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关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词阅读题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的身影,阅读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这首词中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语是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1、 词语是 徘徊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⑴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⑵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4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写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2分)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2分)

      (2)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的手法,以燕舞东风的乐景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手法1分,寓意3分;若写拟人或衬托的手法亦可得分)

      阅读练*二

      1、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阚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小雾笼罩,杏花飘零,人未成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阚的抒情做铺垫。(2分)

      2、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原明室官员。(2分)

      赏析

      【《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廷焯曰:凄丽*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陈子龙,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这首山花子春恨是首借景表情的怀古词,词意动人,所陈之景冷艳,所表之情凄清,短短四十八字的小令把对惜春春去,恨春不住,的情怀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和其他的春词不同,由怨春不留,到怨己凭多闲愁。所有由赋到比兴的过程都是在题内尽述了。就象刘禹锡答白居易的诗,刘、白二人都在格式以内。未出题外之意。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

      陈子龙的恨春有何不同呢?不同在用字达意上。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我画在扩号内的字请提问人注意。本来是盎然春意,奈何作者却如此用字?更有下半句的尽、空、无情、等字。(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燕子居然在作者眼中落得无情二字的评语,更甚者还是双燕子。燕好是*人对有情男女爱情的美化词,这里居然被作者灌上无情两字。这里却是作者大有深意呀。不可脱离历史的看人物,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

      这里给提问的朋友介绍下陈子龙这个人,他是生在明末死在清初的人,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文人,更是个抗清义士,明亡以后多年转战南北追随南明武装反清复明,最后被捕投水而死,死后还被**。

      了解这样的背景在看这首春恨想必提问的朋友多少读出了作者的题外之意了吧。落花春去,杨柳迷离,故国宫院(景阳宫明永乐年修的)月照残红,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多情燕子哪知我国破神忧,(一点爱国意思没有,所以被作者说成无情双燕。)只知在东风中呢喃。一首写惜春词表诉的是作者情伤故国的忧思。神交南唐的亡国后主,此处想来亦在情理之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思路分析】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思路分析】第一问: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题格式: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答题步骤: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采桑子

[阅读全文]...
  • 迎燕古诗阅读答案

  • 阅读,语文
  • 迎燕古诗阅读答案

      《迎燕》是宋代诗人葛天民所作诗词之一。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迎燕古诗阅读答案,欢迎查看。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阅读试题及答案

      5、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

      6、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

      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

      7、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2分)

      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即可)

      拓展阅读:

      《迎燕》诗意

      短暂的阳春三月,普通的百姓人家。

      为了迎接新来的'燕子飞入,都没有放下昔日的门帘。

      燕翅已被丝雨淋湿,口里仍衔着带有落花芳香的泥土来筑巢。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

      《迎燕》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也是燕子顺利找到主人家的标志。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的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阅读全文]...
  • 立春偶成古诗阅读

  • 阅读,立春,文学
  • 立春偶成古诗阅读

      《立春偶成》是宋代诗人张栻地一首七言绝句,采用了借景抒情地艺术手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春偶成古诗阅读,欢迎阅读。

      立春偶成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

      字词解释:

      律回:即大地回春地意思。

      岁晚:写这首诗时地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参差:不齐地样子。

      作品翻译: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地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地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地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作品赏析:

      立春偶成,诗名,描写立春是一年之始地景象。

      “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运还用了拟人地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故说它们首先知道春到人间地消息。“眼前生意满”是说处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通过春风吹水这种具体物象来表现“生意”。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地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地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地景象;那碧波荡漾地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地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地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地生活激情。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曾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志。胡宏一见,知其大器,称赞道:“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后历知抚州、严州、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再历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经朱熹审定地有《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刊行于世,还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说》七卷,后人合刊为《张南轩公全集》。尝作石鼓书院《*记》、《风雩亭赋》,并亲书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刻碑嵌于合江亭壁。卒谥宣,葬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为衡山之麓,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理宗淳祐初年(1241)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古诗原文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翻译

      时*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注释解释

      立春: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成。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从节气上说,立春即是一年之始,但在历算上,立春之日可能赶在上一年的腊月下旬,即在上一年未尽之时,新一年的春天就已经来到了。古人认为律属阳气,吕属阴气,各代表一年的六个月,律回阴往即言立春。

