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关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阅读全文]...
  • 松下问童子全诗翻译(松下问童子的寓意解析)

  •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导航】

    贾岛对于诗歌,堪称痴迷,有“诗囚”、“诗奴”之称,加之性格孤傲,常为世俗所不容。曾感叹道:“了解我*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终南自古多神仙”,这里,历来都是隐者们的最爱。

    《寻隐者不遇》应该是叙写的一次前往终南山寻访友人的过程,短短二十字,却写得起伏有致,令人遐想。

    茫茫秦岭,幽幽终南。排排青松之下,贾岛终于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不巧,隐者不在,家中只有一位年少的学童。贾岛不甘,问其师傅干啥去了。童子回答,采药材去了。贾岛再问,哪里采药去了?童子说,就在这座山里。贾岛心中不禁再次生出希望,不过,“云深不知处”。放眼望去,白云悠悠,连绵的山峦一直伸向远方,哪里能找到隐者的踪影?

    几问几答,希望顿生顿灭。寻友小事,却写得一波三折,隽永有味;隐者不能相遇,本应失望遗憾,可是,看那青松翠绿、白云卷舒、童子活泼,非但没有消沉之意,反显得诗情画意,情趣盎然。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观贾岛此诗,又何尝不是呢?

    清代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评价道:语意真率,无复人间烟火气。

    以隐者之笔,抒隐者之意,半僧半俗的贾岛,或许,也算得上是一位隐者吧。

    【韵译】

    青松蔼蔼,

    做迎客之状。

    晴空幽幽,

    示吉祥之兆。

    访友不遇,

    留童子相告,

    采药山中,

    路途并不迢遥。

    青山连绵,

    云雾层层环绕。

    行踪杳然,

    不知如何知晓。

[阅读全文]...
  • 松下问童子下一句

  • 松下问童子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自: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阅读全文]...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诗意,学生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意思翻译】松树下寻问隐士的童子,他说道老师父采药而去。

      【全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解】唐代贾岛的五言绝句。写作者去寻找隐居在山里的友人而没有见到的情景。全诗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说,在松树下向隐者的徒弟打听隐者,他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山中,但云雾弥漫而又浓密,不知他在山中的什么地方。诗中主要写童子的回答,通俗自然,清淡朴素,表现含蓄。“去”,“处”二字,古代同属御韵。【注释】 ①言:说、讲。②处:这里是行踪的意思。

      【全诗鉴赏1】 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访的结果是“不遇”。 “松下问童子”一句写问,以下三句则是对答。问写得极简括。不须明写谁问和问什么,因诗题和对答有清楚的交代。答语是诗著意之处,“言师采药去”,童子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这一句本来已是一个完整的答复,但如果就此打住,就没有诗意了。小童对答复作的一番补充: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某个地方,但具体在哪儿,谁也不知道了。“只在此山中”的“只在”二字是很肯定的语气,仿佛作了确切的回答,但“云深不知处”叫人哪里找去?说了半天,还是等于零。然而这两句补充并非多余,它不但是十分天真的话,而且语意佳妙。这不是故意卖弄口舌,而是生活中常有的那种无意中得到的妙语。它生动反映出“隐者”特有的生活趣味和情操。诗通过描写“隐者”那出没云中、神秘莫测的行踪,隐隐透露出其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风貌。?寻访“不遇”,通常是一种扫兴的事。但读这首诗,却会感到有不同寻俗之处。小童的天真答话,把人引进高远的意境中,使人恍如面对那白云叆叇的大山,想到有一位高士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人迹罕至的去处,一定别有天地、别有一番乐趣。诗以小童的答话结束,虽然没直接写寻访者的反应,但读后令人觉得,他大约不会立即兴尽而返,而会站在松下,久久对着那云烟深处神往。诗属五绝,不入律可作一首短小的古风读,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全诗鉴赏2】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描绘客观事物,可以从正面直接描写,也可以从侧面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简洁明快,间接描写曲折深隐。只要诗人从生活和艺术需要出发,经过匠心独运的安排,无论采用哪一种表现方法,都可以写出精妙的作品来。这首诗写作者去寻访一位隐士没有见到,通过与童子的对话,反映出了隐士游踪不定、无羁无绊的生活。首句“松下问童子”,入题极为自然。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兴致勃勃去拜访朋友,经过山林跋涉,途中劳顿,却没有找到这位隐士,这时幸好在苍翠欲滴的青松之下看到了他的`徒弟,便急切地询问起来。自第二句“言”字之下,全是童子的答话。他的回答巧妙而真实,既提供了师父的去踪“采药去”,给予作者可寻的希望;又指出师父只是在这大山之中,但山林茂密,白云缭绕,具体在什么地方,徒弟说不清楚,客人也无法寻觅。自“言”字以下的寥寥十余字,写得既有波折,又有情趣,把隐士的飘游生活和他所处的幽深环境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在抒情短诗中,可以描写具体的人物、场面,可以安排简单的情节。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善于写这种情节单纯的抒情短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须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人物、画面和场景的描绘,把自己浓郁的感情倾吐出来。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二十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语言朴素无华,合于口语,在唐诗中别具风采。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鉴赏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不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不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不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不于答。“松下不童子”,必有所不,而这里把不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不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中把“采药在何处”这一不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不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中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不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不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不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访友,不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不之后并不罢休,中继之以二不三不,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不,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不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中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可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阅读全文]...
  • 描写夏天的古诗及作者

