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的名句 >

周易的名句

关于周易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周易的名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周易的名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周易名句

  •   周易名句

      1、君子以果行育德。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6、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8、劳尔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0、乐天知名,故不忧。

      11、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12、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1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14、君子以致命遂志。

      1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6、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7、几事不密则害成。

      18、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9、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2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4、蒙以正养,圣功也。

      2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6、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7、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28、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29、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0、君子以朋友讲*。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33、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34、君子以恐惧修省。

      3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36、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37、君子以反身修德。

      38、君子以自昭明德。

      39、君子以正位凝命。

      40、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4、乐天知命,故不忧。

      45、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46、君子以立不易方。

      4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4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0、君子以同而异。

[阅读全文]...
  • 周易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周易名言

    1、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2、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周易

    3、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周易

    4、辞不足,不可以成文——周易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7、书不尽言,言不不尽意——周易

    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9、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阅读全文]...
  • 周易名句

  • 名人名言
  • 周易名句

    1、君子以果行育德。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6、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8、劳尔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0、乐天知名,故不忧。

    11、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12、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1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14、君子以致命遂志。

    1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6、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7、几事不密则害成。

    18、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9、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2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4、蒙以正养,圣功也。

    2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6、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7、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28、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29、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0、君子以朋友讲*。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33、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34、君子以恐惧修省。

    3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36、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37、君子以反身修德。

    38、君子以自昭明德。

    39、君子以正位凝命。

    40、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4、乐天知命,故不忧。

    45、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46、君子以立不易方。

    4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4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0、君子以同而异。

[阅读全文]...
  • 《周易》的养生思想

  • 养生,思想
  • 《周易》的养生思想

      《周易》的《颐》卦探讨了饮食养生的问题。《序卦传》说:“颐者,养也。” “颐”即是颐养、养生之意。《颐》卦提出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养正则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周易》的养生思想,希望能帮到大家!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医易义》中说:“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虽阴阳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周易》以阴阳、八卦、六十四卦表达宇宙自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故应效法宇宙自然规律而生活,这为中医养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提出“生”为“大德”,认为天道的表现即是生生不息,表明其在本体上是极其重视生命的。六十四卦卦象及卦爻辞也是要告诫人们如何趋吉避凶,获得生命的延续和美好,因此《医门棒喝》说:“是以《易》之言,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周易》的养生思想是很丰富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既有重视生命本体的宏观涵摄,又有在伦理意义上对生命大化流行的总体把持;既有对生命调节的理论架构,又有技术层面的养生实践。”①本文主要谈谈《周易》的饮食养生、补益养生、时间养生和预防养生思想。

      一、“节饮食”与饮食养生

      《周易》的《颐》卦探讨了饮食养生的问题。《序卦传》说:“颐者,养也。” “颐”即是颐养、养生之意。《颐》卦提出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养正则吉。《颐》卦卦辞说:“贞吉。”《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提出饮食养生一定要养正。但是什么才是“正”呢?《说文·正部》:“正,是也。从止,一以止。”认为要止于一,才算是“正”。我们再看看“一”是什么意思。《说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认为“一”是道的化生和表达,是宇宙最高本体的表现。如此说来,“止于一”即是说停止在“道”那里,或者说与“道”保持一致。《说文》还说:“正,是也。”我们再来看看“是”是什么意思。《说文·是部》:“是,直也。从日,正。”“是”的本意是“直”的意思,又引申为正确的。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正”的涵义,即“正”是正确的,是符合于“道”的状态。也就是说凡是符合于“道”的,都可以称为“正”。《周易》提出的“养正则吉”,就是说凡是符合正道的思想和行为,用于养生都是吉祥的。