      岁(suì)晚:年终。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

      生意:生机、生气。

      满:遍布,充满。

      参(cēn)差(cī):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创作背景

      诗人是四川人,立春之时,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冰霜稀少,草木发青,略见春意了,风也暖了,水也绿了。所以,此诗是诗人有感而作的南方立春日感怀诗。

      诗文赏析

      诗的前二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写立春节气到来时的景象:冰霜渐渐融化,暖气渐渐回生,冬眠的小动物蠢蠢欲动,花草树木都感觉到了春的信息,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看着时令的更新,考虑着迎接新春的到来。“冰霜少”,透露出立春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草木知”,透露出冬眠的蛰虫将要苏醒,草木将要萌发抽芽。

      诗的首句写出今年立春的特殊性,在旧岁未尽时已经“律回”,抓住冰霜渐少作为春意萌动的表征,写冰霜显得比往年要少。次句写自然界的变化,以拟人笔法写草木发绿,以代替具体的描写,最先告知了春天到来的消息。

      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写诗人的悠然遐想:诗人不再有残冬寒冷瑟缩的感觉,走出室外,满目清新,似乎看见了萋萋芳草,灼灼红桃,碧烟轻浮,莺歌燕舞,鹅鸭戏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致。回到眼前,只见宽广的湖面上,东风轻拂,波纹粼粼,水天一色,远帆点点。这就使人进入了一个现实的立春境界,向往着那万紫千红、充满生意的春天早日到来。“生意满”,让读者从中隐现看到茸茸芳草,碧烟轻浮,千红孕苞,鹅鸭戏于晴江,好鸟翔于佳木,春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勃的景致。

      诗的三、四句,诗人借立春来阐发自己的人生哲理,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注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情人景,十分形象。末句描绘了春水春风的生动景象,使全诗增色不少,读来如沐春风,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满”字,把春意写尽,也进而折射出了诗人欣慰的心态。

      诗人从立春这个节日“阴极阳生”的`特点,命意也不过说“一阳复始,万象更新”。但诗人在内容上略加提炼,在表达上以“春才到便觉得生意满”的“夸饰”手法,预示春浓的景象,以显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春天美景的爱好,使人默默地意会到,诗人所热情歌颂的是:只要有积极的因素,便会有积极的反应。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所见所感,语言朴质清新,以景句结尾,意味无穷。感情丰富,比喻形象,给读者以生机盎然的感觉。诗人捕捉大地回春景象,眼光敏锐,诗语生动,表达的是一种欣喜的心情。在写法上,对仗工整,用词传神,而又不露斧凿痕迹。

      全诗以“律回”为契机,律一回,就冰霜少,则春天的温煦可知;“春到人间草木知”,以拟人化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颇含韵外之致,与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句“东风吹水绿参差”,亦是状物准确生动的好句。以绿波荡漾,把视野引入水天相接的境界,以景结,面余味无穷,给人以开朗畅快的感染,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悠然自得而又有无穷遐思。

[阅读全文]...
  • 《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

  • 阅读
  • 《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题解】

      这首诗写两个以水为家的青年男女在长江相遇时,隔舟对话的情景。诗人截取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片断,表现出女主人公开朗、天真的性格。

      【注释】

      ①《长干曲》:乐府古题,多描写长干里一带妇女生活和感情。长干,长干里,今南京市旧里弄名,在长江南岸。②这首是女子问话,又自我作答,显得很主动。

      【原诗今译】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而妾住在附*横塘。

      只是停下船儿问问,

      也许你是我的同乡。

      【其一鉴赏1】

      这首小诗描写一水乡女子在江上向过往的小伙子攀谈问话的一个细节。它像一场独幕剧,又像一篇微型小说。寥寥四句独白,简单明了,但仔细含茹把玩,却又觉得隽永深长,风神无限。

