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干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干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干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干旱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干旱的反义词,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中文发音:干旱[gān hn]
词语解释: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反义词:水涝、泛滥
用干旱造句
1、这里已经很久没下雨了,所以这里发生了干旱
2、我们国家主要是北方的干旱,特别是华北的干旱比较多。
3、西南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干旱。
4、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使主要干旱农业区的休耕面积大为减少。
5、干旱到来时,作物欠收,负担过重的水井周围的青草全给牛吃光了。
6、在秋季雨季来临之前,土壤逐渐干旱。
7、干旱和水土流失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8、龟裂的田地如同一张张艰难翕合的口,诉说着干旱的程度。
9、这个地区总体上是半干旱至干旱气候。
10、干旱地区需要灌溉才能使作物生长。
11、在干旱气候的上游区,地表水一般较地下水好,但下游的地表较差。
用干旱的反义词造句
泛滥:国曼谷洪水泛滥,淹死不少人。
【扩展阅读:怎么才能学会造句】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阶段。造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造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我们该如何学会造句呢?
一、正确理解词义。正确理解词义是造出好句子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应该根据词义特点和自己的知识水*以及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理解,这样才能造出合乎逻辑的句子来。
二、把句子造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实。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学生是这样造得:我家种的冬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造得比较具体、形象,却不真实。我对学生说:南瓜不像大篮球,而是像个枕头。所以说,造句也应该强调真实性,不然的话,形象的描写,就不准确;具体的叙述,也是错的;感情的抒发,也就不真实。
三、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四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句的时候,不但要让将句子造对,还应该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指导:一种写话练*的格式为:谁干什么。我们学*写话,首先得从练*写好一句话开始。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学会连贯地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一句话,也就是一个句子,应该有头有尾。头,就是要写出是谁或什么;尾,就是要写出干什么或怎么样。如:明明在教室里画画这个句子,写得是谁,是明明(明明是句子的头)。明明干什么?在教室里画画。(在教室里画画是句子的尾巴。)
六、造句的词语,一般都是课文中新学的,所以造句前要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中带有该词的句子,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它和意思相*的词语有何区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用到这个词语。
七、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小学生因为词汇量有限的缘故,在造句上总会大伤脑筋,其实只要找对了方法,造句并不难。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汪洙《神童诗》
水旱厄运古来有,皇天得不怜民穷。——方回《秋风歌》
日日东风吹旱云,弄鞭低帽送西曛。——贺铸《送毕彦祖先之京师》
旱而不雨热尤剧,节且立秋凉未便。——赵蕃《简斯远兼怀成父》
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杨弘道《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杜甫《喜雨·南国旱无雨》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卢挚《沉醉东风·闲居》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杜甫《喜雨·春旱天地昏》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于谦《荒村》
东海杀孝妇,天旱窬年月。——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杜甫《火》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白居易《自咏五首》
圃旱忧葵堇,农旱忧禾菽。——白居易《喜雨》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白居易《喜雨》
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秋风旱河头,握手一笑新。——陆游《赠洞微山人》
却思逢旱魃,谁喜见商羊。——白居易《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
民曰谁为兮尸是有物,其名曰魃兮旱是司。——张耒《愬魃:》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蘋蘩。——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耕父蠹齐民,农夫思旱魃。——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苏轼《李宪仲哀词》
忧旱不忧潦,脱如岁不熟。——方回《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即非救旱雨,岂是济川舟。——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白居易《答刘禹锡白太守行》
