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针灸的古诗 >

中医针灸的古诗

关于中医针灸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中医针灸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中医针灸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

  • 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巩固题一:

      1、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以下哪些内容:( C )

      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脏腑、阴阳

      D.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都不是

      2、1.5寸毫针针身的长度是:( D )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E.50mm

      3、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C )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4、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分布是:( B )

      A.内侧前廉 B.外侧前廉 C.内侧中行 D.外侧后廉 E.内侧后廉

      5、曲泽穴位于:( E )

      A.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向外0.5寸

      D.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 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

      6、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C )

      A.温经散寒 B. 扶阳固脱 C. 开窍泻热 D.消瘀散结 E.防病保健

      7、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D )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

      A.寒性呕吐腹痛 B.哮喘 C.瘰疬 D.疮疡 E.小儿脐风

      9、非化脓灸属于( A )

      A.直接灸 B.间接灸 C.温和灸 D.回旋灸 E.实按灸

      10、十二经之海是指:( C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奇经八脉

      11、腧穴可分为以下那三类( D )

      A.十二经穴、经穴、阿是穴 B.经穴、奇穴、特定穴 C.经穴、络穴、奇穴

      D.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 E.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

      12、下列阴阳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C )

      A.阳明、太阳、少阳 B.少阴、厥阴、太阴 C.少阳、太阳、阳明

      D.少阴、太阴、厥阴 E.太阳、少阳、阳明

      13下列哪个不是火罐法的方法( C )

      A. 投火法 B.闪火法 C.闪罐法 D.贴棉法 E.架火法

      14、与太溪相对的穴位是( D )

      A.阳白 B.阳溪 C.照海 D.昆仑 E.申脉

      15、施灸的正确顺序为( A )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顺序 B.先上后下、先阴后阳 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E.没有具体的顺序

      16、“一夫法”是指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 B )

      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 B.中指中节指节横纹 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

      D、小指*端指节横纹 E、以上都不是

      17、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 A )

      A.12寸 B.13寸 C.9寸 D.8寸 E.11寸

      18、足三阴循行方向为( C )

      A.从手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足走腹 D.从胸走手 E.以上均不是

      19、手足阴阳经在四肢部的分布由前到后的规律一般是( C )

      A.少阴、太阴、厥阴的规律 B.阳明、太阳、少阳 C.太阴、厥阴、少阴

      D.太阳、阳明、少阳 E.厥阴、少阴、太阴

      20、关于丰隆穴,下列正确的是( C )

      A.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B.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C.特殊治疗作用:痰症 D.阴经上的穴位 E.以上均不正确

[阅读全文]...
  • 中医综合考研针灸学有哪些重点知识

  • 知识,教育
  • 中医综合考研针灸学有哪些重点知识

      考生在面临中医综合考研的时候,要把针灸学的重点知识复*好。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医综合考研针灸学知识重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医综合考研针灸学耳聋耳鸣知识点

      (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翳风 听会 侠溪 中渚

      配穴 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

      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

      方义 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四穴参合,为治疗本病之主方。

      (2)虚证

      治法 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听宫

      配穴 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

      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

      方义 肾开窍于耳,肾气和肾精的充足是耳之听聪的基础,耳鸣、耳聋之虚证责之于肾。

      太溪、照海可补益肾精、肾气。

      听宫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中医综合考研针灸学重点小结:高热

      主穴 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配穴 风热者,加鱼际、外关;

      肺热者,加少商、尺泽;

      气分热盛者,加内庭、厉兑;

      热入营血者,加中冲、内关、血海;

      抽搐者,加太冲;

      神昏者,加水沟、内关医学。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穴出血。

      方义 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

      十二井、十宣穴皆在四末,为阴阳经交接之处,三穴点刺,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合谷、曲池清泻肺热。

      中医综合考研针灸虚脱知识点

      主穴 素髎 水沟 内关

      配穴 神志昏迷者,加中冲、涌泉;

      肢冷脉微者,加灸关元、神阙、百会。

      操作 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

      方义 素髎属督脉穴,有升阳救逆,开窍清热之功,急刺可使血压回升。

      水沟为苏厥救逆之要穴。

      内关属心包经穴,可调补心气,助气血之运行以养神窍。

      三穴合用,回阳固脱。

      中医综合考研高效记忆方法推荐

      公式记忆

      有同学反映中医难学,太灵活,无规律可寻,无公式可用。在辨证的教学中我们尽量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阴虚=血虚+虚热。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燥热=嘶吠+条状假膜,疫毒攻喉=嘶吠+梗阻。这样大家有规律可寻,有公式可用,可以纲举目张,从而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浓缩记忆符号

      把学*内容浓缩为几个字,是一种读书由厚到薄的高层次的学*方法,既加深了对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又对这些浓缩了的、较生动的记忆符号有兴趣、印象深。例如表证辨证中的肌表证的内容用4个字可概括,寒(恶寒恶风)热(发热)痛(头痛,全身酸痛)浮(脉浮)。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次序内容多,可概括为12个字来记,肺大胃脾(比)心小(少)、膀肾(心)包(三)焦胆肝,1~2分钟内可记下来。又如手足太阴经阳明经行走于四肢的前线,把这浓缩为3个字为太阳前。这样记,字又少,又生动。四逆散组成为柴胡、白芍枳、实、甘草4个字。归纳小儿丹痧诊断抓住4大主证为热、舌、疹、脱(高热、杨梅舌、猩红皮疹、脱皮)。

      对称记忆

      大脑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很关注,记忆效率高。如营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卫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外的具有保护作用之气。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腧穴定位找到了内关,手的外侧对称点为外关,大陵与阳池对称,曲泽与尺泽,昆仑与太溪对称,照海与申脉,三阴交与悬钟,阴陵泉与阳陵泉,中脘与中极对称等。

      对比记忆

      两者之间多数内容相同,记下一方面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就可记下另一方面,并且可以互相促进记忆。例如四君子汤组成为参术(茯)苓草,而理中丸组成为参术(干)姜草,一字之差。气血关系与气津关系文字结构相同,气能行血(津)、气能摄血(津)、血(津)能载气。

      歌诀记忆

      歌诀记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中医药学*更是如此。如病脉主病中的弦(脉)主肝胆痰饮痛等,舌苔主病的白苔主表又主寒等,六淫风邪的致病特性内容多,把这编成:风轻开泄袭阳位,善行变动百病长。概括小儿疫毒痢重点为:热惊昏休疫毒痢,毒邪内闭与外脱,黄连解毒(汤)清开灵,参附龙牡来固脱。

      谐音记忆

[阅读全文]...
  •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口诀的意思是指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医针灸必背口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

      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

      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

      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

      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

      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

      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

      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

      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

      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

      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

      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

      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

      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

      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

      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

      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

      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

      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

      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

      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

      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

      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一、治感冒病歌诀

[阅读全文]...
  • 形容针灸句子

  • 形容针灸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如下:针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请给我几句赞美针灸的好句子

