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家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文学家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文学家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文学家名言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文学家名言
1、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2、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3、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故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
4、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5、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6、戏剧出于虚构:歪曲事实以表明真理。——EdwevrdAlbee
7、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8、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9、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10、只有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11、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1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13、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14、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15、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7、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18、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19、风格就是人品。——巴尔扎克
20、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2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22、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拉马丁
23、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24、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25、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小仲马
26、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7、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28、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JohoRukjh
29、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30、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护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阿·托尔斯泰
31、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32、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33、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半;文学的展和受教育程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行的。——杜勃罗留波夫
34、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3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1、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冯梦龙
2、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法]小仲马
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刘伯温
4、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5、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鲁迅
6、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7、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8、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9、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0、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冯梦龙《山歌》
11、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冯梦龙
12、“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浮生六记》
13、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4、饮酒过度,丧生之源——冯梦龙
15、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拉马丁
16、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7、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刘基《郁离子》
18、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冯梦龙
19、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20、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冯梦龙
21、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郭沫若
22、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呆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冯梦龙
23、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乐羊阵前训其子如此说——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24、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25、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26、富贵本无根,尽从勤中得。——冯梦龙
27、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警世通言》
28、凡事岂能如意,但求无愧我心——刘伯温
29、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冯梦龙《醒世恒言》
30、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贵。——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1、善仕者不但择君,兼欲择友。——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2、民未之礼,虽聚易散。——冯梦龙
33、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34、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5、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沈复《浮生六记》
36、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浮生六记》
37、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3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3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0、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醒世恒言》
41、韬略终须建新国(next88),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2、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冯梦龙《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43、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刘基
4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鲁迅
45、自古明人不做暗事。——冯梦龙《古今小说》
46、居不幽者志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47、腊尽愁难尽,春归人未归。朝来嗔寂寞,不肯试新衣。——冯梦龙《喻世明言》
48、无求美而弗得,而以形似者误。——刘基《郁离子》
49、乖僻自是,悔误必多——刘基
50、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探求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1.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
2.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法]福楼拜
3.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法]小仲马
