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含义的诗词 >

有含义的诗词

关于有含义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含义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含义的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寒露节气的含义诗词

  • 寒露,节气
  • 寒露节气的含义诗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传统*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露节气的含义诗词(精选43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2、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3、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4、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5、黄雀行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6、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7、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8、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阅读全文]...
  • 清明节的诗词加含义

  • 清明节,阅读,文学
  • 清明节的诗词加含义(通用12篇)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诗词加含义(通用12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最著名的是唐代杜牧写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含义为:清明时节小雨纷纷,路上的旅人失魂落魄,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有酒家可以暂歇,牧童遥望杏花深处指示。

      《清明》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含义为:这个清明节无花观赏,无酒可饮,这样索然无味的寂寞生活就像荒山野寺的和尚。昨天从邻居那里讨了新火种,破晓先在窗前点灯读起书来。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含义为:春天的长安处处花瓣飘落,皇宫里面的柳树被东风轻轻吹着。傍晚皇帝宣旨赏赐蜡烛给宠信的大臣,随之蜡烛的轻烟在这些重臣的家里飘散。

      途中寒食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新。

      含义为:在路途中的马上度过了这个寒食节,沿途都是暮春景象。在码头边望去可惜见不到洛阳来的人。虽然已经被被贬逐到了南方,但依然怀念北方英明的皇上,思念着家乡痛心不已,新的柳条已经长出来很长了吧。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赏析: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翻译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翻译

      洛阳龙门的一夕雨*晚渐渐歇止了,春天的节气来临,使汝穴不断生风。官路上只闻得数声鸟啼,令四周更显静肃,在塌毁的墙垣缝隙中,几朵野花盛放,妆点着此处的空寂。如今想要去仕宦为官,却惭愧才能不及当时的同辈俊秀。只好归隐,效法江湖上无拘无束的老渔翁。往昔所交游的知心好友至今皆已不能相见,只有抱着惆怅的心情,徘徊在洛阳城东。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翻译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蚤通早。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怎堪芳草青青。可堪,意思就是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比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这句实际是说芳草非常美。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

      到了清明的时候,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上相,泛指大臣。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个人以为前一说准确。

      路上骏马乱叫。红叱拨: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泛指骏马。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阅读全文]...
  • 巧归类记诗词中个名词含义

  • 含义
  • 巧归类记诗词中个名词含义

      一、按照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来分,大体可以分为思乡、国、爱情、惜别等。

      思乡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爱国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

      爱情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惜别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二、按照诗词所描述的意境物象来分,则可以有更多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分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夏天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秋天

      1.空山新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冬天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按照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的描写物象分类

      山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花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鸟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阅读全文]...
  • 关于雁的诗句及含义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鸿雁在云鱼在水。

    —— 晏殊《清*乐·红笺小字》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 杜甫《孤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闻雁》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举头忽见衡阳雁。

    ——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刘彻《秋风辞》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 杜甫《孤雁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李商隐《春雨》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赵嘏《长安晚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怀李白》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温庭筠《瑶瑟怨》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 刘禹锡《秋风引》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杜甫《孤雁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王勃《蜀中九日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 欧阳修《戏答元珍》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黄庭坚《寄黄几复》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李颀《古从军行》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雁足无书古塞幽。

    ——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 钱起《归雁》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李商隐《霜月》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 李颀《送魏万之京》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阅读全文]...
  • 古诗《江雪》含义

  • 古诗《江雪》含义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江雪》含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词歌的成就也很高。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词,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千山:虚指所有的山。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万径:虚指所有的路。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5.蓑笠(suō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

      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

      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此诗词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心情意绪的写照。

      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词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词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词,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赏析】

      柳宗元这首五言绝句自来受人推崇,后世许多山水画家也都就此取材造境。这首诗词好在哪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体味: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词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词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词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词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词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词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阅读全文]...
  • 起风了歌词的含义

  • 起风了歌词的含义

      最*《起风了》这首歌在抖音上特别火,这首歌的歌词是怎样的呢?歌词意思是什么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的详情资讯介绍吧!

