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蝶恋花说说 >

蝶恋花说说

关于蝶恋花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蝶恋花说说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蝶恋花说说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贺铸:蝶恋花

  •   《蝶恋花》

      贺铸

      几许伤春春复暮,

      杨柳清阴,

      偏碍游丝度。

      天际小山桃叶步,

      白苹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

      帘影灯昏,

      心寄胡琴语。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赏析: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上片写景。“几许”三句以柳阴、游丝意象组合成浓阴清凉、游丝弥漫的富有暮春时节特征的景象,柳阴浓茂则暗示出柳絮必多。“天际”二句乃词人悬想之词,暗示词人与金陵某位女子有类似桃叶渡江的恋情,并在妇女洗衣的白苹洲分手离别,故见白苹花而伤神断肠,流露出对金陵女子的怀恋。下片写自己日后的思念和孤寂的凄苦。“竟日”三句写伤春之闲寂、郁闷。“竟日微吟”全因寄情,灯下操琴,也为吐心曲,两个细节代替了无数思念的忧伤语。“数点”二句以景结情。全词曲笔写伤春和相思,语淡情深。

[阅读全文]...
  • 蝶恋花·十阕

  •   一  最是痴痴连日雨,滴尽空阶,未肯随风去。伤感夜来知几许,一时化作相思句。  梦里依稀寻旧路,唤起轻愁,惆怅无重数。莫道前缘留不住,情深只在心深处。    二  碧水清幽波荡漾。寒意微微,一叶秋江上。*黄花犹自放,西风相与轻声唱。  几度凝眸回首望。景色无非,依旧当年样。聚散悲欢皆过往,茫茫不见来时向。    三  一季花开开已尽。黄菊依然,阶下香成阵。别后归期何处问,故人已是疏音信。  雨渐无声风渐*。不减情深,谁记当年恨。百转柔肠千万寸,多情总被相思困。    四  眼底似嗔眉似笑。怕是缘深,还是空交好。想是转身生苦恼,怨言问向何人道。  心若无情心也老。伤了流年,负了春花貌。荒了西窗阶下草,闲愁来去谁知晓。    五  窗外西风帘下送。送罢春光,送罢秋霜冻,送罢黄花花落冢,奈何总是无人共。  昔日小村频入梦。梦也心伤,梦也情难控。梦也千回思别痛,寸肠成结谁能懂。    六  又梦乡关尘路远。陌野流香,处处花开遍。惆怅情怀从未断,思来常是幽幽叹。  小院冷清天欲晚。景色依然,皆作云烟散。唯有西风迷泪眼,故人已去难相见。    七  漫步林间微雨后。遍地黄花,落寞无人嗅。一朵清凉沾在手,幽幽长发相思就。  风满枝头香满袖。笑语盈盈,幸好还依旧。思是尘缘看不透,低头欲问君知否。    八  一袭红衣犹似火。不想今生,转瞬匆匆过。缘去缘来何处躲,新词半阙难成个。  抱影床前人独坐。每看清愁,不问因和果。怕是多情应笑我,且将心事轻轻锁。    九  料得庭前花又落。一夜西风,依旧吹如昨。已逝流年浑未觉,心中犹记当时诺。  怎奈前盟成旧约。且解愁眉,不叫情丝缚。莫道今生尘世薄,由来多是人言恶。    十  梦里落花花似雪。飞过闲庭,飞尽寒风彻。飞去关山伤远别,流烟渐老秋霜叶。  几度回身情未绝。一纸相思,一曲千千阙。一盏灯光明与灭,小帘半卷西窗月。

      编辑点评:

      雨中相思,望空阶,难随风,梦中难觅,空城叹,情在深处;秋江寒意,景色依然,初心不改,唯留茫茫;花开依旧,别后无信,风雨中,总被多情误;怕缘深,苦恼徒增,韶光易老,今非昨,谁知谁晓;送尽年岁,空怅望,又是孑然,往事回味,情难控,肝肠断;花香依旧,惆怅难断,怕西风,难相见;无心赏花,落寞谁晓愁,相思依然,君知否?红衣孤赏,几多落寞,独坐,多情应笑我,情关难看破;花落依旧,空忆誓诺,旧情一去,叹、难辨好恶;梦里落花,徒增伤悲,情未绝,独伴月。相思梦里锁眉头,景色依然尽是忧。别后难寻空怅望,风花雪月几多愁。感谢心简如素诗友赐稿秋月菊韵社团,十阙相思凄楚悲怨,尽是寸寸相思皆成血,奈何拱手河山难成欢,文辞清新自然,笔法娴熟凝练,感情真挚纯朴,格律工稳严谨,欣赏推赞,遥祝秋祺,笔耕愉快。

