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关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词语解释

  • 解释,精神,写作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词语解释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推究。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致,获得。

      【正心】

      使心地端正。儒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整齐家政。使家庭整齐有序。

      【治国】

      使社会秩序安定。治,社会秩序安定。

      【*天下】

      使天下太*安定。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世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课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自然科学】

      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

      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一帆风顺】

      船挂满帆,顺水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诚意】

      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抽象】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诚意】

      使心地诚恳。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格物

      格物,是一种规矩,是一种精密,是追溯求源的文化沉积,格物更加偏重科学领域。所以,有了“九章格物真智慧,究竟圆满在数学”的说词。

      格物,注重求真务实,模棱两可,绝不可与格物同日而语。格物,是知识的总结和累积,确切地说,此乃《礼记·大学》传承的秘笈。

      由于假、丑、恶会被筛选出局,所以格物也是“真、善、美”的栖息之地。研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是对格物的确切定义。

      格物,不但适合科学发展领域,还可以矫正无章的秩序,扭转道德的偏离。传扬格物精神,定能够修品成就大器。

      致知

      致知,是溯本求源,获得真知;致知,是锲而不舍,揭秘事物的本质;致知,需在求索过程中竭心尽力,不断发现无数的未知。

      致知在各个领域,都不可以本末倒置。特别在成长过程中,致知是励志的重锤,鼓舞前行者不懈地努力,并要“立志善成,致知于行”才能达到求索的目的。

      致知,是道德修品的方法,致知于行且要力行,必须遵循“涵养、致知、力行”三者承上启下的顺序。当国学风吹遍大地,人人都会明德任责,致知力行于社会实践中,必然使爱岗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的眼前,必将呈现出一种海晏河清的怡人气氛。

      诚意

      诚意,是风向标,是试金石,诚意是一把双刃剑,能把“道貌岸然”揭穿。常怀诚意之心,必然有备无患,即使经历千回百转的磨难,终将峰回路转。若失之诚意,必然举步维艰,留下憾事斑斑。

      诚意,是人生的道德防线,懂得操守才能不陷入泥潭遭遇麻烦。用诚意灌溉道德之树,人生的花园必将结满一树的惊艳。人生的大船,靠着诚意压舱,保险一帆风顺,抵达人生瑰丽彼岸。

      诚意,是一支单人桨,能挑战海上的惊涛骇浪,横渡沧海桑田;诚意是一个信誉良好的银行,储进去的是真心,收获的是无限的成功机缘。

[阅读全文]...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 精神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原话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修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自然科学的*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文化的一部分。

      附注:本文一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同时还被选入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2011年版)等。 在语文出版社中,本文开头还有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这一段话,其他几处也有改动。据语文出版社中所写,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3)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天下。

      2、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于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拓展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学生应怎样学*自然科学的问题。其见解可谓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劝说语重心长。它对我国学生是一剂良药,每个人读后都会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阅读全文]...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

  • 精神,古诗文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

      大家*时喜欢看书吗?小编想问大家有读过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吗?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希望大家收藏与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自然科学的*学生应该怎样了解 自然科学。

      在*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 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 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 科学,研究人 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文化的一部分。

[阅读全文]...
  • 表现奉献精神的经典古诗词

  • 奉献精神,经典
  • 表现奉献精神的经典古诗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现奉献精神的经典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蜂》

      唐·罗隐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一似梦瑶台》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6、《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7、《七绝·师恩难忘》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8、《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9、《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1、《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12、《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13、《寻雍尊师隐居》

[阅读全文]...
  • 课文简介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精神
  • 课文简介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简介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自然科学的*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5段):*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从解释*传统教育的出发点说起,先解释格物和致知的含义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指出现代学木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接着,文章围绕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个中心,分析道: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还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格物格物的事例做证明,指出:王格物不是真正的探察事物,而是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思想观点所决定的。

      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分别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论述。作者还讲述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经历做证明。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文化的一部分。本段首句承上启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而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征文1000字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今天,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文化的一部分。

      格物致知蕴涵的智慧故事

      格物

      格物,是一种规矩,是一种精密,是追溯求源的文化沉积,格物更加偏重科学领域。所以,有了“九章格物真智慧,究竟圆满在数学”的说词。

      格物,注重求真务实,模棱两可,绝不可与格物同日而语。格物,是知识的总结和累积,确切地说,此乃《礼记·大学》传承的秘笈。

      由于假、丑、恶会被筛选出局,所以格物也是“真、善、美”的栖息之地。研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是对格物的确切定义。

      格物,不但适合科学发展领域,还可以矫正无章的秩序,扭转道德的偏离。传扬格物精神,定能够修品成就大器。

      致知

      致知,是溯本求源,获得真知;致知,是锲而不舍,揭秘事物的本质;致知,需在求索过程中竭心尽力,不断发现无数的未知。

      致知在各个领域,都不可以本末倒置。特别在成长过程中,致知是励志的重锤,鼓舞前行者不懈地努力,并要“立志善成,致知于行”才能达到求索的目的。

      致知,是道德修品的方法,致知于行且要力行,必须遵循“涵养、致知、力行”三者承上启下的顺序。当国学风吹遍大地,人人都会明德任责,致知力行于社会实践中,必然使爱岗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的眼前,必将呈现出一种海晏河清的怡人气氛。