      起风了歌词什么意思

      《起风了》是导演兼脚本的宫崎骏以同名人气漫画所改编的动画电影,讲述的是日本航空之父、零式战机的开发者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宫崎骏的作品,大多洋溢着像出现乘着扫帚在天空飞、鱼子从海边而来这样的幻想元素。

      但这次在影片中,没有不可思议的魔法,也不会出现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零战的实际存在的人物。影片中,宫崎骏在表现对飞机的热爱之余,还打造了二郎和卡普罗尼相会时的.动荡年代,展现了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田园风光、市井乡情、噩梦般关东大地震等,该电影于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改编剧:《风雪黄昏》它哀婉细腻的剧情打动人心,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演绎的这部爱情经典, 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从大正到昭和的这段时光,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日本动荡不安,贫困与疾病,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破坏力巨大的关东大地震,让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终日。而随着战争脚步的临*,年轻人们的未来愈加变得扑朔迷离,捉摸不定。自幼便对飞机抱以浓厚兴趣的堀越二郎(庵野秀明配音),与他所景仰的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野村万斋配音)建立了穿越时空的友情,并从对方那里汲取勇气和灵感。

      他发誓设计并制造出优美的飞机,长大后如愿考入东京某大学学*航空工学。在此之后,他远赴德国留学,凭借自身掌握的航空技术,二郎成为一名战斗机设计师,经典机型七试舰上战斗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便曾留下他智慧的结晶。

      可在一次试飞中,他的飞机意外坠毁,颇受打击的二郎前往位于长野县北佐久郡的轻井泽疗养,谁知竟在那里结识了一生的最爱。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她叫菜穗子(泷本美织 配音),在1923年9月1日(日本十年前的关东大地震期间)曾与二郎有过一面之缘。

      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约定相守终生。然而菜穗子罹患了在当时被视作绝症的肺结核,前方的道路一片黑暗。但二郎始终无法放弃制造优美飞机的梦想,二郎再度投身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情知去日无多的菜穗子偷偷溜出疗养院,奔向她的爱人二郎。动荡的年代,有限的生命,青年男女风中残烛般的飘摇爱情。

      起风了歌词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

      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

      竟有些犹豫

      不禁笑这*乡情怯

      仍无可避免

      而长野的天

      依旧那么暖

      风吹起了从前

      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过这世间

      万般流连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

      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 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

      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 且就随缘去吧

[阅读全文]...
  • 带有初夏含义的诗句

  • 初夏
  • 带有初夏含义的诗句

      初夏的阳光并不像盛夏那样酷辣,而是给人像春天般的`暖意,可能这就是初夏的美好吧!

      1、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2、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7、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9、地卑山*,衣润费炉烟。——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0、且莫思身外,长*尊前。——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1、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2、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13、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14、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15、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6、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17、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18、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19、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0、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苏轼《贺新郎·夏景》

      21、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韦应物《夏花明》

      22、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陈维崧《好事*·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23、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4、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5、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26、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2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8、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陈维崧《好事*·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2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1、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3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3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6、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3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3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3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40、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41、携手藕花湖上路。——朱淑真《清*乐·夏日游湖》

      42、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43、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乐·夏日游湖》

      44、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王维《送康太守》

      45、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苏轼《贺新郎·夏景》

      46、针线慵拈午梦长。——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47、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白朴《得胜乐·夏》

      48、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杜甫《夏夜叹》

      49、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阅读全文]...
  • 座右铭的含义

  • 座右铭
  • 座右铭的含义

      周以前的箴铭以黄帝的《金人铭》为最有名。从金人铭载体的`形式看,应该是座右铭的源头之一。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座右铭的含义,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座右铭的含义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详细解释

      1、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南朝 梁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白居易《<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延伸:人生格言座右铭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破釜沉舟,勇夺最先。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6、君子力学,昼夜不息。

      7、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8、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1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1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5、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6、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8、一波未*,一波又起。

      19、人无远虑,必有*忧。

      2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3、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24、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2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0、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33、谟事在人,成事在天。

      34、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8、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39、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4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2、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阅读全文]...
  • 静夜思古诗含义

  • 夜思
  • 静夜思古诗含义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静夜思古诗含义,一起来看一下吧。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参考资料:

      1、孙宏亮.李白《静夜思》考证. 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鉴赏

      这大概是一首最普及的诗了,可能还是许多人一生学过的第一首诗,但较之魏文帝的“漫漫秋夜长……”滋味要寡淡了许多。并且这首诗还有一些不通情理的地方。按理说,此情此景应该是在室外,以方便举头望明月,而不是举头望房梁。月光穿窗而入室内,即使是玻璃窗,或者没有窗户纸,因有窗户的影子,就不太象地上霜了。若在室外,床便不是一般的床,必须解释成一种室外的东西,比如胡床井栏之类。并且,据说现在这个版本是经过明人改过的,《唐诗三百首》是较早采用的,在其推广过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

