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沧浪亭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沧浪亭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沧浪亭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沧浪亭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沧浪亭》赏析
《沧浪亭》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沧浪亭》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作品原文
沧浪亭
宋·欧阳修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新篁抽笋添夏影,老蘖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啾喧。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13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径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士憔悴天应怜。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二、注释
1、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2、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宋诗人。庆历四年遭保守派构陷,谪居苏州购沧浪园、立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
3、本诗作于庆历七年,时欧阳修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故曰“东望”。
4、悠然,忧伤貌。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5、野水,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刘长卿《送袁处士》:「种荷依野水,移柳待山莺。」
6、气象,景象、景色。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阜,土山、山丘。
8、回环,环绕。苏舜钦《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苏舜钦《沧浪亭记》:「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9、新篁,新生之竹,亦指新笋。李贺《昌谷北园新笋》:「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抽笋,笋之生也。韩愈《南山诗》:「或乱若抽笋;或嵲若炷灸。」
10、蘖,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
11、事,犹止、仅。《论语·雍也》:「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12、高格,象声词,形容鸟鸣。
13、乔木,高大的树木,故仰视。《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又《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后以形容故国、故里,这里应指吴越。
14、苏舜钦《沧浪亭记》:「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15、蒙密,茂密、茂密的草木。庾信《咏树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沈。」
16、苏舜钦《沧浪亭记》:「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17、元结《欸乃曲·其二》:「湘江二月春水*,满月和风宜夜行。」
18、空碧,澄清的天空。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
19、漪涟,微波。欧阳修《闻颍州通判国博与知郡学士唱和颇多因以奉寄知邵陆经通判杨褒》:「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
20、苏舜钦《沧浪亭记》:「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 焉。」
21、憔悴,烦恼、困顿。《古歌》:「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22、鸱夷,春秋越范蠡之号。《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23、《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24、飘兀,飘荡。
25、蕖,芙蕖,即荷花;渌,形容水清澈。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26、《宋书·隐逸列传·陶潜》:「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三、译文
子美寄给我咏唱沧浪亭的诗文,邀我一同写作沧浪亭诗篇。沧浪亭美景不可能亲眼去看,使我东望时心中向往遥遥思念。
想那荒落曲折的河岸,一湾野水气象古老悠远,高大的林木苍翠的山冈,在沧浪亭四周回环。新竹抽笋增添了夏日景致,老树枝条乱长,争斗春天的鲜妍。
水禽三三两两闲暇地逗留,仰慕着主人情趣格调高搴,山中小鸟无论早晨还是夜晚,啼鸣细碎一片声喧。不知道此地经过了几番兴废,抬头只见古老的大树织成一片苍烟。
真该叹息俗人的足迹到不了此间,虽有道路可通却寻访无缘。谁能像你这样穷尽了山水的瑰异奇险?一直搜索到幽深隐秘之处,探求的地方居住着神仙。
最初找到的那条小路深隐在繁密的草木之间,小路尽处眼界忽然开阔,突现的境地神奇无边。风高月白的良夜,清幽的佳景最令人留恋,晶莹的月光铺在水面,仿佛是一片白玉田。
分不出清清的是水光还是月色,只看见碧空与绿波连成一片。清风明月本没有价目,清风明月本没有价目可惜卖给你才只四万铜钱。
我又觉得这山水佳境是老天爷特别赐与,壮士失意老天理当爱怜。古代的鸱夷子曾独自去往江海,也不管江湖上波涛浩渺翻天。
一心想脱离崎岖的世间道路,宁愿只身去到蛟龙腾跃的'深渊。哪儿比得上你驾起一叶扁舟,飘忽来往于沧浪亭边,水中红的莲花绿的水波,轻摇着你酣然醉眠。