     

    如:传承针灸精神,弘扬中医文化

    感受针灸推拿,了解国粹中医 针灸大成 国医上乘 针经灸穴治百病 正骨拿筋显神通

    可以写句子如下: 针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1. 中医文化历久,独具特色。

    一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

    ”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

    中医药能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2. 外国人对*的“食文化”赞叹不已,惊叹*人精湛的厨房十八般武艺,却不可浪费时间学*。

    对于中医学,老外瞪大眼睛,翘起大拇指:中医三指在手腕上一搭,病情枝枝蔓蔓一清二楚;细细银针轻轻一扎,腰酸背痛无影无踪;司空见惯的茎叶花果,妙手熬出一碗本酽酽药汁,悠悠苦香中痼疾即去。

    3. 中医学的经验,除了拜师以外,认真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古典,本是在师徒相授时的教材,最适合于在临床上讲和学。

    因为,很多讲的是“所当然”,讲的是“是什么”,所以,在临床上抓实例,识证认方,尤为适宜。

    经验性强,也使中医学变得内容十分丰富。

    各家的学说,各家的经验,有的用药峻重,有的处方*正,有的擅用寒凉,有的则擅用温热。

    这无疑给中医学*添了几分魅力。

    4. 在追溯中药学的历史可知,“世间百草皆入药”,是人类逐步认识自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产物。

    这在《史记》中可以找到证明:“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

    ”神农氏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虽然神农氏究竟是为了寻食还是寻药而尝百草这一点仍有疑问,但它都生动地说明*传统医学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基础上的。

    因此炎帝神农氏与黄帝、伏羲被后世共尊为中华医药始祖。

    5. *几十年来,中医在海外尤其是在西方发展迅猛。

    从某种角度看,这显示了传统医学与占主流的西方医学的一次互补,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中医与西医在海外的相遇已有几百年了;奇妙的是,我们这一历史中,始终可以感觉到隐含在中医里的那种柔和似水的力量。

    6. 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

    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

    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

    其实中医是讲阴阳*和、阴阳不偏的。

    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

    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

    怎么治病

    就是调和阴阳。

    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了

    有人攻击中医就说一个阴阳太简单了

    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接*事物的本质。

    中医是一种阴阳中和的文化

    应该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之地。

    7.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

    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

    中医将哲理药理融汇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

    8. 据最新的一次调研表明,中医药在德国发展很快,54%的德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曾用过草药,95%的德国人听说过草药,50%年龄在20—30岁的人曾受其医生推荐而使用过草药。

    10年前英国各地的中医诊所还在800家左右,今天这一数字至少达到2000家。

    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都设立了一个专门从事中医研究的机构。

    从以上不难看出西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认识到中医的疗效,在西医占据主流的发达国家,神奇的中医必将带来医学新的一场革命。

    9. 据美国《侨报》报道,*传统医术针灸正逐步受到美国军方的重视。

    美国陆军医疗司令部高薪招聘中医针灸师为官兵解除病痛,同时针灸也被纳入了陆军跨学科疼痛研究的范畴。

    此次招聘的针灸师共有4名,被录用的针灸师将在美军基地为官兵提供针灸治疗服务,同时参与军方有关跨学科疼痛治疗的研究工作。

    军方公开招聘中医师进*邦公务员体系尚属首次。

    这则招聘启事刊出后,一时间引起了华人世界的极大关注。

    10. 中医博大淳厚的情义常常令人感动。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阅读全文]...
  • 针灸大成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针灸大成原文及翻译

      《针灸大成》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为对明以前针灸学术的又一总结,是学*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针灸大成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一) 诸家得失策

      【原文】 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2】;人身之气,不能以恒*,而必待于调摄之技【3】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4】。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然针灸之技,昔之专门者,固各有方书【5】,若《素问》、《针灸图》【6】、《千金方》、《外台秘要》,与夫补泻、灸刺诸法,以示来世矣【7】。其果何者而为之原欤?亦岂无得失去取于其间欤【8】?诸生以是名家者,请详言之【9】!

      【语译】 问题:人的全身就好象那天地。天地间的“气”不可能经常顺利,必须有赖于人们的制约作用;人身的“气”也不可能经常*和,必须有赖于调养的方法。因为人们的生病既然各有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样,所以药和针灸都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呵!可是针灸的技术,过去的专门家早已有各种医学著作,如《素问》、《针灸图》、《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那补泻、灸刺等多种方法传给后人的了,到底那些是它的本源呢?这中间是否也有得失、去取可谈呢?各位生员是这方面的名家(是以这方面著称的),请详细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吧!

      【原文】 对曰: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夫人之身,亦阴阳而已矣【1】。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人类之根柢也【2】。惟阴阳得其理,则气和,气和则形亦以之和矣【3】。如其拂而戾焉,则赞助、调摄之功,自不容已矣【4】。否则,在造化不能为天地立心,而化工以之而息;在夫人不能为生民立命,而何以臻寿考无疆之休哉【5】?此固圣人赞化育之一端也,而可以医家者流而小之耶【6】?

      【语译】 答卷:天地间的原理不过阴阳而已;人们的一身也是阴阳而已。阴阳是天地创造和变化的关键、纽带,是人类的根本。只有阴阳协调了“气”才能和,“气”和了“形”也跟着就和了。假如是违反了规律而出现逆乱情况,那末人们的协助和调理的工作,自然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如果不是这样,对于自然界就不能给天地建立思维——弄清它的运行规律,那末运行变化的作用会因此出现障碍;对于人类也就不能给百姓建立命运——掌握自身的变化规律,那怎么能达到长寿无比的好境界呢?这本该就是圣人参赞天地、化育万物工作的一个方面,岂可以因为是医家一些人的事而小看它吗?

      【原文】 愚尝观之《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1】。是一元之气流行于天地之间,一阖一辟,往来不穷【2】。行而为阴阳,布而为五行,流而为四时,而万物由之以化生【3】。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固无庸以赞助为也【4】。然阴阳之理也,不能以无愆,而雨旸、寒暑,不能以时若,则范围之功,不能无待于圣人也【5】。故《易》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6】。”此其所以人无夭札、物无疵厉,而以之收立命之功矣【7】。

      【语译】我曾经看了《易经》上说的:“伟大呵乾这一卦,万物由这而开始”;“好极呵坤这一卦,万物由此而产生。”这是由于元气运行在宇宙中间,或闭或开,循环不止。分开来成为阴阳,排列成为五行,周转成为四时,所有生物都由此而变化、生长,这就是天地表现出恩施、备用的正常作用,固然是不必依靠人们的协助而做到的。可是阴阳的运转规律不可能没有差错,那天晴、下雨、寒暑变换,不可能经常顺当,因此制约的工作就不能不依靠圣人来做呀。所以《易经》上说的:“国君用以制约和顺从(成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配合(适应)自然界的相宜情况,指挥、引导人民。”这样才能使人民没有夭伤,物类没有疾病,因而收到掌握命运的功效了。

      【原文】 然而吾人,同得天地之理以为理,同得天地之气以为气【1】。则其元气流行于一身之间,无异于一元之气流行于天地之间也。夫何喜怒哀乐、心思嗜欲之汩于中,寒暑风雨、温凉燥湿之侵于外【2】。于是有疾在腠理者焉,有疾在血脉者焉,有疾在肠胃者焉【3】。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4】。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夫何诸家之术惟以药,而于针、灸则併而弃之,斯何以保其元气,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5】?

