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关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 语文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6篇)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相关内容。

      听了李老师《千以内数的认识》深有感触。这节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千以内数的认识中的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而《千以内的认识》是从“百”跨入“万”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也是学生接触大数的一个敲门砖,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为以后的学*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总结了一下几点:

      1、学生基本掌握千以内数的认识和表示

      让学生从实物图转化成点图,在学生的大脑中已潜移默化地形成数的表象,从整百图慢慢增加到一千。从而对新学*的“千”更有立体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学会的知识也要能服务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加入了猜价格的环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2、不足之处:

      (1)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过于注重数的组成和表达。

      (2)对学生起点定的太高。

      (3)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层次的不同。

      (4)练*过于注重数的组成

      要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进行数的大小顺序的比较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智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的小主人。练*要分层次按照不同学生的掌握成度来分层联系。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首先,徐老师以北京体育馆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这个场馆大约有多少人,大家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100大得多,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设计上的激趣引入,过度自然、流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以及说出数的组成。

      徐老师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数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内数小棒,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数这个环节,我们既感到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在读数、写数教学时,徐老师训练学生说的比较到位,从摘苹果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能感觉到,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不足之处:

      1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教学中应不急于走教案,还应充分注意课堂的生成。

      2低年级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外,还要适当地使用评价性的语言。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设计,重视生成资源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的积极性,同时练*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有个别的地方的节奏比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页杂乱的小正体后让学生猜一猜具体有多少个时,学生应该能够很快意识到是无法数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测的时间就过多了。要是学生能说的时候,老师就不用代替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就不用重复了,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围绕2个核心任务,凸显重点 突破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

      一、人文结合,兴趣十足

      有人说数学课是理性的,数学味十足的。李老师通过“千字文”引入,使数学课有了“韵味”,孩子们在千字文中,学*“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同时引用“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告知学生,在我们古代很久以前就有这样计数方式。引发学生阵阵感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数行结合,突破难点

      在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之后,李老师讲“千字文”通过多媒体转换成“小正方形”,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课堂中,通过文字与小正方的转换,学生突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

      三、活动导学,有效课堂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安排了2个核心活动,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2个活动进行教学。数千字文和拨珠子数为导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千字文让学生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字。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10个的数,再到100个100个数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也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的认识。通过拨珠子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在活动落实操作中,活动一学生比较顺利,利用已有认知快速数出文字正确数量。在活动二中学生在拨珠子的时候,通过边拨边数,突破“拐角数”这个难点。同时李老师不仅关注有优生的发展,同时非常注重后20%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多帮一”的形式,打破了“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真正呈现了“有效课堂”

      四、实际结合、培养数感

      数学中十大核心素养“数感”是我们课中最易遗忘的实物。本节课,李老师通过2个猜想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先出示100颗黄豆的瓶子,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猜想1000颗黄豆有多高,比划之后,李老师再拿装有1000颗豆子的瓶子去度量,既有猜想,又有实际作证。接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让学生猜猜生活的数,比如:多媒体座位、操场可站的人数等。这个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即使在课堂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一节好课。

[阅读全文]...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 礼仪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5篇)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听了李老师上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这堂课后,我想对于这堂课的关键问题设计提几点想法。

      一节数学课,成败与否,关键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在《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中,我们对关键活动的设计、提炼、经过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节课两次关键活动设计变动来看,设计逐渐清晰、简约,体现了以下2个理念。

      理念一、让关键活动更具有文化味儿。朱乐*曾经说过:数学也是有文化的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把圆点图这一素材换成千字文,进行1000的第一次探索。一方面,千字文这个传统的素材,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的认识1000的好素材。不仅能让孩子认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个数学关键知识。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古人早早就依据数字规律,设计版本千字文,体现*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古人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活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由三个细碎的小问题变成了2个独立到合作的活动,使课堂避免了一问一答的“牵扶”模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交流探究。

      理念二、让关键活动指向学生的学*疑难处,重视数学活动积累。在第一次活动设计当中,只有动笔活动。磨课后,我们都觉得数学课应当要重视数学活动的积累,应当创设条件让孩子进行动手体验。所以针对课前调查中,学生拐点数特别难这一学情,设计了活动2中,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你拨我查,这一动手环节。充分发挥计数器的作用,让孩子们深刻明白“满十进一”,拐点数的原理。这样的设计指令清晰,学生在操作的基础理解概念,学生学*知识更为容易,学*难点自然突破。

      从这次磨课、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上的关键活动设计可以从以下这3方面进行突破。