四月五月旱太甚,天地翕赫方虫虫。——九皋声公《效飞廉》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韩愈《归彭城》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従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白居易《贺雨》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轻肥》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及归种禾黍,三岁旱为灾。——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张籍《献从兄》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李峤《晚秋喜雨》
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李峤《晚秋喜雨》
瘁如旱麓木,枯槁需春萌。——李廌《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岁旱添苗槁,一溉十倍收。——王之道《和吕叔恭题和州香林汤》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鲤。——沈周《书周节妇孝感之异(成化丁未)》
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奈何今年秋,一旱川原焦。——方回《九日用渊明韵二首·渊明谢督邮》
水旱纵莫逃,穮蔉年会丰。——赵蕃《闻舂》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元稹《桐花》
如何天不仁,纵彼旱孽称其神。——李覯《闵雨诗》
忽焉一物不称情,因教此旱灾生灵。——李覯《闵雨诗》
不问凶荒岁水旱,岁纳亩粮须石半。——*润《官买田》
寺僧食饱毳帽红,不知农耕水旱与荒凶。——*润《官买田》
七月的高原
车轮过时荡起阵阵尘烟的黄土地
象要被太阳的火热点燃
一直不下雨的北方
日子倒在太阳下暴晒
有绿色纷纷枯萎
不用担心霉变,只是被晒干
不用头重脚轻应是更轻盈
用电线串连的故事
经不起阳光的照射
纷纷隐没于暗夜深处
今夜没有细雨朦朦和狂风暴雨
一些面容一同隐去
七月的雨季属于江南吧
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
在想象里绽放
仅有的一片想下雨的云
也溜走的无影无踪
燥热让人和人的距离不敢太*
旋转的霓虹一直再等舞者的光临
被阳光零落开来烘烤的日子
不剩一点潮湿
一叠被风干的日子
我们注定要在某些日期迷失
然后在此起彼伏的嘲笑声里
在空调冷气的寒凉里独自反省
没有星子和月光的子夜
那蛙声和虫鸣也只在记忆里听到了
汽车不分昼夜的驶过
从物质奔向物质
绝对的干燥无法粘合
被太阳晒干的日子
相对的潮湿显得力不从心
离歌声声从远古一直响到今
长焦镜头由远而*
又将你推远至消失
你还来看我吗
随着我追随你的脚步
风雨无阻
其实一切都将淡在光阴里
只是今夜的孤独成全了对你的思念
明天是一个新的开始
那就明天吧
做务实的人
静静等待雨季的来临(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重新学*把盐放的恰到好处
编辑点评:
《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题解】
这首诗写两个以水为家的青年男女在长江相遇时,隔舟对话的情景。诗人截取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片断,表现出女主人公开朗、天真的性格。
【注释】
①《长干曲》:乐府古题,多描写长干里一带妇女生活和感情。长干,长干里,今南京市旧里弄名,在长江南岸。②这首是女子问话,又自我作答,显得很主动。
【原诗今译】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而妾住在附*横塘。
只是停下船儿问问,
也许你是我的同乡。
【其一鉴赏1】
这首小诗描写一水乡女子在江上向过往的小伙子攀谈问话的一个细节。它像一场独幕剧,又像一篇微型小说。寥寥四句独白,简单明了,但仔细含茹把玩,却又觉得隽永深长,风神无限。
诗一上来就直接用主人公的问话开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寥寥十字,从句式上看,不过是一个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的组合,既没有什么奇思异想,也没有什么僻典故实,从事件上看,不过是人生逆旅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细节:攀谈问话。简单极了,*淡极了。诗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简单*淡的人生琐事中,看到了诗意的光彩和戏剧化的情节。分析起来,还是饶有趣味的。首先,问话中称对方为“君”,答语中称自己为“妾”,点出问者和所问对象的性别:一个水乡姑娘与一个船家小伙子。诗文中大凡涉及到男女,倾慕迷恋,恩怨憎爱之类的浪漫传奇故事就会随之展开。但此诗并没有沿袭这些俗套,只是写一女子款款问话。她问对方家住何处,也是一般人路遇谋面开始攀谈时的常例。作为一个姑娘,她也只能问别人“家住何处”,若改问姓甚名谁,则既不礼貌,也不合乎身份。所以第一句纯是问语,绝无深意。但话由一女子先问,又是在礼俗甚多的古代,已经够大胆率直了。第二句诗人写女子不待对方回答就自报家门。从社交的一般*惯来讲,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的年龄居处是不该轻易告诉陌生人的。诗人这样写,一方面是想说明水乡姑娘的天真无邪,另一方面,也未尝不含有向对方介绍自己情况的用意。俞陛云说这两句“既问君家,更言妾家,情网遂凭虚而下矣。”(《诗境浅说续编》)正点破女子自我介绍中的暗示。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姑娘在大胆攀问又主动介绍之后,才觉得自己有些太唐突,怕引起对方的误解,所以赶忙又加以补充和解释,说自己不过是随便问问,打听对方是不是同乡。这样解释看来十分得体,既掩饰了姑娘的羞涩,又表现了她的敏捷和聪慧。但是稍有阅历的人不难看出,姑娘的这两句解释和补充,欲盖弥彰,把起初恐怕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秘密给点破了。
末句中的“同乡”一语,表明姑娘是在他乡异地,孤独寂寞,烦闷无聊,所以对家乡的一切都很敏感,于是闻乡音而相问。这样,“同乡”由问话攀谈的借口,转变为寻找慰藉理解的纽带,最后成为系连两个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红线。
《长干曲》属于南朝乐府《杂曲歌辞》,内容多表现江南水乡船家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崔颢所作《长干曲》共四首,这是第一首。诗用民歌体,表现水乡姑娘的纯真娇憨,虽不过四句问语,但却声态并作,情貌俱现,非常传神。且含蓄蕴藉,“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其一鉴赏2】
《长干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入《杂曲歌辞》。这一曲名始见于南朝乐府民歌。古辞仅见一首:“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描绘广陵女子驾着菱舟逆浪而上,卖弄本领的情景,大胆泼辣的神态皆于自夸的口吻中见出。崔颢的《长干曲》四首便从这首古辞的意思中生发而来。
古辞中的女子迎浪相邀的人是谁?她在向谁作自我介绍?诗中没有明言。而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是以女子口吻所唱的情歌,这就使崔颢的《长干曲》能根据古辞所留下的想象余地,将它的意思扩充成四首问答式的民歌,构想出一个采莲少女与一位船家青年在水上相识的一幕情景,表现了人生中偶而相逢的片刻意趣。
