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居市内的古诗 >

移居市内的古诗

关于移居市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移居市内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移居市内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南京市内户口迁移流程

  • 南京
  • 南京市内户口迁移流程

      我国户口迁移政策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学生、军人及其家属等各类群体。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南京市内户口迁移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京市内户口迁移流程

      一、市外户口迁入南京:

      提交材料→南京*局派出所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凭此证明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户口迁移证》。

      二、南京户口迁出市外:

      凭外市县(落户地)*机关签发的《准予迁入证明》→到南京*局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三、学生户口迁移:

      1、申请学生先到学校保卫处户籍室办理迁出手续,并领取《户口迁出证明》。

      2、再凭本人身份证及保卫处《户口迁出证明》,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领取《户口迁移证》。

      办理材料

      一、市内迁入

      (1)迁入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市内户口迁移证;

      (2)迁入户的居民户口簿;

      (3)新立户的要有房管部门出具的住房证明或房屋产权证明;

      (4)迁入人符合申领、换领居民身份证条件的,每人交本人正面免冠一寸光纸黑白大头照片两张,已满16周岁,已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每人交照片一张;

      (5)因结婚迁入的要持结婚证;

      (6)迁入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要有迁入地乡镇*和村委会同意迁入的证明;

      (7)迁入非直系亲属户内的,应征得迁入地派出所同意后,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二、市外迁出

      (1)迁出人的居民户口簿;

      (2)农业人口迁出要有迁入地乡镇*和村委会同意入户的证明。

      办理地点

      一、南京市中央门派出所。

      1、地址:黑龙江路32号。

      2、电话:(025)84421463。

      二、南京市夫子庙派出所。

      1、地址:贡院街59号。

      2、电话:(025)84421360。

      户口迁移指南

      一、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投靠迁移:

      (一)父母投靠其成年子女的,不受年龄限制;

      (二)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

      (三)夫妻投靠的,不受婚龄限制。

      公民申请投靠迁移,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投靠人和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被投靠人和房屋所有权人同意迁入的声明。

      二、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本市、县*驻地及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本人申请;

      (二)合法稳定住所或租赁居住的证明;

      (三)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及随迁人员的户口簿。

      三、放宽市辖区落户条件。在本市辖区有合法产权住所;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租借、寄住)并连续居住1年以上;有合法稳定就业并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本人申请;

      (二)合法产权住所证明;

      (三)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或租赁、租借、寄住并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租住合同或协议等证明;

      (四)合法稳定就业的劳动合同及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证明;

      (五)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及随迁人员的户口簿。

      四、户口迁出市、县外的,迁出地*派出所应当凭迁入地*机关签发的户口准迁证,按照户口准迁证填写内容,办理相应人员的户口迁移证。

      五、到西部地区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西部开发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可以不迁户口;户口已经迁入西部地区的,如果返回原迁出地工作、生活,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原迁出地。

      知识拓展:

      什么是户口迁移证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的《移居》全诗赏析通用

  • 诗人
  • 陶渊明的《移居》全诗赏析通用

      这诗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整组诗充溢着温暖与欢欣的气氛,感情真挚淳朴,语言真切自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渊明的《移居》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移居》原文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作品赏析:

      陶渊明的共写下两首《移居》诗,写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义熙四年,陶渊明在上京的居所失火,陶渊明只得栖身船上;一年多以后,移居到浔阳郊外的南村,写下了这两首诗。他借移居之乐来表达自己朴素的人生理想。

      这一首主要表现得是良友过从谈论之乐。首先,陶渊明写道了移居的.理由:不是出于迷信的原因,为了挑风水,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心地质朴的朋友,很乐意和他们朝夕相处。而且,这次移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很早就有打算的,从“怀此颇有年”中不难看出。诗的后半部分则写实对移居后生活的描写,集中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作为一个隐士,陶渊明的物质条件并不好,他对自己新居的描述是“取足弊床*”,简陋之极;但同时,他的精神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能够这样,夫复何求?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坦荡的襟怀,不言高而品格自高,不言逸而风神自逸。

      陶渊明名句

      1、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3、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7、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8、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0、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11、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2、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1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4、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5、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1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7、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1、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2、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2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4、不为五斗米折腰。

      25、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6、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28、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0、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3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2、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34、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35、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36、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3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3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阅读全文]...
  • 武汉市内户口迁移流程

  • 武汉
  • 武汉市内户口迁移流程

      我们常常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户口迁移,不同的户口迁移类型所需的材料是不同的,就拿武汉市内户口迁移来说,就分为中心城区、开发区、新城区同一区域内迁移;中心城区迁往开发区或新城区;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武汉市内户口迁移流程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武汉市内户口迁移手续流程

      1、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2、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3、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4、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

      5、持户籍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你的'理由)前往迁入地的市级*局户政科申请迁入

