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关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村居的意思

  • 写作
  • 古诗村居的意思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村居的意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居

      朝代:清代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⑶散学:放学。

      ⑷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⑸东风:春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高鼎是我国清代咸丰年间的诗人。虽然有关他的生*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但他的一组《村居》却使他名传后世。

      高鼎的这首《村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图,读后令人心情激荡。

      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濛,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春天的景色里,杨柳都“醉”了,更何况极具灵性的人呢?就在这醉人的温馨的氛围中,在这早春的迷人的背景里,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奔跑着,嬉戏着,匆匆忙忙放起了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诗人在这首诗中,抓住了早春的景物特色,营造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早春图景,又在景中添上了一群活泼的放风筝的孩子,从此,一首不朽诗篇便定了格。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作者介绍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阅读全文]...
  • 村居高鼎古诗的意思全解(村居古诗意思解释)

  • 解释
  •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高鼎生活在*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其实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等。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歌赏析

      今天先不赏析诗歌,给大家分享一个谜语: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首诗说的是一个什么物件,你有没有猜出来呢?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发现了,这不是《红楼梦》里探春出的灯谜么,谜底就是“风筝”。如果你熟悉《红楼梦》,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描写风筝的段落和描写风筝的诗。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非常资深的“风筝爱好者”。  曹雪芹少年时,家里还比较有钱。家中有个花匠,非常会做风筝,曹雪芹心灵手巧,很快就学会了风筝的做法。还能在风筝上画非常精美的花纹。  后来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来到北京住在香山脚下。有一次为了帮助老朋友于景廉赚一些生活费,曹雪芹做了四个风筝,让于景廉拿到城里去卖。没想到这些风筝非常受欢迎,很多王公贵族都愿意花大价钱买。  后来,曹氏风筝成为了乾隆年间四大风筝流派之一。曹雪芹把他做风筝的手法和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叫做《南鹞北鸢考工记》,希望那些身体病弱或是有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会做风筝,有一个谋生的手段。曹雪芹不仅有过人的才情,也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  曹雪芹的这首风筝诗,是为了预示探春最后远嫁的身世,所以整体基调略为悲伤。其实放风筝这件事,在民间是非常欢乐而有趣的。  风筝在北方被称为鸢,在南方被称为鹞。据说是汉朝时期韩信发明的,后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古代诗人也有很多人写过跟风筝有关的诗。清代诗人高鼎《村居》写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是清代末期的诗人,大概生活在*战争之后,并不有名,生*也没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唯独这首《村居》因为充满了乡村生活的野趣,被人们熟知。春天是最适合放风筝的时节,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温暖的东风刮起,孩童最为兴奋,下学之后急忙跑回家,趁着风势不小,把纸鸢高高地放上天。  春天的风是很任性的,可不是随叫随到。写《桃花扇》的那位剧作家孔尚任,就写过一首《风筝》,描写因为没有风放不了风筝,着急生气的小孩。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小孩子多直率啊,才不像大人们那样,只会夸今年的春天来的早呢,他们会埋怨老天,你怎么不刮风呢?我的风筝都飞不上天了。  放风筝,是春天里老少皆宜的活动。小朋友可以尽情奔跑,年轻人可以借着抬头看风筝的机会治疗颈椎病,老人们也能通过放风筝进行一些不太剧烈的户外活动。在古代,清明节气前后,人们都要外出踏青,放风筝也是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有些时候人们把风筝高高放飞,在风筝线全部放出去之后,就把线剪断,让风筝随风飞走,象征着疾病、晦气等不好的事情统统被去除。  很多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有放风筝的*俗。阿富汗作家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就描写了阿富汗举行的追风筝大赛。男孩哈桑有令人惊异的天赋,总能第一个找到断线飞走的风筝,为主人公阿米尔赢得比赛。  现在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很难找到让孩子尽情放风筝的地方了。但是,春天是适合出门玩耍的日子,如果周末有时间,不妨带上风筝到郊外去,找一片空地,放风筝,做游戏,在春天里尽情撒欢。  今天的风筝诗就分享到这里,希望疫情能早日随风而去,大家可以尽情地去放风筝。

