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关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曾国藩家训名言

  • 名言,曾国藩,家训
  •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出自曾国藩的名言,欢迎查阅,谢谢。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阅读全文]...
  • 曾国藩的家训格言

  • 格言,曾国藩,励志
  •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则难望有成。

    好谈己长只是浅。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劳则神钦。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家训

  • 曾国藩,名言,家训
  • 1、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0、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11、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12、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3、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4、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7、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8、甘苦自得。

    19、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0、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1、处事宜决断。

    22、好谈己长只是浅。

    23、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5、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6、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7、侍亲以得欢为本。

    28、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9、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1、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32、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3、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7、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9、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40、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1、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 家训,曾国藩,古诗文
  •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注释

      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爱,爱好。

      ③穷:推究到极点。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⑦鹜(w`u):乱跑,心志不专一。

      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拓展内容:曾国藩家训名言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

  • 家训,曾国藩,古诗文
  •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家训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注释

      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爱,爱好。

      ③穷:推究到极点。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⑦鹜(w`u):乱跑,心志不专一。

      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拓展: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1、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2、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6、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1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20、修身十二条:

      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每日不拘何时,*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⑥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⑿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家训名言

  • 曾国藩,家训,名言
  •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训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阅读全文]...
  • 曾国藩的家训家书名言

  • 曾国藩,家训,名言
  •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曾国藩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曾国藩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曾国藩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曾国藩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曾国藩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曾国藩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曾国藩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曾国藩

      11、甘苦自得。—— 曾国藩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曾国藩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曾国藩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曾国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曾国藩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曾国藩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曾国藩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曾国藩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曾国藩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曾国藩

      23、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曾国藩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曾国藩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曾国藩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曾国藩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曾国藩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曾国藩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曾国藩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曾国藩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曾国藩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曾国藩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

  • 曾国藩,家训
  • 好的家风是什么样子呢?

    我觉得,是成年后忆起童年,只觉心下欢喜、如沐春风,每一帧回忆,都让人觉得幸福,让人觉得没有辜负光阴,让人心生满满的自豪感。

    小时候,我是依偎在奶奶身旁的留守儿童,小小年纪的我,不满十岁就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甚至插秧、割稻谷,也都不在话下。

    可我从来不觉得辛苦,不觉得悲伤。

    因为奶奶不只是教会我规矩和劳动,她还给了我这世上最质朴和宽厚的爱,她教我做一个好人,也教我做一个勇敢的人。

    她经常在剥茶籽壳的时候给我讲故事,让我猜谜语,在我心里种下温暖向上的种子。以致于我现在回忆起那些劳动的时光,心里只有满满的幸福,属于孩子最渴望的那种幸福。

    她督促我学*,要求我按时完成作业,但不准我在黄昏边看书,因为那个时段光线不好,容易伤眼。

    她心中充满大爱,为人热情大方,但又克制谦让。每每碰见人家需要帮助,一定毫不犹豫施以援手;若是碰见人家在聊八卦,则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那些年,奶奶教会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对我来说,那就是我所接收到的,最好的家风。

    我们今天谈家风,最值得学*的,大概是“资质*庸”的曾国藩先生,留下的那些至理名言。

    曾国藩说:“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一个家族的兴旺,必然需要良好的家风,而好的家风,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去传承。

    家风正,才能世代相传,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正能量体系,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就生活在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他的祖父王伦,一个极其和蔼可亲的人,世人评价他是和陶渊明一般的人物。

    王伦不仅博学多才、性情恬淡,他对自己的儿子王华也是教导有方,致力于将儿子教导为道德完人。相传王华在河边捡到一袋金子,便在河边坐了一天等失主,当失主酬谢他时,他只说:“如果我贪图报酬,就不会在这里等你了”。

    王阳明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一生勤勉好学,手不释卷,晚年更是弟子和追随者众多。

    就连曾国藩都评价他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好的家风,才能为家庭凝聚起源源不断的能量,塑造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朱子治家格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生活奢靡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勤俭节约却能使人奋发向上。

