣铐跳舞一样,然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如果既能规行 矩步,又能匠心独运,那一样能跳出美好的舞姿。而崔涂“身遭乱梗,意殊 凄怅”(《唐才子传》),付之笔端,无须刻意锤炼,字字已浸透人心。
《巴山为何夜雨》阅读理解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巴山为何夜雨》阅读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巴山为何夜雨
⑴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是指晚8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8时以前下的雨。“巴山”是指大巴山脉,“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贵州高原的遵义、贵阳分别占58%和67%。我国其他地方也有多夜雨的,但夜雨次数、夜雨量及影响范围都不如大巴山和四川盆地。西南山地为什么多夜雨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⑵在白天,四川盆地周边山坡上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谷地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下沉补充谷风,称之为反谷风。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辐合上升,称之为反山风。
⑶巴蜀地区的盆地地形,导致夜晚谷地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辐合上升,极易凝云致雨,故夜雨较多。而白天由暖空气沿坡向上,盛行谷风,气流上升过程中极易产生云雾。山城重庆多雾,就是这样形成的。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密云蔽空,云层和地面之间,进行着多次的呼吸、辐射、再呼吸、再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用,也使得夜间云层下部的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
⑷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面上的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空气的水*运动,这样,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⑸此外,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在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夜雨增大了地表径流,容易形成西南山地的秋汛。秋汛常在江淮流域发生,通常所说的“巴山夜雨”就出现在这个汛期内。
选自《初中生世界》
小题1:文章的题目是用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4分)
小题2:结合文义,给“巴山夜雨”下定义。(3分)
小题3:概括“巴山”多“夜雨”的原因?(4分)
小题4:第(1)段中加点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用疑问句式,化用古诗,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文学韵味,新颖别致。(4分)
小题1:巴山夜雨是指我国西南山地夜间降雨较多的自然现象。(3分)
小题1:主要是因为:(1)西南地区的盆地地形造成谷风盛行;(2)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常形成热力环流。(4分)
小题1:不能,因为“一般”说明“这些地方的夜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略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10、《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什么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下面是原文: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山水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绝句》
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描写山水的优秀诗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关于山水的诗词6篇
清澈、翠绿
唤醒一片春天的意韵
西子湖畔
断桥残雪美丽的传说
千年来荡气回肠
引来无数浪漫情怀
一湖江南烟雨
满目莺歌燕舞
和风细雨妙境
心升一片倦恋的诗行
油纸伞下
你华丽婀娜多姿的倩影
还有那一次深情的回眸
至今还握在手心
湖中丰盈的倒影
是我昨夜的梦
某一个时间
那散发青笞气息的
鹅卵石小径
流动着耀眼的轻盈
漫不经心的一次美丽邂逅
消瘦了我丰满的`日子
你是耸立在溪边
亿年不变的突兀吗
我们在你身上开腔破肚
我们在你身边筑坝挡水
纵然你下面几万米的地方就是翻滚的岩浆
我们还是相信
人定胜天
我知道你未来一定发怒
你发怒的表现就是
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即使我们发一千个低碳宣言
一万个绿色誓言
我们逃生的脚步
也赶不上奔腾的熔岩
我们被掩埋
成为未来的石油或化石
成为未来蚂蚁帝国博物馆的收藏品
和恐龙、剑齿虎并列
它们还将我们的蠢行写进经书
作为对子孙的告诫
所以,为了未来
我们需要收敛
对你无休止的索取
我们应敬畏你保护你
我祈祷你的美景亿年不变
1、《山行》
唐代杜牧
原文: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巴山蜀水诗句 关于巴山蜀水的诗句 关于巴山蜀水的古诗句 题巴山蜀水山水画词的古诗词 巴山渝水的古诗 类似巴山楚水的古诗 楚水巴山江雨多的古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的古诗 巴山古道的古诗词 带巴山的古诗 关于巴山秋雨的古诗词 关于巴山的诗句 大巴山的古诗 巴山书院的古诗 巴山下雨的古诗 巴山的古诗名句 关于大巴山的古诗 关于巴蜀的诗词 宿石巴山中的古诗韩翃 巴山夜雨涉及的古诗 巴山三峡巫峡长的古诗 蝉古巴山夜雨的古诗 描写大巴山的古诗句 关于蜀山蜀水的古诗 王维的古诗20首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古诗歌的画面 赞美巴山大峡谷的古诗 巴山夜雨古诗的背景音乐 写巴山大峡谷的古诗最短的
描写和赞美大巴山的诗句参考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的诗句鉴赏 山水诗词_山水诗词 刘禹锡的诗巴山蜀水 写山水诗词有哪些? 描写巴山蜀水的诗歌 关于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什么? 关于山水的诗词名句 形容山水的诗词 《巴山为何夜雨》阅读理解 描写山水的诗词 王维的山水诗词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山水诗词 山水诗词_山水诗词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乱山残雪夜,孤烛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原文及译文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全诗翻译赏析 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描写山水的诗词 形容山水的诗词 苏轼写的山水诗词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大全 有关山水的诗词 山水意境的诗词名句 关于山水的诗词名句 关于山水的诗词6篇 关于山水的诗词 关于山水的诗词6篇 关于山水的诗词
我想看小班的古诗 表现植物顽强生长的古诗 关于孝德的整首古诗 浪漫的毛笔古诗 用古诗开头的评语 民族富强的古诗 以抗疫情为主题的古诗 古诗词作者李白的作品 关于人脸联系的古诗词 古诗词好的言行 带有山行古诗的画 带有拼音的山行古诗 噩梦慢的古诗 古诗中的小故事简写 李白有关笑的古诗 形容大病后重生的古诗 带有髼字的古诗词 描写快捷的古诗词 古诗词和信天游的区别 主角抄袭古诗的节目 把心交给对的人的古诗 靠脸吃东西的古诗 农民文化的古诗 形容四夕的古诗 写雪的古诗文言文 先做人再做事的经典古诗 马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带有喨字的古诗词 适合读古诗时放的音乐 闻雁唐韦应物的古诗 惊呼声急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