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话。联系其他三首来看,这个女子应是在江上采莲,见到船家青年,可能因对方的'乡音引起了她的注意,便主动上前搭话。她先问对方住在何处,语气直捷,开门见山。然后不等回答,便介绍自己住在横塘(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与长干相*)。接着似乎又很快意识到这样直截了当地向一个陌生男子打听住处并自报籍里,未免过于唐突,于是旋即便解释自己之所以停船借问的缘故,是想到彼此可能还是同乡。四句**常常的问话,语意直白而又几经转折,虽不见人,却闻声便可见出这个在水上长大的女子快人快语、热情开朗的性格,天真而大胆的表情中还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欲与对方结交的情思。
王夫之评此诗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中的有字之处只是截取女子试探性的几句问话,而这幕对话的情节和背景则都在无字之处:江上船只来往、姑娘们结伴采莲的景象,女子对船家口音的反应,她驾着莲舟主动靠*船家的过程,问讯时曲折微妙的心理活动,无不活现在她的声情口吻之中,却又并无一字落入言筌。
这首诗只是两人相识的开端,但简洁有味的口语,直接发自内心的声调,以及直面相问的开场白,语意中似有若无的情思,启发了无穷的联想,并自然引出了以下的三首问答诗。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原籍博陵安*(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县)。唐朝著名诗人。
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曾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去世。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及第,官至太仆寺丞。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曾使李白叹服。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介绍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介绍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介绍
今年6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地球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异变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全世界的生态安全、消除贫穷、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严重影响。据联合国统计,全球26亿人直接依赖于农业,而用于农业的52% 的土地受中度或严重的退化影响。贫困人口的74%直接受到全球土地退化影响。 2011年7月22日,在肯尼亚北部伊西奥洛地区的桑布鲁族聚居地区,几名儿童在一处干涸的河床上玩耍。
建立的背景:
荒漠化概念
按联合国多次关于荒漠化定义的讨论,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定义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防治荒漠化这个荒漠化定义已得到联合国多次荒漠化国际公约*间谈判会议的确认,重申在国际公约中采取这一定义,并将这这个定义列入《21世纪议程》的第12章中,还进一步补充了定义释文中出现的“土地退化”含义:“由于一种或多种营力结合以及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旱农地、灌溉农地、牧场和林地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及丧失,其中包括人类活动和居住方式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例如土地的风蚀、水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退化和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荒漠化介绍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 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
其中包括:
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
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
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荒漠化被视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荒漠化现象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干旱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进程。1968~1974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联合国在1975年以3337号决议提出“向荒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并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数十亿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动,各种抗旱防荒漠化的行动计划随之产生。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的动荡。
土地荒漠化及防治
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新疆*尔自治区、宁夏*自治区、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
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时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景观特征:水分条件自东向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
荒漠改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水资源比较缺陷乏,改造难度大。人类活动形成的荒漠,其实质是类似于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因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这些荒漠的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
(2)荒漠化的发展