      6、户政科签发《准迁证》

      7、持《准迁证》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并开迁移证

      8、持迁移证、身份证去迁入地派出所入户

      以上是武汉户口迁移手续流程。

      二、武汉市户口迁移条件

      武汉市户籍人员,因搬迁或迁往本市配偶、父母(含配偶的父母)、子女户口所在地的迁移范围:

      1、中心城区、开发区、新城区同一区域内迁移;

      2、中心城区迁往开发区或新城区;

      3、开发区迁往新城区。

      三、武汉市内户口迁移需要哪些材料

      (一)中心城区与中心城区之间,开发区与开发区之间,新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迁移:

      1、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填写《申报户口登记表》(可在武汉*网上警局下载或到分局户籍窗口领取,手写签名,留存原件);

      2、迁移人员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3、房屋所有权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4、迁往配偶处的,需提供结婚证、配偶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子女随迁的,还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迁往父母或子女户口所在地的,需提供入户地户口簿、父母或子女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或父母子女关系证明(原件留存,不能留存原件的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5、本人及16周岁家庭成员,需提供*期免冠1寸照片2张(在本市已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可不提供)。

      (二)中心城区迁入开发区、新城区的:

      1、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填写《申报户口登记表》(可在武汉*网上警局下载或到分局户籍窗口领取,手写签名,留存原件);

      2、迁移人员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3、房屋所有权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4、迁往配偶处的,需提供结婚证、配偶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子女随迁的,还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迁往父母或子女户口所在地的,需提供入户地户口簿、父母或子女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或父母子女关系证明(原件留存,不能留存原件的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5、本人及16周岁家庭成员,需提供*期免冠1寸照片2张(在本市已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可不提供)。

      (三)开发区迁入新城区的:

      1、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填写《申报户口登记表》(可在武汉*网上警局下载或到分局户籍窗口领取,手写签名,留存原件);

      2、迁移人员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3、房屋所有权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4、迁往配偶处的,需提供结婚证、配偶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子女随迁的,还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迁往父母或子女户口所在地的,需提供入户地户口簿、父母或子女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或父母子女关系证明(原件留存,不能留存原件的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5、本人及16周岁家庭成员,需提供*期免冠1寸照片2张(在本市已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可不提供)。

      (四)上述市内迁移,如迁往农村地区,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迁入地街、乡、镇人民*接受证明(原件留存);

      2、责任区民警核实门牌号码,并签署意见(原件留存)。

      四、武汉市户口迁移办理时间

      法定时限:1个工作日。

      承诺时限:材料准确齐全,当场办理。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及赏析

  • 诗人
  •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及赏析

      《移居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又各有侧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作者: 陶渊明

      年代: 魏晋诗人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

      (1)这首诗写移居南村后,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同时,对躬耕自岭的生活也表示了适意与满足。

      (2)登高:登山,指游赏。赋新诗:即作新诗。

      (3)更相呼:相互招呼。斟酌:指饮酒。斟:执壶注酒。酌:饮酒。

      (4)农务:指农忙时。与下句“闲暇”相对,辄:就,总是。

      (5)披衣:谓披上衣服去串问。

      (6)此理:指上述与邻居交往的乐趣。将:岂,难道。胜:强。高。无为:不要。去兹:离开这里。

      (7)纪:经营,料理。不吾欺:即“不欺吾”。

      译文

      春秋之季多朗日,登高赏景咏新诗。

      经过门前相呼唤,有酒大家共饮之。

      农忙时节各归去,每有闲暇即相思。

      相思披衣去串门,欢言笑语无厌时。

      此情此趣岂不美?切勿将它轻抛弃。

      衣食须得自料理,躬耕不会白费力。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08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家。两年之后,即义熙六年(410)九月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当是移居后不久所作。

      赏析

      《移居二首》反映出陶渊明安于农耕生活和贫困景况,也表现出他和周围的人的淳朴、深厚的情谊,显现出他光明峻洁的人格。

      第一首诗写迁居南村的原因和迁居后的乐趣。诗中热情赞美了南村“素心”人,表现了志同道合的高雅而纯洁的志趣。诗人与这些纯朴的“素心”人朝夕相处,无拘无束,叙谈往事,品评文章,感情融治而欢乐无限。

      这首诗每四句是一个层次。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古人迷信,移居选宅先卜算,问凶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凶险则不移居。但也有如古谚所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左传·昭公三年》)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之善恶。诗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向往南村,卜宅不为风水吉利,而为求友共乐。三、四两句,补足卜居的心情。诗人听说南村多有本心质素的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的时代,对充满虚伪、机诈、钻营、倾轧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拨乱反正,只能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清高情志和内在人格的表现。

      中间四句:“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兹役,指移居搬家这件事。“弊庐”,破旧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新居。诗人再次表明,说移居南村的愿望早就有了,终于实现的时候。其欣欣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说,只要有好邻居,好朋友,房子小一点不要紧,只要能遮蔽一张床一条*子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求其宽敞。不求华堂广厦,唯求邻里共度晨夕,弊庐虽小,乐在其中,诗人旷达不群的胸襟,物外之乐的情趣不言而喻。在对住房的追求上,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表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太简陋,孔子答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杜甫流寓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愁苦中仍然热切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刘禹锡为陋室作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其鄙视官场的卑污与腐败,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志趣,在审美气质上,和陶渊明这首诗有相通的一面。

