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关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著名十大书法家

  • 著名,写作,文学
  • 关于*著名十大书法家

      *著名十大书法家都有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著名十大书法家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最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行书和草书成就相当高。是一位影响及其深远的大书法家。后世尊其为"书圣"。几乎可以说,王羲之决定了其后2000年的书法发展方向。

      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2〕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为一代名臣。德宗诏文称之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颜体”犹如:“关羽坐帐,正气逼人。”其楷书《多宝塔碑》,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书《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大义凛然,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了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史上千百年来不朽的领军地位,颜真卿是*书史上最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3〕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由于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和政治上的位高权重,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同时是一位气贯古今的书画大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作为一位士大夫画家,赵孟頫一反北宋以来文人画的墨戏态度,这是十分可贵的。作为价值学原则,赵孟頫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作为形态学原则,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种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应该说,赵孟頫使职业正规画与业余文人画这两种原本对立或并行的绘画传统得以交流融汇,从此,一个以文人画家为主角,以建构文人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拉开了序幕。赵孟頫也成为文人画的一代宗师.*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赵孟頫同时还是元代的书坛领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法作品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吐清气。这是赵氏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气质所致。世称“赵体”。到其晚年更是达到:人书具老,超神入圣的境界.为*书法史立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鉴于赵孟頫在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4〕柳公权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位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的大家,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竖起了一座巍峨丰碑。人们瞻仰这丰碑时,景行仰止,重其书,慕其人,故书与人并垂不朽。

      柳公权的楷书成就之高,以至其后一千年来,在柳体一路中再无名家。所谓:“自古学柳无大家。”

      〔5〕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王献之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后世书家所叹为观止的。

      〔6〕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精湛的造诣。他是*杰出的文豪,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苏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清新刚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歌新貌.词风豪放雄浑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改革了词风,开拓了词境,提高了词品.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同时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居北宋书坛“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苏轼书法早年学徐浩、柳公权,中年又学颜真卿、杨凝式,最后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精于行书及楷书。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其作《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书风之影响至今不绝。

      〔7〕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

      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代画坛。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倍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虽然康熙有些言过其实,但董其昌的.书法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董其昌是可以与赵孟頫比肩的扛鼎书家.在其之后再没有一位有如此影响的书法大家.另外,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所无法比拟的。

      〔8〕张旭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草楷俱佳尤长草书。*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他的草书,名噪当代,影响后世,在*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与李白诗,裴文剑舞称“三绝”.被后世誉为“草圣”。

      〔9〕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米芾*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家云山”,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10〕怀素

      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

      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阅读全文]...
  • *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 教育
  • *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范曾

      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院院长,*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

      2、沈鹏

      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及诗词作家,历任*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代*、*书法家协会*、荣誉*及艺术品*荣誉艺术顾问。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其行草书和隶书“刚柔相济,摇曳多姿”,以气势恢宏、点划精到、格调高逸、韵味深长而富有现代感,成为当今书坛最具代表性的书风典型。

      3、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委员、*书法家协会顾问、*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其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张海

      *书法家协会*,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的常委,*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草隶,为书界所公认。

      5、段俊*

      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兼任多所大学国学及管理学教授,国学文章及书法作品每年被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报刊杂志登载。书法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自成一家,书法作品品位超凡脱俗;笔法天真自然、骄快飞扬;意境清雅和畅、禅定写心;神韵筋脉相连、古朴飘逸,深受国内外政要,商界精英和大众群体喜爱。

      6、李铎

      著名书法大家、*文联荣誉委员、*人民革命的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人民*书法创作院院长、*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书法家协会顾问。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书风,形成了李铎书体。作品于*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7、张旭光

      *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能写多种书体,富有创造精神,楷书追求势态,赋予生命;隶书镕张迁、金农、小爨、伊秉绶于一炉,拙中寄巧,浑穆淋漓,独具一格。行草宗二王,汲取鲁公之宽博、苏米之意韵,典雅闲适,朴茂自然,自成面貌。

      8、胡抗美

      *书法家协会副*、*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书法院研究员、*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书画协会副*。潜心研究米芾、王铎的行草帖,从而确立了米(芾)王(铎)风格,其草书从汉前的草书现象入手,领会汉、晋至清各朝代的草书经典之作,米、王草书风格尤为突出。

      9、苏士澍

      全国*委员,全国*书画室副主任、国家*出版社长,*书法家协会副*、*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多年来从事*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工作之余从事书法、篆刻的创作。兼*诸体,擅长鸡毫作篆隶,饶有特色;行草流畅,韵味极浓。篆刻宗秦法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

      10、苏适

      著名书法家。曾任*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和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九三学会社北京市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书法作品自然流美、润墨清秀、自立门户。其字于规整庄严中见潇洒天真之韵致,结构端庄舒展、气势雄健大度、笔画灵动俊逸、风韵蕴藉遒媚、柔中带刚,如行云流水般让人清新悦目,颇受书画爱好者之青睐。

