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子中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墨子中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墨子中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墨子中的名言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墨子名言由51句子网发布。墨子名言大全就在这里。“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墨子名言
1、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2、 甘井*竭,招木*伐,灵龟*灼,神蛇*暴。
3、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4、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5、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6、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7、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ju.51tietu.net
8、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9、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0、 墨子的十句经典名言终生受用,尤其是第一句
11、 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12、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3、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4、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5、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6、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7、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8、 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19、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20、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名言墨子语录
21、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2、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24、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孔子)交相贼,必得罚。
25、 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26、 墨子的十句经典名言终生受用,尤其是第一句
27、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ju.51tietu.net
28、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9、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0、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31、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32、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3、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34、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35、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36、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37、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38、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39、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教育名言
40、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41、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42、 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43、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4、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45、 万事莫贵于义。ju.51tietu.net
46、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47、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8、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墨子名言由51句子网发布。墨子名言大全就在这里。“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贵义》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 墨子名言
3.战国·墨子《墨子.贵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4.宋·陆佃《埤雅》引《墨子》佚文。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5.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
7.战国·墨子《墨子·亲士》。任重致远:负重行远。这几句大意是:好弓难以拉开,然而可以射得高射得深;良马难以驾御,然而可以负重行远。这几句比喻有些优秀的人才虽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有非凡的才能,甚至他们的缺点从某一方面看正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知人善任,不可轻易弃才。
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墨子·尚贤中》
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墨子·耕柱》
10.战国·墨子《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11.战国·墨子《墨子·七患》。兵:武器。这两句大意是:仓库中没有储备的武器,即使是有真理和正义在手,也不能去征讨叛逆和不义。战争,从最根本上讲,是实力的对抗,没有实力作后盾,仅凭正义和真理,是无法对抗强大的敌人的(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真理和正义是会最终取胜的)。墨子从唯物的立场出发.点出了这一本质问题。因为要战胜不义,必须有强大的军队,充足的战备物资.否则任何*势力都不会因其行将就木而束手待毙。可以此二句说明备战的重要性。
12.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上》。常:永久。终:终身。举:选拔,下:罢免。这几句大意是:当官的没有永久高贵的,普通老百姓没有终身低贱的,谁有才能就选拔谁,谁无才能就罢免谁。官员责在施政,施政要有才能,谁有才能就选拔谁当官,民可以为官;谁没有才能就罢免谁,官可以为民。所以官未必永久是官,民亦未必终身为民。这几句用于说明任用官员要以才能为准绳,任能而罢庸。
13.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墨子·亲士》-- 墨子名言
14.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墨子·非乐上》
墨子名言 墨子经典语录 国学讲堂(690):墨子名言集锦
15.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墨子·公孟》
16.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迹:察看行迹。这几句大意是:听听他们的言论,看看他们的实际行为,考察他们所具有的才能,谨慎地授给官职。除官授职要慎重。对准备授官的人要先听听他的言论如何,再看看他的实际行为如何,综合考察出他的才能有多大,然后授予适当的官职,切不时盲目行事。这几句对当今领导者考察选拔干部有借鉴意义。
17.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8.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1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墨子名言
20.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墨子·亲士》
21.战国·墨子《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墨子名言 墨子经典语录
2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
23.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4.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墨子·尚贤中》
25.战国·墨子《墨子·亲士》。谄谀(chányú阐渔):巴结奉承的人。这几句大意是:巴结奉承的人在身边,好的意见就会被堵塞,国家就危险了。墨子的意思是:国君不能亲*阿谀奉承之臣,这些人得到宠幸,就会闭塞贤路,堵塞善议,使国君听不到好意见来改善国政,迟早国家会发生危机。因此执政者要特别慎于择人,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疏远谀小人,使国家免受其害。
26.战国·墨子只要执政者大力倡导推行“兼爱”之道,就如同火向上窜、水往低处流一样,将在天下形成一种不可遏止的态势。
27.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墨子·所染》
老子名言集锦+墨子名言集锦
28.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这两句不仅语言*易浅*,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29.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30.乱自何起,起不相爱。 -- 墨子经典语录
3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
32.甘井*竭,招木*伐。 《墨子·亲士》-- 墨子名言
33.战国·墨子《墨子·七患》。虚:空,白白地。待:招待,这里赏赐。这两句大意是:把百姓的力量都用在无用处的事上,把财宝白自地用来赏赐无能的人。民力用于无用之事,则属于滥用;财宝虚赏,则属于滥赐。民力、财宝滥用则易使国力空虚,是国家大患。这两句可用于警戒不可妄用民力财力。
34.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35.战国·墨子《墨子·修身》。原:同“源”。(hào浩):同浊的江河水流必定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这两句以水源和水流的关系作比,说明“行不信者”一定有“名必耗”的恶果,规劝人们注意养成恪守信用的美德,今天仍可引用。
36.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墨子·七患》-- 墨子经典语录
37.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 墨子经典语录
墨子名言:慧者心辨而不繁说
38.战国·墨子《墨子·尚同上》。上:君主。情:真实情况。这几句大意是,作为君主管理政事,能得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能治理好,得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会发生动乱。要治理好社会,就要有正确的措施,而正确的措施来之于对下层真实情况的了解。了解下情,有的放矢,措篇就有针对性;不了解下情,盲目制定政策措施,轻则生怨,重则生乱。这几句用于说明国家要治理好,首先要了解下情。
39.战国·墨子《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40.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
41.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这几句大意是:百姓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吃的,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动的人得不到休息。衣、食、息,这是人赖以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连这些也不能得到保障,人将没有办法生存。这几句表现了墨子重视百姓的兼爱思想,可用来论述关心人民生活疾苦。