      最后四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具体描写得友之乐。邻曲,即邻居。在义熙七年(411年)所作《与殷晋安别》诗中,诗人说:“去年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知殷晋安(即前所说殷景仁)当时曾与诗人为邻。诗中所说的友人,多是读书人,交谈的内容自然不同于和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限于农事(见《归园田居》),而带着读书人的特点和爱好。他们一起回忆往事,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交心,他们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畅游学海,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诗人创作《移居二首》时,正值四十六、七岁的中年时代。这是人生在各方面均臻成熟的`时期。中年的妙趣和魅力,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而且也愿意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和读陶渊明归田以后其它作品一样,《移居二首》给人的感受是鲜明而强烈的:诗人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但他并不厌弃人生。在对农村田园、亲人朋友的真挚爱恋中,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归宿,心灵的慰安和休息。高蹈、洒脱而又热爱人生,恋念人生,独特而亲切的情调,情趣与理趣共辉,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魅力,首先来自对人生与自然的诗意般的热爱和把握。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向来以朴素*淡、自然真率见称。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诗人质性自然的个性的外化。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常的一件事。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所用的语言,*常如口语,温和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如写移居如愿以偿:“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纯然日常口语,直抒人生见解。“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映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矫矫脱俗,高风亮节,如松间白鹤,天际鸿鹄。又如诗人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仅以“时时来”出之,可谓笔墨省净,引人遐想。欣赏奇文,状以“共”字,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如果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可,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则热烈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赢得千古读者的激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云:“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深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要达到这种心境和生活,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和痛苦的人生体验,才能对人生有睿智的领悟的,正如包孕万汇的江海,汪洋恣肆,波涛澎湃之后而臻于*静。陶诗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在低吟回味之中感到一种特殊的魅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等。读者读着这样的诗句,往昔对生活中一些困惑不解的矛盾,也许会在感悟诗意的同时豁然开朗,得到解释,以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陶诗淡而有味,外质内秀,似俗实雅的韵致,在这首诗中也得到生动地体现。

      第二首诗写移居南村后,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同时,对躬耕自给的生活也表示了适意与满足。

      前人评陶,统归于*淡,又谓“凡作清淡古诗,须有沉至之语,朴实之理,以为文骨,乃可不朽”(施补华《岘佣说诗》)。陶渊明生于玄言诗盛行百年之久的东晋时代,“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乃诗坛风尚,故以理为骨,臻于*淡皆不为难,其可贵处倒在淡而不枯,质而实绮,能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入渊深朴茂的哲理,从田园耕凿的忧勤里讨出人生天然的乐趣。《移居二首》其二,即显此意。

      这首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琐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暗承第一首诗结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来,篇断意连,接得巧妙自然。此处以“春秋”二字发端,概括全篇,说明诗中所叙并非“发真趣于偶尔”(谢榛《四溟诗话》),而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乐趣。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历来为文人引为风雅胜事。对陶渊明来说,在柴桑火灾之后,新迁南村,有此登临胜地,更觉欣慰自得。登高不仅是在春秋佳日,还必须是在农务暇日,春种秋获,正是大忙季节,忙里偷闲,登高赋诗,个中趣味决非整天悠哉游哉的士大夫所能领略,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所以士大夫常有的雅兴,在此诗中便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两句用意颇深却如不经意道出,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眼前。

      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赋诗之乐以外,更有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与前事并不连属,但若作斟酒品诗理解,四句之间又似可承接。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相呼”之意可能是指邻人有酒,特意过门招饮诗人;也可能是诗人有酒招饮邻人,或邻人时来串门,恰遇诗人有酒便一起斟酌,共赏新诗。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遭田父泥饮》)诸般境界,在陶诗这两句中皆可体味,所以愈觉含蓄不尽。