      【语译】可是我们人类同样是以天地之理为理,以天地之气为气。因其如此,那元气的运行在一身之中,无异于是元气运行在天地之中啊。但无奈何喜怒哀乐、心思嗜欲从内部扰乱,寒暑风雨、温凉燥湿从外部侵犯,这样就有发生在腠理的病,有发生在血脉的病,有发生在肠胃的病。那些在肠胃方面的病,不用药物就不能有所补益;在血脉方面的病,不用针刺就不能触及;在腠理方面的病,不用热熨、艾灸就不能通达。因此,针、灸、药三种治法,医家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呀。那怎么各家的治法光是用药,把那针和灸却一起抛弃掉,这将靠什么来保全元气以实现古代医家使人民长寿的一片好心呢?

      【原文】然是针与灸也,亦永易言也【1】。孟子曰:“离娄之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2】。”若古之方书,固离娄之规矩、师旷之六律也【3】。故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4】?今以古之方书言之,有《素问》、《难经》焉,有《灵枢》、《铜人图》焉,有《千金方》、有《外台秘要》焉,有《金兰循经》、有《针灸杂集》焉【5】。然《灵枢》之图,或议其太繁而杂;于《金兰循经》,或嫌其太简而略;于《千金方》,或诋其不尽伤寒之数;于《外台秘要》,或议其为医之蔽;于《针灸杂集》,或论其未尽针灸之妙【6】。溯而言之,则惟《素》、《难》为最要。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济生之心法,垂之万世而无弊者也【7】。

      【语译】可是针和灸也不是容易谈的呀。孟子说过,“像离娄那样好的视力,不用圆规、角尺,不可能画成正方正圆;像师旷那样好的听觉,不用“六律”,不可能校正标准的五音。像古代传下的医书,当然就好比离娄所用的“规”“矩”、师旷所用的“六律”一样重要。所以不追溯它的本源,就无从了解古代医家立法的用意;不穷尽它的末流,那怎能知道后世变法的弊病。现在就从古代的医书来谈,有《素问》、《难经》呀,有《灵枢》、《铜人图》呀,有《千金方》、有《外台秘要》呀,有《金兰循经》、有《针灸杂说》呀。可是《灵枢》的图,有人说它太繁而杂乱;对《金兰循经》,又有嫌它太简略;对于《千金方》,有人诋毁它没有完整记载《伤寒论》的条文;对于《外台秘要》,有人议论它医理隐蔽不清;对于《针灸杂说》,有人说它没有说完针灸的精妙。追溯其本源来说,那只有《素问》、《难经》最为重要。因为《素问》、《难经》是医学著作的始祖,济助人民的心得、妙法,一直传到万代也是没有弊病的呀!

      【原文】夫既由《素》、《难》以溯其源,又由诸家以穷其流。探脉络,索荣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凉之,寒则温之【1】。或通其气血,或维其真元【2】。以律天时,则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也;以袭水土,则湿致高原、热处风凉也【3】。以取诸人,肥则刺深、瘠则刺浅也【4】。又由是而施之以动、摇、进、退、搓、弹、摄、按之法,示之以喜、怒、忧、惧、思、劳、醉、饱之忌,穷之以井、荥、俞、经、合之源,究之以主客、标本之道,迎随、开阖之机【5】。夫然后,阴阳和、五气顺、荣卫固、脉络绥,而无壅滞痿痹之患矣【6】。不犹圣人之裁成、辅相,而一元之气周流于天地之间乎?

      【语译】 这样既从《素问》、《难经》以追溯它的本源,又从各家的著述以了解它的支流。探讨经络,辨析营卫,分清表里,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热证用凉法,寒证用温法。或是通调它的气血,或是维护它的元气。效法天时,例如春夏时气血浮浅,针刺要浅一些,秋冬时气血深沉,针刺要深一些;顺应地理,例如对属寒湿的病证,安置到高地,燥热的病证则安置到风凉处。根据人的不同情况,则肥人要刺得深些,瘦人要刺得浅些。进而又给施行动、摇、进、退、搓、弹、摄、按等手法,并指出喜、怒、忧、惧、思、劳、醉、饱等禁忌,穷尽井、荥、输、经、合的本源,探究主客、标本的道理,迎随、开合的补泻法。经过这样之后,阴阳协调,五脏之气顺理,营卫坚固,经络安和,那就没有阻滞、痿痹的疾患了。不是就象圣人对天地的调节、配合作用一样,让元气能周流于天地之间的情况么?

      【原文】 先儒曰:“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1】。”此固赞化育之极功也。而愚于医之灸刺也,亦云【2】。

      【语译】 先前的儒家有说过:“我的心正,天地之心也就正;我的气顺,天地之气也就顺。”这当然是圣人赞助天地化育万物的最大功劳,而我对于医学中的灸刺方法也是这么说——也是同样看待。

      (二)头不多灸策

      【原文】 问:灸穴须按经取穴,其气易连而其病易除。然人身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可多灸欤?灸良已【1】,间有不发者【2】,当用何法发之?

      【语译】 问题:灸法应当按经取穴,这样使气容易贯通,疾病也容易祛除。可是人的全身有三百六十五络,都是汇聚到头部,头部可以多灸的么?又有灸的方法很对,但有的没有透发成灸疮,这应当用什么方法促使它透发呢?

      【原文】 尝谓穴之在人身也,有不一之名;而灸之在吾人也,有至一之会。盖不知其名,则昏谬无措【1】,无以得其周身之理;不观其会,则散漫靡要【2】,何以达其贯通之原。故名也者,所以尽乎周身之穴也,固不失之太繁;会也者,所以贯乎周身之穴也,亦不失之太简。人而知乎此焉,则执简可以御繁,观会可以得要,而按经治疾之余,尚何疾之有不愈,而不足以仁寿斯民也哉【3】?

      【语译】 *时曾经说过,人身上的穴位有许多名称,而我们应用灸法却要知道它统一的会聚所在。因为不了解其名称,那就杂乱得无法掌握,没法知道全身的机理;不看到其会聚所在,那就散漫得没有纲要,靠什么来达到相互贯通的本源呢?所以名称这东西,是用来搞清楚全身的穴位,当然不能失之于太繁(不是越多越好);会聚这概念,是用来贯通全身的穴位,也不能失之于太简。人们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执简可以驭繁,看到会聚所在,就能掌握其要领。这样在按经取穴的基础上,还有什么疾病治不好,而不足以使人民达到长寿呢?