4.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5.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拉马丁
6.戏剧出于虚构:歪曲事实以表明真理。——EdwevrdAlbee
7.只有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8.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9.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护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苏]阿.
10.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11.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英]拉尔夫
12.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13.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14.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
15.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半;文学的展和受教育程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行的。[俄]杜勃罗留波夫
16.风格就是人品。——
17.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18.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9.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JohoRukjh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新的文学家名言大全,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2、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3、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4、只有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5、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6、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7、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8、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9、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0、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11、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1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3、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4、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1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16、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17、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18、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19、风格就是人品。——巴尔扎克
20、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21、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2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23、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JohoRukjh
24、戏剧出于虚构:歪曲事实以表明真理。——EdwevrdAlbee
25、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护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阿·托尔斯泰
26、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27、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28、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29、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30、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31、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小仲马
32、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33、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拉马丁
34、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故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
35、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半;文学的展和受教育程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行的。——杜勃罗留波夫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1、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沈复《浮生六记》
2、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浮生六记》
3、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沈复《浮生六记》
4、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浮生六记》
5、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浮生六记》
6、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沈复《浮生六记》
7、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浮生六记》
8、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沈复《浮生六记》
9、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沈复《浮生六记》
10、余曰: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沈复《浮生六记》
11、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沈复《浮生六记》
12、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沈复《浮生六记》
13、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沈复《浮生六记》
14、识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沈复《浮生六记》
15、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浮生六记》
16、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晨入园林,种植蔬果,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小饮勿醉,陶然而...沈复《浮生六记》
17、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沈复《浮生六记》
18、余友淡公最慕柴桑翁,书不求解而能解,酒不期醉而能醉。且语余曰:诗何必五言,官何必五斗,子何必五男,宅何必五柳。可谓逸矣!沈复《浮生六记》
19、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沈复《浮生六记》
20、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遇跣足涉水,居*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一心*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沈复《浮生六记》
21、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沈复《浮生六记》
22、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沈复《浮生六记》
23、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沈复《浮生六记》
24、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沈复《浮生六记》
25、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曰: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沈复《浮生六记》
26、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小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沈复《浮生六记》
27、芸曰:"今日得见美丽韵者矣......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子姑待之。"沈复《浮生六记》
28、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沈复《浮生六记》
29、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沈复《浮生六记》