移民开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荒漠化问题,其中与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为严重。
在半干旱的旱农耕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和内蒙古后山地区,沙质草原遭到过度农垦,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使得河流下游或者扇缘植被缺乏水原而生长衰退,加上樵柴破绿洲周围的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等地。
*年来,在工矿开展、居成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造成荒漠化发展迅速。这种荒漠化土地呈点、线状、邻过城镇或者在矿开发区,面积小而分散,但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危害较大。相参集中分布的地区如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等。
2.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关干思乡的古诗句1
1.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3.*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6.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8.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元好问
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10.木叶萧萧秋气新,江声直下更无尘。*生来往谁能识,只有金焦是故人。吴绮
11.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曹操
12.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20.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2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2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23.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26.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7.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28.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0.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3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32.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关干思乡的古诗句2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欣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欣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古诗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
cháng gān xíng
长干行
lǐ bái
李白
qiè fā chū fù é , zhē huā mén qián jù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láng qí zhú mǎ lái , rào chuáng nòng qīng méi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tóng jū cháng gān lǐ , liǎng xiǎo wú xián cāi 。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shí sì wéi jūn fù , xiū yán wèi cháng kāi 。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dī tóu xiàng àn bì , qiān huàn bù yī huí 。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shí wǔ shǐ zhǎn méi , yuàn tóng chén yǔ huī 。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cháng cún bào zhù xìn , qǐ shàng wàng fū tái 。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shí liù jūn yuǎn xíng , qú táng yàn yù duī 。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wǔ yuè bù kě chù , yuán shēng tiān shàng āi 。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mén qián chí xíng jì , yī yī shēng lǜ tái 。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tái shēn bù néng sǎo , luò yè qiū fēng zǎo 。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bā yuè hú dié lái , shuāng fēi xī yuán cǎo 。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gǎn cǐ shāng qiè xīn , zuò chóu hóng yán lǎo 。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zǎo wǎn xià sān bā , yù jiāng shū bào jiā 。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xiāng yíng bù dào yuǎn , zhí zhì cháng fēng shā 。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2、古诗长干行李白翻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干荷叶·干荷叶
刘秉忠〔元代〕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馀干别张侍御)
权德舆〔唐代〕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
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
