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廉诗的古诗 >

写廉诗的古诗

关于写廉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写廉诗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写廉诗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廉洁的古诗

  • 关于廉洁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廉洁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晋。吴隐之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蔡信芳

      勤廉者*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 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

      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

      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唐。白居易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况钟

      一官来此几经春,

      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

      去时还似到时贫。 ——明。胡守安

      廉而正,生命如垒石积山让后人景仰; 贪亦邪,行为似蝼蚁蛀堤为世人唾讽。

      廉,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公,用所当用,人民权力绝不滥用。

      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清廉是面明镜,它能照见领导干部的本质。

      清廉为本一身正气, 不贪不沾利国利己。

      直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

      警钟长鸣,分公私美丑; 廉洁自律,显浩然正气。

      众志成城,高举反腐大旗。 齐心协力,惩治贪官污吏。

      廉洁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比任何财富更重要的财富。

      勤以修行,俭以修德,勤俭足以持家; 廉以修身,洁以养性,廉洁必可兴邦。

      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廉洁是善,腐 败是恶,善恶明辨,国泰民安。

      廉政承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践诺。

      两点以直线为*,人生以廉洁为好。

[阅读全文]...
  • 关于清廉的10首古诗(歌颂清廉的古诗)

  • 歌颂
  • 拒腐.自律 诗十首

    陈南波

    寇准一生惟谨慎,

    禄山谦恭未篡时。

    一朝得意权在手,

    双开落寞人笑痴。

    此图与内容无关

    宵小太过猖獗,

    上帝犹不过眼。

    待到表演妆卸,

    丑陋尽道人前。

    此图与内容无关

    满桌尽佳肴,

    动辄只一瓢。

    端好自家碗,

    莫恋他人盘。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水面很*静,

    肥鱼独猖獗。

    一水润万物,

    肥鱼不可留。

    此图与内容无关

    世上货品千万家,

    一餐只啖几鱼虾。

    端碗不恋他人盘,

    自饱肚腩乐哈哈。

    此图与内容无关

    野花野草漫山坡,

    只摘几束不求多。

    回得家来插花瓶,

    点缀美好幸福窝。

    此图与内容无关

    评说他人容易,

    更难管住自己。

    色利惑于眼前,

    看你晕不晕迷?

    此图与内容无关

    一只丽燕冲天飞,

    不惧疾风不惧黑。

    若问燕子何处去?

    风雨过后现彩虹。

    此图与内容无关

    硕鼠最怕见光,

[阅读全文]...
  • 廉洁的诗句古诗词(关于廉洁的古诗词)

  • 为深入推进清廉文化建设,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东阳市文联组织市诗词楹联学会进行“清廉”主题诗词创作,现将部分作品予以选登。

