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带晴字的名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带晴字的名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带晴字的名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带晴字的名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晓晴(一作晚晴)
李白〔唐代〕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谿.
太常引·便晴也是不曾晴
刘辰翁〔宋代〕
便晴也是不曾晴。不怕金吾禁行。风雨动乡情。梦灯火、扬州化城。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昨夜月还生。但惊破、霓裳数声。
水龙吟 简周晴川教授会饮和韵,其兄晴山,
朱唏颜〔元代〕
一春剩雨悭晴,闷来闲检床头历。农占候应,今朝甲子,初开霁色。草径泥融,柳桥风劲,尚妨吟策。有幽轩水净,官*春透,尽可一,觞闲集。重碧满浮云液。奈长歌、此情无极。觥筹交错,*篪迭奏,*珍连璧。列屋修蛾,主家阴洞,漫然倾国。任醉魂直到,芙城待问,似他丁石。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李敬方〔唐代〕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李弥逊〔宋代〕
一夜翻河浇丽沟,*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礎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
朱晞颜〔宋代〕
积阴连闰过芳春,气转清和物候新。信美江山非我土,绝怜天地老斯人。
曲中有误周郎顾,琴上无弦陶令真。自愧不才床下拜,底知孰主孰为宾。
晴晴
李锴〔清代〕
閒色开金碧,空山受夕晖。秋心先候得,天意放晴微。
老去馀霜鬓,归来此亦衣。暮途规海运,谁见一鹏飞。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李弥逊〔宋代〕
一夜翻河落瓦沟,*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础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新晴 石径新晴步屧迟半因访友半寻诗东风虽老春还好开到荼蘼第一枝 欲晴仍晦
陶安〔明代〕
山市初看霁色新,痴云四野妒馀春。蝶蜂自动闲愁怨,欲逐莺花意未伸。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杨万里〔宋代〕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陆游《村居书喜》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鸟向*芜远*,人随流水东西。——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苏轼《江城子·江景》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客中初夏》
*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欧阳修《朝中措·*山堂》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冯延巳《清*乐·雨晴烟晚》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冯延巳《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黄庭坚《登快阁》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王驾《雨晴》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新晴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晴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晴
[宋]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
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
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
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
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
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
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
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
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
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
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勲。
意行随远*,高卧送朝曛。
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
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
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
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
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
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
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
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
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
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
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
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
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
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聚蚊。
相携聊醉去,酒不到刘坟。
古诗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解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鉴赏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晴游沧浪亭》古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宋代〕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译文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注释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
连明:直至天明。
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
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鉴赏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
下雨前我才见到绽放的花朵,只是才下了一场雨,那些花便全都零落了,倒是叶子长大了不少。而蝴蝶和蜜蜂因为找不到花朵,便都飞出院墙,让人不由怀疑邻家的院子或许花朵还盛开着,春意盎然。
写作与解析
本诗写晴日,通过下雨前后对比,抒发了作者惜春之情。
一二句用对比手法,写自己雨前花盛开时才赏花,而因为下雨耽搁,雨后便已然无花,用词中能看出雨前雨后花的疏密厚薄,以及叶子的生发,大有“绿肥红瘦”之态,而更用“叶底”二字,写出诗人观景细微,更展现寻春不得。三句写蜂蝶,虽无花瓣,但是枝头依旧有余香,只是不似先前浓烈,所以蜂蝶便越墙而去,四句作者见蜂蝶离去,便想蜂蝶能够寻花,由此更怀疑隔壁院子的春色依旧盎然,怀疑的有理有据,更觉天真童趣。
本诗言语*实,胜在构思,全诗于动态中展示画面,配合心理活动,于简单景色中透出作者惜春却又不伤春。
反思:
(一) “却疑春色在人家”是不是一种嫉妒心态?请分析!