      饮食养生必须遵守正道,那么这个正道又是什么呢?饮食的正道当然可以有很多种,但《颐》卦认为最重要的正道是“节饮食”。《颐·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节饮食”就是要节制饮食。关于节制,《周易》中还专门有个《节》卦。《杂卦》说:“节,止也。”《节》卦卦象是坎上兑下。《节》之象是这样的:“泽之容有限,泽上置水,满则不容,为有节之象,故为节。”②意思是湖泽能够承装水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往里面注水的时候要适可而止,否则将溢满而出。其卦辞说:“亨。苦节不可贞。”程颐解释说:“事既有节,则能致亨通,故节有亨义。节贵适中,过则苦矣。节至于苦,岂能常也?不可固守以为常,不可贞也。”③就是说,人们做事情,若能保持节制,则可以顺利亨通。但又不能过于节制,过于节制也不合于正道。古人云:“过犹不及。”事情做过头和做得不够都不能称为“节”。“节”是一种中庸的状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节饮食”是说人们的饮食既不能过量,也不能过少。过度饮食,脾胃乃伤,脏器为消化过量的饮食要不停地工作,消耗大量的血气,有损身体。现代医学指出过度饮食会引发早衰,还会引起肥胖、糖尿病、心脏病、肠胃病等,可见过量饮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吃到七八分饱的时候,就应该停止饮食。

      另外,“节饮食”对于早中晚三餐还有着不同的规定。我们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对三餐量的这种规定是很有道理的。《周易》讲阴阳和谐,又讲扶阳抑阴,早上七点到九点阳气已经渐盛,且是胃经当令,食物属阴,此时摄取饮食一方面可以补充能量,补足血气,亦是用食物之阴气去*和身体内上升的阳气,保持阴阳和谐。但此时阳气尚不盛壮,故饮食不需多,吃的精致营养即可。到了中午,人的阳气盛壮,故可以吃得多些,品类亦可以丰富一些,以*衡阴阳。而到了晚上,人的阳气渐弱,阴气上升,而饮食又属于阴,若吃得过多,其结果是助长了体内的阴气,导致阴阳失衡。另外,晚上体内阳气不足,无法很好地化解这么多的食物,会导致肠胃过度疲劳,长此以往会使肠胃功能减弱,导致人体气血不足,疾病丛生。更有,晚餐饮食过度,晚上人就容易兴奋,胃不和则卧不安,难以入睡,更进一步耗杀阳气。故晚上一定要少吃,晚餐最好吃得清淡一些,可以吃些易于消化的粥类、素菜等。

      总之,《颐》卦饮食养生最核心的原则是节制饮食。人们应该加强修养,控制好自己的欲望,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到适量饮食,这样身体健康才有保障。

      二、“同气相求”与同类相补养生

      《易传》在解释“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时,有这样一段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指出“同声”、“同气”相互感应的道理,即同类的事物会互相吸引,能够引起共鸣。这运用到养生实践中,即是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补益,民间说的“吃啥补啥”,就是这个道理。

      同类相补的思想在日常养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栾加芹写的《不生病的`智慧·易经养生说明书》就集中介绍了同类相补的养生法。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先天体质,按照八卦可以分为乾人、坤人、震人、巽人、坎人、离人、艮人、兑人。每种人可以按照各自的卦象找到相应的补益食物、药品等。作者说:“天地之间,具有相同特性的事物是息息相通的,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感应,并且在危难的时候为对方伸出援手。”④又说:“只要知道了我们自身五脏六腑所对应的卦象,知道了自己的体质属于哪一类,牢牢记住《易经》中‘同气相求’这一不变真理,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可以有意识地选用自然界中那些同卦象的食物、保健药物、运动方式和经络穴位,从而为自己量身定制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同时体会到养生防老的大喜悦。”⑤作者可谓深谙易理,《周易》八卦即是取象比类的结果,把同一属性的事物归为一类,取成相应的“象”。比如《乾》为健,但凡属性为健一类的事物,都可以称为《乾》。

      《说卦》云:“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这些事物尽管外形不同,但都有健之性,故从性质上取象,这些事物都归于《乾》。《周易》提出同气相求的道理,即启示我们可以取同一类的卦象事物(如饮食、运动等)来补益我们的身体。结合栾加芹的论述,我们可以提炼出同类相补养生的几个原则。