42.战国·墨子《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43.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下》。见:被。恶(wù雾):厌恶。这两句大意是: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爱护和尊重,不应互相征伐、战争。~两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
44.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 墨子经典语录
4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墨子名言:慧者心辨而不繁说!
1.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2.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4.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6.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7.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8.甘井*竭,招木*伐,灵龟*灼,神蛇*暴。
9.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0.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11.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7.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18.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9.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20.万事莫贵于义。
21.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22.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23.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24.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5.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6.甘井*竭,招木*伐。
27.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8.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9.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30.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3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2.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3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4.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5.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6.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37.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8.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9.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40.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41.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2.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43.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4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5.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4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47.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48.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49.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50.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51.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墨子名言精选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2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2、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23、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2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7、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28、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9、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3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32、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3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5、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6、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3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3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3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4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41、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42、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43、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44、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4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4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47、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8、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49、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50、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墨子名言集锦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6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7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8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9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0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1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要礼让是不可以的,狭窄的小路就不能相让了。
12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13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贤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4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1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就是君子,要身体力行地得到名副其实的荣誉。
16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1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1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9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20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22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1、【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2、皆曰∶“吾上祖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一个个都说∶我是向上效法了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但所说的话却是互相攻击的,所行的事是截然相反的。
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7、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8、【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9、【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10、【言不信者,行不果。】
11、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所以大国攻打小国,那是互相残害,大国的错误必然反过来使其本国受害。
12、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1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14、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攻击我很厉害我也回敬得很厉害,攻击我很轻微我也回敬得很轻微。
15、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16、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17、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18、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1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20、【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21、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22、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现在王公大人从事于音乐,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仅从命人听乐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厉害了。
23、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24、可誉而不誉,非仁也。——该称颂的却不称颂,这就是不仁。
25、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26、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杀死他的父亲然后奖赏他的儿子,与吃他的儿子然后再奖赏他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呢?