      1、在新旧知识“关联处”设置关键问题

      2、在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设计关键问题

      3、在新知学*的关键处设计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告诉、单向的灌输而是关键问题引领的知识网络的建构过程。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首先,徐老师以北京体育馆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这个场馆大约有多少人,大家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100大得多,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设计上的激趣引入,过度自然、流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以及说出数的组成。

      徐老师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数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内数小棒,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数这个环节,我们既感到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在读数、写数教学时,徐老师训练学生说的比较到位,从摘苹果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能感觉到,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不足之处:

      1、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教学中应不急于走教案,还应充分注意课堂的生成。

      2、低年级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外,还要适当地使用评价性的语言。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围绕2个核心任务,凸显重点 突破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

      一、人文结合,兴趣十足

      有人说数学课是理性的,数学味十足的。李老师通过“千字文”引入,使数学课有了“韵味”,孩子们在千字文中,学*“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同时引用“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告知学生,在我们古代很久以前就有这样计数方式。引发学生阵阵感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数行结合,突破难点

      在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之后,李老师讲“千字文”通过多媒体转换成“小正方形”,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课堂中,通过文字与小正方的转换,学生突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

      三、活动导学,有效课堂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安排了2个核心活动,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2个活动进行教学。数千字文和拨珠子数为导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千字文让学生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字。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10个的数,再到100个100个数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也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的认识。通过拨珠子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在活动落实操作中,活动一学生比较顺利,利用已有认知快速数出文字正确数量。在活动二中学生在拨珠子的时候,通过边拨边数,突破“拐角数”这个难点。同时李老师不仅关注有优生的发展,同时非常注重后20%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多帮一”的形式,打破了“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真正呈现了“有效课堂”

      四、实际结合、培养数感

      数学中十大核心素养“数感”是我们课中最易遗忘的实物。本节课,李老师通过2个猜想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先出示100颗黄豆的瓶子,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猜想1000颗黄豆有多高,比划之后,李老师再拿装有1000颗豆子的瓶子去度量,既有猜想,又有实际作证。接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让学生猜猜生活的数,比如:多媒体座位、操场可站的人数等。这个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即使在课堂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一节好课。

      以“活动”促学,这是现在数学课的流行趋势,李老师不仅跟上趋势,也能抓住“趋势”的“利弊”,在后20%学生方面,加强关注,真正呈现有效课堂。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设计,重视生成资源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的积极性,同时练*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有个别的地方的节奏比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页杂乱的小正体后让学生猜一猜具体有多少个时,学生应该能够很快意识到是无法数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测的时间就过多了。要是学生能说的时候,老师就不用代替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就不用重复了,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阅读全文]...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 礼仪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2篇)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听了李老师上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这堂课后,我想对于这堂课的关键问题设计提几点想法。

      一节数学课,成败与否,关键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在《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中,我们对关键活动的设计、提炼、经过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节课两次关键活动设计变动来看,设计逐渐清晰、简约,体现了以下2个理念。

      理念一、让关键活动更具有文化味儿。朱乐*曾经说过:数学也是有文化的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把圆点图这一素材换成千字文,进行1000的第一次探索。一方面,千字文这个传统的素材,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的认识1000的好素材。不仅能让孩子认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个数学关键知识。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古人早早就依据数字规律,设计版本千字文,体现*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古人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活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由三个细碎的小问题变成了2个独立到合作的活动,使课堂避免了一问一答的“牵扶”模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交流探究。

      理念二、让关键活动指向学生的学*疑难处,重视数学活动积累。在第一次活动设计当中,只有动笔活动。磨课后,我们都觉得数学课应当要重视数学活动的积累,应当创设条件让孩子进行动手体验。所以针对课前调查中,学生拐点数特别难这一学情,设计了活动2中,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你拨我查,这一动手环节。充分发挥计数器的作用,让孩子们深刻明白“满十进一”,拐点数的原理。这样的设计指令清晰,学生在操作的基础理解概念,学生学*知识更为容易,学*难点自然突破。

      从这次磨课、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上的关键活动设计可以从以下这3方面进行突破。

      1、在新旧知识“关联处”设置关键问题

      2、在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设计关键问题

      3、在新知学*的关键处设计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告诉、单向的灌输而是关键问题引领的知识网络的建构过程。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设计,重视生成资源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的积极性,同时练*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有个别的地方的节奏比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页杂乱的小正体后让学生猜一猜具体有多少个时,学生应该能够很快意识到是无法数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测的时间就过多了。要是学生能说的时候,老师就不用代替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就不用重复了,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教学。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材料与学*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

      有效的学*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经验得以顺利迁移。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总结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

