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女的别称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美女的别称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美女的别称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美女的别称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古代诗人的别称
*古代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里挥毫泼墨,畅意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他们的成就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以下简单来总结一下各位诗人的别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诗家天子—王昌龄
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15、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拓展知识:古代诗人的绰号
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如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二、取诗人作品中的出彩之词为绰号的。如宋人许秋史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的诗句,为诗友陆来庄、沈梦塘所叹赏,称他为“许子规”;据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管水初在所作《春日即事》的考卷中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诗句。主考官阅后大加赞赏,称管水初为“管杏花”。
三、根据诗人作品中一句精巧的诗句命名的.。如唐代赵嘏在描述边塞凌晨景色时,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博得了杜牧的吟叹,称之为“赵倚楼”;宋代张先《一丛花》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欧阳修见后非常喜爱,当张先登门造访时,欧阳修热情地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当时张的官职为郎中);秦观有一首《满庭芳》,首句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苏轼看后极为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君”。
四、从诗人几句精妙的诗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如应子和曾写过“蜡烛烧短红”、“风雨落花红”、“*夕阳红”三个名句,被人称为“三红秀才”;王士稹因“春水*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三个佳句被人称为“三绿词人”;张先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短语,因此有了“张三中”的绰号,而他自己却更希望叫他“张三影”,因为他有这样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五、源于诗人创作题材的。如南朝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咏飞雪,人称“咏絮才”;与她同时代的谢无逸写过三百多首咏蝴蝶的诗,被人称为“谢蝴蝶”;厉鹗的《东城杂记》中说,武林(即杭州)张子野有野花诗十首,盛传一时,人们叫他“张野花”,也有人叫他“野花张”。
六、因诗人的某种经历或兴趣、爱好而得的。如宋代的宋祁因在科考中赋《采侯》一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时人称之为“宋采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范仲淹喜欢弹琴,*时只爱弹《履霜》一曲,于是人们便送给他“范履霜”的绰号;宋代词人林逋终身未娶,他酷爱梅花,并以养鹤自娱,因此有“梅妻鹤子”的美称。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月亮一般指月球。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
在古典文学中,关于月亮的常见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
别称
银钩,玉钩,琼钩,玉帘钩(初月如钩)
玉弓,弓月,明弓(弦月如弓)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琼轮、白轮、冰轮、孤轮,飞镜、天镜、金鉴、玉鉴、圆轮、轮辉,晶盘,(满月如轮如盘如镜)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金蟾,银蟾
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广寒,清虚
望舒,嫦娥,婵娟,姮娥,素娥,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称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金丸、素丸,玉环,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阴阳学中月亮又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兔、阴魄
其他别称
太阴、素娥、嫦娥、玉兔(玉兔东升)、金兔(金兔犹悬魄《南朝.江总诗》)、白兔、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唐.李白诗》)、月宫、蟾宫(蟾宫风散桂飘香《金.李俊民诗》)、蟾蜍(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唐.李白诗》)、玉蟾(凉穹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唐方千诗》)、玉蟾蜍、蟾兔(三五明月满,四海蟾兔缺《古诗十九首》)、月桂(一轮月桂)、玉桂、寒玉(江上团团帖寒玉《唐.李贺诗》)、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诗》)、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宋.苏轼词》)、月魄、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精、水镜、阴宗、夜光、素壁
朔月、新月、弯月、新月、月牙、月芽、玉钩(上人分明见,玉钩潭底没《唐.贾岛诗》)、玉帘钩(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南朝梁.刘媛诗》)、玉弓(晓月当帘挂月弓《唐.李贺诗》)
金轮、金盆、玉环(落月沉月环《唐.白居易诗》)、白玉盘(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唐.李群月诗》)
晓月、曙月、皎月、皓月、皓魄、明月、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宋.孔*仲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宋.陆游诗》)、 大明、重明、重光、乌兔(笼乌兔于日月《晋.左思赋》) 残月、缺月、眉月、上弦月、下弦月
古代对女子的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对女子的别称吧!
①、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②、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诺z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③、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x,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x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⑥、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⑦、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⑧、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红颜: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粉:杜牧《兵部尚书*上作》:“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稀。”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夜晚,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5、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柳永《望汉月》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柳永《长相思》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3.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6.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那么写月亮的别称与诗句有哪些?