      当然,人们也不是终日饮酒游乐,*时各自忙于农务,有闲时聚在一起才觉得兴味无穷:“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辄披衣,言笑无厌时。”有酒便互相招饮,有事则各自归去,在这个小小的南村,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实在,非常真诚。“各自归”本来指农忙时各自在家耕作,但又与上句饮酒之事字面相连,句意相属,给人以酒后散去、自忙农务的印象。这就像前四句一样,利用句子之间若有若无的连贯,从时间的先后承续以及诗意的内在联系两方面,轻巧自如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融成了整体。这句既顶住上句招饮之事,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忙时归去,闲时相思,相思复又聚首,似与过门相呼意义重复,造成一个回环,“相思则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强调了这一重复,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这种往复不已的章法在汉诗中较常见,如《苏武诗》《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等,多因重叠回环、曲尽其情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陶渊明不用章法的复叠,而仅凭意思的回环形成往复不已的情韵,正是其取法*而又富有独创之处。何况此处还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诗意的深化。过门招饮,仅见其情意的真率,闲时相思,才见其友情的深挚。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相见之后,谈笑起来没完没了,又使诗意更进一层。如果说过门辄呼是从地邻关系表明诗人与村人的来往无须受虚礼的限制,那么披衣而起、言笑无厌则表明他们的相聚在时间上也不受俗态的拘束。所以,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至,也就将摒绝虚伪和矫饰的自然之乐倾泻无余。此际诗情已达高潮,再引出“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感叹,便极其自然了。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不言“此乐”,而说“此理”,是因为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从表面上看,这种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似乎也可以用来解释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中的真趣所在。但同是“人之相与”、“欣于所遇”之乐,其实质内容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东晋士族自恃阀阅高贵,社会地位优越,每日服食养生,清谈玄理,宴集聚会所相与之人,都是贵族世家,一时名流;游山玩水所暂得之乐,亦不过是无所事事,自命风雅;他们所寄托的玄理,虽似高深莫测,其实只是空虚放浪的寄生哲学而已。陶渊明的自然观虽然仍以玄学为外壳,但他的自然之趣是脱离虚伪污浊的尘网,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相与之人是淳朴勤劳的农夫和志趣相投的邻里;他所寄托的玄理,朴实明快,是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结尾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这是陶渊明自然观的核心。“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谊,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这种主张力耕的“自然有为论”与东晋士族好逸恶劳的“自然无为论”是针锋相对的,它是陶渊明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批判改造士族玄学的产物。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勘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但见笔力矫变而不见运斧之迹。全篇罗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以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贯串一气,言情切事,若离若合,起落无迹,断续无端,文气畅达自如而用意宛转深厚,所以看似*淡散缓而实极天然浑成。

      由此可见,作诗以理为骨固佳,其尤贵者当善于在情中化理。晋宋之交,玄风大炽,一般诗人都能谈理。山水诗中的谈玄说理成份多为后人所訾议,而产生于同时的陶渊明田园诗中亦有不少谈理之作,却博得了盛誉。原因就在刚刚脱离玄言诗的山水诗多以自然证理,理赘于辞;而陶诗则能以情化理,理入于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笔墨之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于意象之中。这种从容自然的境界,为后人树立了很高的艺术标准。

      这两首诗都反映出作者一心归耕、安居农村后和素心邻曲所建立的深厚情谊,有从事力耕自给衣食的先进意识,也有神驰往古、游心奇文疑义的高雅情趣,是*中古时期一个仅见的知识分子。诗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感生活。他怀有至性,对人对事一往情深。诗里所表现的感情真挚、淳朴,是深可赞仰的人类情感之美的表现。用以表现的文学语言也十分真切自然,没有做作,也不用华美词藻和奥句僻典,只是随笔挥写,明白如话,却使人感受到特有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移居·其二》的原文赏析

  • 诗人
  • 陶渊明《移居·其二》的原文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赏析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赏析

      《移居二首》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又各有侧重。其一谓新居虽然破旧低矮,但南村多有心地淡泊之人,因此颇以能和他们共度晨夕、谈古论今为乐。其二写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忙时各纪衣食,勤力耕作,闲时随意来往、言笑无厌的兴味。整个作品充溢着温暖与欢欣的气氛。

      移居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

      这两句是说春秋多晴朗天气,恰好登高赋诗。

      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

      农务:农活儿。相思:互相怀念。这两句是说有农活儿时各自回去耕作,有余暇时便彼此想念。

      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厌:满足。

      此理: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将:岂。将不胜:岂不美。兹:这些,指上句“此理”。这两句是说,这种邻里之间过从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

      纪:经营。这两句语意一转,认为与友人谈心固然好,但应当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获。

      译文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就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移居·昔欲居南村

  •   《移居·昔欲居南村》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释:

      1、南村:各家对“南村”的解释不同,丁福保认为在浔阳城(今江西九江)下(见《陶渊明诗笺注》)。卜宅:占卜问宅之吉凶。这两句是说从前想迁居南村,并不是因为那里的宅地好。

      2、素心人:心地朴素的人。李公焕注云:“指颜延年、殷景仁、庞通之辈。”通,名遵,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之庞主簿。数:屡。晨夕:朝夕相见。这两句是说听说南村有很多朴素的人,自己乐意和他们朝夕共处。

      3、怀此:抱着移居南村这个愿望。颇有年:已经有很多年了。兹役:这种活动,指移居。从兹役:顺从心愿。这两句是说多年来怀有移居南村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4、蔽庐:破旧的房屋。何必广:何须求宽大。蔽床*:遮蔽床和*子。取足床*:能够放一张床一条*子就可取了。