      “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

      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我们看到,学生对位值的体验是从“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开始的,例如:利用计数器讨论“300少1是多少,999多1是多少”,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感受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百千的认识”,数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数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把握数的相对大小。1000究竟有多大?1000与500、100、10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图、物的直观支撑,让学生具体感受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帮助学生建立1000的大小观念。

      课的精彩不仅在于亮点纷呈,也体现在江老师的上课风格与课堂设计等等,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中,无痕的追逐着有为课堂,耐人寻味,值得赞叹。

      “学无止境”通过本次的观摩学*,让我体会到数学课堂需要返璞归真,归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归于内在知识的真正价值,归于外在形式的本真有效,归于数学思想的点滴渗透;这样,才能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点亮课堂。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首先,徐老师以北京体育馆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这个场馆大约有多少人,大家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100大得多,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设计上的激趣引入,过度自然、流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以及说出数的组成。

      徐老师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数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内数小棒,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数这个环节,我们既感到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阅读全文]...
  • 爱情的千古诗句

  • 爱情,千古
  • 爱情的千古诗句

      关于爱情的`千古诗句:

      1)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卓文君《白头吟》

      2)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3)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 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4)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5)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8)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9)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

      10)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1)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王维《相思》

      12)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3)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14)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5)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16)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卓文君《白头吟》

      17)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闺怨》

      18)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李白《清*调•其三》

      19)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21)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 辛弘智《自君之出矣》

      22)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苏武《留别妻》

      23)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宋祁《玉楼春•春景》

      24)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25)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26)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 曹丕《燕歌行》

      27)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8)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29)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 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30)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 曹植《明月上高楼》

      31)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 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32) 别后不知君远*。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33)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 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34)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王昌龄《闺怨》

      35)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杜甫《月夜》

      36)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7)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 乐婉《卜算子•答施》

      38)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

      39)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40)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41)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42)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3)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44)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 李白《春思》

      45)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 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46)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阅读全文]...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 礼仪
  •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9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设计,重视生成资源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的积极性,同时练*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有个别的地方的节奏比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页杂乱的小正体后让学生猜一猜具体有多少个时,学生应该能够很快意识到是无法数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测的时间就过多了。要是学生能说的时候,老师就不用代替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就不用重复了,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围绕2个核心任务,凸显重点 突破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

      一、人文结合,兴趣十足

      有人说数学课是理性的,数学味十足的。李老师通过“千字文”引入,使数学课有了“韵味”,孩子们在千字文中,学*“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同时引用“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告知学生,在我们古代很久以前就有这样计数方式。引发学生阵阵感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数行结合,突破难点

      在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之后,李老师讲“千字文”通过多媒体转换成“小正方形”,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课堂中,通过文字与小正方的转换,学生突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

      三、活动导学,有效课堂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安排了2个核心活动,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2个活动进行教学。数千字文和拨珠子数为导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千字文让学生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字。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10个的数,再到100个100个数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也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的认识。通过拨珠子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在活动落实操作中,活动一学生比较顺利,利用已有认知快速数出文字正确数量。在活动二中学生在拨珠子的时候,通过边拨边数,突破“拐角数”这个难点。同时李老师不仅关注有优生的发展,同时非常注重后20%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多帮一”的形式,打破了“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真正呈现了“有效课堂”

      四、实际结合、培养数感

      数学中十大核心素养“数感”是我们课中最易遗忘的实物。本节课,李老师通过2个猜想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先出示100颗黄豆的瓶子,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猜想1000颗黄豆有多高,比划之后,李老师再拿装有1000颗豆子的瓶子去度量,既有猜想,又有实际作证。接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让学生猜猜生活的数,比如:多媒体座位、操场可站的人数等。这个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即使在课堂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一节好课。

      以“活动”促学,这是现在数学课的流行趋势,李老师不仅跟上趋势,也能抓住“趋势”的“利弊”,在后20%学生方面,加强关注,真正呈现有效课堂。

      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教学。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材料与学*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

      有效的学*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经验得以顺利迁移。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总结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

      “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

      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我们看到,学生对位值的体验是从“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开始的,例如:利用计数器讨论“300少1是多少,999多1是多少”,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感受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百千的认识”,数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数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把握数的相对大小。1000究竟有多大?1000与500、100、10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图、物的直观支撑,让学生具体感受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帮助学生建立1000的大小观念。

      课的精彩不仅在于亮点纷呈,也体现在江老师的上课风格与课堂设计等等,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中,无痕的追逐着有为课堂,耐人寻味,值得赞叹。