关于月亮的`诗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1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6、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1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8、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0、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2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2、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2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4、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2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2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2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2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31、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3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3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3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
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水多。(何景明《对月》)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关于月亮别称的诗句1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5.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8.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关于月亮别称的诗句2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
词的别称有:*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仄上都有规定。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扩展资料
词的分类: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
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
词起于唐与五代,流行于宋,因此词又被称为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词是配音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称之为“长短句”。
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而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 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红楼梦》的别称
《红楼梦》被大家认为是“*四大名著”之首,有“古今小说的巅峰之作”之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的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清朝中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红楼梦》一书别名很多,如“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等,这些书名都明明白白写在小说第一回。“石头记”是小说的本名,脂(脂砚斋)本系统的大多数本子都是以它为书名。但曹雪芹在世时,“红楼梦”一名就传开了,乾隆时代的人一般都以“红楼梦”称呼全书,现在更是如此。但《红楼梦》本来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贾宝玉做的那个游太虚幻境的梦。
“风月宝鉴”与小说中贾瑞的故事有关。大病之中的贾瑞照风月宝鉴的背面时,只见一个骷髅在里面;照正面时,凤姐在里面向他招手,于是进去幽会一番,这样反复几次,贾瑞就一命呜呼了。小说取“风月宝鉴”之名,意思是告诫后人妄动风月之情。
“金陵十二钗”本是指《红楼梦》中十二冠首女子的统称。书中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月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作者认为男不如女,他写小说是为了“使闺阁昭传”。这说明,反映妇女问题是小说的主旨之一。
另外,小说还曾以“金玉缘”等书名刊行过。所谓“金玉缘”是指金锁与宝玉的姻缘。不过,“金玉缘”并非曹雪芹取的书名,而是在《红楼梦》被查禁的情况下,书房老板使用的障眼法。
曹雪芹的《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就传入日本,但最早翻译《红楼梦》的却是英国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人汤姆将它的几个章节译成英文,书名为《红楼梦幻》。
它有很多别名,书上提到的就有好几个,诸如:《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
不过,此书在脂砚斋时代叫《石头记》,如甲戌上就有这么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一个叫“梦觉主人”的神秘人才将此书正式命名为《红楼梦》。至于这个“梦觉主人”是谁?目前仍是个谜。
所以《红楼梦》虽然有很多别名,但《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名称才是它的主打号,其他名称基本可以忽略。
那么,《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名称,到底哪一个名称最能体现《红楼梦》一书所表达的内容呢?今天,笔者就《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名称作一番分析。
这个问题如果用宝玺学来分析,其实是不难的。
从宝玺学的观点来看,《石头记》指的是《宝玺记》。宝玺,即皇帝的大印。在书中,贾宝玉的前世其实是传国玺的化身。不仅如此,林黛玉等诸钗也全部是宝玺的化身,她们全是“乾隆二十五宝”的化身。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贾雨村口中的“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它像铁一样地证明“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装在盒子里的两枚皇帝的大印,彻底摧毁了胡适的“江宁曹家说”。
原来,《红楼梦》染指皇权争夺战,所以书中才会出现了“宝玺”,以及“龙袍”(袭人其实是龙袍的化身,她也是皇权的'象征)这些皇权的象征物!
当然,这些脑洞大开的事,一般红楼梦迷很难理解,尤其是长期深受曹学毒害的红楼梦迷。不过没关系,大家可一阅《赖晓伟重评石头记》,此书可以帮助大家瞬间开智,从而顺利走进红楼真正的大门。
再来看《红楼梦》这个名称,它其实影射《紫禁城梦》。不用过多解释,凡是游玩过紫禁城的朋友,都会知道紫禁城是一座红色的城楼。
紫禁城有“红楼”之称,这是一场缭绕在紫禁城上空的梦。它告诉我们,《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紫禁城里面的一些清宫秘史,同样涵盖了皇权争夺战,以及大量鲜为人知的宫闱秘史。
所以,《红楼梦》已经包含了《石头记》的内容。它比《石头记》涵盖的面要广。另外用《红楼梦》之名,也比《石头记》更具人性化,更能被红楼梦迷接受。林黛玉等诸钗从此也不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她们是清宫里的一些女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红楼梦》这个名称确实是最合适的。不知你是否赞同呢?