      《周易》人生哲学

      《周易》是*传统文化的一部经典之作,被儒家列为“六经之首”,又被道家尊为“三玄之一”。

      一、天人合一是《周易》人生哲学的基础

      《周易》一书上篇阐发天地之道,下篇论述人世关系,用自然关系类比社会关系,用自然现象的己然性来论证社会现象的必然性,推天道以明人事。在《大象》传里对六十四卦卦义的解释,充分体现了这一道理。如其释《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释《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释《屯》卦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释《益》卦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些话表明,在“天之道”和“民之故”之间是存在着同一性的,人民通过认识和效法天道,就可以从中汲取教益,引申出人事所应遵循的原则。《序卦传》说的好:“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天地创生万物,然后进一步缔造人世以及相关的礼仪等人世原则。《周易》用一整套特有的卦象系统,把自然界复杂的变化概括的、代表性的、特征性的予以表现。如果单纯的只是描述自然界的现象,那也就是简单的罗列了。

      二、忧患意识是《周易》人生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区别于西方空间思维角度,*古人是时间角度。同时*文化,是“快乐”文化。所以*古人就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易》忧患意识提出了几个人生的原则。

      (一)、防微杜渐,戒惧危亡。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周易全解》曰:“履霜坚冰至是这样的象,即脚下既已踏霜,坚冰必将到来。引申一步,告诫人们要见微以知著,防微而杜渐。”又《周易正义》曰:“初六阴气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践其霜,微而积渐,故坚冰乃至。义取所谓**初虽柔顺,渐渐积著,乃至坚刚。”因此说对于所有的恶事要毙之于小,慎之于微,善于在他们势力还很微小的时候,就识破他们,以早防范、消饵。否卦九五爻辞说:“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全解》曰:“九五之爻已进入息否之时,在泰道将还之时,人皆晏然安乐,唯大人有戒惧危亡之心,他念念不忘“其亡其亡”,有如此戒惧危亡之心,必能像“系于苞桑”那样坚固不拔。”所有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能够随时戒惧危亡,就如同苞之根深蒂固一样,无有倾危。

      (二)、进德修业是立人之本。《周易》中强调做人要符合天道,要戒惧危亡,但是处忧患之时绝对不可以因个人的一时安危而放弃做人的原则,二是要以德为准。从而引出人生的重要的根本:进德修业。《系辞传》说:“《易》之兴也,其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系辞传》选取了九卦分三次叙述,即所谓的“三陈九卦”,以见其处忧患而不失操守,进德修业以摆脱困顿之意,进德修业才能保守天地之道。人处于困境时,为了摆脱困境,最容易丧失德行和操守,故《周易》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守节不移,临危不乱才是摆脱困境的正道。《泰》卦九三爻辞曰:“无*不陂,无往不复,坚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是说事物总是处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之中,否极泰来,人处困境之中,一定要不失其信念,坚持道德操守,进德修业,见机而作,才能终得善果。反之,如果不能坚持道德操守,为了摆脱困境不择手段,就不能有好的结果,即《恒》卦九三爻辞所谓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传》也屡屡提醒人们在困境中要注意提高道德境界,《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坎象》曰:“水志,*坎。君子以常德行。”《骞象》曰:“山上有水,骞。君子以反身德。”作为人,如果在逆境中都可以保持自己坚贞的操守,那更不必说顺境了!

      把握《周易》的人生哲学,一定要把握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道理。《周易》所奠定的人生哲学理论成为后世哲学家理论的发凡。学*先人,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有方向。

[阅读全文]...
  • 《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

      (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6),夕惕若厉,无咎(7)。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8)。

      九五:飞龙(9)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0)。

      用九(11)::见群龙无首(12),吉。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5)见(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6)君子:指有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过失,灾难。(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9)飞龙;龙星。(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11)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12)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5)见(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6)君子:指有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过失,灾难、(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9)飞龙;龙星。(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11)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12)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自杀,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解读】

      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古人的思维*惯。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西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到16、17世纪才有较大发展),按古人的思维*惯,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便成为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启示。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都可以按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掌握着财富、权力、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普通的*民百姓也需要这样。

      天文望远镜早把自然奥秘和神的实质看透了,但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某种精神支撑,却是天文望远镜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再像古人那样信奉“天人感应”的教条,也不信上天只对“大人”、“君子”显灵。然而,好人得好报,上天保姑善良的好人们,恐怕是许许多多善良的普通人宁可坚信的理想吧!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吉人自有天象”,不也很好吗?

