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关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苏轼春天的古诗

  • 苏轼,春天,诗人
  • 关于苏轼春天的古诗

      哪些写春天的古诗是出自苏轼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苏轼春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望江南 超然台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一丛花 初春病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3、《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江神子/江城子》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5、《蝶恋花》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苏轼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拓展知识:描写春天诗句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出自唐寅《衣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崔护《题都城南庄》

      3、春宵衣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苏轼《春宵·春宵衣刻值千金》

      4、夜月衣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出自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志南《绝句》

      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出自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小楼衣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出自杜甫《绝句二首》

      10、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出自刘方*《春怨》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李白《清*调·其衣》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5、春心莫共花争发,衣寸相思衣寸灰!出自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8、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读书不觉已春深,衣寸光阴衣寸金。出自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衣》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春日》

      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王维《鸟鸣涧》

      23、两个黄鹂鸣翠柳,衣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绝句》

      2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2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全文]...
  • 苏轼著名的古诗诗句

  • 苏轼,著名
  • 苏轼著名的古诗诗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轼著名的古诗诗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5. 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春景》

      6. 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7.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8.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1.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3.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苏轼《江神子·江景》

      1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5.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6. 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17.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8.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9.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1.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2.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4.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25.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7.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8. 一枕初寒梦不成。——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29.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0.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3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3. 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5.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36.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37.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9.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0.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1.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2.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3.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4.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45.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46.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7. 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48.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9.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阅读全文]...
  • 苏轼孤独的古诗句

  • 苏轼,孤独
  • 苏轼孤独的古诗句

      人生于世,总是孤独的,但是,我们的孤独总是难以言表。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孤独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作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雁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

      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乳燕飞华屋[2],悄无人槐阴[3]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4]。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5]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6],又却是,风敲竹[7]。

    石榴半吐红巾蹙[8],待浮花浪蕊[9]都尽,伴君幽独[10]。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11]。又恐被秋风惊绿[12]。

    若待得君[13]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14]。

      注释

      [1]本词后片多咏石榴,如元吴师道《礼部诗话》称为“别一格”,同前《卜算子》注[4]引《苕溪渔隐丛话》之说;如清谭献评《词辨》说“下阕别开异境”;这类说法大意不误,亦未尽合。如本词下片并非只说石榴,参看《卜算子》词注[4]及下注[14]。

      关于本词也有一些故事,有谓为官妓秀兰而作(见杨湜《古今词话》,胡仔已驳之)。有谓为侍妾榴花作(见《耆旧续闻》卷二),有谓在杭州万顷寺作,寺有榴花(见《艇斋诗话》)。这些都不过传说而已。如“寺有榴花”云云,疑即从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诗而附会之。

      [2]燕子营巢,喜欢在雕梁画栋间。小燕学飞,夏初景象。杜甫《题省中院壁》:“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3]“槐阴”一作“桐阴”。

      [4]“白团扇”见晋谢芳姿《团扇歌》。“扇手”句兼用《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晋书·王衍传》作:“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5]“谁来”,有谁来,言无人。

      [6]“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仙人所居。“曲”,深曲之处。《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7]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8]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山榴花似结红巾。”山石榴是杜鹃花,一名映山红。这里借指石榴花。

      [9]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

      [10]《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盖初夏之时,千花事退,榴花独芳,因以写幽闺之情。”

      [11]榴花多千叶重台的,此句与上“红巾蹙”句,并深得形容之妙。

      [12]秋风摇落,不但千红早尽,亦万绿全消,是深一层写法。皮日休《石榴》:“石榴香老愁寒霜。”

      [13]此“君”字与上“君”字,均指远人。

      [14]“若待得”以下,作一句读。谢朓《王孙游》:“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大意正同。“簌簌”*接粉泪,远承落花,故曰“共”,曰“两”。用“若”字领头,全句只是虚拟,泛指落花,已不限于上文石榴。[1]

      译文

      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浓艳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被那西风骤起,吹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美人相对比,残花之前对酒不忍相看,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赏析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 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 飞舞, 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 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 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 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 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 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 *。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 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阅读全文]...
  •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古诗

  • 苏轼,文学
  •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这一首古诗是我们古代著名的大诗人苏轼所著,流传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惠崇春江晓景古诗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惠崇春江晓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词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白话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

      有争议,以前都是晚景,现在更多的还是晓景,不过总之晓景色晚景都是那首诗。

      惠崇擅长画水禽,江景,尤其描绘尤其描绘荒率虚旷更是一绝,世称“惠崇小景”。他的画名在他死后五十年左右,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达到了鼎盛,沈括、王安石都写诗赞美他。

      他的画现在还有些遗存在,但没有这幅《春江晚景》。这幅《春江晚景》,原来应该叫《春江晓景》的,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弄错了,也便以讹传讹了。——这倒应了王安石那句名言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

      作者简介

      苏轼画像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阅读全文]...
  • 苏轼的古诗大全

  • 苏轼,诗人
  • 苏轼的古诗大全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6、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多难。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9、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0、大秦寺

      晃荡*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11、石鼻城

      *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12、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15、《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16、《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17、《点绛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阅读全文]...
  • 苏轼的古诗

  • 苏轼
  •   1、《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3、《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6、《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8、《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4、《蝶恋花》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阅读全文]...
  • 小学苏轼的古诗

  • 小学,苏轼
  • 小学苏轼的古诗

      对于苏轼的诗歌,在小学的教学中大家还记得哪些吗?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小学苏轼的古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一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苏轼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苏轼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一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的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面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和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是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一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苏轼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赏析:

      在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一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一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一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苏轼喜爱西湖。

[阅读全文]...
  •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 苏轼,赞美,西湖
  •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1、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苏轼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湖上夜归

      宋·苏轼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瘴。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3、夜泛西湖五首

      宋·苏轼

      (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二)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三)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五)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拓展延续

      赞美西湖的古诗

      1、《*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苏堤春晓》

[阅读全文]...
  •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古诗

  • 苏轼,诗人
  •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你会背诵了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古诗 ,欢迎借鉴!