  • 夏天
  •   夏天最美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天空如洗,彩练当空,蓝天指派白云俯身来触摸青山,白云绕着碧山转,天地之间手牵手,由浅入深的色彩,虚无飘渺的意境,美美钩织着夏天的生机。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三月晦日偶题》

      宋·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阅读全文]...
  •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作者

  • 冬天
  •   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雪中作》

      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踏莎行》

      南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日归旧山》

      唐·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 有关蝉的古诗唐诗

  • 唐诗,经典
  •   有关蝉的诗

      1.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唐•卢殷(《晚蝉》)

      2.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3.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风蝉》

      4.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5.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6.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7.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8.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元稹《送卢诗》

      9.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早蝉》

      10.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11.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1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13.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清*乐(咏蝉)》

      14.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15.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16.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有关蝉的诗句有关蝉的诗句。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天乐(蝉)》

      17.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18.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19.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20.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21.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2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23.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24.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25.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26.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27.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28.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29.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30.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31.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32.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33.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34.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35.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36.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司空曙《新蝉》

      37.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38.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39.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咏蝉》

      40.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41.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4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43.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阅读全文]...
  • 关于采薇的作者是谁(《诗经·采薇》古诗)

  • 诗经
  •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当我读到这两句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这两句诗太美了,一个杨柳依依,写出春天柳树刚刚发芽,柳枝迎风摆动的春意盎然的景象。而雨雪霏霏却一下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凄迷。

    一来一往,时空转换,岁月更替。

    如果不看全诗,会以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或者友情诗。然而,它却是一首战争诗篇,或者说军旅诗。

    这首诗讲诉的是一位普通的士兵,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原的朝廷无论如何更替,他们却绕不过与边境上少数民族部落的战争。于是,在《诗经》里,描写战争和军人的诗篇就有很多,很多。

    而《采薇》就是一首非常唯美却酸楚的军旅诗歌。它是《小雅》中的诗篇,但风格却完全是国风的风格。

    诗一开篇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画面,广阔的大地上,山野间,田边地角,一丛丛的薇冒出来了,这是初春时节,丛丛的薇把大地染绿。他们也是在这样一片大地上抗击猃狁。

    薇又称为野豌豆,它的幼苗可以食用,因此,在远古时代,先民们采摘野豌豆苗食用,充饥,甚至用于祭祀。而戍边战士也会采薇,用以果腹。

    这是真实的情景。更像是一个驻守边关抗击玁狁的军人梦中出现的情景。这个长满野豌豆的地方是他的故乡,是他熟悉的地方。

    当年,他的母亲用野豌豆养育了他,也许,在采薇的女子中有他的恋人。可是,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出现,他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也许他心仪的女孩早嫁人了。