[阅读全文]...
  • 周易里的唯美句子

  • 唯美,个性
  • 曾仕强 《的秘密》经典语句 一集:何谓易经  1.人有三圣,世有三古。

      2.无外,其小*。

    《吕氏春秋》  3.宇宙密码的三把钥匙: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孔子《十翼》。

      4.学*《易经》的意义:  一、可以纠正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

      二、易经有神秘性道德性。

      三、求同存异。

      第二集:何谓阴阳  5.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右手是阳,左手是阴;大拇指为阳,其他四个手指为阴;阳是奇数,阴是偶数;头是阳,脚是阴;阴阳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可分割的。

      6.有真就有假,有假就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7.大拇指为阳,但是有两节,阳中有阴;其余四指为阴,但是有三节,阴中有阳。

      8.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9.只要顺乎自然,你不必那么操心,不必那么忙碌,你身心都很健康,你会过好日子,这就是《易经》。

      10.人的两只手一共有二十八个节,天上有28星宿,都在你掌握之中。

      11.学易经,先学道理,把道理搞通了,就不会走火入魔,就不会被人家欺骗,就不会上当吃亏。

      12.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同时讲两句话的人。

    例如:不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礼让为先;当仁不让。

      13.阴阳的三个重点:1)阴阳是相对的;2)阴阳会变动;3)阴阳合一。

      14.“我亲眼看到我才相信”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非常非常有限。

      15.做人,不可以圆滑,但一定要圆通。

      16.阳代表一种理想,阴就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把它兑现,去把它实践出来。

      17.天底下的变化就是一个阳一个阴,阴阳到底是一还是二

    中国人的答案是:亦一亦二。

    一分为二,二合为一。

    合一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8.阴阳就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19.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20.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国,就是因为他一定要中,而中就是太极。

    太极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

      21.孔子说“吾道以一贯之”,这里的“一”就是中、就是仁、就是太极。

      22.一阴一阳就叫中、就叫仁、就叫太极。

      23.仁是最核心的东西,天地万物都有仁。

    越多越好

    《周易》名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 象》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3、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彖》 4、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5、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坤·文言》 6、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象》 7、 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而天下知*。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咸·》 8、 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益·象》 9、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彖》 10、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信息,而况于人乎

    《丰·彖》 1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济·象》 12、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系辞上》 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系辞上》 14、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盛,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14、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盛,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 1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 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

    出其不善,千里之外而为之,况其迩者乎。

    《系辞上》 16.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如臭如兰。

    《系辞上》 17. 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化而载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谓之事业《系辞上》 18.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19. 天地(绕丝)因(绕丝)温,万物化醇。

[阅读全文]...
  • 《周易》的哲理说说句子

  • 哲理
  •  

    1、潜龙勿用。《乾·初九》

    2、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九三》

    3、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彖》

    4、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5、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6、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乾·文言》

    7、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乾·文言》

    8、庸言之行,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乾·文言》

    9、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

    10、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乾·文言》

    1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文言》

    12、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乾·文言》

    13、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乾·文言》

    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

    15、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16、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文言》

    17、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乾·文言》

    1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19、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乾·文言》

    20、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

    21、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彖》

    22、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彖》

    2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文言》

    2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2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26、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文言》

    27、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小畜·象》

    28、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履·象》

    29、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

    3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3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彖》

    32、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象》

    33、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有·上九》

    34、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

    3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初六象》

    36、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3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

     

    38、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复·初九》

    39、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象》

    40、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

    41、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彖》

    42、君子以立不易方。《恒·象》

    43、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九三》

    44、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遁·象》

    45、君子好遁,小人否也。《遁·象》

    46、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象》

    47、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象》

    48、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人·彖》

    49、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阅读全文]...
  • 周易系辞下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周易系辞下原文及翻译

      《系辞》是易学类著作,一般是指《易传·系辞传》或《周易·系辞》。它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它总论《易经》大义,相传孔子作了7篇阐发和总结《周易》的论述,即通常所说的《易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易系辞下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确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早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已开始意识到语言问题的重要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参考周易系辞下原文及翻译!

