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厢记名句赏析 >

西厢记名句赏析

关于西厢记名句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西厢记名句赏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西厢记名句赏析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西厢记》研究分析

  • 《西厢记》研究分析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下面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西厢记》研究分析论文,以供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西厢记》是*古典戏剧的典型代表,其词章的风韵、人物的典型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本文从剧作的主旨、人物、故事流变等方面对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 :《西厢记》 研究 综述

      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早在明代《西厢记》评点本中就有所涉及,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日渐丰富,探析的角度也是不断更新。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文章有1300多篇,其中对《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研究占多数,对建国以来《西厢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突破。下面对*十多年《西厢记》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下简要梳理。

      一、关于主旨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基本认为《西厢记》的主旨思想是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认为《西厢记》是 “情、礼、义”的冲突,通过崔莺莺和张珙的恋爱过程,展示了“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主题思想。陈兴从历史入手,来分析《西厢记》的情节,进而突出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此观点继承了戏剧正统思想观的发展。刘健《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话语——<西厢记>主题思想的深层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S1期)和黄一璜《<西厢记>意蕴新解》(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都是从内容和文化意蕴角度进行分析。

      从对封建的妥协性来揭示《西厢记》主题思想的双重性,是*些年来研究的另一角度。如白忠睿《<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文学教育》2013年第6期)围绕崔张婚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局的处理,来剖析人物的软弱性和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进而引出《西厢记》主旨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肖志群《<西厢记>主题思想复杂性研究》(《剑南文学》2012年09期)从人物和辞藻,对反叛、矛盾、进步的主题思想进行详细的梳理,最后突出的是这一主题思想的复杂性。

      二、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人物对比研究;第二个领域是人物形象的单论分析;第三个领域是人物心理研究。人物比较研究,大多是和人物气质、背景相仿的形象,例如李阳的《论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的差异》(《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5期)分别从她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对爱情进行地不懈追求这几方面来论析其形象的差异。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期)分析得也很透彻,认为婢女用智慧促进了主人的婚姻。

      当然也有与一些外国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例如崔莺莺和朱丽叶、沙恭达罗的对比。在中外人物对比中,他们研究的领域大多是通过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不同,剖析人物,落脚点是人物共同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赞美了人物的品格美和爱情美。例如张敏的《朱丽叶和崔莺莺形象之比较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和成良臣的《东方剧苑两佳丽——沙恭达罗与崔莺莺形象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研究的。

      在第二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孙鸿钧的《论<西厢记>张生形象特征之“志诚”》(《华章》2012年07期)通过对张生“志诚”的分析,来讨论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所在。罗冠华《红娘的形象何以变化多端》(《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是立足于戏曲的审美,宋剑华《论“红娘”现象的现代演绎》(《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是立足于历史文化来展示红娘的新形象。

      在第三个领域,对于人物心理的研究是*些年的.一大热点和趋势。王兆才《<西厢记>:写出人物灵魂的深——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6期)和牛晓霞《<西厢记>中崔莺莺叛逆心理剖析》(《*古代小说戏剧丛刊》2005年第 9期)都写到了崔莺莺的心理是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正是长期的封建禁锢迫使她冲破封建儒家文化的藩篱。江奎等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人物心理行为的论证。而作为性心理,一般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崔莺莺的研究者*些年来打开了这一渠道,把她的这种心理和历史和作品联系起来,丁峰山的《崔莺莺性心理探赜》(《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从性心理角度考察《莺莺传》中莺莺“先拒后奔”行为的研究成果。李双军《“忍情”与“志诚”——从张生形象看唐元文士心理》(《青春岁月》2013年第6期)是把张生和唐元文士心理联合在一起。

      三、关于《西厢记》故事流变的研究

      《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个别故事和情节又有所变化。在《西厢记》的演变史中,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安徽文学》2010年第8期)着眼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遣词造句和结局的改变。其次,杨文榜《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人性化的必由之路》(《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从剧本的改编突出人性化的发展。最后,在故事流变的历程中人物家世的考证也是一个新方向,例如崔莺莺身世的研究主要围绕是不是胡女和家世的考证。王悦《谈崔莺莺的“胡女”身份》(《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从作者的胡人血统、唐代的文化融合及故事发生地——蒲州的胡人文化三个方面,认为崔莺莺的原型应是胡女。葛承雍《谈崔莺莺身世角色的探索》(《*》2003年10月8日)也是对其进行论证。许总《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辩正》(《*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 期)主要通过关于崔莺莺的所有作品中留下的史料和信息考证崔莺莺确系崔鹏之女,与元稹为姨表兄妹。其与元稹相遇之事,是随母扶夫柩归葬博陵并服丧三年后再返长安途经蒲州之时发生的。

      四、关于《西厢记》唱词的研究

      《西厢记》的曲词优美,历来赞誉的人都很多。关于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修辞、典故、风格上。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统计了剧本中词汇,并分为13类,重点分析了方言词和语气词等突出的词汇。李号《<西厢记>修辞格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从对《西厢记》修辞格的分析得出其种类齐全、具有“生活味”“文人气”。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是通过《西厢记》的语言美来反映其本身的雅俗共赏。而王晓宁、鲍丽雯和徐荣生等人是从典故入手,来揭示剧作曲词的优美,进一步说出用典是“天下夺魁”的重要因素。对于唱词方面的探析主要是围绕词性、词义和词采三个方面进行,是对建国以来《西厢记》唱词研究的一种深化。