      5、邻曲:邻居,指颜延之、殷景仁、庞通等,即所谓“索心人”。据他的《与殷晋安别》诗云:“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见殷景仁当时曾是他的邻居。抗:同亢,高的意思。抗言:高谈阔论或高尚其志的言论。谈在昔:谈论古事。这两句是说邻居经常来访,来后便高谈阔论往事。

      6、析:剖析文义。魏晋人喜欢辩难析理,如《晋春秋》记载:“谢安优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陶渊明也不免有这种爱好。所谓析义,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趣,与一般分析句子的含义不同。这两句是说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

      翻译:

      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

      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

      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

      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

      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

      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

      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

      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赏析:

      第一首写移居求友的初衷,邻里过往的快乐。吟味全诗,每四句是一个层次。

      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古人迷信,移居选宅先卜算,问凶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凶险则不移居。但也有如古谚所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左传·昭公三年》)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之善恶。诗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向往南村,卜宅不为风水吉利,而为求友共乐。三、四两句,补足卜居的心情。“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旧说指殷景仁、颜延之等人。数,计算。诗人听说南村多有本心质素的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的时代,对充满虚伪、机诈、钻营、倾轧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拨乱反正,只能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清高情志和内在人格的表现。

      中间四句:“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兹役,指移居搬家这件事。“弊庐”,破旧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新居。诗人再次表明,说移居南村的愿望早就有了,现在终于实现。其欣欣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说,只要有好邻居,好朋友,房子小一点不要紧,只要能遮蔽一张床一条*子就可以了,何必一定求其宽敞?不求华堂广厦,唯求邻里共度晨夕,弊庐虽小,乐在其中,诗人旷达不群的胸襟,物外之乐的情趣不言而喻。在对住房的追求上,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表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太简陋,孔子答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杜甫流寓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愁苦中仍然热切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刘禹锡为陋室作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其鄙视官场的卑污与腐败,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志趣,在审美气质上,和陶渊明这首诗有相通的一面。

      最后四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具体描写得友之乐。邻曲,即邻居。在公元411年(义熙七年)所作《与殷晋安别》诗中,诗人说:“去年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知殷晋安(即前所说殷景仁)当时曾与诗人为邻。抗言,热烈地对谈。在昔,指往事。诗中所说的友人,多是读书人,交谈的内容自然不同于和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限于农事(见《归园田居》),而带着读书人的特点和爱好。他们一起回忆往事,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交心,他们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畅游学海,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诗人创作《移居二首》时,正值四十六、七岁的中年时代。这是人生在各方面均臻成熟的时期。中年的妙趣和魅力,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而且也愿意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和读陶渊明归田以后其它作品一样,《移居二首》给人的感受是鲜明而强烈的:诗人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但他并不厌弃人生。在对农村田园、亲人朋友的真挚爱恋中,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归宿,心灵的慰安和休息。高蹈、洒脱而又热爱人生,恋念人生,独特而亲切的情调,情趣与理趣共辉,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魅力,首先来自对人生与自然的诗意般的热爱和把握。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向来以朴素*淡、自然真率见称。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诗人质性自然的个性的外化。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常的一件事。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所用的语言,*常如口语,温和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如写移居如愿以偿:“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纯然日常口语,直抒人生见解。“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映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矫矫脱俗,高风亮节,如松间白鹤,天际鸿鹄。又如诗人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仅以“时时来”出之,可谓笔墨省净,引人遐想。欣赏奇文,状以“共”字,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如果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可,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则热烈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赢得千古读者的激赏。(m.ju.51tietu.net)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云:“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深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要达到这种心境和生活,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和痛苦的人生体验,才能对人生有睿智的领悟的,正如包孕万汇的江海,汪洋恣肆,波涛澎湃之后而臻于*静。陶诗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在低吟回味之中感到一种特殊的魅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等。读者读着这样的诗句,往昔对生活中一些困惑不解的矛盾,也许会在感悟诗意的同时豁然开朗,得到解释,以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陶诗淡而有味,外质内秀,似俗实雅的韵致,在《移居》一诗中也得到生动地体现。

[阅读全文]...
  • 《村居》的古诗

  • 文学
  • 《村居》的古诗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小编与大家分享《村居》的古诗介绍,欢迎参考!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

      儿童散学⑷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⑸。

      【注释】

      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题解】《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是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过得十分痛苦,后一部分写作者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易的艺术风格。

[阅读全文]...
  • 对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城市,书信
  • 对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通用8篇)

      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建议。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年来,我国一些大型城市遭受严重的内涝危害。而中小型城市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中,往往也忽略了城市内涝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也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城市建设理念“重地上、轻地下”。*规划部门重视城市外表的规划与建设,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历史欠账较多,存在着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标准较低、排水管网布置不科学等问题。

      二是城市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城市使用的管网结构新旧不一,大部分老城区仍在使用早年建设的排水管道系统,排水能力较低,而新网已经改用粗管,在遭遇强降雨时,雨水泄流路径不畅,造成成片积水,成为受涝的重灾区。