      【原文】 执事发策【1】,而以求穴在乎按经,首阳不可多灸及所以发灸之术【2】,下询承学【3】,是诚究心于民瘼者【4】。愚虽不敏【5】,敢不掇述所闻以对【6】。尝观吾人一身之气,周流于百骸之间,而统之则有其宗;犹化工一元之气【7】,磅礴于乾坤之内【8】,而会之则有其要。故仰观于天,其星辰之奠丽【9】,不知其几也,而求其要,则惟以七宿为经【10】,二十四曜为纬【11】;俯察于地,其山川之流峙,不知其几也,而求其要,则惟以五岳为宗【12】,四渎为委【13】,而其他咸弗之求也【14】。天地且然,而况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体百形,表里相应,脉络相通,其所以生息不穷,而肖形于天地者【15】,宁无所纲维统纪于其间耶【16】!故三百六十五络,所以言其烦也,而非要也;十二经穴,所以言其法也,而非会也。总而会之,则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譬之庖丁解牛【17】,会则其凑【18】,通则其虚【19】无假斤斫之劳【20】,而顷刻无全牛焉。何也?彼固得其要也。故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

      【语译】 执事先生出试题,拿取穴要按照经络,头部不可多灸以及用来促使灸疮透发的方法下问学生,这的确是关切人民的病痛的。我虽然很愚笨,岂敢不收集转达所听到的(知识)来回答。*时观察我们全身之气运行于四肢百节之间,统率这气的是有它的总领;象宇宙中一元之气充满于天地之间,而会合这气的有它的总领一样。所以仰起头看天,那星象的分布不知多多少少,如果掌握了它的要领,那只有北斗七星是它的“经”,其余星宿是它的“纬”;低下头看地,那山川的高耸和流衍不知多多少少,如果掌握了它的要领,那只有“五岳”是最高的山,而“四渎”则是最大的水,对别的山川都可不必去过分追究。天地是这样,何况人的一身,内部有五脏六腑,外部有四肢百节,表里相合,脉络相通,它所以能代谢不止,象天地间的万物一样的,难道没有一个作为总领的统率在它们中间的吗?所说的三百六十五络,这是属于细节方面,而不是总领。作为总领的,那就是人身之气分为阴阳,而阴阳气血的运行有赖于经络。沿着经络来考察,那就气血有所归属,取穴就没有不正确,疾病没有不去除。譬如厨师的杀牛,刀的会合看准它的肌肉间隙,用刀通导也看准它的空虚部位,不须借助斧劈的劳累,不多久就把牛全部解体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在于他掌握了那要领啊!所以不掌握那要领,虽然取穴很多,对病人也没有帮助;假如掌握了要领,虽然会合、通导的部位很简单,也能收到好效果。这道理只有在善于灸治的人加以用心罢了。

      【原文】 自今观之,如灸风而取诸风池【1】、百会,灸劳而取诸膏肓、百劳【2】;灸气而取诸气海,灸水而取诸水分;欲去腹中之病,则灸三里,欲治头目之疾,则灸合谷;欲愈腰腿,则取环跳、风市;欲拯手臂,则取肩髃、曲池。其他病以人殊,治以疾异,所以得之心而应之手者,罔不昭然有经络在焉【3】。而得之则为良医,失之则为粗工,凡以辨诸此也【4】。

      【语译】 从临床实际来看,象灸治风病取用风池、百会,灸治虚劳取用膏盲、百劳,灸气症则取用气海,灸水肿则取用水分;要治腹部疾病则灸足三里,要治头目病症则灸合谷,要治腰腿病则取环跳、风市,要治手臂部病则取肩髃、曲池等。其他,病症因人而异,治法又因病症而异,临床所以能做到得心应手的,无非是有明白无误的经络理论在指导。能够掌握这个的就成为良医,否则就成为粗工,用以区分的就在于此呀!

      【原文】至于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人之受病固多,而吾之施灸宜别。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其能免夫头目旋眩【1】、还视不明之咎乎【2】?不审其地而并灸之,其能免夫气血滞绝、肌肉单薄之忌乎?是百脉之皆归于头,而头之不可多灸,尤按经取穴者之所当究心也。

      【语译】至于头部是诸阳经所会集,各经络的总领,人们患头病的固然多,而我们应用灸法则应当区别。假如不诊察机理而加以多灸,怎能避免那头晕目眩、视力模糊的病症呢?不看部位而随便施灸,怎能避免那气血瘀滞不通,犯了肌肉单薄的禁忌呢?这说明各经络都会集到头,头部的不可多灸,尤其是按经取穴的人所应当注意的。

      【原文】 若夫灸之宜发,或发之有速而有迟,固虽系于人之强弱不同,而吾所以治之者、可不为之所耶【1】?观东垣灸三里七壮不发【2】,而复灸以五壮即发,秋夫灸中脘九壮不发【3】,而渍以露水,熨以热履,熯以赤葱,即万无不发之理,此其见之《图经》、《玉枢》诸书【4】,盖班班具载可考而知者。吾能按经以求其原,而又多方以致其发,自无患乎气之不连,疾之不疗,而于灼艾之理,斯过半矣。

      【语译】 象那灸治之后应当发为灸疮,发的时间虽然有早晚,这固然与病人的体质强弱有关,而我们作为治疗的人可以不为他们想方设法的吗?过去李东垣灸足三里七壮不发,后再加灸五壮就发了;徐秋夫灸中脘九壮不发,后来用露水搽,用热鞋底熨(此法不可取),用赤皮葱敷,那就没有不发之理。这是从《图经》、《玉枢》等书中看到的,可说是斑斑具载,可通过考证而知道的。我们能按照经络以追究其原理,又多方设法以促使其透发,自然不要担心气的不通贯,疾病的不能治愈。这对于灸法的道理可说是已掌握一大半了。

      【原文】 抑愚又有说焉,按经者法也,而所以神明之者心也。苏子有言【1】:一人饮食起居,无异于常人,而愀然不乐【2】,问其所苦,且不能自言,此庸医之所谓无足忧,而扁鹊、仓公之所望而惊焉者。彼惊之者何也?病无显情,而心有默识,诚非常人思虑所能测者。今之人徒曰:吾能按经,吾能取穴,而不于心焉求之,譬诸刻舟而求剑【3】,胶柱而鼓瑟【4】,其疗人之所不能疗者,吾见亦罕矣。然则善灸者奈何?静养以虚此心,观变以运此心,旁求博采以扩此心,使吾心与造化相通,而于病之隐显,昭然无遁情焉【5】。则由是而求孔穴之开合,由是而察气候之疾徐【6】,由是而明呼吸补泻之宜,由是而达迎随出入之机,由是而酌从卫取气、从荣置气之要,不将从手应心,得鱼兔而忘筌蹄也哉【7】?此又岐黄之秘术,所谓百尺竿头进一步者,不识执事以为何如?