齐己〔唐代〕
贺监旧山川,空来*百年。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
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回去,题遍好林泉。
早饭干溪盖干吉故居也
陆游〔宋代〕
剑外归来*未温,南征浩荡信乾坤。峰回内史曾游地,竹暗仙人旧隐村。白发孤翁鉏麦垄,茜裙小妇闯篱门。行行莫动乡关念,身似流槎岂有根。
题余干县干越亭
李孝先〔宋代〕
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鸥鹭惯来窥燕*,烟云无着护帘栊。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
扬州道宫安下制干朱行甫抚干方巨山连骑相访
戴复古〔宋代〕
道院群仙集,高轩二妙来。文章清气足,谈笑老怀开。落木三秋晚,黄花九日催。何当陪胜践,共把蟹螯杯。
长干行·其一
李白〔唐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迟 一作:旧)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蝴蝶来 一作:蝴蝶黄)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二首
李白〔唐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胡蝶 一作:蝴蝶)
《诗经: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
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注释:
1、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
2、榛楛:两种灌木名。济济:众多的样子。
3、岂弟:即“恺悌”,和乐*易。君子:指周文王。
4、干:求。
5、瑟:光色鲜明的样子。玉瓒: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
6、黄流:黄,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用于祭祀,即秬鬯。
7、攸:所。
8、鸢:鸷鸟名。即老鹰。戾:到,至。
9、遐:通“胡”,何。作:作成,作养。
10、骍牡:红色的公牛。
11、介:求。景:大。
12、瑟:众多的样子,与第二章的“瑟”字不同义。
13、燎:焚烧,此指燔柴祭天。
14、劳:慰劳。或释为保佑。
15、莫莫:同“漠漠”,众多而没有边际的样子。葛藟:葛藤。
16、施:伸展绵延。条枚:树枝和树干。
17、回:奸回,邪僻。
译文:
瞻望那边旱山山底,榛树楛树多么茂密。
和乐*易好个君子,求福就凭和乐*易。
圭瓒酒器鲜明细腻,金勺之中鬯酒满溢。
和乐*易好个君子,天降福禄令人欢喜。
老鹰展翅飞上蓝天,鱼儿摇尾跃在深渊。
和乐*易好个君子,怎会不去培养青年。
清醇甜酒已经满斟,红色公牛备作牺牲。
用它上供用它祭祀,用它求取大的福分。
柞树棫树那么茂盛,百姓砍来焚烧祭神。
和乐*易好个君子,神灵要来把你慰问。
葛藤一片到处长满,蔓延缠绕树枝树干。
和乐*易好个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
赏析:
《大雅》全都是西周的作品,它们主要是应用于诸侯朝聘、贵族宴飨等典礼的乐歌,除了周厉王、幽王时期的几篇刺外,基本内容是歌功颂德。《旱麓》一诗是《大雅》的第五篇,与下一篇《思齐》、上一篇《棫朴》,都是赞颂周文王的乐歌。
关于诗的主旨,《毛诗序》云:“《旱麓》,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三家诗义同。什么叫受祖,唐孔颖达疏云:“言文王受其祖之功业。”这样的解释似乎不能令人满意。清魏源《诗古微》说是“祭祖受福”,差为得之。而宋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内容是“咏歌文王之德”,其《诗序辨说》又谓“《序》大误,其曰‘百福干禄’者,尤不成文理”。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则既斥《毛序》所说为“梦呓”,又不满《诗集传》“语殊泛泛”,认为“此盖祭祀受福而言也”,“上篇(指《棫朴》)言作人(《棫朴》第四章有“周王寿考,遐不作人”之句),于祭祀见一端;此篇言祭祀,而作人亦见其极盛”。其实方氏之说可谓《毛序》“受祖说”的别解,只是他对“受祖”的理解与孔颖达相同,所以对《毛序》有所误解而大加非难。《毛序》不误,但若以诠解的圆通程度论,不妨从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之说,将其视为一首“歌颂周文王祭祖得福,知道培养人才的诗”。
此诗全篇共六章,每章四句,以“岂弟君子”一句作为贯穿全篇的气脉。首章前两句以旱山山脚茂密的榛树楛树起兴,也带有比意。毛传解曰:“言阴阳和,山薮殖,故君子得以干禄乐易。”郑玄笺云:“林木茂盛者,得山云雨之润泽也。喻周邦之民独丰乐者,被其君德教。”他们从君与民两方面申说,讲得都很透辟。后两句“岂弟君子,干禄岂弟”,如郑玄笺所说,意为君主“以有乐易之德施于民,故其求禄亦得乐易”,也就是说,因和乐*易而得福,得福而更和乐*易。前事之因适为后事之果,语有深意。
第二章起开始触及“祭祖受福”的主题。“瑟彼玉瓒,黄流在中”两句,玉之白与酒之黄,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由文字而产生的视觉效果极佳,姚际恒评之为“华语”(同上),当然是确切不移的。第三章从祭祀现场宕出一笔,忽然写起了飞鸢与跃鱼,章法结构显得摇曳多姿。“鸢飞戾天,鱼跃在渊”,表层语义极其明晰,但深层语义则不易索解。郑玄笺云:“(鸢)飞而至天,喻恶人远去,不为民害也;鱼跳跃于渊中,喻民喜得所。”但在注《礼记-中庸》所引这两句诗时,他竟又说:“言圣人之德,至于天则鸢飞戾天,至于地则鱼跃于渊,是其明着于天地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讥之为“随文解释”,极是。但王氏书中认可的代表《鲁诗》说的汉王符《潜夫论-德化》所作的解释“君子修其乐易之德,上及飞鸟,下及渊鱼,罔不欢忻悦豫,又况士庶而不仁者乎”(释下面的“遐不作人”之“人”为“仁”),似乎也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既然王氏认为《棫朴》“遐不作人”一句中的“作人”是“作养人材”的意思,那么此诗中的“遐不作人”句自然说的也是培养人才之事,不当另释“人”为“仁”。“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实际上说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思,象征优秀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因此下面两句接下去写“岂弟君子,遐不作人”,也就是说和乐*易的君主不会不培养新人让他们发扬光大祖辈的德业。
第四章在第三章宕出一笔后收回,继续写祭祀的现场,“清酒既载”与第二章的“黄流在中”断而复接,决不是寻常闲笔。这儿写的是祭祀时的“缩酒”仪式,即斟酒于圭瓒,铺白茅于神位前,浇酒于茅上,酒渗入茅中,如神饮之。接下去的“騂牡既备”一句,写祭祀时宰杀作牺牲的牡牛献飨神灵。有牛的祭祀称“太牢”,只有猪、羊的祭祀称“少牢”,以太牢作祭,礼仪很隆重。第五章接写燔柴祭天之礼,人们将柞树棫树枝条砍下堆在祭台上作柴火,将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缕缕烟气升腾天空,象征与天上神灵的沟通,将世人对神灵虔诚的崇敬之意、祈求之愿上达。对于这样的君民,昊天上帝与祖宗先王在天之灵自然会有“所劳矣”,自然会赐以“景福”。
