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何打头的古诗 >

何打头的古诗

关于何打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何打头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何打头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飞字打头的诗句有哪些?

  •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叶绍翁

    【小】苑莺歌歌,长门蝶舞多。……《思君恩》令狐楚

    【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白居易

    【小】廊回合曲阑斜……《寄人》张泌

    【小】檐日日燕飞来……《春晚》王令

    【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曾几

    【小】栏花韵午晴初……《归王宫次年作》司马图

    【小】蚕犹卧斫桑稀……《早晴至报恩山寺》文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南北无名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李清照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大东》诗经

    /

    小楼一夜听春雨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沙,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听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扣柴扉久不开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廊回合曲阑斜

    【作者】:张泌 唐

    【原文】: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宋 · 杨万里《小池》

    译文: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译文: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五代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译文: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唐 · 李白《古朗月行》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5、小园香径独徘徊。 —— 宋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译文: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才刚刚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虫声新透绿窗纱”、“人生若只如初见”、“记得小苹初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事物还没有开始:蓬门不曾缘客扫、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盘马弯弓惜不发、黑云压城城欲摧;

    事物在最后关头:“九万里风鹏正举”、“最是一年春好处”、“最是橙黄橘绿时”、“石破天惊逗秋雨”、“砯崖转石万壑雷”、“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先这些,想到再补.

[阅读全文]...
  • 五打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 经典
  •   五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你知道哪些五开头的四字词语?接下来学*啦网小编将带来五字开头词语内容,希望对大家学*有帮助。

      五的意思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脏六腑、五体投地、五味俱全、*、五大三粗、五马*、五车腹笥、五鬼闹判、五脊六兽、五斗先生、五内如焚、五里云雾、五侯蜡烛、五日京兆、五鼎万钟、五合六聚

      五味俱全 → 全心全意 → 意味深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秒必争 → 争权夺利 → 利欲熏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听计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咷气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1)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2)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4)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5)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6) 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7)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8)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9) 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10) 五蕴皆空: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11) 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12) 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13) 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4)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15) 五月飞霜:借指冤狱。

      16) 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17) 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18) 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19) 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20)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1) 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22) 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23) 五抢六夺:指竞相抢夺。

      24) 五男二女: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25) 五陵英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26) 五陵豪气:指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

      27) 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28) 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29) 五劳七伤: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30) 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看了五字开头词语的人也喜欢:

    1.有关前开头的四字词语

    2.目开头的四字词语大全

    3.四开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4.是字开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阅读全文]...
  • 关于明字打头的诗句-有什么带明字的诗句?

  •   有什么带明字的诗句?

      带“明”字的诗句很多,不可能全都找出来,摘录一些让网友们阅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天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朝来明镜里,不忍白头人。刘长卿《正朝览镜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李白《王昭君二首》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李白《渌水曲》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李白《秋浦歌》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秋浦歌》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李白《杜陵绝句》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李百药《咏萤火示情人》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王维《北坨》

      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维《送别》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王维。《阙题二首》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虞世南《咏萤》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此去*城阙,青山明月初。王勃《晚留凤州》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骆宾王《玩初月》

      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杜甫《崔评事弟许朝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彩翠 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王维《木兰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窗前总有花笺纸,难寄妾心字字明。无名氏《凤凰台怪和歌之二》

      容州诗句右褒城,几度经过眼暂明。元稹《褒城驿》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元稹《哭女樊》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元稹《哭子之八》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陶渊明《归园田居》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李白《王昭君二首》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元稹《西明寺牡丹》

      君多务实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元稹《使东川邮亭月》

      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白居易《初见白发》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元稹《使东川嘉陵驿之一》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令狐楚《从军行五首》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元稹《雨声》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良人昨日去,明日又不还。聂夷中《杂怨三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白居易《小曲新词》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白居易《小曲新词》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张仲素《圣明乐》

      禁林同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元稹《寄浙西李大夫之三》

      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令狐楚《宫中乐》

[阅读全文]...
  • 火字开头的成语(火字打头的四字成语)

  • 1、拼音:[ lú huǒ chún qīng ]

    2、基本解释:

    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详细解释:

    (1)【解释】: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2)【出自】:唐·孙思邈《四言诗》:“洪炉烈火,洪焰翕赫;烟示及黔,焰不假碧。”

    (3)【示例】: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学问、技术等

    (5)【例句】:她在舞蹈艺术方面,已达到~的地步。

    4、*反义词

    (1)*义词:游刃有余 登堂入室 出神入化 挥洒自如

    滚瓜烂熟 目无全牛 登峰造极

    (2)反义词:羽毛未丰 半路出家

    二、七月流火:

    1、拼音:[ qī yuè liú huǒ ]

    2、基本解释: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3、详细解释:

    (1)【解释】:“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所以此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

    (2)【出自】:《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火树银花:

    1、拼音:[ huǒ shù yín huā ]

    2、基本解释:

    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3、详细解释

    (1)【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2)【出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3)【示例】:~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柳亚子《浣溪沙》词