(二)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结合实践,判断形成这种景色的条件。
附:
诗中的“动”:诗贵活句,活便见“动”,动又有两重,一为可见之动,而为未见之动。可见之动为诗句“动词”引导的画面感之动,未见之动,则是作者移步换景,以及情感波动等。
~络石藤《从读诗到作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苏轼的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西湖是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它仿佛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以绝美的胜景以无限的风情倍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青睐,不知留下过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无怪乎西湖又被叫做西子湖,确实是以倾国倾城的美色让人不得不为之倾倒。而西子湖这个精彩的别称,就来自于宋代大诗人苏轼苏东坡的一首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到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到1074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中最愉悦的回忆之一了。
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苏轼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陈襄(陈襄(1017~1080)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仁宗、神宗时期名臣。字述古,因居古灵,故号古灵先生,与郑穆、陈烈、周希孟并称“古灵四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进士及第,历官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兼尚书都省事等。其人公正廉明,识人善荐,著有《古灵集》二十五卷传世。)就盛情邀请苏轼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官酒,苏轼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两人就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刚开始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就突然下起雨来了。要是换了别人也许就会扫兴而归,苏轼却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赏不已,于是便有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两首诗歌。我们在这儿赏读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第二首。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晴、雨两种不同风光的描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而“空蒙”则是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西湖是三面环山的,一水绕城。面对西湖美景,苏轼没有展开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选取了水与山这两个最为*常、但同时又是最为经典的代表。
而在写水与写山的时候,苏轼又侧重在水光和山色上。光与色是流动的,是不可捉摸的,是变幻迷离的,他们比实体更不容易描摹。潋滟和空蒙两个绝妙的形容词,恰好描绘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动变幻,不但给人带来整体的印象,并且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前两句写景已然非常出色了,但更为精彩的是由前两句所引出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就好比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那样,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善用比喻是苏轼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前人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不尽,重加形容。”)。钱钟书先生也说,“苏轼的一大特色,就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
这个比喻的精彩,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个层次来加以体会。首先,我们来看比喻本身,它是以人喻物,这可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比喻方式。古人在打比方的时候,往往是以物来喻人的。庄子《逍遥游》里形容藐姑射(yì)山上的神女,是“肌肤若冰雪”(百度汉语:藐姑射,读音miǎo gū yè,基本意思为神话中的山名。和郦波老师的读音有所不同。《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而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曹植则说洛水的女神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洛神赋》的名句;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把哭泣的杨贵妃比作“梨花一枝春带雨”。像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非常之多,而苏轼这两句诗却不同,是以人来比喻物,把西湖比作西施,也就是西子,这确实是比较新奇的一种联想方式。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与友人畅游西湖,小酌尚景,同时用因人喻物的手法写出了这首名作。湖光山色之间,初晴后雨之际,东坡先生并没有止步于对具体实景的描摹,而是更钟情于烟雨迷蒙的湖光山色。此时此刻,诗人仿佛看见了绝世佳人一般,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之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东坡先生是如何将佳人之美与西湖之美结合起来的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次,我们再来看这个比喻的效果,由于是用人来比喻物的,所以在艺术效果上也带来了独特之处。人们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目的是使所描写的对象变得更加形象可感。“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恰好相反,它是把实体的事物比喻成一个较为抽象的对象,也就是西施。为什么说是较为抽象的对象?因为我们虽然知道西施是个美人,然而西施究竟长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她的美丽是存在于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想象和叙述之中的,其实并非是一个具体形象的人,苏轼的这个比喻是非常大胆、也是非常聪明的。一个没有人知道她的长相的人,一个在每个人眼中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同时她又是一个所有人都为之醉心的绝世美人。当西湖被比喻成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就是极为广阔的。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西施,每个人眼里也都有不尽相同的西湖风景,西湖与西施的相通之处就在于那绝世惊艳的美。