      周易系辞下原文及翻译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従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不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无交而求,*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拓展内容:系辞下原文及翻译

      系辞下原文

      第一章天尊地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象数之钥。

      第一章

      天尊贵在上,地卑微在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定,断然可知了。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物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凶就产生了。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的现象,在地成就山川河岳动植高下诸般的形态,而人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变化,由是可以明显的看到了。所以宇宙间,阴阳二性不停地切摩变化,八卦所代表的八种天地间的八个基本物象,不停地相与鼓动变化,由是产生了宇宙万有。比如说,以雷霆之气,鼓动万物的生机,以风雨疏散润泽万物的气机,日月的运行就构成了人间的昼夜寒暑,乾为天为父为阳,是构成男性的象征,坤为地为母为阴,是构成女性的象征。乾为天,代表时间,故知天地之大始;坤为地代表空间,故能作成万物。乾为天昭然运行于上而昼夜攸分,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坤为地浑然化为万物,是以简易为其功能的。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容易使人了解则有人亲附,容易遵从,则行之有功。有人亲附则可以长久,有能成功则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可以长久的,是贤人的德泽;可以成为伟大的,是贤人的事业。《易经》的道理即是如此简易,而能包含天下的道理,能了知天下的道理,则能与天地同参,而成就不朽的名位了。

      第二章设卦观象

      圣人设升,观家,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义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丈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家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经》与鬼“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

      第二章

      圣人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现象而设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规范之,复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下各系以吉凶悔吝及有关卦爻象之文辞,而使人明白吉凶的趋向,《易经》中阳刚阴柔相与切摩推荡,而产生变化。所以《易经》中有“吉凶”,是成功或失败的现象。“悔吝”,是表示有忧虑顾虑的现象。“变化”,是前进或后退的现象。“刚柔”,即是昼夜,夜尽昼来,昼尽夜来的现象。六爻的动态,就是天地人才的道理。所以君子*居之时,能心安理得,这是因为能法象《易经》的文辞呀。所以君子*居之时就观察易象而探索玩味它的`文辞;一有行动,则观察《易经》的变化,而玩味占筮的吉凶。所以能如大有卦上九爻辞所说:“从上天佑助之,完全的吉而没有不利的。”

      第三章彖者言乎象者也

      象者,言乎象者也;义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三章

      “彖辞”是解释全卦的道理现象的。“爻辞”是说明每一爻的变化的。“吉凶”是说明其成功或失败的。“悔吝”是说明其小有弊病与过错的。“无咎”是要人善于补救其过失的意思。所以分出六爻贵贱的,就在于它所居的位置而定。齐一各卦所包含事理的大小,则在于各卦的卦象而知。辨别吉凶的,就在各卦各爻的文辞而知,忧虑于悔吝之来临者,则在于吉凶祸福义利善恶几微之间,谨慎小心。能从“无咎”之中变动而吉者,则在于能悔改。所以卦有小有大,小象征其阴,大象征其阳,卦爻之辞也有极危险的,如劓(yì)刖(yuè)征凶,也有极*易的,如利见大人,利涉大川。各卦爻之辞,皆各指各卦各爻之意旨趋向。

[阅读全文]...
  • 三字经详解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 三字经详解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的易经本有三种,《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称为三易,这是“三易详”的第一层意思。《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是经周文王姬昌整理过的,故此称为《周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字经详解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欢迎阅读与收藏。

      相 传伏羲氏画八卦,始有卦象。其时还是结绳记事,没有文字,只有图形。直至*代,云南的少数民族还是结绳记事,家里门后面挂几条绳子,有几件要办的事情就在 不同的绳子上打几个结。

      到神农氏时代发展出《连山易》,黄帝时代出现了《归藏易》。三王时代的夏朝用《连山易》、商朝用《归藏易》、周朝用《周易》。

      周文 王著卦辞,周公旦著爻辞,又经过孔子整理后,系易辞,加入十翼,也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十篇论文。一部《周易》浓缩了四代圣人的智慧,故此《易经》名列 为五经之首。

      这三种易经有什么不同呢?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坎为水,艮为山、兑为泽,巽为风、震为雷。《连山易》以艮卦起首,《归藏易》以坤卦起首,《周易》以乾卦起首,三易所画八卦的位置不同。方位一变,六十四卦的卦体跟着变异,内部的384爻也随之而变。