[阅读全文]...
  •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

  • 书法,著名,历史
  •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王铎的书法特点

      王铎,清朝时期的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是被大家视作珍宝的。而且尽管他在仕途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依旧没有放下对书法的热爱,一直潜心练*,从未松懈。这也就是王铎书法水*愈加高超的原因。

      王铎的传世墨宝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是比较多的,像什么题词和法帖都是有一直流传下来的,比如《清史稿》和《拟山园帖》都是很有名气的在书法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先王后王”,先王指的是王羲之,而后王则是指的就是王铎,这是多么高的历史评价。

      王铎的楷书之中,他的小楷体现着淳厚又有高古的感觉,而大楷则充满了强劲刚毅的感觉。字体上严肃中却不失典雅的气质。每一笔一划都强劲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气势扑面而来,每一个字之间整体之间虽然聚集的靠*,但是并不显得杂乱无章,是仅仅有条,让人赏心悦目。对于行书上,王铎用笔沉着又痛快,笔触线条流畅又充满了跳跃感,文字在他的.笔下在纸上疾骋。在用墨的方法上,王铎用墨可以用大胆来形容,让人感觉酣畅淋漓,而且文字之间过度很是自然。王铎草书的书写的行笔的速度是有节奏的,因为行笔速度快,所以节奏明显。文字线条的粗细变化随着节奏呈现一种渐变的方法,没有其他一丝一毫其他多余的动作,显得干脆利落。

      王铎的行书

      从小,王铎就模仿大家的作品,特别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他前期的作品时常能见到“二王”的影子,他四十岁之后,又受到了书法家米芾的影响,笔风开始转变,再加上他一直学*其他书家的作品,将各中要道融会贯通,加上其一心研究书法,又有跟其他人更多的经历,他的作品收放自如、笔力苍劲、雄伟开拓,形成了鲜明的书风,不免让人眼前一亮。

      王铎行书的高超之处在于它的线条,王铎行书的线条多变又丰富,用笔也不拘泥于一二,好像一个矛盾体,既豪放又谨慎,既雄壮又委婉,既痛快又阴沉,让人难以捉摸。他用墨也不均匀,有时非常粗壮浓厚,浓厚的甚至分不清具体的比划,时而又清淡枯燥,但是两者转换又非常自然。看上面这幅《李贺诗贴》,“病”“长”“尊”等字非常浓墨重彩,但是写“客”“孙”等字的时候明显笔墨就清淡的多了。有人会误以为这是王铎没有调节好笔墨的缘故吧。看他的字好像在看一副画,特别是他的点勾,非常生动自然。不管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的字,大多是倾斜的,常往右倾斜,左右结构的字也通常一高一低错落开来,所以第一眼看到他的字很多人才会有乱的感觉吧。

      王铎行书代表作品有《行书卷》、《拟山园帖》等。

      王铎的书法赏析

      王铎是明清时期有名的书法家,他擅长楷书及行草书。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第一感觉是乱,不管是他的布局还是字的结构,总感觉乱糟糟的,但是仔细研究,他的楷书苍劲有力,而他的草书又飞扬流转,如行云流水一般。越看越耐看。难怪被世人所称颂。

      在王铎的作品中,不禁能看出诸如王羲之、王献之、钟繇、颜真卿等前朝的书法大家的影子,但是他的作品又自成一体,将他们书法作品的短处又巧妙的改进,他的作品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不知道为何,王铎虽然是一介文人,但是他的字非常有力,因为这股力显得他的字更加浑厚与大气。有人说,他的笔力能够抵抗一个鼎,五百年还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

      王铎的作品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推崇,国外对他的作品也好评如潮,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特别是日本,对王铎评价颇高,称他的书法甚至已经超过了王羲之。当时,*很多诸如茶叶、工艺品都会运送到海外,王铎的画也在其中,王铎的画也因此被很多国外的人所鉴赏。没想到,国外人还挺喜欢王铎的风格。在日本经常将王铎的作品展出,到了民国时期,王铎的作品也经常拍卖,而且大多能拍卖出一个很高的价格,足以证明王铎的作品的热爱度,著名的“明清调”就是由王铎的作品衍生而来。

[阅读全文]...
  • 形容书法家名人名言大全46条

  • 名人名言
  •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2.吃透了大自然的主要本质之后,就可以表达它,但是在表达的时候不应该过于偏向大自然。(日本画家)西川佑信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4.草木本无心,风月不关情。 ——天衣有风 《凤囚凰》

    5.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6.也许在一万幅画中有一幅应该活在人们的赞美之中,一代一代相传,直到消褪黯淡得难以辨认,或是那画布彻底腐朽。——(美国作家)霍桑