这个比喻的巧妙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再往深一个层次看。关于西施,我们都知道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东施效颦”也是个著名的成语,它是说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有的时候会犯心口痛。每当病发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按住胸口,蹙起眉头,即使如此,但西施在病中的那个模样,还是那么楚楚动人。据说村子东头住着一个叫东施的姑娘,东施就长得不那么待见了。她非常羡慕西施的漂亮,觉得西施即使在病中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也是那么优美,于是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按着胸口,皱着眉头,每日的在外头表演,行为艺术。结果却适得其反,人人俱觉其丑,丑不堪视。东施模仿的西施是在病中,按着胸口、蹙着眉头,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说西施无论在何时都是那么美,即使是在病中,也别有一种病态之美,这个病态之美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病态美,是她在病中,她的病态也极具美学的意义。
苏轼的比喻,其实就化用了这个典故,既然常态,病态,都是美的,那么无论淡妆还是浓妆,自然都是恰到好处了,这一点,不正是吻合了西湖晴雨皆宜的特点吗?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解读,我们现在对这个比喻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了。无怪乎清代的大诗人查慎行,要给予这样不遗余力的赞赏,“多少西湖诗被二语扫尽”。这个比喻也成为苏轼的得意之作,在后来的一些诗歌里,苏轼还多次用到,例如“只有西湖似西子”,再比如“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这首诗除了写景的生动、比喻的精妙,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其中所饱含的哲理,这对西湖晴景与雨景的同等赞赏中,体现了苏轼善于发现美、善于欣赏美的独特眼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回头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其一与其二其实是一个有所关联的整体。其一云:“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前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初晴后雨,“朝曦迎客”写的是晴,“晚雨留人”写的是雨。第三句是非常关键的一句,“此意自佳君不会”,“此意”指什么?不会又是谁不会呢?一般来说游客都偏好晴朗的好天气,尤其是在游玩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总是会令人扫兴而归的,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苏轼则不然,“留人”一句是很有深意的,苏轼把下雨解读为留人,这就给雨赋予了人的感情,从一个正面的角度肯定了雨的价值,然而普通的游客并不能领会其中的好处,也只有湖畔庙中被供奉的水仙王能够尽享西湖各式各样的风光。
美人如画,画如美人。绝代佳人已逝,后世之人无缘得见西施的美貌,却能从东坡先生的诗句中想象一二。更令人叫绝的是西湖那多侧面的丰富美感,也被使人通过西施之比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雨落苏堤后的西湖令人沉醉,也许只有湖畔庙中供奉的水仙能够尽情领略,那么东坡先生还有哪些对西湖的赞美之词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从第二首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其实尽享西湖风光的并不是那个在虚幻中存在的水仙王,而是谁呢?当然是苏轼本人。雨中的西湖之美是别人所忽视的,苏轼却发现了,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它,那么苏轼为什么能够发现呢?一是因为他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是源于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在苏轼的一篇著名的文章《超然台记》中有这样的句子,苏轼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在苏轼眼中,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可观、可乐之处,不止那些怪奇伟丽的事物值得欣赏,其他看似普通的事物,其实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只要你具备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饮湖上初晴后雨》无疑是苏轼这种心态在诗歌中的直观体现,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这首吟咏西湖的作品,就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摹了,而上升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
二是因为,苏轼与西湖本来就有着割不断、理还深的关联。苏轼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第一次是1071年到1074年,第二次是10*到1091年,分别任杭州通判和杭州知州。苏轼在杭州任内,政绩那是非常显著的,得到当时老百姓的赞扬的,也是为后世所称颂的。那时候的杭州,经常发生旱涝灾害,西湖严重淤塞,苏轼怎么样?他就招募民工,前后共用了二十万工,全面疏浚了西湖,并用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淤泥堆筑起了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还在堤上建造了六座石拱桥。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西湖十景的苏堤,西湖十景有苏堤春晓,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苏堤。
苏东坡有诗云:“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由此可见,西湖得以呈现更加娇媚动人的姿态,那是和东坡先生的努力分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十景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景观——“三潭印月”,那三个小石塔也是当时苏轼为了防西湖淤塞而下令建立的。东坡先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将西湖、将杭州治理得更加诗情画意、繁花似锦,而在西湖柔波的涤荡下,他能写出“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妙诗句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说,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加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