[阅读全文]...
  • 蝶恋花.等云

  •   一、蝶恋花.等云    伫倚高楼风细细,寻觅云根,默默生天际。翠色流光盛夏里,无言谁会知云意。  浅饮清茶难入笔,谁带云来,给我阴凉地。云尽云漂无定迹,多情总被无情弃。  (中华新韵)    二、喝火令.秋来人又老    数日炎阳烤,时时热浪淹,一溪烟柳万丝厌。  莺燕噪声含乱,蛙亦讨人嫌。  忽起秋风动,清凉寂夜潜,叹光阴又落长髯。  暮也花香,暮也月光恬,暮也落霞流彩,景要把春占。  (词林正韵)    七绝.借风    借我凉风消酷暑,宁心降火梦清幽。  闲言碎语随烟尽,吹散人生几许愁。    五绝.愁  弄椅临窗坐,霞光满室流。  杯杯盈日影,点点是新愁。

      编辑点评:

      《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多以缠绵悱恻而就。便如作者这阙《等云》虽说以等云为题,但是这首词却是以云一脉而接,寻云、等云,盼云,云尽,看似写云而莫不是写情,结句“多情总被无情弃。”点题而结,一阕蝶恋花,写的缠绵悱恻,格律无误,只是一首词中,同音韵脚可以适当避免出现。《喝火令》是一个很有意思很精巧的词牌,双调六十五字,前片三*韵,后片四*韵。除了标准律句中的单、双*混合入韵,下阙的叠加结构也是精妙。作者一阕喝火令,以秋来人又老为题,却以夏日起笔,秋风衔句,结尾,以“花月落霞流彩,景要把春占。”对应上阙。莺燕噪声含乱,蛙亦讨人嫌。一为嫌二为占,行文之间,引出主旨。另外两首绝句,《借风》中,借风降火,借风吹去流言,借风吹散人间愁事,那淡雅的心性足见诗行。《愁》愁为何物?临窗独坐,看霞彩,看那杯中流光,点映新愁。一组古韵,唯美的古风,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 冯延巳:蝶恋花

  •   《蝶恋花》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1、偎:依靠。

      2、黄金缕:指嫩柳条。

      3、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

      4、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

      5、一霎(shà):极短的时间。

      6、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翻译:

      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赏析:

      本词抒写春日的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开头三句写初春之景,有富贵之象。后两句是写主人公的活动,在意念上有倒装,他看到海燕双飞,而自己孤独伤心,面对芳春美景而触动春愁,故弹筝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意含蓄蕴藉,只表现主人公的一种情绪。此词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阅读全文]...
  • 陆游:蝶恋花

  • 陆游
  •   《蝶恋花》

      作者:陆游

      原文: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

      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

      当年悔草长杨赋。

      赏析:

      这首词是陆游离开南郑入蜀以后所写的。上片写对南郑戎马生活的怀念,下片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开头一句“桐叶晨飘蛩夜语”,词人托物起兴,桐叶飘零,寒蛩夜鸣,都引发的是悲秋之景。“晨飘”与“夜语”对举,表明了同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无往而非凄清萧瑟的景象,这就充分渲染了时代气氛和词人的心境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句“旅思秋光”,承前启后,“秋光”点明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叶落、虫语,勾起了作者的旅思:“黯黯长安路。”这一句有两重含意,一为写实,一为暗喻。从写实方面来说,当日西北军事重镇长安已为金人占领,词人在南郑王炎宣抚使幕中时,他们的主要进取目标就是收复长安,而一当朝廷下诏调走王炎,这一希望便化成了泡影长安收复,渺茫无期,道路黯黯,这一切使得词人不禁凄然神伤从暗喻方面来说,“长安”是周、秦、汉、唐的古都,这里是借指南宋京城临安。通向京城的道路黯淡无光,隐喻着词人对南宋小朝廷改变抗金决策的失望。“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词人北望长安,东望临安,都使他深为不安,而最使他关切的还是抗金前线的情况,那大散关头和清澈的渭水之旁,曾是他“横戈盘马”之处,也曾是他立志恢复中原与实现其理想的所在,而今的情况又怎样呢?“忽记”,乃油然想起,猛上心头,“应”字是悬想,但愿“如故”,更担心能否“如故”,也就是说,随着王炎内调以后形势的变化,金人会不会乘虚南下呢?表明词人对国事忧虑的深重。这两句不是旁斜横逸的转折,而是词人所感情事的变化,词人联想起自己那一段不*凡的战斗经历,说明他旅思的内涵,不是个人得失,不是旅途的风霜之苦,而是爱国忧时的情怀。

