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苍玄的古诗 >

苍玄的古诗

关于苍玄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苍玄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苍玄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诗名含有苍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苍字的诗词

  • 季长出示子苍诗次其韵盖子苍见衡岳图而作也

    释德洪〔宋代〕

    晓烟幻出千万峰,个中我曾如懒融。天公亦妒饱清境,戏推堕我尘网中。

    人生万□无不有,道士宁知为老枫。去年雪夜宿绝顶,笑声响落千岩风。

    今年千岩在掌握,烟雨又复分西东。磨钱作镜照千里,必也高人非画工。

    季长胸中自丘壑,吐辞便觉春无功。韩侯玩世难共语,精神满腹仍疏通。

    酒阑耳热眩红碧,醉语撼子崔嵬胸。遥知堕帻笑不答,但见玉颊回涡红。

    戊辰元夕芍庭以其世父忠介公生辰为苍水先生祭即用苍水过忠介琅江殡宫韵 其一

    全祖望〔清代〕

    浃旬春色碧于油,崧岳神灵在上头。丞相尚传弧矢怒,中枢谁写蕨薇愁。

    冰槎客散重脩杞,芍沚堂高续纪游。落落通家几子弟,只鸡犹克溯弓裘。

    戊辰元夕芍庭以其世父忠介公生辰为苍水先生祭即用苍水过忠介琅江殡宫韵 其二

    全祖望〔清代〕

    故国当年事未灰,五千甲盾傍江开。卧龙伏凤成群出,鳀壑蛟宫取次陪。

    一自遗民湛绝岛,更无过客上西台。琅江死别吞声后,重见南屏白马来。

    送何侍御谪楚藩司从事因怀范原易李克苍原易旧守洪都克苍先以比部谪楚 其一

    唐伯元〔明代〕

    不见批鳞今柱史,曾闻制锦旧神君。洪都太守真堪忆,对酒怜才日未曛。

    送何侍御谪楚藩司从事因怀范原易李克苍原易旧守洪都克苍先以比部谪楚 其二

    唐伯元〔明代〕

    何李谁传二妙并,不应秀句有邹生。三湘愁鬓时相对,参伍双悬江汉名。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二首 其一

    张纲〔宋代〕

    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郊墟。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二首 其二

    张纲〔宋代〕

    随缘到处是吾庐,风雨飘飖敢定居。异县逢君如隔世,七年怪我苦无书。

    *生出处皆陈迹,大半交游已故墟。愁绝不知尊酒尽,醉归儿女笑牵裾。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陆游〔宋代〕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苍梧谣·天

    蔡伸〔宋代〕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石苍舒醉墨堂

    苏轼〔宋代〕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阅读全文]...
  • 含有苍字的古诗词 带苍字的诗词名句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佚名《蒹葭》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佚名《戏赠张先》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佚名《敕勒歌》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红楼梦·第一回》

    *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梁园吟》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白居易《村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乐·六盘山》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李白《短歌行》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书事》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郑板桥《咏梧桐》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独立苍茫醉不归。——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杜甫《白帝》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姚鼐《登泰山记》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王维《山居即事》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七律·忆重庆谈判》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佚名《黍离》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元鹏《山中四咏》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菩萨蛮·黄鹤楼》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白居易《夜雨》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阅读全文]...
  • 玄都观桃花二首古诗(玄都观桃花赏析全诗)

  • 桃花
  •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写过两首关于桃花的诗,因为这两首诗让刘禹锡受到了*的迫害,将他贬谪到偏远的地方,对刘禹锡的人生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就说一说两首桃花诗的故事。

    刘禹锡在看到桃花后写下了第一首桃花诗。诗的内容是“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因为著名度太高的缘故,这这首诗就流传开来了,本来有一些大臣就发对刘禹锡,尤其是对这次将刘禹锡调到京城任职就很不高兴,于是就琢磨起了刘禹锡的诗。就说这首诗是讽刺朝廷新提拔的*的,一下子就惹恼了先宗皇帝,于是让他到播州去当刺史。因为家中还有老母亲没有办法照顾,柳宗元这个时候也被安排到柳州当刺史,很仗义的柳宗元就请求和刘禹锡对调。柳宗元对待朋友的做法感动了很多人。大臣裴度也在皇帝面前给刘禹锡说情,于是将刘禹锡安排为了连州刺史。十四年之后,裴度当了宰相才将刘禹锡召回京城。

    刘禹锡回到长安之后又写了第二首桃花诗。刘禹锡回到了长安之后,在一个暮春的时节,突然想起了玄都观中的桃花,于是欣赏前往。到了那里之后,发现那个曾经种下桃花的道士已经死亡了,这里的桃树因为无人照料,有的被砍掉了,有的枯死了。此情此景之下,想到自身受到*的排挤,心中有着无限的愤慨。于是就写诗一首,“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很悲催的事情是居然因为这首诗又让刘禹锡陷入了困境之中。朝廷中的*们听说了这首诗之后,认为刘禹锡还是发牢骚呢,就再皇帝面前诋毁他,过了将*三年的时间,刘禹锡被派到外地去当刺史了。

    刘禹锡是一位有着二十三年弃置身的人。刘禹锡为人忠厚,当官的时候很正直,为官清廉,不畏*。刘禹锡为了两首诗就受到了多年的排挤迫害,但是他不改初衷,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刘禹锡的豪情万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刘禹锡写诗说自己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说的就是被贬谪二十三年的事情。刘禹锡是一位非常乐观的人,什么事情都会从反面来想,就是阴暗的地方他都能想象出阳光来。刘禹锡这样的性格非常值得今天的我们学*,具有这种坚韧不拔性格的人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绩。

[阅读全文]...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

  • 古诗文,文学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深色状.

