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关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明月何皎皎赏析

  • 明月
  • 明月何皎皎赏析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是东汉时期的诗歌。一说该诗通过皎皎明月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说该诗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下面给大家分享了《明月何皎皎》的赏析,欢迎阅读! 

      珠帘秀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注释】

      1、罗床帏:罗帐。

      2、寐:入睡。

      3、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4、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5、引领: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

      6、裳衣:一作“衣裳”。

      【赏析】

      如何描写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说家们醉心探讨的问题。其实,这对诗人也至关重要。我国古代抒情诗中,就有很细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写,这一篇《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不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却又说“不如早旋归”,是因为实际上他乡作客,无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又欲归不归,这是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此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不可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俄国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而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阅读全文]...
  • 明月何皎皎古诗鉴赏(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 明月
  •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

    明月如此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赏析: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九首。此诗在写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心理活动的描写。例如诗中的“忧伤”、“揽衣”、“起”、“徘徊”、“出户”、“彷徨”、“引领”、“入房”、“泪下”等等,都是最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活动描写。清代张庚分析诗中的主人公心理发展的层次时曾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接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

    此诗是写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妻儿的事。一系列动作描写衬托心理活动入木三分。“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此处先从大处着手,先写天上的明月,继而写月光照耀下的床帏。此处只写了“床帏”便能使人猜想到游子的心思,一定是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揽衣”是敛衣的意思。古时候人们穿的衣服都是宽衫长袍,走路时用手提敛着才能行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因忧愁而无法入睡,敛衣在屋内徘徊。一系列动作的词语展现出了作者忧心忡忡无心睡眠的心理活动。“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这两句就写出了游子的内心想法: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因为家中有妻儿老小在盼望着他早日还家。古时候的一些青年才俊为了增长见闻提升才识,一般会出外游历,看看各处风土人情以便入仕写文章。“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这两句是写游子一个人出门在外的时间久了,连他自己都感到孤独厌烦了,他走出房门,望着远处的天空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愁思再起,可是心里的话又该对谁呢?“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引领”是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他伸着脖子对着天空看了一会儿,还是回到了房间里,无尽的忧思只能化为泪水打湿了衣裳。此诗结构紧凑自然,环环相扣毫无做作之感,行云流水给人水到渠成之意,用动作烘衬内心想法更能自然抒情,是写诗中最为高明手法。

[阅读全文]...
  •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 明月
  •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注释:

      1、罗床帏:罗帐。

      2、寐:入睡。

      3、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4、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5、引领: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

      6、裳衣:一作“衣裳”。

      赏析:

      如何描写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说家们醉心探讨的问题。其实,这对诗人也至关重要。我国古代抒情诗中,就有很细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写,这一篇《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不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却又说“不如早旋归”,是因为实际上他乡作客,无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又欲归不归,这是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此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不可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俄国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而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阅读全文]...
  •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赏析

  • 明月,文学
  •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赏析

      《明月皎夜光》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七首。这首诗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似与词旨全无关涉,其实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明月皎夜光》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七首。这首诗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似与词旨全无关涉,其实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这首诗写景抒愤上的妙处,在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原文】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释】

      ⑴促织:蟋蟀。

      ⑵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至七星。北斗七星形似酌酒的斗:第一星至第四星成勺形,称斗魁;第五星至第七星成一条直线,称斗柄。由于地球绕日公转,从地面上看去,斗星每月变一方位。古人根据斗星所指方位的变换来辨别节令的推移。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这句是说由玉衡所指的方位,知道节令已到孟冬(夏历的七月)。

      ⑶历历:分明貌。一说,历历,行列貌。

      ⑷易:变换。

      ⑸玄鸟:燕子。安适:往什么地方去?燕子是候鸟,春天北来,秋时南飞。这句是说天凉了,燕子又要飞往什么地方去了?

      ⑹同门友:同窗,同学。

      ⑺翮(hé合):鸟的羽茎。据说善飞的鸟有六根健劲的羽茎。这句是以鸟的展翅高飞比喻同门友的飞黄腾达。

      ⑻“弃我”句是说,就象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抛弃了我。

      ⑼南箕:星名,形似簸箕。北斗:星名,形似斗(酌酒器)。

      ⑽牵牛:指牵牛星。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这二句是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宿的有虚名无实用,比喻朋友的有虚名无实用。

      ⑾盘石:同“磐石”,特大石。

      【翻译】

      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呵!