      下边转到描写个人的前途方面。“江海轻舟今已具”,承上片“旅思”而来,其意来源于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句话含有想隐归江湖的意思。词人对个人的进退是无所萦怀的,难以忘情的是“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一卷兵书”,既可实指他曾向王炎提出过的“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的一整套进军策略,也可虚指为抗敌兴国的重大报负,“无人”不是一般所说的没有人,而是春秋时期秦国随会对晋国使臣所说的“子无谓秦无人”中“无人”的意思,也就是慨叹朝廷抗金志士零落无存,国家前途令人担忧。歇拍两句从慨叹转为激愤:“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的名作,他是为了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m.ju.51tietu.net)纵胡客大校猎才献上这篇赋的。词里活用了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什么恢复方略了。这“悔”的后面是“恨”,透露出词人的愤愤不*之气,不过只用“悔”字表现得婉转一些罢了。

      全词共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思昔,第三层再回到现实,第四层又回顾以住,今昔交织,回环往复,写得神完气足。

[阅读全文]...
  • 词三首——蝶恋花

  •   一、蝶恋花紫荆花    烟蕊衔春开寂寂。楚楚仙姿,流转云霞溢。  清露含香凝欲滴。心思飘过重重碧。    望尽方圆能几尺。许梦天涯,却少双飞翼。  落落情怀何所积。和风一过无回忆。    二、临江仙    叶底蝉鸣重未歇,青藤爬满高墙。  今番众约不言忙。愿君知逸势,文采更飞扬。    快意人生须纵酒,*间谁谱宫商。  清音由此过轩窗。此缘因梦久,莫负好时光    三、菩萨蛮    清辉寥落窗前月,疏枝掩映灯明灭。  未肯落重帘,帘重寒更添。    离人云水畔,只影风相挽。  轻易莫思量,清弦和夜长。

      编辑点评:

      紫荆花的仙姿,总让人留恋,钩起那几番愁绪,娟娟花蕊在愁,人亦在愁,心比天高,怎奈身受羁绊,忠是不堪怀念。词牌《蝶恋花》,作者心中的蝶又在哪,无从知晓,只留下这孤寂的花儿空自伤叹。离别本就多伤感,分别前的欢愉就更让人留恋,读到这阕《临江仙》,不禁想起同叔的《浣溪沙》,“酒筵歌*莫辞频”、“不如怜取眼前人”,读罢此篇,更觉出了作者的豁达与乐观。离别难,相思更难,怎忍钩起心头那最隐秘的伤痛呢?寒夜漫漫,只有斜月为伴。作者文笔流畅、心思细腻,善于从细处着笔,展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阅读全文]...
  • 柳永《蝶恋花》注音

  • 阅读
  • 柳永《蝶恋花》注音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柳永《蝶恋花》注音,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蝶恋花》注音

      dié liàn huā

      蝶恋花

      宋 柳永

      sòng liǔ yǒng

      zhù yǐ wēi lóu fēng xì xì , wàng jí chūn chóu , àn àn shēng tiān jì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ǎo sè yān guāng cán zhào lǐ , wú yán shuí huì píng lán yì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nǐ bǎ shū kuáng tú yī zuì ,duì jiǔ dāng gē , qiáng lè huán wú wèi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yī dài jiàn kuān zhōng bù huǐ ,wéi yī xiāo dé rén qiáo cuì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词句注释

      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⑺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⑻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⑼消得:值得。

      《蝶恋花》白话译文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蝶恋花》词牌格律

      词牌说明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格律对照

      (上片)

      伫倚危楼风细细。

      中仄中**仄仄。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中仄**,中仄**仄。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中仄中**仄仄,中*中仄**仄。

      (下片)