    以莲说廉

    虞晓刚

    红莲青叶驻,清水藕丝连。

    纳气生舒适,修身得自然。

    勤劳怡德久,廉洁向心虔。

    细雨和风润,民亲泪涌泉。

    “鲍公岩”追思

    金一初

    宋有东阳令,肩任庆历间。

    勤于兴教育,勇为解民艰。

    亭榭游朋乐,林泉问政还。

    崇岩孤峻拔,三字灿溪山。

    注:宋东阳县令鲍安上廉政为民,百姓爱戴,于南山崇岩刻“鲍公岩”三大字以赞,其政绩载入方志。

    “借口钱”咏

    吴维荣一一古钱币一枚,外圆内方,借中间方孔“口”字,镌“唯吾知足”四字,是为借口钱,藉以劝诫警示官吏庶人。

    古钱彝训立真章,心欲圆而行欲方。

    勿骛声华勤德政,还从廉俭保祯祥。

    身如秋月应无垢,品若梅花自有香。

    载覆在舟休怨水,耻荣警世谨为纲。

    怀先宗何公士英

    何文

    先祖为官正,职司清誉彰。

    公忠义肝胆,富贵法衡量。

    固守廉贫宅,尊封一白堂。

    鬓霜方告老,名节共还乡。

    注:何士英明朝宣德年间曾任两淮都转盐运使,为官清廉,自号“一白”。后得朝廷赐封“一白堂”为东阳南上湖何氏堂号。

    满江红•捧读《革命烈士诗钞》有感

    许岳忠

    每读兹编,心潮涌、红旗血染。先烈志、铲除妖孽,奋扬长剑。万险千难无所惧,拯民水火并肩揽。乱风烈、誓死向前冲,无怨憾。

    山河静,时花艳。先烈愿,生民念。治*官廉洁,共富调啖。忧乐怀心成善事,公*正义明丰赡。除腐恶,一曲*吟,垂贤范。

    反腐倡廉赞

    皮海清

    既拜榴裙更拜金,高台落马自迷沉。

    幸今吴隐多廉吏,纵酌贪泉不易心。

    咏莲

    周文孝

    映日芙蕖抹淡妆,荷池暗底溢馨香。

    红葩摇影飘清气,碧伞擎天迎瑞光。

    愿与贤能清节守,深谋威爱德辉昌。

    纤尘不染心高洁,欲与廉溪话短长。

    高阳台•杨氏宗祠前莲花新放

    杨云中

    叠翠浮云,新妆照影,方塘半亩幽芬。摇曳凌波,粉墙几度芳邻。孰将金柱擎银烛,霁雨边、雪魄冰魂。更堪怜,雾里红衣,淖底灵根。

    微澜漾月明横匾,恰四知谦拒,清白家门。窠臼何妨,步濂溪说前尘。曾经宦海商潮老,守初心、笑对沈沦。叹荷珠,圆亦晶莹,碎也清纯。

    有感海瑞官至二品死后遗产仅有

    “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

    韦俊图

    为官谙熟退鱼经,万户柴门照福星。

    胸次贤忠轻势业,行藏干瘪恤生灵。

    竹疏犹现冰霜操,秋老方知草木馨。

[阅读全文]...
  • 有关清廉的古诗 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

  •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香花墩上有奇泉,饮罢头痛始觉贪。争得长江大河水,悉于廉泉得其源!

      3、官场做人 民心不可欺, 法纪不可违。

      4、飞天登月遇知音,窈窕嫦娥玉液斟。借得蟾宫纯净水,人间一洗贿贪心。

      5、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6、洪钟擂响倡廉声,激荡胸怀万绪腾。构厦幸由龙毓栋,擎天岂许蚁钻楹。开诚广设清风镜,鉴史详书警世铭。去恶运斤钦圣手,犹凭自律续长征。

      7、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代包拯《乞不用赃吏》

      8、功过是非, 天地分明。

      9、不通关节是阎罗,时颂青天九德歌。摧抑豪强除弊亟,关怀民瘼解忧多。修身正本无私欲,秉政廉明有太和。旰食宵衣行直道,征程磊落漾清波。

      10、铁面无私扫蠹虫,忠心赤胆捍旗红。廉风识得春风面,留取英名万世崇。

      11、名利不可贪, 钱财身外物。

      12、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官箴》

      13、钱财淡漠一点, 法纪留心一点。

      14、赃手长伸胆包天,掏空银库搂金山。人心不足蛇吞象,天网恢恢不漏贪。先免职,后丢官。铁窗望月晚风寒。从今惊醒黄粱梦,爱子娇妻泪不干!

      15、半山初热石榴红,一水新鲜绿叶丰。早把浊情葬泥里,唯开廉洁在花中。

      16、一面*耀碧天,千秋大业总情牵。为官不作清廉仆,愧对当初发誓言!

      17、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19、清白留子孙, 勤奋厉*。

      20、工资不付理何存﹖露宿寒风痛断魂。宰辅躬亲天下少,惊雷应醒欠钱人。

[阅读全文]...
  • 廉洁修身古诗名人名言76条

  • 名人名言
  • 1.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2.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3.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

    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5.*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梅茵

    6.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7.做事最怕生贪欲,为官最难秉公心。

    8.感触感染传统文化的社会美。教材中的课文为我们睁开了一轴轴性情光鲜的人物画卷和一幅幅活泼的社会画面。公理感嫉恶如仇的精力对恋爱的忠贞虚心勤学的品质临危不惧乐于助人的精力组成了社会美的主体。《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虚心接管攻讦闻过即改的风格《送东阳马生序》中不辞劳怨虚心肄业的精力等等都可在学生心灵中种下*的种子。教师要精确传导出作品中的感情特点让学生在心灵深处遭到传统文化的震动遭到浸礼从而陶冶其夸姣高贵的情操。