27、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所以从前的贤君按照农事来生财,巩固根本并节约用度,财务自然就丰足了。
2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29、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30、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31、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32、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33、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4、此所谓便其*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惯,安于风俗啊。
35、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36、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
37、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3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39、【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40、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刀展示了锋利,而试刀砍头的人将遭到不祥。
从耶鲁演讲富不侮贫看墨子名言
4月21日,*涛先生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耶鲁演讲富不侮贫看墨子名言,欢迎阅览。
*涛先生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早有“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传统,这句名言是战国百家争鸣时候墨子说的,完整的话是这样的:《墨子,兼爱中》“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天下人相爱,强者不压制弱者,人多势众的不劫掠人少的,富人不欺侮穷人,高贵的不鄙视卑贱的人,奸诈狡猾的也不欺骗愚笨的。那么天下的灾祸、争夺、埋怨、仇恨都不可能发生,那就是由于相爱才有可能,所以仁人君子都十分赞美兼爱的美德。因此话,想必会有朋友愿意多了解墨家的思想和墨子的名言,现将墨子的名言编成三字经的形式发给大家惠存,取名《墨子仨元经》如下
人之初 性本灵 染于苍 入于黄
人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天真纯洁,易受环境的影响,墨子有一天走到染坊看到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就发出了对人性的感叹。《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看到染丝曾叹息道:丝放于青色染料里变成青色,放于黄色染料里变成黄色。投入的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不同。丝放进五种不同的染色里,就能染出五色。所以人性的浸染不可不慎重啊.
士有学 行为本 战虽陈 勇为本
《墨子,修身》“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君子战而有陈(阵),而勇为本。”士人虽然有学问,但仍应以高尚的品行为根本。君子以不学为耻,学*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品行,品行是学*的根本。好象战斗一样,虽然有好的阵法,但是勇猛和士气是根本
安示危 危示安 俭节昌 淫佚亡
“安,示之危。危,示之安。”墨子告诉我们,安危是可以转换的,在事情没有转变前,应未雨绸缪。节俭才会昌盛,奢侈淫佚必会灭亡,国如此,家也如此。《墨子,辞过》“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富人奢侈浪费,孤苦无靠的人忍饥受冻,即使祈求天下不乱,也是不可能的。节俭能昌盛,淫佚必会灭亡> 兼相爱天下治交相利天下富
《墨子,兼爱中》“兼相爱,交相利”人们如果真心地相互爱护,彼此都可以得到利益。*等而无差别的爱是建立社会公德之所需,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天下得治。互通有无,共赢而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天下才会富裕。《墨子,兼爱上》“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天下人能互相爱护,天下就可安定;若互相憎恨,天下必乱。《墨子,鲁问》“墨子曰: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墨子的理论给国家管理者听从了,国家就会得到治理;*民百姓听从了,品行必定会高尚
财不分 不为友 力助人 道劝人
《墨子,修身》“据财不能以分人,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拥有钱财而不肯与人分享的人,不值得与他交朋友;不能信守原则,守道不专一,认识事物不广博,对是非分辨不清楚的,不能明察的人,不值得与他交游。《墨子,尚贤下》“有力疾以助人,有财勉以分人,有道劝以教人。”有力量的赶快去帮助别人,有财产的尽量与人分享,有道德的要劝导和教育别人
言必信行必果志不强智不达
《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说话要有诚信,说了就办,办事必果断,使言行就象古代通关的符节一样符合才行,这样说的话才会让人信服。《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不坚持信念的人,他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人,他不会去行动。“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只说不做,即使口才再好,人们也不会相信他
爱人者 人恒爱 利人者 人利之
《墨子,兼爱中》“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人;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凡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跟着爱他;给别人好处的人,别人也必然同样给他好处;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同样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同样残害(损害)他。《墨子,大取》“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兼爱并不是把自己排除在外,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爱也包括自己。无差等的爱己,将自己与他人一视同仁,服从真理来兼爱,也就是爱人