30、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沈复《浮生六记》
31、情深不寿,寿则多辱。沈复《浮生六记》
32、佳人已属沙叱利沈复《浮生六记》
33、以老篷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沈复《浮生六记》
34、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沈复《浮生六记》
35、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沈复《浮生六记》
36、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童趣》
37、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未通片语,而二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沈复《浮生六记》
38、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沈复《浮生六记》
39、舞衫歌扇,转眼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殆非大勇不能也。沈复《浮生六记》
40、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沈复《浮生六记》
相关阅读
年代:清朝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1、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红楼梦》
2、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红楼梦》
3、第九十八回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高鹗《红楼梦》
4、第一百零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高鹗《红楼梦》
1、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3、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刘义庆《世说新语》
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
5、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刘义庆
6、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7、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刘义庆《世说新语》
8、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9、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在有些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兴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势力之交,古人羞之。——刘义庆
1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12、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
14、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刘义庆《世说新语》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三国著名文学家吴质简介
吴质,字季重,汉末三国时代著名文学家。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著名文学家吴质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吴质生*简介
吴质,出生于公元177年,死于公元230年,他的字为季重,是兖州的济阴人,也就是在现今的山东省定陶西北部。吴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官做到了振威大将军,任职假节都督在河北,是诸军事的人才,还被封为了列侯。
起初因为吴质文才出众而被曹丕所重视和喜爱。在后来,魏文帝曹丕,他在立为太子的艰难的过程中,吴质一直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办法,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
吴质和司马懿、陈群,还有朱铄,四人一起被人们称作为曹丕的“四友”。他的为人是十分放诞不羁,也是很怙威肆行的。吴质死以后被人们谥称为“丑侯”。经过吴质的儿子吴应多次上疏,进行申辩,表示这个名称不符合父亲生前的行为总结,所以在正元年间的时候才改谥称为“威侯”。
吴质,当时在朝歌当一个*,他是曹丕的心腹和亲信。他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七十二回的时候登场。此时的曹操是想要立曹植作为世子,去继承自己的位置。曹丕深感为患,于是用车载了一个废簏,在里面藏了吴质,以此带他进入府内,一起共谋对策。杨修是曹植的心腹,知道这个消息就告诉了曹操。曹丕十分恐慌,把这些告诉吴质,吴质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明天可以放置绢布在簏中,用车运送,以此迷惑他们。曹丕用了这个计谋,用车载了大簏,并且装绢布进入,杨修看到又去曹操那里告状,但是查了之后发现没有人,曹丕因此没有罪责。可见吴质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吴质与曹丕
起初因为吴质的文才十分出众,所以被曹丕所欣赏和喜爱。在后来的过程中,魏文帝曹丕,在争取太子之位的艰难过程中,吴质一直帮助曹丕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立下了不少功劳。
曹魏高祖文皇帝就是曹丕,他的字为子桓,是三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曹魏开国的皇帝,在位时间是公元220年到226年。是沛国谯人。曹丕是魏武帝曹操和卞夫人的大儿子。曹丕从小文武双全,八岁就能提笔写文,擅长骑射之术,喜好击剑,博览古今的许多经传,而且通晓诸子百家的很多不同类型的学说。在公元220年正月的时候,曹操不幸逝世了,曹丕在任命过丞相、魏王之后,受禅进行登基,他以魏去代替汉,结束了汉朝多达四百年的统治。吴质是曹丕的心腹,一直以来尽心竭力去为曹丕出谋划策,一直助他登上王位,可谓殚精竭虑,忠心耿耿。曹丕也是很信任吴质,经常有困难就找吴质商量,听取他的意见,将他看作自己人。
吴质三国志记载
剩吴质,济阴人,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魏略曰:质字季重,以才学通博,为五官将及诸侯所礼爱;质亦善处其兄弟之间,若前世楼君卿之游五侯矣。及河北*定,五官将为世子,质与刘桢等并在坐*。桢坐谴之际,质出为朝歌长,后迁元城令。其后大军西征,太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曰:“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原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釭间设,终以博弈,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於清泉,沈硃李於寒水。皦日既没,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余顾而言,兹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方今蕤宾纪辰,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讬乘於后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今遣骑到鄴,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二十三年,太子又与质书曰:“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反,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何尝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馀篇,成一家之业,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历观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至其五言诗,妙绝当时。元瑜*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於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於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於锺期,仲尼覆醢於子路,愍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吾与足下不及见也。行年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乃通夕不瞑。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已三十,在军十年,所更非一’,吾德虽不及,年与之齐。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观瞻,何时易邪?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造述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臣松之以本传虽略载太子此书,美辞多被删落,今故悉取魏略所述以备其文。太子即王位,又与质书曰:“南皮之游,存者三人,烈祖龙飞,或将或侯。今惟吾子,栖迟下仕,从我游处,独不及门。瓶罄罍耻,能无怀愧。路不云远,今复相闻。”初,曹真、曹休亦与质等俱在渤海游处,时休、真亦以宗亲并受爵封,出为列将,而质故为长史。王顾质有望,故称二人以慰之。始质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沈浮。故虽已出官,本国犹不与之士名。及魏有天下,文帝徵质,与车驾会洛阳。到,拜北中郎将,封列侯,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治信都。太和中,入朝。质自以不为本郡所饶,谓司徒董昭曰:“我欲溺乡里耳。”昭曰:“君且止,我年八十,不能老为君溺攒也。”世语曰: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菑侯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质别传曰: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命郭后出见质等。帝曰:“卿仰谛视之。”其至亲如此。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硃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真负贵,耻见戏,怒谓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骠骑将军曹洪、轻车将军王忠言:“将军必欲使上将军服肥,即自宜为瘦。”真愈恚,拔刀瞋目,言:“俳敢轻脱,吾斩尔。”遂骂坐。质案剑曰:“曹子丹,汝非屠几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铄因起曰:“陛下使吾等来乐卿耳,乃至此邪!”质顾叱之曰:“硃铄,敢坏坐!”诸将军皆还坐。铄性急,愈恚,还拔剑斩地。遂便罢也。及文帝崩,质思慕作诗曰:“怆怆怀殷忧,殷忧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念蒙圣主恩,荣爵与众殊。自谓永终身,志气甫当舒。何意中见弃,弃我归黄垆。茕茕靡所恃,泪下如连珠。随没无所益,身死名不书。慷慨自黾勉,庶几烈丈夫。”太和四年,入为侍中。时司空陈群录尚书事,帝初亲万机,质以辅弼大臣,安危之本,对帝盛称“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帝甚纳之。明日,有切诏以督责群,而天下以司空不如长文,即群,言无实也。质其年夏卒。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应字温舒,晋尚书。应子康,字子仲,知名於时,亦至大位。