大丈夫只要活在世间,怎么会长期被弃置不管?姑且吟咏新诗畅饮美酒,逍遥地度过眼前流年。虽然那清幽的沧浪亭,不让我这俗客亲眼得见,还望你切莫吝惜笔墨,一定时时寄来佳句好向人间流传。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81首古诗词
纯音乐-钱塘湖春行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0:50
《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今译:
池塘水涨了起来,是因为昨夜的春雨一直下到天明;春云轻柔,仍有浓厚的云块遮掩天空,阳光偶有射下,时晴时阴,但天气已经渐暖。
帘内无人,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花丛、竹林经过夜雨洗涤,一片寂静,不时从中传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注释解说:
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⑵连明:直至天明。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⑷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品鉴鉴赏: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年),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佑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
沧浪亭记诗词
古诗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译文翻译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注释解释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
过:拜访。
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崇阜:高山。
并(bàng):通“傍”。
杠:独木桥。
钱氏:指吴越王钱镠。
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
北碕:北边曲岸上。
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
闵:同“悯”,悲悯。
寻:长度单位。
锱珠: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沧浪亭记》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沧浪亭记》翻译: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沧浪亭记》注释:
1、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2、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
3、过:拜访。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4、顾:看。郁然:树木等繁盛的样子。
5、崇阜(fù):高山。
6、并(bàng)水:沿水而行。并,通“傍”《汉书·武帝纪》“遂北至琅邪并海”颜师古注:“‘并’,读曰‘傍’。傍,依也。”
7、寻:长度单位。
8、杠:独木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
9、钱氏有国:指五代十国时钱镠建立的吴越国。
10、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
11、北碕(qí):北边曲岸上。
12、川:水流。
13、榜:船桨,借指船,这里作动词用,意为驾船。
14、幅巾:古代男子以一幅绢束头发,称为幅巾,这里表示闲散者的装束。
15、锱(zī)珠: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16、动物:受外物所感而动。
17、“情横”两句:意即感情充塞在内心而天性抑伏,必定要寓寄于外物而后得到排遣。
18、“寓久”四句:意为感情寄寓于某事物一长久,就会认为理所当然,如果没有胜过它的事物去替换,就会悲哀而无法排解。
19、自胜之道: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办法。
20、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
21、“因之”三句:意即对于内外失得的本源,内心深有所得,因而对万古以来久溺仕宦者感到可笑可悯。内,指情性。外,指情所寓之物。失,指前文所言“寓久则溺”的情况。得,指能“胜是而易之”。闵,同“悯”,悲悯。
22、用是以为胜焉:意即把沧浪亭作为战胜仕宦之物,使自己从所溺之中解脱出来。
《沧浪亭记》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苏舜钦遭受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以后所作的。庆历四年(1044),进奏院祠神之日,苏舜钦作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循前例以卖旧公文纸的钱宴请同僚宾客。当时朝中的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对宰相杜衍、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等人力图改革弊政之举心怀不满;而苏舜钦得范仲淹荐举,又是杜衍之婿,因而保守派抓住这件事,借题发挥,弹劾他监主自盗,结果,苏舜钦被罢去官职,在*的有十余人被逐出朝。区区一件小事,竟得如此严惩,苏舜钦激愤不己,他带着心灵上的创痛,流寓苏州,不久,在城南营建沧浪亭,并写下了这篇文章。
《沧浪亭记》赏析:
这篇文章虽为记亭而作,但苏舜钦更借此抒发胸中丘壑,因而沧浪亭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在文中成为推进内容发展的关键。文章总体不仅叙事写景,更有抒情议论;文章各个部分不仅作现状的描述,更注重于表现事件和思维的发展过程。总之,文章的布局及表现方式都出于抒写感情的需要,这篇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横遭迫害的文人的心灵历程。