义利兼 孝利亲 兴大利 除大害
《墨子,兼爱中》“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说,有仁德的人办事,一定是以增进天下万民的利益,除去天下万民的祸患为己任,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的。《经上义,利也”义,就是有利于人,与人分享利益。《经下》“孝,利亲也。忠,以为利而强君也。信,合于意也。廉,作非也。”孝,孝敬,就是有利于双亲的行为。忠,忠诚,是能有利于国家并使国家强大的行为。信,诚信,指发表的言论和自己的动机相吻合。廉,廉耻,能够反省自己所作所为的过错
尚贤者 政之本 见贤急 举贤能
《墨子,尚贤上》“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选用贤能人才,是为政的根本。《墨子,亲士》“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不急,则缓其君矣。”到一个国家主政却不培养国中的士人贤才,就会灭亡这个国家。发现贤才却不急于推举或任用,就是对国家的不敬
选贤能蔑不避亲 无能者 则下之
《墨子,尚贤上》“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对有才能的人就举荐,对没才能的人就撤职。任人为贤,公正选拔,辟除私怨,就是尚贤的真义所在。《墨子,尚同上》“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选举天下德才兼备的人,让他做领导人。这是中华文化里最早的民主选举思想
不执弱 不劫寡 不侮贫 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天下人相爱,强者不压制弱者,人多势众的不劫掠人少的,富人不欺侮穷人,高贵的不鄙视卑贱的人,奸诈狡猾的也不欺骗愚笨的。那么天下的灾祸、争夺、埋怨、仇恨都不可能发生,那就是由于相爱才有可能,所以仁人君子都十分赞美兼爱的美德
力者生 惰者贫 强必贵 弱必辱
《墨子,非乐上》“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依赖自己出力劳动生产的人,才能生存繁衍;好逸恶劳的人不得食。《墨子,非命下》“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贤者以为努力勤奋工作一定能富贵,不努力去做事必会贫贱;努力工作的人,必定显赫,懒惰的人,一定蒙受耻辱,所以不能懒怠困倦
士损己 益所为 贫见廉 富见义
《墨子,经上》“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侠的行为,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墨子,修身》“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君子处世的`原则是:贫穷进要表现出廉洁,富贵时要讲真理正义,对人生前爱戴,死后真心哀悼,情之所至,这四种表现不是可以用虚浮的外表假装出来的,是由反躬自问,自省自修才能做到的
生见爱 死见哀 言不信 行不果
《墨子,贵义》”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不足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言论如能付诸行动的,不妨常挂在嘴边;不能付诸行动的,就不应经常讲。言论不足以付诸行为的经常讲,那就是白费口舌寻开心
利之中 取其大 害之中 取其小
《墨子,大取》“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被蛇咬了,为了保存手腕而去掉手指,这是从两利当中选择大的,从两害之中选择小的;害中选小,并不是喜欢祸患,而是相对来说获得了利益。“利之中取大,非大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于所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大取也;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之中取小也。”在利益中选择大的,不是不得已;在害处之中选择小的,是不得已。在本来所没有的事物中去选择,这是选择到了大利;在既得利益中去舍弃,是选择到了避免小的害处
镜于水 见面容 镜于人 知吉凶
《墨子,非攻中》“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引用古人的话说:君子不用水做镜子,而以人作为镜子。用水作镜只能看出面容,以人作镜,却可以知道吉凶,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命运
言三表 本原用 量腹食 度身衣
《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家百姓之利也。”好的理论要遵循三种标准,哪三种标准呢?墨子说:那就是本、原、用,也就是今天说的三段论逻辑思维方法,可继往而开来。本,就是考证历史,向上探求古代圣贤的成功案例。原,就是体察民情,也就是今天说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否符合民众的生活需要。用,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把理论会付诸行动,看是否符合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评价一个好理论的三种标准。《墨子,鲁问》“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饭穿衣,皆有度,适欲和适度就好
法不仁 不为法 杀不辜 得不祥
《墨子,法仪》“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说:天下做任何事,都不可以没有法度标准;无法无天能做成事的,从来就没有。“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法律不仁厚,就不应该制订,制订了的,也应该废除。“杀不辜者,得不祥焉。”杀害无辜的人,就会得到不祥的报应和下场
立法仪 遵法度 赏当贤 罚当暴
《墨子,经上》“法,所若而然也。”法律,就是需要大家遵守而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制度。《墨子,天志》“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奖励的必须是贤人,惩罚的一定是恶人。既不冤枉一个无辜者,也不漏掉一个有罪者
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是什么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大家!