回看这首小诗,既饱含深刻的哲理,又与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融合为一体,没有任何生硬的痕迹,因此这一首诗,真可以称得上是情、景、理的水*融,就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诗歌极高的境界。苏轼本人对唐代画家吴道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实这两句评价,同样适用于苏轼本人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中,那生动空灵的景物描写、那新鲜又充满表现力的比喻,以及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无不印证着苏轼作为一代大诗人所具备的惊世奇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苏轼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当然无可非议。但,我们知道,历史上还有不少女子,其美与西施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可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我想是不是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这真是个天作之合。至于称西施为西子,恐怕不仅是为了尊重,还与*仄有关系(第三句最后一个字要求仄声字,而“施”是*声字)。现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下雨天期待的,应该就是雨过天晴的那一刻,空气清新,阳光在密云中把柔和的光线洒下来,叶子上的雨水反射着晶莹的光。
小鸟的叫声打破宁静,突然,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似绚烂的霓虹挂在屋角。仿佛突然间,生命澄澈了,透明了,仿佛所有刚经历过的阴霾不过如此。
雨过天晴,美到心醉。
正是因为雨过天晴如此的美,所以,唐代诗人李商隐才写下“人间重晚晴”
《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初夏,经历过连绵的阴雨之后,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上了高高的城阙,俯瞰着城墙的夹城。
老天爷应该是怜惜那些在幽暗处生长的小草吧,所以快到傍晚的时候,终于雨过天晴了。
夕阳把窗户镀上了一层金黄的颜色,高楼上眺望出去,天高云阔。
小鸟的巢穴已经被太阳晒干了。那些飞回来的鸟儿们,身上的毛也干了,所以,它们更加的轻盈。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宋代:周邦彦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宋代的诗人周邦彦依然写到了雨后天晴的景色:
翠绿的竹子已经成行,竹子边是一道弯弯曲曲的小径,雨水打在荷叶上,又蹦跳开来。
那小小的亭子,在九转回廊的尽头。风吹动着帘子,燕子急急忙忙地飞回来。
坐在池边扇扇子,水波随着风晃动,水里的鱼惊慌失措地游走了。到了傍晚,天晴了,一轮残阳挂在柳梢上。
《清*乐·雨晴烟晚》
五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傍晚的时候,雨终于停了,池子里涨满了水,天色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着。
一双燕子飞回到垂柳依依的院落。院子里的小楼上,帘子已经被卷起来了。
一个人在这样的黄昏独自倚着红色的栏杆。
一弯新月挂在西南方向的天边,台阶下的落花被风吹起。
今晚的天气,使得穿着薄薄的罗衣的她觉得特别的寒冷。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那一行行的柳树外传来夏天的雷声。细碎的雨滴落在池塘上。荷叶发出噼噼*的响声。
雨过天晴,看那小楼的西边屋檐,竟然挂着半截彩虹。我倚着栏杆,等着月亮慢慢爬上来。
燕子从外面飞回来了,在偷偷地看着画梁,帘子已经放下来了。
床上的*子清凉如水,摆放着一双精致的枕头,枕头旁边,有一支掉落的发钗。
编者: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这首词,非常有画面感,雨落池塘,雨后的彩虹,天色渐晚,枕边一只遗落的发钗。你尽情去想象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描写天气晴朗的古诗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4、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8、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9、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10、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佚名《陌上桑》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3、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1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16、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17、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18、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0、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2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2、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23、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午天》
2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25、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6、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27、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王逸《九思》
28、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9、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0、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31、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2、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33、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佚名《鸡鸣歌》