      五、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研究

      史料中对于王实甫的记载很少,关于其生*研究的文章也是少之又少。谢美生和王华之在《王实甫居家定州考析(六则)》(《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根据孙楷第先生的《元曲家考略》考订出王实甫居家定州,并进一步确定两个王德信是同一人,即王实甫。而后,刘纯斌在《王实甫之不入“元曲四大家”原因解析》(《文教资料》2006年第7期)提出王实甫由于作品形式“出格”、“依傍”改写、思想与时代不符这三个原因,没能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关于王实甫的已知情况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问题,邓绍基在《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拓展:西厢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

      (王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姑娘)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做到科)(见王夫人科)(王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王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王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王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旦唱)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王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姑娘)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唱)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王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姑娘)王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阅读全文]...
  • 西厢记张生形象分析

  • 生活
  • 西厢记张生形象分析

      《西厢记》位列元代四大爱情剧之首,自其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受到了广大观众、读者的喜爱。《西厢记》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关键是在于它表达了人们的心声,表达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永恒的主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美好善良的愿望。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塑造了一个英俊潇洒、温文尔雅、才华出众、富有胆略、“志诚种”,又带着点傻气的张生。

      (一)英俊潇洒、温文尔雅、才华出众、富有胆略。

      在佛殿初逢,彼此眼角留意之时,莺莺因张生的英俊而产生好感。随后,张生又在莺莺烧香时,于太湖石畔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抒发了张生内心的寂寞、孤独的情怀,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他的风流儒雅,给莺莺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让她念念不忘。

      [鹊踏枝]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间”。 (第二本第一折)

      张生不仅仅空有才华,在危难之际,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众人慌乱无计。张生待老夫人许下婚姻承诺后,自告奋勇、献计献策。张生先是使用缓兵之计,请法本长老稳住贼兵三日,争取更多的时间。紧接着就修书一封,请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的惠明和尚送信给故人白马将军杜确,请杜确领兵解围相救。张生的“笔尖儿横扫了五千人”、“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既表现了孙飞虎之流的卑劣与可耻,又表现了张生的不畏**、处事镇静、从容不迫、胆识过人。 除此以外,他还精通音律,多才多艺。例如:在莺莺夜听琴中,张生以琴声诉说心事,随心而奏。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第二本第四折)

      张生在琴声中倾注了心中的愁绪,更以一曲《凤求凰》博得知音情重。 在以后的传情中,张生以文笔才思敏捷得到红娘的赞赏:

      [后庭花]我只道拂花笺打稿儿,原来他染霜毫不构思。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提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成聪明,成敬思,成风流,成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第三本第一折)

      (二)“志诚种”——张生

      张生性格中的“志诚”,对莺莺的追求,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然而他却不屈不挠、毫不退缩,是不折不扣的“志诚种”。张生和莺莺的社会地位悬殊,当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里,这是立在张生面前的一道无形障碍。张生在上京赴考途中,路经河中府,游于普救寺,巧遇了相国千金莺莺,被莺莺的美貌深深吸引住了,开始了楔而不舍的爱情攻势。在讲究“父母之命,不可违抗”的封建社会,婚姻由父母包办。尽管张生和莺莺彼此钟情,但得不到老夫人的允许。这是他们追求爱情婚姻道路上遇到的又一道极大的障碍。张生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在极度的失望痛苦之余,他没有离开普救寺,而是跪了下来请求红娘的帮助:

      [末跪红科]小生为小姐,昼夜忘餐废寝,魂劳梦断,常忽忽如有所失。自寺中一见,隔墙酬和,迎风待月,受无限之苦楚。甫能得成就婚姻,夫人变了卦,使小生智竭思穷,此事几时是了!小娘子怎生可怜见小生,将此意申与小姐,知小生之心。就小娘子前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第二本第三折)

      张生又为了莺莺上京,一举夺得了头名状元。得了功名后,张生并没有富贵不认人,并没有“停妻再娶妻”,而是一往情深,刻骨的思恋着莺莺,并及时地赶了回来。

      (三)“傻角”——张生

      张生除了拥有过人的才学与志诚的性格外,在追求莺莺的过程中还常常透出一股傻气。 例如在第一本第二折中,张生在方丈室与红娘初次见面,就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显得书呆子气十足,而且又是如此唐突,如此冒失。难怪红娘打断了他:“谁问你来?”然而张生却不管红娘的反应,还问道:“敢问小姐常出来吗?”似乎他“并不曾娶妻”,莺莺小姐就合该跟他见面似的。他的言语

      是这样的怪诞、迂腐,让人在吃惊之余,感到又可气又可笑。

      例如在第三本第二折中,由于红娘为张生传书,张生便一厢情愿的认为“我这封书去,必定成事”,并且信心十足的等着好消息的到来。因此张生一见红娘来回话,便问:“擎天柱,大事如何了也?”然而由于莺莺为瞒住红娘,在红娘面前使诈,红娘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张生听后,犹如晴天霹雷,不禁苦苦求红娘,并跪哭在红娘面前:“小生这一个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然而一听到小姐有回书,看到内容,猜出了小姐的真意,张生一下子风魔劲又出来了,又变得欢天喜地了,说:“呀,有这等喜事,撮土焚香,三拜礼毕。早知小姐简至,理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张生这一哭一笑,情绪的高涨与失落,表现出他对爱情的无比自信,却又不堪一击。然而前后变化之大,变化之快,显得十足的滑稽,透出了十足的傻气,不禁让人失笑。

      在王实甫的笔下,张生是一个丰满、完整的正面喜剧形象,同时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但是同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张生形象有所不同,一个负心薄幸的负面形象,一个忠于爱情的正面形象。这其中的转变反映了唐代到元代文人地位的变化。唐代,文人学士养尊处优,倍受礼遇,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元代,蒙古人重武轻文,读书人处处受到管制,地位一落千丈。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更多的融合了民间百姓的审美趣味,塑造了一个语言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市民喜剧形象。