      我 们今天见到的《周易》,是周文王在羑里做牢七年,研究易经的心得体会。《连山易》和《归藏易》虽然失传了,但是据南怀老研究,还是可以从象数里面看到一些 端倪。

      道家的术数之学,如丹道、医药、堪舆等学问,都有《连山》与《归藏》两种易学的东西,此外在《易纬》和《关朗易传》中也还有一点依稀的影子。

      那什么叫做易呢?易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月,太阳和月亮之间的关系就是易。《易经》是*最早研究天文、自然的科学著作,其中提出了三个原则,就是三易,这是“三易详”的第二层意思。

      “三 易”的第一易,是简易,简单的象太阳和月亮一样,天天能看见、抬头就看见。其实宇宙的法则根本就是至简、至易的,真理总是最简单、最*淡的,复杂是后天人 为的。

      最简单、最*凡的就是最美好、最伟大的;简易的生活是最正常的生活,简易的饮食是最健康的饮食,复杂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

      第二易,是变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永远在运动、永远在变异,所以学易先要明变。上智之人不但知变,且能适应变;中智之人跟着变、随着变走;下智之人变过去了还不知道,还在那里怨天尤人呢。

      第 三易,是不易,万事万物虽然随时随处都在变,但有一个不变的理体,理是永恒的、体是不变的。例如,太阳和月亮永远在运动,但永远不会撞到一起,因为有引力 之理在,有太阳系的法则存在。

      哲学家把这个不变的理叫做本体,宗教家叫上帝、佛、主宰…,总之说的都是一回事。在内是不变的理,中间是简易的数,外面就是 千变万化的象,这就是易的全体。

      有连山:

      连山是指《连山》这本书,又称《连山易》

      有归藏:

      归藏是指《归藏》这本书,又称《归藏易》

      有周易:

      周易是指《周易》这本书

      三易详:

      三易就是指前几句三字经中所提的三部书

      那么整句“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的具体含义是: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这句《三字经》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情:

      《易经》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占卜书籍,也是古人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得来的学问。

      自古人类对自然界各种不可测的现象,产生了敬畏之心。

      因此形成了许多的占卜之学,希望能求得事事顺利,所以才有了六十四卦的发明,来作为判断是非吉凶的标准。

      与这句《三字经》讲述的内容相关,有一个小知识,叫做《易经》的起源。

      这个知识点是这个样子的:

      《周易》虽带有神秘的色彩,但也保存了古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气变化、总结自然规律得出的一门学问。

      《周易》是我国周朝的《易经》,关于它的起源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由伏羲氏根据天地万物变化作出八卦。接着,周文王又将其推演扩展成了六十四卦,且作了卦辞和爻辞。

      后来,由孔子对《周易》进行解说而形成了《易传》,也叫《十翼》。从此开始了我国古代对《易经》的研究之风,并经过后世许多易学家的研究和撰述,形成了至今影响深远而又繁浩如烟的一门学问,就是易学。

[阅读全文]...
  •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 知识
  •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一、《周易》

      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与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二、阴阳

      《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衡。

      三、爻

      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四、卦

      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五、、八卦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六、六十四卦

      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七、《易经》的构成

      《易经》有其特殊的文字体裁,即不分篇章节次,而是由六十四卦组成。而每个卦又由内外卦,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几部分构成。《易经》分为上、下经两部分,上经计三十卦,起于乾卦,止于离卦;下经计三十四卦:起子咸卦,止于未济卦。宋代大儒来熹所著《周易本义》载有《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内容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的象数理基本知识介绍

      “象数理”是进入易门后须臾不可离手的三件最重要武器,学易者不可不熟炼掌握。

      易经64卦,不管如何变,我们都可以通过象、数、理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阐述。也有人说,还应包括“占”,共四个方面,笔者认为,从分析一个即成之卦的意义来讲,不应包括“占”,因为占卦的结果就是要得到“象、数、理”,并从这三个方面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个卦,有什么样的象,它背后一定有什么样的数,两者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天然生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有数必有象,有象必有数(有人认为,一切都是从数开始,先有数,然后有象。对于此观点,由于数据往往是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些说有他一定的道理,笔者不去争论,也不反驳,但笔者的观点是,数隐在象的后面,并不代表“数”一定是先“象”而生)。

      象,就是一个卦所呈现在你面前的图象。图象的背后往往蕴着自然世界某种基本的客观规律和道理,人们通过观其象,可领悟人生处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