    9.增强廉政文明建设 首创反腐倡廉新局势

    10.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1.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1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4.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15.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16.感触感染传统文化的天然美。教材中写景状物山川纪行田园诗歌等课文对天然美进行了钟情的描写揭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天然画面,这些图景颠末了作者的摄取拼接已不再是纯客不雅景物它已是人格化了的天然它饱含了作者的情思。

    17.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18.做“公仆”情系百姓,当“清官”勤廉为本。

    19.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已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20.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21.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2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23.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24.贪污**之害,害他人,害自己;渎职侵权之毒,毒国家,毒人民。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6.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7.放私欲财欲 损国害己 抓党纪政纪 重办腐败。

    28.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29.廉洁自律绷紧弦 拒腐防变勿思贪

    30.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31.人生 最大的财产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占有国姿天香,而是领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格。

    3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33.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34.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保罗

    35.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36.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37.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38.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金钱上的廉洁,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

    39.廉洁人品磨砺出,甜蜜人生奋斗来。

    40.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幸不辱命 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 自警自省

    4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三国志]

    42.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

    4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

    44.诚实是为人的行为支撑守信是立业的道德基石正直是从政的品质核心廉洁是做官的行为准绳。

    4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4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7.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48.清正廉洁官本份 执政为民党基础

    4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50.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51.不准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

[阅读全文]...
  • 廉泉让水的典故(廉泉古诗的意思)

  • 1.文化江西的历史脉络

    2.传播江西声音的方式与技巧

    3.朱子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4.茶文化与“一带一路”

    5.江西文化“五个十”

    6.让书香飘满赣鄱大地

    7.赣鄱文化耀华夏

    8.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地位

    9.美术事业为江西文化添光增彩

    10.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

    01

    文化江西的历史脉络

    江西是历史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从古至今,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人文资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尤其在宋明时期,全盛的江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它从远古浩荡而来,向未来奔泻而去。历史越是古老悠久,文化便越是深邃悠长。只有对江西文化历史进行梳理,才能连接起江西文化这串绚丽的珍珠项链。江西历史文化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从万年到豫章:江西文化载体的形成

      文化根基于地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文化的发生与生存都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王勃在其名篇《滕王阁序》中称赞江西“人杰地灵”,而“地灵”正是产生“人杰”的重要环境。

      在江西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资料显示,江西最早的原始文化是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距今约四五万年的*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从那时起,江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江西的历史也由此开端。而最能代表江西先民发展历程,反映江西先民生存文化的,当属万年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全球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农业遗产。在这里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至1.2万年-1.4万年前。而在这里发现的陶片,经过测定,距今已有2万多年。万年县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就像一本史书,记录了江西的先民在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两个“世界第一”。

      相对于黄河流域而言,江西的土著居民长时间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进入文明时代的步伐相对迟缓。直到商周时期,中原文化才与江西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而其中的代表,就是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遗址、瑞昌铜岭遗址等。这一时期的江西文化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这也表明江西地区再也不是远离中原王朝的“蛮荒”“化外”之地。

      位于樟树市吴城乡的吴城文化遗址,距今约3000年、面积61万*方米,城内有居住区、祭祀区、制陶区、铸铜区,城外有墓葬区,至今尚存的3米-15米高、2800多米长的土筑城墙,是目前南方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址。

      *年发现的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竟达1478件,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全国所罕见,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一举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充分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位于瑞昌市夏畈乡铜岭的矿冶遗址,规模庞大,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开采技术、选矿技术和冶炼技术,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矿冶遗址,开采的年代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保存之完整,内涵之丰富,极为罕见。瑞昌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我国采铜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还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为中国青铜文化圈的概念和商周时期铜料的来源提供了新的佐证。