      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在*步青云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

      遥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牵牛"的星座,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麽还要取这样的名称,真是虚有其名,

      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麽样呢?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著同门之谊的"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叹息和感慨,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呢?

      【赏析】

      此诗之开篇“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读者可以感觉到诗人此刻正浸染着一派月光。这是的皎洁的月色,蟋蟀的低吟,交织成一曲无比清切的夜之旋律。再看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北斗第五星)、“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柄(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包括那披着一身月光漫步的诗人。但是“此刻”究竟是什么时辰:“玉衡指孟冬”。据金克木先生解说,“孟冬”在这里指的不是初冬节令(因为下文明说还有“秋蝉”),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个时刻。仲秋的后半夜——如此深沉的夜半,诗人却还在月下踽踽步,确实有些反常。倘若不是胸中有着缠绕不去的忧愁,搅得人心神不宁,谁也不会在这样的时刻久久不眠。明白了这一层,人们便知道,诗人此刻的心境非但并不“美好”,简直有些凄凉。由此体味上述四句,境界就立为改观——不仅那皎洁的月色,似乎变得幽冷了几分,就是那从“东璧”下传来的蟋蟀之鸣,听去也格外到哀切。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的,这就是艺术上的反衬效果。

      诗人默默无语,只是在月光下徘徊。当他踏过草径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什么:“白露沾野草。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那是秋气已深的征兆——诗人似*直到此刻才感觉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驶有多疾速呵!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又有时断时续的寒蝉之流鸣。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意谓:这些燕子又将飞往哪里去呢?这就是诗人在月下所发出的怅然问叹。这问叹似乎只对“玄鸟”而发,实际上,它又是诗人那充满失意的怅然自问。从下文可知,诗人之游宦京华已几经寒暑。而今草露蝉鸣、又经一秋,它们在诗人心上所勾起的,该是流离客中的惆怅和凄怆。以上八句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适应着秋夜的清寂和诗人怅惘、失意之感,笔触运得轻轻的,色彩也一片渗白;没有大的音响,只有蟋蟀、秋蝉交鸣中偶发的、诗人那悠悠的叹息之声。当诗人一触及自身的伤痛时,情感便不兔愤愤起来。诗人久滞客中,在如此夜半焦灼难眠,那是因为他曾经希望过、期待过,而今这希望和期待全破灭了。“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在诗人求宦京华的蹉跎岁月中,和他携手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这在当初,如一道灿烂的阳光,把诗人的前路照耀得五彩缓纷。他相信,“同门”好友将会从青云间垂下手来,提携自己一把;总有一天,他将能与友人一起比翼齐飞、邀游碧空。但事实却大大出乎诗人预料,昔日的同门之友,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认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步青云之际,把自己当作走路时的脚迹一样,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这毫不经意中运用的妙喻,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那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全诗的主旨至此方才揭开,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诗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位被同门好友所欺骗、所抛弃的落魄者。在他的背后,月光印出了静静的身影;而在头顶上空,依然是明珠般闪烁的“历历”众星。当诗人带着被抛弃的余愤怒仰望星空时,偏偏又瞥见了那名为“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正如《小雅·大东》所说的:“维南有箕,不可以颠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车)”。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还要取这样的名称,真是莫大的笑语。诗人顿时生出一股无名的怨气,指点着这些徒有虚名的星座大声责问起来:“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突然指责起渺渺苍穹中的星星,好像太奇怪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诗人心中实在有太多的苦闷,这苦闷无处发泄,不拿这些徒其虚名的星星是问,已经无人客问。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着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么样呢?不也担着‘同门友’的虚名,终于被同门之友抛弃了吗?”——“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着同门之谊的.“坚如盘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盘石”友情不在。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溉,包含了诗人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愚弄的无比伤痛和悲哀。

      抒写这样的伤痛和悲哀,本来只用数语即可说尽。此诗却偏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似与词旨全无关涉,其实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月光笼盖悲情,为全诗敷上了凄清的底色;促织鸣于东壁,给幽寂增添了几多哀音;“玉衡指孟”点明夜半不眠之时辰,“众星何历历”暗伏箕、斗、牵牛之奇思;然后从草露、蝉鸣中,引出时光流驶之感,触动同门相弃之痛;眼看到了愤极“直落”、难以控驭的地步,“妙在忽蒙上文‘众星历历’,借箕、斗、牵牛有名无实,凭空作比,然后拍合,便顿觉波澜跌宕”(张玉谷《古诗赏析》)。这就是《明月皎夜光》写景抒愤上的妙处,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拓展阅读】