    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9.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0.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1.我以为少年学木刻,题材应昕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作家)鲁迅

    12.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古代诗人)王维

    1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4.欢笑是我,悲伤是我,爱着的是我,恨着的也是我,痛苦挣扎的是我,不能舍弃的是我,从来都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而他坐壁上观,微微冷笑。 ——天衣有风 《凤囚凰》

    15.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画家)董其昌

    16.看书画有三等:至真至妙者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评论家)钱泳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19.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0.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21.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所独得。——(*古代书法家)苑补之

    22.喜欢上你,是我自愿,放弃回家的机会救你,也是我自愿,今天离开你,还是我自愿。

    23.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2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25.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6.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7.有人以为素描本身是美的,而不知素描所以美,完全是由于所表达的真实和感情。——(法国雌塑艺术家)罗丹

    28.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9.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30.我愿终有一日,你付出一片真心,却被人弃之如履,因爱别离,求不得而失措发狂,身心千疮百孔。 ——天衣有风 《凤囚凰》

    31.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33.画法之妙人各意会而造其境,故无定法也。——(*古代画家)方熏

    34.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南宋姜夔《续书谱》

    35.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3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37.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古代画家)郑变

    39.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40.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42.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4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44.你心机深,你本事大,我栽在你身上也不算丢脸,刚才我就在想,只要你能好好的,我什么都不在乎了,现在能看到你,就觉得十分高兴,你爱骗几次就骗几次吧。 ——天衣有风 《凤囚凰》

    45.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6.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阅读全文]...
  • 三国书法家有哪些

  • 三国,教育
  • 三国书法家有哪些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书法家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时期书法家——皇象

      皇象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他的草书与曹不兴绘画,严武的围棋等并称“八绝”,“似龙蠖螫启,伸盘复行”(唐窦臮《述书赋》),“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朴质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甚高。唐张怀瓘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传世书迹有《天发神谶碑》、《文武帖》、《急就章》等。

      《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善书者不能及也。”晋葛洪《抱朴子》誉皇象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云:“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清包世臣甚至说:“草书唯皇家、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唐张怀瓘列其章草为神品。

      《书断中》唐张怀瓘评曰:“吴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也,官至侍中。工章草,师于杜度。先是有张子并,于时有*辅,并称能书。然陈恨瘦,张恨峻,休明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与严武等称八绝,世谓沉着痛快。抱朴云:‘书圣者,皇象。’怀瓘以为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则实而不朴,文而不华,其写《春秋》,最为绝妙。八分雄才逸力,乃相亚于蔡邕,而妖冶不逮,通议伤于多肉矣。休明章草入神,八分入妙,小篆入能。”

      初青龙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纨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五年卒,年七十五。

      仲将八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将,工书。子熊,字少季,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

      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为做过太傅,世称“钟太傅”。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他的书法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

      《宣示表》,钟繇小楷,曾被称为“天下第一帖”。现在只留刻本,不过遗留的刻本中无题款,一般都认为是王羲之的临*本所刻。共18行。此帖跟钟繇其它作品相比,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是钟繇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帖是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如“获”字的末笔,“舍”字的第一、二笔等,隶字的`特点都还十分明显,但已属楷体。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这些,在此帖中都可约略见到。

      《荐季直表》,楷书,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此帖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梁武帝等所说钟繇书法“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其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体势横扁,尚有隶意。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结体法度均不如晋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

      三国时期书法家——邯郸淳

      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字子淑,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给事中。工书,诸体皆能。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邯郸淳,善篆书,有名。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古文序云:“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

      留世作品

      存在诗作

      他不但才思敏捷,文不加点,根据晋卫恒的《四体书势》和梁袁昂的《书评》,他还擅长书法,诸体皆能。他还是一个诗人,曹植曾延揽之,有集二卷,已佚,有四言诗一首流传至今:

      《赠吴处玄诗》

      我受上命,来随临菑。与君子处,曾未盈期。

      见召本朝,驾言趣期。群子重离,首命于时。

      饯我路隅,赠我嘉辞。既受德音,敢不答之。

      余惟薄德,既局且鄙。见养贤侯,於今四祀。

      既庇西伯,永誓没齿。今也被命,义在不俟。

      瞻恋我侯,又慕君子。行道迟迟,体逝情止。

      岂无好爵,惧不我与。圣主受命,千载一遇。

      攀龙附凤,必在初举。行矣去矣,别易会难。

      自强不息,人谁获安。愿子大夫,勉篑成山。

      天休方至,万福尔臻。

      三国时期书法家——胡昭

      胡昭(161—250),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书法与当时邯郸淳、卫觊、韦诞并有声名。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书法造诣

      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他的书信墨迹,往往成为人们学*的楷模。卫恒评价:“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并称“钟胡”。张华评价:“胡昭善隶书。”