      王实甫的《西厢记》,像一朵芬芳艳丽的鲜花开放在元代的剧坛,使人赞叹,使人倾倒;它又像文坛的一颗巨星,照耀和影响着后世的文坛。它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是因为它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主题之永恒——“永者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个主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另外,《西厢记》是一幅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的人物画面:崔莺莺的矜持、小性儿、乖张;红娘的天真、热情、泼辣、粗犷“慌到天上来”的老夫人;“傻角”张生。这一个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洋溢着性格的芬芳。这里我们来着重看一看张生这个人物形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思想性格自然也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张生亦是如此。他既爱功名又向往爱情,虽是风流才子却又俗不可耐,有时机智有;时痴傻,有时主动大胆有时却懦弱无能,这些看似矛盾,互相排斥的因素都集中体现在张生的身上,却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取得了和谐的统一。因此,张生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其形象充满了复杂性,同时更加丰满,成为一个典型的正喜剧形象。

      一、功名与爱情

      张生先父官至礼部尚书,可见他也算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幼在书香环境熏陶下,勤奋学*,学成满腹文章以求金榜题名。但时运不济,造化弄人,多次应举,均名落孙山,因此便“书剑飘零,游于四方”。由此可见,张生的愿望是:但求功名日,光宗耀祖时。

      但是,这位饱学之士在偶遇莺莺时,却将功名利禄抛向九霄云外,将23年的艰辛与努力置于十八层地狱,义无返顾地把追求自由爱情放在第一要务。“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宠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弹着香肩,只将花笑拈。”乍见莺莺,他眼前一亮,立即被她的绝世容貌所打动,惊叹为天女下凡,爱慕之心油然而生,忽生感慨“我死也!”是啊,莺莺的外貌、风韵、气质与他日常向往的女子形象完全吻合,此巧合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为这一遇而死足矣。不料莺莺听那壁有人而“回顾觑末下”。“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国,二顾倾人城”,张生见莺莺这一顾,爱慕之情如决堤之水冲激而出,不可阻挡。美人远去,芳踪难觅,徒唤奈何之外,还能怎样?就这样放弃了,留作日后的追忆么?不,张生岂能让自己的梦中情人就此溜走?“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敢烦和尚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经史,胜如旅邸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日自来也”看来,他把人生的重中之重定为接*莺莺,寻找与他交流的机会,搬进了普救寺,与心爱的女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怕他跑了不成?于是经史子集却成了他追求爱情的幌子,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相思难寐,更别说读书学*了。在普救寺英雄救美,绞尽脑汁争取爱情,终于爱情有望,却遭崔夫人拒绝,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四本二折),张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赶考,未料到自己的爱情却建立在功名的基础之上。

      “得官啊,来见崔夫人;驳落啊,休来见崔夫人。” 的确,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未遇莺莺时,张君瑞“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遇莺莺后,他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最终“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张生这个曾经热爱功名的人,在爱情悄然而至时轻视功名;在爱情危及不见结果时,却不得不用功名来捍卫自己的婚姻,这是张生复杂形象的一个体现。

      二、风雅与粗俗

      时而风雅时而粗俗,是张生复杂形象的第二个体现。

      张生告别家乡,取道山西往京城长安应考,因有同窗好友杜确镇守蒲关,便打算先探望杜确,然后再上长安。蒲州靠*黄河边的蒲律,正处于黄河的盘曲处,形势雄伟。这天,张生骑着马,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黄河边,马上被眼前的河山的壮丽所吸引,望着滚滚巨涛,激起了胸中万丈豪情,他不禁引吭高歌:《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

      只除是此地偏,这可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恰便似弩箭乍离弦。《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经穿,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倾田,也曾泛槎到日月边。这两支曲即兴而作,借眼前宏伟壮阔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高远志向和雄大抱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学富五车,词源如泉涌,诗思似抽丝,可谓“下笔万言,依马可待”的风流才子形象。

      再如莺莺在目睹了张生围救普救寺时“便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十年窗下无人问”。还有,张生自夜听琴归来而害相思,莺莺便派红娘探张生,张生见小姐惦念他,喜上眉梢,送简给小姐,赋五言诗一首“相思恨转添,慢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而亦动。此事不可违,芳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红娘称赞其“我则道拂花笺打稿儿,原来他染霜毫不构思忒聪明,忒敬思,忒风流,忒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可见,他的风流儒雅,给莺莺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所以才令她念念不忘;他的才思敏捷赢得了红娘的钦佩,因而不顾老夫人的责骂与杖打竭力帮助他。莺莺和红娘这两个角色从反面衬托出了他风雅的文人形象。

      但是张生又有粗俗的一面。当初见红娘来请长老同去佛殿看一看佛事准备的情形时,张生硬要同行,一路上却胡言乱语,一会儿说“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一会儿又说“偌大一个宅堂,可怎生没别个儿郎,使得梅香来说勾当”,甚至说出“过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从天降。我与你看着门儿,你进去”这等不堪入耳,俗不可耐的话来。法本长老已是个“头似雪,鬓如霜”的老和尚,张生初次见面就拿自己的意中人和一个老和尚开这样的玩笑,未免有堕入恶趣之嫌。他还常做白日梦,一心念念的是“解带脱—衣,颠鸾倒凤,不知性命如何”。

      简而言之,张生一会儿学富五车,文人风采十足,一会儿又市井小民再现。虽然他有时庸俗不堪,却不影响人们对他的整体评价,而是给观众和读者带来一幅生活的画面,使人们从中得到极大的娱乐和满足。