    他没有家室,没有固定的地方,和战友们为了抗击猃狁,辗转奔波,餐风露宿,不知多少年,他想家,日夜思念着故乡,可是,他却回不去。

    野豌豆苗渐渐长高,长出嫩叶,他和战友们开始采薇,他想,家乡的姑娘们开始采薇了吧!他心仪的女孩肯定也在里边,只是,她也许成了母亲。可是,他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太多的征战,太多的徭役,当时的军人不仅仅打仗,他们还要做其他的事情,根本没有回家的机会,战事的胶着,让他们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哪儿可能回家。

    而他们驻守的边关,连鸿雁都飞不过来,又有谁为他们传递家书,为他们捎回故乡的消息。

    春天渐渐过去了,薇也长老了,枝干硬了,叶子也老了,不能食用。可是,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只因为猃狁侵犯中原,只因为战事频繁,只因为连年征战。

    日子一年年过去,多少春夏秋冬,物换星移,多少次,野豌豆苗从萌芽到长叶到叶子变老,到结出野豌豆,野豌豆又掉在地上,长出新的野豌豆苗。他们也老了,边关的风沙吹老了他们的脸庞,岁月剥夺了他们的青春。薇年年都有新生,而他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还有,和他一同戍边的将士,有多少长眠在边关。

    其实,戍边战士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们思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亲人,回家是他们迫切的愿望,他们为漫长的戍边生涯痛苦,但他们却不怨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抵抗玁狁,那么家乡的薇会被血染。他们的亲人会遭殃。所以,他们只得忍受。

    棠棣之花开了,金黄的花朵点缀着春天,将领的马车开过来,多么气派,四匹骏马拉动的战车开来了,多么壮观。我们怎么敢停歇呢?战斗接连不断,捷报频传。在战车的掩护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他们的战马强壮,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抵抗猃狁的来犯。

    终于,战事告一个段落,年老的士卒得以回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纷纷的雪花漫天飞舞。这纷飞的雪花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浪漫,但对于戍边的士卒,天气恶劣却更容易遭遇来犯之敌。当然,更增添他思念故乡的忧伤,当他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春天,可是当他踏上回归故乡的路,却不知多少年,岁月的流逝,青春的溜走,生命的匆匆,让人倍感忧伤。他走在道路上,却徘徊不前,*乡情更怯,他不知故乡以何等面目来迎接他这个儿子,不知家里的情况如何,父母怎样。茫茫旷野,他孤独地行走,无人知道他的哀伤,无人安慰他的哀愁。

    这是一个普通的戍边士卒的哀叹,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边关,为了抵抗猃狁,他和战友们连连征战,风餐露宿,没有修整,没有闲暇的功夫回家,直到老了,才能够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他的战斗生涯,心情感慨万端,一种浓烈的生命意识融入诗句,一种家国情怀和思乡担忧牵挂和对无休无止的战争的痛恨与无奈油然而生。

    季节更替,物候变化,从薇的发芽长大变老,从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时空变幻,岁月流逝。但不变的却是士卒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阅读全文]...
  • 《结交》古诗赏析及作作者介绍

  • 《结交》古诗赏析及作作者介绍

      说起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作品,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游子吟》、《结爱》、《杏殇》等,今天小编分享一首孟郊《结交》供大家赏析.

      原文

      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

      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

      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5),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句子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语录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说说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名言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诗词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祝福

古诗松下问童子的作者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诗中的关于胃的表达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的故事 关于九月的美好古诗 古诗ppt最后一页的图片 描写课外积累的古诗词 关于荷花的古诗古文 颜真卿的古诗书法作品大全 表达对老师教育的古诗词 带有遽字的古诗词 《游园不值》的古诗诗意 300字的古诗的体会 硬笔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赌气的古诗 医者歌颂道德品行的古诗词 斗牛相关的古诗 善出自古诗词中的成语 含有睁的古诗 关于中元节日的古诗 描写春天冰心的现代古诗 诗作不错的古诗 描写三月下旬的古诗右 体验体现汉字的古诗 古诗文里的风筝表格 形容偷懒的人的古诗 搜索一下关于风筝的古诗 有六排五字的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的古诗意思 爱惜食物的古诗 有关战士们家国怀乡的古诗 有意思的古诗 望江南暮春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