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赠花卿赠花卿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赠花卿赠花卿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赠花卿赠花卿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赠花卿赠花卿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卿:对古人的尊称。锦城:今四川省成都市。几回闻:听到几次。
锦城的管弦乐器吹奏出悠扬悦耳的音乐,那乐声随着风飘荡在锦江上,冉冉地融入蓝天白云间。这样美妙的音乐只能在天上的仙宫里弹奏,在人间能听到几回呢?
赠花卿[1]
杜甫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2],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3],
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3]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作者】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赏析】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致。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花敬定曾因*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杨慎《升庵诗话》中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诗以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当然,也有人认为它纯粹就是一首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据考证,花敬定居功自傲、骄恣不法的事实都发生在*定段子章的叛乱之后。杜甫是一位忠君思想很强的诗人,如果这首诗写于此时,他绝不会“赠”其诗,而且也决不会称之为“卿”,诗的格调也不会如此轻松愉快。
当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之时,是不是总会想要叹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这自然是一种极高的赞誉,而这句我们熟悉的诗句也是十分经典的存在,它取自于诗圣杜甫的《赠花卿》,不过这可不是单纯的写音乐之美的诗歌,如果你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就会发现原来它的背后还有这样一层意义。
《赠花卿》是杜甫的一首七绝,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既是赠诗,自然是有对象的,其赠送之人是当时的武将花敬定,”卿”是对人的尊称。不过如果你以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花敬定的赞美,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首诗隐含的其实是杜甫委婉的讽刺,当然了,若是不知道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还是很容易理解错的。
既然是送给花敬定的诗,那么这个花敬定又是何许人呢?安史之乱时,花敬定为当时的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上元二年年间,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攻克绵州,并在绵州自称为梁王,花敬定就是那个之后带兵攻克绵州,斩杀了段子彰之人,也因此,花敬定有了卓越的功勋,但他却在此之后居功自傲,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
花敬定*定叛军本是大功一件,但他却纵容兵队对百姓大肆掠夺,也不遵守礼法制度,性情残掠,据说他曾为了掠取一金钏,残忍的斩断了妇人的手腕,可谓是残忍至极了。这种人自是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的,所以之后他在追剿段子璋残余势力时,因兵力疲惫未能成功,还反被叛军斩杀了,可谓是骄兵必败了。
杜甫的《赠花卿》就是在花敬定*叛之后正猖狂至极的那段时间写的,毕竟花敬定这般放肆,自然是也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不顾礼法的他还僭用天子音乐,这在礼仪制度严格的古代可是祸乱纲常、大逆不道之事。杜甫对这种放肆至极、残害百姓之人是深恶痛绝,遂作了这么一首诗赠给花敬定,其中是对他委婉的讽刺!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美妙的音乐整日都飘在锦城的上空,这乐声一半飘在锦江的碧波之上,一半飘升到白云之间。这么美妙的音乐只应该在神仙之中存在的,人间的*民百姓能听到几回呢?这说的自然是花敬定家里传出的音乐声,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了,前两句是化无形为有形,”半入江风半入云”将音乐的轻盈、悠扬表现的十分淋漓尽致,还颇有种余音绕梁之感。
后两句诗人直接说这是天上的仙乐,人间难得一闻,这自然是杜甫的想象,算是以后两句之虚衬前两句之实吧,这么难以听到的音乐竟然整天被锦城百姓所闻,”几回闻”和第一句的”日纷纷”一对比,在这里就显得颇有讽刺之感了。这里的天上哪里真是仙境啊,不过是杜甫以天上指代皇宫,明明是皇上才能听到的音乐,却被花敬定拿来享用,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这就属于僭越了。
其实杜甫写花敬定的诗不止这一首,他的《戏作花卿歌》里就有”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说明花敬定在成都的名声很响亮,只是这名声是好是坏,诗人就表达的很含蓄了。全诗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说花敬定作战剽悍勇猛,但*贼有功的他却留蜀作乱,这大概也是杜甫最难过的地方了吧。明明可以是一个造福一方的英雄,却没想到是个折磨百姓的恶魔,好不容易出了虎口的百姓却又进了狼窝,也是一言难尽!
后世有人说诗文的讽刺应是”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而杜甫的这首诗就是属于柔中有刚的类型,单纯看诗,绝对想不到他其中还含有如此浓重的讽刺感,只把其义藏在言外,让人在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去反复品磨,就会有原来如此的惊奇感。而这种惊奇感让人不知不觉中会对诗人产生深深地崇拜之感,感叹杜甫之奇妙!