      三、机智与傻角

      所谓机智是指他的聪明能干,为追求莺莺而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所谓傻是指他不通人情世故,做了很多傻事,荒唐可笑。

      张生在方丈室与红娘初次见面,就冒昧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显出十足的书呆子气,而且又如此唐突,如此冒失。难怪红娘打断了他:“谁问你来?”然而张生可不管红娘的反应,还问到:“敢问小姐常出来吗?”似乎他并不曾娶妻,莺莺小姐就应该跟他见面似的。他的言语是这样的怪诞,迂腐,让人在吃惊之余感到可气又可笑。此举当然激怒了红娘,免不了被红娘狠狠地抢白了一番,并且在小姐面前嘲笑他:“世上有这等的傻角。”迂腐的书呆子气使张生从一开始就被冠以“傻角”的称号。再拿他与莺莺的恋爱来说,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七岁不同*的时代,本就是不合礼法的,更何况是“河中开府相公家”。但是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公开了其中的消息。

      莺莺写的情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他不仅读给红娘听,还向她详细解释了诗意。这岂不荒唐!而且还不止一次。当莺莺下定决心与他私合的时候,瞒着红娘给他写了一封约会的情书,他完全应该从红娘口称的“药方”的语气里知道,莺莺是瞒着红娘的,信里又明明嘱咐他:“仰图厚德难从礼,谨讽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可是他一高兴,光记住了“今宵端的雨云来”,却把“寄语高唐休咏赋”给忘到了脑后,又全说出去了。

      然后我们再来挖掘一下张生性格中的机智。张生对着红娘这样一个女儿家,不但报上自家年龄,并且精确到生辰八字,还在末尾缀上“不曾娶妻”一句,真是匪夷所思,简直像是在提亲,而说的又不像是自己,活显出一派迂腐酸傻相。殊不知这正是张生聪明乖巧之处。试想,张生要接*莺莺作自我介绍,怎奈高墙相隔,相府人家礼法森严,女子不出闺门半步,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能与外界联系的就只有红娘。如果张生不装颠卖傻,依常例做自我介绍,红娘势必如秋风过耳,不放心上;唯有说此等超出常规的傻话,更能引起红娘的注意和好奇,方有可能把自己的情况传达给莺莺知道。其实,他说这番话也正含有提亲的意思。由此看来,他的傻角与机智看似矛盾,却相辅相成,这两个矛盾因素在张生身上取得了和谐统一,使张生这个复杂的形象成为血肉丰满的“这一个”,没有“机智”这一因素,人物就会变成蠢才,便会失于狡猾、巧诈;只有“机智”这一因素,让张生一事精,百事精,成为一个机灵鬼儿。只有两方面

      互相制约,人物形象才憨厚而不蠢笨,聪明而不油滑,这才是《西厢记》中要塑造的张生的性格。

      四、勇敢与懦弱

      再来看张生复杂形象的第四个体现:勇敢与懦弱。

      他初遇莺莺便一见钟情,并且作出大胆的决定:“小生便不往京师应举也罢”,他放弃了日思夜想的功名利禄,而主动追求意中人。乘莺莺烧夜香之际,以“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探莺莺的口,未料到莺莺作诗以应之,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我撞出去看他说甚么”。在闹斋中,他借尽孝为名,实为接*莺莺,这对封建伦理道德中的“孝道”冲击很大,他是对孝道的嘲讽。另外在传书传简,逾墙相会等事件中,都表现了他对莺莺热烈而大胆追求的精神。但是张生又是懦弱的,他背后热爱莺莺,但当面却显得笨拙无能;尤其是莺莺的“假意儿”发作的时候,更显得不知所措;老夫人赖婚后他颓丧得想自杀,患了相思病。老夫人发现他和莺莺私合时感到特别害怕,简直枉做了那坎男儿,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无能相,可怜巴巴地求红娘帮忙,竟然长跪不起。他的勇敢与懦弱的矛盾性格交织在一起,使这个人物变得独特而有生气,使得这个形象血肉丰满,完整而并非孤立的拼凑。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是个矛盾的集合体,形象极具复杂性。他的事业与爱情共长,又兼有文人和小市民两重身份,他似智却傻,傻中有智,富有胆识却又懦弱无能。张生这个形象生动有趣,诙谐滑稽,非常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由此营造的轻松惹笑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笑声,使观众从中得到极大的娱乐和满足。于是一个生气勃勃,幽默诙谐的正面市民喜剧形象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传诵千古。

      西厢记读后感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在这四部剧作里,《西厢记》是我唯一一部从头读到尾的作品。

      对于西厢记,恐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剧中的人物了,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就崔莺莺这个人物个性,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忧郁上场。封建社会中,女子常被教化“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以及“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生出的大家闺秀。但是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当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顾觑末下。 此时莺莺的这种举止已将封建礼教的规矩抛之于脑后,这一细微的动作中,不难想象莺莺以后性格发展的走向。此时年龄的她似乎还带着青春期的小小叛逆之心,但是她却毕竟是封建礼数教化下的大家闺秀,一方面她强烈追求爱情,似乎让人值得敬佩,但是另一方面她对红娘却也有所顾忌,所以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让人哑然失笑。

      《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有很多值得人们赞叹和研究的地方,其实这些人物性格也是成就者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

      西厢记读后感

      元杂剧四部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这四部剧里,《西厢记》是我从头到尾看的唯一一部。