      这种只有20个字的五绝,大概是中外诗歌里面最短小的一种吧。但就是在这20个字的预算约束里面,“明月”二字便重复了两次,占去了20%的预算。而整首诗又是那样直白,几乎跟儿歌一样浅显,却丝毫不影响它在流行诗歌排行榜的位次。可见这种改动还是很成功的。

      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风雅颂赋比兴,从通常意义上看,这首诗的前三句可以看成兴,当然并不是典型的兴,因为明月与故乡还是有联系的。兴是儿歌常用的手法,并且语多重复,在重复中还常用顶针式的重复,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前三句几乎毫无意义,最多只能算是虚晃一枪。

      月亮是一个很适合作诗的题目,古今中外有很多月亮诗。在*若让人举一个月亮诗的例子,恐怕半数以上的人想到的第一个就是这一首。在*的文化背景中,月亮通常用来表达思乡、思人情感时的衬托。抛开月亮的象征意义这个问题不谈,月亮诗大致有三类,这三类又分两大类,一大类是满月,另一大类当然就是残月。

      在满月中又有两类,一类是人们*时最常见的,也是在文学作品里出现最多的,是在局限空间里的月亮。本诗就属于这一类,其他如汉乐府里那些月下思妇、《姜斋诗话》里非常赞赏的“明月照积雪”,王国维所欣赏的“桂华流瓦”,以及燕京八景里的“卢沟晓月”都是局限空间里的月亮,适合用长焦镜头进行局部特写。但满月未必是明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很朦胧的。

      满月中的第二类是在广阔空间的月亮,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因为需要到野外去,不能在天井里,但对于欣赏月亮却是最理想的情况。所谓的广阔空间不外乎高山、大海、大漠、大江、大湖、草原等,文学作品里的“海上生明月”、“明月出天山”、苏轼的《赤壁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情景是极富感染力的。

      第三类就是残月。残月多用于烘托消极情感,因而多佐以枯枝瘦石之类,如“松际露微月”、“缺月挂疏桐”、“缺月昏昏漏未央”等。

      拓展阅读

      版本考证

      《静夜思》流传有两种版本,一个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诗三百首》,为明代版本,是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另一版本为宋代版本,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流传不广。两种版本中,有两个字的出入。

      宋人上距李白生时比之《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年代上要*得多,因此一般认为,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更接*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原本。‘举头望明月’版本是在明代确定下来的”。

      明代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

[阅读全文]...
  • 带有初夏含义的诗句

  • 初夏,含义
  •   初夏的阳光并不像盛夏那样酷辣,而是给人像春天般的暖意,可能这就是初夏的美好吧!

      关于初夏的诗句

      1、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2、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7、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9、地卑山*,衣润费炉烟。——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0、且莫思身外,长*尊前。——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1、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2、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13、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14、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15、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含义的诗词 - 句子

有含义的诗词 - 语录

有含义的诗词 - 说说

有含义的诗词 - 名言

有含义的诗词 - 诗词

有含义的诗词 - 祝福

有含义的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鱼村的古诗 古诗一剪梅的背景 体现释怀的古诗词 关于女足精神的古诗 影视剧的经典台词古诗 描写包水饺的古诗 老师送给孩子的古诗词 适合儿童记的古诗 换一个初中的古诗 背静夜思古诗的动作 姑侄关系融洽的古诗词 清明古诗是哪个传统节日的 有弈字的古诗文 适合高中表演的古诗节目 七个字形容睡觉的古诗 人的品格和志向的古诗10首 形容雨下的很绵密的古诗词 带车辇字的古诗 幼儿学古诗咏柳的目的 初学者学写古诗的一个速成套路 仿写泰戈尔的古诗 描写月夜和日亮的古诗 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的古诗 初夏陆游的古诗 关于古诗教学的情景剧 古诗中有关数学的题目 围绕字写的古诗 描写水不带水字的古诗 写给妈妈的元宵节古诗 纳凉古诗描绘的画面 古诗二首带拼音的朗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