“少陵七绝,槎枒粗硬,独《赠花卿》一首,最为婉而多讽。”当我们还把想象诗歌里绝美的音乐之时,诗人竟就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花敬定的讽刺,实为妙哉,情趣在,意境在,其深意也在。而这样的一首诗能够流传至今,依然是人们称道的经典,自然也是不足为奇的。
中国的语言文学是十分博大精深的,明明表面已有意思,背后却依然能够暗含如此多的深意,这在语言上其实也是一种修炼。含蓄温婉的语言有时也并不是柔软无力的,相反,它还可能具有很强大的力量,在不经意间直戳人心。所以,我们在欣赏一首诗,一个作品时,往往不能只看其表面,还要追求其中的深意,这样才能在诗歌中,在文学作品中找寻其存在的意义以及传世的价值,才依然能在流传千百年之后,找寻到经典文学作品里纵横捭阖的情怀和属于人类的共鸣!
《赠花卿》阅读答案
在学*和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花卿》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赠花卿》
作者: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批注】: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定段子璋之乱。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
3.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4.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5.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6.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语译】:
成都锦城里的音乐声,日日奏个不停,每天此起彼落地响起,好不热闹。
乐声到处飘传,有的融入江上的清风,有的随风飘向云端,
这样的乐曲,恐怕只有天上才有吧!在人间那里能够时常听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四川成都,杜甫入四川,已是四十八、九岁的年纪。在这之前,正逢安史之乱。唐朝百姓身于水火之中,到处闹饥荒,连杜甫的幼儿都饿死了。
杜甫到四川,也是为了求安定的生活。杜甫怀着悲伤痛苦的心情到四川,虽有佳肴美食,但也食不知其味,视而不见其美,唯心有凄凄然,故不得不为诗抒怀,聊表己见了!在某次的宴会里,他听得*中奏了『天上曲』的音乐,因而感触写成。
这首赠花卿的绝句,如果我们先暸解花卿这个人,花卿是驻守四川的花敬定将军,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身为军人,他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可是,花敬定却天天以歌舞为乐,生活穷奢极侈。在当时封建制度,礼仪制度极严格,这些音乐的规定,稍有违背,就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不但要杀头,而且会诛连九诛,所以现代人能随兴而听各式曲奏,岂不庆幸哉。杜甫作诗明赞花家仙曲,世间罕有,暗地里讽刺他︰如此铺张的音乐会,应该只有天子所在的皇宫(天上)才见到,一个将军能够有闲心享受这样的轻歌妙韵,真是难得一见﹗
杜先生写此首绝句赠花卿,前二句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乐曲行云流水之美妙,但此曲只应天上有,这的「天上」意谓着天子所居的皇宫,而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里的「人间」应系皇宫之外,也就是说这种音乐,按规定只能在皇宫中演奏,而您(花卿)却僭用了,其用意应有讽刺之味吧!
内容赏析:
1、为什么作者说此曲只应「天上」有?难道他听过天上的音乐吗?
2、对于好听而感人的音乐,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请描述一下心中的感觉。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诗鉴赏
花卿名敬定,原为西川牙将,曾*定梓州段子璋之乱,其部下乘势大掠东川,本人亦恃功踞傲。杨慎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可见此诗用以讽喻花卿居功自傲之举。
“锦城丝管日纷纷”—— 意思是花卿在成都无日不宴饮歌舞。“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别名。虽写“锦城”,根据末句“人间能得几回闻”,可指“丝管日纷纷”并非泛指,而是仅就花卿幕下而言。“纷纷”
二字给人以急管繁弦之感。“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风荡漾于锦江上空,隐约可以听见,而更多的飘入云空,难以追摄。这句不但写出那音乐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而且表现出了它的缥缈。“半入云”三字又引出下文对乐声的赞美——“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里将乐曲比为天上仙乐,看来是对乐曲的极度称美了。晚唐李群玉就化用这两句诗来赞美歌妓:“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唐时,人们常把宫廷乐曲称为“天乐”。(刘禹·1875·《唐诗鉴赏大典》
锡《与歌者何戡》:“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自天宝后,梨园弟子多流落人间。随着玄宗入蜀,宫廷艺人亦有流离其间。因此宫中音乐颇多外传。刘禹锡《田顺郎歌》云:“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常开君主心,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然而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就暗示了花卿的享受几乎等同帝王。联系花敬定其人的恃功骄奢,与结语“即赞为贬”的《戏赠花卿歌》,这里显然是有所讽喻的。只不过投赠之什,措语相当曲婉罢了。因此杨伦《杜诗镜诠》高度评价此诗说:“似谀似(实)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
整理:zhl201702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 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 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叶芝诗集》,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叶芝诗集