      《西厢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剧中人物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和媒人,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他们相互映衬。就崔莺莺的个性而言,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崔莺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活在家庭的中间,他带着青春的忧郁玩耍。在封建社会,妇女经常被教导“不说恶,不见恶,不听恶”和“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生的好家庭。但当她遇到浪漫优雅的张生时,她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对方。当她明显注意到一个陌生男人在盯着自己看时,她的反应是“抱着香肩,只有笑扭花”。剧本里媒人催她回避,她回应是:最后回头看。此时盈盈的行为已经忘记了封建礼教的规则,盈盈的性格未来的发展趋势不难想象。这个年纪的她,青春期好像有点叛逆的心,但毕竟是封建礼教下的好家庭。她一方面强烈追求爱情,看似让人佩服,但另一方面也对媒人有所顾忌,所以性格温婉从容,聪慧狡诈。当她看到自己有时严肃,有时笨拙,有时笨拙时,

[阅读全文]...
  •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崔莺莺是唐元稹传奇《莺莺传》、《莺莺六幺》、《红娘子院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女主角,不同年代、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是不同的,因而,崔莺莺在不同的作品中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一、唐元稹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

      在唐元稹传奇《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是爱情悲剧的主角,她并非豪门大族,身份并非相国千金,也不是有权有势世家豪族之女,对爱情的表达坦诚、率直,无矫情做作。她具有美丽、善良、纯洁、勇敢、忠贞的一面,并且有着积极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当张生向她表白的时候,她的那颗追求爱情的心灵被深深的打动了!但同时,崔莺莺也是一位受封建礼教侵害,常常不自觉地表现出保守与过分的矜持等等性格特点。比如作品中:她的家人为张生设宴时,她先是“久之,辞疾”,在长辈发怒后,才“久之,乃至”。故事的最后,崔莺莺感到自己“不能以礼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栉”,而张生也遗弃了莺莺,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总之,《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个性是真诚的,对爱情的表达是直率坦诚的。

      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莺莺

      在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崔莺莺的形象,较之《会真记》,显得更为鲜明丰满。一方面,她长于深闺,却向往外面的`世界;少女怀春,萌发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另一方面,母亲“治家严肃”,从小就被禁锢的莺莺,也知书识礼,深深懂得应遵守礼教的规范。张生的出现,及其月下吟诗、请兵退贼等举动,激发了莺莺对眼前的年青书生的情思;然而,她虽渐渐爱上张生,但内心却翻起了巨澜,产生强烈的冲突。因为,这既要冲破老夫人的管束,更要冲破礼教对她的束缚。在《董西厢》里,莺莺的性格,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她先是唯恐“辱累先考”,因而压抑着对张生的情感,后来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终于觉得“报德难从礼”,作出了大胆的越轨行动。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在描绘她的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中,完成了对莺莺形象的塑造。

      总之,《西厢记诸宫调》中崔莺莺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的形象,在作品中被成功的塑造出来了。

      三、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莺莺

      在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是相国之女,名门闺秀,因而也就知书达理,性格善良,也就呈现出她是一个深沉、幽静的美丽贵族少女。她是作者王实甫用尽心血着力塑造的一个反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深闺闭锁,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寺庙相遇,点燃了崔莺莺爱情的火焰;以身相许,私定终身等等这些变化是崔莺莺以大无畏的勇气宣告和封建礼教的决裂,展现了人性的觉醒和抗争。在封建礼教之下,崔莺莺的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她用自己的勇敢叛逆和坚持到底,得到了最后的胜利,使自己幸福的和张生生活在一起。这一结局也就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倾向。

      总之,《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就蜚声于剧坛,被推为“杂剧之冠”,而崔莺莺是王实甫现实主义创作下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

      史上对崔莺莺和张生故事叙述的作品都有不可否认的伟大艺术成就,它们都是一笔笔值得珍藏的财富。对我们来说,我们不单仅仅停留于推崇和赞美的层面,也不单是对其艺术特色作简要、浮夸的概括,而是要深入其底里,细致品味其中的艺术奥秘。

      拓展:

      莺莺的性格心理变化

      莺莺是一个带着封建礼教深深烙印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爱情,敢于对自己命运有所把握的女子。《*文学史》[2]评价莺莺“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欲进还退,欲退还进,一个似乎性格中处处充满矛盾的人物。”在普救寺与张生巧遇后,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她,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思想观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与以崔母为首的封建势力抗争中,她的性格心理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爱情观念也有所不同。此文就这三个阶段一一详谈。 (一)想爱却不敢爱

      莺莺出生于权贵之家,父亲曾是一国之相,更是封建礼教制度的守护神,母

      亲也是遵守封建礼教规范的妇女,更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崔母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的教育束缚了莺莺的行动自由,这样的残酷黑暗封闭的环境泯灭了莺莺对青春、对爱情、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

      所幸莺莺在普救寺中,因崔母的一时疏忽看管让她对青春、对爱情、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盼有了萌芽的机会。在普救寺的后院与张生的巧遇,是莺莺爱情萌芽的地方。所以在第一阶段,莺莺与张生有了几次接触后还不能让她去与崔母反抗,只是在性格心理上产生了变化,在行动上常带矛盾,对张生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中。

[阅读全文]...
  • 西厢记经典语录

  • 语录
  • 西厢记经典语录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语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厢记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2、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3、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

      4、相思只相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6、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7、未语泪先流,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8、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

      9、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10、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11、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13、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

      1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15、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16、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17、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貌何处寻。

      18、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19、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

      20、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21、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22、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23、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

      24、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25、妻妾之差,妻同度岁月,妾权钱导向。

      2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7、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28、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

      29、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30、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

      31、生当同衾,死亦同穴,一生一世一对人。

      32、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33、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34、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