      三是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破坏严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等严重堵塞下水道。四是城市管理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地方由于对城市管理缺乏必要的投入,造成一些老化的、损毁的应该定期维护的排污、泄洪管网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改善。

      为此,基层建议:

      一是提高规划设计水*。*规划部门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认真研究适合本地实际的城市排水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避免重建设轻规划;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以及新、改、扩建工程的排水设施,要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其他排水设施建设等因素,实现整个城市排水设施无缝对接,确保使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切实城市提高排水能力。

      二是加强实施管理力度。加大投入力度,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城市排涝系统的维护,定期排查,定期检修,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必要时,对旧的排水管道进行修整、改造或重新建设;制定更具可操作性法规制度,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和部门协调,真正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管理,清除城市内涝的现实威胁;在实施过程中,力保地下建设基础筑牢,再发展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应急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把防洪排涝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指标。

      三是鼓励开发新模式。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规划部门应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动生活小区建设地下“雨水储蓄池”,降低雨水管网压力,既可以增加城市水源,还可以调节雨水排放能力。

      雨水入渗的通道几乎完全被硬化地面所阻隔是关键,投入不足、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又加重了城市的内涝。

      多年来,城市雨水排放一直在一个怪圈里徘徊: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加大城市的排水能力,来缓解伴随城市地域扩大和地表硬化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积水问题,但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规模总是领先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更新,原本已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管网只能是超负荷运转。大多数城市运用的雨污合流制为主的排水模式,更使得这种情况雪上加霜。“按照现有的城市排水设计标准,重要地区按照3—5年重现期设计,只要超过5年重现期的暴雨,必然会导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而目前济南市地下排水管道长达2000多公里,指望短期内全改造一遍显然不现实。”济南市市政设计院副院长聂爱华认为,城市排水体系标准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并且,排水标准也不可能无限提高。

      在专家们看来,城市内涝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是目前采取的治涝措施单一,未走综合治理之路。

      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洪水风险始终存在,人类不应单纯与洪水抗争,更应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峰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防洪除涝理念,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实现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洪水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其实换个角度看,雨洪水不是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而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贾玉良也表示,“我们应该在积极应对雨洪灾害的同时,科学开展雨洪水利用,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让洪水猛兽也展现出似水柔情。”

      “加强雨洪水研究与利用,尤其对以泉为名片的济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贾玉良解释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大量硬化,济南市通过降雨获得地下水的补给量在逐年减少,每年约3000万立方米雨水白白流失。济南市东南部、南部等泉水补给范围内拦蓄降水、涵养水源能力明显减弱,严重影响泉水补给。

      有研究资料表明,泉域内以现有开发方式每占用1*方公里土地,泉水将每年减少29.2万立方米的补给能力。贾玉良表示,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较地下水回灌等措施对保泉和供水更具操作性,雨洪水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投资规模小、投资分散、运行成本低,既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又能有效增加雨水下渗量,涵养回灌地下水源,能从根本上增大泉水喷涌量。 力求恢复雨水的生态功能

      “世界发达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同样遭遇过城市内涝问题的困扰。”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副局长罗卫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将人与洪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充分纳入到城市建设体系中,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比如,美国加强立法防内涝,强制性要求就地滞洪蓄水,兴建地表回灌系统;德国则采用人工湖、透水砖铺装人行道等措施增加雨水入渗,同时积极倡导小区雨水零排放。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积极应对雨洪水灾害的同时,科学开展雨洪水利用,恢复雨水的生态功能,是城市雨水的回归之路。相比之下,济南市雨洪水利用还有较大差距,仍处于研究摸索阶段。然而,正因如此,未来潜力巨大,可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展开。

      “开展雨洪水利用,就是尊重城市原有地理和生态因素,缓解人、水争地矛盾,推动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贾超认为,破解城市内涝难题,可以通过“渗、滞、蓄、用、排”五个字来实现。

      “渗”是指回归雨水的自然属性,让雨水降落之后尽可能渗入地下,这种方式最能促进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转化,维护城市水循环系统*衡;“滞”主要是通过建设湿地等各种手段,减缓洪峰形成时间,减少洪峰峰值,尽可能避免大的洪水出现;“蓄”是指利用低凹地、池塘、湿地、人工池塘等收集雨水,既能减轻防洪压力,还能改善城市小气候;“用”主要是指丰富雨水利用范围,可以用来灌溉、洗车,还可以用在景观、道路清扫、冲厕、消防等领域;“排”主要是指畅通排水管道和河道,让雨水能顺畅地排出城区。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期就将开展社区雨水“零排放”试点,并研究制定再生水利用鼓励机制。同时,推进建筑项目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配套建设,扩大雨水在景观、绿化、道路清扫、洗车、冲厕、消防等领域的使用范围。

      专家们认为,解决城市内涝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某一个部门或采取某一项工程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必须探索*统筹谋划、部门协调一致、社会积极参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共同应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内涝问题。唯有如此,城市“内急”才有望得到根治。