[阅读全文]...
  • 二年级古诗村居的意思(村居原文赏析及诗意)

  • 二年级,诗意
  • 1、古诗二首

    《村居》学*要点解析

    一、背诵和默写原诗《村居》。(必考)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理解诗句和重点词语的意思。(重点)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重点词语: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2)拂堤杨柳:指杨下垂的纸条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着堤岸。(3)醉:迷醉,陶醉。(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5)散学:放学。(6)纸鸢: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7)东风:春风。

    三、通过诗句的诵读和理解,感受二月春光的美丽和孩子们放学后在野外放飞风筝的快乐心情。

[阅读全文]...
  • 古诗村居的意思翻译(村居全文赏析及译文)

  • 《村居》

    诗人简介: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

    重点字词:

    1,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2, 醉:陶醉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4, 散学:放学。

    5,东风:春风

    6,纸鸢:鸳:老鹰。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译文: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垂着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抚摸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后早早的就跑了回来,趁着刮起的风,放起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传到很远的地方,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主题思想: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阅读全文]...
  • 村居的诗意

  • 诗意,写作
  • 村居的诗意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村居的诗意,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鉴赏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作者简介

      高鼎(1828—1880年),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拙吾诗稿》等。

[阅读全文]...
  • 村居的诗意是什么(村居诗文赏析及表达的含义)

  • 诗意,含义
  • 《村居》

    早春二月,小草的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的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的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第一二两句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重读:二月天、醉春烟,第3句语速稍快。第4句,用欢快活泼的语气来读。

    《咏柳》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第一二两句节奏要读得明快,重读一、绿。一,在这里读二声,第3句尾声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第4句要读出恍然大悟,满心愉悦的感觉。

    《咏柳》中诗人把柳条和柳叶分别比作绿丝绦,碧玉,表达了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咏柳》通过对早春二月柳树的描写,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认识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咏柳》这首诗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树的新叶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绿丝绦,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这样突出了柳树的美,我们在写比喻句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意比喻的事物一定要合乎情理。

[阅读全文]...
  • 村居的诗意详解(村居的诗意和赏析)

  • 诗意
  • 疫情逐渐解禁之后,我们便都搬回了老家去住。从二月末到五月底,满满当当住了三个月。那是陕西中部的一个小乡村,依着渭河,旁边是望不到头的农田。前院栽着花草,后院是菜园,春天时,门外的花树也一簇簇拢上枝头。

    (门口的花树)

    (院子里的月季)

    (菜园里的豌豆)

    乡下离繁华很远,生活较于城里虽单调了些,但又多了生机。“啾啾、叽喳、布谷……”,四周不同的鸟儿常常奏着乡村交响乐,声音像摇碎了的铃铛。燕子低低地从檐顶掠过,不知名的鸟雀歇在树的顶端唱着歌。

    (院子里的锦葵)

    四月时正起身的麦田,从楼顶远看过去,像铺开的墨绿色珊瑚绒毛毯。远处打篮球的声音忽大忽小,拖拉机轰隆隆地从小路上驶过,狗吠声隐约可见。

    (二月末屋后的树)

    (日落)

    (晚上的天空)

    村子里七八点之后便阒然无声,偶有一星半点的光从窗子里透出来。路边有三两结队走过的野狗,或是肚子闪着荧光的蠕虫。再晚一点,我和哥哥会去田垄上散步,星星垂得很低,仿佛只要走到地头那边,踮起脚尖就可以摘下。我们天南海北地聊,一个北京的大学生,一个武汉的大学生,短时间内注定无法开学,索性在老家住个痛快,把前十九年没有机会说的话一次说完。走到更深露重,走到睡意渐起,便与月亮一起回家。红色的大铁门,总是虚掩着,留着一盏灯。

    (一弯新月)