      说到江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少不了“吴头楚尾”之称。祝穆《方舆胜览》说:“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从这一称呼上可知,江西处在东吴越和西荆楚两大文化的过渡地带,无论是东边日出还是西边雨,都会从中受到影响,更何况同源共本,本是同根生,晴也好雨也罢,兼收并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比较开放的包容性、惊人的同一性和独具智慧的开创性,使得那时候的江西文化更显地域特色。

      而江西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豫章郡的设置。西汉初年,朝廷设立豫章郡,下辖南昌、庐陵、彭泽等18县,其所管辖的范围,大抵上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以后虽有小的调整,但大的格局一直未变。由于豫章郡的设置,江西被正式纳入中央*的统一控制之下,一方面,接受中央文化的熏陶,使这一区域依附而非背离中央,保证了区域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俗, 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将周围尚未纳入进来的地区吸附过来,从而慢慢形成今天江西的政区格局和文化*俗。

    从边缘到中心:江西文化的高峰

      客观地说,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这座文化孤峰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分量的文化名人。但到了北宋中后期,江西文化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中原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里头四川和江西,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从宋至明,江西文学如日中天,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六百余年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英才荟萃,名家辈出,如群星璀璨,光耀中华,其壮观景象,至今仍令人景仰和惊叹不已。综观宋明文坛,在作家数量上,江西籍的最多;从作家队伍素质上看,江西作家中既不乏众体皆备、声名显赫的大家巨擘,也不乏独擅一体、技压群芳的名家高手;从宋明文学的历程看,由首开风气到蔚为大观,由中兴再起到傲然殿后,皆有江西作家之卓著勋绩;从宋明文学诗歌、词章、散文、戏曲四个主要领域看,江西作家都大有可书之笔。

      江西在宋明时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江西文化名流巨擘的优秀成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江西现代文化的丰富源泉。江西繁荣发达的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文章节义之乡,二是理学的心脏地带,三是诗人与词客的沃土,四是禅宗的腹地,五为道教的重镇,六为经济与治术之地。

      为什么江西文化在宋明时期能够独领风骚,创造最高成就?主要是得益于经济中心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移。自南北朝开始,江南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隋唐以后,包括江西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经济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中原地区先后发生“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战争等三次大的长时期战乱,北方居民的大规模举族南迁,给江西带来了众多的劳动力和先进的中原文化。到两宋时期,中国的首都先后迁到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等地,而明朝建都在南京,明成祖后,依然实行两都制。江西则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区,其人口之众、物产之丰,均名列前茅。

      江西文化的繁荣也与交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时由南海入中原的通道,即由大余梅岭而直下赣江水道的所谓使节之路,这一交通大动脉贯通后,触发了赣江流域的地气、人气和文气。江西得以用更快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全国交流,众多的达官显要和文化名流频繁地进出江西,而江西学子们也纷纷走出江西,游学游宦,对促进江西文化发展和江西文人成长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全盛到低谷:江西文化的衰退

      进入清代以后,江西文化在全国的地位急速衰退。整个清代,江西只有3位状元,不仅大大低于江苏和浙江,甚至落后于边远的广西。衰退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江西是全国少有的“三无省”:无学部委员,无重点大学,无博士学位授予点。

      是什么原因促使江西文化从巅峰坠落到低谷呢?究其根源,主要是人口迁移、经济开发、交通畅达、文化传递、战争破坏、社会安定等。这几个因素又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

      兴也经济,衰也经济。江西经济在全国地位的低落,是文化衰退的根本原因。经济衰退又与交通转移有关。从中唐到清前期,运河——长江——赣江——珠江一直是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清中期,由于海运的兴起,赣江水运地位下降。尤其是京汉、粤汉铁路修通后,南北通道改走河北、河南和两湖,江西成了陆运和海运的盲区。虽然后来有浙赣线,也只是在赣北穿境而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除了不通火车的*以外,省会城市都有到北京的直通火车车次,唯有南昌进京需要转车。由于交通格局的变化,不仅造成物资运输困难,从外部渗入的新思潮、新风尚也绕过江西。致使江西在观念的更新上,不仅落后于沿海,也落后于中原和南北交通线上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江西文化的衰退,直接的原因还是战争的破坏。非常不幸,在中国*代工业兴起前夕,江西正处在太*天国战争时期。太*军与湘军两军反复交战10余年,江西成为主要战场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湘军“战功未必在疆场”,但“实实受害惟南昌”。战争刚过,恰逢*代工业在中国兴起,形同废墟的江西城乡,别说喜迎工商新时代的来临,就是恢复传统时代的农耕基础也需时日。江西商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商品如茶叶、纸张、木材等的生产则因战火而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的瓷业也一度陷于停产。