墨子的著作
大家可能都会以为《墨子》是墨翟写的,但是它是《论语》一样,是其弟子及门人对墨子言行的记录,但是其中确实有墨子的早期著作,后来是经过弟子的编辑被纳入《墨子》一书中去了。
墨子早年的作品有《亲士》《三辩》《七患》等其中很多都是被归纳起来编写在一起了。也有人说《墨子》一书中的《经》是墨子自著的,比如梁启超。但是也有人说这个是墨家后人做的,因为其中出现的公孙龙是比墨子之后的人物。还有墨家兵法也是墨子弟子对墨子守城经验的总结。
墨子及其学派著作曾在西汉刘向那里整理成71篇,但在六朝时期,有部分遗失。《墨子》一书中内容很广泛,涉及军事、政治、哲学、伦理、科技等方面,墨子其人能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能有如此多的门人,可见墨子的能力不俗。
墨子的名言
墨子是有名的思想家,他是墨家的创始人,他留下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那墨子的名言有哪些呢?
墨子流传下来的名言有很多,其中又两句小编甚是喜爱,一句是“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墨子说一个能成为万人领袖的人永远不夸耀自己的德行有多么高远,就是天地不夸耀有多么明亮,大水也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有多炎热一样。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就话就是要我们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就像我们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才最牢靠的意思一样。
另一句是:“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桃报李就是这么来的,这句话说一个人自己言而无信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没有对他人的恩德自然也没有回报,付出和收获是相对的。
墨子有名的话其实很多,他的一些话我们现在也还在用,有些名言中有四字的`成语概括,比如齐心协力、致远任重、兼而有之、不可胜数等等。
墨子的故里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历史上以“儒墨”并称,影响极大。然而,同这位古代世界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的姓名一样,他的出生地也仍是一个谜。
一说宋国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载墨子事迹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这篇二十四字的传记颇为简略,只说他是宋大夫。后世学者据此推测他是宋国人,出生地也当在宋国。此说一直流行到清代。
一说楚国人。清毕沉注《墨子》时,根据《吕氏春秋》高诱注墨子为鲁人,以及墨子与鲁阳文君有关系,主张鲁应作楚鲁阳,墨子的故里当在鲁阳。
上述两说曾遭到梁启超的批驳。他在《墨子学案》中,根据《墨子·公输》“归而过宋”语,力证他不是宋国人。又《墨子·贵义》说:“墨子南游于楚。”如果墨子是楚国鲁阳人,那么不应该说“南游于楚”,而应该说“游郢”。此后方授楚《墨学源流》、张纯一《墨子鲁人说》都对墨子宋人说、楚鲁阳人说,作了进一步批评。
一说鲁国人。晚清学者孙诒让作《墨子间诂》,并附作《墨子传略》,始提出墨子为鲁人。主要根据是,《贵义》“墨子自鲁即齐”、《墨子·鲁问》“以迎墨子于鲁”、《吕氏春秋·爱类》“公输般为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等语,证明墨子为鲁国人。*年来,张知寒连续发表《墨子原为滕州人》、《墨子里籍新探》等数篇论文,进一步明确指出,墨子的出生地应为古代邾国的“滥邑”(在今山东滕州境内),滥邑后来归属鲁国,故可以说墨子是鲁国人。其主要理由有:墨子是宋国贵族公子目夷之后,史载滕州东南有目夷亭;墨子学说继承了邾娄文化的传统;邾娄号称“百工之乡”,而墨子的科技成就正是从工匠的实践中总结而成;墨子的生活*俗,从所穿的衣服鞋履来看,都是邾娄族所制。此外,滕州境内尚有与目夷相关的文物古迹,目夷、墨翟应是同音之转。
一说印度人。本世纪二十年代胡怀琛撰《墨翟为印度人辨》、《墨子学辨》等论著,从哲学、科学、文学、文字、风俗、器物,姓名、肤色、弟子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证,大胆地提出“墨子出于印度”、“墨翟为印度人”的看法,引起当时学术界的关注和争鸣。墨子故里究竟在何处,仍是一个疑问。
墨子《非攻》文言文翻译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墨子《非攻》文言文翻译 ,欢迎阅读。
非攻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非攻全文翻译: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
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非攻对照翻译: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墨子的名言警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警句都很熟悉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是好的名言警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墨子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兼相爱,交相利。
这应该是墨子语录中我们最熟悉的一句了,它的意思也很简单: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他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这样就可以愉快相处了。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一个人必须要有海一样的.气度,气度决定高度。
3、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人来当镜子。用水当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而用人当镜子则可以知道好坏。
换句话说就是要“以人为镜”,则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开创了一个大唐盛世。
4、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越是有才能的人就越有脾气,但是如果你能够包容他,他会给你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诚信,千古不变的话题,墨子还说过:“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堪比季布的一诺千金。
6、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源头浑浊的江河水流必定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这两句以水源和水流的关系作比,说明“行不信者”一定有“名必耗”的恶果,规劝人们注意养成恪守信用的美德。墨子的名言警句。