文章第一部分重在记叙,但在写构亭之前,以主要笔墨叙述了一个对高爽虚辟之地由“思得”、“不可得”而终于“得之”的过程。士居偏狭不能出气,欲得高爽之地。这与其说是感官上的需要,不如说更是心理上的需要。因而,对寓居之地的寻求,正是作者心理情态的反映。它说明,愤懑和抑郁长久沉重地压在作者的心头,但他又不甘被苦闷压倒,力图从这一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和他以前的许多文人一样,他也只能从政治环境转向大自然,从山水草木中获取感情的补偿。而孙承祐所遗下的池馆,以它环境之美,以它“旁无民居”的`幽僻,让作者一下子捕获到了与其心灵所需相契之点。这一段写景,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表现方法,以“顾”、“得”、“趋”等字真切地写出了他被自然环境深深吸引的情态。而对于具体筑亭之事文中仅以“构亭北碕”一语带过。亭名“沧浪”,取义于先秦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歌词寓含着洗濯政治污浊之意,但作者也无意在这点上展开,因为当他把大量笔墨用于抒情议论时,亭名的这一层含义已不言而喻,不需再赘述了。
这一佳地既然是作者在心情郁闷的情况下努力求索所致,因而他抒写自己从中获得的情趣,决非一般的赏心悦目。他一方面极写内心的舒坦自在,强调了他与大自然的息息相通;另一方面,与上文“旁无民居”之语相呼应,再次强调了连野老也不至的宁静。这显然不同于陶渊明,“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那种乡居生活的乐趣。这是苏舜钦从他蒙受不白之冤的经历出发而产生的特殊心态。这种不仅要摆脱政事,甚至要摆脱一切人间往来唯与“鱼鸟共乐”的极端追求,是他心理上对黑暗现实所作出的逆向反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说明,这次政治打击在苏舜钦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沉重印记。
接着,文意深入一层。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表现了“形骸既适则神不烦”。那么,随之提出的“观听无邪则道以明”,则表明作者从对景色的沉迷转为清醒的反思和冷静的自责:这充分说明,作者现时的感情状态固然是受大自然的感染而成,却又是主观追求和自觉体验的结果,是有意识的心理调整,而浑浊丑恶的官场纷争和美好宁静的大自然两相对照,尤觉今日闲逸自在的可贵,也就更能实现他所需要的心理*衡。文章的最后部分,从对往事的“返思”再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这是由个人的遭遇而引出的在普遍意义上对人生处世问题的探讨,但即便如此,其中仍充满作者自己的感情体验。他体会到“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并坦率地表示,自己被废,并重新寻求到寄寓感情之物有了这两个外界条件,才使他有可能清醒地认识到内外得失之原,也才能从对仕宦的沉溺中完全得以解脱。作者的这一自我剖析是很客观,也是很深刻的。像苏舜钦这样的封建知识分子,要从精神上摆脱仕宦的羁缚,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需要经历一个心灵搏斗的艰苦过程。这段文字反复出现一个“胜”字,显现出不同精神力量的较量,这正是作者自我感受在文字上的反映。然而,这种解脱毕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对现实的消极反抗。事实上,封建社会中没有几个失意文人能以这样的感情寄托方式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这篇文章清晰地留下了作者仿效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的痕迹。文章的基本格调和具体表现方式,与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等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作者并非作简单的模仿,而在文字中融入了个人独特的体验,反映了他自己的心态,特别是把大段议论引入文中,更显出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风格。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年),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祐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著有《苏学士文集》。
【原文】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赏析】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初晴游沧浪亭》原文及译文
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晴游沧浪亭》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晴游沧浪亭》原文:
苏舜钦〔宋代〕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初晴游沧浪亭》译文: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初晴游沧浪亭》赏析: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
《初晴游沧浪亭》创作背景:
庆历四年(1044年),进奏院祠神之日,苏舜钦作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循前例以卖旧公文纸的钱宴请同僚宾客。保守派抓住这件事,借题发挥,结果,苏舜钦被罢去官职。他带着心灵上的创痛,流寓苏州,不久,在城南营建沧浪亭。而《初晴游沧浪亭》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的。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刘辰翁《菩萨蛮·春日山行》
行在名存一梦惺,西湖路*六长亭。——方回《过临*二首·行在名存一梦惺》
老厌纷纷嬾入城,长亭小市*清明。——陆游《春感·老厌纷纷嬾入城》
长亭枫叶秋,忆君相别处。——胡奎《房中思》
越峤吴江来往地,霜花枫叶短长亭。——谢迁《送两峰还途次惆怅不已口占见意》
啼鸟数声春事了,故乡回首几长亭。——王炎《出郊书怀》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挫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卓文君《怨郎诗》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
