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孔子语录原文
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通常为了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语录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4、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2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2、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性相*也,*相远也。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2、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5、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巧言令色,鲜矣仁。
4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朝闻道,夕死可矣。
4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9、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0、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知识并且按时温*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的吗?”孔子说:“复*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希望能达到他的水*,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孔子语录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过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复*它,不也高兴吗?有相识相知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的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已学过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味,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卫灵公》)
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希望能达到他的水*,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又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9、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10、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
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雕零的。"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孔子语录原文,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孔子语录原文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4、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2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2、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干胶标签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推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语录的情形吧,语录一般具有语句简短流畅、通俗明了、诙谐机智的特点。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推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生活文摘《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的人不如喜欢学*的人,喜欢学*的人不如以学*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游春》原文及赏析
导语:孔子与弟子之间经常发生思想的碰撞,那么孔子与弟子游春时会有何种思想的碰撞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课文《孔子游春》的课文及课后问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子游春
①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②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_a_。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_b_,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_c_,温暖的阳光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_d_
③孔子的心情很不*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道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④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⑤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⑥看水?弟子们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老师。
⑦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
⑧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A]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⑨弟子听了老师的一翻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B]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⑩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11)过了一会儿,弟子们陆续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12)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13)[C]的颜回经过[D],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4)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15)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16)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E],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F]起来。
(17)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阅读题:
1.阅读第②段,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_
2.阅读第③○1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选择适当的成语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要填序号)
①手舞足蹈 ②司空见惯 ③深思熟虑
④洗耳恭听 ⑤温文尔雅 ⑥意味深长
[A]___ [B]___ [C]___
[D]___ [E]___ [F]___
3.阅读第⑧自然段,简要概括水有哪些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联系文章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
1.a.伴奏 b.胸怀 c.长发 d.面庞
2.[A]⑥[B]②[C]⑤[D]③[E]④[F]①
3.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4.结合短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答案不唯一。
孔子论水原文及翻译
孔子论水,是出自《孔子集语》的一篇文章,是孔子通过水联系到儒家推崇的德义智勇等价值观。《孔子集语》,是是关于孔子言行事事迹的汇编,传世有两版本:一是宋人薛据辑的两卷本,二是清朝孙星衍辑的十七卷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孔子论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又,这个故事最初见於《荀子.宥坐》。原文为: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接*自然之德)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关照自身啊 ! ) ”
注释
①据《孔子集语》引《说苑·杂言》,题目是编者所加。
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③予:给予。
④卑下:低下。此指水性向下。
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圆等随物赋形的特性。
⑥绵弱微达:曲细柔弱无微不达。
⑦让:辞目,引申为申辩。
⑧善化:善于教化改造。
⑨概:古代量米时用来刮*斗斛的木板。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刮*、削*。
孔子论水读后感
昨天在语文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一篇美文,题目是《孔子论水》。阅读之后,感慨良多,不敢独自占有,还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道德若水
孔子说,水像君子的道德,公*遍布天下。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之时,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恃强凌弱者比比皆是,道德败坏者数不胜数。而孔子坚守君子的操守,坚持“克己复礼”,并将之发展为“儒家”最核心的学说——仁。其实,孔子的道德不就像水一样吗?宽厚仁德,公正无私,肃然竖起万世师表的形象,让后人景仰膜拜。
智慧若水
孔子说,水是充满智慧的,浅处奔流不息,深处不动声色。这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多么巨大的指导意义啊。你想,当我们春风得意之时,不就像水流浅滩,匆匆而过吗?而当我们走入低谷徘徊不前之时,其实正是在更新思路、抛弃错误、积极创新、绝处求生,酝酿着一次脱胎换骨的时机!这样的生命才富有智慧的'光彩,这样的人生才富有传奇的色彩!
信念若水
孔子说,水无论经历怎样千般曲折、万般阻难,终究要流入大海,就像君子的信念。这话说得真好。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王推荐自己的理论学说,却终不被用。但他这种执着的追求、不灭的信念,几千年来,早已经影响了*人的意志品质,深入骨髓。《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一个意志力特别坚强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妖魔鬼怪的恫吓还是美女富贵的诱惑,他要到“西天”拜佛求经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过,这着实令人敬佩。
水,是生活中最*常的事物,甚至到了被人熟视无睹的地步。但是,伟大的哲人孔子观水之后,归结出如此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真让我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同时,我们也从中得到启发:人生若水。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必然像水一样有着深厚的道德做思想的根基;有着水一样的聪明智慧,随机应变,完善自身;有水一样坚定的信念,催促自己一刻不停地前行,前行,直至终点。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的人比不上爱好学*的人;爱好学*的.人比不上以学*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并时常温*,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 孔子语录原文 孔子语录十二则 孔子语录原文及注释 孔子语录十则 孔子语录英文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孔子语录 孔子的语录 孔子语录英文版 孔子语录初中课文 横渠语录原文 关于孔子的语录 论语孔子语录 十二国记语录 孔子语录论语 孔子论语语录 孔子励志语录 高中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全集 孔子语录中的成语 孔子语录高中 二十二韦绍兰语录 二十二最后的语录 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语录和古诗 红缨语录十二句 叶良辰语录原文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孔子语录原文_咏柳古诗原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翻译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推荐 孔子论水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孔子劝学》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高中孔子语录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论语孔子论孝原文翻译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 孔子语录原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孔子游春》课文的原文 论语十二则的原文及翻译 《孔子游春》原文及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孔子语录大全(二) 孔子语录原文_咏柳古诗原文 孔子语录原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论语十二章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二则翻译及原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与梅花的古诗 古诗中青春的不同含义 读新农村美景的古诗 关于儿童童真童趣的古诗 古诗的正文部分包括 字数一百的古诗词 描写胜似亲人的古诗词 望天门山古诗的主题思想 登幽州台歌的古诗读音 古代冬天的古诗大全 过华清宫的古诗图片 画有关秋天的古诗 关于杏花的古诗一整首 带有口渴的古诗 以肥结尾的古诗 关于傅小司的古诗 关于家信的古诗词 带有数字的古诗大全全诗 马有关的的古诗 古诗中的羽jia 关于学过夏季的古诗 红薯干的古诗 最受好评白居易的古诗 吟诵白露的古诗 诗词曲的短古诗 古诗所见的阅读 关于荷花的古诗词比赛串词 古诗示儿的主要意思 含炅的古诗词 中学古诗词数量的增加 适合用作名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