关于书的别称
别称,汉语词汇,指与常用名称同为官方正式名称的其他名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书的别称,希望能帮到大家!
书的别称
百城:《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书田: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典故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经,经书,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汉书·文苑传·边韵》:“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学则经笥,文为世珍。”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万卷: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喻博学,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灾梨枣:喻不好的文章、坏的书。古用梨木、枣木刻书,专刻质量差的文章,意思是让梨枣木受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使铅字倒霉。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宋真宗《劝学文》:“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封建时代常用来代指书籍。
五车: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汗牛充栋: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书。
丹铅: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明代杨慎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后人亦用来借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
古代图书的两个别称
一、牙签
1、唐韩愈诗《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2、南唐后主李煜诗《题金楼子后》:“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3、清代鲍廷博诗《挽顾抱冲茂才》:“整整牙签万轴陈,林间早乞著书身。”
以上诗中“牙签”均指图书。
图书为何在古代又称之为牙签呢?这是因为古代图书早期形态多为卷轴,卷轴上悬挂的标签牌多用象牙或兽骨制作,以区别甲乙,利用检索,后遂指代图书。后来“牙签”的名让图书占有了。而古代的牙签则称之为“剔齿”、“剔齿签”、“剔牙杖”、“牙杖”、“挑牙”、“柳杖”等。
二、梨枣
1、清代袁枚《秋夜杂诗》之九:“吾少也贫贱,所志在梨枣”。
2、明代谈迁《北游录·上吴骏公太史书》:“饥梨渴枣,遂市阅户录,尝重研百里之外,苦不堪述。”
以上“梨枣”均指图书。
图书在古代称之为“梨枣”,源自*的印刷术。梨树和枣树是最为理想的刻印材料,不仅品质符合刻板要求,而且取材容易。因而“梨枣”便成了图书的另一称呼。
书籍的别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籍,人类文明将失去重要载体。本文要说说书籍本身的部件和成书过程中有关的别称。
一部书,就像人体一样,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称。书的正面首页,称为“封面”,又叫“书面”、“封一”、“封皮”、“书皮”、“书衣”。封面的背面称为“封里”,又叫“封二”。书的后表层,称为“封底”,又叫“封四”,它们背面称为“封底里”,又叫“封三”。书籍被装订住的一边叫“书背”,又叫“书脊”。新式装订的书籍,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与书背相对的一边叫“书口”、“翻口”,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页数等。在封面的后面有“衬页”,又叫“补页”,分为“双衬”和“单衬”。在封面或衬页的后面有“扉页”,古代称之为“护页”或“副页”。扉页的正面往往刊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的名称;扉页的背面刊有图书版本记录等事项。扉页过后,才开始进入书的主体部分,书页上印有文字和图画的部分称为“版心”,不包括四周的白边。版心到书顶的一段空白称为“天头”,亦称“书眉”,通常在阅读时作眉批之用。版心到书根的一段空白称为“地脚”,与天头合称为“天地头”;版心到书背的一段空白称为“订口”。
书籍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版心”。
正文的前面往往有“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等。其后往往有“凡例”,又称“例言”、“发凡”,是说明著作内容、编纂体例的文字。“凡例”语出杜预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国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凡例之后,一般是“目录”,又称“事目”、“总目”或“序目”,古代称之为“最凡”、“最目”,今天仍有沿用,是用来总括书的内容、提要和目次的。《周易·天官·司会》中曰:“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汉朝的刘玄作注说:“书,谓簿书契,其要凡也。”注释曰:“最凡,为计要之多少,以为契要。”孙治让的《周礼正义》上又说:“最凡与最目义同。”
目录之前或后是“序”,序也叫“叙”或“绪”,又称“序言”、“序文”、“序论”、“绪论”、“绪言”、“叙言”、“前言”、“前记”、“弁言”或“书首”。也就是发端之言,说在前面的话。《庄子·渔父》:“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释文曰:“绪言,犹先言也。”弁,是古代的一种帽子,所以人们就用弁言喻称序言。唐以后称简短的序为“引”。宋苏询父名叫“序”,询文因讳“序”而称“引”,后人沿用。因此序、引遂指同一文体。引亦称“引言”或“引文”。
书的正文又称为“本文”。其中不附加注解评点的正文称为“白文”,《朱子全书·易》说:“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