    上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不管是吃穿,还是各种其他消费,都处处显露出质朴。吃饭选食堂,回家搭公交,衣服永远穿校服,课桌总是班里最整齐的那一个。

    听说他爸妈对他的学*,要求很严格,但是假期会经常带他去各种博物馆,给他买很多的书籍,他是古龙的忠实粉丝,所有书籍都读过至少一遍。

    前阵子,从朋友圈得知,现在的他,已经是中科院毕业的数学博士了。

    这样的人,走到这个位置,大概是理所当然的吧。

    曾国藩位高权重,但他看不惯京城世家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的*气,只管醉心于自己的事业,一门心思锻炼出最优秀的军队。为了培养家人勤俭节约的品质,他甚至不让子女搬到京城,只让他们住在乡下。

    曾国藩的家门口也不挂任何“相府”“侯府”之类的匾,一应从简,就连日常饮食,也总以一荤为主。衣着穿戴则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愣是穿了三十年之久。

    他在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告诫子孙:“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真正的“豪门”,大概就是这样,不需要任何的外物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比起浮华的外表,克制对物质的追求,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追求内心的充实。

    所以,好的家风,一定是教会我们勤俭节约的。

    公务再繁忙,曾国藩都会花时间给家人写信,帮弟弟和孩子们改诗文,和他们聊学*、聊生活。

    ​他一辈子笔耕不辍,特别热衷于写东西,文字加起来大概有2000万字。但是曾国藩到底是国之重臣,是要带兵打仗的,那他还能写出这么多文字,可见他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

    他不光要求自己勤奋,他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勤奋。据说他要求儿子曾纪泽: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最后再坐下来读书,并且每天要练1000个字。

    在曾国藩看来,家务事不分男女,儿子扫地、种菜,女儿要做饭、织布,不能随意使唤仆人。

    *说,“曾家无一是废人”,曾家6代子孙兴旺了百年,这都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的。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很好的继承了他在家书中提到的那些优秀品质,所以家族得以长久兴盛。

    ​曾国藩在家书中屡次提到:“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也是爱书如命,几次搬家,行李最多的总是书籍,也正因如此,这才养出了爱读书的闺女钱媛。

    地铁上有位妈妈和不到四岁的孩子,都在全情投入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

    旁人问:你是怎样劝说你的孩子阅读,而不是玩电子设备呢?

    妈妈答:孩子们不听我们的,他们模仿我们。

    读书,总是这世上投入最少、收获却最多的事,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如果你也想树起良好的家风,不如就让自己从阅读《曾国藩全书》开始吧。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圣人是如何勤勉克己,又如何用行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 名言,曾国藩,家训
  •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阅读全文]...
  •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名句

  • 家训,曾国藩,经典
  • 1、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

    2、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4、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5、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7、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9、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0、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1、小仁者,大仁之贼。

    12、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1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4、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5、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6、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17、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18、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1、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2、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3、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4、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25、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6、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27、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8、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29、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30、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1、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32、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33、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34、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35、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36、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37、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8、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9、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0、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1、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3、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44、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45、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46、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47、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8、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49、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0、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51、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句子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语录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说说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名言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诗词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祝福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好风水句子 痛的句子 讽刺不公*待遇的句子 加油的英文句子 端午句子 表达十月的句子 金秋十月的句子 黄金时代句子 草原赞美的唯美句子 呢写句子 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 爱是自私的句子 绝望伤心的句子 说自己生日的含蓄句子 用三个动词写一个句子 形容石榴的句子 描写保安的句子 让人奋斗的句子 周末简单心语句子 形容白开水的优美句子 人都是相互的句子 感恩顾客的句子经典语录 谈恋爱句子 生活就是这么现实句子 关于礼物的句子 心里空落落的句子 唯美句子短一点的 纹身励志的句子英文 说别人丑的句子 描写没人关心的句子 男朋友辛苦了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