1、《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
2、《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3、《柯尔庄园的天鹅》
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
4、《基督重临》
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
5、《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6、《在本布尔山下》
(一)
凭着围绕马理奥提克的轻波的
(二)
许多次,一个人死,一个人生
(三)
你听到过米切尔的祷告声声:
(四)
诗人和雕塑家,**们的工作,
(五)
爱尔兰诗人,学好你们的专业,
(六)
在光秃秃的本布尔本山头下面,
7、《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在日暮时遇见过他们,
8、《思想的气球》
双手,依照给你的吩咐去做;
9、《圣徒和驼子》
起立,举起你的手然后开始
10、《圣徒》
上帝试探着每一个人
11、《驼子》
对于所有在你肉体中起立
12、《旋转》
旋转!旋转!古老的石脸,向前望去;
ju.51tietu.net编辑推荐
雪莱诗集
1、《给玛丽》
哦,亲爱的玛丽,
2、《爱情的玫瑰》
(一)
希望,奔腾在年青的心里,
(二)
赠给幻想的礼物多么珍贵,
(三)
岁月摧毁不了爱情,
3、《给温柔的歌声已消逝》
温柔的歌声已消逝,
4、《孤独者》
赠送母亲的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送母亲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2、《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6、《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7、《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赠范晔写梅花的诗句
《赠范晔》原文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作者简介
陆凯诗(?―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
陆凯诗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侍从。陆凯诗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陆凯诗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诗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
《赠范晔》简介
古时赠友诗无数,陆凯这一首以其短小、*直独具一格,全诗又似一封给友人的.书信,亲切随和,颇有情趣。
诗的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而这一次,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却是梅花,是可见得两个之间关系亲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达。一个“逢”字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却是有心;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如果说诗的前两句直白*淡,那么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
赠花卿赠花卿的古诗 香赠花卿的古诗 赠花卿的古诗配画 赠花卿的古诗图片 我想被赠花卿的古诗 古诗赠花卿的图片 赠花卿古诗的感受 赠花卿古诗的读法 赠花卿的古诗诗句 李慕豪的赠花卿古诗 赠花卿的古诗有没有 搜索赠花卿的古诗 赠花卿古诗的划分 古诗赠花卿的感悟 赠花卿古诗的诗配画 赠花卿古诗的背景 古诗赠花卿的含义 赠花卿的拼音古诗 赠花卿古诗的读音 《赠花卿》的古诗花花花 赠花卿的诗意和古诗 关于赠花卿的古诗配画 赠花卿算春天的古诗吗 《赠花卿》带拼音的古诗 赠花卿的古诗加拼音 带拼音的赠花卿古诗 赠花卿这首古诗的诗意 赠花卿中的古诗和名句 赠花卿的古诗注音朗读 古诗杜甫赠花卿的比喻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全诗翻译赏析 赠刘景文古诗 《赠花卿》阅读答案 杜甫古诗《赠花卿》全诗赏析 古诗赠刘景文 赠花卿赏析 杜甫《赠花卿》诗词鉴赏 戏作花卿歌 赠花卿古诗带拼音(赠花卿古诗意思解释) 听弹琴刘长卿古诗的意思(弹琴刘长卿古诗赏析 ) 刘长卿最著名的十首诗(刘长卿古诗代表作) 劝学古诗唐代颜真卿(作者颜真卿的劝学诗) 送上人刘长卿古诗赏析(送上人刘长卿译文) 赠花卿唐杜甫古诗(杜甫赠花卿全解赏析)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赠刘景文古诗全解) 《赠花卿》赏析 劝学古诗颜真卿(劝学诗颜真卿赏析 ) 杜甫《赠花卿》 刘长卿古诗大全(唐代刘长卿的诗有哪些)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赠花卿的诗意理解及赏析(赠花唧古诗翻译) 赠刘景文古诗 杜甫:赠花卿 赠花卿的诗意 董卿的名言名句朝花夕拾 赠送母亲的古诗 叶芝诗集_颜真卿28字古诗集字 劝学唐颜真卿古诗71句 莲花的赠送 赠范晔写梅花的诗句
健康积及的向上的古诗 含有文和玉的古诗 形容哭的古诗 雨天美景的古诗 细雨如珠添景致的古诗 田家的古诗读音 辛弃疾的代表作古诗 表达梦境的古诗 知足的古诗词 形容美好早晨的古诗 关于诚信完整的古诗词 形容吻的感觉古诗 子孝母古诗的读后感 关于成熟的古诗 破风云的古诗 有关逆战的的古诗词 形容情人相爱的古诗 形容事皆无常的古诗 七十六个字的古诗 含有思的古诗词 含有牛的古诗 含孙的古诗 充满哲理的古诗词论文 押ang韵的关于花古诗 最有名的古诗书法 描写女人下身的古诗 以流为开头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古诗自创 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词 含有宝字的古诗 描写手艺人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