      【作品介绍】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⑴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⑵,正是河豚欲上时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⑷,依依还似北归人⑸。

      遥知朔漠多风雪⑹,更待江南半月春⑺。

      【注释】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白话译文】

      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赏析】

      其一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其二

      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鲜为人知,实际上,第二首也写得很好。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诗到了第三、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传世。

      历代评价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渔阳诗话》:“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西河诗话》:“与汪蛟门舍人论宋诗。舍人举东坡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远胜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问觅路鸟先知’,唐人句也。觅路在人,先知在鸟,以鸟*花间故也,此‘先’,先人也。若鸭,则‘先’谁乎?水中之物,皆知冷暖,必先及鸭,妄矣。”

      注:以上均为对第一首的评价。

[阅读全文]...
  • 苏轼西湖的诗句有哪些(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古诗)

  • 苏轼,西湖
  •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前两天写荷花的时候提到了西湖,这可一下子来劲了,从我们父母到我们这一代人,就没有谁不知道西湖的,小的时候家里刚刚有电视机,电视里循环播放的永远只有那么几部电视剧,每一部甜豆粥都很喜欢,最喜欢的是赵雅芝和叶童的《新白娘子传奇》,只要主题曲一响,全家人就安安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

    许仙与白蛇第一次在西湖相遇,一起去船上躲雨,青蛇与那老船家对唱的小调子是真美,“西湖美景,三月天呐;春雨如酒,柳如烟呐”,这两句歌词真的是深深印在脑子里了,对西湖的向往也深深地印在了心里,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首关于西湖的诗,一起享受这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美感。

    说起爱西湖,苏轼应当是可以和前朝的白居易相当的人物,白居易因为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声名远扬,而苏轼也有自己对西湖的独特的爱而留下了苏堤,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在任官期间写下了大量描写西湖景物的诗,泛舟西湖,饮酒作乐,酒醉人景也醉人,今天选的两首诗就是苏轼雨后初晴时在西湖上与友人赏景饮酒时写下的。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早上起来,雨后初晴,太阳的光辉将重重叠叠的山都染上了颜色,显得比*时艳丽许多,在这个时候诗人迎来了自己的客人,晚上又下了雨,雨中留人,朋友干脆就在船上一醉方休进入梦乡,友人喝醉以后诗人就成了一个人,于是在心中默默地想:着实可惜啊,入夜后西湖的美景友人因为醉了就无缘与我共赏了,此情此景,真应该与水仙王共酌一杯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波在微风的吹拂下不断泛起阵阵涟漪,反射着太阳光,水面波光粼粼,正是天气晴好的时候,远处的山中刚刚被太阳晒过而起了一层的水汽,群山就在水汽的包围中显得若隐若现,细雨迷蒙中群山的边界看得不是太清晰,只想将西湖比作西施这位美人,西施不管是化浓妆还是化淡妆,都是美丽优雅的,西湖也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别有一番风味。

    这两首组诗相辅相成,第一首诗写的是细雨朦胧中的西湖,第二首诗写的是天气晴好时的西湖,第二首诗比第一首诗出名得多,但是这两首诗确实是缺一不可的,正因为有第一首诗,才能够说清楚第二首诗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两种天气下的西湖,诗人都见过,所以他才会发出晴天雨天各有各的美丽这样的感叹。

    甜豆粥有一个不好的*惯,就是在雨天从来不想出门,总觉得雨天所有的景物都披着一层伤心的外衣,让人不忍多看,所以雨天的很多场景都从来没有见过,读过苏轼的这两首诗,倒是十分想特意挑个雨天去看看空灵美丽的西湖,若有机会感受西湖的雨后初晴、淡妆浓抹,那真当是*日最大的幸福了。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句子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语录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说说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名言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诗词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祝福

苏轼春的古诗句含有茸 - 心语

推荐词条

疲劳驾驶标语 关爱农民工标语 *安校园宣传标语 合理消费的宣传标语 关于校园文明的标语 *惯养成标语 宿舍标语霸气 高考标语幽默 温馨宿舍标语 马路安全标语 拒绝酒驾标语 拔河比赛横幅标语 烟灰缸标语 公司出游标语 农村信用社宣传标语 安全环保宣传标语 车间横幅标语 药店宣传标语 这条标语非常醒目 服装店个性标语 小学生创卫标语 晋升标语 防寒保暖标语 保护长城的宣传标语 文明礼貌宣传标语 照片墙标语 幼儿园电子屏标语 招聘会宣传标语 校际交流标语 烈士纪念日标语 创卫标语大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