      诗一上来就直接用主人公的问话开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寥寥十字,从句式上看,不过是一个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的组合,既没有什么奇思异想,也没有什么僻典故实,从事件上看,不过是人生逆旅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细节:攀谈问话。简单极了,*淡极了。诗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简单*淡的人生琐事中,看到了诗意的光彩和戏剧化的情节。分析起来,还是饶有趣味的。首先,问话中称对方为“君”,答语中称自己为“妾”,点出问者和所问对象的性别:一个水乡姑娘与一个船家小伙子。诗文中大凡涉及到男女,倾慕迷恋,恩怨憎爱之类的浪漫传奇故事就会随之展开。但此诗并没有沿袭这些俗套,只是写一女子款款问话。她问对方家住何处,也是一般人路遇谋面开始攀谈时的常例。作为一个姑娘,她也只能问别人“家住何处”,若改问姓甚名谁,则既不礼貌,也不合乎身份。所以第一句纯是问语,绝无深意。但话由一女子先问,又是在礼俗甚多的古代,已经够大胆率直了。第二句诗人写女子不待对方回答就自报家门。从社交的一般*惯来讲,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的年龄居处是不该轻易告诉陌生人的。诗人这样写,一方面是想说明水乡姑娘的天真无邪,另一方面,也未尝不含有向对方介绍自己情况的用意。俞陛云说这两句“既问君家,更言妾家,情网遂凭虚而下矣。”(《诗境浅说续编》)正点破女子自我介绍中的暗示。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姑娘在大胆攀问又主动介绍之后,才觉得自己有些太唐突,怕引起对方的误解,所以赶忙又加以补充和解释,说自己不过是随便问问,打听对方是不是同乡。这样解释看来十分得体,既掩饰了姑娘的羞涩,又表现了她的敏捷和聪慧。但是稍有阅历的人不难看出,姑娘的这两句解释和补充,欲盖弥彰,把起初恐怕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秘密给点破了。

      末句中的“同乡”一语,表明姑娘是在他乡异地,孤独寂寞,烦闷无聊,所以对家乡的一切都很敏感,于是闻乡音而相问。这样,“同乡”由问话攀谈的借口,转变为寻找慰藉理解的纽带,最后成为系连两个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红线。

      《长干曲》属于南朝乐府《杂曲歌辞》,内容多表现江南水乡船家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崔颢所作《长干曲》共四首,这是第一首。诗用民歌体,表现水乡姑娘的纯真娇憨,虽不过四句问语,但却声态并作,情貌俱现,非常传神。且含蓄蕴藉,“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其一鉴赏2】

      《长干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入《杂曲歌辞》。这一曲名始见于南朝乐府民歌。古辞仅见一首:“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描绘广陵女子驾着菱舟逆浪而上,卖弄本领的情景,大胆泼辣的神态皆于自夸的口吻中见出。崔颢的《长干曲》四首便从这首古辞的意思中生发而来。

      古辞中的女子迎浪相邀的人是谁?她在向谁作自我介绍?诗中没有明言。而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是以女子口吻所唱的情歌,这就使崔颢的《长干曲》能根据古辞所留下的想象余地,将它的意思扩充成四首问答式的民歌,构想出一个采莲少女与一位船家青年在水上相识的一幕情景,表现了人生中偶而相逢的片刻意趣。

      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话。联系其他三首来看,这个女子应是在江上采莲,见到船家青年,可能因对方的'乡音引起了她的注意,便主动上前搭话。她先问对方住在何处,语气直捷,开门见山。然后不等回答,便介绍自己住在横塘(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与长干相*)。接着似乎又很快意识到这样直截了当地向一个陌生男子打听住处并自报籍里,未免过于唐突,于是旋即便解释自己之所以停船借问的缘故,是想到彼此可能还是同乡。四句**常常的问话,语意直白而又几经转折,虽不见人,却闻声便可见出这个在水上长大的女子快人快语、热情开朗的性格,天真而大胆的表情中还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欲与对方结交的情思。

      王夫之评此诗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中的有字之处只是截取女子试探性的几句问话,而这幕对话的情节和背景则都在无字之处:江上船只来往、姑娘们结伴采莲的景象,女子对船家口音的反应,她驾着莲舟主动靠*船家的过程,问讯时曲折微妙的心理活动,无不活现在她的声情口吻之中,却又并无一字落入言筌。

      这首诗只是两人相识的开端,但简洁有味的口语,直接发自内心的声调,以及直面相问的开场白,语意中似有若无的情思,启发了无穷的联想,并自然引出了以下的三首问答诗。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原籍博陵安*(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县)。唐朝著名诗人。

      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曾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去世。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及第,官至太仆寺丞。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曾使李白叹服。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