      【语译】 而且我还另有说法,按经治病是基本大法,而将它运用得神妙还得靠心思。苏东坡曾经说过:有一人饮食活动同正常人一样,可是总表现得闷闷不乐。问他有什么不舒服,连自己也说不清。这种情况,庸医认为是不必忧虑的,而象扁鹊、仓公那样的高明医生看到却会吃惊。他们为什么会吃惊呢?因为疾病虽然无明显症象,而病人心中却有感觉,这的确不是一般人的思虑所能想到的。现在一些医家光是说:我能按照经络,我能取准穴位,而没有用心思去研究。这好比“刻舟求剑”、“胶柱鼓瑟”般执着固定,没有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那样能治疗别人所不能治的病,我看也是少有的了。那末善于灸治的人应当怎样呢?静心修养以达到虚心,多方观察疾病变化以运用这心思,广泛汲取知识以扩展这心思使自己的心思与自然界各方面相通。这样对于病情的或隐或显,明明白白地没有能逃过眼目。由此进一步研究穴位的开合,由此而观察气行的快慢,由此而明了呼吸补泻的适应,由此而通晓迎随出入的机理,由此而斟酌补法“从卫取气”、泻法“从营置气”的要领,不将是从手应心——从具体的运用归结到理论的认识,就象捕捉到了鱼兔可以弃掉捕捉的工具了吗?这个又是医家的秘诀,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更高的境界,不知执事先生认为怎么样?

      (三)穴有奇正策

      【原文】 问:九针之法,始于岐伯【1】,其数必有取矣【2】,而灸法独无数焉。乃至定穴,均一审慎【3】,所谓奇穴,又皆不可不知也,试言以考术业之专工【4】。

      【语译】问题:九针的用法,最早见于《内经》,它的“九”数一定是有道理的吧,而灸法单独没有数字。至于定穴、针法和灸法都同样的要仔细考究。所讲的奇穴,又都是不可以不知道的。试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藉以考查一下你们学业的专工程度。

      【原文】尝谓针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而惟精于数法之原者,斯足以窥先圣之心【1】。圣人之定穴也,有奇有正,而惟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2】,何也?法者,针灸所立之规,而数也者,所以纪其法【3】,以运用于不穷者也。穴者,针灸所定之方,而奇也者,所以翊夫正以旁通于不测者也【4】。数法肇于圣人【5】,固精蕴之所寓【6】;而定穴兼夫奇正,尤智巧之所存。善业医者【7】,果能因法以详其数【8】,缘正以通其奇【9】,而于圣神心学之要【10】,所以默蕴于数法奇正之中者,又皆神而明之焉【11】,尚何术之有不精,而不足以康济斯民也哉?

      【语译】*时曾经谈论过,针灸的治病呵,有“数”有“法”,而只有精通“数”“法”原理的人,才能够了解古代医家的思想方法;古代医家的取穴,有奇穴,有正穴,而只有通晓奇穴、正穴以外道理的人,才能够精通医疗技术。为什么呢?因为“法”是针灸所立的规矩,准则;而“数”是用来归纳概括这“法”,以便于不断运用的。穴,是针灸所定的方位,而奇穴是用来辅助正穴以备不时之需的。“数”和“法”都创始于古代医家,固然包含有“精”义,而取穴兼用正穴和奇穴,即是智慧和技巧的基础。善于针灸的人,如果真能在“法”的基础上又考究那“数”的道理,遵循正穴之外又通晓奇穴,对于深奥的医理的核心思想,蕴藏在数法奇正之中的,又都能领会明白,达到融会贯通,还有什么医术不能精通,而不能救济当今的人民呢?

      【原文】执事发策,而以针灸之数法奇穴,下询承学,盖以术业之专工者望诸生也【1】。而愚岂其人哉?虽然,一介之士【2】,苟存心于爱物【3】,于人必有所济,愚固非工于医业者,而一念济物之心,特惓惓焉【4】。矧以明问所及【5】,敢无一言以对。

      【语译】执事先生发出考题,用针灸的数法、奇穴等问题来下问学生,这是以学业的专工来期望我们考生啊,可是我怎么能算得上那样的人呢?虽然这样,作为一个普通的医生,如果能有心爱护人民,对人们是一定会有所帮助的。我当然不能算是擅长医术的人,只是一颗想助人的心特别恳切。况且因为有了执事先生的发问,岂敢没有一句话来回答。

      【原文】夫针灸之法,果何所昉乎【1】?粤稽上古之民【2】,太朴未散【3】,元醇未漓【4】,与草木蓁蓁然【5】,与鹿豕狉狉然【6】,方将相忘于浑噩之天【7】,而何有于疾,又何有于针灸之施也。自羲农以还【8】,人渐流于不古【9】,而朴者散、醇者漓,内焉伤于七情之动,外焉感于六气之侵,而众疾胥此乎交作矣【10】。岐伯氏有忧之,于是量其虚实,视其寒温,酌其补泻,而制之以针刺之法焉,继之以灸火之方焉。至于定穴,则自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焉【11】。非故为此纷纷也【12】,民之受疾不同,故所施之术或异。而要之非得已也【13】,势也。势之所趋,虽圣人亦不能不为之所也已。

      【语译】 那针灸的方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考证,上古时候的人们,淳朴的本质还没有涣散,象醇酒没有被稀释,同各种草木一起,生长得很茂盛,同各种走兽一起,生活得很强健。正将忘怀在大自然,还有什么疾病可生,又有什么需要用针灸的呢?自从伏羲、神农以来,人们渐渐不同于上古时候了,朴实的本质涣散了,淳厚的质地淡薄了,内部由于七情的变动而受损,外部由于六气的侵袭而受害,这样各种疾病都交相发作起来了。岐伯他们忧虑这些情况,因此衡量人体的虚实、观察疾病的寒温,斟酌治疗的补泻,制服疾病用针刺的方法,接着又应用灸火的方法,至于定穴,则在正穴之外又增加了奇穴,不是故意把这些方法搞得复杂繁多啊,因为人们所患的疾病不同,所以施用的医术也要有所不同。总之,这是不得不如此,是出于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向前发展的趋势,即使是高明的人也不能不顺其规律来安排的了。

      【原文】 然针固有法矣【1】,而数必取于九者,何也?盖天地之数,阳主生,阴主杀【2】,而九为老阳之数,则期以生人【3】而不至于**者,固圣人取数之意也。今以九针言之:燥热侵头身,则法乎天,以为镵针,头大而末锐焉。气满于肉分,则法乎地,以为圆针,身圆而末锐焉。锋如黍米之锐者为鍉针,主按脉取气,法乎人也。刃有三隅之象者为锋针,主泻导痈血,法四时也。{}针以法音【4】,而末如剑锋者,非所以破痈脓乎?利针以法律【5】,而支似毫毛者【6】,非所以调阴阳乎【7】?法乎星则为毫针,尖如蚊虻,可以和经络、却诸疾也。法乎风则为长针,形体锋利,可以去深邪、疗痹痿也。至于燔针之刺【8】,则其尖如梃【9】而所以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10】,要亦取法于野而已矣【11】。所谓九针之数,此非其可考者耶?