      三国时期书法家——卫觊

      卫觊(155—229年),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人,。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县令、治书侍御史等职。魏国建立后,他与王象共同主持制定典礼制度,官至尚书。

      三国时期书法家——韦诞

      韦诞(179—253),字仲将,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擅长各种书体,三国魏书法家、制墨家,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诸书并善,题署尤精。韦诞师张芝,兼学邯郸淳的书法。他能书各种书法,尤其精通题署匾额。韦诞的书法欣赏特点是如龙盘虎据、剑拔弩张。 

      三国时期书法家——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纡书书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

      三国时期书法家——师宜官

      师宜官,东汉书法家,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灵帝(168至198在位)好书,徵天下工书者於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乃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书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去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立,宜官书也。

      三国时期书法家——宋翼

      宋翼,钟繇弟子(书史会要云钟繇之甥)。常作书如算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晋太康(280―290)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乃读之,依此法学,书法乃大进,名遂大振。每画一波三折笔,作一戈如百钧弩,作一点如高峰堕石,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阅读全文]...
  •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简介

  •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官至中书令,他在书法上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王献之在王羲之以后又创造了一种更妍媚流便的书体。唐张怀瑾称:“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

      子敬幼时学于父,其次学张芝,他五、六岁时*字,父亲潜于背后,猛抽他的笔,竟然没有抽脱,叹道:“此儿当会有大名气。”写《乐毅论》与他作范本,*后,能写极小的楷书。他的传世墨迹有《中秋帖》、《十二月帖》、《鸭头丸帖》、《廿九日帖》《玉版十三行》等等。《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廿十九日帖》同其它墨迹有所不同,此帖在书体上楷、行、草书混杂,分外谐调,有寄情翰墨,自由抒怀之风尚。《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

      人物生*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名士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后迎娶北中郎将郗昙之女郗道茂为妻。

      王献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书郎,转任秘书丞。后来,他被挑选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屡辞不得,遂与郗道茂离婚。已经执政的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担任自己的长史。

      太元五年(380年),谢安因功进拜卫将军,王献之仍担任其长史。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入朝担任中书令。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功勋。王献之上书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晋孝武帝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王献之长期服散致疾,为了避娶新安公主,曾灸足心,导致落下后遗症。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王献之之女王神爱(即晋安帝安僖皇后)被立为皇后,安帝便追赠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主要影响

      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道:“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

      王献之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桓玄很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他们父子二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并评其真书第四、行书第二、章草第一、草书第三,与其飞白书都为神品,他的八分书则被列为能品。庾肩吾《书品》将王献之的书法定为上中品,而盛熙明在《法书考》中则将其书法列为上品。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唐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

[阅读全文]...
  • 爱国古诗句 书法作品

  •   当他爱*家的时候,*家也尊重他。下面是爱国古诗句与书法作品,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爱国古诗句 书法作品篇1: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阅读全文]...
  • 古诗硬笔书法字帖104句

  • 经典
  • 爱国诗句硬笔书法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下文就是一些硬笔书法的爱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阅读全文]...
  • 古诗词名句书法作品欣赏

  • 书法
  •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在这样的基础上,诗人发挥他们的才智,创作了不少的以及名句。

      古名句

      1、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其一)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6、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7、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8、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霜月)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1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绝句)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

      1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2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21、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怨)

      2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6、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3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3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占领南京)

      3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3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同志)

      3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3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

      3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39、学而时*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4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泊船瓜州)

      4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46、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47、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国)

      4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阅读全文]...
  • 励志古诗软体书法楷体

  • 励志,书法
  •   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阳光。阳光的人生有着励志的宣言。

      励志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宋代: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征师 一作:征骑)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蟋蟀

      先秦: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酹江月·驿中言别

      宋代: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画鹰

      唐代: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芜。

      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嘲

      宋代: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始闻秋风

      唐代: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二砺

      宋代:郑思肖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句子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语录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说说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名言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诗词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祝福

古诗有著名的书法家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诗里带马的 古诗文的唱腔 适合3至6岁幼儿的古诗 好听的整首古诗 一生不落地的鸟古诗 含山水的古诗 诗经时代的爱情古诗 关于尊重宽容的古诗词 关于鹏字的古诗和成语 中国新相亲里的古诗 长篇的五字古诗大全 关于战争5个字的古诗词 读古诗文的感受300 描写秦皇岛市的古诗 古诗襄邑道中的诗意 积累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 陶潜明的古诗 八上易考的古诗 和好友分开的古诗 坚定风机拼搏的古诗词 关于古代礼仪长一点的古诗 赞美侄儿的古诗词 赞美菊和莲的古诗 语文古诗中的意象 南园十三首(唐)李贺的古诗 描写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鱼的优美古诗 写秋的古诗比喻 盛赞白莲的古诗 有关带月的所有古诗 关于辛劳付出有收获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