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类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分类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分类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分类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中考语文诗句分类
一、与"地名"有关的诗句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2、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王昌龄《从军行》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张继《枫桥夜泊》
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宋·王安石《夜泊瓜洲》
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1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3.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唐·杜甫《石壕吏》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18.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王维《汉江临眺》
1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江歌》
21.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22.故人昔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2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唐·白居易《邯郸冬至》
2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8.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唐·杜牧《过华清宫》
中考语文诗句的分类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2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东汉·曹操《龟虽寿》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曹操《龟虽寿》
2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9.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君子于役》
30.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诗经·君子于役》
3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东汉·曹操《苦寒行》
3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42.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五代·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43.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4.*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4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48.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4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5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乐府诗集·木兰诗》
唐诗的分类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诗的分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诗的体裁和类别
唐诗主要可分为律诗、绝句、古诗三大类。律诗、绝句、古诗 又各分为五言、七言。如在格律上区分,可分为古体和*体两类。古体诗用字不讲*仄,句数多寡无定(但须偶数句),押韵可通可转,不受束缚自由地抒写。
*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用字讲*仄,句数有一定,讲究用韵,讲求对仗,有一定的规律。格律的基础在字调的*仄;字调有*上去入四声。上去入是仄声。因格律很严,故称律诗。
律诗:是四联八句,
五言的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一、二句为『首联』、『头联』或『起联』,三、四句为『颔联』或『前联』,
五、六句为『颈联』或『后联』,七、八句为『尾联』、『末联』或『结联』。
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韵。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排律:也称『长律』。
它是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每首句数不限。每句用字*仄有一定,双句末字须押韵。
对仗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对仗的特点,是1.字数要相同。2.句法要相同(词性要相对)。3.*仄要相反。
押韵:
1.开始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可以连接用韵,其余都只限隔句用韵,亦即偶数句用韵。
2.律诗、排律限*声韵,绝句以*声韵为主,五言绝句则有采仄声韵者。
3.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4.不可以有重复的韵脚。
5.绝句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绝句亦有少数押仄声韵的例子。
6.律诗中间四句必须两两成对,第一句起韵,二、四、六、八句 韵(首句不起韵,次句起韵的就算变格)。排律亦同,只有首尾两联可以不对,其余则排排对偶。
7.诗的*起、仄起以第一句第二个字为准。
唐诗的分期:唐代 (618 —— 907) 的诗主要可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初唐 (618 —— 712):
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沉佺期、宋之问、 陈子昂。
2.盛唐 (712 —— 675):
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当时优秀诗人如群星丽天,还出现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也是杰出诗人。
3.中唐 (766 —— 835):
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4.晚唐 (836 —— 906):
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主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诗(词)有所谓「诗眼」,《*文学史初稿》说:「诗眼的所在,即在诗句中以一字为工巧的,如『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中的'垂和涌字,便是诗眼。」凡是「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整句诗显得气势非凡,韵味无穷。杜诗中这种情形的用字很多,如「身轻一鸟过」,这是句描写一位骁将鞭马向阵前飞驰而去的情形,「过」字不但用得轻快,而且表现出一种神气活现的气概。
拓展:宋词的分类
宋词可以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按照词的长短规模,也就是字数的多少分,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全词字数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以上90字以下是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按词牌来源分,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故而得名《菩萨蛮》。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例如《浪淘沙》。
按音乐性质分,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可分为以下常见有四种:
令;引;*;慢,
按派别分,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代表人物有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岳飞等词人。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北宋李清照、柳永、秦观、周邦彦和晏殊等词人。
关于诗歌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分类,欢迎大家分享。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体诗和*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3、按内容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按形式分为:古体诗(古诗、楚辞、乐府诗、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体诗、词、曲、新诗。
1、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
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2、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3、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4、咏物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咏物诗最多的在晚唐时期。
5、叙事诗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2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东汉·曹操《龟虽寿》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曹操《龟虽寿》
2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9.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君子于役》
30.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诗经·君子于役》
3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东汉·曹操《苦寒行》
3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42.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五代·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43.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4.*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4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48.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4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5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乐府诗集·木兰诗》
5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2.散入竹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初中动物诗句分类汇总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曰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2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东汉·曹操《龟虽寿》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曹操《龟虽寿》
25.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9.鸡栖于埘,曰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君子于役》
30.鸡栖于桀,曰之夕矣,羊牛下括。《诗经·君子于役》
3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
3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无题》
3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东汉·曹操《苦寒行》
3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42.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五代·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43.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4.*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4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48.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4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5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乐府诗集·木兰诗》
常用的诗的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用的诗的分类的方法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分类有哪些,欢迎阅读!
音律分类
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体诗和*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内容分类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唐·《鹅,鹅,鹅》
2.曰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曰》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
6.千里黄云白曰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7.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送元二使安西》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泊船瓜洲》
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11.曰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忆江南》
1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唐·《》
1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过故人庄》
1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乐·村居》
16.浩荡离愁白曰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17.蒹葭苍苍,白露未霜。《·蒹葭》
18.蒹葭萋萋,白露未唏。《诗经·蒹葭》
19.蒹葭菜菜,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2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曰边。唐·《行路难》
2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2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
2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白居易《》
2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元二使安西》
39.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诗句分类 分类诗句 分类的古诗句 诗句分类大全 垃圾分类的诗句 说木叶诗句分类 垃圾分类诗句 句子的分类 句子分类 诗词的分类 分类了的古诗 sql语句的分类 古诗的分类按情感分类 作分类的句子 关于垃圾分类的诗句 古诗分类有完整的诗句 古诗词诗句的分类 好的古诗分类 花的古诗分类 短语分类 古诗的种类及分类 古诗中写愁的诗句分类 短语的分类 摘抄分类 名言分类 古诗的分类竹 古诗的分类微课 古诗题裁的分类 古诗的分类大全 现代诗的分类
初中各册诗句颜色分类 中考语文诗句分类 中考语文诗句的分类 诗词名句分类集锦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 现代诗歌的分类 舞蹈分类 *诗歌分类大全 诗歌的题材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有几种? 常用的诗的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诗歌的形式特征及分类 诗歌有哪些分类 诗歌的分类及体裁 诗歌的分类方法有什么 唐诗的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分类 诗歌有几种分类? 关于诗歌的分类 初中各册诗句颜色分类汇总 关于中考语文诗句的分类汇总 中考语文诗句分类汇总 |诗歌题材分类 诗歌的分类标准介绍 曲的分类诗歌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 小学古诗分类思乡 初中动物诗句分类汇总 初中各册诗句颜色分类汇总
较真的说说 大热天说说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说说 老爸住院的心情说说 改变心情的说说 深夜有感而发的说说 社会很复杂的说说 关于低血糖的说说 心里烦躁的说说带图片 关于吃牛排的说说 真的是够了的说说 女生夸自己可爱的说说 特别瞌睡的说说 感情的重蹈覆辙说说 太阳下工作的心情说说 心痛的说说带图片 关于粉红少女心的说说 越减越肥的说说 三十岁生日感慨说说 拒绝别人追求的说说 身体是自己的说说 一个人重新开始的说说 要回家的说说 开心一聚的说说 第一场秋雨的说说 请别人勿扰的心情说说 男人不尊重女人的说说 关于生活不易的说说 感觉不到家的温暖说说 无聊唱歌的说说 感觉老了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