      【语译】 可是,针总是有它的取法的,它的数字一定取九数是什么意义呢?这是因为,天地的数,阳数主生,阴数主杀,而九是老阳之数,即最大的阳数,那是希望使人生而不至于使人死,这就是圣人采用九数的意义呀!现在就九针分别来说:燥热侵袭于头身部的病症,则效法于“天”,制造鑱针,头大而末端锐利(用于浅刺);气满于肉分的病症,则效法于“地”,制造圆针,针身和末端圆浑(用于摩檫);锋象黍米样尖锐的是鍉针,主要用于按脉取气,这是取法于“人”;针刃有三棱的是锋针,主要用于泻导痈血,是取法于“四时”。铍针,取法于“五音”,它的末端象剑锋,不是用来破痈脓的吗?圆利针,取法于“六律”,它的针身象牛尾,不是用来调阴阳的吗?取法于“七星”的是毫针,尖端象蚊虻,可以用来调和经络,祛除各种疾患。取法于“八风”的是长针,形体锋利,可以用来祛除深部病邪,治疗痹症痿症。至于大针的应用,它的尖端象竹棒,主要用来治疗深重邪气留止于关节的,其数字主要是取法于“九州 ”罢了。所讲的九针的数字,这不是可以考证的么!

      【原文】 然灸亦有法矣,而独不详其数者,何也?盖人之肌肤,有厚薄、有深浅,而火不可以概施,则随时变化而不泥于成数者,固圣人望人之心也。今以灸法言之,有手太阴之少商焉,灸不可过多,多则不免有肌肉单薄之忌。有足厥阴之章门焉,灸不可不及,不及则不免有气血壅滞之嫌。至于任之承浆也,督之脊中也,手之少冲、足之涌泉也,是皆犹之少商焉,而灸之过多,则致伤矣。脊背之膏肓也,腹中之中脘也,足之三里、手之曲池也,是皆犹之章门焉,而灸之愈多则愈善矣。所谓灸法之数,此非其仿佛者耶【1】?

      【语译】然而灸也是有取法的,为什么单单不详记它的数字呢?因为人的肌肉皮肤有厚有薄、有深有浅,灸法不可以一概使用,那就得随时变化而不可拘泥于规定的数字,这正是圣人所期望于人们的心意啊!现在就灸的方法来说,有手太阴经的少商穴,灸不可以太多,多了则不免犯肌肉单薄的禁忌;有足厥阴经的.章门穴;灸不可以不足,不足则不免有气血壅滞的忧虑。至于任脉的承浆穴、督脉的脊中穴、手上的少冲穴、足下的涌泉穴,这些都象少商穴一样,灸得太多,就会导致损伤;脊背的膏肓穴、腹中的中脘穴、腿上的三里穴、手上的曲池穴,这些都象章门穴一样,灸得越多,效果越好。所讲的灸法的数,这不就是它的大概情况吗(这也可以说是它的*似情况吧)?

      【原文】 夫有针灸,则必有会数法之全【1】,有数法,则必有所定之穴;而奇穴者,则又旁通于正穴之外,是随时疗症者也。而其数维何【2】?吾尝考之图经,而知其七十有九焉。以鼻孔则有迎香【3】,以鼻柱则有鼻准【4】,以耳上则有耳尖,以舌下则有金津、玉液,以眉间则有鱼腰,以眉后则有太阳,以手大指则有骨空【5】,以手中指则有中魁【6】。至于八邪、八风之穴,十宣、五虎之处【7】,二白、肘尖、独阴、囊底、鬼眼、髋骨、四缝、中泉、四关【8】,凡此皆奇穴之所在。而九针之所刺者,刺以此也;灸法之所施者,施以此也。苟能即此以审慎之,而临症定穴之余【9】,有不各得其当者乎?

      【语译】凡是要掌握针灸,那就必须汇集数和法的全部内容,掌握了数和法,还必须掌握所规定的穴位,——其中的经外奇穴又是在正穴之外作了扩充,以备随时应变而治疗各种病症的。它的数字是多少呢?我曾经考证了针灸图书,了解到它有七十九个。如鼻孔内有内迎香穴,鼻柱上有鼻准穴,耳上有耳尖穴,舌下有金津、玉液穴,眉中有鱼腰穴,眉后有太阳穴,手大指有大骨空穴,手中指有中魁穴,至于八邪、八风穴、十宣、五虎穴、二白、肘尖、独阴、囊底、鬼眼、髋骨、四缝、中泉、四关穴——凡是这些都是奇穴所在。九针所刺的,刺在这些部位,灸法施行的,也施行在这些部位。如果能够就在这些方面谨慎仔细地研究,那末临症定穴之后,还有什么不得当的地方呢?

      【原文】 虽然,此皆迹也【1】,而非所以论于数法奇正之外也。圣人之情,因数以示,而非数之所能拘;因法以显,而非法之所能泥;用定穴以垂教【2】,而非奇正之所能尽。神而明之,亦存乎其人焉耳。故善业医者,苟能旁通其数法之原,冥会其奇正之奥【3】,时可以针而针,时可以灸而灸,时可以补而补,时可以泻而泻,或针灸可并举则并举之,或补泻可并行则并行之。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譬如老将用兵,运筹攻守【4】,坐作进退【5】,皆运一心之神以为之。而凡鸟占云鋟、金版六韬之书【6】,其所具载,方略咸有所不拘焉【7】。则兵惟不动,动必克敌;医惟不施,施必疗疾。如是虽谓之无法可也,无数可也,无奇、无正亦可也,而有不足以称神医于天下也哉!管见如斯【8】,惟执事进而教之【9】。

      【语译】虽然这样,这些都不过是具体的规定,而不是用来阐明数法奇正之外的理论。古代医家的意思,借数来表示,而不是数所能限制;借法来显现,而不是法所能拘泥;用定穴来传教,而不是正穴奇穴所能全部包括。精通明了这些,只是在于人们自己罢了。所以,善于行医的人,如果能够互相贯通那数法的本原,领会奇穴正穴的奥秘,可以针的时候针,可以灸的时候灸,可以补的时候补,可以泻的时候泻,可以针灸同用的时候同用,可以补泻并行的时候并行。治法根据病人来定,不是根据数来定;变通随症而异,不是随法而异;定穴按照辨证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按照奇穴正穴的陈规。譬如老将用兵,筹划攻守、动静、进退,都是运用全部心思来进行的。凡是鸟占云鋟,金版六韬一类兵书,那上面所具体记载的,策略方法都有不必拘泥的。因而兵马不发动就罢,发动了必能战胜敌人;医药不施行就罢,施行了必能治疗疾患。象这样,虽然说它无法也可以,无数也可以,无奇无正也可以,还有不足以称为天下的神医的么!这些是我片面的、浅薄的见解,希望执事先生进一步给予教导。

      (四)针有深浅策

      【原文】 问:病有先寒后热者,先热后寒者,然病固有不同,而针刺之法其亦有异乎?请试言之!