7、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一句: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这个世界是公*的,不是吗?你若善待全世界,你将得到全世界的善待。
8、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如果大家能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那么就不会发生恃强凌弱的现象了,这真的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9、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
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一句话:不义之人,难堪大任。
10、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长江、黄河的水,不是来自一个源头;价值千镒的裘皮大衣,不是一只狐狸的纯白皮毛做成的。也就是说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集思广益。
1、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3、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4、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7、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8、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1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
1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12、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1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14、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墨翟
15、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非攻》
16、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17、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翟
19、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
20、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
21、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墨子《墨子·小取》
22、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兼爱中》
23、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墨子
24、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墨翟
25、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即使面对危险,都会勇敢的站出来。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侠” ——墨子《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
26、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27、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墨子
28、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墨子中的名言 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墨子语录 墨家墨子名言 墨子的名言警句 墨子名言名句 墨子的诚信名言 墨子教育名言 墨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 墨子名句 有关墨子的名句 墨子诗句 墨子写的的古诗 墨子语录 墨子的诗句 有墨子的六字古诗 有墨子的古诗词名字 有墨子的古诗句 墨子台词 墨子的古诗其四 墨子爱人的古诗 墨子修身的古诗 王者墨子台词 题目是墨子的古诗 墨子作者的古诗 墨子经典语录 墨家的名言 关于墨子的一些古诗
墨子名言名句29条 墨子名言名句 墨子名言名句集锦 墨子名言名句 宽容谦让的名人名言墨子45条 墨子名言大全 墨子励志名言警句28条 墨子兼爱中文言文及翻译 从耶鲁演讲富不侮贫看墨子名言 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选粹 墨子《非攻》文言文翻译 有关墨子的名言名句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墨子语录 墨子教育名言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阅读欣赏 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名句集锦 墨子名言名句 墨子励志名言警句28条 宽容谦让的名人名言墨子45条 墨子语录 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名句爱人(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 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 墨子语录大全 墨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墨子名言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 墨子的名言警句 墨子的哲理句子 墨子语录大全 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62句
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 描写秋霜的诗句 描写大雾的诗句 描写月夜的诗句 描写西施的诗句 描写露珠的诗句 描写外貌的好词好句 描写花的排比句 描写战士的诗句 描写花的比喻句 描写父母的诗句 描写江景的诗句 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 描写雪山的诗句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描写战场的诗句 描写佳人的诗句 描写的诗句梅花 描写冬天的好词好句 描写春天杏花的诗句 描写春天芦苇的诗句 描写天气晴朗的诗句 描写大江大河的诗句 描写月亮的拟人句 描写赏花的诗句 描写美玉的诗句 描写夕阳晚霞的诗句 描写人物神态的好词好句 描写立春的诗句 描写神态的好词好句 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