      二十八星宿:古时人民为了方便於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转,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便将黄、赤道附*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在东部的天空,故称东方青龙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形成一组龟蛇互缠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北部的天空,故称北方玄武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这七星宿形成一个虎的形象,春分时节在西部的天空,故称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个星宿又形成一个鸟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南部天空,故称南方朱雀七宿。由以上七宿组成的四个动物的形象,合称为四象、四维、四兽。古代人民用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节气,所以才有左东方青龙、右西方白虎、后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说法。

      北斗七星: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阅读全文]...
  • 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译

  • 明月,古诗文
  • 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译

      明月何皎皎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译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明月何皎皎

      两汉: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明月何皎皎译文

      明月如此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注释

      ⑴皎:本义是洁白明亮。此处用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

      ⑵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

      ⑶寐:入睡。

      ⑷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⑸客:这里指诗人自己。

      ⑹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⑺彷徨:徘徊的意思。

      ⑻告:把话说给别人听。

      ⑼引领:伸着脖子远望。

      ⑽裳(cháng)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的衣裙,男女都穿。

      明月何皎皎赏析

      对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有两种解读:一说此诗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说此诗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

      按第一种说法,此诗为游子思乡之作。游子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不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而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接着写“忧愁”的原因。“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为何又说“不如早旋归”呢?实际上他乡作客,何乐而言。正如汉乐府相如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而异乡游子欲归不归的情状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此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不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

      按第二种说法,此诗抒发女子闺中望夫之慨。闺中女子的愁思由明月引起。这里的“罗床帏”指闺房。夜深人静,孤寂难耐的时候,月光皎洁照耀着床帐。原本“忧愁不能寐”,月光的照临更勾起若许的情思,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闺室。开头两联,就形象生动地把一个辗转徘徊的孤闺女子亮相于明月清辉之中。“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女子心头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这一联是对全诗主题的揭示。但说归说,怨归怨,在此时此刻他不能听见,也不能回来。这满腹的愁思无人可以告诉。无可奈何,只好孤独地到院子里去流连彷徨,去对月倾诉。但月亮照我影,却难慰我情,抬头仰望愈久,而“忧愁”愈添,不得不回到房屋里去,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这里诗人以泪写愁,以泪写苦,以泪写思念,“泪下沾裳衣”不但说泪多,而且把情感推向高峰。后两联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阅读全文]...
  • 木兰诗节奏细划分

  • 古诗文
  • 木兰诗节奏细划分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巾帼英雄,《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节奏细划分以及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木兰诗节奏细划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简介

      《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词句注释

      ①唧(jī )唧复唧唧:一作“唧唧何力力”。唧唧,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②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③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④惟:只。一作“唯”。

      ⑤忆:思念,惦记。

      ⑥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⑦可汗(kè há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⑧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⑨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

      ⑩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ān)马:马匹和乘马用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旦:早晨。辞:离开,辞行。

      溅(jiān)溅:水流激射的声音。

      暮:夜晚。黑山: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

      但闻:只听见。燕山:即阴山。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jiū)啾: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

      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

      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

      郭:外城。扶将:互相搀扶。将,助词。

      姊(zǐ):姐姐。

      理:梳理。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huò)霍: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刀光闪动疾速貌。

      阁:古代女子住的小楼。

[阅读全文]...
  • 描写月亮皎洁的诗句

  • 月亮,古诗文
  • 描写月亮皎洁的诗句(精选180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月亮皎洁的诗句,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18、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1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2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词《江城子》

      28、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29、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30、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5、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6、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7、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8、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10、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1、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3、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5、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7、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8、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9、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阅读全文]...
  • 关于《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

  • 明月
  • 关于《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月皎夜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关于《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词作者

      佚名(东汉)

      原文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瞰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明月皎夜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前半部分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后半部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的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之中,情景交融。

      翻译:

      明亮皎洁的月光啊照耀着夜空,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啊已指向了孟冬,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闪烁璀璨。

      晶莹的露珠啊已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啊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昔日与我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已经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曾经的交情啊,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啊,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样坚固,仔细想来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

      赏析:

      此诗开篇写道:“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在皎洁的月色光下,蟋蟀在低吟,并交织成一曲无比清切的夜之旋律。在此,诗人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环境,不但表现出环境的幽静,心境的凄然,而且也暗示了时间是很晚了,也就是下半夜时间。再看夜空,“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柄(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包括那披着一身月光漫步的诗人。在*古代,人们都是根据斗星所指方位的变换来辨别节令的推移。据金克木先生解说,“孟冬”在这里指的不是初冬节令(因为下文明说还有“秋蝉”),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个时刻。此时此刻诗人还在月下踽踽步,说明诗人心神不宁,胸中缠绕着忧愁。