[阅读全文]...
  • 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

  • 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现在这个时候,写好一封求职信就十分有必要了!求职信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垂阅我的自荐信,为一个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大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叫xx,是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的学生。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自己全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担任了校社团——青云求职社的社长,校招生就业处的学生助理,班级学*委员以及寝室长,还参加了大量的课外兼职工作。通过这些锻炼,我现在已收获了与他人良好合作沟通的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老师,同学对我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在学*方面,我不仅很好的掌握了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中药方剂等知识,也很好的培养了我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思维*惯,能很快的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对针灸推拿具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技和积累相应的临床经验,在校期间曾参加了多次对怀化广大市民进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为了能在实*期间尽可能多的锻炼自己的针灸推拿能力,本人在岳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实*了长达5个月之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更高难度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也很好的掌握了岳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一些特色疗法,比如说“颈椎病穴治疗颈椎病,深刺关元俞治疗腰突症等。

      本人深知自己积累的临床经验与贵院要求的临床经验有一定差距,但请相信:我自信我的自学能力和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为贵院的康复理疗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如果贵院能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努力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贵院,为贵院更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全身心的力量。如果贵院能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与贵院苦乐与共,兴衰与共。静候你的回音。祝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祝贵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此致

      敬礼

      xx

      日期

      尊敬的主任:

      您好,我是安微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我的名字叫xxx,在即将面临找实*单位之际,看到贵医院正在招聘针灸推拿学这一专业的实*生,于是我写了这封求职信,希望可以到贵医院进行针灸推拿的实*。

      之所以会选择针灸推拿这个专业,是因为有一次我的手弄伤了,去医院做针灸治疗做了一个月,然后跟医学混熟了,他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例如:人体的穴位、下针的力度,深度等等,使我对针灸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也想自己传承我们*民族的针灸医生,把它带出国门,所以我高考的时候决定选择了针灸推拿学,希望将来可以当一名出色的针灸推拿医生。

      而大学的四年时间,为着自己的理想,我每一天都在奋斗,学*关于:中医学、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穴位学、针灸临床治疗学、推拿临床学以及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医、针灸、推拿的书籍,使我对针灸推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一般疾病的治疗,可以自己下针帮病人减轻痛苦治愈康复。我知道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所以我希望可以到贵医院实*,学*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患者,希望主任看完求职信后可以给一次实*的机会我,谢谢。

      此致

      敬礼

      xx

      日期

      尊敬的医院各级领导:

      您好!我是xxx,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针灸推拿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步入祖国医学事业,帮助病人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一直是我追求的梦想,医学院校的几年寒窗历练了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的目标:做一名临床养生康复(医学美容)医师。

      作为一名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祖国医学,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事对人,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五年学校工作中,自身加强锻炼处世能力,及早步入社会,学*临床知识,收集临床经验。学*生活中,我将所学*的.内容包括了从中、西医基础理论、针灸骨伤学基础知识到临床运用等许多方面。通过系统的知识学*和实践,我对这一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临床实*运用中,具有了一定的、独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医疗技术,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充满了高度的热情。

      众所周知,针灸理疗学科是21世纪人们向往的、具有养生康复前景的医疗学科,该专业炙手可热,因此在此形式下我积极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针灸推拿学、针灸与中医美容学等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临床相结合的基本实践能力,是培养自己学术研究的方向。

      本人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十分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大学学*期间我不满足与现有的知识水*,利用节日、假期时间在社会人群中和临床上进行实际能力操作训练,期望在实践中得到求证和提高,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自己勤勤恳恳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态度,以一份诚心得到了许多顾客和带教老师的好评,我十分希望能够加入贵单位的医疗服务行业。

      久闻贵单位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严密学风及具有一流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其口碑和光辉的形象一直赢得社会群众的肯定和赞誉。我愿把一个真实的自我以自荐书的形式展现给贵单位望贵单位给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积极热诚为地方群众、广大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奉献争光同时也圆了我治病救人、排忧解难的事业梦想。

      如果本人有幸被贵单位录用,我会无条件的服从单位党政组织的领导,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与时俱进、踏踏实实做人,认真作好本职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一定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辉煌!

    尊敬的主任:

      您好,我是安微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我的名字叫,在即将面临找实*单位之际,看到贵医院正在招聘针灸推拿学这一专业的实*生,于是我写了这封求职信,希望可以到贵医院进行针灸推拿的实*。

      之所以会选择针灸推拿这个专业,是因为有一次我的手弄伤了,去医院做针灸治疗做了一个月,然后跟医学混熟了,他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例如:人体的穴位、下针的力度,深度等等,使我对针灸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也想自己传承我们*民族的针灸医生,把它带出国门,所以我高考的时候决定选择了针灸推拿学,希望将来可以当一名出色的针灸推拿医生。

      而大学的四年时间,为着自己的理想,我每一天都在奋斗,学*关于:中医学、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穴位学、针灸临床治疗学、推拿临床学以及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医、针灸、推拿的书籍,使我对针灸推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一般疾病的治疗,可以自己下针帮病人减轻痛苦治愈康复。我知道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所以我希望可以到贵医院实*,学*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患者,希望主任看完求职信后可以给一次实*的机会我,谢谢。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垂阅我的自荐信,为一个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大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叫李明,是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的学生。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自己全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担任了校社团――青云求职社的社长,校招生就业处的学生助理,班级学*委员以及寝室长,还参加了大量的课外兼职工作。通过这些锻炼,我现在已收获了与他人良好合作沟通的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老师,同学对我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在学*方面,我不仅很好的掌握了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中药方剂等知识,也很好的培养了我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思维*惯,能很快的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对针灸推拿具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技和积累相应的临床经验,在校期间曾参加了多次对怀化广大市民进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为了能在实*期间尽可能多的锻炼自己的针灸推拿能力,本人在岳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实*了长达5个月之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更高难度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也很好的掌握了岳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一些特色疗法,比如说“颈椎病穴治疗颈椎病,深刺关元俞治疗腰突症等。