      35、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36、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37、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38、待月西厢下,*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39、我便知你一天星斗焕文章,谁可怜你十年窗下无人问。

      40、郎才女貌合相仿。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

      41、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42、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43、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之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44、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45、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6、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47、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48、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放二四不拘束,尽人团剥。

      49、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阅读全文]...
  • 关于西厢记简介

  • 修养,书籍
  • 关于西厢记简介

      本书是*文学作品的高峰之一,文辞华丽,故事曲折,情节跌宕,文笔细腻,人物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全书以暖红室刻本为底本,参校诸种刊本,注释详实,并从明清两代优秀绘图版本中精选15幅图,达到了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西厢记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像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多少深刻的思想,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进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以很高的艺术水*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关目的布置又很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从一开始崔、张邂逅于普救寺而彼此相慕,就陷入一种困境;而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飞书解围,似乎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然而紧接着又是老夫人赖婚,再度形成困境。此后崔、张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却又因莺莺的疑惧而好事多磨,使张生病卧相思床,眼见得好梦成空;忽然莺莺夜访,两人私自同居,出现爱情的高潮。此后幽情败露,老夫人发威大怒,又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加以要挟,使得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矛盾似乎又得到解决。然而老夫人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的附加条件,又迫使张生赴考,造成有情人的伤感别离。在可能是后人续作的第五本中,直到大团圆之前,还出现同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的骗婚,再度横生枝节。这样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

      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元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崔莺莺在元稹《莺莺传》中已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她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物形象开始变得鲜明起来。但这一人物形象仍然描写得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如一开始她已经和张生以诗唱和,间接表达了彼此爱慕之心,但当张生进一步以情诗相赠时,却在心中骂他“淫滥如猪狗”,这虽然也可以解释,但至少在分寸上是掌握得不准确的。到了《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可信和可爱了。而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这个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所以她的道学语汇用得最多,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无不是为己所用。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作者简介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 《丽春堂》两种,《芙蓉亭》 《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另存散曲数首,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是他的代表作。

      目录

      西厢记五剧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一折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阅读全文]...
  • 西厢记经典语录集锦

  • 语录
  • 西厢记经典语录集锦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有名的语录吧,语录一般具有语句简短流畅、通俗明了、诙谐机智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厢记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2、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3、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

      4、相思只相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6、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7、未语泪先流,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8、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

      9、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10、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11、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13、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

      1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15、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16、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17、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貌何处寻。

      18、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19、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

      20、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21、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22、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23、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

      24、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25、妻妾之差,妻同度岁月,妾权钱导向。

      2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7、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28、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

      29、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30、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

      31、生当同衾,死亦同穴,一生一世一对人。

      32、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33、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34、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

      35、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36、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37、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38、待月西厢下,*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39、我便知你一天星斗焕文章,谁可怜你十年窗下无人问。

      40、郎才女貌合相仿。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

      41、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42、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43、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放二四不拘束,尽人团剥。

      44、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55、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阅读全文]...
  • 西游记的好句好段加赏析

  • 西游记,学生
  • 西游记的好句好段加赏析

      《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西游记的好句好段加赏析,欢迎查看。

      《西游记》好句摘抄

      1、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2、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4、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5、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6、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7、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8、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9、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10、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11、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12、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3、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4、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15、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16、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17、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18、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19、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20、幽鸟啼声*,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21、相逢处非仙即道,*讲黄庭。

      22、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23、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24、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25、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26、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27、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28、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29、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30、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西游记》好段摘抄

      1、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2、那怪闻言,恐怕大圣伤他,却就解尸,出了元神,跳将起去,伫立在九霄空里,这行者背上越重了。猴王发怒,抓过他来,往那路旁边赖石头上滑辣的一掼,将尸骸掼得象个肉饼一般,还恐他又无礼,索性将四肢扯下,丢在路两边,俱粉碎了。

      3、太宗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臣扶入寝室,一夜稳睡,保养精神,直至天明方起,抖擞威仪,你看他怎生打扮;戴一顶冲天冠,穿一领赭黄袍。系一条蓝田碧玉带,踏一对创业无忧履。貌堂堂,赛过当朝;威烈烈,重兴今日。好一个清*有道的大唐王,起死回生的李陛下!唐王上金銮宝殿,聚集两班文武,山呼已毕,依品分班。

      4、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一日,在长安城里,卖了肩上柴,货了篮中鲤,同入酒馆之中,吃了半酣,各携一瓶,顺泾河岸边,徐步而回。

      5、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6、推开看处,呀!只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7、他两个在洞前,这场好杀!你看那:天王刀砍,妖怪枪迎。刀砍霜光喷烈火,枪迎锐气迸愁云。一个是金皘山生成的恶怪,一个是灵霄殿差下的天神。那一个因欺禅性施威武,这一个为救师灾展大伦。天王使法飞沙石,魔怪争强播土尘。播土能教天地暗,飞沙善着海江浑。两家努力争功绩,皆为唐僧拜世尊。

      8、头顶乌纱,腰围犀角。头顶乌纱飘软带,腰围犀角显金厢。手擎牙笏凝祥霭,身着罗袍隐瑞光。脚踏一双粉底靴,登云促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