于是最后一章,在第一章、第三章之后三用比兴,以生长茂密的葛藤在树枝树干上蔓延不绝比喻上天将永久地赐福给周邦之君民。葛藟之“莫莫”与榛楛之“济济”,一尾一首两用叠字词,也有呼应之妙。至于最后一句“求福不回”,解作求福“不违背先祖之道”(郑玄笺),或解作“求福不以邪道”(高诱注《吕氏春秋-知分》所引此诗),此已无关宏旨,不妨两存其说。
1、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3、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5、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6、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7、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0、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1、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2、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13、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14、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5、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暗凝伫。*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7、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18、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9、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0、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1、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22、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3、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5、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26、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27、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8、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30、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1、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32、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33、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4、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35、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36、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7、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38、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39、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40、*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4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2、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4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4、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关于干旱的古诗 干旱的诗句 干旱的说说 秋天干旱的古诗 干旱盼雨的句子 干旱遇春雨的古诗 描写干旱的诗句 描写干旱的句子 描写庄稼干旱的古诗 干旱遇到雨的句子 古诗写干旱批判的诗句 古代描写干旱的五言古诗 天气干旱盼雨的句子 形容干旱下雨的句子 形容干旱颗粒无收的古诗 描写干旱求雨的句子 干旱期待下雨的句子 南旱北旱的古诗 含有旱的古诗 旱烟的古诗 关于旱莲的古诗 暑旱苦热的古诗 夏旱古诗的读音 大旱的古诗句 古诗写天旱的诗 久旱逢雨的古诗 描写暑旱的古诗 久旱的心田古诗 形容旱季的古诗 西南旱灾的古诗
关干思乡的古诗句 干涸的反义词_绝句古诗*反义词 干旱的反义词_绝句古诗*反义词 《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 古诗《长干行二首》李白 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欣赏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介绍 雨的古诗 关于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历年主题 诗名含有干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干字的诗词 诗名含有旱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旱字的诗词 含有旱字的古诗词 带旱字的诗词名句 含有干字的古诗词 带干字的诗词名句 关干思乡的古诗句 关于干旱的诗句 离别古诗词张元干《贺新郎》赏析 诗经:旱麓 王令:暑旱苦热 情感的旱季爱情诗歌 关干小满的古诗 形容久旱逢甘露的诗句120句 七月干旱和其它 赞美抗旱的诗句精选 古诗夏天的古诗 夏的古诗 大旱的日子现代组诗 关干重阳节的古诗句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让心灵回归干净的大自然
摔跤吧爸爸电影台词 水果叫卖台词 西游伏妖篇吴亦凡台词 花千骨台词经典对白 微课开场白台词大全 十二怒汉经典台词 章鱼哥经典台词 另类开场白台词大全集 中二病语录经典台词 李米的猜想经典台词 鹿小葵傻白甜台词 克拉恋人高雯催泪台词 生日三句半台词大全集 神台词看一次笑一次 雷雨最后一幕台词 宠物小精灵反派台词 梦想照进现实经典台词 我看你骨骼惊奇台词 面包会有的完整台词 锻炼演技的哭戏台词 我要进前十经典台词 王者荣耀赵云说的台词 双簧台词100字以内搞笑 郭采洁绝世高手台词 电视剧台词搜索 小马哥台词等了三年 东邪西毒台词全本 胭脂扣经典台词截图 从未放弃过爱你电台词 儿童天气预报台词 礼仪漫谈完整版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