      本人深知自己积累的临床经验与贵院要求的临床经验有一定差距,但请相信:我自信我的自学能力和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为贵院的康复理疗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如果贵院能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努力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贵院,为贵院更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全身心的力量。如果贵院能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与贵院苦乐与共,兴衰与共。静候你的回音。祝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祝贵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文章针灸推拿专业求职信出。

      此致

    敬礼

[阅读全文]...
  • 中医名言警句

  • 名言
  •   中医,注重养生之道,防大于治。那么*古代的这些名医,又有哪些至理名言可以给我们启发呢。

      1、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2、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4、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5、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6、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7、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8、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9、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0、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11、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12、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13、(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14、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15、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6、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17、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18、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新书·自序》)

      19、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新书·自序》)

      20、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阅读全文]...
  • 中医古训座右铭

  • 座右铭
  •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3、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4、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5、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7、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8、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9、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10、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

    11、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刘昉《*新书·自序》

    12、(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3、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14、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15、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17、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18、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9、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20、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21、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程国彭《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22、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2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4、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25、人借气以充其身,故*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6、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27、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8、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29、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30、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1、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32、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33、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34、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庄邺策

    35、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36、大医精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37、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38、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39、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40、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41、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2、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4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44、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45、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46、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47、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48、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

    49、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张机《金匮要略》

    50、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51、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阅读全文]...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

  • 考试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巩固题一:

      1.藏与象的关系表现在( )

      A.藏决定象 B.藏变象变 C.象决定藏

      D.象变决定藏变 E.象变反映藏变

      2.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 )

      A.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B.物质与代谢的统一 C.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D.人体与环境的统一 E.形与神的统一

      3.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是基于( )

      A.古代对尸体解剖的粗略分析 B.精气学说的渗透

      C.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D.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E.阴阳学说的影响

      4.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 )

      A.五脏藏神 B.功能不同 C.脏讲功能、腑论形态

      D.形态有别 E.脏主腑从

      5.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

      A.面色 B.舌色 C.意识 D.脉象 E.心胸部感觉

      6.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

      A.精神 B.意识 C.思维 D.感觉反应 E.睡眠

      7.心脏的正常搏动依靠( )

      A.心气的推动 B.心阳的温煦 C.心阴的滋润

      D.心血的营养 E.心神的主宰

      8.与心密切相关的是( )

      A.血之主 B.脉之宗 C.气之主 D.神之居 E.魂之舍

      9.肺气宣发,主要向上向外升发布散哪些物质( )

      A.浊气 B.卫气 C.血液 D.津液 E.水谷精气

      10.肺的肃降,主要向下向内布散哪些物质( )

      A.浊气 B.清气 C.卫气 D.津液 E.水谷精气

      11.肺失宣降可出现哪些病症( )

      A.无汗 B.泄泻 C.胸闷 D.鼻塞 E.咳喘

      12.肺主一身之气主要表现在( )

      A.主呼吸之气 B.主通调水道 C.助心行血

      D.主宗气的生成 E.调节全身气机

      13.肺的宣发肃降能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 )

      A.生成 B.吸收 C.输布 D.排泄 E.运行

      14.肺的各项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 )

      A.肺气宣发 B.肺主呼吸 C.肺气肃降 D.肺朝百脉 E.肺主治节

      15.肺在体合皮的生理基础是( )

      A.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 B.肺与皮毛均与外界相通 C.皮毛汗孔宣通肺气助呼吸 D.肺与皮毛均属金行 E.邪犯皮毛,肺气不宣

      16.汗孔又称为( )

      A.气门 B.玄府 C.毛窍 D.鬼门 E.幽门

      17.肺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 )

      A.肺气的推动 B.肺阴的滋润 C.肺血的营养

      D.肺阳的温煦 E.肾阴的充养

      18.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内脏有( )

      A.胆 B.肺 C.脾 D.胃 E.肾

      19.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饮食物具有那些作用( )

      A.消化 B.排泄 C.传导 D.吸收其精微 E.转输其精微

      20.脾运化水液主要指脾对水液的代谢具有哪些作用( )

      A.生成 B.吸收 C.输布 D.排泄 E.运行

[阅读全文]...
  • 中医金句 中医经典语录哲理(精选33句)

  • 哲理
  • 1、传承中医精髓,全为健康服务。

    2、减压疏筋通经络,养心颐神慢生活。

    3、循经通络活气血,培本固元壮精神。

    4、幸福栖息地,健康新乐园!

    5、新刺激,高疗效,超享受。

    6、经络通达财富源,超脱凡心旺健康。

    7、都市快节奏,养生慢享受。

    8、集中医之大成,享生命之长绵。

    9、包罗中华精髓,疏尽全身经脉。

    10、中医保健科技,循经生物魅力。

    11、疏筋通经络,颐养精气神。

    12、任督疏通,天下神功;经络疏通,全身轻松。

    13、中医疗法博大精深,经络养生独树一帜。

    14、新奇疗法归传统,固元养生好轻松!

    15、给自己放个假,让身心放松一下。

    16、循经生物疗法,体验全新精彩。

    17、循经疗法*阴阳,道法自然身吉祥。

    18、疏经通络标本兼治,固本养元心神合一。

    19、中医新时尚,养生正能量。

    20、至尊元动力,养生新科技。

    21、疏压养神通经络,享受都市慢生活。

    22、一通百通,健康人生。

    23、选择循经生物疗法,坐拥曾经青春年华。

    24、让你流失的元气,通通回到您的身体。

    25、养身千日,不如循经疗法一时。

    26、呵护精气神,健康不离身。

    27、传统中医经息活络,现代养生至尊享受!

    28、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产生更大的收益。

    29、循经通筋络,养生新体验。

    30、固本培元,打通经络,激发您的无限潜力。

    31、科技领先中医世家,理疗保健安享快乐!

    32、高端的养生,健康的高度。

    33、减压疏经络,颐养精气神。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中医针灸的古诗 - 句子

中医针灸的古诗 - 语录

中医针灸的古诗 - 说说

中医针灸的古诗 - 名言

中医针灸的古诗 - 诗词

中医针灸的古诗 - 祝福

中医针灸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无助的诗句 描写月色朦胧的诗句 描写雨中荷花的诗句 描写剑客孤独的诗句 描写师德的诗句 描写山峰壮阔的诗句 描写小家碧玉的诗句 描写夏日美景的诗句 描写生活无奈的诗句 描写大海景色的诗句 描写苦尽甘来的诗句 描写欢乐之情的诗句 描写友情的诗句名言 描写夜晚安静的诗句 描写儿女不孝的诗句 描写西双版纳的诗句 描写大自然声音的诗句 描写手的比喻句 描写济南泉水的诗句 描写草原景色的诗句 描写狗尾巴草的诗句 描写大别山的诗句 描写早上好的诗句 描写夫妻情深的诗句 描写高铁的诗句 李白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描写七夕节的著名诗句 描写功成名就的诗句 描写夜晚灯光的诗句 描写诚实的诗句 描写曼珠沙华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