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贺铸《石州引·薄雨收寒》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辛弃疾《丑奴儿·和陈簿》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春柳长亭倾酒樽,秋菊东篱洒泪痕。——张可久《凭阑人·湖上二首远》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苏轼《渝州寄王道矩》
江南衰草遍,十里见长亭。——李端《送袁稠游江南》
秋光明水国,游子倚长亭。——齐己《秋日钱塘作》
客愁旧岁连新岁,归路长亭间短亭。——范成大《丁酉正月二日东郊故事》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司空图《重阳四首》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纳兰容若《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千里暮云*,休回首、长亭短亭。——纳兰容若《 太常引·自题小照 》
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杨万里《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於白马山下》
接长亭,迷远道。——梅尧臣《苏幕遮·草》
暮雨连朝雨,长亭又短亭。——范成大《邗邡驿大雨》
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李建勋《柏梁隔句韵诗》
白发太常归祭扫,西风烟树几长亭。——史谨《送袁太常省墓》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宋无名氏《题壁·白塔桥边卖地经》
交友凋零似晓星,生涯依旧短长亭。——苏泂《自述》
有柳切勿栽长亭,有女切勿归征人。——萨都剌《征妇怨》
长亭简介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东屯沧海阔,南让洞庭宽。——刘禹锡《句》
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杜甫《寄薛三郎中(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洒泉子·长忆观潮》
只言沧海无回浪,岂信长江有逆流。——李处权《观潮二首·雪屋银山满上头》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沧海几回明月夜,黄山终负薜萝期。——王恭《挽黄山周正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王勃《出境游山二首》
猛拍阑干因猛省,从来沧海变桑田。——陈著《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飞飞鸿雁旧山川》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李白《怀仙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二》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千岩烽火连沧海,*旌旗绕碧山。——李白《永王东巡歌》
惟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李白《赠张相镐其二》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李白《酬崔五郎中》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杜甫《诸将五首》
紫微北畔辞宫阙,沧海西头对郡城。——白居易《答微之咏怀见寄》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骆宾王《叙寄员半千》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骑鲸沧海汲,高枕白云窝。——张可久《正宫·汉东山》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何景明《游猎篇》
神仙渺茫不可见,桑田沧海几迁变。——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时移道革天下*, 白环入贡沧海清。——贾至《燕歌行》
朝廷罗群公,如君沧海遗。——仲并《钱检法及代期以诗告别因次其韵》
净洗青红,骤飞沧海雨。——吴文英《齐天乐·齐云楼》
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李绅《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坐爱青草上,意含沧海滨。——孟郊《送淡公》
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元稹《出门行》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皮日休《咏蟹》
人世弹指顷,沧海三扬尘。——蒲寿宬《和博古直五首·旷兹历亿劫》
沧海沉沉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储光羲《登戏马台作》
鲁连未必蹈沧海,应见麒麟新画图。——鲍溶《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阳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
沧海今犹滞,青阳岁又更。——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胡为去吴会,欲浮沧海舟。——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沧海无淫秋,县圃无阳春。——桑悦《感怀诗·沧海无淫秋》
妫蜼子,便欲东游渡弱水,沐发沧海朝阳盆。——高启《妫蜼子歌为王宗常赋》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 往 事 知 多 少 。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
雕 阑 玉 砌 应 犹 在 , 只 是 朱 颜 改 。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
南唐后主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品开首二句已经把我们带了进去。我们不是帝王,不是生活在宋代。但似曾经历,相知。“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谁又会没此经历?