      当然,江西文化的衰退,也与自身的弱点有关。江西文化长期处在传统文化的中心区域,“文章节义”为江西人的传统美德,但这种“美德”主要是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染,它有利于农业社会的巩固,却不利于商品社会的形成。这一文化特性使得江西文化排斥*代文化,成为*代江西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

    从蛰伏到潮头:江西红色文化的兴起

      江西文化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江西籍文化精英的主要活动地域大多并不在江西。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经江西培养考中科举后,即长期在外活动,死后都未归葬江西,而一些外省籍的杰出人才往往在江西创造奇迹。进入20世纪,在以*、*、*、*为代表的*人的领导下,江西再一次挺立潮头,开创了中国红色文化的新纪元,成为了中国革命、人民军队、共和国、工人运动等四大摇篮。

    红色文化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波澜壮阔的历史赋予了安源、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一个个红色经典称号,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史恢宏“交响乐”中的动人“音符”,也造就了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是江西*现代以来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20世纪以来,江西领红色文化之先,红色基因浸透在江西人的血液和江西的山水之中。全省从南至北,从东到西,一个个人名,一串串的足迹,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多个第一或者之最,见证着*成长的光辉历程。江西也涌现出了方志敏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据史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烈士*26万多人,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江西也是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

      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先进文化,是*人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的集中体现,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遥远的未来。江西红色文化品牌的兴起,不仅可以传播历史正能量,而且可以增强江西人民的自豪感,还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江西,从而有力地提升江西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江西的文化软实力。江西红色文化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内容的原创性、分布的广泛性和历史见证价值,正成为江西重要的文化品牌。

    02

    传播江西声音的方式与技巧

    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升党和*公信力,对于讲好江西故事、传播好江西声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做到新闻发布工作有为有位

    伟大的时代,传递美妙的声音,传播感人的故事。我们需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新闻发布工作。

    合唱“好声音”。传播江西好声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合唱”“协奏曲”,需要落细落小落实,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做好政策解读,唱响“引领之音”。现在之所以有的政策执行效果不好,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及时权威的政策解读,致使党和*的“好声音”传递不出去。这提醒我们,在出台重大方针政策、启动重大项目、开展重大活动时,应对相关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同步部署,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支持和监督党和*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唱响“发展之音”。要自觉围绕省委、省*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亮点,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设置议题,利用新媒体新*台,向国内外介绍江西的发展变化,宣传江西的发展成果,唱响江西发展升级“最强音”。

    宣传先进典型,唱响“示范之音”。*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绿色崛起”的动力之源。作为新闻发布工作者,有责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唱响先进典型的“示范之音”。

    齐讲“好故事”。讲故事,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以确凿的事实说服人,以良好的形象打动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信服的道理影响人。

    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要更多地用生动的事实、典型的案例、翔实的数据说话,把想表达的观点寓于鲜活的故事之中,娓娓道来、可亲可信。比如,讲到反腐倡廉,就可以从汤显祖的《邯郸记》说起,主人公卢生贪欲过重的故事对于从政做人都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要突出讲故事的重点。江西的故事千千万,要着重讲好“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改革发展故事,讲好“江西风景独好”的山水旅游故事,讲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故事,讲好“最美江西人”的故事,讲好江西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故事。重点讲什么,要针对受众的兴趣和关注点来选择。比如,向西方国家推介江西,就可以从“CHINA”一词来源于江西景德镇瓷器来切入,向外省推介江西,可以从“走江湖”的故事讲起。这些都是讲好江西故事的丰富素材。

[阅读全文]...
  • 关于廉洁的古诗(有关廉洁的名言警句)

  • 名言
  •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初夏时节,在美丽的柳叶湖畔,我欣然登上司马楼,细细品读唐朝朗州司马刘禹锡的诗词,不觉心旷神怡,思绪万千:诗人的诗心是什么?诗词中缊藏的清廉的灵魂又是什么?