      1、最基本的象就是“太极”(也有的称“无”),太极“两仪”,“无”中生出“有”。这一句话如果不理解的,一定要对《老子》第一章有一个深入的学*,一通百通。这一点不通,整个易学的大门是无法进入的。两仪即“阳和阴“,古人以“一长横来代表阳”、“二短横来代表阴”,这是大自然从“无”到“有”的最初阶段,也是能量向物质转化的最初阶段,对于“阴阳”,可视之为二“气”---物质的初级形式,也可视之为两个基本元素----物质的基本构成。

      2、两仪生“四象”,即太阳、少阴、太阴、少阳。这个阶段已经处于能量向物质转化的高级阶段,阴阳二气相互交融,形成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诞生前的四种基本形态。

      3、四象进一步相互交融,形成八个经卦,分别代表自然界最基本的八种自然现象,即所谓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各有各的图“象”,万事万物基本形成,能量彻底转化成了物质,“无”彻底变成了“有”。三连乾象为天,上缺为兑为泽、中虚为离为火、仰盂为震为雷、下断为巽为风、中连为坎为水、覆碗为艮为山、六断坤象为地。而且上古圣人们(主要代表是伏曦)又根据这八种基本自然现象的特性分别用以代表不同的空间方位,形成了先天八卦图,这是易学的基石,也是初学易者必须牢固掌握并能信手拈来、灵活运用的最基本知识。

      4、八个经卦两两相重,代表了宇宙中八中基本自然现象的组合,共组成64种更为复杂的自然现象,代表大千世界64种基本的宇宙密码。比如“山上有火”象征着火在山上逐草而行、过而不留的现象,人们由此现象可以想到人生在世如同“旅者”,应当顺时应势而知止,

      如果用在处理刑事上,就应做到“不留狱”;“水居泽下”象征着水入泽下、泽中无水而枯的现象,此象可以使人们想到泽无水而枯的“困”窘状态,同时其“刚掩下而上‘悦’”也在提醒人们只要“致命遂志”,最终必能脱险而“悦”,切不可“乱命堕志”等等,可见64卦每个卦象都是直接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现象或事物图象,人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卦象的启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符合天地大道。

      在理解“卦象”时,要注意任何事物都要本着“三分相象、七分想象”,丰富的联想力,代表了学员的超强的领悟能力,否则会陷入一味牵强或死记硬背的曲解易经。

      数,就是一个卦所包含的各种“数据”:

      1、最基本的数据同样是阴阳,“长横代表阳”,其数为1为奇,“短横代表阴”,其数为2为偶。

      2、与“象”之推演相同,太极(1)生两仪(1、2),两仪生四象(11、12、22、21)、四象生八卦(111、112、122、121、222、221、211、212)。在初学易经过程中,往往会将这一推演与易传中孔子所述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混淆,不解其所云。其实两者都没有错,而且是殊途同归,都是生成“八卦”。其中,“两”仪生“四”象,进一步推演就是“四”象生“八”卦,这是从“象”的变化来阐述万物形成的过程。而“一”生“二”、“二”生“三”,则是从“数”的推演上解释万物形成的过程,1为太极,既阴亦阳,生出2,即是阴和阳,为“2”个爻,这两个爻再加上一个爻,即为“3”爻,构成可以代表一个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卦象”,而这个“三爻卦”的总数量也恰好是八个,反观“象”的演变过程,四象生八卦,每个卦也正是“3”个爻。因此孔子说“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正是从数的角度解释了“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万物生成过程。

      3、八个经卦的卦象分别以相应的数字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现象、八种空间方位,分别以“12345678”八个数字。这些数字之间隐藏着很多复杂关系,但又有非常清晰的规律可循。比如凡是通过中心点的两卦,数字相加一定为9,为单位自然数之最大者,也是阳数之极者;从1至8依序连接,恰好构成一幅阴阳太极图。这些数字背后的规律,在学*易经64卦的过程中会所复用到,不可不牢牢掌握。