      9、诗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西游记人物赏析

      西游记人物赏析之孙悟空——勇敢顽强,意志坚定,侠肝义胆,重情重义

      孙悟空,戏称美猴王。又称齐天大圣、孙行者。曾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涧为王。早先率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称“千岁大王”。为求长生不老,独自肇着木筏漂洋过海拜见菩提祖师,取法名:“孙悟空”。从祖师那里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回到水帘洞,又从东海龙宫获悍金箍棒,并大闹幽冥界。玉帝令太白金星前往招安,封孙悟空为“弼马温”,管辖天马千匹。孙悟空嫌官小,一路打出御马犁监,回花果山,做了“齐天大圣”。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率领天兵天将去下界擒拿。孙悟空先败巨灵神,又伤哪吒。玉帝再命太白金星降旨招安,令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因为王母娘娘未请他参加蟠桃会,于是偷桃享用,致使王母娘娘“蟠桃盛会”无桃可摘;又去瑶池,偷百味珍馐,佳肴异品,玉液琼浆,大醉;竟到太上老君炼丹房,把五个葫芦里练就的金丹吃个精光。玉帝怒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等共十万天兵下界捉拿孙悟空。孙悟空敌住四大天王与李天王、哪吒三太子,战败五个天王。观音菩萨推荐显圣二郎神去捉拿孙悟空,两个不分胜负。最后,孙悟空终于寡不敌众被二郎神捉住。孙悟空被绑在降妖柱上,巨斧雷电都不能杀死他,又皮太上老君放进“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悟空一双眼炼成“火眼金睛”,跳出丹炉,再次大闹天官。

      玉帝请如来佛把他降伏,压在五行山下面五百多年。观音菩萨与惠岸寻找取经人,指点他皈依佛门,做了唐僧的大徒弟。不久,孙悟空收服猪八戒、沙和尚为师弟,请观音菩萨收服小白龙,变成唐僧骑的白龙马。从此,孙悟空一路降魔[擒怪,尽心竭力保护唐僧。在白虎岭三打白骨,被贬回花果山,猪八戒用激将法请他下山,收服黄袍怪,救出宝象国公主和唐僧。路过*顶山莲花涧又大战金角大王、毅角大王;在乌鸡国智斗妖道全真;路上降伏红孩儿;在车迟国与三大仙斗法,大闹通天河、金皖洞;路过火焰山时,三借芭蕉扇,大战牛魔王。后来又大闹龙宫,大败九头虫;路过小雷音,降服黄眉怪;经过朱紫国,悟空巧行医,降伏金毛犰等,历经各种险难,孙悟空终于保护唐僧到达西天大言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因在取经途中全始全终,降妖有功,终于成就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聪明灵敏,机智过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师学艺,他的悟性过人,还能猜出老师的暗示,从而学到真本领。他对佛理有深刻的见解,有时还要高出唐僧好多。孙悟空无所畏惧,战天斗地,蔑视天庭神仙,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大闹天宫是最有力的证明。他蔑视神权,他见了玉帝和太上老君,从不下跪,只是唱个喏罢了,有时还直呼玉帝老儿”;太上老君为“老官儿”。即使对三界中法力最高、权力最大的如来佛祖,他也不会毕恭毕敬。狮驼岭收三妖时,他竟然痛骂如来是“妖精的外甥”。对于一般的神灵,孙悟空更是不放在眼里。

      孙悟空勇敢顽强,意志坚定,侠肝义胆,重情重义。在取经路上,他始终一马当先,降妖除魔,奋勇无敌。虽然困难重重,却以苦为乐,几乎从未想过拆帮散伙,即使唐僧说了灰心丧气的话,他也从旁加以劝慰。陷空山大闹无底洞一回,唐僧因为奉风寒而想交代后事,孙悟空笑他软弱。孙悟空感激唐僧把他从五行山救出的思情,忠心耿耿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遇到客少困难也没有退缩过。唐僧生病,他跑旨跑后,悉心服侍。在隐雾山连环洞,南山大王用假人头冒充唐僧欺骗悟空等人,他信以为真,痛哭失声,埋掉人头后仍然想着为师傅报仇。

      孙悟空明察秋毫,疾恶如仇,除恶务尽。取经路上,唐僧师徒遇到无数妖怪。他们或扮成弱者骗取同情,如红孩儿、“银角大王”、金鼻白毛老鼠精;他们或扮成美丽女子诱惑人,如白骨精、蜘蛛精;或者蛊惑目王借刀**,如乌鸡国青毛狮子、虎力犬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和白鹿精等;或者变化自已的洞穴刀人上钩,如黄袍怪、囊眉大王等;或是借助法宝,为所欲为,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和独角兕大王。这些妖怪,虽会种种变化,但最终都被孙悟空识破。

      孙悟空身上有许多猴子的特点。他是天生石猴,生就一副猴相。毛脸雷公嘴,罗圈腿,天生红屁股,长尾巴,既使七十二般变化,也藏不住他的长尾巴和红屁股。不但如此,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都是猴子做派。他好动嬉闹,坐不安宁,立不长久。在车迟国斗法,一听说要比赛坐禅,他尤慌了神,说道:“若是踢天弄井……诸般巧事我都干得,就是砍头剁脑……却也不怕;但说坐禅,我就输了。我哪里有这坐性?你就是把我锁在铁桂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踏,莫想坐得住。

[阅读全文]...
  • 《小窗幽记》经典名句摘抄赏析

  • 经典
  • 《小窗幽记》经典名句摘抄赏析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一说陆绍珩)创作的小品文集,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年)。下面是《小窗幽记》经典名句摘抄赏析,快来看看吧!