    有时候下了课,哥哥会开着姥爷的三轮车带我去远一点的大村子买零食。那段路是上坡,还有好几个拐弯,哥哥却总是开得飞快,我在后座上被吓得尖叫,紧紧抓住护栏,但又觉得这样吹风好爽,因此总是一边叫一边笑。或者开汽车去镇子上,买刚摘的草莓,顺便吃顿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陕西当地小吃)

    (从镇上开车回家的路上)

    我们偶尔会去河滩,穿过田间小路,走下高高的河岸,*了鞋袜,把脚踩进浅水里。落日的余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身影点亮,投进去的石子把流淌着的波光打碎,然后掐着点回家,上七点的网课。

    (渭河滩)

    (枯树与日落)

    有时半夜十一点吃烧烤,乐趣多于食欲,小烤炉摆上羊肉串、面筋和骨肉相连,还有冰箱里随便找的蔬菜食材。碳烧的正好时,肚子也饱了,最后几串土豆孤零零躺在上面,没人再望眼欲穿地等待。

    住的久了,也就有机会碰上原来没怎么经历过的事情了。邻居家的儿子结婚,论起辈分来还是我的侄子,便邀我们一家同去。小路上搭起临时的塑料棚,里面摆上十几张铁桌。头天晚上和结婚当天早上是顿臊子面,中午是顿荤荤素素一桌子的流水*。第一*是娘家人,第二*则是我们这些本村人。第一*的客人刚刚站起身,我便被人群簇拥着挤到了桌前。上一桌的残羹冷炙还未来得及打扫,脚下也都是垃圾。在酒*最后,新郎新娘挨桌敬酒,新郎的母亲笑得红光满面,给新娘挨个介绍村子里的“二爷”、“七婆”、“三叔”。而我和哥哥竟然也属于要被敬酒的长辈,吓得我社恐发作,扔下筷子赶紧跑了。

    (正在收拾的流水*)

    闲了会和姥姥姥爷聊天,从遥远的记不清的日子说起。“那时候我还没有你大……”,姥爷仰靠着凳子,闭着眼向我追忆往昔。家里的老木桌子,自我记事以来就在那里。正正好的阳光,从铁门悄悄照进来,从午后到太阳渐落。

    (旧家什)

    (窗外)

    (爷爷种的花)

    (大爷爷与大奶奶——姥爷的哥哥嫂嫂)

    (村尾的油菜花田)

    周末了会走到远一点的塬上,天气一天天变暖,疫情状况逐日变好,麦苗的颜色也由绿到黄。

    这次应该是自我上小学以来在乡村住的最久的一次了。乡村的生活宁静淡泊,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乡村已经不是原来我们脑海里落后的代言词了,随着脱贫攻坚战、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推进,相信未来的乡村一定会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愿景!我也在此欢迎大家,来到我美丽的家乡——陕西宝鸡!

[阅读全文]...
  • 村居古诗_村居高鼎

  •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着有《拙吾诗稿》。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3、散学:放学。

      4、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5、东风:春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句子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语录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说说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名言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诗词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祝福

村居全诗的古诗意思 - 心语

推荐词条

李清照描写爱情的诗词 古代描写头发的诗词 清明是描写春天的诗吗 描写银杏的诗 描写景物古诗 描写凝聚力的古诗词 描写珍爱生命的诗歌 描写母亲的散文诗 描写彩霞的诗词 描写亳州的诗 描写将军的古诗 描写初遇美好的古诗词 描写张掖七彩丹霞诗句 描写南京总统府诗词 描写秋收果实诗句 描写红日的诗词 描写幸福晚年生活的诗 描写春天和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星星的古诗词 描写国家的古诗 描写痴情的诗词 描写君子兰的古诗 描写舞姿的诗 描写京剧的古诗 描写苏轼的诗词 关于描写老师的诗词 描写冬天雪的古诗大全 描写木兰花的诗词 描写秋天下雨的古诗词 描写老友重逢的诗词 描写凤凰古城的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