    (4)【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节日晚上的灯火

    4、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5、成语故事: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诗曰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地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6、*反义词

    (1)*义词:张灯结彩 灯烛辉煌 火烛银花 灯火辉煌

    银花火树 火树琪花

    (2)反义词:黑灯瞎火 漆黑一团 昏天黑地 黑漆一团

    四、干柴烈火:

    1、拼音:[ gān chái liè huǒ ]

    2、基本解释

    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3、详细解释:

    (1)【解释】: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

    (2)【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这烈火干柴怎得瞒。”

    (3)【示例】: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如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4)【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5)【例句】: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如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4、*反义词

    (1)*义词:烈火干柴

    五、洞若观火

    1、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

    2、基本解释:

[阅读全文]...
  • 夜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夜字打头的四字成语)

  • 第一个字是夜

    夜以继日、夜深人静、夜长梦多、夜不闭户、夜不成眠

    夜郎自大、夜阑人静、夜不成寐、夜静更阑、夜雨对床

    夜静更深、夜光之璧、夜宿晓行、夜行昼伏、夜夜笙歌

    夜去明来、夜住晓行、夜而忘寐、夜月昼星、夜月花朝

    夜寝夙兴、夜寝早起、夜以续日、夜郞自大、夜长梦短

    夜以继昼、夜行被绣

    第二个字是夜

    日夜兼程、夙夜在公、半夜三更、长夜漫漫、夙夜匪懈、

    月夜花朝、夙夜匪解、暮夜无知、长夜难明、暮夜怀金、

    清夜扪心、俾夜作昼、昼夜兼程、以夜继日、夙夜不懈

    夙夜为谋、一夜十往、夙夜不怠、星夜兼路、大夜弥天

    昼夜不舍、夙夜梦寤、昼夜不息、长夜之饮、暮夜先容

    昼夜兼行、夙夜不解、以夜继朝、以夜续昼、以夜继昼

    卜夜卜昼、雪夜访普、宿夜然诺、遥夜沉沉、一夜十起

    夙夜梦寐

    第三个字是夜

    夙兴夜寐、日日夜夜、天方夜谭、昼伏夜动、巴山夜雨

    秉烛夜游、朝歌夜弦、衣锦夜行、晓行夜宿、昼耕夜诵

    晨兴夜寐、炳烛夜游、对床夜语、晓行夜住、对床夜雨

    衣绣夜行、昼伏夜行、牛衣夜哭、更深夜静、昼想夜梦

    雄鸡夜鸣、笑面夜叉、昼思夜想、昼伏夜游、蛤蟆夜哭

    山阴夜雪、朝歌夜舞、日修夜短、日短夜修、秉烛夜读

    明珠夜投、门不夜关、衣绣夜游、愁多夜长、昼度夜思

    衣锦夜游、门不夜扃、昼阴夜阳、夙兴夜处、星行夜归

    蚤出夜入、蚤兴夜寐、秉灯夜烛、赵普夜读、秉烛夜行

    鹤知夜半

    第四个字是夜

    三更半夜、风花雪夜、深更半夜、不舍昼夜、日以继夜

    没日没夜、俾昼作夜、熬更守夜、卜昼卜夜、连更彻夜

    花朝月夜、好天良夜、连更晓夜、却金暮夜、镇日镇夜

    呼昼作夜、扪心清夜、终日终夜、尽日穷夜、昼日昼夜

    黑更半夜、炫昼缟夜、连明连夜、连更星夜、生死长夜

    无昼无夜、弥日累夜、黑天半夜、连明彻夜、连日连夜

    连明达夜、成日成夜、无明无夜、以日继夜、通宵彻夜

    连日带夜、连日继夜、移日卜夜、穿宵连夜、通宵守夜

[阅读全文]...
  • 春开头的诗句古诗(春字开头的古诗题目)

  • 高僧出手,必是精品!高僧之作,往往不喜繁复的字句,最爱用最简单的字眼,说出世人都参不透的道理,达到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效果。这一点,连最懂佛理的诗佛王维也学到了,这就是王维诗能空灵绝美的最大原因。

[阅读全文]...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

  • 苏轼,阅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

      苏轼一生当中有许多流传的千古诗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主题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 ,表面上是恼月照人 ,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阅读全文]...
  • 古诗句的开头结尾

  • 古诗句的开头结尾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句的开头结尾,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名言诗句作文开头结尾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

      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这个道理。

      (下面就是写那件事)

      2、“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家喻户晓,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呢?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母亲过一个节日吧!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啊。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5、“友情是我们生活的照明灯。 ”自从看过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友情无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二、古典诗歌的开头、承转与结尾

      (作者:奉旨填词柳三)

      诗的开头

      诗歌的开头,一般要联系诗歌的内容。

      古典诗歌的开头,不一定非的是诗歌的第一句,也可能是前两句,或前几句。

      根据体裁不同和表达的内容来定。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古典诗歌的开头的几种手法。

      开头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我们下面将逐个讲解。

      第一种是意境深远阔大:

      A、 境界阔大,即景生情 。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用大江的奔流来悲愁的深广,更显的境界开阔

      徒念关山远,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诸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稚正相望。

      金波丽鴃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这句呢,是万山重叠,孤城守卒处在万山的壮阔境界中

      万壑树参天,千山啼杜鹃;——这句呢是有画意而境界开阔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起句也是比较开阔的

      B、刻画气氛,用做烘托 。

      例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这个就是用情景相生的手法来刻画气氛。

      C、也有的是用典故,来烘托氛围 。

      比如我有一首词《满庭芳》前三句就用了两个典故:梦断廊桥,沈园风恶,溯回往事如烟……还有就是开篇先发一段感叹或者由景或者情发的感叹。

      比如我朋友一首律诗,开头就是这样开的“当时惯用酒催程,已累多情复薄情。”这个是情语来发感叹。

      还有用景来发感叹的,如苏轼的代表作品。

      这类开头的方法很容易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的效果 。

      D、 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

      比如: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这个是老杜的丹青引。

      这样的开篇手法用在排律和古风里的较多

      以上是我们讨论的是诗词开篇的第一种手法里的几种常见的形式。

      第二种手法 是用比兴的手法

      比如,诗经里的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阅读全文]...
  •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 阅读
  •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水调歌头古诗原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题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阅读全文]...
  • 古诗稻花开头的诗句

  • 花开,经典
  • 描写稻花的诗句有哪些

    《状江南·孟秋》郑概江南孟秋天,【稻花】白如毡。

    《喜雨》殷尧藩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鹊桥仙》稼轩居士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虎丘暮归小舟口号》赵执信【稻花】菱叶满流波,秋色其如夕照何。

    《鹊桥仙》辛弃疾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鹅,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曲项向天歌。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天苍苍,野茫茫, 白毛浮绿水, 鱼戏莲叶北。

    风吹草低见牛羊。

    红掌拨清波。

    风 5、咏柳 6、凉州词 7、登鹳雀楼 (唐)李峤 (唐)贺知章 (唐)王之涣 (唐)王之涣 解落三秋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 黄河远上白云间, 白日依山尽, 能开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入海流。

    过江千尺浪, 不知细叶谁裁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欲穷千里目, 入竹万竿斜。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不度玉门关。

    更上一层楼。

    注: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李峤 8、春晓 9、凉州词 10、出塞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孟浩然 (唐)王翰 (唐)王昌龄 (唐)王昌龄 春眠不觉晓, 葡萄美酒夜光杯, 秦时明月汉时关, 寒雨连江夜入吴, 处处闻啼鸟。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万里长征人未还。

    *明送客楚山孤。

    夜来风雨声, 醉卧沙场君莫笑, 但使龙城飞将在, 洛阳亲友如相问, 花落知多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静夜思 (唐)王维 (唐)王维 (唐)王维 (唐)李白 空山不见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独在异乡为异客, 床前明月光, 但闻人语响。

    客舍青青柳色新。

    每逢佳节倍思亲。

    疑似地上霜。

    返景入深林, 劝君更尽一杯酒, 遥知兄弟登高处, 举头望明月, 复照青苔上。

    西出阳关无故人。

    遍插朱萸少一人。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 17、望庐山瀑布 18、赠汪伦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乘舟将欲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呼作白玉盘。

    遥看瀑布挂前川。

    忽闻岸上踏歌声。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又疑瑶台镜, 飞流直下三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远影碧空尽, 飞在青云端。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 21、望天门山 22、别董大 23、绝句 (唐)李白 (唐)李白 (唐)高适 (唐)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 天门中断楚江开, 千里黄云白日曛, 迟日江山丽, 千里江陵一日还。

    碧水东流至此回。

    北风吹雁雪纷纷。

    春风花草香。

    *猿声啼不住, *青山相对出, 莫愁前路无知己, 泥融飞燕子, 轻舟已过万重山。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何打头的古诗 - 句子

何打头的古诗 - 语录

何打头的古诗 - 说说

何打头的古诗 - 名言

何打头的古诗 - 诗词

何打头的古诗 - 祝福

何打头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爱情感伤的诗句 和月饼有关系的诗句 形容苦尽甘来的古诗句 描述雾霾的诗句 不违初心的诗句 秋季夜晚的诗句 含有顶真的诗句 我为祖国点赞的诗句 霸气的诗句关于帝王 结婚下雨的诗句 关于悲伤离别的诗句 思念成灾的诗句 带有程字的浪漫诗句 付出会有回报的诗句 红叶有关的诗句 鼓励学生进步的诗句 关于桃李满天下的诗句 中秋节关于茶的诗句 关于生日的古诗句 和三峡有关的诗句 形容天天下雨的诗句 履职尽责的诗句 关于春天黄花的诗句 琵琶美人的诗句 凝心聚力的诗句 初冬的早晨诗句 描述失眠的诗句 关于家乡的诗句古诗词 心镜的诗句 有关谐音的诗句 有关于孝顺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