[阅读全文]...
  • 《素心兰》古诗阅读题

  • 阅读,语文
  • 《素心兰》古诗阅读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题的身影,阅读题是我们在解答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素心兰》古诗阅读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心兰》

      何绍基

      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芬。

      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

      香愈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文。

      【注】何绍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1.结合诗歌内容赏析颔联的艺术手法。(5分)

      2.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试题答案:

      1.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歌颂其具有屈原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的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的美,表现了诗人对秋兰的喜爱之情。②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湘水之神湘君,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展了诗歌的境界。

      2.诗中的素心兰,色淡香远,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而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表达对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的赞美。

      阅读练*二

      1.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分析颈联的描写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诗中的素心兰,虽然色淡香远,却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却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 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赞美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

      【解析】本诗是咏物诗,借吟咏自然界的花卉来表达一种人生理想,所以分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抓住所写物象的特点,来体会其所象征的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物质,歌颂其具有屈原一般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一样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之美,表现了诗对秋兰的喜爱之情。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万古贞风写秋兰的精神,也就是坚贞正直的风骨;一江白月写秋兰的淡泊高洁;与上文的众芳作对比,突出秋兰的独特风采。

      运用了虚实相生,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空灵如幻的湘水之神湘君,虚实相生,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而且拓展了诗歌的境界。使人们感悟到,秋兰的万古之香远胜众芳的一时之艳,年岁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唯有高洁的精神节操历经万古沧桑而不衰。

      【解析】此联关乎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诗人把秋兰的精神用屈原、湘君来体现,这是联想的手法,可以说屈原、湘君是秋兰精神的具体化,也可以说秋兰的 形象借屈原、湘君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意蕴。联想本身就是虚写,所以,凡是运用联想之处,肯定是加入了虚写、想象的成分。三种手法,能够分析出其中的两种就 可得满分。如有其他分析,只要合理,也可得分。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阅读全文]...
  • 关于立夏的古诗阅读

  • 立夏,阅读
  • 关于立夏的古诗阅读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这时候大地呈现郁郁葱葱的景象,气候温热而不炎热,是个吟诗作词的好时节。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关于立夏的古诗阅读,欢迎欣赏!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频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初夏即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立夏

      宋·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阅读全文]...
  • 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

  • 阅读,语文
  • 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北②,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意气风发的`雄姿。

      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送别之意。友人远征,自当鼓励,不必挽留。临别之际,别酒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决心。

      C、颈联指出李侍御远赴安西所经之地,“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

      D、尾联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以看宝刀的动作,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豪壮气概。

      E、这首送别诗既边塞意象的描绘,又有广袤的空间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盛唐的时代精神。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4、(5分)B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3分。B项“别酒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也的决心”错,有对友人说不出的羡慕之情和不舍之情;D项“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豪壮气概”错,应为“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

      15、(6分)①诗句的意思是,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2分)②用了对仗的手法。“功名”对“心事”,“万里外”对“一杯中”,“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激情、飞动的气势;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2分)③颔联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心事一杯中”包含着作者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牵挂,对友人早立“功名”的期望和鼓励。(2分)

[阅读全文]...
  •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

  • 活动,阅读,文学
  •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精选10篇)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及意境,并能大胆地随乐吟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幼共念《大馒头,哪里来》

      师:孩子们,大大的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师:农民伯伯种地辛苦吗?那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变换方式诵读古诗

      1、观察图片理解诗意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有些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怎么劳动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谁知道盘子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哪里来的?

      师:秋天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的粮食都丰收了。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2、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师:我们的唐代大诗人李绅写下了一首很好听的古诗《悯农》,就藏在这几幅画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诗句?

      3、多种形式熟悉诗句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试着来念一念。

      师:会了吗?接下来我领诵第一句,你们接下面几句,题目我们一起说。

      师:你们念的真好听,下面我来请一位小诗人来领诵,谁愿意自告奋勇?

      师:你们真像小诗人,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试试看。杨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杨老师念第三句,你们接第四句,我们轮流念,好吗?