      “学无止境”通过本次的观摩学*,让我体会到数学课堂需要返璞归真,归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归于内在知识的真正价值,归于外在形式的本真有效,归于数学思想的点滴渗透;这样,才能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点亮课堂。

      在听了李老师上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这堂课后,我想对于这堂课的关键问题设计提几点想法。

      一节数学课,成败与否,关键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在《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中,我们对关键活动的设计、提炼、经过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节课两次关键活动设计变动来看,设计逐渐清晰、简约,体现了以下2个理念。

      理念一、让关键活动更具有文化味儿。

      朱乐*曾经说过:数学也是有文化的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把圆点图这一素材换成千字文,进行1000的第一次探索。一方面,千字文这个传统的素材,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的认识1000的好素材。不仅能让孩子认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个数学关键知识。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古人早早就依据数字规律,设计版本千字文,体现*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古人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活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由三个细碎的小问题变成了2个独立到合作的活动,使课堂避免了一问一答的“牵扶”模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交流探究。

[阅读全文]...
  • 含有千古名句的古诗

  • 千古,优美,诗歌
  • 说说心情:品华夏诗词,数文化精魂!中华诗词流传千古,其中经典名作更是数不胜数,面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你可以不背全诗,但至少要背会下面这些千古名句!以下是含有千古名句的古诗(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含有千古名句的古诗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千古名句

  • 千古,文学
  • 古诗中的千古名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中的千古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10、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1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三首》

      15、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1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1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1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19、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2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23、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2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8、不去*,鲁难未已。——《左传》

      2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3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3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3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3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35、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3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8、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3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0、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羌村三首》其一

      4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4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4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44、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相和歌辞·阳春歌》

      4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6、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47、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洛阳女儿行》

      4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阅读全文]...
  • 千古名句古诗词

  • 千古,文学
  • 千古名句古诗词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宋林逋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唐张志和

      3、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唐杜甫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志南和尚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春景》宋宋祁

      1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宋苏轼

      11、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

      1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13、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唐李商隐

      15、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唐杜甫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宋晏殊

      1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蒋捷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家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2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宋赵师秀

      2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清袁枚

      22、小荷才楼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杨万里

      2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唐王昌龄

      24、涉江采芙蓉,蓝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汉

      2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2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乐·村居》宋辛弃疾

      2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唐杜牧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宋秦观

      2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唐张继

      3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唐杜牧

      3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唐刘禹锡

      3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唐王勃

      33、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唐杜甫

      3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3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3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九日》宋李清照

      3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3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王维

      3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冬景》宋苏轼

      4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唐柳宗元

      4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唐王维

      4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宋辛弃疾

      4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唐白居易

      4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

      4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

      4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阅读全文]...
  • 千古名句古诗励志

  • 千古,励志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古名句古诗励志希望大家喜欢。

    1、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李贺·南国)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6、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阅读全文]...
  • 千古名句古诗大全

  • 千古
  • 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古名句古诗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1、同伴,不一定非要走到最后,某一段路上,对方给自己带来的朗朗笑声,那就已经足够。

    2、不见面也有不见面的好,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3、真正的幸福是一点一点争取的,是一天一天积累的。

    4、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5、我不屑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我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

    6、人间事往往如此,当时提起痛不欲生,几年之后,也不过是一场回忆而已。

    7、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坚持走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

    8、我哭一百次,只是想让你心疼我一次。

    9、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10、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的放弃了。

    11、一个人好好过,何必在爱情里沦落。

    12、没有一个可以诉说一切的人,真的好难受。

    13、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我心里兴风作浪。

    14、我的世界,谁也不懂。谁也无法踏进我那渺小的世界。

    15、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句子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语录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说说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名言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诗词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祝福

关于千以内数的一首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蝉这首古诗的寓意 描写自然风光的长篇古诗 有关知识的名言和古诗 关于云的成语和古诗 类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古诗 题目带有送字的古诗名 古诗词有关的论文题目 古诗八齐带拼音的 世界上最难的古诗问题 教师应背诵的古诗词汇编 古诗称赞花的 作业帮里的背古诗在哪里 古诗池上的全诗 家的味道古诗 描写梅花的古诗有解析 很少有人听过的古诗词 置身事外的古诗 去拼搏去奋斗的古诗词 借动物抒情的古诗 形容四川的古诗天府之国 人民日报提出的古诗 包含遣的七绝古诗 关于与秋天的古诗词 出现最早的古诗 与古诗将时酒有关的故事 两首风的古诗 古诗词的我的表述 父母之爱的名言古诗词 缝衣的古诗 搜集有关友情的古诗 描写种植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