      1、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陈继儒《小窗幽记》

      2、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陈继儒《小窗幽记》

      3、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陈继儒《小窗幽记》

      4、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陈继儒《小窗幽记》

      5、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陈继儒《小窗幽记》

      6、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陈继儒《小窗幽记》

      7、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陈继儒《小窗幽记》

      8、志要高华,趣要淡泊。——陆绍珩《小窗幽记》

      9、气收自觉怒*,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陈继儒《小窗幽记》

      10、原文: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译文]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常保持醒觉,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优先。在觉醒的`状态当中,也要常保持寂静,使得心念不致于奔驰而收束不住。——陈继儒《小窗幽记》

      11、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陈继儒《小窗幽记》

      12、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相安。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陈继儒《小窗幽记》

      13、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陈继儒《小窗幽记》

      14、原文: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译文]佛只是个善于了却执情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耳聪目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凡事放下便已无事,若心中还有放下的念头,便是还未完全放下。——陈继儒《小窗幽记》

      15、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陈继儒《小窗幽记》

      16、世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陈继儒《小窗幽记》

      17、枕边梦去心亦去,醒来梦还心不还。——陈继儒《小窗幽记》

      18、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陈继儒《小窗幽记》

      19、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陈继儒《小窗幽记》

      20、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知我山窗。——陈继儒《小窗幽记》

      21、澹泊之士,必为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陈继儒《小窗幽记》

      22、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陈继儒《小窗幽记》

      23、不*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陈继儒《小窗幽记》

      24、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漫天云卷云舒。——陈继儒《小窗幽记》

      25、一失足为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人。——陈继儒《小窗幽记》

      26、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陈继儒《小窗幽记》

      27、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陈继儒《小窗幽记》

      28、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陈继儒《小窗幽记》

      29、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陈继儒《小窗幽记》

      30、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空山。——陈继儒《小窗幽记》

      31、陌上繁华,*春风轻柳絮。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陈继儒《小窗幽记》

      32、人生一世有三乐:开卷读书,闭门修禅,一语济世。士君子贫不能济物,遇人迷障处,出一言点化之,亦为济世济人。——陈继儒《小窗幽记》

      33、费长房缩不尽的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的离恨天。——陈继儒《小窗幽记》

      34、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陈继儒《小窗幽记》

      35、梦以昨日为前生,可以今夕为来世。——陈继儒《小窗幽记》

      36、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陈继儒《小窗幽记》

      37、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陈继儒《小窗幽记》

      38、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陈继儒《小窗幽记》

      39、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陈继儒《小窗幽记》

      40、懒可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陈继儒《小窗幽记》

      41、幽堂昼深,清风忽来好伴;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陈继儒《小窗幽记》

      42、五更鸡鸣,唤起窗前明月。一觉睡醒,看破梦里当年。——陈继儒《小窗幽记》

      43、澹泊之守,须从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陈继儒《小窗幽记》

      44、"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陈继儒《小窗幽记》"

      45、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陈继儒《小窗幽记》

      46、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荫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醒来命取^栉发,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徐步草玄亭,清荷出水,风送清香,鱼戏冷泉,凌波跳掷。因涉东皋之上,四望溪山罨画,*野苍翠。激气发于林瀑,手持麈尾,清兴洒然。不待法雨凉雪,使人火宅之念都冷。——陈继儒《小窗幽记》

      47、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试看香是何味?烟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乐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处,是何境?《小窗幽记》

      48、山居有四法:树无形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陈继儒《小窗幽记》

      49、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之间。——陈继儒《小窗幽记》

[阅读全文]...
  • 《双城记》简介_名句名段摘抄赏析

  • 名言,经典
  • 《双城记》简介_名句名段摘抄赏析

      世界经典名著【《双城记》简介】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描述法国大革命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这本书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也有音乐专辑以此为名。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年),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以至于他的作品前期多描写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痛苦命运,揭露慈善机构和学校教育的黑暗。而到了创作繁盛期,他的作品转而着力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政治的腐败。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予同情和歌颂。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理性思维。狄更斯虽然同情人民疾苦,但其批判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主张用改良主义办法消除社会矛盾,反对暴力革命。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人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双城记》微思想精读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 整理)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不要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

      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在遇到梦中人之前,上天也许会安排我们先遇到别的人;在我们终于遇见心仪的人时,便应当心存感激。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如果你爱一个人,随遇而安,让他,她自由地飞,如果最后他/她还是回到你身边,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灵魂的最后的梦。我是在堕落的生活中见到了你和你的父亲,还有你所经营的这个甜蜜的家,才恢复了我心中自以为早已死灰的往日的梦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时候都要凄凉可怜。自从我见到你以后,我才为一种原以为不会再谴责我的悔恨所苦恼。我听到我以为旱已永远沉默的往日的声音在悄悄地催我上进。

      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

      遇见心仪的人时,便应当心存感激。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西厢记名句赏析 - 句子

西厢记名句赏析 - 语录

西厢记名句赏析 - 说说

西厢记名句赏析 - 名言

西厢记名句赏析 - 诗词

西厢记名句赏析 - 祝福

西厢记名句赏析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诗词中的变心 王府井的古诗 伊犁的秋古诗文 参加高三同学告别会时的古诗文 木兰还乡改写写成古诗文的形式 古诗中含应战二字的古诗 古诗四帖是张旭的真迹吗 关于24节气元旦的古诗 关于许久未见的古诗 关于大雁北归的古诗词 关于相思古诗的照片 关于古诗的知识和答案 带银山的古诗 含有嵲的古诗 评价孟浩然的古诗 二十个字的古诗100首 被朋友孤立伤心的古诗 有幼白两字的古诗 词里有头的古诗 节日古诗的诗意 明确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古诗 多给我推荐历史古诗一类的段子 积累古诗词中的月亮 大鼓的古诗 有关父母榜样的古诗 关于节水中国你我同行的古诗 用动物写的古诗改写 表示月下思乡的古诗 小孩听的古诗五岁 古诗中的魏晋风骨 适合幼儿中秋朗诵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