34、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5、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3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37、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3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9、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0、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2、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43、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44、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秋兴八首》
4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46、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4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杜牧《泊秦淮》
49、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50、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宋代]吴文英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后,漫天的愁云被风吹散,明月露出姣好的月容,就像嫦娥刚刚沐浴梳洗般。尽管街上车水马龙,来往着体态轻盈的佳人,却没有扬起半点尘埃,因为雨后的路面润泽酥软不起尘土。我如今重游京华旧地,当日赏灯的情事依稀在心。难忘她的柔情似水,我的思绪如流水般难以止息。独自回到小楼里,薰香拥被独自睡去,进入温馨的春梦,梦里恍惚听到笙歌乐音。
注释
试灯:上元节前,有“试灯”,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
辇路:帝王车驾经行之路,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
凌波地:是靓装*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步履轻盈的女子。
赏析: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古诗简介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灯夜感旧之情,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上片着意写试灯之夜的景色,愁云卷尽,月明如洗,以拟人手法,描摹精巧传神;下片写辇路笙歌,回首旧游,恍如梦境,无限感伤。全词意境清新,端丽温厚,颇具特色。
译文
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一样光彩照人。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往来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
如今又生回到京都,当年赏灯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当时的你柔情似水,而今一切都随风飘散,你不知身在何方,作者只好带着对往事的无限追忆,走上小楼独自拥着香被,听着窗外的笙歌入眠,希望能在梦中出现当年与你一起赏灯的情景。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后片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⑵试灯夜:元宵节为灯节,前一夜为试灯夜。元宵节前,有“试灯”,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⑶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即嫦娥)代指月亮,
⑷凌波地:靓装*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身材姣好、步履轻盈的年青女子。《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⑸辇路:帝王车驾经行之路,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
⑹灯前事:即赏灯往事。
赏析/鉴赏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古诗周晴的名字 雅晴名字的古诗 写晴的古诗名字 形容晴的古诗名 古诗带晴字的名字 古诗名字有晴的诗句 形容晴的古诗名字 刻晴名言 有以晴的古诗 写余景舒雨晴的古诗名句 素晴日名言 带晴字的古诗词名句取名 谢俞的苏雨晴的古诗名句 关于晴晴的古诗 雅晴这个名字的含义古诗 晴雅集名言 艾晴的古诗 梓晴的古诗 古诗里有晴晴的句子 有晴有云的古诗 盼晴的古诗 冬晴的古诗 洗晴天的晴古诗图片 晴雅集名句 子晴的古诗 月和晴的古诗 带刻晴的古诗 雪和晴的古诗 写雨晴的古诗 雨晴上初晴后雨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意思及赏析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鉴赏 诗名含有晴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晴字的诗词 含有晴字的古诗词 带晴字的诗词名句 雨晴古诗翻译赏析(雨晴王驾翻译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翻译) 春晴古诗王驾翻译(春晴王驾古诗赏析) 饮湖上初晴雨后古诗译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意简短) 新晴野望古诗赏析(王维的新晴野望的翻译) 新晴野望翻译及赏析(新晴野望古诗翻译) 晚晴杜甫古诗文赏析(杜甫晚晴翻译全诗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的意思翻译)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赏析(初晴游沧浪亭古诗翻译) 形容经历苦难雨过天晴的诗句(苦尽甘来雨过天晴的5首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古诗(古诗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_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古诗签名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新晴古诗词3篇 新晴古诗词 描写天气晴朗的古诗词精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 古诗的名句 描写天气晴朗的古诗 赞美好天气的句子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古诗词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古诗词鉴赏
关于感激的名言 关于守信用的名言 气象名言 关于杜甫的名言 关于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关于童心的名言 一步一个脚印的名言 蕴含哲理的名言 名人名言大全励志 关于文化的名人名言 不忘初心名言 八字名人名言 时光流逝的名言 精神力量的名言 欣赏他人的名言 保护地球的名人名言 赞美黄河的名言 家风家训名人名言 信仰名言 关于律师的名言 曾子名言 关于答案的名言 劝人行善积德的名言 范蠡名言 与父爱有关的名言 关于因材施教的名言 张海迪名言 爱国名言展示会开场白 关于规划的名言 热爱名言 有关幸福的名言