      拟把疏狂图一醉,

      中仄中**仄仄。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中仄**,中仄**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中仄中**仄仄,中*中仄**仄。

      (说明:*,表示填*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可仄;加粗体字,表示韵脚。)

[阅读全文]...
  • 晏殊《蝶恋花》赏析

  • 阅读
  • 晏殊《蝶恋花》赏析

      导语: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蝶恋花》赏析,希望大家学*。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体裁:词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①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名鹊踏枝,晏殊始改今名。双调60字。

      ②黄金缕:指嫩柳条。

      ③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

      ④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

      ⑤浓睡两句: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栏杆依靠着绿树,春风在轻轻飘拂柳丝。是谁在拨弄弹奏着伤心的乐曲!一对燕子穿过珠帘双双飞去。满眼看去,满天飘拂着飘落的柳絮。红杏正在开放,霎时,清明时又下起阵阵急雨。浓睡醒来,只听见黄莺乱啼,惊破了我的好梦,再也无法寻觅。

      【赏析】

      本词抒写春日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上片写早春三月,格调清丽,色彩明快,“细筝移玉柱”,则使读者听到了画外之音。下片伤春归去,“游丝”、“落絮”等暮春之景与上片初春景致形成反差,暗寓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结语“好梦无寻处”,即是生活哲理,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词的上片五句写阑外杨柳如丝,令人想起别离光景。

      幽思难遣,故弹筝以寄,谁料双燕穿帘,更显示出闺中独居的寂寞。词的下片五句由景及情,游丝落絮,春雨中杏花开,令人伤春自怜。情思绵绵,方期梦中一晌贪欢,却被莺语惊醒残梦,怅惘无限。全词词意含蓄蕴藉,抒发伤春的意绪,这首词暮春之景与上片初春景致形成反差,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拓展内容】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赏析字词解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蝶恋花》赏析翻译: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蝶恋花》赏析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诗句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在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 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在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集评】

      作者工于词语,炼字精巧,善于将主观感情熔于景物描写之中。菊愁、兰泣、幕寒、燕飞、树凋、西风、路远、山长、水阔,这一切景物都充满了凄楚、冷漠、荒远的气氛,从而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从词的章法结构来讲,以时间变化为经线,以空间转移为纬线,层次井然,步步深入。

      这首《蝶恋花》写出了闺中人秋日怀人的气氛,而没有堆金垛玉,铺排锦绣。是他深婉含蓄、“风流蕴藉”(王灼《碧鸡漫志》)词风的一首代表作。王国维《人间词话》: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境”。(按:这是用来作比喻,说对于大事业大学问,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阅读全文]...
  • 欧阳修蝶恋花

  • 写作
  • 欧阳修蝶恋花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蝶恋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朗读停顿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注释

      ⑴几许:多少。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比喻杨柳浓密。

      ⑶玉勒雕鞍:比喻车马的豪华。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

      ⑷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娼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⑸雨横:指急雨、骤雨。

      ⑹乱红:这里比喻各种花片纷纷飘落的样子。

      《蝶恋花》翻译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的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的帘幕多得难以计数。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楼也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我泪眼汪汪问花朵,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此词写闺怨。词风深稳妙雅。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读着“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在眼前出现了一组电影摇镜头,由远而*,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随着镜头所指,读者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日“无重数”。“无重数”,即无数重。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与此同义。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可是词人还没有让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点。他先说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这种写法叫做欲扬先抑,做尽铺排,造足悬念,然后让人物出场,如此便能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再说情深。词中写情,通常是和景结合,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但也有所侧重。此词将主人公的感情层次挖得很深,并用工笔将抽象的感情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人们仿佛看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评曰:“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欧阳修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王又华《古今词论》引)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所谓“意欲层深”,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层层深入,步步开掘。且看这两句是怎样进行层层开掘的。第一层写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惟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殊令人纳闷。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像故意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她不可能不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这是此篇一大特色。

      最后是意境深。《蝶恋花》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读此词,总的印象便是意境幽深,不徒名言警句而已。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里。过片三句,*人俞*伯评日:“‘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唐宋词选释》)暮春时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怛恻。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惟有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来。尤其是结句,更臻于妙境:“一若关情,一若不关情,而情思举荡漾无边。”(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阅读全文]...
  • 蝶恋花的诗句有哪些(蝶恋花的优美诗句)