      4、八个经卦各有三爻,相重而成六十四卦,各有六爻。“初二三四五上”各爻,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数字代表,用之于人事,其背后往往蕴含了“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的道理,非常符合人们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卦只要有一个爻的位置一变,就是一个新卦的诞生;64卦分别处于上下两经,上经30、下经34,看似不*均,但以组成64卦的八经卦数量来“约分”归纳,则正好上下经各18,更为体现了易经的“变中不变,不变亦变”的易理逻辑;从易经原文64卦排列顺序看,上经从乾坤开始到坎离结束,基本上反映了从天地交合开始,各种自然现象的递进演变过程,即天地之道,而下经从咸恒开始到即济未济结束,基本上反映了从夫妇交感开始,各种人事伦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人伦之道。孔子在易传中以卦序传的形式进行了归纳整理。同时,以即济之后又变为未济卦,也恰好体现了易经周而复始、大道循环的道理。

      5、在学*易经64卦过程中,经常会在卦辞或爻辞中看到的“用九”、“用六”、“王用三驱”、“十年乃字”、“十年勿用”、“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里都包含着“数”的运用,随着易学修为的不断提升,你会发现,天干、地支、五行等等数据看似深奥,其实在易经中的应用一样经常而且重要,这里就不再做一一介绍。

      理,就是根据易卦的卦象及其数据,以易经的思维所领悟或推论出来的“道理”。象跟数合在一起,它背后一定有说得通的理,如果说不通的话,那就要重新考虑你的解释一定有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有的“理”是侧重从“象”所得,称为“象理”,有的“理”侧重是从“数”所推,称为“数理”,但更多的“理”则是象数结合而得。

      易经是不能凭空说理的,一定是根据象和数的结合来说理的。如果只看卦象,或日常生活中只看外部现象、表现,那很可能是眼睛要受蒙蔽,一定要看象后面的数,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数据”,并结合起来推断出其中“道理”。数一变,则整个卦象和卦理就会改变。

      自古及今,尚没有一个人(包括文王本人在内)能够把易经64卦的象、数及其所蕴含的道理完全参透,易经就象我们所处的这个浩翰的宇宙,历代圣贤只是一直在不断的控索、发现而已,以“非人力所能及”来表述易经的深奥一点都不为过。宋代以前的易学大家,对“象数”非常重视,力图对易卦中的每一条卦爻辞、象彖辞所述“道理”结论都要找出其背后的象、数证据,对于不能解释的“辞理”,则宁愿相信象数所推演出来的道理,而置原经文中“辞”于不顾,我们一般将他们归入“象数”派。而宋代以后,出现的.“义理”学派,则偏重于对易经原文中卦爻辞、象彖辞所述“道理”结论进行直接解释,对于其背后的象数依据,有时就会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当代圣人南怀谨大师在处理象数理的关系上,则较为灵活而不失严密,自成一派。

      对于初学易者而言,需要把易经所体现出来的上述一些基本“道理”和规律熟炼掌握,并能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能如此,易之玩味,其乐无穷。

      内容解说

      《易经》由本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一:爻,卦画的基本单位为“爻”,爻分奇画与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俗称“阴爻”。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观,初、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所以用“阳爻”“阴爻”称谓奇画与偶画,是泛阴阳论的表现。

      二:卦画(卦的符号),即由六条“—”“--”奇偶画爻组成。

      三:卦名,顾名思义即前面卦画之名,如“坤”“复”“既济”等。

      四:卦辞,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

      五: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为九,“--”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周易的名句 - 句子

周易的名句 - 语录

周易的名句 - 说说

周易的名句 - 名言

周易的名句 - 诗词

周易的名句 - 祝福

周易的名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 时间检验真理的名言 烦恼名言 信任名言 李嘉诚励志经典名言 甘于*凡的名言 文明礼仪名言警句 佩恩名言 杏林子热爱生命的名言 关于专心的名人名言 灵魂跟不上脚步的名言 有关懂得分享的名言 说得再好不如做的名言 谭嗣同名言流血 大仲马名言 内心的强大的名言 励志名言学* 防溺水的名人名言 学生座右铭励志名言 有关植树节的名言 关于大学的名言 做好自己的名言 朋友不在多的名言 不要顾虑太多的名言 名人读书的故事名言 绿叶衬托鲜花名言 边城名言 刻苦勤奋的名言 敬老爱老的名言 自由与秩序名言 对英雄的理解名人名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