      师:接下来,我们男孩和女孩来PK下,看看谁念的又清楚又好听,好吗?谁先来?男女小诗人们表演的旗鼓相当,为你们精彩的朗诵鼓掌。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开火车的游戏,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诵读一句古诗,看看哪一组朗诵得又清楚又好听。

      4、捡米粒游戏有节奏诵读

      师: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粮食丰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时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么办?那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我是怎么捡的?(教师示范有节奏边捡米粒边念古诗)

      师:我是怎么捡米粒的?让我们跟着熟悉的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这边有好多米粒,我们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捡米粒吧!天快黑了,我们得加快速度捡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诗情感升华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还可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可以跟着这段熟悉的音乐配上我们新学的古诗一起轻声地唱一唱(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师:看来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唱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吟唱古诗)

      师:你们唱得很动听,那我们集体来表演这首古诗,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演一演,跟着音乐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古诗《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阅读全文]...
  • 《羌村三首》古诗阅读及赏析

  • 阅读
  • 《羌村三首》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羌村三首》古诗阅读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羌村三首

      杜甫

      其一

      峥嵘赤云西②,日脚下*地③。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④。

      妻孥怪我在⑤,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⑥。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⑦。

      夜阑更秉烛⑧,相对如梦寐。

      注释

      ①此三篇选自杜甫《杜工部集》。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闰八月,杜甫从凤翔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亲,这三首诗写于回鄜州之后。羌村,在鄜州郊外,因羌族人多,故称羌村。杜甫家人寄居在这里。

      ②峥嵘,本形容山高峻,这里借状云层重叠突起的样子。

      ③日脚,云缝中透出的太阳光。

      ④归客,杜甫自称。

      ⑤妻孥(nu奴),妻与子,这里偏重指妻。怪我在,惊讶我还活着。

      ⑥遂,达到,如愿。

      ⑦歔欷(xu xi虚希),哽咽,抽泣。

      ⑧夜阑,夜深。更,再,又。秉烛,本指持烛,此处指点燃蜡烛。

      译文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

      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

      邻居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

      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其二

      晚岁迫偷生①,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②。

      忆昔好追凉③,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④。

      赖知禾黍收⑤,已觉糟床注⑥。

      如今足斟酌⑦,且用慰迟暮⑧。

      注释

      ①晚岁,老年。偷生,苟且活着。

      ②这句是说怕我还要离开。却,还,仍。

      ③好(hao浩)追凉,喜欢乘凉。

      ④煎百虑,内心为各种忧虑所煎熬。

      ⑤赖知,幸亏知道。

      ⑥糟床,造酒用的器具,即榨床。注,指酒流注,表示酒已酿成。

      ⑦足,足够。斟酌,指饮酒。

      ⑧迟暮,指晚年。

      译文

      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

      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

      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

      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

      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

      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

      其三

[阅读全文]...
  • 关于思乡的古诗句阅读

  • 思乡,阅读
  • 关于思乡的古诗句阅读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思乡的古诗句阅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2、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3、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欧阳修《秋怀》

      4、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张九龄《西江夜行》

      7、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8、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9、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10、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11、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12、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4、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5、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6、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17、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辛弃疾《上西*·送杜叔高》

      18、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9、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20、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张炎《解连环·孤雁》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秋思》

      宋·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6、《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句子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语录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说说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名言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诗词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祝福

秋兴八首其七的古诗阅读 - 心语

推荐词条

为了交际抛家舍业的古诗 己亥杂诗古诗作者的情感 云的古诗诗人是谁 古诗嫦娥的现代文 赞美知性女性的古诗 宋晏殊的古诗讲座 木兰诗中的三首古诗 圣诞节的古诗三首 二十七日观潮的古诗 关于荷花的古诗用古风格式写 27字的古诗词硬笔 形容人凄惨可怜的古诗 贫穷苦难的童年少年的古诗词 名额有限的古诗文 古诗词千古绝唱黄鹤楼的简谱 形容工作细致_负责的古诗 让恋人心安的古诗词 营养全面均衡的古诗 与小青蛙有关的古诗 清明苏轼的古诗 古诗词的分别相遇 描写蜂睡在花蕊中的古诗 关于感恩节的古诗英文诗短 古诗八阵图的诗意动作 适合朗读的长古诗文 安徒生童话中教人守信的古诗 仿写冬季的古诗 钗头凤的古诗视频 失去人才的古诗 形容人帅气和富裕的古诗 四岁适合学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