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关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木兰诗的词类活用

  • 阅读
  • 木兰诗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高中文言文知识点三大难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木兰诗的词类活用,欢迎阅读。

      木兰诗词类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词类活用详解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情况:

      (1)名词+宾语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鸿上宴》)

      ——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

      (2)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江水又向东流。

      (3)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4)名词+补语

      例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

      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

      ——孙权聪明仁德,尊敬贤者,礼遇士人。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如*原三月开花的,到深山中就得在四月开花。

      (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如果说现在什么都不做,只是恪守前人的旧法,那么我不能接受。

      (8)在复句中充当 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

      ——权衡,而后才能知道轻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不带宾语的,但是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 王。(《屈原列传》)

      ——后来让上官司大夫在顷襄 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贤臣,疏远小人。

      (3)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项伯)*日善待留侯张良。

      (4)峨大冠,拖长绅。(《卖柑者言》)

      ——戴着高大的帽子,拖着长长的腰带。

      (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

      ——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而轻视金玉。

      (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啊。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的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例如: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阅读全文]...
  • 木兰诗词类活用的例子

  • 木兰诗词类活用的例子

      《木兰诗》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的例子?下面就来为大家举例,以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木兰诗词类活用的例子:

      愿为市鞍马—— 市:买,名词作动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动词作名词。

      策勋十二转——策:登记,名词作动词。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阅读全文]...
  • 木兰诗词类活用句式

  • 木兰诗词类活用句式

      【文章导读】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 木兰诗词类活用句式,供你参考和借鉴。

      木兰诗词类活用句式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 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帖 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阅读全文]...
  • 劝学荀子词类活用

  • 阅读
  • 劝学荀子词类活用

      学*了荀子的劝学,劝学荀子词类活用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劝学荀子词类活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 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文言现象

      文言实词

      兴 文言翻译 xīng 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文言实词 就 文言翻译 jiù 接*;靠*;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望 文言翻译 wàng 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长 文言翻译 cháng 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广泛地学*。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阅读全文]...
  • 鱼我所欲也中词类活用

  • 阅读
  • 鱼我所欲也中词类活用

      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章原文以及词类活用,供大家参考。

      《鱼我所欲也》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为(第二个),接受。

      30、已:停止,放弃。

      31、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阅读全文]...
  • 小石潭记的词类活用

  • 阅读
  • 小石潭记的词类活用

      在日常的学*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要一起来学*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的词类活用文言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澈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

      5、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为随从。从,跟从。

      13.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14.*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

      1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形容词作量词,大约。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4. 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虚词用法

      而

      (1)不译,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教例简述]

      这是高永祥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之友》1993年第8期)。

      教师的发现:文中所描绘或明或暗的景物与“小石潭”的“石”相关联,特别是人的心境与“石”为联系得更紧。

      教学设计的策划:以“石”为线,串起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教案实施:

      教师: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学生甲:“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

      学生乙:甲同学讲的.是明写“石”的句子。我觉得“其岸势犬牙差互”这句是暗写“石”。句子中的“犬牙差互”不仅摹出了*的形,而且描绘出了*的神。

      学生丙:“闻水声,如鸣佩环”也写了石。如果“潭”不是“石潭”,它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吗?

      学生丁:“凄神赛骨”也写了“石”。我看文中的“寒骨”除了寒气刺骨的意思处,还应有“石”冰凉刺骨的意思。

      ……

      师: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

      [评析]

      严格地讲,上述的内容只是一个教学的片段,若以以此来处理《小石潭记》的教学,显得比较单薄。

[阅读全文]...
  • 必背古诗词100首

  • 文学
  • 必背古诗词100首

      诗词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同学们自然需要多背诵下来好好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背古诗词100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00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0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003朝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004.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005.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00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0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008.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009.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010.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011.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1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013.绝句漫兴(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014.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阅读全文]...
  • 含有虎的古诗词名句

  • 阅读
  • 含有虎的古诗词名句

      含有虎的古诗词名句,我国古诗数不胜数,其中含有虎的古诗你知道有多少吗?老虎也可以很优美的出现在各类古诗词中,让我们看看*史上有多少是关于虎的'古诗词名句,拿好笔记记起来吧!

      “虎”开头的诗句

      1、虎狼窥中原,焉得所历住。——出自唐·杜甫《咏怀二首》

      2、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出自唐·吕岩《五言》

      3、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出自唐·成彦雄《煎茶》

      4、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出自唐·李白《鞠歌行》

      6、猿啼畅道内,虎啸出人间。——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7、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一》

      8、虎丘兼虎谿,不用相呼召。——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9、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出自唐·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10、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出自魏晋·曹操《苦寒行》

      11、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出自唐·白居易《忆旧游》

      12、忽按虎脊叱使行,虎便逡巡绕阑走。——出自清·黄景仁《圈虎行》

      13、九重神室内,虎啸与龙吟。——出自唐·吕岩《五言》

      “虎”结尾的诗句

      1、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出自清·吴伟业《捉船行》

      2、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出自唐·吕岩《七言》

      3、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一》

      5、此中多伏虎,见我奋迅鬣。——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7、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出自唐·韩湘《言志》

      8、天魂生白虎,地魄产青龙。——出自唐·吕岩《五言》

      9、鼎内龙降虎,壶中龟遣蛇。——出自唐·吕岩《五言》

      含虎的古诗

      1、李白 《相和歌辞·猛虎行》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2、李贺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3、刘禹锡 《杂曲歌辞·壮士行》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4、李白 《蜀道难》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5、辛弃疾 《念奴娇》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6、辛弃疾 《水调歌头》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7、赵善括 《沁园春》

      虎啸风生,龙跃云飞,时不再来。

      8、郑元秀骸 《满江红》

      马革裹尸男子志,虎头食肉通侯相。

      9、古训《增广贤文》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阅读全文]...
  • *最美的古诗词100句

  • 文学
  • *最美的古诗词100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美的100句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美的古诗词10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二首其二》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阅读全文]...
  • 《醉翁亭记》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 阅读
  • 《醉翁亭记》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质皆美、脍炙人口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言现象

      虚词注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句子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语录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说说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名言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诗词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祝福

100句含词类活用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五个字的名句 谁动了我的奶酪名句 梁甫行中的名句 祸从口出的名言名句 有关励志的名句 公孙丑下的名句 有关嫉妒的名句 形容孝顺的名言名句 王国维的名句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关于朗诵的名言名句 安逸是留给死人的名句 生活不易的名句 福利特的千古名句是 春天的古诗和名句 关于送别的名句 后汉书中的名句 关于包容的名句 关于落叶的名句 微笑的名句 雁门太守行中的名句 生命的意义的名言名句 司马迁的千古名句 关于大学的名句 关于背影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的千古名句 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名句 团结的名人名句 墨梅的千古名句 有关父爱的名言名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