      诗人默默无语,在月光下徘徊。“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野草上已沾满晶莹的露珠,在月光下显得那样晶莹,寒气逼人,明显感觉到时节已经转换。诗人已经感觉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驶,又是一年秋天到来了。当然,这里写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也是在暗示时间不饶人,人也在一天天老去。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这些燕子又将飞往哪里去呢?——“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这就是诗人在月下所发出的怅然问叹。这问叹似乎只对“玄鸟”而发,实际上,它又是诗人那充满失意的怅然自问。从下文可知,诗人之游宦京华已几经寒暑。而今草露蝉鸣、又经一秋,它们在诗人心上所勾起的,是流离客中的无限惆怅和凄怆。

      以上八句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适应着秋夜的清寂和诗人怅惘、失意之感,笔触运得轻轻的,色彩也一片渗白;没有大的音响,只有蟋蟀、秋蝉交鸣中偶发的、诗人那悠悠的叹息之声。当诗人一触及自身的伤痛时,情感便不兔愤愤起来。诗人久滞客中,在夜半如此焦灼难眠,那是因为他曾经希望过、期待过,而今这希望和期待全破灭了。

      理想破灭,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于是,诗人写道:“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这句是以鸟的展翅高飞比喻同门友的飞黄腾达。这在当初,无疑如一道灿烂的阳光,把诗人的前路照耀得五彩缓纷。他相信,“同门”好友将会从青云间垂下手来,提携自己一把;总有一天,他将能与友人一起比翼齐飞、邀游碧空。但事实却大大出乎诗人预料,昔日的同门之友,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认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步青云之际,把自己当作走路时的脚迹一样,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这毫不经意中运用的妙喻,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那不谙世态炎凉的无比惊讶、悲愤和不*。

      至此全诗的主旨方才揭开,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诗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位被同门好友所欺骗、所抛弃的落魄者。在他的背后,月光印出了静静的`身影;而在头顶上空,依然是明珠般闪烁的“历历”众星。当诗人带着被抛弃的余愤怒仰望星空时,偏偏又瞥见了那名为“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诗人顿时生出一股无名的怨气,指点着这些星座大声责问起来:“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这里语出《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颠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车)”。诗人在此借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宿表现出了有虚名无实用,借此比喻朋友的有虚名无实用。失意落魄的诗人心中很是痛苦,夜不能寐,走出房间,仰望天空,看见星星,由此而想到“同门友”的淡漠,心中忧愤不已,苦闷无处发泄,就借此问问星星。其实,这里也暗示了诗人没有什么朋友,即使有,也是十分功利的、无情意的人。

      诗歌最后写道:“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同门之谊的“坚如盘石”,可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盘石”一样的友情也再没有了。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溉,包含了诗人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愚弄的无比伤痛和悲哀。

      抒写这样的伤痛和悲哀,本来只用数语即可说尽。此诗却偏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似与词旨全无关涉,其实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月光笼盖悲情,为全诗敷上了凄清的底色;促织鸣于东壁,给幽寂增添了几多哀音;“玉衡指孟”点明夜半不眠之时辰,“众星何历历”暗伏箕、斗、牵牛之奇思;然后从草露、蝉鸣中,引出时光流驶之感,触动同门相弃之痛;眼看到了愤极“直落”、难以控驭的地步。这就是《明月皎夜光》写景抒愤上的妙处,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句子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语录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说说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名言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诗词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祝福

明月何皎皎古诗的节奏 - 心语

推荐词条

挽回闺蜜的句子 赞美香槟唯美的句子 言叶之庭句子 笑一笑的句子 放弃我你会后悔的句子 形容10年时间的句子 天气热句子 明知道不可能还要坚持的句子 关于报恩的句子 长句子大全 生活无望的句子 形容鸽子的句子 赞美晚霞的句子简短 让男人珍惜妻子的句子 七嘴八舌的句子 娜娜米句子 适合宝宝出生发朋友圈的句子 形容消失的句子 关于今生无缘的句子 形容冲动后悔的句子 描写面条美味的句子 描写环境美好的句子 有关重阳节的句子 江南水乡的句子 夜晚美好的句子 芦苇心情句子 描写足球的句子和段落 赞美戴眼镜女人句子 旅行的文艺句子 表达情话的句子 表达看破红尘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