      伊人:那人.

      溯洄(sù huí ):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求.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萋萋:同凄凄,茂盛状.

      晞:干.

      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跻(jī):高起,登上高处.

      坻(chí):水中高地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停止.

      涘(sì):水边.

      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蒹葭原文翻译: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原文赏析:

      《蒹葭》是一首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这首诗和《诗经》中多数篇章一样,都采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咏的表现手法,转换视角,深化主题,本诗也不例外。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得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原文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二是“招贤”说;三是“爱情”说。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种说法均难以最终定论。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评论: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后世影响:

      《秦风·蒹葭》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明显。宋玉在《九辩》中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或是受了《秦风·蒹葭》的影响,由此可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秦风·蒹葭》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此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二首》)的诗句。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秦风·蒹葭》所表现主题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甚至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而当代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作《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阅读全文]...
  •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翻译赏析

  • 文学
  •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翻译赏析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简介: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于此诗所表达的主题历代皆有争议。《毛诗正义》认为是讥刺秦襄公不修礼仪;今人高亨认为是恋者情歌;《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则认为此诗是秦穆公求贤诗,伊人指大周功臣姜太公。

      注释:

      1、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3、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

      4、阻:险阻,难走。

      5、溯游:顺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

      6、宛:仿佛。

      7、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8、晞(xī):晒干。

      9、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10、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11、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12、采采:茂盛的样子。

      13、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14、涘(sì):水边。

      15、右:迂回曲折。

      16、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阅读全文]...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翻译(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古诗朗诵)

  • 九月
  • 1.赏菊

    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菊相传起源于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言“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亦写过不少与菊花有关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 “秋菊有佳色”等。自梁朝萧统推崇陶渊明起,后世对陶渊明“隐逸之风”日益推崇,菊花也成了“花之隐逸者”而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菊花盛于秋季,故而在重阳佳节,与三两诗友赏菊赋诗逐渐成为重阳节一项重要的*俗。

    2.饮菊花酒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造而成,在古代被视为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这一*俗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较有名的依然与陶渊明有关。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 ;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元卢挚的散曲《沉醉东风•重阳》中的“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就用了这个典故。

    3.插茱萸,簪菊花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茱萸在古代被视为辟邪物品,有外号辟邪翁,而这又与重阳节的起源之一有关。相传东汉时期在汝河地区出现了一个传播瘟疫的瘟魔,害死了很多人。一个名为桓景的青年自告奋勇去寻找除魔方法,得遇仙人,仙人教他除魔方法,并赠予他茱萸与菊花酒。桓景回到家乡,让亲友插茱萸,饮菊花酒,酒可防瘟疫,茱萸则让瘟魔不敢*身。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瘟魔来到,桓景与之搏斗,最终将它杀死。此后,茱萸就成了重阳辟邪之宝物,宋代宋祁的诗句“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虽为调侃,但也可证插茱萸辟邪是古代重阳*俗。

    相比而言,重阳簪菊花虽然没有插茱萸那样传奇的故事,但也是重阳节一项重要*俗。古代女子本就爱簪花,而重阳时节,菊花开遍,爱美之人怎能忍住不折一朵簪于发间?或许还要问问夫君“吾与花孰美”。到了宋代,统治者将赐花当作一种荣誉与恩宠,簪花之风亦在民间盛行。苏轼就曾写自己簪花的趣事: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当然,因为重阳节逢双九,与“久”谐音,重阳簪菊也有了祈求长寿之意。

    4.登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登高是重阳节的又一重要*俗,重阳节也因此被称为“登高节”。重阳登高有辟邪、祈福之说,除去这些寓意外,重阳时节秋高气爽,登高寻秋实为一则雅趣。然而,古代游子于佳节登高,怀人思乡,不免悲从中来。故而重阳登高之作常有悲音,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其余如王勃的“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李煜的“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朱萸香坠 ”也都可会古人登高之意。

    古人多雅趣,一个重阳节便有诸多寓意丰富而风雅的*俗,今日之我们虽则忙碌,也不妨采撷一二,为佳节添趣。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苍玄的古诗 - 句子

苍玄的古诗 - 语录

苍玄的古诗 - 说说

苍玄的古诗 - 名言

苍玄的古诗 - 诗词

苍玄的古诗 - 祝福

苍玄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重回母校的说说 熬夜黑眼圈说说 说说爱情歌曲下载 关于被窝的说说 关于人死后的说说 游泳的心情说说 承诺都是谎言的说说 关于青春期叛逆的说说 看海底世界的心情说说 坐摩天轮的心情说说 散场的说说 定时说说在哪里看 心情开心说说 和情人闹矛盾的说说 见到女儿的心情说说 做个傻傻的女人说说 欠债的说说 形容孤单的说说 二胎搞笑说说 关于不爱了的说说 有钱真好的说说 魔方说说 玻璃桥说说 美好的开始说说 刚起床的说说 你的态度取决于的说说 勤奋的说说 路是自己选择的说说 他不在乎我的说说 岁数大了的说说 不想被束缚的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