文学成就
军师联盟—吴质被贬吴质出身“单家”,又不能取“与乡里相浮沉”的态度,所以不能跻身汉末的名士派之列,得以在政治领域大显头脚;纵然后来曹丕征吴质到洛阳,亦“不为乡里所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典略》)。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其文学才力不能与建安七子相匹敌,所以不能以文学实绩显名于建安文坛。《三国志·魏志·吴质传》曾称:吴质“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究其实,其中当有更复杂的政治原因。
曹操喜欢延纳文学之士,曹丕、曹植亦有乃父之风,除交结建安七子之外,身边还集结着一批年轻的文士,曹操立嗣问题不明朗时,曹丕、曹植以及他们身边的文士还能相得以处;当曹操立嗣问题突出来后,双方就各自施展方略尖锐对立起来。《三国志·魏志·曹植传》裴松之注引《世语》:杨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朝歌长吴质与谋。修以白太祖,未及推验。太子惧,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修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世子从之,修果白,而无人,太祖由是疑。”《三国志·魏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淄侯植并送路侧。植称颂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行,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皆歔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可以说,吴质当是曹丕的'智囊人物,使曹丕对他刮目相看。不过,吴质并非不沾文学的边缘。《三国志·魏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及河北*定,大将军(曹丕)为世子,质与刘桢升在坐*。桢坐谴之际,质为朝歌长,后迁元城令。”四年后,吴质回京述职,曹丕盛张宴*,款待久违的吴质,为之曹植曾写作《与吴季重书》,微言大义,期冀吴质能“为我张目”;当然其中也有提到吴质依仗曹丕的支撑所张扬的骄奢气焰。吴质即作《答东阿王书》,申明“至乃历玄阙,排金门,升玉堂,伏虚槛于前殿,临曲池而行觞”,只不过是“恃*原养士之懿”,实“愧无毛遂耀颖之才”,露出仗人以假威的心迹。至于“张目”一事,吴质则借“儒墨不同,固以文矣”,把曹植搪塞过去。这篇答书,词繁藻丽,典奥实密,假之以“愧无毛遂耀颖之才”相贯串,前后严密布成一体,亦可以说颇得建安文学“以气为主写文章”(鲁迅:《而已集》)的风气。
建安二十年后,陈琳、应瑒、刘桢、徐干等先后为疫病夺去生命,曹丕手编陈琳等的文集。编讫,不胜感慨,作《与吴质书》。曹丕之文,贯串了《典论·论文》的精神,为陈琳等人的“不朽”大加吹嘘,同时亦哀叹人生的短促:“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字里行间,充满着怀旧的真情实感。当然在曹操依然掌握着大权的时候,曹丕只能向吴质这位同类披露胸怀。吴质针对曹丕的感伤,也不免自我感伤一番:“臣独何得,以堪久长。”但吴质的自我感伤,只不过是表示同情曹丕对陈琳等人的追念,真正的目的却是在数落了陈琳之短后,而称颂曹丕集数子之长:“伏惟所天,伏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至于论及年齿,吴质自谓行年四十有二,尚思“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何况曹丕只“年齐萧王(指汉光武帝刘秀)”,而又“才实百之”,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是不宜自坠其志的。《答魏太子笺》应该说是吴质与曹丕私人之间的私人书信往来,就其各布衷心亦见肺腑,并不乏英迈之气。然而作为历史的评判,则可见吴质谀于曹丕的一面。
曹丕还作有《与朝歌令吴质书》一篇,吴质亦有《在元城与魏太子》书的回复。曹丕作书于军旅之际,忆起昔时在河北与吴质等人的优游情景,有洗却俗务、追思旧友之心。而吴质的报书则承曹丕之旨,表面上是感恩戴德,希冀在偏远边鄙的地方做出一番事业;但内心深处,则是借自逊才不能理疆:“张敞在外,自谓无奇;陈咸愤激,思入京城,彼岂虚谈夸论,狂耀世俗哉?”能够得到曹丕之援回到京都。文章迂远回曲,状写元城风物,历史亦明白如画;至于所抒情慨,亦颇得建安文学悲凉慷慨的余韵。
由于吴质的固结曹丕,在曹丕代汉立魏后,吴质位至振威将军,并假节钺督河北。其存世作品很少,仅有答曹丕书两篇,答曹植书一篇,收录在《昭明文选》里。还有《思慕诗》一首,存《三国志》本传注中。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辛弃疾名人名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辛弃疾名人名言
刘义庆名人名言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胸中小不*,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非剑不能消也。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宁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宁为盲主司之所摈弃,毋为诸名宿之所不知。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 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文人读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
筹画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着书。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 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入耳声也。
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着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亵耳。
娇颜陋质,不与镜为仇,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着作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 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张潮经典名言
文学家名言 文学家的情话 赞文学家的古诗 我爱文学家的古诗 长征文学家的古诗 *代文学家的古诗 赞扬文学家的古诗词 水文学家英文台词 古代文学家被贬的古诗 炉石水文学家台词 文学家茨威格经典句子 炉石水文学家英文台词 积极向上的古诗词文学家 痴迷于古诗词的外国文学家 白学家名言 文学的名言 哲学家的名言 科学家的名言 化学家的名言 法学家名言 化学家名言 哲学家名言 数学家名言 科学家名言 数学家的名言 数学家吴文俊的名言 著名哲学家的名言 关于文学的名言 有关文学的名言 教育学家的名言
文学家颜之推著名诗句 最新的文学家名言大全 文学家名言 名人名言*代文学家42条 文学家的名言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_名言名句 三国著名文学家吴质简介 文学家徐渭的文学作品特点介绍 文学家胡适的著名文学作品介绍 **现代的文学家有哪些?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诗词 文学家歌德名言 汉朝著名文学家桓宽的作品解析 文学家的表白情话 你学会了吗? 外国文学家名言(外国作家的名言警句) 文学家刘义庆的经典名言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文学家的名言 名人名言*代文学家42条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_名言名句 文学家的名言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名人名言大全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名人名言大全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王符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南宋词人、文学家辛弃疾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名人名言警句大全摘抄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句子大全摘抄
适合生日发的古诗词祝福 有没有带月的字的古诗 再伤心也要坚强的古诗 形容天气变化的古诗 幼儿背诵古诗的小结 古诗词常见的艺术手法 有关爱国的古代古诗 关于现代诗的插图古诗词 描写菊花的古诗图片 赞美蓝天白云的经典古诗词 李白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首古诗 那些年很惊艳的古诗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古诗 形容科技创新的古诗文 李白古诗的凤凰台在哪里 关于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关于天女散花神话故事的古诗 关于夏雨的古诗20首 适合小班的一去二三里古诗 关于中秋的古诗的朗诵 关于思念远方亲人的古诗 新高考古诗40篇的理解性默写 关于南京重阳佳节的古诗 十大关于学*的古诗 描写梅花松树和竹子的古诗 播放歌曲搞笑的古诗 关于月亮的古诗李商隐 程颢的郊行即事古诗 放古诗梅花颂送陆游的 哪首古诗写的是宋代的金明池 孟浩然的简介资料和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