”唐诗宋词”,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沧浪诗话》是宋人严羽所著的一本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的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祐年间。
该书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严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启迪了元代诗人,影响覆盖了明代文艺理论界,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和*代。这是任何其他理论家都不曾有过的殊荣。
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诗法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有语忌,有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之,惟语忌则不可有,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下字贵响,造语贵圆;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最忌骨董,最忌趁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
诗难处在结尾,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尾,若南人便非本色,须参活句,勿参死句,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呟于旁门小法(禅家有金刚眼睛之说),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荆公评文章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每一首诗歌,都是不同诗人对自己的情感表达。想要鉴赏一首诗歌,我们需要从诗歌描写的实物出发,去分析作者寄托在其上的情感。
在南宋末年,一位以鉴赏诗歌出名的学者严羽著作了一本《沧浪诗话》,详细的分析了从诗的题材,写作手法等五个方面评鉴一首诗的方法。这是一部最早的最系统的评鉴诗歌的著作。
1、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己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诗是好是坏不必争论,试着把你自己的诗放在古人的诗中,给有见识的人看看,如果他分辨不出来,那你就堪称一个真正的古人了。
2、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市缣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况文章乎。
世上的技艺,就像是各有招牌的卖丝织物的人,一定要分清产地,然后才能清楚优劣——何况是文章呢。
3、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如戛釜撞瓮耳。
读《离骚》久了,才能读真味来,必须要抑扬顿挫地朗诵直到泪洒衣襟,然后才算得上是读懂了《离骚》,否则读起来就会像是敲击釜瓮一样沉闷无味。
4、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写诗需要别样的才能,和学问的多少没有关系;写诗需要别样的意趣,和抽象的说理没有关系。
5、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
见识胜过老师,才可以接受老师的传授;见识和老师一个水*,往往只能接受老师的一半才德。
6、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
天下有可以废弃不用的人,却没有足以废弃不管的意见,诗道也是这样。
7、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读诗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这样才能不被旁门小道迷惑了。
品诗,不仅仅只是读上一遍,逐字解释下来就是读懂了一首诗。更重要的是从这首诗上学*到写作上的技巧,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明白作者要抒发的品质。
沧浪亭诗句 沧浪亭的诗句 沧浪亭记的古诗 描写沧浪亭的诗句 关于沧浪亭的古诗 沧浪亭对联的古诗 初春沧浪亭的古诗 江苏苏州沧浪亭的诗句 濯缨沧浪诗句 带沧浪的古诗句 沧浪古诗中的读音 沧浪之水歌的古诗拼音 沧浪诗话对古诗的影响 沧浪之水经典语录 小学生读沧浪歌古诗的收获 沧澜诗句 亭诗句 沧桑的诗句 沧桑诗句 沧海的诗句 沧海诗句 含亭的诗句 带亭的诗句 带沧海的诗句 敬亭山的诗句 亭亭玉立诗句 带沧的诗句古诗 古诗诗句里有亭亭的 亭子的诗句 长亭的诗句
山亭夏日的诗句 “水阔吞沧海,亭高宿断云”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严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沧浪亭记》古文赏析 《沧浪亭记》的文言文翻译 孤月沧浪河汉清的下一句是什么 《沧浪亭》赏析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鉴赏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沧浪之水经典语录 关于长亭的诗句 关于沧洲的诗句 关于沧海的诗句 关于沧浪的诗句 阎真小说《沧浪之水》经典语录 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沧浪诗话诗辨的主要观点)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赏析(初晴游沧浪亭古诗翻译) 吴文英:贺新郎·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关于沧桑的诗句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游帖·沧浪之行(组诗)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诗词赏析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诗词赏析 《沧浪诗话》,教你如何正确赏诗 《初晴游沧浪亭》原文及译文 沧桑的诗句 沧浪亭记诗词
咏兰花的古诗带拼音字母 组织有序的古诗 描写自然万物抒情的古诗 摇晃的古诗字 十首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畅游古诗的海洋里遨游 书河上亭壁古诗的拼音 以中秋为主的古诗词 带寒塘两字的古诗 形容繁华城市的古诗 偏僻的古诗名 东字的儿歌和古诗 事情很突然的古诗 这一刻很傻却又幸福的古诗 搜索描写鸟儿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秋景的古诗 司马光的唐宋古诗三百首 宋代写相思的古诗词 待人接物上的古诗词 表示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寒雪中的暗香的古诗 马丁路德经的古诗 一些描写行进新年的古诗 与巧妙有关的古诗词 明年更加努力的古诗 描述一直想等待的古诗 濡的古诗 小学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 形容求知的古诗词 词牌名思念家乡的古诗 夏秋天的美好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