很多书都有注解,特别是重要的古籍。这种对先秦经典作注释的工作始于汉代,这些注释称为“传”、“笺”。如《诗经》就是毛亨传,郑玄笺。开始“传”与“笺”都有它们的特定含义。传(zhuan音撰),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和订正传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不仅解释正文,而且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或“正义”。
注解还称为“解”、“训”或“诂”。“解”、“训”都有解释之意,同时也是对古代典籍的注解。“诂”指用现代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也指古代语言文字的词的本义。“诂”常常与“训”连在一起,称为“训诂”或“诂训”。“故”通诂,所以也称“故训”、“训故”,都是对古言古义的解释。
注释还称为“章句”,即剖章析句的意思,后泛指书籍的注解。
注解除了有注、传、笺、疏、训、故、诂、解等称呼,后世又增添了许多双音词,其义也基本相同,如:“注文”、“诂语”、“注说”、“注述”、“注训”、“注脚”、“注疏”、“注解”、“注释”、“训注”、“训传”、“训解”、“训释”、“疏注”、“笺注”、“笺训”、“传记”、“传笺”等等。
正文的后面,大多有后记,亦称为“跋”、“书后”。它和序一样,是一种文体,由作者或他人撰写。往往由作者抒发写作过程中的甘苦或请后学或同仁作一评价。倘若这些跋是由编辑写的`,这些跋称“编写”或“编后记”。一些书的后记后面还有“索引”,又称“备检”、“通检”、“引得”。它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注明出处,按次序排列,以作备检。
我国远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有了著述。那时书写的材料为“简”与“帛”。简是竹片或木片,称“札”或“牍”,后统称为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的称“策”或“册”。帛是古代丝织物的统称,素是白色生绢,都是书写材料。《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帛者谓之为纸。”清代俞樾《茶香室续钞·宋人书贴犹用竹简》说:“南宋初,士大夫书翰犹用竹简。”可见蔡伦造纸之后很长时间,还没完全淘汰竹简。因此,古时就用这些书写材料代指书籍。如:“竹帛”、“竹简”、“竹素”、“竹书”、“书策”、“简素”、“简策”、“简册”、“简牍”、“简编”、“编简”、“简籍”。如柳宗元《读书》诗:“竞夕与谁言,但与竹素俱。”杜甫《秋野》诗:“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清代陈梦宵《作书友人投笔志恨》诗:“我志原何许,逢人却乞怜。是非留竹简,方寸付苍天。”
简素还有个来历。汉代应劭《风俗通》说:“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东观书,付素也。”后来就以“简素”称书籍。
简册、简策相同,既指书籍,又指史籍。如宋代曾巩《寄赵官保》诗:“素书谠言留简册,高情清兴入林泉。”谠言,正直的言论。
简编、简籍、编简亦指书籍。如韩愈《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唐代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书写用的竹简也叫“青简”、“汗简”。古时用竹简写书之前,先以火炙简使其出汗,使竹青易写,也不为虫蠹,名为杀青。所以称“青简”、“汗青”或“汗简”,也代指书籍、史册。如文天样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严复《和荆公<适意>》:“橙火年年作*邻,韦编汗简苦阵阵。”
前诗中的“韦编”一词出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指皮绳,古时用皮绳把写好的简编缀成册叫“韦编”。后来就称《易经》为韦编,进而又泛指一切古籍。“韦编三绝”即皮绳数断,可见翻阅之勤。
与韦编*似的还有“青编”,青编即“青丝简编”。这就是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借指史籍,亦泛指书籍。
残旧的竹简称“枯竹”,亦代指古旧典籍。如汉代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议论无所依。”
古时用帛写书,必先裁割成块,称为裂帛,后“裂帛”也成为书籍的代称。
帛有多种,白色的称素,浅黄色的称缣或绷素,常用以书写,因而也以“缃帖”、“ 缃素”、“ 缃缣”、“ 缃牒”、“ 缣素”、“ 缣缃”、“ 缣蒲”、“ 缣简”代称书籍。如明代高启《临顿里》诗有“旧史堆缃素”之句。王安石《和*甫舟中望九华山》诗:“当时备巡游,今不存缃缣。”骆宾王《上充兖州刺史启》:“颇游简素,少阅缣缃。”
縹(青色丝织品)和缃素,常作书套、书衣,称为“书帙”、“ 縹帙”、“缃帙”、“缃縹”、“縹缃”、“縹书”、“ 縹囊”、“简帙”、“青缃”,这些也都成为书籍的别称。如苏拭《南窗》诗:“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月升。”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縹缃雄丽藻,韦布富经纶。”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縹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于缃帙。”蔡有守《晦间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纲只是秋。”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小堂倦縹书,华池厌修竹。”
“瑶帙”是书套的美称,也代指书。如明代郑真《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诗:“归取家藏瑶帙看;吾翁亦有赠行诗。”
古时还有玉制的书籍封套称“瑶检”,亦代指珍贵书籍;如唐李峤《为何舍人贺御书杂文表》:“跪发珍藏,肃承瑶检。”
珍贵的书籍亦称“玉版”和“玉简”。它们的本意是指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后作为珍贵典籍的代称。