      今年我国多个城市内涝问题严重,我很关注此事。现如今的城市内涝严重,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城市道路的下水道常被垃圾所堵塞,以至于雨天排水不畅,所以道路上有了严重的积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不便,给国家,个人也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有一专利,叫“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排水设备”。它无需任何外力能源,在晴天时井盖呈关闭状态,垃圾掉不进去,雨天时自动打开。此装备不仅环保,节约能源,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解决下水道垃圾堵塞的根本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城市的雨水管道口的直径确实偏小,但如果单从扩大直径口来解决问题,不仅要耗费相当大的财力和人力,而且此工程也非常巨大,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也会给交通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不便。

      对于此原因,我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建议*用“非开挖”的施工方式*行于现有雨水管道旁铺设一道加压排水管道,可以使排雨水通畅。此方法不仅耗费的财力和人力少,而且时间也少,对交通的影响也校。

      当雨水管道不再受垃圾堵塞而排水不畅时,即使遇到特大暴雨时,在加压管道的作用下,我相信城市内涝问题不再是“城市脖。

      我们也可以把暴雨看成好事。城市中的雨水都会随着管道流进各大河湖中,我们可以把河湖加深1~5米,在雨天时把排进的雨水都储存在河中,这些水我们可以在日后来满足很多工农业的的用水需求,而且河中的水也会下渗,来补给地下水,这样既环保又省资源。把灾害变为资源,一举两得。

      我把这些建议提出来,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因为我认为此方案很适合我国的国情。

      另外我认为城市还有一大隐患,值得注意,各个十字路口地下管道铺设不规范,都是带压力的管道,如有一个管道损坏,可起连锁反应。

      在六月份连续出现的几轮强降雨过程中,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以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是内涝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排水系统问题又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和排水管网管护两方面的“历史欠账”:一方面是管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布局,城市排水系统不能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规划配套,导致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部分管线管径不合理,雨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不足。市政问题专家徐宗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管沟可以跑汽车。”另一方面是排水管网的管护不到位,很多城市对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居民生活和餐馆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管渠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管网老化、排水管道被占压问题也比较普遍。

      地面雨水渗透能力差也是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硬化地面是指用水泥、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城市广尝商业街、人行道、停车尝社区活动场地。当前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正常情况下,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土壤会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雨水并储存,专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海绵效应”。但硬化的地面就像铺在土壤这块海绵上的有机薄膜,降水只能流淌其上,而无法内部吸收,因此一旦雨量较大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底楼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触电伤人。

      家中积水较深、已危及人身安全时,应迅速向屋顶、高楼等处转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点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围困,寻找门板、洗衣盆、衣柜等作为逃生用具;如果无法逃脱,将手机集中起来,只留一个开机,等待救援,这样能尽可能长时间的寻求外界救援。如果当时通讯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应该使用烟火、光照、燃烧衣物等方法,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所在地。

      暴雨天驾车遇内涝

      暴雨天驾车出行应避开以往容易积水的地区和路段,市民因对容易积水的地方提前了解,绕行为好,以免碰到积水造成的交通拥堵或车辆死火。驾车市民应避开傍晚下班交通高峰时段,并慎重考虑晚上的出行计划。连续暴雨天气,地下停车场可能淹水,请特别注意。

      1、切勿盲目驶入未知深度积水中。在经由积水路段时,驾驶员本能反应是加大油门涉水通过,在不知道前方积水深度的情况下这么做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当积水淹没进气口导致熄火或淹没分电器导致全车断电时,车内人员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2、切勿驶入急流中,即使水深不足半米。某些路段因为地势的原因,积水可能会在路面以较快速度流动,这种路面急流即使水深尚浅,也不要随意驶入。有实验证明,水深超过30cm时大部分民用车辆会丧失抓地力,超过60cm时,车辆很容易就会被冲走,危险状况与车辆类型无关。

      3、如果已经驶入积水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如果已经驶入积水区域,并且车辆拥堵无法前进时,降下车窗,防止分电器被水淹之后雨刷停止工作而观察不到外界情况,解锁车门,尝试车门是否能够打开。多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准备逃离。

      被积水围困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

      当遭受内涝形成的积水围困时,能否脱离险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是否具备较充分的防灾知识及相应准备;二是是否能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行动。

      一般情况下,生活在积水危险区域的居民应当密切注意内涝的发展态势,服从当地救援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但是一些居住分散的居民或是外出的行人有可能被突发的内涝围困,这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情绪,防止恐惧心理,避免由于精神崩溃而造成混乱。

      接着,要判断有无可能采取措施转移到安全地带,在做出这个决定时要特别慎重,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如有可靠的船只、非常熟悉水的深浅和*性,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

      如果决定原地待救,应主要采取登高避难的方式,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上筑棚或将几棵树相互连接,在树上设避难台等。然后发出等待救援信号,如柴烟、高处悬挂彩布、各种声响等,或者利用和保存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如电话、电台、对讲机等,尽早发出求援信号并保持联系。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可利用身边的可用物品扎制木排或逃生阀等逃生用品,同时要注意保存火种、医药等物品,安置好老弱病残等人员。