      诚意

      诚意,是风向标,是试金石,诚意是一把双刃剑,能把“道貌岸然”揭穿。常怀诚意之心,必然有备无患,即使经历千回百转的磨难,终将峰回路转。若失之诚意,必然举步维艰,留下憾事斑斑。

      诚意,是人生的道德防线,懂得操守才能不陷入泥潭遭遇麻烦。用诚意灌溉道德之树,人生的花园必将结满一树的惊艳。人生的大船,靠着诚意压舱,保险一帆风顺,抵达人生瑰丽彼岸。

      诚意,是一支单人桨,能挑战海上的惊涛骇浪,横渡沧海桑田;诚意是一个信誉良好的银行,储进去的是真心,收获的是无限的成功机缘。

      诚意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用心灌溉,文明的芳香就会溢满我们的家园。

      正心

      正心,是一种修炼,正心,是抵御诱惑的利剑,勇于向邪恶挑战。

      正心是《大学》的经典,做人不可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袖手旁观”。古训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意正心,犹如一缕清风与一朵莲荷的爱恋,令人动容,喜笑开颜。

      正心者,就是要守住不偏不倚之公道,只有透过公正、强大、善良的内心,才能向外在世界散发正能量,才能对所处环境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

      正心是一条安康的坦途,能够颐养天年;正心是持家之道,朵朵祥云就会萦绕在窗前;正心,是治国理政的信念,一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在正心中得到体现。

      修身

      修身,是意志的千锤百炼,是品德的身经百战,是品质的提升和改善。若想自我完善,必须注意“警戒线”,筑牢“防守线”,远离“高压线”。守住三道防线,才是修身之道,确保不出祸患。

      修身,与戒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修身是制约品行的有效手段。古人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所以,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问心无愧,有效运用好手中的权柄。这个浅显的道理,正是修身立德的理念。

      齐家

      齐家,是自我完善,是美妙的和旋,齐家就是凝聚力量,共谋发展。

      齐家,是和睦的代言,其意义尤为深远。古有“举案齐眉”的典故,意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表明夫妻相敬如宾,比翼双飞。齐心涤虑,也是说家庭成员净洁身心,清除杂念,同心同德,才能排除万难。导德齐礼,说的是,要以道德引导,以礼教整顿,此乃安内治外的宝典。齐王舍牛的典故,进一步说明,要上行还需下效,必须巡视利剑高悬。

      一己之身,举家之力,上下同心,并行不悖,终可实现,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治国

      治国,是一个民族富强的命脉;治国,是厚德载物的大爱。治国,当以德为政,布仁政于国中。“如何赤子,心诚求之”,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公允。治国,不可有私心,只允许存公心。且要不断地集小善为大善,蔓延到现实中,做人要行君子之道,从商的行君子之道、从艺的行君子之道、执政的行君子之道,此乃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天下

      *天下,是满脸的喜悦,是阳光种下的笑靥,是治国的杰作。就是仁政得以布行,天下得以太*。“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天下,是幸福的意象书写,是每个人遵行道德标准的自觉,是一点星火,燃烧成了姹紫嫣红的景色。

[阅读全文]...
  •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 知识,古诗文
  •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23、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4、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2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6、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阅读全文]...
  • 含有知字的古诗词 带知字的诗词名句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贤集·七言集》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佚名《西洲曲》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佚名《黍离》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随园诗话·卷十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鬼谷子·谋篇》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李延年歌》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篇》

[阅读全文]...
  • 与食物相关的古诗词

  • 食物,名人,语录
  •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古人喝酒,往往能赋予诗篇佳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食物的古诗词。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____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3、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____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6、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__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1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2、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1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1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____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8、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____黄庭坚《登快阁》

      2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____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1、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____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____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25、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____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2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____杜甫《曲江二首》

      27、笑尽一杯酒,*都市中。____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____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29、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30、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阅读全文]...
  • 描写植物的古诗词

  • 植物
  • 描写植物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植物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钱嶫《悯黎咏》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音。——曾几《苏秀道中》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坚。——陆游《落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句子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语录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说说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名言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诗词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祝福

有关格物致知精神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周瑜小乔隐藏台词 少林足球经典台词截图 六一主持人开场白台词视频教程 控方证人经典台词 不能说的秘密电影台词 表白套路台词 生存还是毁灭台词 少儿快板台词大全集 使徒行者电影台词截图 幽默开场白台词大全集 何以笙箫默金典台词 保险公司打电话的台词 白马啸西风经典台词 斯巴达300勇士经典台词 那片星空那片海台词 战狼最后一句台词 抗日神剧穿帮台词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经典英文台词 夏雪密会经典台词 唐顿庄园台词中英对照 英雄联盟好听的台词 里面个个都是人才台词 西游记观音卖袈裟台词 神偷奶爸3英语台词 刮痧电影中英文化台词 特伦苏广告台词全文 秒速五厘米樱花抄台词 皎月女神台词粤语 爱在午夜降临前台词 乔峰经典台词 舞法天女羞耻台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