  • 优美
  • 《蝶恋花》原是唐朝教坊曲,后来用作词牌,宋朝的文人对《蝶恋花》尤为偏爱,我们熟知的晏殊、欧阳修、李清照、晏几道、苏轼、柳永、朱淑贞、周邦彦等都有多首作品传世。这足以说明,《蝶恋花》词牌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

    我们今天从宋朝众多的《蝶恋花》中,选出代表性和流传度都很高的两首,一首是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另一首是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共同赏读它们的柔美婉约,深情缠绵。

    《蝶恋花·春景》

    苏轼 〔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这首《春景》的创作时间无从考证,只能从《全宋词》中出现的顺序里来推断,应是他得知王安石变法提出许多不同意见,招至王安石的极度愤怒后,自请离京任职,从杭州又到密州时所作。

    上片,作者起笔写道,曾经无比娇艳的花朵,残红已经褪尽,只留下小小的青杏,如此交代晚春,难免流露出伤感之情。接下来的“燕子”两句,又令人为之兴奋,只见燕子在天空悠闲地飞舞,清澈的河水环绕着村庄静静地流淌。

    上片的最后两句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最是被人称赞。树枝上的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但不必忧虑,因为到处都可以见到茂盛的芳草。前句透出的感伤,迅即被宽广豪迈的胸怀所替代。

    下片,作者将视角转移到一处庭院的墙外,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墙外的行人听到墙里面少女荡秋千的笑声,不觉脚步放缓,但渐渐荡秋千的声音和少女欢快的笑声没有了,墙外的行人怅然若失,好似多情的自己被少女无情的抛弃,只得站在墙外呆呆的伫立。

    这首词写得是春景,但又对春天的人大量着墨,其实两者并不矛盾,而是深化了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内心惆怅而抑郁,用此诗表露无以排遣的纠结。“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都是作者的思索和感悟,仕途的坎坷,让他时而抱怨,时而自嘲,时而豪气再现。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无从推断,但有意思的是,这首词被收录在了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集里,但李清照认为是欧阳修所作,她的《临江仙》词序有:“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是宋朝人,自是更具说服力。

    上片的第一句以三个“深”字开篇,新颖而独特,特别强调庭院之深,再以“几许”加重语气。杨柳依依,飞起片片浓密的烟雾,重重的帘幕不知有多少层。女主人从孤寂幽深的庭院里,登上高楼远望,见到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的地方,丈夫不见踪迹,留下自己独守空房,女主人苦闷凄楚,却又无以为计。

    下片写女主人波澜起伏的情感深处。作者用三月暮再次点明季节,晚春之时的三月,风雨大作,重重的大门将凄美的黄昏掩蔽,春天终是无法留住。女主人可将黄昏拒之门外,但如何让内心的苦楚走远却无能为力。最后两句是流传千年的名句,女主人泪眼朦胧地问询落花,但却得不到落花的回应,零落的残花,一点一点地飞到曾经游玩的秋千之外。女主人的哀怨愁苦在下片里,被写到淋漓尽致,独处中期盼丈夫的女子泪眼问花,不如说是女子自问如花的青春终是被错付。

    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代表作,功底极见深厚。全词情景交织,逐层渲染,由内而外,由远及*,女主人的幽怨凄苦的情感,被步步加深。用词的精湛也是主要特点之一,“深”“堆”“掩”“飞”远非字面意思的简单,细腻委婉,妙不可言,别有韵味,是欧词意境深邃,精雕细琢的风格。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蝶恋花说说 - 句子

蝶恋花说说 - 语录

蝶恋花说说 - 说说

蝶恋花说说 - 名言

蝶恋花说说 - 诗词

蝶恋花说说 - 祝福

蝶恋花说说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声音好听的诗词 关于物候的古诗词 三月的诗词 云的古诗词 悼念战友的诗词 回家的诗词 有关读书的诗词 古诗词里的名字 唐诗三百首的诗词 表达不忘初心的古诗词 关于父亲的诗词 音乐的诗词 热爱祖国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赤壁的诗词 150字左右的经典诗词 鸟语花香的诗词 84字的古诗词 关于树的诗词 有关梅花的诗词 与花有关的诗词 甄嬛传里的诗词 思念一个人的诗词 带婉字的诗词 风筝的古诗词 现代的古诗词 带文字的诗词 写荷花的诗词 形容喝醉的诗词 含有月的古诗词 带玉的诗词 密密缝的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