      尽管水火无情,只要冷静沉着,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是可以脱险的。

      内涝的防范与自救:尽量向高处转移

      内涝初期防范要点

[阅读全文]...
  • 贵定县属于哪个市内容

  • 知识,学*,文学
  • 贵定县属于哪个市内容

      贵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自隋初设县以来,建县历史已1424年。你知道它属于哪个市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贵定县属于哪个市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阅读。

      答案:贵定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三级城市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黔中山原中部,总面积1631*方公里。截至2012年,贵定县辖8个镇、12个乡、95个行政村。总人口30.4万人(2012年),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数占53.57﹪。

      贵定县自然地理:

      地势地貌

      贵定县全境为南北向不规则长形地型,属浅中切割高原中心地貌类型,*均海拔1000—1300米,地势南北两端低。地貌复杂多样,全县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961米。

      土壤

      贵定县土壤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混交林发育土壤地带,以黄壤为主,其土壤类型有黄壤、黄棕壤、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个土类。

      气候

      贵定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多云雾照、阴雨天多、气候复杂多变,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4.3℃,大于10℃的积温5448.7℃,大于0℃的积温5198.5℃,全年累积日照时数1073.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4%,无霜期为289天,多年*均降水量1084.8毫米,蒸发量为1337.1毫米,雾日数为182天,*均相对湿度为78%。

      贵定县旅游景点:

      音寨

      音寨村由音寨、麦董、春风3个自然寨组成,是一个布依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总面积18.3*方公里,耕地面积417.97亩,有647户2674人,其中布依族占总人口数的97.3%。国家AAA级景区,被誉为“中华布依第一寨”、“*酥李之乡”,因为李花和油菜花的同时盛开,获得了“金海雪山”的雅称。

      落北河

      2003年落北河被确定为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音寨落北河景区又被评为“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落北河漂流的`终点红子岛,盛产红果。名胜古迹有落尾掌渡口碑,明代民族英雄丘禾实、丘禾嘉的出生地大烂冲邱氏祠堂以及西南有名的佛教重地旧址阳宝山。

      阳宝山

      明清时阳宝山与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一道被誉为*西南三大佛教朝香圣地。阳宝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古人称其为“芙蓉第一峰”,又叫“莲花山”。后山,地势奇特,形如凤凰,主峰两侧,有两座小山,山势舒展,恰似凤凰张开双翼,因而被称为飞凤山。形如凤冠凤头的主峰前端突起,好象在盯视着前山这朵莲花。整个后山造型犹如一展翅飞腾欲采莲花的凤凰,有“飞凤采莲”宝地一说。

      斗蓬山

      斗篷山坐落于贵定县、都匀市、麻江县交界处,总面积约100*方公里,主峰位于岩下乡境内,海拔1961米,是黔南第一高峰,2004年经都匀市申报,由*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介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州辖12县市,面积26197*方公里,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8月8日,首府所在地为都匀市。州内交通路网发达,区位优势明显。2013年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45.54亿元。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南端的荔波县境内,毗邻广西环江、南丹县。处在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风景区总面积273.1*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毗邻广西木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兰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大黄果树旅游圈:

      包括安顺独特雄奇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涵盖天星桥、郎宫、龙宫、格凸河、关岭国家古生物地质公园、地球大裂缝-花江大峡谷、天龙屯堡、云峰屯堡,及正在开发的多个旅游民族村寨,面积达120多*方公里。

      蚌河景区

      蚌河景区座落在福泉云雾山省级森林公园内,面积约42*方公里。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的古诗

  •   1、《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之一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之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2、《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

      之一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圜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之二

      世人求富贵,多为身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布衾不周体,藜茄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已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终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3、《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4、《相和歌辞怨诗》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

      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5、《相和歌辞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6、《杂曲歌·辞悲哉行》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移居市内的古诗 - 句子

移居市内的古诗 - 语录

移居市内的古诗 - 说说

移居市内的古诗 - 名言

移居市内的古诗 - 诗词

移居市内的古诗 - 祝福

移居市内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建军90周年名句 激励名言名句大全 魏璎珞名句 儿童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蒙特梭利名言名句 陈立农名言名句 失恋名句 名句经典及赏析大全 九上语文读本名句 题西林壁名句 人间失格名句在第几页 陈果名言名句 乔丹名言名句 夏日名句 中外名言名句 失恋名言名句 文明礼仪国学经典名句 加勒比海盗名句 孝经典名句 巴菲特名句 现代诗名句精选 小学名言名句大全 刀锋毛姆名句 人不可能一直倒霉名句 古人哲理名言名句大全 吃货名言名句 于丹名言名句 孙红雷名句 湘夫人名句默写 李白名句大全 黄鹤楼崔颢名句赏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