    诗心,就是理想,是人民,是态度。

    理想,是诗和远方。

    刘禹锡,从年轻时起就怀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忧国忧民。针对唐朝中期的时弊,立志改革图强,报效朝廷,关注百姓。“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朗州十年,他却意志坚定,光明正大,不负桑梓,用一生的立身行事,写就了“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精神长歌。

    “功利存乎人民。”刘禹锡根据多年在基层治理的经验,早在1400多年前就提出了响彻古今的施政箴言。他主张政治清明,关心百姓疾苦、赈济灾民、减免赋税、罢除官市、惩治腐败。像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态度,是人生思考。

    刘禹锡经历政治挫折之后,对人生的思考更为深入,哲学思想逐渐成熟,他在《天论》三篇之中提出了“天人相胜还相用”的天人观。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共进,强调了人的积极作用,将千年来的天人关系推进了一大步,更加坚定了自己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

    因此,他站在朗州大地上,高唱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来对待贬谪的艰辛与苦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诗豪”。

    廉魂,就是风骨,风格,风范。

    风骨,是浩然正气,也是逆境人生的铮铮铁骨。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体现了他的心智,也体现出了他那种刚正不阿、甘心清廉的风骨精神。他不会去跟别人盲目攀比,他也并不觉得住在陋室中有什么不好,只要自己的心智还是正直的,那么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刘禹锡摒弃一切杂念,不计较名利得失,修炼出空灵清澈的心境,是多少人难以企及而又不舍追求的崇高境界。

    风格,是人品格调。刘禹锡的风格特征表现为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不与*妥协的勇气,豁达、乐观的个人品质和格调。

    刘禹锡在被贬官到朗州的日子里,没有悲观失望,而是抱着一种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他纵目洞庭,看到的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始终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希望与信心。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彻和达观。

    风范,是清廉风气。

    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刘禹锡才华横溢,一身正气。既有诗人的内在气质,又有为官的清廉品性。

    刘禹锡“筑清风台”。教书育人,身正为范。传播追求真理,像屈原一样,“吾将上下而求索。”倡导廉洁清风,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

    清廉是做人之本,为官之道。反腐倡廉同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思考的课题。“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说明了腐败就会亡国的道理。

    诗心廉魂,就是点亮人生,开启未来。

    正如梁衡在常德唐诗墙——柳叶诗韵序中写道:常德唐诗墙至少给我们三点启发,一是经典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久不衰;二是经典需要传播,要经常请出来擦拭擦拭,以重放光芒;三是经典要回归生活,反哺民众,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当此人心浮躁、文化淡忘之时,立唐诗墙于碧水之岸,振诗心于名利之时,诚为一大善事。

    湖水荡荡,杨柳依依,当游人信步柳叶湖畔,偶一回首,读到了墙上的哪一首诗或哪一句话,也许会心有所悟,点亮他的人生,开启他的未来。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写廉诗的古诗 - 句子

写廉诗的古诗 - 语录

写廉诗的古诗 - 说说

写廉诗的古诗 - 名言

写廉诗的古诗 - 诗词

写廉诗的古诗 - 祝福

写廉诗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稚子弄冰古诗磬的读音 睡觉听雨声的古诗 关于陶渊明的古诗与名言 最好听的古诗春晓 文天祥的古诗作品欣赏 关于热爱祖国团结的古诗 含有引申意义的古诗 你知道十首带龙的古诗 李白有欲言的古诗202O 画唐王维古诗的朗诵 描写月亮的六首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的古诗大概意思 关于戏曲国粹的古诗 关于校园夏季的古诗 带风雨两个字的古诗 古诗中乌鸦和寒鸦的区别 古诗19首的体裁是一首抒情诗 有关金灯寺的古诗 掀起波澜又*静的古诗 弥敦的古诗 夫妻深情对话的古诗 含数字的四段古诗 带有武功的古诗词 写工作很忙的古诗 描写岭南山的古诗 姓名组成的古诗 想剪头发的古诗文 古诗词的发音规律 关于童年的梦古诗名 地板的古诗词 常衔西山之木石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