古代用帛或纸写成的书,为了便于保存,常把它们装核起来,用木棒(也用金、玉、瓷、象牙)等物作轴,卷成束,称为一卷。所以书称为“卷”或“卷轴”。篇幅长的书分为数卷,所以卷亦指书籍的一部分,如上卷、第一卷等。以前说手不释卷,卷即书。有时也称书为“书卷”。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说:“鄴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末触。”三万轴即三万卷。牙签即牙骨制成的签牌,系在书卷旁作为标识。因而“牙签”、“签轴”都成为书籍的代称。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有“整整牙签饱蠹鱼”之句。古时还常常把数卷书卷成一束,用布帛或袋子装起来,叫做帙或函,即书套。所以“卷帙”、“签帙”、“签函”也代称书籍。如陆游《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诗:“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所以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
赞美月亮的诗句
1、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7、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
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1、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2、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17、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19、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2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2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2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2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31、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3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3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3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3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3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4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41、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秋思赠远》
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古代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美女的别称古诗 美女古诗中的别称 美女在古诗词中的别称 古诗中美少女的别称 古诗女宝宝的别称 古诗对女儿的别称 古诗中女儿的别称 古诗男人称翁女人的别称 床在古诗的别称 牛的古诗别称 雪的别称古诗 古诗词中女儿的别称 月的别称的古诗 墨在古诗的别称 古诗月的别称 愁的古诗别称 古诗中对美男的别称 古诗中美人的别称 古诗里雪的别称 古诗里花的别称 柳在古诗里的别称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腰在古诗里的别称 风古诗里的别称 古诗里雨的别称 古诗对雪的别称 桥在古诗里的别称 古诗里鹿的别称 月在古诗里的别称 村在古诗里的别称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诗句中对月亮的别称 月亮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及诗句 含有月亮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和诗句 词的别称有长短句诗余 有关月亮的别称 “年”的别称 关于古代书信别称 《红楼梦》的别称 春节的别称 关于书的别称 文学常识之*古代诗人的别称 古代诗人的别称 月亮的别称及诗句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的别称都有哪些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含有月亮别称的诗句 古代对女子的别称 *春节的别称介绍 端午节的别称 诗句中对月亮的别称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及诗句 月亮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和诗句 含有月亮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描写小孩学*走路的古诗 我与春天有关的古诗 珍惜时间的故事古诗 关于赵州桥的古诗大全 春天的古诗大全整首诗 适合高山流水伴奏的古诗 表示连接的古诗词 与玄武湖相关的古诗 对儿女寄予希望的古诗 含醒世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古诗100首诗 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后悔的古诗 一千买的古诗 空间发的表白说说古诗 碗莲的古诗词描写 含有烦恼或痛苦的古诗词一首 想象为虚眼见为实的古诗 描绘被女孩拒绝的古诗词 大自然的启发古诗 抖音里的古诗歌 赞扬人性的古诗 等人的古诗情话 和鸟有关的俗语和古诗词 关于咏春拳的古诗整首 画一个简单又好看的古诗画 低头认输的古诗 繁塔的古诗 女儿不孝顺的古诗 一个老头在船上的古诗 读完咏柳古诗的感受 与坎坷有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